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主体和客体

合集下载

主体际性_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_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关系理论探要

主体际性_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_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关系理论探要

2007年3月 河北学刊 Mar.,2007第27卷第2期 Hebei Acade m ic Journal Vol.27 No.2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体际性、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①———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关系理论探要俞吾金(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摘 要]胡塞尔晚年提出的“主体际性”已成为当代哲学的基本概念,而这一概念的提出,也为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关系理论提供了一把钥匙。

尽管马克思从未使用过“主体际性”、“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这样的概念,但他的实践唯物主义所蕴涵的关系理论实际上已对这些概念所意指的内容做过深入而系统的探索。

本文认为,一方面,马克思的关系理论与近代哲学家们所坚持的关系理论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近代哲学家们是从单纯静观或旁观的理论态度出发去建立自己的关系理论的,马克思则是从实践活动,尤其是从生产劳动出发去理解并阐释一切关系问题的;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关系理论与当代哲学家们所坚持的“主体际性”的观点也存在着原则性的差别:当代哲学家们完全撇开“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而只谈论“主体际性”,从而使“主体际性”抽象化,而马克思则总是把“主体际性”、“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综合起来加以探讨,并深刻地揭示出这些关系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性质。

[关键词]主体际性;客体际性;主客体际性[作者简介]俞吾金(1948—),男,浙江省萧山市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7)02-0001-06 [收稿日期]2007-02-23 自从胡塞尔晚年在使用“主体际性”(inter-sub2 jectivity)概念以来,经萨特、哈贝马斯等人的推广,这一概念在当代哲学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完全可以从“主体际性”中合法地引申出来的“客体际性”(inter-objectivity)和“主客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objectivity)的概念却从未进入人们的视野,仿佛世界上真的存在着能够与“客体际性”和“主客体际性”完全相分离的“主体际性”,仿佛单独地探讨“主体际性”就能使我们获得关于关系理论的完整知识。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探讨作者:钱澍榕关新来源:《南北桥》2022年第04期[ 作者简介 ]钱澍榕,女,江苏南通人,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新,女,安徽蚌埠人,苏州科技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摘要 ]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一个理论,实践观是基于这一理论所提出的。

分析人的主体概念,推动了深入、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本文通过探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以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视角重新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旨在阐释这一理论的深层内涵。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主体;客体;实践(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1 问题的提出人的主体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一个理论,马克思由主体性推导出实践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中国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进一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因此,如何正确理解人的主体性理论,就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一个基本问题。

正确理解人的主体性理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建立一种正确的实践观,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中亟待审视的各种问题。

本文通过探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分别从认识论和本体论两个维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进行了简要分析。

2 主体和客体的概念主体和客体是两个相对应的范畴,它们互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在讨论主体的概念时,无法离开客体的内容。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早提到了“主体”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如下阐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马克思所提到的“主体”是基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以一种实践的观点去理解,这里所提到的“主体”是指人的感性活动,亦可以说是人的主体意识。

[主体]主体与客体

[主体]主体与客体

[主体]主体与客体“别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把你当客体),只有我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把你当主体)。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一句历史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他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文艺复兴时代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现代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索的最高目标”。

心理学,在研究感知、记忆、思维等取得丰厚科学成果的同时,也越来越强烈关注“人是什么”、“人,如何认识自己”。

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到克莱因的客体关系学说,都在向我们昭示:“认识自我乃是心理学探索的最高目标”。

一、“主体”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想:“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我去做这么多事情?”、“我这样受苦受累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谁?我又是谁?”笛卡儿也曾经提出“我思故我在”,试图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确定自我的存在。

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人们试图感受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可以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内心会产生一种“一切尽在把握之中”的主体感受,以对抗自我内心的幻灭感、恐惧感、非自主感。

“主体(subject)”与“客体(object)”,是一对儿概念。

“主体”是行为活动的拥有者、发出者。

“客体”是行为活动的对象。

主体与客体就是表示活动者和活动对象之间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

两者相对比而存在,并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二者统一起来。

比如:“我吃饭”。

“我”是主体,“饭”是客体,两者通过“吃”这样一个行为而联系起来。

在整个物质世界里,本没有什么“主体”与“客体”,只有物质,一切都是物质。

人,作为一种生物,新陈代谢、生老病死,属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

但是在人的心理内部,则有了“主体”与“客体”之分: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是坐标系的原点,自我中心地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时,放眼望去,我和你,我与环境,两者相对比而存在(对外部世界的视觉感知体验),我感到“以我为主”,我能感受到我自己的愿望、心情和想法,我能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我是“主体”,他人及环境就成了“客体”。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精讲:实践主体和客体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精讲:实践主体和客体

实践是⼈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类的存在⽅式。

正是在⼈类实践过程中,世界被⼆重化了,成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世界和⼈类世界的统⼀。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现实践观是统—的。

⼀般来说,主体: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实践主体 (1)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他担负着提出实践⽬的、操纵实践⼯具、改造实践客体,从⽽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

实践的主体⾸先具有(A)能⼒结构,在主体的能⼒结构中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 第⼀、“⼈本⾝的⾃然⼒”是实践主体能⼒结构中的物质基础。

第⼆、进⼊主体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结构中的智⼒技能因素 第三、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结构中的精神动⼒因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对主体实践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

(B)实践的还有⾃⼰的社会结构。

从社会构成来看,实践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类主体四种形式。

个⼈有相对独⽴的实践范围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个⼈成为独⽴的主体,即个⼈主体。

集团主体指以⼀定的集体、团体、群体形式进⾏主体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

社会主体指⼀定地域的⼈所形成的社会整体。

⼈类主体只指发展着的⼈类整体。

(2)对主体社会结构的分析表明,在实践活动中,具体的主体不但同⼀定的客体发⽣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且主体与主体之间也必须结成⼀定的社会关系,发⽣相互、相互影响和相互作⽤。

具体的实践主体, ⼀⽅⾯:要受到整个⼈类历史和其他主体的制约和影响。

另—⽅⾯:⼜以其能动的活动在不同的⽅⾯和不同的程度影响历史。

2,实践客体 (1)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主体对象性活动的领域,并同主体发⽣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因此,对于实践的客体要从两⽅⾯去理解:⼀⽅⾯,客体⾸先是⼀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的客观⽅⾯。

马原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

马原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版》名词解释汇总(大全)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他们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冲突和相互斗争。

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拓展: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阐述

主体马克思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

所谓“主体”,有人类整体、人类整体之下的群体以及人类个体三个层次,它在哲学上根据语境的不同主要有三种含义:在本体论的意义上,主体就是本体,是一种实体范畴,表示事物属性的承担者,例如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言:“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在认识论的意义上,主体和客体分别代表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和对象,是一种关系范畴,表示能动与受动的关系;在历史观的意义上,主体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本身具有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表示一种历史范畴。

此外,主体还在方法论和支配关系上使用。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的特殊本质表现,主要是指人对自身活动及其对象建立驾驭关系、为我关系、主宰关系,使之服从于自身内在价值尺度的固有本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理论是在前人的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汲取了前人研究的合理因素,将人的主体性从认识层面提升到了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高度,最终使主体性问题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使这一理论达到了科学水平。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主体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主体性是实践的生成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是人在历史中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意识领域与实践活动领域中对对象的不尽探索和对意义、崇高的不懈追求。

它是绝对与相对、理想与现实、形上与形下的有机结合,是人在历史生存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开放性状态。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在人的主体性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上,主体性的真正形成,必然是在以往历史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而这种实践的主体性一旦形成,便可以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体性所天然包含的能动性及创造性,从而对历史进程施加反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如果他要进行选择,他也总是必须在他的生活范围里面,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的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5页”概言之,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它构成主体选择性的前提和条件;社会发展的选择性是主体自觉把握和利用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方式,第二位的,它构成历史发展的目的性之维。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从意识形态的层面上讲,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为我国的很多理论思想提供了基础,如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三个代表”都是马克思人学理论思想的进一步的发展。

这些思想是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地位和最大获得利益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些思想是为人而服务的。

马克思的理论思想在早期受了赫斯和黑格尔的影响最为深刻,他继承了赫斯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这两种思想就是他对人权的维护。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是从他哲学思想中而来,其中心问题是就是人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以人为主的思想。

马克思所代表的是工人阶级贫苦大众的利益,他将工人阶级的贫苦称之为劳动异化,怎样将这种异化消除就是马克思人学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是为了适应他所在的当时社会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人为本的发展途径就是为人类找出一种达到能够适应社会生产需要的方式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中,社会发展的理论是其中的最为重要的理论思想,因为人类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发展就是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来强调人的,人的自然属性指的是人的生物特性和生理方面的属性,而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属性的存在是社会属性形成的前提条件,而社会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属性起着制约作用,社会属性也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马克思注重了人的主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这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立场出发来强调人的。

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之中,有不少人想追寻规律来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但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发展有着其可以遵循的规律性,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矛盾的,也是运动变化的,社会的发展也遵循这样的的规律。

他还提出了生产力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四者之间是矛盾且运动的,这样就使社会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致使社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三重维度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三重维度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三重维度作者:曾依静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4期黄河科技学院曾依静摘要: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在研究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主要包括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维度、社会发展主体与客体的维度、社会发展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维度。

通过对这三个维度的分析,马克思意在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纵向发展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而指出社会形态演进最一般的规律。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形态;维度一、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维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唯物史观的诞生地中,马克思、恩格斯以生产关系为尺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共产主义所有制。

这是马克思“五形态”论的雏形。

接着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以及《雇佣劳动和资本》中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1859年写作并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系统的阐发,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社会形态演进问题也得到了明确的说明。

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对有史以来的社会形态进行了科学总结:“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在此,马克思将社会形态的划分建立在科学历史观的基础上,五种社会形态得到了十分明确的表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所以就以生产的分工为出发点,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归结为生产关系,又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一个民族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最明显的表现在于该民族的民族分工发展程度,而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而作为第一种所有制的部落所有制的一般基础只能如此说明,“它是与生产的不发达的阶段相适应的,当时人们是靠狩猎、捕鱼、牧畜,或者最多是靠务农生活的。

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论述主体的基本属性——试论马克思对主体基本属性的研究

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中论述主体的基本属性——试论马克思对主体基本属性的研究

作者: 魏晓萍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 博士生
出版物刊名: 实事求是
页码: 51-52页
主题词: 主体性 历史活动 非理性因素 辩证关系 主客体关系 现实生活 德意志意识形态 物质实体 生理需要 生活过程
摘要: 1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它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历来为哲学界所重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越来越直接牵涉到人的各种本质属性,涉及到主体性的发挥,因而主体基本属性或主体性的问题也就逐渐为我国哲学界所关注。

主体性与主体基本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体性主要是指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发挥出来的主观能动性。

而主体基本属性则是指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它主要包含三种关系。

即:人自身的生理机体属性与意识属性的关系;意识属。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七讲

马克思基本原理第七讲

•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 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 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 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 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 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 误。
•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 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 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 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 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 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 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 进的错误。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 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 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 经 验 材料以及新的认 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 断向前发展。
• 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 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 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 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 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 ——恩格斯
• 一、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 二、实际的实践活动。 • 三、反馈和调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 天文学来源于在古代为了适 应游牧民和农耕民确定 季节、 了解气候以及后来航海的需要 。 • 数学来源于为了适应丈量土地、衡量容积和其他计 算上的需要。 • 力学来源于为了适应建筑工程、手工业以及战争的 需要。 • 动力学、热力学和机械学来源于近代资本主义生产 的发展对新动力的需要。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 《 本草纲目》记载:“砒,大毒也。”这 说明前人已尝过,肯定有人因此付出生命的 代价,才获得这样的认识,这表明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认识从实践中产生的。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及主体性思想探微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及主体性思想探微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及主体性思想探微仲彬【摘要】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特征在于,遵循主体出发的原则,从主体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用实践改造的原则,来揭示人的方式如何改造物的存在方式;依照人性发展的原则,揭示人性的发展与自然界、社会的发展的和谐一致。

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在本质上也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三阶段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主体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客观实在性、自觉意识性、社会历史性、主动创造性;人的主体性能自觉地认识、掌握和超越来自客体的制约性、主体的限定性。

%Marxist subjectivit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observation of subjectivity - orientated principle, so as to interpret and get hold of the world from subjectivity perspective ; by application and reform principle to disclose bow to improve the manner of material existence through that of human beings. Marxist "Three Form" theory is in essence a "Three Stage"theory in regards of hu- man subjectivit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Marxism, a real and concrete subject has its own stipulation: objective reality, selfconsciousness, social historicality, active creativity. Human subjectivity can consciously know, interpret and surpass both the constraints from objectivity and the stipulation from subjectivity.【期刊名称】《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4)005【总页数】9页(P97-104,124)【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主体;主体性【作者】仲彬【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一系,江苏南京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81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他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起初就是从主体性理论切入的。

马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马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1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2··具有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

···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1二者表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制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2二者数量不同,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3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利润率则掩盖了声音与价值的真实来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3国家和私人企业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1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3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了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的改造世界,不顾或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即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无视规律盲目蛮干。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1.。

[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

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

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

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

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

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

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

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

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材料分析题用历史发展规律性原理分析下列材料:材料一:人们必须意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孔德《实证哲学》)材料二: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三: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

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

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三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分歧时什么?3、材料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答:(1)、材料1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是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所认识的。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法论复习题参考答案⼀、简答题1. 什么是⽅法论?请从哲学层⾯阐释其内涵及其地位或作⽤。

⽅法论是⼈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路、途径、⽅式和程序,是主体认识客体的桥梁和⼯具。

地位:⽅法论是⼈类创造和运⽤各种⽅法的经验总结,是探求关于⽅法的⽅法的规律性知识作⽤:他提供了具体科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般性规律和法则,具有导航作⽤个普遍指导意义。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先进的、科学的、实践的⽅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产阶级世界观和⽅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同旧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产⽣是哲学史上的⾰命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先进的,他是关于⼈的⾃由全⾯发展的学说,它是指导⽆产阶级和⼴⼤⼈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思想武器,它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科学性和⾰命性的内在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对⼈类⽂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具备⼀定的经济政治科学的条件下产⽣的,是从⼈类哲学思想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他标志着科学实践观的确⽴。

⾸先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他把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起来,把唯物辩证的⾃然观和历史观统⼀起来,建⽴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实践是⼈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活动,是⼈的⽣存发展的基本⽅式,是对象性的感性的客观的活动,是⼈的有意识有⽬的的创造性活动,是社会性的历史活动。

马克思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要防⽌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盲⽬:实践和脱离实践的空洞理论两种错误倾向。

4. 什么是交往?如何理解交往与实践的关系?1、交往是指在⼀定历史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或⼈群共同体之间为了某种⽬的,⽽进⾏的相互沟通、相互作⽤、彼此了解的活动⽅式或过程及所形成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体性

个 以思维 为其本质的心灵 主体 。 ”至此 , 他 以怀 疑 的方式把 思想 的形式 和思想 的 内容 分开 , 从而确立 了主体 的独立地位 , 并 以之 为一切思想和认 识的基础。 康德则为人类主体哲思的高 峰。哥白尼 式 的哲学 革命一 方面 确立 了知性在 认识 领 域为 自 然立法 的原则 , 另一方面通过限制知 识而为形而上学保 留了一片天地 , 确立 了理
理论广角 2 0 1 4年 9月 ( 中)
马克思主 义哲学 与主体性
曹刚
( 河 南经 贸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 )
摘 要:在 西方哲 学中,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分别对人 性和人的主体性进行 思考,理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到 了近代 ,马克思主义哲 学认为主体是认识活动和 实
新 的主客—— ( 主客 重新合一 ) 。笔 者认同 这种看法 , 并结合 中国和西方哲学的一些关 于主体 的论述简述一下 自己对主体的看法 , 并 提及主体的这种演变对我们的意义 。 马克思主 义哲学 认为 主体是 认识 活动 和实践活动的担 当者 。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 言的。当人有意识的利用工具通过劳动在 自 然 界中获得 自己所需要 的东西时 , 人 的主体 意识也就萌发了 ; 因为他从原始 的混沌整体 中解放 出来 , 能够有意的利用 客体来满 足主 体的需求。主体具有 主观性 、历史性 、实践 性。 主观性主要是从做为主体之提当者 “ 人” 的个性 而言,因为个人经历 、教育的不同使 之不可通约,也就是培根所说 的洞穴假相 ; 同时 还可 以指 人所有 的认识 和实践 都是从 自 身的需要和能力出发的 , 纯粹的客观是做 不到的 , 只能达到有限度 的理性和客观 ,相 当于培根说的种族假相。历史性是指主体性 的发展是在过程 中形成的 , 是在不断的认识 活动和实践活动 中得到丰富的。因为主体的 展开要凭借思想工具和物质工具 , 而语言思 维 和仪器机 械又都 是在历 史发展 的过 程 中 得到丰富和进 步的。 如此就决定 了主体是有 历史性的 ,阶段性的。实践性就是主动的创 造性 。人与动物不同的地方 就是;人能够通 过对周 围事物的认识 ,抽象 出规律 法则 ;以 此 为指 导作 用于 自然 ,使 之满 足 自己的需 要。而实践做为 主观和客观之 中的中介 ,又 起 到检验认 识正确 与否 和实现 改造 目的 的 作用 。从这个 角度讲 ,实践性是主体得到体 认 和发展 的根本要求 。 主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异化 。异化 就 是主体 为 自己所创造的产物所奴役 。这是 由 于理性的有限性和世界的复杂 性所造成 的 , 所 以人 需要不 断根据新 的认识 改善 改造 原 来的制度、方法、并对人的理性能力使用保 持一种反思与警惕 。 但此种异化现象不可能 完全排除 , 因为在主体客体化, 客体主体化 的 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中, 异化是认识者实践 者所必遭遇的 , 关健在 于我们如何面对并努 力消减之。就像海德格尔论述 在场 ,因为遮 蔽永远存在 , 所以只有不断揭蔽才能使澄 明 不断涌现。 主体的类型——在马哲里面 ,主体指担 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的人 。 根据不 同的情 况主体又可以分为不 同的类型 。 例如分为个 人 主体 、集体主体 、国家主体、人类 主体 或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8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1、黑格尔:贡献: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不足:他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2、费尔巴哈(德):贡献: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不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贡献: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不足: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法),欧文(英):贡献: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矛盾,预见到资产阶级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不足: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度的表现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第一章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人与世界关系,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马原论述题复习

马原论述题复习

马原复习1.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

P4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P4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P26-28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4.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

P26-27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论卢卡奇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论卢卡奇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论卢卡奇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姓名:学号:班级:【内容摘要】卢卡奇是二十世纪影响较大的哲学家之一,辩证法是其进行理论探索的重要武器。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历史辩证法思想。

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是建立在其总体性原则的基础之上的。

总体性原则由主体——客体的辩证法表现出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实质。

主体和客体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历史辩证法的生动画卷。

【关键词】卢卡奇主观与客观辩证法【前言】在他早期代表作《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明确规定自己的任务就是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即革命的辩证法,并以此来批判第二国际理论家的庸俗经济决定论,阐发主体性理论和阶级意识理论,探索不同于第二国际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因此,深入分析和揭示卢卡奇辩证法思想的内容和实质,并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青年卢卡奇认为应将辩证法限制在社会历史领域。

在历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上,他过分强调主体的地位,忽视了客体的相对独立性。

对于青年卢卡奇的思想观点应联系他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加以认识和评价。

卢卡奇认为在近代资产阶级思想中,主体和客体、理性主义体系和客观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克服的紧张关系,因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只是从纯客观、纯科学的角度研究主客体的关系。

在他看来,主客体只有在社会历史领域才会真正地统一,而只有唯物史观才能把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转换成历史问题:“如果我们可以把全部现实看作为历史(即看作我们的历史,因为别的历史是没有的),那么我们实际上使自己提高到这样一种立场,在这种立场上,现实可以被把握为我们的‘行为’”。

因此,卢卡奇认为他找到了统一主客体的基础,那就是“历史”。

而历史主体不是单个的人,而是一个阶级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主客体的统一体。

但这只是一个应然的状态,因为无产阶级只有认识整个社会,才能认识它的阶级地位,最终解放自己。

由此,辩证法在卢卡奇那里就成了无产阶级手中的武器,可以用来批判把一切(包括人)都物化、都变成客体的资本主义社会。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的统一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的统一
了其 客体 向度 。本 文试 图从主体 向度和 客体 验 , 逐 渐形成 了 比较 系统 的哲 学思想 、 军 决定 、 由先进文 化引导 、 由人 民群 众实践 向度 出发 , 寻求 主客体 向度 的统 一 , 对 马克思 事 思想 、 统一 战线思 想和党 的建设思 想 , 推动 的基本原理 , 表明党对共产党执政规 主义 中国化进程 的未来作 出合理科学的展望。 科 学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标 律 、 对社 会主 义建设规 律 、 对人类 社会 发 关键 词 : 马克 思主义 中国化 ; 主体 向度 ; 志着 毛泽 东 思 想 走 向成 熟 。毛 泽 东在 展关 系 的探 索与认 识达 到了新 的理论 高
性 的关注 构成其主体 向度 , 而对 客体的发展 即 义会议 以后 , 毛泽东在理论上 系统地 总结 代表” 重 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体现 了马克思 对 客观 的社 会发 展规律 的探讨和 论证 则构成 了党领导 革命特 别是抗 日战争 的实践经 主 义关于人类 社会 发展是 由生 产力发 展
1 9 3 7 年8 月在延安写 了《 矛盾论》 , 对 唯物 度 。 辩 证法 的核心规 律 即对 立统一 规律进行 进入2 1 世纪 以来 , 面对社 会 主义 基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是 一 个 历 史 进 程 , 了论述 , 尤其是他认为 “ 这一共性个性 、 绝 本 国情在新世 纪新 阶段的具体表现 , 在我 在一定意 义上 , 中 国共产党 的历史是一部 对 相对 的 道 理 , 是 关 于 事物 矛盾 问 题 的 精 国社会 主义发展 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 科 提 出和探索 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 , 并在实践 髓 , 不懂得它 , 就等于抛弃 了辩证法 ” 。这 学 发 展 观 的 提 出 顺 应 历 史 潮 流 , 创 造 性 地 中 推 进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的 历 史 。 由此 是马克 思主义普 遍原 理指导 中 国具体 革 回答 了“ 实现什么样 的发展 , 怎样发展 ” 的 可见 ,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的脉络 命 实践 的哲学理论基础 。 问题 , 是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 要指导方 与否 , 对发展 中国、 发 展社 会主义 、 实现 中 由此可见 , 毛泽 东思想从 萌芽到成熟 针 , 也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必须坚持 华 民族 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再到最终形成 的历史发展过程 , 这一马克 贯彻落 实的重大 战略思想 。 马 克思 主义 中国化 的进 程包 含 了两 思 主义 中国化 的第 一次飞跃 无处不 体现 由 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理论 体 系的形 个 向度 , 即主体 向度和客体 向度 。其 中对 着革命 斗争 与中国具体实 际的统一 。 成和发展可知 , 每一个 重大理论 思想 的提 人 的活动 及其发 展的方 向和可 能性 的关 出和完善 , 都 是以当代社会 发展趋势 为依 二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据, 体现 了中国特 色社 会主义理论实践与 注构成其 主体 向度 , 而对客体 的发展 即对 论 实 践 与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的 统 一 社 会历 史发 展 的统 一 。 客 观的社 会发展规 律 的探讨 和论 证则构 邓小 平理论 是 马克思 主义基本 原理 成 了其 客体 向度 。因此 , 本 文试 图从 马克 三 、 人 民 群 众 心 理 诉 求 与 思 主义 中国化进 程 的主体 向度和客体 向 与 当代 中国实践 和时代特 征相结 合 的产 社 会 利 益 变 化 发 展 的 统 一 度 出发 , 寻求 主客体 向度 的统一 , 对 马克 物 , 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的 思 主义 中国化进 程 的未 来作 出合理科 学 继 承和发展 。时代 主题 的转换是 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成立 以来 , 人 民群众 的心 的 展望 。 理 论 形 成 的时 代 背 景 。 理诉 求呈现 出 “ 解放—— 致 富——富 强” 而人 民群众的这一心理 变化趋 势 社会 主义基本 制度确立以后 , 我 国开 的趋势 , 革 命 斗 争 与 中 国 具 体 展 了大 规模 的社 会 主 义 建 设 , 取 得 了 巨大 是 与社会利 益的变 化发展 相一致 的 。 “ 利 实 际 的 统 一 成果。尽管 如此 , 由于党在指导方针 上出 益 是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的 本 源 。 ” 导致社会 主义 的发展 遭遇 1 9 2 5 年1 2 月, 毛泽东写作 了《 中国社 众所 周知 , 马克思 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现 的严 重失 误 , 而非教条, 这是马克 思主义 的创始人 以及 严 重 曲折 。以邓 小平 为核心 的党的第 二 会各 阶级 的分析》 一文, 其 中在 对无产 阶 马克思 主义 的继承 者一贯坚 持 的一 个基 代 领导集 体 , 深刻认 识错误 , 科 学分 析原 级 的分析 中提到 , “ 工业 无产 阶级人数 虽 本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 、 恩格斯在创立 因 , 拨乱反 正 , 使我 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 重 不 多 , 却是 中国新 的生产力 的代表者 , 是 自己的学说 时强调 的是它 的科学 的世界 新回到正轨。党的十三大 以后 , 国际形势 近代 中国最进 步的阶级 , 做 了革命运 动的 观和方 法论及 其革命 的批判 精神 。恩格 发生急剧变化 , 处在重要 的转折 时期。东 领导力量 ” 。当时 的无产 阶级深 受帝 国主 斯在 晚年 继续 强调: “ 马克 思 的整个 世界 欧剧变苏联解体 , 社会 主义事业 面临严峻 义 、 封建主义 、 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 他 们对 观不是 教义, 而是方 法 。它提供 的不是现 考验 。国 内当时正处 于改革 开放和 现代 解 放 的渴 望 是 无 可 比拟 的 。 只 有 这 样 的 成 的教 条, 而是进 一步研究 的出发点和供 化建设 的关键时期 , 在 国内外复杂的时代 阶级才能成为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 ” 背景下 , 中国再一 次面临 道路 的选 择 , 是 在社会 主义建设 时期 , 人民群众的心 第一次革命 战争 时期 , 毛泽东 以马克 走 回头路 , 还是继续 坚持 党的基本 路线 ? 理诉 求 已 由解 放逐渐转 向致 富。社 会主 思列 宁主义 为指导 , 通 过调查研 究 , 深刻 邓小平在 《 南方谈话 》 指出 : 要“ 坚持 党的 义社会 的利益 关系取代 了 旧中 国半 殖 民 分析论 证 了中 国革 命各 阶级在 中国革命 基本路 线一百 年不动摇 ” , 坚定社会 主义 ( 下 转 第 6页 )

历史地看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历史地看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历史地看待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早由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列宁依据俄国社会主义实践对之进行了进一步阐发,之后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实现了中国化,并最终形成了完善、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最初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提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人类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论著中,从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文化的本质、人的异化与文化的差异、文化解放、文化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论述。

马克思认为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创造是不断的把人从外部自然和人自身的自然剥离、抽象出来的过程,也是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过程。

实现这一个过程的手段是劳动,故此劳动就是文化创造的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给文化的本质和存在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解释,从而与其他文化流派划清了界限。

与有关文化本质理论来讲,马克思恩格斯在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进一步区分文化的涵义。

从广义上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一部人类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

从狭义上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文化主要是指知识、科学、艺术等观念形态的文化成果。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联盟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既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扩充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实践地、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观。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就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主体和客体——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理解孙伯鍨/张一兵/杨建平【专题名称】哲学原理【专题号】B1【复印期号】1998年05期【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京)1998年01期第64~71页【作者简介】孙伯鍨张一兵杨建平南京大学哲学系近些年来,随着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广泛展开,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客体关系问题上。

在马克思的哲学视域中,什么是历史运动的主体和客体?二者的关系怎样?研究者们众说纷纭。

我们认为,为避免目前的历史研究重新走向抽象的理论思辨,暂时远离问题的焦点以及有关各种“体系哲学”之间的争论,首先对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历史”概念作出准确的理论规定,或许有助于清理出规范整个讨论的坚实的理论基地。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诸如主客体关系之类的诸多基本问题。

(一)根据现有的文本,马克思对历史概念所作的最早的哲学规定出现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而在此之前的一些文本中,他只是在批判地考察社会政治问题时,作为其批判思考的既定前提,直接沿袭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历史的一般规定。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把抽象的精神活动即思维看成是人的本质。

在他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不过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设定、自我展现、自我认识过程的表现。

因此,在他那里,全部人类历史都是抽象的绝对精神事先设定并一手促成的,人类仅仅是这种精神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承担者,是绝对精神为完成其创造历史的业绩而操纵和利用的工具和材料。

因此,黑格尔并不把历史看作是现实的人类个体追求其目的而进行的实际活动。

他认为历史的真正主体是超现实的绝对精神,现实个人的活动是按照绝对精神事先设定的隐蔽的目的和方向进行的。

但是,由于他深刻地掌握了辩证法并有意识地把它运用于对人类历史的描述,黑格尔的历史理论毕竟蕴含了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现实内容,这表现在他在上述客观唯心主义历史目的论的形式下,最初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看成是一种有规律的辩证发展的过程。

例如,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在抽象的“自我意识”的形式下,运用异化理论阐发了人类借助劳动创造自己历史的合理思想。

起初,由于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马克思站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目的论的立场上,把理性认作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原则和动力。

但是,马克思并不认同黑格尔对客观理性的单纯理解和顺从态度,而是主张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人类理性之自我意识的哲学,通过对非理性现实的批判来推动和促进理性原则在历史中的实现。

因此,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就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把哲学当作批判现实的武器,用诉诸哲学,诉诸理性的方法,来批判非哲学、非理性的世界,以便作出改变现实使世界哲学化、理性化的结论。

后来,他进入了关于物质利益和财产关系问题的批判研究,这促使他放弃了把哲学当作人类理性的完备表现而和现实世界相对置的“体系哲学”的旧观点。

此后,对他来说,哲学便不再是掌握和规范人类历史的绝对真理的体系,而是具体地分析和研究现实历史运动的方法。

马克思的哲学即他的历史观,开始向现实存在着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社会历史事实倾斜。

在这同时,他开始了对其原有的黑格尔主义的哲学信仰的清算和批判。

这时,费尔巴哈的出现以及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给马克思提供了理解和批判现实历史运动的新视角。

费尔巴哈崇尚感性和直观而憎恶抽象的思辨。

他认为,哲学应该将感性的人连同作为人的生存基础的自然界,理解为唯一的、普遍的和最高的对象。

由此出发,费尔巴哈站在一般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并明确地把人类历史理解为人的存在的历史。

但是,由于费尔巴哈仅仅把人看作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他“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版,第1卷,第78页)因此,费尔巴哈对人及其存在的历史都作了抽象直观的理解。

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

(《同上》)费尔巴哈从人不仅需要自然,而且需要其他人这个抽象一般的认识出发,认定人的本质在于他们的类的共同性。

在他看来,“历史不过是人类人性化的过程”,即人类顺从自然界的运动并在自然界注定给他们的历史道路中实现着人的本质异化和复归的否定之否定历程。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1月版,第596—597页)不难发现,这种人本主义的异化史观,归根到底仍然是一种历史目的论的唯心史观,费尔巴哈所做的仅仅是把被黑格尔看成人类历史主体的绝对精神简单地置换成人的抽象的类本质。

而且和黑格尔历史理论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现实内容相比,费尔巴哈仅仅把异化理论运用于对宗教的批判,对于现实的人类历史,除却上述形式主义的一般规定外,他就再也说不出其他的东西了。

因此马克思说,“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 月版,第1卷,第78页)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在马克思“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以后,他根据费尔巴哈的一般唯物主义哲学立场,开始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通过这种批判,马克思发现,“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 页)通过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重新阅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马克思开始意识到劳动不仅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具有基础地位,而且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规定,所谓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31页)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史的知识的缺乏和自启蒙运动以来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马克思又认同了费尔巴哈从人的先验的类本质出发去规范历史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

这就是说,在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哲学视域中,他主要还是从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出发,而不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即人的现实社会关系出发去理解劳动概念。

在人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史观的逻辑框架中,马克思以合目的逻辑推理形式论证了合乎人的类本质的理想社会形式——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因此,我们发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历史的观察方法实际上采取了两种逻辑思路,即从决定个人的现实存在的市民社会出发的科学分析逻辑和从“真正的人”的本质出发的价值批判逻辑。

当然,在这一时期,从后一种逻辑思路生发出来的异化劳动史观显然占据了统摄地位。

通过《神圣家族》的写作和此后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马克思逐渐弱化了哲学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对社会历史事实的先验统摄作用,这主要表现为:(1 )由于批判布鲁诺·鲍威尔等人的以“自我意识”的概念运动为基础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需要,马克思开始放弃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费尔巴哈的“真正的人”的观点的强调,转向于研究在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与此相适应,在马克思的哲学视域中,已经明确地把焦点投向了物质生产活动即“实践”,并由此出发去理解人类现实的历史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第118 页)关注“真正的人”的本质的异化劳动史观开始向关注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史观过渡。

(2 )在对李斯特的经济理论的批判研究中,马克思终于获得了解开“人类历史之迷”的钥匙,他从现实历史中工业所唤起的物质力量(“生产力”)与这种力量所依存的现存社会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中合乎规律地引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革命结论。

共产主义不再是人们纯主观的善良愿望,而是以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的现实可能性。

因此,鉴于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类概念的毁灭性批判和真正社会主义思潮的泛滥,马克思便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个文本中,彻底清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在哲学的新视域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他的“新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先强调指出,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去研究历史,历史理论的制定只能从历史上实际存在的、经验上可以确证的事实出发,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区别。

但是,研究历史的目的不同,观点和立场不同,所得出的历史理论的性质也就大不相同。

在历史研究中,究竟把什么作为研究的对象,或者说,究竟把什么作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提出来?这在具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哲学家那里,问题的提法和性质当然是不同的。

对马克思来说,阶级对抗的历史发生及其最终解决当然是首要问题。

如前所述,这个问题开始是以异化和扬弃异化的形式提出来的,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异化并不是发生在人的本质自身中的自我分裂过程,而是发生在现实历史过程中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毫无疑问,在现实的历史活动中各个人都是从自己出发的,他们彼此间所结成的一定关系是他们在相互作用中创造出来的,那么为什么和在什么条件下这种关系成为和他们相独立、相对立的关系,并反过来成为压迫他们的力量?这个问题就成为马克思所要集中加以解决的根本哲学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是这样提出这个问题的,他说:“各个人过去和现在始终是从自己出发的。

他们的关系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关系。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他们的关系会相对于他们而独立?他们自己生命的力量会成为压倒他们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版,第1卷,第135 页)要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从人的概念或本质规定出发,而必须从现实生活过程中的现实的人出发。

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不是从“思考出来的、想像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同上书,第73页)可见,马克思所研究的人不是费尔巴哈所标榜的超验的“类存在物”,不是存在主义哲学家所关注的处于孤立无援的精神状态下的孤独的“个人”,也不是结构主义者所指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消极“承担者”,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活动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历史进程中的“现实的个人”。

这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哲学视域中的人的存在,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