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三达德和五达道的关系》
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说课讲解
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说课讲解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内容摘要:【五伦】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这是处理人与人...【五伦】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孟子认为: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伦”是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是狭义的“人伦”。
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
为臣的,要忠于职守,为君的,要以礼给他们相应的待遇;为父的,要慈祥,为子的,要孝顺;为夫的,要主外,为妇的,要主内;为兄的,要照顾兄弟,为弟的,要敬重兄长;为友的,要讲信义。
人伦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上》。
书中载,上古时候,人们“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在《尚书.尧典》中,已有“慎徽五典”的说法,即要以五种美德教导自己的臣民。
据《左传》解释,“五典”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后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关系。
中庸读后感议论文800字5篇
中庸读后感议论文800字5篇中庸读后感议论文800字(精选篇1)对于环境的理解是随着时间而逐步改变的。
有段流传很广的名言是这么说的,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周围的环境,就要想办法努力改变它;如果不能够改变环境,那就努力去适应环境;如果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就想办法再换个环境试试。
树挪死,人挪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可是,如果换个环境仍然没有办法适应呢?照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最后会得出一个什么结果。
虽然有点哲学上一辨到底的意味,但有些东西把牛角尖钻透了之后,反而知道该如何轻松面对了。
就象经历过的人,无所畏惧。
但这种无所畏惧和无知者无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
后者是初级阶段,前者提升的层次更高,视野更开阔。
中国人讲中庸之道是有道理的。
老祖宗几千年的东西,毕竟对后世有所启迪。
以前对于中庸的理解非常的片面狭隘,总以为是抹杀个性之事,这其实是不懂得如何通过中庸求同存异,扬长避短。
中庸之道,个人的理解,更多的是为了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找到彼此承接的平台,哪怕对方与你的差异完全是一南一北,你仍然可以从个人爱好,或者是某些不为人道的小秘密找到话题。
更多的时候持有中庸这样一种态度,可以急事缓办,可以将不好办的事情改变过来,扭转局势。
以退为进,是为了更好地进攻。
在战场上,一个人在没有学会如何进攻敌人之前,先学会保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的股神说得非常有体会:投资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保存原有资本,第一条如此,第二条、第三条同样如此。
什么样的光芒最长久?不是突然一现的流星之光,只有恒星那并不太强的光,夜夜可见,永远在天空中闪亮。
又想起登高必跌重,一步步行去,踩踏实了,最为稳妥。
中庸并不是放弃自己的立场,虽然许多时候中庸意味着保持中立,但中庸绝不等于平庸。
怕就怕,过于聪明,起点不高,看得不远,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自以为是最误事。
因此才会有“难得糊涂”这样精妙的语言。
中庸是一种处世态度,它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标。
因此,学会中庸,给自己更广阔的天地,中庸与雄心壮志并不矛盾。
读论语中庸心得体会范文7篇
读论语中庸心得体会范文7篇读论语中庸心得体会范文1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
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
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
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
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
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
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中庸·君子慎独》教学案例朱丹
《中庸·君⼦慎独》教学案例朱丹《中庸·君⼦慎独》教学案例松滋镇泰民族学校朱丹第⼀部分设计说明第⼆部分教案:第三部分教学反思第四部分评委点评第⼀部分设计说明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之道,就是君⼦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然法则)之道。
儒家哲学注重的是⼈的⾃⾝修养,要与⾝边的⼈建⽴⼀种和谐的关系。
提倡⼈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
在我看来,它是做⼈的完美境界。
中庸之道是⽬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
它注重⼈在处世的⾏为及态度上的“适度”。
要求⼈们时时检点⾃⼰的⾏为和⼼态,不断地反省⾃⼰的⾔⾏举⽌,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的道德⽔准。
以求在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的灵魂进⾏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尚以及正直!⼋年级学⽣学习《中庸》就会学会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做⼈有⾃知之明、尽份内事、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的长处。
长⼤后对待上司更忠诚,为官者会更清廉爱民、仁政爱民,对待其它⼈更博爱。
中庸不是教⼈软弱,⽽是教⼈⾃信、⾃⽴、⾃强不息!李⼆曲曾对“慎独”的境界作过这样的描述:“暗室屋漏⼀如⼤庭⼴众之中,表⾥精粗,⽆⼀或苟。
明可以对⼈对天,幽可以执⿁执神。
”似这种对道德主体的⾼标准要求,⽆疑有利于把道德建设引向崇⾼境界。
正因为如此,刘少奇曾主张把“慎独”作为共产党员修养的⽅法加以运⽤。
他指出,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独⽴⼯作、⽆⼈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这说明“慎独”作为⾃我修⾝⽅法,到了现代,仍可为我所⽤,没有过时。
由此可见,“中庸之道”对初中学⽣来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初中⽣学习《中庸》,学习《君⼦慎独》很有必要。
第⼆部分教案: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朗读并背诵。
2、积累⽂⾔知识,把握⽂意。
3、理解⽂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过程与⽅法:1、阅读、讨论、交流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山东省国学小名士题库一至八全
答案解析
题目: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后要及时复习,这不
01
是很愉快吗?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后要及时复习,这不是很愉快吗?强调了复习的重
要性。
题目: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
02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04
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强调了谦虚好学的态度。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的人喜欢学习,并且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为耻。强调了谦虚好学的态度。
题目难度
题目பைடு நூலகம்量:共50道题
题目类型:单选、多选、判断、 填空等
题目难度分布:难、中、易三 个等级
题目难度较高的原因:涉及的 知识点较广,需要考生具备扎 实的基础和全面的能力
01
是很愉快吗?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后要及时复习,这不是很愉快吗?强调了复习的重
要性。
题目:解释“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复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知识。强调了
02
复习对于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复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知识。强调了复习对于知识积累
的重要性。
● 题目:简述《孟子》中提出的“四端”说。 答案:孟子提出的四端说是人类先天固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发端,其中仁是同情 心,义是羞耻心,礼是规矩约束,智是明辨是非的判断力。他认为这些观念是人类固有的本性,可以通过内省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 答案:孟子提出的四端说是人类先天固有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发端,其中仁是同情心,义是羞耻心,礼是规矩约束,智是明辨是非的判 断力。他认为这些观念是人类固有的本性,可以通过内省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浅析“五达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浅析“五达道”鲁衍山 20172140021儒学经典《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这就是儒家的“五达道”和“三达德”。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
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
《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
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
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
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
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五达道”就是五条人生大道,它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五种伦理道德。
第一条大道叫做“君臣有义”。
君王尽到了君王的责任才叫君,臣子尽到了臣子的责任才叫臣;君臣是一种分工,是文明发展之必然。
愚昧落后的民族,都是分工不明的,人类社会越发达,分工也就越明确。
一定会有人说,强调君臣是维护不平等!实际上,所谓君臣,其实就是领导和下属,只不过是在政府里的分工罢了。
试问,即使在强大平等的现代社会,不也是有领导下属之分吗?哪怕是一个公司,不是也有一个老总,若干下属吗?现在的政府,不也有总统和各种首长吗?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必然会有君臣的分工,而且社会越发展,这种分工就越清晰明确!其实,这不是一个平等的问题,而是一个公平的问题,应该做的是革除取得君臣位置过程中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而不是不顾客观规律强求平等。
中庸学生读后感800字作文5篇
中庸学生读后感800字作文5篇中庸学生读后感800字作文篇1《中庸》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安宁祥和无碍的状态,称之为“中”;如果情绪之发生时也能由这种“中”的状态控制,则称之为“和”。
『中』的状态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状态,也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人对事物发出情绪能够用『和』原则来自制,则是最接近道的。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
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
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
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系统地阅读过《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中庸之道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对方今天的表现非常精彩,但是我方仍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始终没有搞清楚的几点。
显然,我们就发现对方陷入了一个悖论。
对方今天是中使静止地看中庸之道,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的内在逻辑不好,可却忘了中庸之道也在发展,对方一味说中庸之道在历史上不好,但却犯了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的毛病,这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下面,我将再次阐述我方观点。
中庸是理念、方向,是对度的准确把握和关系的良好协调,是达到和谐的追求,无论是在孔子《论语》,子思《中庸》还是宋明理学的注解,都承认这个道理,我们做饭要不生不胡,我们吃饭要不饿不撑,才能吃得开开心心,饭没有做熟而停止不做,就是不及,饭已经熟了而仍求彻底,则饭将糊不可食。
我们青年人对于长辈,自然要尊敬,但若是事事都遵照长辈的话,让我们产生依赖,对我们的成长显然不利,又例如我们说商人卖东西,要价太多,则不会很多人买,要价太少,又不能赚钱,只有把握好商家和买家的关系,才能让商家财源滚滚,买家舒心。
中庸之道否认矛盾的斗争和质变,而是使矛盾斗争和质变稳步进行。
我们不是看见面前的河不知深浅就退却了,我们也不是因为饭可能熟可能不熟就不吃了。
中庸之道能让我们小心的探求水的深浅,摸到能让我们踏着过河的石头。
中庸之道就是让我们小心的控制好火量,煮出一锅香喷喷的米饭。
中庸之道不是断裂的,是与时俱进的,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特色和意义。
抗日时期,共产党和国民党摈弃前嫌的合作,而我们中大也选择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作为我们的校训,给中庸之道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中庸之道的本源给了我们方向,中庸之道的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它对社会的适用性。
中庸之道的相对于某事及某情形的具体分析又使我们不至于静止地看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以往地历史不自觉地凝成一瞬,我们充满希望而又目光坚定,当我们在保护民族地同时要打开国门,当我们在发展东部经济地同时加强“西部大开发”。
在利用自然资源地同时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庸》《孟》与《易 传》(一)
《庸》《孟》与《易传》(一)战国时期,思孟学派的代表一一子思、孟子建立了一个以“诚”为道的哲学体系,对当时和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写成于战国中后期的《易传》,不仅接受而且发展了思孟思想,是当时受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下面我想从哲学方面谈谈《中庸》《孟子》即恩孟与《易传》的关系。
一、思孟天道观与《易传》的关系子思和孟子都说:“诚者,天之道也。
”(《中庸》、《孟子·离娄上》)“诚”是“天之道”,天道包括天道和地道,是“天地之道”的简称。
《中庸》说: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天道”“诚”的特点是“博”“厚”、“高”“明”和“悠”“久”。
其作用为,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天道以“高明”“覆物”,地道以“博厚”“载物”,天地之道以“悠久”岁月生成了万物。
所以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中庸》)天道“诚”是宇宙的本原,没有“诚”便没有世界万物。
孟子也说:“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孟子·滕文公上·梁惠王下》)以“诚”为道的“天”生成了万物和人类。
天道说是思孟学派的本体论,天道“诚”是思孟哲学的最高范畴。
《易传》接受了思孟的天道观,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系辞下》)又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系辞上》)“弥纶天地之道”即包络天道与地道。
天地之道是《易传》的根本之道,其特点是:“天道下济而光明”(《谦·彖》),“地道光(广)”大而德“厚”(《坤·象·彖》),“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恒·彖》)“下济而光明”即《中庸》的“高也,明也”,“光(广)”“厚”即“博也,厚也”,“恒久而不已”即“悠也,久也”。
《易传》认为,天地之道也是宇宙万物的生成者:“天道下济而光明”。
“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礼记·中庸——精选推荐
礼记·中庸《中庸》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战国初年子思的作品。
《史记·孔子世家》说:"子思……尝困于宋。
……作《中庸》"。
郑玄在《目录》中也说:"《中庸》者……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
"朱熹认为:"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
"(《中庸章句序》)清崔述《洙泗考信录·余录》则认为《中庸》非子思所作,"盖子思之后宗子思者之所为书,故托之于子思,或传之久而误以为子思也。
其中名言伟论,盖皆孔子子思相传之言,其或过于高深,及语有可以议者,则其所旁采而私益之者也。
"冯友兰旧著《中国哲学史》则认为《中庸》首段自"天命之谓性"至"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末段自"在下位不获乎上"至"无声无臭至矣,"多言人与宇宙之关系,似就孟子哲学中之神秘主义倾向加以发挥,其文体亦大概为论著体,乃后来儒者所加,即《汉书·艺文志》凡《礼》十三家中之《中庸说》二篇之类。
而中段自"仲尼曰君子中庸"至"道前定则不穷",多言人事,似就孔子之学说加以发挥,其文体亦大概为记言体裁,似为子思原来所作之《中庸》。
张岱年先生也认为,《中庸》中有些话和章节是后人增益的,如"载华岳而不重","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但其大部分还是子思的著作。
《荀子》曾经批评过《中庸》也是事实。
《孟子·离娄篇上》的"居下位而不获于上"一段,亦与《中庸》有承传关系。
郭沫若认为《中庸》基本是子思的作品,而"经过后人的润色窜易是毫无问题的"。
论中庸之为德
论“中庸之为德”摘要: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儒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几千年来对华夏的文明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极为漫长而深刻的影响。
中庸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宇宙观。
“诚”是中庸德性观的轴心,联结天人,使之合一,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达到全体而完满的道德理想的可能性,这便是“中庸之道”。
作为“中庸之道”所表现出来德性规范广泛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其功用表现为“正已正人”、“成已成物”,其理想的人格载体是“君子”,其理想的状态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因而具有普世性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中庸德性观内涵实质理论基础实践意义“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儒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几千年来对中国历史及民族性格产生了漫长而深刻的影响。
为此,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双重视角,对中庸思想的内涵和处延进行辩证的分析、诠释和解读,立足当前,从实际出发批判地吸取其中的精华养份,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一、中庸的内在含义与形成过程有关中庸的思想论述最早出现于先秦秦时期有关的文献,虽然这些文献没有明确地说出“中庸”一词,如《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周易》典籍中,有不少关于中庸的记载,如“有孚窒惕,中吉”,“得尚于中行,以光也”,“鼎黄耳,中以为实也”,“震索索,中未得也”,“中以行正也”等,在强调执中、中行中呈现出中庸之意。
《左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周礼》中关于“中”的表述也不少,如“以刑教中”,“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
”(《大地官?大司徒》)。
从上述先秦典籍有关中庸思想的论述来看,“中庸”均被理解为中国文化精神与哲学思想的直接诠释。
孔子总结了先贤中庸思想学说而加以创新,更为集中多次论述“中庸”,并提出了“中庸之道”这个命题。
《论语》中有不少关于“中庸”的论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盛赞中庸之德的高尚,同时也指出实践中庸之道的难度,这便使“中庸”思想有了理性的德性规定的同时不断延伸了中庸思想维论的外延,形成了儒家哲学派的重要著作《中庸》体系化并发扬光大,“中庸”由此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范畴。
浅析《论语》中的五达道
浅析《论语》中的五达道作者:王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4期摘要: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称之为五达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妻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这五项是天下共有的伦常关系。
如果处理好这五达道的关系,就能够任行天下、凡事都会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论语》;五达道;关系[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02一、五达道的来源五达道首先出现在《中庸》里,“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妻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里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共有的伦常关系。
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五种人际关系就能任行天下达到太平和合的境界。
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
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二、《论语》中对五达道各个关系的阐述五达道就是社会通行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间之间的五种人际关系。
(一)《论语》中的君臣关系论语中孔子对于君臣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君礼臣忠,“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p32)鲁定公问:“君主使用臣子,臣子服侍君主,更应该怎样做?”孔子答道:“君主应该以礼来使用臣子,臣子应该忠心的服侍君主。
”由此看来对于君臣关系方面孔子的看法是君主以礼相待,臣子以忠相侍。
1. 臣之道子路问事君。
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1(p173)子路问怎样服侍人君。
儒家的“五达道”和“三达德”
儒家的“五达道”和“三达德”儒家的“五达道”和“三达德”儒学经典《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这就是儒家的“五达道”和“三达德”。
所谓“五达道”,就是五条人生大道。
它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五种伦理道德,所以又称作“五伦”,就是人们常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妻,兄弟,朋友”,意思就是“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夫是夫、妻是妻,兄是兄、弟是弟,朋友是朋友”。
父母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才叫父母是父母,子女尽到了子女的责任才叫子女是子女,丈夫尽到了丈夫的责任才叫丈夫是丈夫,妻子尽到了妻子的责任才叫妻子是妻子,兄尽到了兄的责任才叫兄是兄,弟尽到了弟的责任才叫弟是弟,朋友尽到了朋友的责任才叫朋友是朋友。
第一条大道,叫作“君臣有义”。
君王尽到了君王的责任才叫“君是君”,臣子尽到了臣子的责任才叫“臣是臣”。
现在是民主时代,“君臣”一伦,似乎已经没有了。
其实,“君臣关系”仍然是有的。
机关有局长,学校有校长,公司有董事长,他们都是“君”;他们的下属,就是“臣”。
当然,这不是封建社会的那种绝对服从的君臣关系,而是讲究一个“义”字,也就是适宜不适宜,应该不应该。
社会上的一切事情,总该有一个发号施令的人,有一帮做具体工作的人,这样就形成了“君臣关系”。
在这种“君臣关系”之内,“臣”尽可有自由。
你在机关做事不称心,可以辞职,炒了“君”的鱿鱼。
不做官可以去教书,可以去做生意,随你便。
第二条大道,叫作“父子有亲”。
此处的“父”,是“父母”的缩称,既包括父亲,也包括母亲。
任何人一离开娘胎,来到这个世界,就得与父母作搭档,而且在出生之前,这一搭档早已配搭上。
上帝不会在荒野无人之处凭空掉下一个人来。
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是不能独立生活的,还需要父母的养育和照顾,一把屎一把尿拉扯成人。
父母对我有恩,我就该报答。
大学中庸读后感800字5篇
大学中庸读后感800字5篇《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校中庸读后感800字,盼望能给大家带来关心。
高校中庸读后感800字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绚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组织了对传统文化《论语》的学习,如今又组织学习了《高校中庸》,通过这两次学习,使我不仅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自身的指导意义。
“高校之道,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段话是《高校》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高校的宗旨。
看完这部分,使我懂得学习和工作都要有清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平稳,去思索自己所讨论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
这对于在法院工作的我来说特别重要,在开庭之前要仔细阅读每一本案卷,做好开庭前的预备工作,在庭审中抓住庭审过程的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调查和审理案件,但是实践中,一般当事人大都缺乏出庭阅历和技巧,在庭审时提不出观点,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焦点,而是实行平铺直叙的方法或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方法。
这就需要法官有清静和平的心智,神思平稳,思虑周详问题,以公平宽容的心态留意观看当事人的心绪,体察当事人的心态,揣摩当事人的心理,以便准时精确地“对症下药”,找准妥当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准时化解纠葛。
相反假如内心急躁,就很难去仔细全面的思索案件。
读《高校》的另一个深刻感受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外界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所支配,公正裁判,没有偏私。
在详细审判诉讼案件过程中,要客观、中立,与各方当事人保持同等的距离,不偏不倚,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公正地裁判,公正地爱护诉讼各方合法的实体权益和诉讼权益。
论论《三达德和五达道的关系》
论论“三达德”与“五达道”的关系摘要:三达德指知、认、勇,五达道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维系社会稳定所最需要的法则,而三达德即是五达道的三项义理,是五达道贯彻的关键所在,是使五达道付诸于实践的三个有机联系着的整体性步骤。
关键字:三达德;五达道;中庸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创办发展,其教育目的在于使世人能够悟道、从而受道。
以强烈的入世意识和政治学、文化学为主要内容之特点的儒学,其核心为“中庸”之道。
而中庸之道的知、仁、勇三者以德为核心,分别从“智”、“德”、“体”三个方面来实现达德。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教育史。
三达德,是实现维系社会稳定最需要法则的关键,即五达道的实现之所在。
因此,能够以通过三达德来实现五达道的突进,来促进世人的悟道与受道,在一次那个程度上,促进人类文明史的进程。
一、三达道与五达德的概念《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注释:“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
”。
在“知仁勇”这三种人格因素中,勇和仁均属于道德范畴,而“知”在儒学思想中并不单纯是纯粹的理智范畴。
正如《中庸》中“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此三者分别从不同的侧重面来实现不同程度的达德。
《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在此,《中庸》提出五达道的命题,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五达道指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的关系而言,是天下通行的人伦之道,具体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也即后来孟子诠释出的五伦。
而维系这五种关系的纽带分别是:“亲”、“义”、“别”、“序”、“信”。
二、三达德与五达道的关系《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的哲学思想论文
中庸的哲学思想论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庸》以它独特的方式直指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包容、领会,逐渐便构成了中国人主要的行为方式。
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篇一摘要:一个伟大民族文化生命的精髓所在,往往蕴藏与经典之中,笔者选择了《中庸》对其作出深度诠释。
《中庸》以它独特的方式直指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包容、领会,逐渐便构成了中国人主要的行为方式。
笔者从《中庸》一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两方面入手,度诠释了《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中庸思想本体论辩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08-0000-01一、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源于史前传说时期。
《中庸》一书包括本体论、宇宙观和功夫论三方面,通过性、命、人、天贯穿始终。
牟宗三先生将其称为本体宇宙论。
笔者将重点从宇宙观和方法论两方面来深度诠释《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
二、《中庸》的宇宙观诚者天之道也――由人生哲学向世界观的转换“诚”乃《中庸》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诚”有属性义和实体义两种解释。
前者是“真实无妄”之意,“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后者则释为真实无妄之诚体。
从精神意义的层面看,诚是仁的全部显现。
《中庸》中的“诚体”便是“仁体”。
含有运动和创造的性能。
因此便有了:“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里的诚之“至”即是性之“尽”。
只有至诚、尽性才能将“仁”之本体得以充分展现。
而此天命在赋予人之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性。
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看似孤立无依,实则是“尽性”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两者同时进行,却又独立存在。
“与天地参矣”与“唯天下至诚为能也”――《中庸》物与人的整体性思想“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中庸 节选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 勤奋不懈精神。其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 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 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 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 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 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2.《中庸》的思想倾向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 理论著作。它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 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 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 道之谓教”。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 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 合于“中庸之道”。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修权》
赏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能精心地培育人才,巧妙如 神地使用人才,那么,从事大业就能得心应手。百年大计,教 育为本。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 是中华民族腾飞必经的门径。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培养人才 也是不容易的。
____判__断__句 ___判__断__句_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五、名句默写
1 . 好 学 近 乎 知 , ____力__行__近__乎__仁____ , __知__耻__近__乎__勇______ 。 2 . 博 学 之 , _____审__问__之_______ , ______慎__思__之______ , ____明__辨__之________,笃行之。
浅议中庸思想及其处世原则
浅议中庸思想及其处世原则【摘要】“中”在先秦古籍中常见的字义有三,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合乎一定的标准,用作动词;三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
如今很多人之所以会把“中庸”理解为折中主义或调和主义,就是仅仅把“中庸”的“中”字简单地理解为“中”的第一种含义,故而造成对“中庸”的屈解,其实,“中庸”的“中”与上述三种含义都有关系,只有把这三方面的意思贯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含义。
【关键词】中庸思想处世原则一、中庸本义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
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
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
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二、中庸的原则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
中庸的主要内容
《中庸》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大学》的主要内容下面再看八条要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的中庸思想
儒家的中庸思想一、东西方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中国儒家道德智慧之精髓。
根据徐复观对《中庸》的注解:“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庸是“平常”和“用”相联系。
其首要的含义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一个人所能实践,所能实现的平常行为。
平常的行为是过或者不及的行为。
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道的意思。
中庸即是善,是适度。
是最能体现伦理和道德的规范、要求;对于善的表现是什么,许多圣人贤哲在学理上已经做过大量的描述,生活中的善却是更实在,更富有意义。
这种善由不偏不倚之行为而表现出来。
是在人人可以实践、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中,来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
也就是说,人人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即是中庸之道,即是孔子所要建立的人道。
中庸之道出自于天,人秉承此道即是“性”,是人生命之内的道德性智慧;道体现在人身上,时时刻刻不离人,可以脱离人而存在的就不是道。
这个“道”就是中庸之道。
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就是这个道理。
中庸之道是来自于最高的价值实体-“天道”,人人都秉承着这一共同的根源,因而,中庸之道是人人皆可成就的道德智慧。
显天道于中庸之中,是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根本点。
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天赋的,是人性中蕴涵的,人性之外没有道德智慧可言。
中庸的道德智慧是人人具有的,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证知的。
实现中庸之道德智慧即是实现人性。
道德智慧不离人性,不离人生,能离者就不是道德智慧。
进一步理解中庸之道,就可以发现:儒家的中庸即致“中和”。
“中”者,即自然适度,是事物的自然法则。
“中和”之德使万物各得其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和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就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中”,“中”不是一分为二,“中”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
在中庸思想中,“过”已经超过了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过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论“三达德”与“五达道”的关系摘要:三达德指知、认、勇,五达道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维系社会稳定所最需要的法则,而三达德即是五达道的三项义理,是五达道贯彻的关键所在,是使五达道付诸于实践的三个有机联系着的整体性步骤。
关键字:三达德;五达道;中庸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创办发展,其教育目的在于使世人能够悟道、从而受道。
以强烈的入世意识和政治学、文化学为主要内容之特点的儒学,其核心为“中庸”之道。
而中庸之道的知、仁、勇三者以德为核心,分别从“智”、“德”、“体”三个方面来实现达德。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教育史。
三达德,是实现维系社会稳定最需要法则的关键,即五达道的实现之所在。
因此,能够以通过三达德来实现五达道的突进,来促进世人的悟道与受道,在一次那个程度上,促进人类文明史的进程。
一、三达道与五达德的概念《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注释:“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
”。
在“知仁勇”这三种人格因素中,勇和仁均属于道德范畴,而“知”在儒学思想中并不单纯是纯粹的理智范畴。
正如《中庸》中“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此三者分别从不同的侧重面来实现不同程度的达德。
《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在此,《中庸》提出五达道的命题,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五达道指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的关系而言,是天下通行的人伦之道,具体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也即后来孟子诠释出的五伦。
而维系这五种关系的纽带分别是:“亲”、“义”、“别”、“序”、“信”。
二、三达德与五达道的关系《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其关系的理解如下:“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体此也;勇,所以强此也;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
一则诚而已矣。
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是三德,则无以行之。
”五达道是天下通行的人伦之道;三达德是天下通行的美德,它是用来认知和实行五种人伦之道的。
三达德,是实现维系社会稳定最需要法则的关键,即五达道的实现之所在。
当达到了三达德后,便会达到以下的效果,正如《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多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这样便是明晓治人的道理,以近于完美的自身去号召天下,天下人从而仿效之,天下便能安详。
这其中处理好了五达道,从而实现用三达德去行五达道的效果。
三、通过三达德实现五达道的过程诚知乃心之明,仁乃心之公,勇乃心之强。
而实现这三达德,其关键在于心之诚。
心诚即诚恳笃实,只有心诚,才能同时具备知仁勇。
《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一则诚而已矣。
……..达德虽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矣。
程子曰:‘所谓诚者,止是诚实此三者。
三者之外,更别无诚。
’”足以见得诚是实现三达德的关键。
更进一步分析,《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如果说中庸是本体,那么“诚”是主体上达本体的必经路径。
诚作为沟通天道,达于人道的链条和环节,正如《中庸》:“唯天下之大井,立天下之本,知天下之化育”,在此,诚便成为了联合通天、达人、行道的结合点。
那么,诚自然也便是实现三达德之关键所在。
诚能达到什么效果呢?首先,实现气质之性的变化。
《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于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至诚是人自我完善的结果,道也是自我引导发展而成。
诚贯彻在事物的整个过程中,不诚就不会获得任何事物。
故,君子以诚德为推崇。
至诚至人不是在自我完善后才起作用,而至诚恰恰是其先决条件。
成就自己的德,便称为“仁”,成就外物便叫做知。
仁知,乃人性之德的表现。
诚便可以实现气质之性的变化。
其次,促进凡人之学,升华圣人之学,从而充分理解“知”。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生而知之,安而行之者,学而知之,利而行之者,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者,都能够充分理解“知”,并达到至诚、至善的境界。
最后,“成己”“成物”“成天下”,其中蕴含的也便包括了五达道关系的处理,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
知心诚便拥有达道的气质之性。
知便是达道所需要的知识文化素养。
中庸之知,非小人之知,非乡里之知,而是“大智若愚”般的知。
如《中庸》:“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辜鸿铭先生解释这段话时,说:“上文所寓含的意思是,当一个人,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的事物陷入困局时,对于这个人或民族来说,唯一正确的拜托方法,就是去找到其道德本性的中心线索和平衡状态,去寻找他们的真实自我,或通俗一点说,去回复他们心境的平衡,保持其评判的不偏不倚。
如果一个人或民族能够做到这一点,其他的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也即当人们遇到潜在的危险时候,能够选择中庸之道,尽晓中庸之道的尽善尽美,便能够趋利避害,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便是中庸之知,三达德之知。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分析道:“盖人性虽无不善,而气有不同者,故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
”指人各有异,因而获得知的阶段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
“生而知之”之知、“学而知之”、“困而知之”之知,有着明显的距离,然而虽然初步获得知有着差异,但当后两者经过不断累积吸收之后,必定能够达到上知。
如何能达道之知呢?《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之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段话便是讲如何获得知。
首先,博学。
博学,即成就学问与道德的基础。
博学才能通达。
不仅可达“德”,又可达“知”。
博和通分别是质和量的积累和变化过程,具体而言,即是从“后知后觉”甚至无知而进化成“先知先觉。
”。
其次,审问。
审问,即追求学问,探索真理所具备的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
如《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不知天。
”这便是一个不断提问,寻问,思索的过程。
再次,慎思。
《中庸》从三达德之知来强调“思”。
这与西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不约而合。
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思维的存在。
达德与达道便不能离开思,思便起到推动这一过程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四,明辨。
思的结果,便是辨。
而《中庸》所推崇的辨,主要是知识性的辨别,倡导的是“明辨”的精神,以此来追求真理之所在。
最后,笃行。
笃行,即讲求言行一致。
在学问方面则讲求知行一致,经世致用。
如《中庸》:“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尔。
”仁通过学习而获得三达德之知,那是使自己具备合理的只是素养的基础上,拥有了理性,归根于中庸之德,从而也进一步形成内圣外王的“仁”,成己成物。
如《中庸》:“诚者非自诚己而已耶,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仁是原始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
在智仁勇三者之关系中,仁不仅把知,勇内在的包含在自身之中,不仅是是一种趋于至善境界的内在驱动力,而且这种内在驱动力的外化,情之所发,自然就表现为君臣有义,父子有情,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的和谐。
《中庸》:“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
师为公在《<中庸>深解》中解释道:“亲亲本是人欲动物共同的自然属性,但是,人借助于思维功能,将‘亲亲’之爱上升到理性,提炼出了“仁”的伦理范畴和‘孝的概念’”动物的亲亲仅是出于自然的本能和天性,人特有得”仁”、”孝”理性认识,是结合了人的社会属性而派生出来的、高一层次的。
”而其中孝成为仁的集中体现。
孝以孝弟为主,而以孝为大。
孝的最低要求为养。
这是生时孝的表达方式,而亡后,孝也包括“事死”。
如《中庸》:“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
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鉴于此种父母之爱的孝的基础上,《中庸》将“孝”扩大为宗族之爱的“仁”德。
在人情社会里,社会这张血亲网中,再分类出贵贱、贤惠、辈分大小、年幼等,以此来达到和谐的目的。
而建立于家庭个体之上的“孝”、“仁”而随之推广,并以此来处理君臣、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伦理社会缩影之后,文化的选择。
勇《中庸》:“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此处指出那全仗着血气用事,即便在睡卧时也不离刀枪盔甲以便于随时与人争斗,即是死亡也在所不惜,这是北方人的强,这是有力量喜爱争斗的人所行的。
这种北方之强,具有“直、快、大”的特点,正如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分析的“北方风气刚劲,故以果敢之力胜人之强,强者之事。
”即是讲,北方人民风较为粗犷,这北方之强虽然算是勇敢,但却极其容易演变成为好勇斗狠、恃强凌弱的血气之勇,这与中庸之道的勇相比,却失于“太过”。
而南方之强,以宽大和气的方式来教导人,不向无理欺负我们的人报复,即便是令我气愤的事情,我也不和他计较,这是南方人所说的强,是君子所行得道。
这是褒义之词,具有“小、慢、曲”的特点。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分析:“南方风气柔弱,故以含忍之力胜人之强,强者之事也。
”即是讲南方民风偏于柔弱,所以以容忍胜人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