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

合集下载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精选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精选

《景阳冈》的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景阳冈》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课详细讲述了《水浒传》中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展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机敏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包括:了解故事背景,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浒、瘦、怯”等字,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武松的形象,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武松勇敢、豪放、机智的性格特点,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武松的形象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景阳冈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析武松的形象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景阳冈》2. 人物形象:武松——勇敢、豪放、机智3.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思考武松的性格特点。

(2)运用所学描写方法,写一段关于身边人物的描写。

2. 答案:(1)武松勇敢、豪放、机智。

(2)示例:我的同桌小明,他瘦高的个子,眼睛明亮有神。

他热爱运动,每次篮球比赛都冲在最前面,勇敢地面对对手的防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对武松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在描写人物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阅读《水浒传》中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语文五年级下册《水浒传之景阳冈武松打虎》说课教案

语文五年级下册《水浒传之景阳冈武松打虎》说课教案

语文五年级下册《水浒传之景阳冈武松打虎》说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浒传之景阳冈武松打虎》是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为背景,讲述了武松在景阳冈醉酒后打死猛虎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古代词汇和习俗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习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古代习俗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故事情节的理解。

2.难点:古代习俗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配套练习题。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分组合作的学习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武松为什么要在景阳冈打虎?”“他打虎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景阳冈》教案

小学语文《景阳冈》教案

小学语文《景阳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景阳冈》。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全过程,展现了武松豪放、勇武、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武松勇敢、坚毅、智慧的品质,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的英雄形象。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讨论。

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武松的英雄形象。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武松打虎的过程。

(2)结合课文,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2. 答案:(1)武松在景阳冈遇到一只凶猛的老虎,他勇敢地与老虎搏斗,最终用智慧和勇气将老虎打死。

(2)武松勇敢、坚毅、智慧,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敢于挑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自主合作、讲解点拨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但对武松英雄形象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水浒传》中关于武松的其他故事,进一步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中的精讲点拨环节;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及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第1篇】教学设计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2.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切入主题1、今天咱们学一篇很有意思的课文,你肯定喜欢。

(板书课题:景阳岗。

)(引起学生注意,发现问题,帮助老师纠正错字:“岗”应作“冈”。

)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山冈,一个是岗位。

)画字形帮助记忆:“岗”字形像岗楼。

2、题目既然叫景阳冈,那么这是一篇写山水风光的文章。

(这是写事的文章。

)写了什么事呢?(武松喝酒、打虎的事)武松喝酒、打虎是在一个地方吗?(还有上冈、下冈。

)(适时板书:喝酒——上冈——打虎——下冈)3、根据板书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水浒传》资料。

5、知道武松后来是怎样当上捕头的吗?当时很多人知道了他的英勇事迹,纷纷帮他写求职简历,介绍他的特长,为他推荐工作,咱们也帮他写一份求职简历吧。

重点导读1、填写姓名、籍贯。

2、写主要事迹:(1)用一段话表现出他的英勇来。

选黑板上哪一件事?(打虎)(2)自读课文,想一想当时怎么打的虎?应该怎么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男生读老虎,女生读武松,看看老虎怎样,武松又怎样。

一人一句对读。

边读边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和句子。

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扑——闪掀——闪剪——闪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老虎)②请左边这两组读老虎,右边这两组读武松,看看这回谁厉害?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兜——抡劈扑——跳退搭——揪按挣——按踢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势均力敌)③接下来谁占上风了?那就让男生读武松,女生读老虎。

适时板书:描写武松动作的词:没力——揪打不动——棒打(4)整个打虎过程可分为几部分?这三个阶段可以说是从防守转向相持再进行反攻,你写主要事迹的时候,也可以注意开始先写虎的凶猛,再写我如何拼力相持,最后写我越战越勇,制服老虎。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的教学设计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的教学设计3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的教学设计4【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2、能力训练点: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德育渗透点:使学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4、美育渗透点:体会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美。

【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谈话法,导读法。

2、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课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2、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3、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后果。

二、学生活动设计1、自已查找资料,自学课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也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1、这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水浒传》,你对《水浒传》有哪些了解?你知道《水浒传》中的哪些人物?2、《水浒传》中有个著名的打虎英雄叫什么名字?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事。

二、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

《水浒传》是描写北宋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了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

本课写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1、指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2、理清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每部分内容相对应的段落:(1~4)武松进酒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

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材展开教学。

此篇文章叙述的是英雄武松与猛虎的斗争,并结合了后面的故事情节,富含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感,为学生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勇猛无畏的形象。

文章内容比较简洁,篇幅短小,适合在寒暑假阶段进行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读懂整篇文章,理解故事情节,抓住主要人物形象和事件,可以复述文章大意。

2.熟知相关词汇,如猛虎、夜幕、九州、八仙桌等,并能对词语进行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感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主旨,进一步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一)教学内容1.教师首先通过PPT等教具介绍景阳冈、武松、猛虎等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所预备。

2.老师进行整篇文章的朗读,让学生通过声音、语调、节奏等方式进一步深入了解故事情节。

3.老师进行中英互译,帮助掌握关键词汇的准确理解和应用。

4.分别以小组和个人形式进行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以达到对文章内容的彻底学习和理解。

5.教师让学生就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如武松为何要打虎、武松为何没有杀死宁老大而收留、武松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精神等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热情。

(二)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通过PPT等教具,系统全面地讲解和介绍相关知识,让学生具有更多的相关背景知识。

2.读图法:老师进行多媒体讲授,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合作探究法: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分组合作,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挖掘文章中的深层含义。

4.个人课堂表演法: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主题演讲,展示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表达的主旨要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词汇的准确用法。

2.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感性理解,加深对情感向往、个性、文化背景等的理解认识。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所涉及的内容是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小说《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

本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通过对这篇小说的学习,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小说《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小说语言运用的基本特点、运用方法和审美价值;•掌握小说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文化和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探究小说《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小说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方法;•训练学生阅读小说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大背景和时代背景;•分析小说主人公武松的性格和行为;•帮助学生领悟小说中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习过的有关小说的知识,例如小说的定义、特点和类型等。

2. 学习小说(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说《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的基本信息和内涵,例如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等。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武松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小说中的虎和武松具有什么象征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够理解小说的内涵和意义,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3. 分析语言运用(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语言的运用方法和特点,例如描述技巧、句式变化和象征手法等。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具体语言现象,例如:•武松进山打虎时的心理变化是如何表现的?•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哪些特点和特征?通过分析语言运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语言特点和审美价值。

语文五年级下册《水浒传之景阳冈武松打虎》说课教学设计(可编辑)

语文五年级下册《水浒传之景阳冈武松打虎》说课教学设计(可编辑)

语文五年级下册《水浒传之景阳冈武松打虎》说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讲述《水浒传》中的一段故事:武松打虎于景阳岗。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水浒传》中的英雄形象,以及展示武松的勇猛和智慧。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这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2.了解武松这位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3.能够通过故事理解武松的勇猛和智慧。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讲述和分析。

2.武松的形象塑造和描写。

3.欣赏《水浒传》中的文学价值。

四、教学准备1.课文《水浒传之景阳冈武松打虎》。

2.教学课件。

3.音频或视频资料。

4.学生作业本和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讲解(30分钟)教师讲述《水浒传之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内容,重点介绍武松在景阳冈上打虎的情节,并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第三部分:互动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对武松的看法和评价,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和提高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五部分:作业布置和总结(1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任务。

并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

六、教学反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学生表现,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七、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如写《水浒传》中其他英雄的故事,或者进行相关的剧本表演,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2024年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精选

2024年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精选

2024年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景阳冈》。

详细内容为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通过对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的讲述,让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感受其勇敢、坚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体会其勇敢、坚强的品质,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难点:感受武松的性格特点,体会其勇敢、坚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景阳冈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课堂讲解: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自然段,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

b. 讲解生字新词,如“豪杰”、“仗义”等,让学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c. 分析第二、三自然段,体会武松的勇敢、坚强。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角色扮演,让学生代入角色,感受武松的勇敢。

5. 例题讲解:以课文内容为素材,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景阳冈》2. 内容:a. 武松的性格特点:豪杰、仗义、勇敢、坚强b. 生字新词:豪杰、仗义、景阳冈、打虎3. 插图:武松打虎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新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c. 选取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写一篇短文。

2. 答案:a. 生字新词答案略。

b. 复述故事答案略。

c. 短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勇敢、坚强品质。

五年级语文下册 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 2教案 北京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  2教案 北京版

《景阳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3.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武松豪放、无畏、倔强的性格
难点:读通读懂句子,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课时设计:1课时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小说《水浒传》
学生准备:阅读《水浒传》故事,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实在不理解的字词,课上讨论。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景阳冈
老虎: 武松: 闪 按 踢
勇敢无畏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优秀6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优秀6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优秀6篇)武松下冈后,成了打虎英雄。

下面我们来看看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仅供大家参考!下面是xxx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景阳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读读记记“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等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够绘声绘色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课文的重点,而“打”则是“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武松打虎”影片片断以及课文相关句子的课件。

2、学子读读或者请人讲讲《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趣读文1、同学们,刚刚欣赏了罗贯中所着《三国演义》的片段“草船借箭”。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今天,让我们走进罗贯中的老师施耐庵所作的古典小说《水浒传》,学习节选自《水浒传》的一篇课文。

2、简介《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

书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知道哪些?在说这个人物名字的时候最好加上一个修饰语。

3、今天我们学习的《景阳冈》写的是哪位英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武松的什么事?二、自学子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这篇课文节选自古典小说,里面有不少文言色彩的词、句也有一些容易读错的词语。

让我们来读一读,争取读正确、流利。

课件出示:但凡、揪他不着、筛酒、脊梁、吓唬、诡计、霹雳、踉踉跄跄、迸出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脊”为上声“jǐ”,“踉”读liàng,不读“liáng”,“迸”读“bèng”不读“bìng”。

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2.能够理解并掌握《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的整体故事情节,理解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3.学习并掌握文学中的描写方法,如人物形象描写、情节推进的处理等;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的整体故事情节;2.学习并掌握文学中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2.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前提下,理解人物形象描写以及情节推进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先让学生阅读原文,然后老师讲解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描写;2.互动式教学法:老师可以利用案例让学生自己推理或者让学生小组讨论问题的答案。

五、教学内容与流程1. 教学内容1.介绍《水浒传》的故事背景及主要人物;2.讲解《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故事情节;3.分析人物形象描写;4.分析情节推进及描写方法。

2. 教学流程1.初步了解:介绍《水浒传》的故事背景及主要人物;2.精读原文:让学生自主阅读《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3.故事情节解读:老师分节解读故事内容,让学生理解每个节段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4.分析人物形象描写:老师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以及感受人物形象;5.分析情节推进及描写方法:老师讲解故事情节的推进以及描写方法,让学生理解小说故事有关的文学套路。

六、教学评价1.学生自学检查: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自己检查学习情况;2.老师上课监察:通过口头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课后复习程度进行监察。

七、教学资源1.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2.《水浒传》及其相关研究资料。

八、教学反思本教案组织严谨,内容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学生主动阅读、思考与讨论,在课堂中加强了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了《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故事情节的重点,强化了学生对文学描写方法的理解。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第【1】篇〗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及绘有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3、学习阅读小说、感悟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学习应用。

教学过程:一、揭题:1、同学们,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想来大家都比较熟悉,关于《水浒传》,你有哪些了解?(生自由回答)2、其中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武松,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被传为佳话。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武松打虎)3、课文就是从《水浒传》的第23回节选的,稍稍作了改动,题目就是:(板书:景阳冈)4、课文既然写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题目为什么叫《景阳冈》而不叫《武松打虎》呢?(学生自由思考,回答)5、总结:其实,两者都可以用,但《景阳冈》更好些,因为围绕景阳冈课文还写了另外的几件事。

6、哪几件事?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喝酒(1-4)——上冈(5-7)——打虎(8-12)——下冈(13)7、其实,在原著中,这一回的题目叫《横海郡柴进留客景阳冈武松打虎》,把“景阳冈”和“武松打虎”这两个题目连在一起的,倒是在这一回中还有其他的内容,那就是“横海郡柴进留客”。

二、细读文本,研读人物形象。

1、在小说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在这篇课文中,梁山好汉武松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我们今天就细细研读课文,来谈谈你对武松这位英雄好汉的感觉。

(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作为英雄好汉,在他身上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请你细读感悟,做做批注,我们一会儿来交流。

3、学生读文、批注。

4、交流、板书、评价。

5、武松毕竟不是神通广大神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

课文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他作为英雄好汉的特点,但还是可以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蛛丝马迹。

你能找到他真的不是神仙,只是个普通人的依据吗?(学生划找课文内容,批注,交流。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

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体会武松的英雄性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画、讨论、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武松的英雄气概,学习他无畏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英雄性格。

教学难点:体会武松的英雄气概,学习他无畏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水浒传》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了解的《水浒传》。

2.教师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景阳冈》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交流讨论: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品味关键词句。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思考问题的答案。

问题如下:•武松在打虎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作者通过哪些方面描写武松打虎?这些描写突出了武松的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

1.指名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2.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是否也曾感受过类似的情感和经历,引导学生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描写方法。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3.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4.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修辞手法,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8课《景阳冈》。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了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

通过故事,展现了武松勇敢、机智、坚毅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能够默写课文重点句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坚毅的品质,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故事情节理解。

难点:课文重点句子理解、武松人物形象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2. 学具:课文原文、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有关武松打虎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3. 学习生字词:学生互相交流生字词,教师重点讲解难点生字词。

4. 分析故事情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武松的人物形象。

5. 学习课文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句子,解释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6. 课堂练习:学生默写课文重点句子,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景阳冈板书内容:武松打虎勇敢、机智、坚毅七、作业设计(1)景阳冈上,武松遇到了________。

(2)武松_________地走上了景阳冈。

(3)在_________的帮助下,武松成功打死了猛虎。

2. 作业答案:(1)猛虎(2)毫不犹豫(3)酒家老板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武松的人物形象,使学生认识到勇敢、机智、坚毅的品质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搜集更多关于武松的故事,下节课分享,以此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2024年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

2024年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

2024年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武松倔强、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3.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武松打虎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和作者描写老虎向武松进攻的几个场面。

二、教学重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武松是怎样一个人。

三、教学难点:理解描写老虎向武松进攻的几个场面。

四、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武松有哪些了解?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同桌互读生字,词语。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4. 交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7自然段):讲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连续喝了十五碗酒,店家告诉他景阳冈上有老虎,劝他不要过冈。

武松不信,执意过冈。

第二段(8~17自然段):讲武松在路上遇到了老虎,开始并没有发现老虎,后来听见背后一声狂吼,他才察觉老虎,这时老虎已经把武松按倒在他的面前了。

这段描写很惊险,老虎向武松进攻的几个场面描写很详细。

第三段(18自然段):讲老虎把武松扔到几米开外,武松反而用哨棒把老虎打断了,这时武松才知道真有老虎。

老虎一扑过来,武松就躲开再打,老虎没有再向他发起进攻了,武松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出全身力气,重重地打在老虎身上,把老虎打的七窍流血。

武松认为自己把老虎打死了就走到乱树林里躲了起来。

5. 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武松的什么品质?提示:课文写了武松倔强、顶天立地、有勇有谋的英雄形象和他遇事镇定自若的精神品质。

三、学习第二段。

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讲了哪两个场面?老虎向武松进攻的几个场面是怎样的?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交流:1. 两个场面:老虎扑、一掀、一剪;老虎向武松进攻前的吼声;武松怎样打虎。

2. 具体描述老虎向武松进攻的场面(课件)通过描述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体会老虎的威风。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梢棒、筛酒”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

3.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一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节选自名著的文章。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师出示生字,指名读。

(重点指导“跄、蹿、抡、簌”的读音)3.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师重点指导。

梢棒:一种防身用的棍棒。

筛酒:斟酒。

这里指从壶里往杯子里或碗里倒。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吊睛白额大虫:文中指眼睛上翘,额头上有白色花纹的老虎。

4.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俺”字第十画是竖折钩,上边出头;“兼”第五画是长横,右边出头。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完成课后填空题。

喝酒→()→()→()2.检查自学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交流填空题。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3)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四、学习“喝酒”部分1.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

(1)作者在这部分详细描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他们主要在谈论什么?(谈酒、谈虎)(2)分角色读这一部分。

为什么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结果呢?(3)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豪放、倔强、勇敢的性格)(4)讨论:这一部分与打虎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写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徒手打虎作铺垫。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武松是个勇敢无畏、豪迈倔强的人。

2、能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通过讨论明白学习这篇课文与现在提倡野生动物保护法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武松的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武松打虎是怎样打死猛虎,从而体会武松的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国古代有四大名著,《水浒传》就是其中的一部,它请讲述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

书中刻画了许多英雄人物,据说有一百零八位,武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谈到武松大家想到什么事?对了,是打锰虎。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景阳冈》。

二、初学课文,理清课文结构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完成课后填空 1。

(分别是喝酒---上冈---打虎---下冈)2、检查自学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交流填空题 1(3)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三、学习重点部分武松打虎分小组讨论1、武松是怎样打死锰虎的?用自已的话说说。

2、你从中体会到武松是个怎样的人?3、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内容(1)自读练习(2)指名读,学生点评。

四、展开讨论,延伸课外,深化中心。

提供一则新闻:一个饿熊闯进一家农户对其农人进行嘶咬,可是村民却束手无策,原因是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熊是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没有上级命令不能擅自伤害。

待村长打电话请示上级后再去营救那村民,那村民已被熊咬死。

提出讨论题看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想法?现在人们提倡保护野生动物,武松打虎这类文章不该看了,你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学习的是武松勇敢无畏的精神,并不是人人去打虎,而当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还是应当机立断保护。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二【学习方针】1.了解武松打虎的颠末,理解课文的首要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优质教案范文(通用16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优质教案范文(通用16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优质教案范文(通用16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优质范文篇1学习目标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

(板书:20.景阳冈)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

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小黑板出示)(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

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武松是个勇敢无畏、豪迈倔强的人。

2、能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通过讨论明白学习这篇课文与现在提倡野生动物保护法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武松的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武松打虎是怎样打死猛虎,从而体会武松的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国古代有四大名著,《水浒传》就是其中的一部,它请讲述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

书中刻画了许多英雄人物,据说有一百零八位,武松就是其中的一位。

谈到武松大家想到什么事?对了,是打锰虎。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景阳冈》。

二、初学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完成课后填空 1。

(分别是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2、检查自学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交流填空题 1
(3)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
三、学习重点部分武松打虎
分小组讨论
1、武松是怎样打死锰虎的?用自已的话说说。

2、你从中体会到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3、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