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
在人类历史上,人似乎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拥有强有力的手段和知识去创造美好的未来,科学技术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指出了科学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一百多年来的事实已经充分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原理,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进一步地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成为社会生产领域内重大革新的先导。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使不少国家人民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平均寿命延长。交通、通信和信息领域内的高科技,使过去分隔各国、各地区人民的距离大为缩短,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人员交往和信息传播。科学技术将人类物质文明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发达的科学技术和高度的物质文明并没有为人类创造出一个公平幸福和谐的社会。一部分人创造了富裕而舒适的生活,却并没有消灭贫困现象。特别是人的精神危机,丧失人生理想,盲目崇拜金钱,社会风气败坏,不注重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而沦为物的奴隶,等等。所有这一切当然不能由科学技术负责,科学技术本身可以为任何人服务,用于不同的目的。
因此,我们今天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其理性导向,决不能忽视人文关怀。发展科学技术不仅是自然科学问题,而且也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应该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科学技术成果本身是没有目标的,没有意义的,是人文关怀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目标,有了意义。我们必须坚决拒绝那种只要科学技术发展,只要物质财富,而丧失人文关怀,不顾人类命运的错误倾向。同时,我们又看到,有些人在反思和批判科学技术发展的负作用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以反对科学主义为名,把科学技术本身当成灾难的根源,并且提出了反对发展科学技术的主张。这种主张和理论同真正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有可能出现冲突绝不意味着二者必然发生冲突。相反,从内在本性上看,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的。
在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 “人文”一词来自《周易》,云: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一词的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在现代汉语中,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对人类生存的目的和意义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其内在本性和内在要求来说,人文关怀不但不反对发展科学技术,反而是不可分割地包含了发展科学技术的要求。许多人都读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此诗的人莫不为诗人的那种身处饥寒之中而仍祈望能够有朝一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人文精神所感动。很显然,离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离开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文关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一切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的人都是期望而决不是反对发展科学技术的。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初期,一些工人由于分不清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之间的区别,误认为机器本身就是造成他们失业和穷困的根源,于是就发起了捣毁机器的运动。这些人就是历史上的所谓“鲁德派”。马克思说: “工人要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生产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形式,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人文关怀不但要求发展科学技术,要求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增进与追求人类的幸福;而且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文关怀不但表现为对人类物质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关怀,而且表现为对人类的精神生活状况和水平的关怀。如果缺少了人类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穷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升华,人文精神就会变得残缺不全。科学精神本身并不处在人文精神之外,而是就处于人文精神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是渗透着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科学技术发展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不是一个“没有精神内涵”的世界,而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人化”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呈现出一个“人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