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要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资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
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着力消除水利的瓶颈制约;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
党中央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要统筹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建设资金,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
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而言,必须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第5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并明确要求,为实现增产目标,要采取六大措施,即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农业综合开发肩负着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责任,承担着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任务。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XX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北部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黄土丘陵生态农业示范区。
北部引黄灌区在制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枸杞、牛羊肉、奶牛、设施蔬菜、酿酒葡萄等优势产业。
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北部中低产田和低洼盐碱地改造、特色经果林产业带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抗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要 (7)1.1项目背景 (7)1.1.1项目背景 (7)1.1.2编制依据 (9)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工程量与工期 (9)1.2.1项目建设范围及规模 (9)1.2.2项目内容及工程量 (10)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1.4效益 (12)1.5组织领导和管理 (13)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14)2.1自然概况 (14)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14)2.1.2水文气象 (14)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15)2.1.4水资源 (15)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16)2.1.6自然灾害 (17)2.2社会经济状况 (17)2.2.1人口及劳力 (17)2.2.2土地利用现状 (18)2.2.3农业生产水平 (18)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18)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19)2.3基础设施 (19)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19)2.3.2田间工程现状 (20)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21)2.3.4交通与电力 (21)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2)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5)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27)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27)4.2供需平衡分区 (29)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294.3.1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及可供水量 (29)4.3.2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29)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33 4.5水质评价 (37)4.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7)第五章规划设计 (39)5.1指导思想 (39)5.2选项原则 (40)5.3建设标准 (42)5.3.1综合标准 (42)5.3.2水利措施标准 (43)5.3.3农业措施标准 (45)5.3.4林业措施标准 (46)5.3.5科技措施标准 (46)5.4建设规模 (48)5.5规划布局 (48)5.6最佳方案选择 (49)5.6.1水利措施 (51)5.6.2农业措施 (51)5.6.3林业措施 (52)5.6.4科技措施 (52)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54)6.1开发任务 (54)6.2建设内容 (54)6.2.1水利措施 (54)6.2.1.4水源工程 (56)6.2.1.4输水管网设计 (71)6.2.2农业措施内容 (80)6.2.3林业措施内容 (82)6.2.4科技措施内容 (83)6.2.5主要工程数量 (87)6.2.6主要材料和设备数量 (87)第七章投资估算 (89)7.1投资估算 (89)7.1.1投资估算依据 (89)7.1.2投资估算 (89)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 (117)8.1经济效益 (117)8.2社会效益 (119)8.3生态效益 (120)8.4财务评价 (121)8.4.1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21)8.4.2 敏感性分析 (123)8.4.3 财务评价结论 (124)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138)9.1组织机构设置 (138)9.2实施管理 (139)9.3运行管理与维护 (140)9.3.1工程管理 (140)9.3.2信息系统管理 (141)9.3.3财务及资金管理 (141)9.3.4配套服务体系管理 (141)第十章环境影响与评价 (143)10.1评价依据 (143)10.2环境现状分析 (143)10.3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43)10.3.1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43)10.3.2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44)10.4对策及措施 (145)10.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46)第十一章结论和建议 (108)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108)11.2问题与建议 (108)11.2.1问题 (108)11.2.2建议 (109)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1.1.1项目背景根据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文件《关于印发我省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安排意见的通知》(辽农综字【2011】62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某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部署和某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工作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基础;是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创新开发的需要。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XX县XX镇人民政府按照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积极改善当地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特向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申报此项目。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国农办[2009]16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建设标准》”)和《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方案》及《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文件〈关于编报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2011年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等有关要求,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对XX 镇进行了调查,认为该镇基础条件好,水质优良,水源充沛,田面集中连片,镇党委政府积极性高,群众认识程度高,因此确立XX镇为2011年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
特委托我院编制了《XX县XX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及工期本次我们主要选择了XX镇小城子、东胜、XX子、兴安、合作、西宁、永康及保民8个村2.0万亩水田进行规划,该区域位于XX镇西部和朝阳镇东部,辉发河左岸,水田集中连片。
水利措施方面规划小型水库8座,拦河坝8座,电灌站9座,衬砌灌溉渠道 6.7公里,改(新)建渠系建筑物51座。
总计工程量122073立方米,其中:土方109057立方米,石方2170立方米,混凝土10846立方米,计划投资1870万元。
农业、田间道路与科技措施方面,计划改造干路2条,4公里,140万元,机耕路3条,10公里,131万元;同时通过土壤改良及农业生产新技术试验示范,并选育国内外公认的高品质良种进行生产优化,建立起旱涝保收的优质米生产基地。
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史庄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2、项目呈报单位: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3、项目实施单位: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5、项目建设年限:一年6、项目负责人:xx(某县农发办主任)7、项目区地理位置、涉及的范围项目区位于某县东部8公里处,南至翼张线,北以浍河为界,西到2004年省立项土地治理项目区,东到甘泉村村界,东西长7km,南北宽2km,涉及中卫乡武子官庄、南绛、史庄、东上卫共四个行政村。
8、项目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8.1建设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10000亩。
8.2建设内容8.2.1水利措施新打机井6眼,修复配套井10眼;修建排灌站2座;埋设管道95km。
架设输电线路7.3km、安装变压器8台。
8.2.2农业措施改良土壤5402亩,增施农家肥5402亩。
8.2.3林业措施新修田间道路路旁植树15000株,原水泥路补植树10000株。
8.2.4科技推广措施技术培训2000人次,示范推广玉米“并单390”品种9000亩,推广小麦“济麦22”品种9000亩,购置仪器设备120台(件)。
8.2.5田间道路整修田间道路19km,其中干道3.5km(混凝土硬化),支路15.5km(砂石硬化)。
9、投资预算9.1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占总投资的62.5%;省财政配套资金320万元(含监理费12万元),占总投资的25%;某市财政配套资金24万元,占总投资的1.88%;县财政配套资金56万元,占总投资的4.37%;自筹资金80万元,占总投资的6.25%。
9.2投资预算项目总投资1280.0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883.45万元,占总投资的69.02%;农业措施投资80万元,占总投资的6.25%;林业措施投资39.83万元,占总投资的3.11%;田间道路投资179.25万元,占总投资的14%;科技推广费60万元,占总投资的4.69%;管理费用25.59万元,占总投资的2%;工程管护费11.88万元,占总投资的0.93%。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可编辑编制单位:XX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二O一七年十一月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编制说明 (1)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4)2.1组织机构体系 (4)2.2技术保证措施 (8)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0)3.1施工总则 (10)3.2工程测量 (11)3.3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排及施工顺序 (13)3.4土地平整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15)3.5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1)3.6生产道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6)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1)4.1质量管理体系 (31)4.2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措施 (37)4.3质量保证的技术准备 (38)4.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9)4.5不合格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2)4.6初步验收、运行检测、竣工验收 (43)4.7其他分项工程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43)I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8主要分部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4)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51)5.1开工前准备工作 (51)5.2施工组织 (51)5.3施工营地布置 (51)第六章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53)6.1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53)6.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58)第七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62)7.1建立健全环保体系 (62)7.2施工区、居民区及农田防尘 (62)7.3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周环境 (63)7.4项目部驻地环境保护措施 (64)7.5弃、借土场的防护与恢复 (64)7.6减少噪音污染措施 (65)第八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66)8.1施工总进度编制原则及依据 (66)8.2期保证措施 (67)第九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72)9.1劳动力安排计划 (72)9.2施工设备及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 (73)第十章主要施工设备配备计划 (74)II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76)11.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76)11.2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77)III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XX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项目业主:××。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
资金使用及管理
资金使用
在资金使用方面和物资、支付人工费用、开展科研与 技术推广等与项目实施相关的支出。
资金管理
为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 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财 务报表,接受监督和审计。
社会效益分析
提高粮食产量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 求。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提高粮食产量,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农村发展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 水平。
06 组织管理与实施 进度
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
项目管理委员会
资金筹措
通过政府投入、企业捐助、农民自筹等方式筹 措项目资金。
土地流转
与当地政府和农民协商土地流转事宜,确保项目 用地。
物资采购
按照实施方案采购所需物资,如种子、化肥、农药 等。
施工实施
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农田水利、土地整理、植保等 施工工作。
项目验收与总结
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 供参考。
07 可行性研究结论 与建议
研究结论
市场需求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趋势,确 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产品 和服务定位,以及营销策略。
技术可行性
评估现有技术和设备能否满足 项目要求,以及技术和设备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
经济可行性
分析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利润 水平和财务指标,以确定项目 的经济效益和风险程度。
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项目立项、审批和监督实施等决策 工作。
项目办公室
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包括制定实施方案、分配资金、监 督进度等。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要 (1)1.1项目背景 (6)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工程量与工期 (8)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1)1.4效益 (11)1.5组织领导和管理 (12)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13)2.1自然概况 (13)2.2社会经济状况 (17)2.3基础设施 (19)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5)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27)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27)4.2供需平衡分区 (28)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28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32 4.5水质评价 (36)4.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6)第五章规划设计 (38)5.1指导思想 (38)5.2选项原则 (38)5.3建设标准 (40)5.4建设规模 (45)5.5规划布局 (45)5.6最佳方案选择 (45)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49)6.1开发任务 (49)6.2建设内容 (49)第七章投资估算 (77)7.1投资估算 (77)7.2资金筹措方案 (70)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 (92)8.1经济效益 (95)8.2社会效益 (97)8.3生态效益 (98)8.4财务评价 (98)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112)9.1组织机构设置 (112)9.2实施管理 (113)9.3运行管理与维护 (114)第十章环境影响与评价 (116)10.1评价依据 (116)10.2环境现状分析 (116)10.3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16)10.4对策及措施 (117)10.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8)第十一章结论和建议 (108)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108)11.2问题与建议 (108)附录一、附表:附表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概要表....................................110-111 附表2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表 (112)附表3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113)附表4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 (114)附表5项目建设效益估算表……………………………………115-116 二、附图附图 1 项目区位置图 (117)附图 2 项目区现状图 (118)附图 3 项目区规划布置图 (119)附图 4 项目区管灌设计图 (120)附图 5 项目区滴灌设计图 (121)附图 6 水源井井房设计图.............................................122-123 附图7 高位蓄水池设计图.............................................124-125 附图8 “U”型防渗渠设计图..........................................126-129 附图9 水源井柱状设计图.............................................130-131 附图10 作业路设计图 (132)三、附件附件1 关于北票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农民筹资投劳汇总情况……………………………………………133-134附件2 项目区农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1.1.1项目背景根据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文件《关于印发我省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安排意见的通知》(辽农综字【2011】62号)文件的要求,结合北票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部署和北票市农业综合开发“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工作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基础;是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创新开发的需要。
2024年农业综合开发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农田利用率和农业产出,2024年农业综合开发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的目标是在该地区建设一片高标准农田,通过科学的农田规划、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措施,提升农田的产出和农民的收入。
二、项目内容和计划1.农田规划:通过对土壤质量、水源条件、气候特点等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农田规划。
这将包括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合理的灌溉系统和科学的施肥方案。
2.种植技术:引入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包括合理的田间管理、科学的育种方法和精确的施肥方案。
通过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增加产量和农田效益。
3.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农田管理流程。
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确保农田的正常运营和高效管理。
4.建设农田设施:如种植大棚、水利设施、排水系统等,以提供适宜的种植条件。
项目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6个月):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土壤情况、气候特点和农民需求;制定农田规划和种植技术方案。
第二阶段(1年):开始农田建设,包括建设农田设施、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并进行试验。
第三阶段(2年):推广示范工程,将项目成功经验推广到周边地区。
四、项目预期效益1.提高农田产出:通过科学的农田规划和先进的种植技术,预计项目完成后,农田产出将提高20%以上。
2.增加农民收入:由于农田产出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将有所提升。
3.推广示范效果:为周边地区提供成功经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五、项目风险和对策1.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等,可能会对农田产出产生不利影响。
建立灾害监测系统,并制定相应的灾害应对方案。
2.缺乏技术支持:农民可能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引进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3.市场风险: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建立供需预测和市场分析系统,及时调整种植方案和销售策略。
六、项目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市场需求和投资回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日益关注,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1.1项目背景
1.2项目意义
二、项目概况
2.1项目目标
2.2项目范围
2.3项目规模
三、可行性研究内容与方法
3.1可行性研究内容
3.2可行性研究方法
四、市场分析
4.1产业现状
4.2市场需求分析
4.3市场竞争分析
五、技术可行性分析
5.1技术要求
5.2技术可行性分析
5.3技术风险分析
六、经济可行性分析
6.1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
6.2成本及效益分析
6.3资金回收期分析
6.4投资收益率分析
七、社会及环境可行性分析
7.1社会影响分析
7.2环境影响分析
7.3相关政策与法规分析
八、风险及对策
8.1风险识别与分析
8.2风险对策
九、项目实施方案
9.1实施目标
9.2实施步骤
9.3项目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十、项目运营与管理
10.1运营模式
10.2运营管理措施
10.3绩效评估与调整
十一、项目可行性结论
11.1项目优势与劣势
11.2项目可行性评价
11.3项目建议
以上是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大纲。
根据大纲的结构,可以详细展开各个章节的内容,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评价和分析。
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高标准农田项目是国家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改善农田质量、提高农田利用率和农产品产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可行性进行研究,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和建议。
项目目标:1.提高农田质量:通过改善土壤质量、调整土壤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等手段,提高农田的肥力和耕作条件;2.提高农田利用率: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结构安排,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实现农田的多元化利用;3.提高农产品产量:通过科学耕作管理和技术支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项目实施方案2.1 项目地点选择项目地点的选择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需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市场需求和农民参与度等因素。
在选择项目地点时,应优先考虑农田规模较大、土壤质量较好且尚未开发利用的区域。
2.2 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分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两个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包括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规划和项目组建等工作。
在项目需求分析阶段,应明确项目目标、项目范围和项目周期等重要指标;在项目规划阶段,应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在项目组建阶段,应建立项目组织架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农田改造、种植管理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在农田改造阶段,应按照项目要求对农田进行改造工程,如土壤改良、水利设施建设等;在种植管理阶段,应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和种植技术;在技术培训阶段,应向农民提供相关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2.3 项目实施风险预测与应对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如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对项目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在项目实施前进行充分的灾害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经济风险:项目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会面临资金不足的风险。
建议在项目筹备阶段寻求政府支持和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技术风险:项目实施需要依靠先进的农业技术,技术不成熟或无法应用可能会对项目造成风险。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1章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承办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规划期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设计依据及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建设内容及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现状评价及建设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城市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城市性质及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地形地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气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 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城市给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项目概要 (1)1.1项目背景 (5)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及工期 (6)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1.4效益 (7)1.4.1社会效益 (7)1.4.2生态效益 (8)1.4.3经济效益 (8)1.5组织领导和管理 (9)2项目区概况 (9)2.1自然概况 (9)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9)2.1.2水文气象 (10)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10)2.1.4水资源 (11)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11)2.1.6自然灾害 (11)2.2社会经济状况 (11)2.2.1人口及劳力 (12)2.2.2土地利用现状 (12)2.2.3农业生产水平 (12)2.2.4地方财政及农民收入 (12)2.3基础设施 (12)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13)2.3.2田间工程现状 (17)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7)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7)3.1.1现有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7)3.1.1.1水源工程 (17)一、水库 (17)二、拦河坝 (18)3.1.1.2渠系工程 (18)一、电灌站 (18)二、渠道衬砌: (19)三、渠系建筑物: (19)3.1.2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9)3.1.2.1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19)3.1.2.2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0)3.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0)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1)3.2.1水量充足 (21)3.2.2开发基础条件比较优越 (21)3.2.3各项设计措施合理 (21)3.2.4经济效益显著 (23)4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24)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及水质评价 (24)4.1.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24)4.1.2水质评价 (25)4.2供需平衡分区 (25)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26)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33)5规划设计 (34)5.1指导思想 (34)5.2选项原则 (34)5.3建设标准 (35)5.4建设规模 (42)5.5规划布局 (42)5.6最佳方案选定 (42)6任务和建设规模 (44)6.1任务 (44)6.2建设内容 (44)6.2.1水利措施 (44)6.2.1.1水源工程 (44)6.2.1.2电灌站 (52)6.2.1.3灌溉渠道 (54)6.2.1.4渠系建筑物 (55)6.2.2农业措施 (59)6.2.3田间道路 (60)6.2.4科技措施 (61)6.2.5其他措施 (62)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63)7.1投资估算 (63)7.1.1估算依据 (63)7.1.2投资估算 (63)7.2资金筹措方案 (67)7.3群众投工投劳 (68)8综合效益分析 (69)8.1经济效益 (69)8.2社会效益 (69)8.3生态效益 (70)8.4经济评价 (70)8.4.1评价依据及参数确定 (70)8.4. 2财务评价 (71)8.4.2.1财务支出 (71)8.4.2.2成本费用估算 (71)8.4.2.3水费计算 (71)8.5国民经济评价 (72)8.5.1费用计算 (72)8.5.2效益计算 (72)9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75)9.1保障措施 (75)9.1.1组织机构设置 (75)9.1.2资金保障 (75)9.2实施管理 (75)9.3运行管理与维护 (75)10环境影响与评价 (77)10.1环境现状分析 (77)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77)10.3对策及措施 (77)10.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77)11结论和建议 (79)11.1可行性研究结论 (79)11.2问题与建议 (79)附录(一)附表:附表1、团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概要表附表2、**县团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表附表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情况表附表4、设计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二)附件附件1、上报文件、配套文件附件2、农业、水利部门批复文件附件3、农民筹资、投劳意见及公示证明材料(三)附图附图1、项目区位臵图附图2、项目区现状图附图3、项目区规划布局图1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县团林镇人民政府按照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积极改善当地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要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3)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1.4 效益 (4)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5)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7)2.1 自然概况 (7)2.2社会经济状况 (10)2.3 基础设施 (11)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3.1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4)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4)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6)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20)4.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20)4.2供需平衡分区 (20)4.3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 (23)第五章规划设计 (28)5.1 指导思想 (28)5.2 选项原则 (28)5.3 建设标准 (29)5.4 建设规模 (29)5.5规划布局 (29)5.6 最佳方案选定 (30)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范围 (31)6.1 开发任务 (31)6.2 建设内容 (31)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4)7.1 投资估算 (44)7.2 资金筹措方案 (49)7.3 群众投工投劳情况 (49)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 (50)8.1 经济效益 (50)8.2社会效益 (50)8.3生态效益 (52)8.4 经济(财务)分析 (52)第九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56)9.1 组织机构设臵 (56)9.2 实施管理 (57)9.3 运行管理与维护 (59)9.4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项目有机结合的试点工作 (59)第十章环境影响与评价 (61)10.1 环境现状分析 (61)10.2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61)10.3 对策及措施 (61)第十一章结论和建议 (62)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62)11.2 问题与建议 (63)附录附表1至4附图1:项目区位臵图附图2:项目区现状图附图3:项目规划布局图附图4:项目部分主要单项工程设计图2010年项目概算书第一章项目概要第一章项目概要1.1 项目背景**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居西江上游,毗邻广西梧州市,是“西江走廊”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省的西大门。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要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基本情况 (1)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1.4项目效益 (3)1.5组织领导和管理 (3)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5)2.1项目区自然状况 (5)2.2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9)2.3项目区基础设施 (11)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4)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5)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5)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17)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17)4.2项目区供需平衡分析 (18)4.3项目区需水量预测 (21)4.4项目区供水量预测 (22)4.5项目区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2)第五章规划设计 (24)5.1指导思想 (24)5.2建设规划和布局 (24)5.3建设标准 (26)5.4建设规模 (26)5.5最佳方案选定 (27)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 (33)6.1开发任务 (33)6.2建设内容 (33)6.3其它工程 (50)6.4典型田块设计 (51)6.5实施进度安排 (51)6.6科技推广方案 (53)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56)7.1投资估算依据 (56)7.2投资估算 (57)7.5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 (58)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 (60)8.1经济效益 (60)8.2社会效益 (60)8.3生态效益 (61)8.4经济评价 (62)第九章项目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 (65)9.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65)9.2管理措施 (66)9.3技术培训 (67)第十章环境影响与评价 (68)10.1项目区环境现状 (68)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68)10.3环境保护措施 (70)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71)10.1结论与建议 (71)附表: (7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度)内蒙古********农林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0年7月项目名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国家加快西部发展,把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作为基本方针,把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作为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资源开发整治为重点通过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标准建设,为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样板工程,通过示范宣传、科技培训和现场观摩,将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领导、科技人员、农民掌握对应建设环节和技术,有效推动我区玉米整体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为实现我区粮食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且会带动我区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社会效益显著。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农田资源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效益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
该项目旨在通过优化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农田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农田生产力和稳定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项目目标该项目的总目标是在农业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要求下,通过提升农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田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双赢”。
具体目标包括:1. 在项目实施区域内示范新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田质量,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地防护能力;2. 推广示范工程的成果,扩大工程的影响范围,促进农田建设的普遍推行;3. 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农田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4. 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农田的可持续利用;5. 通过农田建设和农业增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项目内容该项目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地形结构,提升农田耕地比例,增加农田灌溉设备以及改善农田排水系统;2. 农田土地利用方式改造:推广科学耕地利用方式,如精细耕作、绿肥轮作、套种等;3. 施肥措施改进:推广高效节水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农田肥力;4. 农田环境保护:加强农田生态环境监管,防止土地污染和农田环境破坏;5. 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通过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6. 项目评估和推广:对示范工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推广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
四、项目投入及预期效益该项目的总投资预计为XX亿元,主要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耕地改造以及农民培训和技术支持。
预计项目实施周期为X年。
该项目的预期效益包括:1. 农田质量和产能提升: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和改造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农田质量和生产力,进而增加粮食产量;2. 农田环境改善:通过加强农田环境保护,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3. 农民增收:通过提高农田质量和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4. 示范效应:通过推广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引导更多区域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某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某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县位于省,是农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农业是其主要的产业之一、然而,由于过去长期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收入水平有限,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为了加快推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可研究实施一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田生产能力: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2.促进农业现代化: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项目内容1.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加强农田排灌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水量和排水要求。
2.改良农田土地质量: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3.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田范围内建设农业物联网,实现对农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提高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水平。
4.引进农业科技: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包括新品种、新农药、新施肥技术等,提高农田生产效益。
5.优化农田整合结构:合理规划农田空间布局,提高农田利用率,优化田块组合,方便农业机械作业。
四、项目效益1.提高农田产能:通过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土地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2.促进农业现代化:引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经济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和农民就业。
五、项目实施计划1.项目前期准备:组织调查研究,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争取相关政府支持和资金。
2.项目实施阶段: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土地质量改良、农业物联网建设、农田整合结构优化等工作。
3.项目验收和总结:完成项目实施后,进行项目验收,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目背景(1)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四句话,明确了2010年全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
其中,强基增后劲就是“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强化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平田整地、土壤改良、机械化耕作、水利设施配套、植树造林等工程,从根本上改变地方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状况,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实施强基增后劲的有效途径就是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为平台,加大国家财政资金投入,通过土地治理的途径积极改造中低产田,从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今后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节水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将为项目区农业持续增产、增效以及农民增收注入新的助推力。
(2)沁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9℃,全年无霜期平均163.4天,年平均降雨量为592.9mm,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也是全省的产粮大县之一。
全县总面积1318km2,辖6镇7乡 306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2万人。
全县总土地面积197.25 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3亩。
2009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30万亩,杂粮面积10万亩,粮食总产量1.33亿公斤。
2009年财政总收入仅1.016亿元,人均纯收入2701元,远远低于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244.10元,急需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综合考虑沁县的自然及社会发展条件,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总体要求。
(3)2008年经省农业综合开发办批准将沁县列为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县,2010年省政府将其列入全省新增粮食核心区12县之一。
到2010年为止,累计完成段柳乡、新店镇、定昌镇等乡镇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81万亩,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2个,实际完成投资1718万元,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区人均增收250元,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从而为该县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牵头单位是沁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项目承担单位沁县农发办多年来已具备实施本项目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可以保证项目建设和运行对组织管理的需求。
(4)项目区位于沁县的农业主产区,区内耕地起伏不平、立地条件差、缺乏灌溉设施,近年来尽管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项目区农业的投资力度,但90%的耕地仍属中低产田,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经济薄弱、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项目区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热切希望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当地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
(5)项目区农民迫切希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实施,利民功能明显,支农表现突出,深受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民意调查支持率达100%,具有广泛的社情民意基础。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范围:项目区包括沁县郭村镇的仁胜、池堡、郭村、开村、郭家庄、石板上、大沟、圪垯、南沟等9个行政村。
规模:项目区土地治理总面积10000亩,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760亩,改良土壤6200亩,平田整地100亩,建设机耕路16.10km,栽植农田防护林15450株。
内容:(1)水利措施。
新打机井56眼,配套水泵56台,新建集中控制房10座,配套变压器10台,架设输电线路29.94km(其中10KV输变电线路4.66km、380V输变电线路25.28km),铺设输水管道61.20km,开挖疏浚河道4.95km,行洪渠2.45km,新建进地桥162座,管护牌28个,永久性公示碑1座。
(2)农业措施。
通过增施有机肥、玉米秸秆还田等措施改良土壤6200亩,对项目区15度以下坡耕地进行平整,平整面积100亩。
(3)田间道路。
建设机耕路16.10km,其中水泥路6.40km,砂石路9.70km。
(4)林业措施。
新建农田防护林网154.5亩,总共植树15450株。
(5)科技措施。
完成玉米高产示范种植1500亩,大棚蔬菜高标准示范推广种植200亩,培训农民4000人次。
工期:工期1年。
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2年结束。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概算总投资128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783.53万元,农业措施投资84.90万元,田间道路投资237.42万元,林业措施投资69.66万元,科技措施投资66.64万元,其他费用37.85万元。
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省财政资金376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4万元,农民自筹80万元(其中以物折资32万元,投工投劳折资48万元)。
1.4效益项目建成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新增高标准农田100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760亩,土壤改良面积6200亩。
年增加粮食总产量167万kg,新增种植业总产值444.6万元,增加农民纯收入305.1万元。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使项目内部收益率达到17.34%,财务净现值736万元,投资回收期5.19年。
(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405元,吸纳农村劳动力400人,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率2个百分点。
同时在保障粮食安全、减灾防灾、推动区域农业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3)生态效益。
项目通过山、水、田、林、路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以有效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760亩,年节水量达81.33万m3。
项目通过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农业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对防止土壤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有促进作用;通过营造农田防护林,对改善项目区小环境,防风御沙,驱热保温,美化环境有重要作用。
1.5组织领导和管理项目成立以沁县人民政府、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和郭村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分管领导为主要成员单位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审定项目规划、计划和建设方案,筹集配套资金,监督项目执行。
项目由沁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郭村镇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具体组织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阶段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项目公示制,成立计划财务部门和财务审计部门,实行专户、专管,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审计。
项目运行阶段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管理原则,采取“明晰产权、委托经营、价格听证”方式对形成的资产实行有效管理。
1.6可行性研究结论沁县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2010年省政府把沁县列入全省新增粮食核心区12县之一,选择该县作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符合国家农发办提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应在产粮大县的区域内实施”的要求。
沁县劳动力资源充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和运行对劳动力的要求;近年来,沁县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具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水源有保障,所选项目区集中连片,光热资源丰富,粮食增产潜力大,符合立项条件。
项目区电力、交通、市场等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对外部环境的需求。
项目区农民群众要求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积极性高,项目区100%的农户同意项目实施,愿意承担项目建设所需的筹资投劳任务。
综合分析,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及范围沁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太原与长治市的中轴线上,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坐标介于东径112°29′~112°54′,北纬36°26′~36°59′之间。
县境南北长54km,东西宽24km,总面积1318km2,辖6镇7乡306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2万人。
项目区位于沁县西部郭村镇,距沁县县城12km,包括仁胜、池堡、郭村、开村、郭家庄、石板上、大沟、圪垯、南沟等9个行政村。
项目区东部与定昌镇相接,南部、西部及北部均属于郭村镇范围,区内西高东低,属丘陵山区,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土地肥沃,总土地面积52030亩,其中耕地面积20260亩。
2.1.2水文气象项目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温度。
根据县气象站30年资料统计,项目区内多年平均气温9.1℃,比全县高0.2℃(全县年平均8.9℃)。
冬季多呈现干冷少雪,平均气温为-5℃;夏季呈现高温,平均气温21.5℃;秋季往往呈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平均气温9.0℃;春季气温极不稳定,冷热无常,空气干燥,平均气温10.7℃。
项目区据县气象站统计≥0℃的初日为2月27日,终日为11月9日,积温3776.1℃;≥5℃的初日为3月12日,终日为10月30日,积温3356.4℃;≥10℃的初日为4月16日,终日为10月11日,积温3335.1℃。
(2)日照。
全年日照为2311.5小时,平均每天为6.3小时,日照率为52%。
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34.5千卡/平方厘米。
(3)降水量。
项目区属于丘陵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92.9mm,最小的降水量为1986年264mm,最大的降水量为2003年850.2mm。
各季降水分布不均匀,一般春季降水占19%,常出现春旱。
夏季降水占46%,秋季降水占30%,冬季降水占5%,冬春季节降雨量稀少,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时段需要。
(4)无霜期。
平均无霜期为163.4天,平均初霜日在9月25日,终霜日在3月27日,最早初霜日为9月23日,最早终霜日为3月17日。
(5)蒸发量。
项目区30年平均水面蒸发量(20cm蒸发皿)为1432.2mm,其中5、6月份最大,分别占全年的16.2%和15%,最大蒸发量为1981年的1732.2 mm,直接导致严重的旱灾。
(6)风速。
平均风速为1.6m/s。
夏秋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春季主导风向为北风或西北风,东南风的风向频率为7%,北风或西北风的频率为4%,最多年大风日数为20天。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位于漳河流域,该处为黄土丘陵区,地面覆盖多为黄色壤土和褐色壤土,多年经风雨侵蚀,则出现残垣交错、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复杂地形,海拔高度一般为1000~1100m之间,相对高差100m,主沟道沟壑密度为3.0km/ km2,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