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333考研lucky笔记高清版(1)
333教育综合背诵笔记
![333教育综合背诵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8711261b8f67c1cfbd6b826.png)
333教育综合冲刺背诵笔记目录目录 (1)第一篇:《教育学》 (3)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3)第二章教育的概念 (3)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3)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3)第五章教育目的 (4)第六章教育制度 (5)第七章课程 (7)第八章教学(上) (8)第九章教学(下) (9)第十章德育 (11)第十一章班主任 (12)第十二章教师 (12)第十三章学校管理 (13)第二篇:《教育心理学》 (14)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4)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14)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 (16)第四章学习动机 (18)第五章知识的学习 (20)第六章技能的形成 (20)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20)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21)第三篇:《中国教育史》 (24)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24)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24)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28)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29)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30)第六章早起启蒙教育思想 (32)第七章中国近代教育的转折 (32)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34)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完备 (34)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建设 (36)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36)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探索 (36)第四篇:《外国教育史》 (39)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 (39)第二章古罗马的教育 (39)第三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39)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41)第五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的发展 (41)第六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43)第一篇:《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的含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活动。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333考研lucky笔记高清版(1)
![教育学333考研lucky笔记高清版(1)](https://img.taocdn.com/s3/m/b1de565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7c.png)
教育学333考研lucky笔记⾼清版(1)333教育综合笔记第⼀部分教育学原理笔记使⽤说明【1】教育学原理相对于其他三科⽬来说,理论性较强,但与教育现状联系紧密。
教育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理学部分都有相通之处。
建议复习要把握整体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记忆背诵。
考试中很多⼤学会结合⽣活中教育实际(现状)出分析题,或扩展性的⾃我发挥类题⽬。
这类提⾼题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关注新闻与教育发展。
笔记中有复习框架,复习注意⼩贴⼠,以及知识点记忆表格等,⽅便⼤家理解、记忆。
【2】蓝⾊荧光橙⾊字代表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内容下⾯主⼲的语句、关键词、关键句⽤橙⾊加⿊字体突出,这是必须背熟练的内容。
【3】树形图中打V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知识点后⽤红⾊详细标注了各个学校考过的真题,例如:17北京名,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学考过名词解释;17北京简,代表17年北京师范⼤学考过简答等,17北京论,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学考过论述题。
以此类推。
【4】有超纲内容补充,这要结合⾃⼰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如果你报考的学校真题中有超纲内容,补充的超纲内容最好要看看或者相应的内容要记忆背诵。
从总结2010到2017年各校333教育综合200多套的真题来看,⼤多数学校出题很循规蹈矩,不出超纲内容,那么,对于⾃⼰报考学校不出超纲内容的,只需要把⼤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看。
笔记中,超纲内容已⽤斜体来标注,便于分辨。
【5】建议前5遍复习,不管重点、⾮重点,⼤纲内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都要看,以防学校出偏题,之后⼏遍复习,可以重点内容重点背(后⾯标注考过的真题越多说明越重要),历年各校333真题从未考过的就不要看了。
另外,注意⾃⼰报考学校每年333的真题,每题都要背得⾮常熟练,很多学校都会有考过的真题再次出现【6】对于有的学校喜欢出选择题(如华中师⼤、南师⼤),辨析题(⼭东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下⼩的知识点,例如:出现“第⼀”、“最早”、“标志”等知识点要注意⼀下。
2024年考研333真题含答案版加高分秘籍
![2024年考研333真题含答案版加高分秘籍](https://img.taocdn.com/s3/m/fbc0c2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0.png)
一.单项选择题:第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第39个教师带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老师,充分肯定与会教师为代表的广大教师的贡献,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新的贡献,教育家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对教师理想信念的要求是(有点常识)A.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B.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C.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D. 言为上则,行为世范2.20 世纪 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实行教育先行战略,支持这种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论是(理解几个理论的含义)A. 社会再生产理论B. 人力资本理论C. 社会平衡器理论D. 文化资本理论3. 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在共同要素的教学上,采用了个别化的策略所遵循的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是(理解、关键词对应)A. 顺序性B. 阶段性C. 差异性D. 不平衡性4. 教育概念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
下列故事所述的行为,行动中,称得上教育的是(理解含义、记几个例子)A. 曹冲称象B. 程门立雪C. 岳母刺字D. 公车上书5.下列关手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趋势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有点常识、理解)A. 精英化发展B.特色化发展C. 多样化发展D. 加强与大学的前街6. 某生在高一学期初,英语成绩不及格,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期末考试中达到优良水平。
为此,老师在班会上对其英语进行了予以表扬。
老师对该生的评价属于(理解含义、记几个例子)A. 相对性评价B. 增值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终结性评价7. 育英中学初二6班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附近小区内流浪猫的生存状况,调查问题包括流浪猫的数量饮水饮食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他们给爱猫人士提出建议,不仅要喂食,而且要注意喂水。
该案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属于(理解含义、记几个例子)A. 掌握学习B. 观察学习C. 接受式学习D. 项目化学习8.根据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原则,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理解、关键词对应)A. 以学生集体为教育对象B. 以学生个体为教育对象C. 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D. 对每个学牛平等投入9. 在固实发事件导致的学校停课期问,数字技术的有效运用使儿童能够继续接受学校教育。
333知识点背诵总结
![333知识点背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b929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4.png)
333知识点背诵总结一、历史知识点1. 世界史在世界史的学习中,需要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成就。
例如,需要了解古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事件,并能够运用历史知识来理解和解释现代世界的发展。
2. 中国古代史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需要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历代王朝的兴衰和社会变革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例如,需要了解夏、商、周等王朝的建立和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发展、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汉唐宋元等王朝的盛衰兴衰、明清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以及今天国家的历史文化传承等。
3. 中国近现代史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中,需要了解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同时,还要理解这些历史事件对今天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地理知识点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理环境、气候、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地球的地理环境、气候带分布、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城市、农田、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了解世界各国的人口分布、城市发展、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政治知识点1.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主要包括国家的起源、政治制度、国家的组织结构、国家的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的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组织结构、国家的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的运行以及政治理论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
2. 政治实践政治实践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关系、国内政治生活、政治决策、政治改革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了解国际政治关系、国内政治生活、政治决策、政治改革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育综合333笔记(打印)
![教育综合333笔记(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4f4c7d5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7.png)
教育综合333笔记(打印)教育综合333笔记(打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现代教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教育界是否应该完全放弃传统的纸质笔记并转向电子笔记呢?在本文中,我将探讨电子笔记与纸质笔记之间的优缺点,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电子笔记的优点电子笔记的最大优点之一是便捷性。
学生可以使用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记录课堂内容,无需携带大量纸质笔记。
此外,电子笔记还可以轻松编辑和整理,便于查找所需信息。
另一个优点是可持续性。
纸质笔记需要大量的纸张,而电子笔记则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对于环保意识增强的现代社会而言,电子笔记是一个更可持续的选择。
二、纸质笔记的优点虽然电子笔记在便捷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纸质笔记也有其独特的优点。
首先,写下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课程内容。
研究表明,通过手写笔记记录的学生更容易记住和理解课堂上的知识。
此外,纸质笔记还可以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电子屏幕可能会造成眼睛的疲劳,而纸质笔记则给人一种更自然、舒适的感觉。
对于长时间阅读和复习的学生来说,纸质笔记是更好的选择。
三、综合考虑与建议在电子笔记与纸质笔记之间做出选择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个人需求和偏好。
对于那些注重便捷性和环保性的人来说,电子笔记可能更合适。
而那些注重记忆和理解效果,或者对纸质阅读感到更舒适的人,则可以选择纸质笔记。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种折衷的方案。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电子设备记录笔记,然后在课后将重要的内容手写整理到纸质笔记本中。
这样可以兼顾便捷性和记忆效果。
总之,电子笔记和纸质笔记各有其优点。
我们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和偏好来选择合适的笔记方式。
无论是电子笔记还是纸质笔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笔记来巩固学习,提升自己的学术成果。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d990811f78a6529647d5379.png)
333教育综合考研完整笔记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任务(名解):教育学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学艺术和教育价值,并指导教学实践。
第二章教育质的规定性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在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纽带,是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3、教育概念教育广义:凡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无论是系统的还是零碎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都是教育。
它包括在家庭里、学校中和社会上所受到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教育狭义(名解):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一定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掌握知识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半日制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
义务教育(名解):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性事业。
学校教育(名解):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教育教学理论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向预期质量规格发展的活动。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名解):一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指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
二是把它与个体的发展联系起来,指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2、人的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一)顺序性(1)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2)如儿童心里发展,他总是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喜怒哀乐一般情绪发展到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乔姆斯基教育学333考点
![乔姆斯基教育学333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baaa8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0.png)
乔姆斯基教育学333考点01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同时因为对政治的热枕,也是人们最为熟知的一位公共知识分子。
他于1928年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父亲威廉·乔姆斯基是一位学者,来自某个被纳粹灭绝了的乌克兰小镇,母亲是白俄罗斯人,虽然夫妻二人的第一语言是“意第绪语”,不过据乔姆斯基本人回忆,他的父母禁止在家使用这种语言,而更认同希伯来文化和文学。
他高中就读于费城中央高中,在他17岁那年,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C.维斯特·切奇曼、尼尔逊·古德曼、泽里格·哈里斯的门下学习哲学和语言学,这三位学者对乔姆斯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哈里斯的政治观点对乔姆斯基政治立场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于1955年开始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1961年成为现代语言和语言学系的正教授。
在他漫长的研究生崖中,他在语言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以至于自他以后的语言学可以被划分为“生成语法学派”和“反对生成语法学派”之争,而他的语言学著作,对心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直接挑战了当时“行为主义”的主流地位,在哲学、计算机科学方面,他的理论也影响深远,直接促成了“认知科学”的成立。
此外,他还是一位颇具个性的公共知识分子,以批评自己的祖国——美国而出名,作为一名无政府主义者,乔姆斯基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公共空间发表自己对于政治的高论。
02一、《句法结构》提到乔姆斯基,就不能不提到他对语言学的贡献,而提到他对语言学的贡献,便不能绕开《句法结构》这本著作,在这本书中,乔姆斯基指出三种句法模型:(1)有限状态模型。
(2)短语结构规则。
(3)转换模型。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公式化句法分析,使语法独立于语义学而成为一个公式系统。
他把语言看成一套句子,每个句子的长度及其基本结构成分是有限的,因此语法必须是有限的,语法不是对词的序列的全部罗列。
语言理论中,核心概念是是“语言平面”,是一套用于编写语法的描写装置,语言平面的数目有限,由高到低排列,便建立了一种能使人们产生一切话语的结构,并且这种结构只能产生正确的句子而不能产生错误的句子。
333教育综合笔记:教育学原理共46页
![333教育综合笔记:教育学原理共46页](https://img.taocdn.com/s3/m/ec8a677d52d380eb63946d4a.png)
第一编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1、教育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系统。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结构层次,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的合逻辑的事实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在这一意义上,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也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活动系统。
人们在建构和参与教育活动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和对人生意义与社会理想的选择与追求作为出发点,形成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和规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
因此,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又是一门探讨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应然状态的学科。
诸多教育学流派的林立,是由于所持方法论立场和教育价值观念的不同所致。
4、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往往在于讨论教育活动系统的多种可能与价值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地创造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5、教育是一种艺术。
教育者有自己的经历、经验、人生体验、教育风格,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有他们的现实基础和主观意愿、当下心态,而且他们的成长还要经过他们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努力。
这样,教育活动是充满灵性、情感、自由创造的活动。
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是一种艺术。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有多种选择,可以分别是教育规律或教育价值观念或教育艺术,也可以兼及教育规律、教育价值观念、教育艺术及其统一。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
教育综合333笔记(打印)
![教育综合333笔记(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b84a919304a1b0717ed5dd11.png)
教师的劳动特点:1、复杂性。
教师劳动对象多为成长着的年轻一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要比物质和其他精神产品的生产劳动复杂得多。
2、创造性。
教育是培育人才的。
教师既要遵循统一的培养目标,又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根据客观环境、教育条件的变化,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劳动。
3、示范性。
教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言行去影响学生,必须作出示范和表率。
学生有尊重、学习和信赖教师的自然倾向,也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4、个体性与集体性结合。
教师是个体劳动,而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教师集体长期共同劳动的结果。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并加强同其他教师的联系与合作。
5、长期性。
培养年轻一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仅反映了“制造”周期长,也反映了“产品”使用期长,见效慢。
教师劳动的价值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1)教师劳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2教师是学生智能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3教师是学生品德的培养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4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2)教师劳动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教师劳动对受教育者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
2、教师劳动的自我价值(1)教师劳动风险性较小,比较稳定,比较有保障。
(2)教师劳动的精神消耗能够在比较有规律和富有弹性的劳动作息时间内得到较好地补充和调剂。
(3)教师运用自身具备的精神力量影响学生的劳动过程。
(4)教师劳动是在与学生相处之中进行的。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考研教育综合333lucky笔记高清版
![考研教育综合333lucky笔记高清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6b4843caaedd3382c4d30a.png)
333教育综合笔记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笔记使用说明【1】教育学原理相对于其他三科目来说,理论性较强,但与教育现状联系紧密。
教育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部分都有相通之处。
建议复习要把握整体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
考试中很多大学会结合生活中教育实际(现状)出分析题,或扩展性的自我发挥类题目。
这类提高题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关注新闻与教育发展。
笔记中有复习框架,复习注意小贴士,以及知识点记忆表格等,方便大家理解、记忆。
【2】蓝色荧光橙色字代表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内容下面主干的语句、关键词、关键句用橙色加黑字体突出,这是必须背熟练的内容。
【3】树形图中打V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知识点后用红色详细标注了各个学校考过的真题,例如:17北京名,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名词解释;17北京简,代表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简答等,17北京论,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论述题。
以此类推。
【4】有超纲内容补充,这要结合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如果你报考的学校真题中有超纲内容,补充的超纲内容最好要看看或者相应的内容要记忆背诵。
从总结2010到2017年各校333教育综合200多套的真题来看,大多数学校出题很循规蹈矩,不出超纲内容,那么,对于自己报考学校不出超纲内容的,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看。
笔记中,超纲内容已用斜体来标注,便于分辨。
【5】建议前5遍复习,不管重点、非重点,大纲内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都要看,以防学校出偏题,之后几遍复习,可以重点内容重点背(后面标注考过的真题越多说明越重要),历年各校333真题从未考过的就不要看了。
另外,注意自己报考学校每年333的真题,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很多学校都会有考过的真题再次出现!!!【6】对于有的学校喜欢出选择题(如华中师大、南师大),辨析题(山东师大),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小的知识点,例如:出现“第一”、“最早”、“标志”等知识点要注意一下。
333教育综合考研笔记—外国教育史高分笔记
![333教育综合考研笔记—外国教育史高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af68c07650e52ea551898ca.png)
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
1、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
2、智者 √
美德即知识√
3、苏格拉底的教学活动和思想
苏格拉底方法√
4、柏拉图:学园√ 学习即回忆√ 《理想国》√
5、亚里士多德:灵魂论 自由教育√
二
6、修辞学校√
7、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8、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三 基督教教育 9、修道院学校
10、主教学校
11、基督教教育特点√
第三部分:外国教育史笔记
第一章至第五章:已列出各校考过的真题以及可能考的知识点, 省略部分对照大纲解析了解即可,均是未考过且不重要。
第六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的发展 第七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备注:加绿色荧光代表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 打红色对号√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有超纲和提高题目的补充,这要结合 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有超纲的可以看看,但多数学校 出题是很循规蹈矩的,不出超纲内容,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 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用看。建议前几遍复习,大纲要求的每个知识点 都要过一遍,以防学校出偏题(笔记中有很少的大纲知识点没有一一列出, 自己对照大纲解析看看,未列出的是从10年到15年各个学校真题中从未考 过,不重要的知识点,出题的可能性极小),之后几遍复习,重点内容重点 背,没考过的就不要看了。 注意自己报考学校每年333真题,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会有考过的真题再 次出现!
世俗教育
12、宫廷学校
13、骑士教育√
14、城市学校与行会学校√
15、中世纪大学√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五、18、耶稣会学校
16、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影响和贡献√ 17、人文主义教育家: 1、弗吉里奥√
333教育综合lucky学姐笔记
![333教育综合lucky学姐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c3369c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e.png)
333教育综合lucky学姐笔记1、笔记整理要有条理性,逻辑性,知识点要完善丰富,清晰呈现。
(1)每章根据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又称树形图,框架图和逻辑图),这样可以帮助后期的复习和巩固,后期复习的时候可以根据每章的知识框架树形图来回忆相关知识点,这样也可以测试自己复习程度,查漏补缺。
比如说大扩号里面有小括号,可以很清楚的展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性的这样的笔记。
所以,我希望大家的笔记是框架,以及框架之下细化到具体的词汇的一个相应的笔记就可以了,然后再一步一步的慢慢的细化。
(2)真题里面以什么样题型出这个知识点,怎么样提问这个知识点,在知识点后面都要作相应的补充,这样可以知道每个知识点可以出的什么题型,可以针对性的复习。
例如:这个知识点真题中经常出名词解释,那么复习准备的,整理笔记的时候,就按照名词解释来整理。
如果真题中经常出的是简答论述题,整理的时候就根据简答论述题型来整理。
每个答案要罗列清晰,1、2、3,4点写清楚。
(3)在知识点后面补充上真题如何提问该知识点,可以避免题目出现而不知道回答哪个知识点的尴尬。
每个知识点总结不能只是主干的几句话,需要参考大纲指南或凯程的解析作相应的内容补充,针对答题,毕竟是应试考试。
这里要提醒一下,大纲指南中有的知识点不是很全,有很多学校常考的知识点只有主干的几句话,例如:教育学原理中第四章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大纲指南中只有:生产力,社会经济制度,文化对教育的制约这3个方面主干的几句话。
而这个知识点却是很多学校喜欢考简答论述题,如果知识按照大纲指南中这简单主干几句话来回答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得不了高分,所以对于这样的内容一定要参考其他的解析,例如:凯程的应试解析,作知识点的补充,让答案更全面丰富与完善,针对考试答题。
2、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真题以及其他各校333真题的充分利用,帮助寻找重点。
(1)我当时是用荧光笔来标注代表各个学校常考的重点,这里的重点是根据各个学校333真题出现频率来总结的,出现频率高的就是重点,这个可以在相应的知识点后面详细标注各个学校的333真题,哪个学校,哪一年出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这样就很容易看出来,哪里是重点,哪个知识点是学校常考的。
2020教育学考研:333教育学原理笔记[背诵版]
![2020教育学考研:333教育学原理笔记[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5bfd628762caaedc33d4bd.png)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①揭示教育规律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5.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②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文化关系;③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④教育理论要采取批判的态度和方法;6.制度教育学:代表人物:乌里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学研究要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②教育制度造成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和行政人员疏离的主要原因;③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预想的社会变迁,这就要求要做制度分析;④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做显性的分析,也要对隐形的教育制度作分析;二、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美国教育学家谢弗勒探讨了三种定义方式,即“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任何一种教育的定义都是这三种定义的结合;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2.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来说,无论何种教育的定义都承认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外延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对教育进行分类;(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1)教育活动的结构:①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②受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③教育影响,是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和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的统一;(2)教育系统的结构。
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
![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e84273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6.png)
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一、背景介绍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而设计的一套系统学习笔记。
它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各个学科,帮助学生有效地整理、记忆和理解知识点,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笔记的优势1.系统性: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涵盖了教育领域的各个学科,是一套完整的学习材料。
学生只需使用这套笔记,就能够全面、深入地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
2.简洁明了:笔记内容通过梳理和总结,将复杂的知识点转化为简洁明了的文字或图表。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复习这些笔记,迅速理解和记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
3.重点突出:笔记在整理知识点时,着重标注了每个学科的重点内容。
学生不仅能够迅速找到学科的重要部分,还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重点内容。
4.易于理解:笔记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点。
即使是复杂的知识,在笔记的帮助下也能够轻松理解。
5.具有针对性:笔记根据学科的要求,将知识点进行了分类和整理。
学生在学习和复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查阅相关知识点,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如何使用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1.认真阅读: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每个学科的笔记内容,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关联。
2.记笔记:学生可以在笔记的空白处进行补充和扩展,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3.查漏补缺:学生在学习或复习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或者不清楚,可以查找笔记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
4.定期复习: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设定复习计划,定期回顾和复习笔记中的知识点,以保持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5.笔记精炼:学生在复习时,可以将笔记进一步精炼,提炼出重点和难点,形成自己的摘要和思维导图。
四、实例分析以语文学科为例,333教育综合高分笔记将语文知识点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包括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
每个知识点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诗歌鉴赏中,笔记列举了古代诗人的作品,解释了各种修辞手法的含义,并给出了例子。
333教育学原理背诵重点
![333教育学原理背诵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dcfe6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7.png)
333教育学原理背诵重点一、教育与教育学1.名词解释●教育学●实验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元教育学●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生物起源说●劳动起源说2.论述●简述教育的要素及相互关系●论述现代教育的特征二、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关系1.名词解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先行●内发论●外铄论2.论述●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简述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论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及二者的关系●简述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简述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学意义●简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简述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简述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三、教育目的、制度1.名词解释●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教育制度●学制●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义务教育2.论述●简述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简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论述在确立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时要考虑的问题——个人、社会本位论●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论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简述我国学制确立的依据●简述学制的类型●论述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如何在我国推动终身教育理念的实践四、课程1.名词解释●课程●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2.论述●简述课程的多样化与一元化的问题●简述泰勒原理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简述组织课程内容时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论述当前我国所倡导的新型的课程改革有哪些贡献●简述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简述核心素养五、教学1.名词解释●教学●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范例教学模式●直观性原则●启发式原则●讲授法●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分组教学●走班制2.论述●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论述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举例简述及各自的要求●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六、德育、教师与学生1.名词解释●德育●陶冶●榜样示范●体谅模式●师生关系2.论述●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简述德育的方法●简述德育的途径●论述当前我国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简述学生观(如何正确看待学生)●简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
最新333教育综合考研复习笔记要点汇总资料
![最新333教育综合考研复习笔记要点汇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778595feefdc8d376ee32c2.png)
十四、教学设计
十五、班级管理
十六、教师与学生
月生活费人数(频率)百分比
二、教育本质的观点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2.教育的社会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能
四、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对教育的关系
五、教育如何契合现代社会发展
六、影响人的发展的基础因素
1.主要包括
七、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的关系
八、教育目的
、
九、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
十、教育制度
十一、课程
十二、学生学业评价
教育的经济功能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传递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使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和完善教育的政治功能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生政治建设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333教育综合考研笔记汇总
一、 教育学发展阶段
考研笔记教育333-教育学
![考研笔记教育333-教育学](https://img.taocdn.com/s3/m/4922b1d658f5f61fb73666dc.png)
第一章、教育学的概述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分别是什么?(掌握)答: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掌握)答: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事业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人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3.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答: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著作中。
①《论语》就汇集了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国的教育思想散记在《理想国》一书中。
○3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是儒家思孟学派编写的,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概括。
④苟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朱烹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
2、独立形态阶段①捷克若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提及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②法国杰出启蒙思想家卢梭山版了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③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它标志着普通教育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①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教导人们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在教学法方面,他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②”实验教学法”的术语是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的。
考研333知识点总结
![考研333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c5a54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8.png)
考研333知识点总结1. 集合与函数(1) 集合的概念与基本运算(2) 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运算(3) 极限的定义与性质(4) 无穷级数的收敛与发散2. 一元函数微分学(1) 函数的连续性与可导性(2) 隐函数与参数方程、相关变化率(3) 微分中值定理及应用(4) 高阶导数与高阶导数的应用(5) 泰勒公式及泰勒展开(6)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方法3. 一元函数积分学(1)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方法(2) 微积分基本定理与定积分的应用(3) 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应用和数值积分法(4) 定积分与无穷积分的收敛性(5) 积分中值定理及应用(6) 函数的可积性与积分存在的条件4. 无穷级数(1) 幂级数收敛半径的求法(2) 函数项级数的收敛性(3) 幂级数的性质与收敛域的研究(4) 幂级数的运算法则(5) 一般函数项级数的收敛性5. 空间解析几何(1) 向量的基本运算(2) 空间中的直线和平面(3) 空间中的曲线和曲面方程(4) 空间曲线与曲面的切线与法平面(5)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与距离6. 多元函数微分学(1) 偏导数及其应用(2) 多元函数的微分中值定理(3) 方向导数与梯度(4) 隐函数与参数方程的微分(5) 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条件极值(6) 多元函数微分的应用7. 重积分(1) 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2) 罗尔定理的应用(3) 重积分的累次积分与直角坐标系下的三种重积分(4) 重积分的换序积分与坐标变换(5) 重积分的应用8. 常微分方程(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3) 高阶线性微分方程(4) 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5) 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6) 微分方程的应用9. 向量场与梯度、散度、旋度(1) 向量场的概念与性质(2) 梯度、散度、旋度的概念与运算法则(3) 一些特殊函数的梯度、散度、旋度(4) 散度定理、格林公式、斯托克斯公式与应用10. 数理方程(1) 初值问题、边值问题(2) 区段延拓与解的存在唯一性(3) 解的连续依赖(4) 线性化稳定性(5) 特殊非线性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6) 一些特殊非线性方程的解法11.特殊函数与级数(1) 单周期与多周期函数的展开(2)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3) 第二型贝塞尔函数与欧拉积分(4) 球谐函数与柱坐标系中的拉普拉斯方程(5) 约旦霍夫积分变换(6) 几类特殊级数的收敛性12. 实分析(1) 实数系与实数轴上的点集(2) 线性空间、巴拿赫空间、希尔伯特空间与完备性(3) 紧性、连通性、上确界和下确界、区间套(4) 对于一切实数的运算性质、连续复合函数的连续性(5) 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可积性(6) 影响函数的收敛极限的紧性和绝对收敛性13. 级数收敛法则(1) 积分判别法(2) 比较判别法(3) 极限判别法(4) 商判别法(5) 根判别法(6) 柯西-庞加莱准则14. 综合题型(1) 代数方程与不等式求解(2) 固体几何问题(3)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问题(4) 微分方程的题目(5) 多元函数极值、条件极值问题(6) 重积分的题目15. 工具公式(1) 积分工具公式(2) 微积分工具公式(3) 级数收敛法则(4) 固体解析几何工具公式(5) 空间向量工具公式(6) 多元函数微分工具公式以上就是考研数学中的333个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考生能够通过学习和复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为考研数学的复习和应试做好充分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3教育综合笔记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笔记使用说明【1】教育学原理相对于其他三科目来说,理论性较强,但与教育现状联系紧密。
教育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部分都有相通之处。
建议复习要把握整体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
考试中很多大学会结合生活中教育实际(现状)出分析题,或扩展性的自我发挥类题目。
这类提高题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关注新闻与教育发展。
笔记中有复习框架,复习注意小贴士,以及知识点记忆表格等,方便大家理解、记忆。
【2】蓝色荧光橙色字代表重点,是很多学校333教育综合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内容下面主干的语句、关键词、关键句用橙色加黑字体突出,这是必须背熟练的内容。
【3】树形图中打V代表历年各校考过的真题,知识点后用红色详细标注了各个学校考过的真题,例如:17北京名,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名词解释;17北京简,代表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简答等,17北京论,代表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考过论述题。
以此类推。
【4】有超纲内容补充,这要结合自己报考学校历年333教育综合的真题来看,如果你报考的学校真题中有超纲内容,补充的超纲内容最好要看看或者相应的内容要记忆背诵。
从总结2010到2017年各校333教育综合200多套的真题来看,大多数学校出题很循规蹈矩,不出超纲内容,那么,对于自己报考学校不出超纲内容的,只需要把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全掌握就可以,超纲的内容可以不看。
笔记中,超纲内容已用斜体来标注,便于分辨。
【5】建议前5遍复习,不管重点、非重点,大纲内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都要看,以防学校出偏题,之后几遍复习,可以重点内容重点背(后面标注考过的真题越多说明越重要),历年各校333真题从未考过的就不要看了。
另外,注意自己报考学校每年333的真题,每题都要背得非常熟练,很多学校都会有考过的真题再次出现【6】对于有的学校喜欢出选择题(如华中师大、南师大),辨析题(山东师大),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小的知识点,例如:出现“第一”、“最早”、“标志”等知识点要注意一下。
有些内容笔记中已经有相应的标注。
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准备,也可参考311的真题或者311相应每章节的题库。
【7】根据上一届同学的反应,相信大多数人的素质还是很高,但是也不排除例外。
在自习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复习资料,有的同学出去吃饭的空隙,资料却被别人拿走了,这样情况,真的很影响您的心情,耽误您的复习进度!【8】333笔记是由本人学姐亲自整理,累计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参阅很多教育方面的资料,更新、修改、增加、完善所有的知识点,助您考研一臂之力,金榜题名!【9】欢迎各位学弟学妹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笔记目录: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的概念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第六章:教育制度第七章:课程第八章:教学(上)第九章:教学(下)第十章:德育第十一章:班主任第十二章:教师第十三章:学校管理教育学原理大纲知识点整体框架图概述教育学-------------------------------------->第一章是什么教育------------------------------------------------------------>第二章教育与人------------------------------------>第三章作用(为什么)规律教育与社会---------------------------------------------------->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五章宏观教育制度(学制)------------------------------>第六章学校管理---------------------------->第十三章内部中观:课程--------------------------------->第七章怎么办微观:智育(教学)----------------------->第八、九章德育------------------------------->第十章班主任------------------------------>第十一章教师&学生---------------------------->第十二章第一章:教育学概述教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育1+2=教育学(定义)V2、研究任务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V学概二、教育学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述(了解)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3、教育学的发展1、实证教育学多样化阶段2、实验教育学(重点)V3、文化教育学V4、实用主义教育学(重点)V5、批判教育学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本章历年各校333教育综合真题回顾】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10江苏,10中山,10西南,11扬州,17哈尔滨,17湖北大学简2、《普通教育学》14南京3、实验教育学10、16安徽,14扬州,14首都简,15江苏,15华中论,17内蒙古简4、实用主义教育学12河北,13曲阜论5、《民主主义与教育》16杭州(外教史部分有详细答案)6、文化教育学17内蒙古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学的对象与任务。
15曲阜简,17湖北大学简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0宁波论3、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和任务,为什么必须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
17湖南简4、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并列举每一个阶段的一本代表作。
17河南第一节教育学的对象与任务(简答)15曲阜简,17湖北大学简,17湖南简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名词解释):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重点是研究教育问题,目的是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简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教育学的任务主要有三项。
1、是揭示教育的规律。
即揭示教育内容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事物之间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阐明教育的各种规律。
2、是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即对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提供超越日常习俗认识和传统理论认识的新解释,促进教育知识的增长。
3、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即通过对教育规律的揭示和教育问题解释,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进而成为沟通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三、教育学(名词解释)10江苏,10中山,10西南,11扬州,17哈尔滨答:①教育学是一门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从而去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学科。
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主要在于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认识教育的本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在揭示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四、学习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简答):10宁波论答:1、通过对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了解教育的规律,由于我们对教育规律的掌握要经历认识规律、揭示规律、运用规律这三个阶段,所以教育学的研宄任务及其价值就体现为超越日常的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和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这三个方面。
2、通过对教育学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创造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加深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3、我国的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重研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的继承教育学的遗产,吸收当代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规律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观念,特殊规律及教育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学姐提示:这部分内容重点掌握第三阶段的6个教育思想,常考名词解释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阶段17河南简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了解)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或政治著作、语言记录中。
如《论语》一书,就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2、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颗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文虽只有129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名篇,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3、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像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有精辟的论述。
4、此时所有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多属论文的形式,主要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而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了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产阶级为了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上提出了他们的主张,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
资产阶级教育家为了阐明他们的教育主张,总结教育方面的经验,写了一些教育著作,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1、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了《大教学论》。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2、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以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为“模特儿”,按个体生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可以说,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宄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宄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