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
333教育综合背诵笔记
333教育综合冲刺背诵笔记目录目录 (1)第一篇:《教育学》 (3)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3)第二章教育的概念 (3)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3)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3)第五章教育目的 (4)第六章教育制度 (5)第七章课程 (7)第八章教学(上) (8)第九章教学(下) (9)第十章德育 (11)第十一章班主任 (12)第十二章教师 (12)第十三章学校管理 (13)第二篇:《教育心理学》 (14)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4)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14)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 (16)第四章学习动机 (18)第五章知识的学习 (20)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20)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20)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21)第三篇:《中国教育史》 (24)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24)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24)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28)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29)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30)第六章早起启蒙教育思想 (32)第七章中国近代教育的转折 (32)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34)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完备 (34)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建设 (36)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36)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探索 (36)第四篇:《外国教育史》 (39)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 (39)第二章古罗马的教育 (39)第三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39)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41)第五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的发展 (41)第六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43)第一篇:《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活动。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33教育综合考研笔记—教育心理学高分笔记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看大纲解析了解,不重要)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第四章:学习动机第五章:知识的学习第六章:技能的形成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第十章: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备注:加绿色荧光绿色荧光代表代表代表重点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
打红色对号√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有超纲超纲和和提高题目提高题目的补充的补充的补充,,这要结合自己合自己报考报考报考学校历年学校历年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有超纲的可以看看有超纲的可以看看有超纲的可以看看,,但多数学校出题是很循规蹈矩的学校出题是很循规蹈矩的,,不出超纲内容不出超纲内容,,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就可以全掌握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用看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用看。
建议前几遍复习建议前几遍复习,,大纲要求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过一遍个知识点都要过一遍,,以防学校出偏题以防学校出偏题(笔记中有很少的大纲知识点没有(笔记中有很少的大纲知识点没有一一列出,自己对照大纲解析看看,未列出的是从10年到15年各个学校真题中从未考过,不重要的知识点,出题的可能性极小),题中从未考过,不重要的知识点,出题的可能性极小),之后几遍复习之后几遍复习之后几遍复习,,重点内容重点背重点内容重点背,,没考过的就不要看了没考过的就不要看了。
注意注意自己自己自己报报考学校每年333真题真题,,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会有会有考过考过考过的真题的真题再次再次出现出现出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概述((略看大纲解析了解,从未考过,不重要,看大纲解析了解,从未考过,不重要))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及其规律:心理发展的内涵√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心、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理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1、社会性发展√发2、亲社会行为√展3、攻击行为与4、同伴关系教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1、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即认识方式即认识方式、、认知类型认知类型))√育2、场依存性、场独立性3、学生的认知差异有哪些表现?为此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4、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一、心理发展及其规律、1、心理发展心理发展心理发展((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首都10首都,扬州,11扬州,,12、15华南,15华中①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槪述1、教冇学的任务(名解):教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冇规律,探讨教学艺术和教育价值,并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章教育质的规定性1、教冇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冇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教冇者:凡是对受教冇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徳等方而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教冇者是教冇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冇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冇中介系统:是教冇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纽带,是教肓活动内容和方式。
3、教冇概念教冇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徳,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都是教冇。
它包括在家庭里.学校中和社会上所受到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教冇狭义(名解):主要是指学校教fh在教冇教学理论指导下,遵循受教冇者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一左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冇者进行学习,提高思想品徳,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fb还包括半日制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冇等。
义务教育(需解):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性事业。
学校教冇(名解):教冇者根据一左社会要求、教冇教学理论和受教冇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冇者向预期质量规格发展的活动。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需解):一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指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
二是把它与个体的发展联系起来,指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2、人的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一)顺序性(1)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建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2)如儿童心里发展,他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喜怒哀乐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徳感、理智感等髙级情感。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任务(名解):教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学艺术和教育价值,并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章教育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纽带,是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3、教育概念教育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都是教育。
它包括在家庭里、学校中和社会上所受到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教育狭义(名解):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半日制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
义务教育(名解):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性事业。
学校教育(名解):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教育教学理论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向预期质量规格发展的活动。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名解):一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指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
二是把它与个体的发展联系起来,指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2、人的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一)顺序性(1)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2)如儿童心里发展,他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喜怒哀乐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考研笔记
3
一、 研究对象与任务 1、研究对象(名词解释):①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
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②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教育实践 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表现。教育 现象只有被人们关注、讨论、评说,被看做是“教育问题”时,才构成教 育学的研究对象。③教育问题具有生成性、社会性、价值性,其不等于教 育事实和教育现象,但教育问题必定以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为基础。④教 育规律就是教育内各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以 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研究任务(简答):①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 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 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②由于我们对规律的掌握要经历 认识规律、揭示规律、运用规律三个阶段,所以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及其价 值就体现为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和实 践这三个方面。 3、教育学定义(名词解释):①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 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 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 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产生与发展阶段(看书了解即可,不用背) 三、几种教育学(第 1、3 要重点背,2、4、5 简单背) 1、实验教育学(名词解释):①实验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欧美一些 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②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依曼和拉伊。③代表著作有梅依曼的《实 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④基本观点:第一,反对以赫尔 巴特为代表的思辨教育学;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 用于教育研究;第三,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第四,主张用实验、统 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 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⑤基本评价:第一,提倡定 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二,但忽视人的社会性,提倡 的实验科学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文化教育学(名词解释):①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 19 世纪 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②代表人物是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③文化教育学主张: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 历史;第二,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是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 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 要促进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培养完整的人格。培 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④评价:文化教育学在教 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等方面给人以很大启发。但不足之处在 于,思辨气息很浓,对很多问题的论述带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过分夸大社 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忽视了教育中客观规律的存在。 3、实用主义教育学(名词解释):①实用主义教育学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兴 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②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③主张:第一,
考研333教育综合知识点速记口诀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共同要素迁移论,痕迹衰退遗忘论,Array现代教心奠基人。
实用主义属杜威,儿童中心主义论,教育无目的杜威,现代教育代言人.泛智教育源夸美,首用班级授课制,首先提普及教育,强调教育自然性。
大教学论夸美钮,标志教育学独立。
赫尔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学具有教育性,教育学教授纲要。
认知结构学习论,发现教学和学习,课程改革大运动,课程结构布鲁纳.身心发展内发论,孟子人性本善论,基因复制威尔逊,成熟机制格塞阿诺.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福禄卢梭泰洛奇.教学目标分类法,掌握学习布卢姆。
操作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斯金纳.发生认知皮亚杰,最近发展维果斯,人格发展埃里克,人力资本舒尔茨。
幼禽随母劳伦兹,家庭三教鲍姆宁,完形顿悟说苛勒,耶克多德倒U线.社会知觉布鲁纳,实验教育梅伊曼,范例教学根舍因,教师反思源科顿,量杯实验陆钦斯,标准参照戈莱塞.比率智商斯比纳,离差智商韦克斯.他律自律皮亚杰,皮翁效应罗森尔.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
阿里士多政治学,法国卢梭爱弥尔。
教学机器发明人,程序教学创始人,个别教学普莱西。
学习条件有分类,学习层次与结果,联结学习的理论,信息加工论加涅。
强调教育的自然性的教育学家:阿里士多德—-—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夸美纽斯—-—《大教学楼》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
卢梭---《爱弥儿》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
裴斯泰洛奇--—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者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的人—教育的自然性,。
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格塞尔、阿诺德-—--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威尔逊——-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注重儿童发展的教育学家:阿里士多德-—-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皮亚杰--—儿童心理学被称为第一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俄国(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泰勒--—当代教育评价之父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代表杜威-—现代教育学代言人认知结构迁移论,奥苏泊尔安德森。
考研333教育综合知识点速记口诀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雅各布,系统脱敏沃尔帕,理性情绪治疗法,艾里斯步骤ABCDE。
学习动机理论:需要层次马洛斯,成就动机阿特金,成败归因是韦纳,自我效能班杜拉。
教师领导方式类,行动研究属勒温。
教师成长三阶段,都源自福勒布朗。
波斯教师成长式,特韦尔训练教学,巴奇教学四反思,伯利教展五阶段。
《教育学》科举制度始隋唐,科举考试依四书。
生物起源利托尔,心理起源有孟禄。
精神分析弗洛伊,还有动机压抑论。
埃拉斯首用班级,斯宾课程倡导者。
绅士教育白板说,教育漫话属洛克。
教育心理教育学,教育心理桑代克,杜威专长教育学,赫尔巴特教心学。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共同要素迁移论,痕迹衰退遗忘论,现代教心奠基人。
实用主义属杜威,儿童中心主义论,教育无目的杜威,现代教育代言人。
泛智教育源夸美,首用班级授课制,首先提普及教育,强调教育自然性。
大教学论夸美钮,标志教育学独立。
赫尔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学具有教育性,教育学教授纲要。
认知结构学习论,发现教学和学习,课程改革大运动,课程结构布鲁纳。
身心发展内发论,孟子人性本善论,基因复制威尔逊,成熟机制格塞阿诺。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福禄卢梭泰洛奇。
教学目标分类法,掌握学习布卢姆。
操作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斯金纳。
发生认知皮亚杰,最近发展维果斯,人格发展埃里克,人力资本舒尔茨。
幼禽随母劳伦兹,家庭三教鲍姆宁,完形顿悟说苛勒,耶克多德倒U线。
社会知觉布鲁纳,实验教育梅伊曼,范例教学根舍因,教师反思源科顿,量杯实验陆钦斯,标准参照戈莱塞。
比率智商斯比纳,离差智商韦克斯。
他律自律皮亚杰,皮翁效应罗森尔。
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
阿里士多政治学,法国卢梭爱弥尔。
教学机器发明人,程序教学创始人,个别教学普莱西。
学习条件有分类,学习层次与结果,联结学习的理论,信息加工论加涅。
强调教育的自然性的教育学家:阿里士多德---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夸美纽斯---《大教学楼》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
教育综合333的总结笔记
教育综合333的总结笔记引言教育综合333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能力的课程。
通过对不同学科的综合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教育综合333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心得进行总结。
1. 教学内容在教育综合333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1 学习方法教育综合33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理解、思维导图、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1.2 学科知识教育综合333的学习不仅涉及一些通识知识,还包括对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我们学习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
1.3 综合项目教育综合333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学习了如何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
通过参与综合项目,我们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学习心得2.1 学习方法的改变在教育综合333的学习中,我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我学会了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和梳理,这帮助我更加清晰地理解各种学科知识的关联和逻辑。
此外,我也学会了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管理时间。
通过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我不再被拖延和时间浪费困扰,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2.2 学科知识的拓展在教育综合333的学习中,我不仅加深了对通识知识的理解,还扩展了自己的学科知识。
通过学习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我逐渐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例如,在物理学的学习中,我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和练习题进行实践应用。
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3 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参与教育综合333的综合项目,我不仅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一个综合项目中,我们需要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不同意见,并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教育综合333笔记(打印)
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
教师劳动对象多为成长着的年轻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要比物质和其他精神产品的生产劳动复杂得多。
2、创造性。
教育是培育人才的。
教师既要遵循统一的培养目标,又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根据客观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3、示范性。
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言行去影响学生,必须作出示范和表率。
学生有尊重、学习和信赖教师的自然倾向,也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4、个体性与集体性结合。
教师是个体劳动,而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教师集体长期共同劳动的结果。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并加强同其他教师的联系与合作。
5、长期性。
培养年轻一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反映了“制造”周期长,也反映了“产品”使用期长,见效慢。
教师劳动的价值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1)教师劳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2教师是学生智能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3教师是学生品德的培养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4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2)教师劳动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教师劳动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
2、教师劳动的自我价值(1)教师劳动风险性较小,比较稳定,比较有保障。
(2)教师劳动的精神消耗能够在比较有规律和富有弹性的劳动作息时间内得到较好地补充和调剂。
(3)教师运用自身具备的精神力量影响学生的劳动过程。
(4)教师劳动是在与学生相处之中进行的。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考研教育综合333lucky笔记高清版
333教育综合笔记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笔记使用说明【1】教育学原理相对于其他三科目来说,理论性较强,但与教育现状联系紧密。
教育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部分都有相通之处。
建议复习要把握整体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
考试中很多大学会结合生活中教育实际(现状)出分析题,或扩展性的自我发挥类题目。
这类提高题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关注新闻与教育发展。
笔记中有复习框架,复习注意小贴士,以及知识点记忆表格等,方便大家理解、记忆。
【2】蓝色荧光橙色字代表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内容下面主干的语句、关键词、关键句用橙色加黑字体突出,这是必须背熟练的内容。
【3】树形图中打V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知识点后用红色详细标注了各个学校考过的真题,例如:17北京名,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名词解释;17北京简,代表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简答等,17北京论,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论述题。
以此类推。
【4】有超纲内容补充,这要结合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如果你报考的学校真题中有超纲内容,补充的超纲内容最好要看看或者相应的内容要记忆背诵。
从总结2010到2017年各校333教育综合200多套的真题来看,大多数学校出题很循规蹈矩,不出超纲内容,那么,对于自己报考学校不出超纲内容的,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看。
笔记中,超纲内容已用斜体来标注,便于分辨。
【5】建议前5遍复习,不管重点、非重点,大纲内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都要看,以防学校出偏题,之后几遍复习,可以重点内容重点背(后面标注考过的真题越多说明越重要),历年各校333真题从未考过的就不要看了。
另外,注意自己报考学校每年333的真题,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很多学校都会有考过的真题再次出现!!!【6】对于有的学校喜欢出选择题(如华中师大、南师大),辨析题(山东师大),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小的知识点,例如:出现“第一”、“最早”、“标志”等知识点要注意一下。
333教育综合lucky学姐笔记
333教育综合lucky学姐笔记1、笔记整理要有条理性,逻辑性,知识点要完善丰富,清晰呈现。
(1)每章根据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又称树形图,框架图和逻辑图),这样可以帮助后期的复习和巩固,后期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每章的知识框架树形图来回忆相关知识点,这样也可以测试自己复习程度,查漏补缺。
比如说大扩号里面有小括号,可以很清楚的展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性的这样的笔记。
所以,我希望大家的笔记是框架,以及框架之下细化到具体的词汇的一个相应的笔记就可以了,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慢慢的细化。
(2)真题里面以什么样题型出这个知识点,怎么样提问这个知识点,在知识点后面都要作相应的补充,这样可以知道每个知识点可以出的什么题型,可以针对性的复习。
例如:这个知识点真题中经常出名词解释,那么复习准备的,整理笔记的时候,就按照名词解释来整理。
如果真题中经常出的是简答论述题,整理的时候就根据简答论述题型来整理。
每个答案要罗列清晰,1、2、3,4点写清楚。
(3)在知识点后面补充上真题如何提问该知识点,可以避免题目出现而不知道回答哪个知识点的尴尬。
每个知识点总结不能只是主干的几句话,需要参考大纲指南或凯程的解析作相应的内容补充,针对答题,毕竟是应试考试。
这里要提醒一下,大纲指南中有的知识点不是很全,有很多学校常考的知识点只有主干的几句话,例如:教育学原理中第四章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大纲指南中只有:生产力,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这3个方面主干的几句话。
而这个知识点却是很多学校喜欢考简答论述题,如果知识按照大纲指南中这简单主干几句话来回答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得不了高分,所以对于这样的内容一定要参考其他的解析,例如:凯程的应试解析,作知识点的补充,让答案更全面丰富与完善,针对考试答题。
2、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真题以及其他各校333真题的充分利用,帮助寻找重点。
(1)我当时是用荧光笔来标注代表各个学校常考的重点,这里的重点是根据各个学校333真题出现频率来总结的,出现频率高的就是重点,这个可以在相应的知识点后面详细标注各个学校的333真题,哪个学校,哪一年出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这样就很容易看出来,哪里是重点,哪个知识点是学校常考的。
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
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一、背景介绍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而设计的一套系统学习笔记。
它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各个学科,帮助学生有效地整理、记忆和理解知识点,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笔记的优势1.系统性: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各个学科,是一套完整的学习材料。
学生只需使用这套笔记,就能够全面、深入地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
2.简洁明了:笔记内容通过梳理和总结,将复杂的知识点转化为简洁明了的文字或图表。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复习这些笔记,迅速理解和记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
3.重点突出:笔记在整理知识点时,着重标注了每个学科的重点内容。
学生不仅能够迅速找到学科的重要部分,还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重点内容。
4.易于理解:笔记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点。
即使是复杂的知识,在笔记的帮助下也能够轻松理解。
5.具有针对性:笔记根据学科的要求,将知识点进行了分类和整理。
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知识点,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如何使用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1.认真阅读: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每个学科的笔记内容,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关联。
2.记笔记:学生可以在笔记的空白处进行补充和扩展,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3.查漏补缺:学生在学习或复习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或者不清楚,可以查找笔记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
4.定期复习: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设定复习计划,定期回顾和复习笔记中的知识点,以保持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5.笔记精炼:学生在复习时,可以将笔记进一步精炼,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形成自己的摘要和思维导图。
四、实例分析以语文学科为例,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将语文知识点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包括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
每个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诗歌鉴赏中,笔记列举了古代诗人的作品,解释了各种修辞手法的含义,并给出了例子。
333教育综合考研笔记—教育学原理高分笔记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笔记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的概念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第六章:教育制度第七章:课程第八章:教学(上)第九章:教学(下)第十章:德育第十一章:班主任第十二章:教师第十三章:学校管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一章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1+2=教育学定义))√教育学((定义2、研究任务√1、萌芽阶段教2、独立阶段育3、发展多样化阶段学4、理论深化阶段概三、几种教育学述重点))√实用主义教育学((重点实用主义教育学3、3、实用主义教育学4、批判教育学(非重点)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非重点)四、补充相关知识点(超纲知识,如时间紧张,可以不看):1,《普通教育学》√2,《民主主义与教育》简答))15曲阜简研究对象与任务((简答一、研究对象与任务名词解释)):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研究对象((名词解释1、研究对象1、研究对象学科。
简答)):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研究任务((简答2、2、研究任务研究任务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学((名词解释教育学名词解释)):10江苏,10中山,10西南,11扬州3、教育学3、答:①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学的意义((简答简答):):10宁波论学的意义学习教育学习教育学的意义4、学习教育4、答:①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②学习教育学,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任务包括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过程以及教学与管理心理等方面。
二、学生的心理发展(一)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理论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有重要地位。
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认知能力表现。
例如,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等特点;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则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
(二)人格发展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也值得关注。
他将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特定的心理冲突和发展任务。
比如,在学龄期(6-12 岁),儿童面临着勤奋对自卑的冲突,他们需要在学业上取得成就来建立自信;而在青春期(12-18 岁),则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需要探索自我身份和角色定位。
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无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的反复配对,形成条件反射。
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行为的后果会影响行为的再次出现,强化是增加行为发生频率的关键。
3、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格式塔学派的顿悟学习强调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理解和顿悟。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通过发现学习来促进知识的掌握。
3、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是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
333教育综合考研笔记—教育心理学高分笔记
不平衡,并提供相关学习材料,促使学生认知发展。 (二)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1、最近发展区(名词解释)10山东,11华东,11首都,11、14北京,12陕西,13扬州,14东北简,14、 15四川,14南京,14天津,15湖北大学,15上海简,15辽宁,15杭州 (1)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 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即独立解决问题的真实发 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2)维果茨基认 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2、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维果茨基对教学与认知发展关系的探讨,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的。 (1)教学的含义。他提出应将“教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学是指儿童通过活动和交往掌握精 神生产的手段,它带有自发的性质;狭义的教学是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一种交际形式,它“创造”着 儿童心理的发展。 (2)最近发展区。(上面名词解释有具体介绍) (3)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 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4)学习存在着最佳期。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在学习任何内容时,都有一个最佳年龄。 (5)认知发展的“内化”学说。内化是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心智动作的转化。维果茨基提出,一切高级 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重复、多次变化逐 渐内化成内部的智力动作。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人格发展(名词解释):14扬州 答:人格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经成年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或个性心理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过 程。一般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 生物学基础,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发展方向。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环境因素,包 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则把遗传给人格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简答/论述)10华东论述 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危机和冲突,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 发展任务。 1、婴儿期(0-1.5岁):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 克服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岁-3岁):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主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 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3岁-6岁):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主动感对内疚感。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 验着目的的实现。 4、学龄期(6岁-12岁):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和克服自卑感,体 验着能力的实现。 5、青年期(12岁-18岁):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 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6、成年早期(18岁-30岁):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亲密感对孤独感。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和避免孤独 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成年中期(30岁-60岁):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繁殖感对停滞感。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 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成年晚期(60岁-死亡):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完善感对绝望感。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绝望 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简答/论述)10宁波简,11首都论,12苏州简,13东北简,
最新333教育综合笔记:教育学原理汇总
333教育综合笔记:教育学原理第一编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1、教育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系统。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结构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事实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也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活动系统。
人们在建构和参与教育活动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和对人生意义与社会理想的选择与追求作为出发点,形成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和规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
因此,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又是一门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应然状态的学科。
诸多教育学流派的林立,是由于所持方法论立场和教育价值观念的不同所致。
4、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往往在于讨论教育活动系统的多种可能与价值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地创造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5、教育是一种艺术。
教育者有自己的经历、经验、人生体验、教育风格,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有他们的现实基础和主观意愿、当下心态,而且他们的成长还要经过他们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
这样,教育活动是充满灵性、情感、自由创造的活动。
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是一种艺术。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有多种选择,可以分别是教育规律或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艺术,也可以兼及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及其统一。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任务(名解):教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学艺术和教育价值,并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章教育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纽带,是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3、教育概念教育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都是教育。
它包括在家庭里、学校中和社会上所受到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教育狭义(名解):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半日制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
义务教育(名解):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性事业。
学校教育(名解):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教育教学理论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向预期质量规格发展的活动。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名解):一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指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
二是把它与个体的发展联系起来,指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2、人的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一)顺序性(1)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2)如儿童心里发展,他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喜怒哀乐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3)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我们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的进行。
(二)不平衡性(1)人的发展并不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
(2)不同系统的发展起始时间、发展速度、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如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3)同一系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如人的身高和体重的两个生长高峰分别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
(4)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把握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及时施教,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三)阶段性(1)人的发展变化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飞跃。
当代表某些新质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2)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者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必须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四)个别差异性(1)尽管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十分明显。
(2)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达到的水平是千差万别的。
(3)人的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五)整体性(1)教育者面对的是活生生、完整的人,他们不仅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独特性。
(2)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
(3)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者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及其各自作用(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神经系统等。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水平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年龄特征遗传素质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人的机体结构不断变化和完善,如幼儿周岁学走路,青少年身高剧增等。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和器官功能上,还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
如有的人从小天资聪颖,在学习和工作中会比别人发展的快些;如果一个人先天双目失明,则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的发生变化。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人的发展并不取决于人的遗传素质。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1、环境是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对于人的发展起主要影响的是社会环境,如出生家庭、科学文化、道德规范等,它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和发展程度。
(二)环境的给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1、环境的给定性是指自然、社会、前人、他人为儿童所创设的环境,对于儿童来说是先在的、给定的,儿童生来不能选择。
2、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发展就被注定了,相反由于人的能动性,他可以选择环境,能动的作用于环境。
3、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能起到什么性质和多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环境的态度,如是悲欢消沉还是乐观积极。
(三)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反而激发了人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尽管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它并不能简单决定人的发展。
这是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选择和认同才能起作用。
环境决定论把人看做是环境被动、消极的产物,夸大了环境的作用,这种观点是片面和错误的。
(3)个体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个体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人的能动性是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体自身中表现出来的(二)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1、个体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
2、个体的能动性不仅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选择,而且影响个体对环境的加工。
(三)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为自己发展创造条件;二是通过确定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简答:教育与生产力之间有什么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发展和改革(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重要途径(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2、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不仅使人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它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重要途径(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二)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3)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三)教育的生态功能(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2)普及生态知识,提高民族素质(3)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活动(四)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对文化的传承(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3)教育对文化的发展3、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选拔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领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和科层组织之间转换、变动,以充分发挥特长,施展智慧才能,实现人生抱负。
4、简答题:教育的相对对立性(1)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2)教育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和特点(3)教育有自身发展的继承性和连续性5、论述: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中一例做深入剖析一、教育公共投入不足二、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公平问题,致力于发展面向工农大众和保障老少边穷地区人民子女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一方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实现免费教育,并在高等教育中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辅以“奖助补减免”的资助体系。
这些举措使我国在教育公平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新时期,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1)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明显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没有变革,导致城乡、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而经济是发展的基础,经济上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教育上的不平衡。
如2001年农村小学生平均公用经费是城市小学生的29%,农村中学是城市中学的31%。
因此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2)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一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民工进城务工,将自己的小孩留给爷爷奶奶或亲戚代管。
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监护,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和品德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二是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部分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城,但因为受户口和收费的限制,导致不能及时和正常入学,受到不公平的教育对待。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增设农村寄宿学校和城市想方设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3)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一方面是受社会、经济、传统等影响,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两者的矛盾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转校生、转户生和移民生等。
因此尽快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成为一个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五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名解)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2、个人本位论(名解)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人的本性和本能获得高度发展。
1、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需要来制定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使人的本能不受影响的发展。
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应当由社会需要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应根据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
(1)教育目的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2)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受到社会的制约(3)教育的结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程度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