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2课《桂林山水》(最新版)
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0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例子。
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
所以这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启智七年级是有六名学生组成,全部都是男生,年龄在14—19岁之间,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较强。
本班学生可分为两类:A类:朱海龙、车明浩、胡钧豪。
能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且完成效果较好,识字能力强、阅读分析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
B类:宋明富、高铭、任崇彬。
能够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在老师的帮助和提示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看图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漓江水的特点和桂林山的特点。
学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难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含义,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运用教学分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环境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课《桂林山水》-人教新课标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无瑕、峰峦雄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认识排比句,体会比喻句、对比手法的好处。
注意分号的用法。
3、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
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搜集关于桂林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整体导入1、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到了桂林,所到之处重复着同一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
(生答)2、桂林的山水这么美,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畅游这美丽的桂林的山水吧。
二、自由选择,品读课文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反复诵读,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2、集体汇报交流,抓住重点指导品读第二、三两个自然段。
品读第二自然段。
作者笔下的漓江水是怎样的?学生交流,体会排比句式和比喻句的作用。
指导朗读排比句,引导学生体会以下三点: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绿的纯净可爱。
(1)、渗透“啊”读音的变化。
(“真”写出程度。
“啊”抒发作者喜悦、赞美之情。
比喻、排比句,文字优美,富有节奏,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啊”字的发音变化a、o、e、i、üya 真绿啊、真奇啊u、ao、ou wa 真秀啊n na 真险啊ng nga 真静啊、真清啊(2)、引导学生学习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练习:仿写1、桂林的山水美,——————————。
2、教室里真静啊,——————————。
3、——————,——————————。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桂林山水 人教新课标
2桂林山水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
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山:奇秀险
水:静清绿
围绕倒映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自然美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景色特点。
(3)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桂林山水的认识。
(2)全班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桂林山水》,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美的魅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中的桂林山水。
3. 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短文,分享你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对桂林山水的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学习《桂林山水》,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1.2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1.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知识点讲解2.1 生字词2.1.1 桂林: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城市,以山水风光著称。
2.1.2 山水:指山和水。
2.1.3 翠绿:形容绿色鲜艳。
2.2 课文内容2.2.1 作者通过描绘桂林的山、水、洞、石等景观,展示了桂林山水的奇特与美丽。
2.2.2 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描述桂林山水的特点,再分别描绘山的奇特、水的静谧、洞的神秘、石的奇异。
2.2.3 课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3 学习方法2.3.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2.3.2 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2.3.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3.1.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1.2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1.3 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和节奏。
3.2 课文理解3.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2.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2.3 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3.3 课文欣赏3.3.1 学生欣赏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3.3.2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色。
3.3.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1.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4.1.3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描述的桂林山水的美景。
4.2 过程与方法4.2.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课《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澜、瑕、翡、峦、骆、驼、兀、绵”8个生字;会写“攀”等11个生字。
理解“荡漾、无暇”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悟桂林的山水特点。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理清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的山水的美。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美丽的桂林山水》。
同学们,视频中美丽的风景就是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那里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
今天,让我们一起和作家陈淼一起去桂林,荡舟漓江,欣赏那如画的山水美景吧。
(板书课题:桂林山水)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走进作者,补充资料。
1.作者简介:陈淼,辽宁大连人。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有《春雨集》、《劳动姻缘》等。
2.资料宝袋: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等。
桂林山水中,又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
(二)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请同学来读一读预习的生字词:漓(lí)江、波澜(lán)壮阔、无暇(xiá)、翡(fěi)翠、峰峦(luán)、骆驼(luòtuo)、兀(wù)立、嶙峋(lín xún)、竹筏(fá)、连绵(mián)、攀、泰、罗、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标注好自然段,想想课文写了什么样的景色?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三)交流汇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以及作者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绘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增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描绘所表达的情感。
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兴趣。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桂林山水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解释词义。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桂林山水的描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课文中桂林山水的印象。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互相交流看法。
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关于自然景观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回家后,家长监督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提出问题。
六、教学策略:1.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喜爱,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1.2桂林山水》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桂林山水的图片和旅游视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之间,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景。
2.邀请游客或播放旅游视频,分享桂林山水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创设“我是小导游”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桂林山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多元感官体验桂林山水的美丽,激发想象力。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如:“你在课堂上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需要提高的地方?”
2.学生互相评价,如:“你的同伴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如何?有哪些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教师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给予鼓励和指导。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对桂林山水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桂林山水景点,共同探讨、分工合作,完成对景点的介绍。
2.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如撰写导游词、绘制景点画作等。
3.各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评价,教师总结并进行点评。
4.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桂林山水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桂林山水人教新课标【教材解读】一、教材位置〔一〕人文主题的位置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言语,并以他们共同的感受,描画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
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溢神奇颜色的自然溶洞,那景色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景,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有关景色描写的专题在前几册中有所触及,三年级的描写主要是单纯景物的描写,三上第六组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
三下的第一组«荷花»«珍珠泉»等这几篇文章,学习这几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先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沛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四年级末尾侧重于景观的描写。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
这一局部学习要引导先生仔细读书,揣摩、品味言语,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奇特、美丽,感受自然的美使先消费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出如今四年级下册,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
它承接四上主要是,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词句表情达意的。
这一组不只感受大自然的美,更要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
训练重点的位置1.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心意的。
所谓的优美词句指的是那些突显景物之美或景物特点,含有作者的热爱之情,普通常用到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言语。
这一个训练点的前后联络:前面四年级曾经对优美词句有所看法,找到优美词句不是难点,这里是体会运用优美词句好在哪里?例如本课排比句抓住景物的三个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停止描写,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喜欢之情。
四年级桂林山水教案 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优秀3篇
四年级桂林山水教案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本文是小编帮大家找到的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的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单元第2课。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
其中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二是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语言与多媒体辅助,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通过朗读传达热爱祖国锦绣河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理解重点词句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重点难点通过品读课文2.3两节的排比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学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式,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乘着木船荡漾于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板书课题:2.桂林山水(学生齐读课题)。
2、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韵。
(媒体出示)欣赏桂林山水的画面。
此时,你较想说些什么呢?(板书:甲天下)理解“甲天下”3、能把这句话读出“天下一的”的味道来?(生读,后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请生大声朗读全文。
要求:(1)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讲解《桂林山水》这篇文章。
通过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并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同时,在学习中也渗透了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如诗歌、山水画等。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此基础上,通过阅读理解、演讲、寻找生动形象的描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自然美景;•了解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能够独立思考,发掘文章的隐含信息;•能够通过朗读等方式对文章进行解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与表达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呈现一张桂林山水的风景图片。
通过图片引入“桂林山水”这个话题,通过介绍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兴趣,在引导学生对主题话题产生向往的同时,了解学生对桂林山水的了解程度。
•引入中华传统文化。
提及桂林山水画,借助幻灯片和诗歌的形式,讲解桂林山水画的由来、特点、内容等,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2. 阅读与理解•分段阅读文章,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中发现问题,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对文章中的意思有了一定的理解。
然后,老师对不同篇章的理解与鉴赏依次进行讲解与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了解桂林山水的景色和文化内涵。
•进行课前预习。
通过安排细节描述、核心内容等问题来帮助学生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同时,通过口语表达、演讲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涵,掌握表达方法。
3.延伸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寻找相关材料进行学习,了解更多有关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从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等各个方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精选13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精选13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课前调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准备: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
先看看山吧。
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
正是这样的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格外美丽。
(课件展示1)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
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在老师的描述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板书:桂林山水)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桂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儿的独特景象。
二、新授第一部分: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1、既然我们要去桂林游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况。
请同学们打开课前老师发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上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先请大家:(1)读一读这段文字(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20__+214—1=2214年(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由来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2、学生回答,老师相应补充:(1)请学生来指图。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桂林山水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桂林山水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桂林山水教案《桂林山水》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欣赏桂林山水的缘由。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详细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尝试通过“研究朗读”加深理解课文的方法。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2、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投影仪、投影片(复合片)一、激情导入师:万里长城雄伟壮观,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然而千万年来,神奇的大自然也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
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去一睹它迷人的风采。
(板书课题)二、观察图画师:(投影出示桂林山水画面)看,这就是桂林山水的部分风光,青山绿水,非常美丽。
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美丽的风光?(学生介绍时,教师引导侧重于观察有顺序有重点,表达的语言要生动。
)过渡语:如此秀美的风光,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写它呢?三、初读课文1、看画面,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简单介绍“啊”的音变:在普通话中,“啊”在句子末尾时,读音会受它前一个字的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如在本课中“啊”就这样读:真静啊(nga);真绿啊、真奇啊(呀);真秀啊(哇)真险啊(哪)。
(注:学生了解“啊”字读音这一特点即可,为什么这样变化不必讲。
本课出现的让学生读准,读对。
)3、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
4、检查朗读情况。
过渡语:“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就与作者一起荡舟漓江来欣赏这天下第一的山水美景吧!四、图文结合,研究朗读。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投影出示画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结合画面,想一想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2、讨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特点说详细,并与大海、西湖的水比较,理解“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5篇
四班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四班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5篇》,快快拿去用吧!四班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下列词语:2、情感目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同学宠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3、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排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了桂林水的特点和山的特点,理解用对比突出水美山美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对课文最终一段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感情的体会。
[教具设计]DVD光盘[设计特色]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育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流程]一、巧用视频,开课激趣:1、播放万里长城、颐和园图片,创设情境激起同学对美景的憧憬,从而引入课题。
老师边呈现桂林地区图边解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就让我们乘上竹筏小舟,一起驶入那秀丽的山水画卷当中吧。
2、(播放桂林山水视频)让同学观看桂林山水视频,让同学用一句话说出画面的内容?(生自由发言3-4个)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1、让同学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种学习课文内容的方法中选择你宠爱的,也可以自己制造新方法。
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2、小组学习(播放3分钟轻柔舒缓的音乐)三、选用视频,品读课文,感悟山水之美导语: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
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头今日的桂林之行吧!现在我们把刚才的学习做一个汇报,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巧用视频,诵读水之清碧1、先让同学感情朗读汇报的课文,再谈谈自己的感受2、其他同学谈感受。
(此时适时播放桂林的水视频让同学进一步感悟漓江水的特点。
四年级课文《桂林山水》教案
四年级课文《桂林山水》教案四年级课文《桂林山水》教案(精选6篇)四年级课文《桂林山水》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2.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图文对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整体感知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1)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2)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3)学生质疑问难。
2.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复习旧课导入新课)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它以其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成为世界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成为外国人到中国不能不去的旅游区。
在我们祖国的南方也有一个外国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2)出示彩图,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让学生感受。
3.出示图、结合课后题进行提问。
(1)先整体观察,再部分观察。
分部观察时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结合起来进行观察。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教案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文章字字珠玑,意境优美,结构清晰。
作者按照总分总的顺序,首先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概括说明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和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
然后,采用对比手法描述了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突出特点。
最后,作者引用诗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点出山水相依之美而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本文同时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壮丽河山教育不可多得的精彩文章。
二、学生第一课时学习内容:(1)初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文章主要内容。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学习文章“总-分-总”的叙述方法,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体会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的妙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留恋与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授课中,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小组交流、自学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利用多媒体作为认知工具,将诗情画意音韵相融通,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学生课前展示一、导入新课:师: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陈淼先生的作品《桂林山水》。
师板书《桂林山水》。
二、小组内交流前置性作业师:出示前置性作业:1、桂林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的词句,美美的读一读,想象一下画面。
2、作者是怎样把桂林的山水写的这么美的?(比如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可以选择漓江的水,也可以选择桂林的山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安排好汇报的内容及发言顺序。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2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教师思考:本课是小学课本中的写景名篇。
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情寓景中,景中显情,全文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通过自主赏析,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设计特色:自主赏析,开放式学习。
信息资料:师生查阅有关西湖、泰山、香山、大海以及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资料。
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3、图文结合,自主赏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4、借助搜集的资料,进行开放式、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资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录象片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按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
思考:桂林山水与上面的四处景观有什么水同之处?(通过四处景观与桂林山水风光的比较,凸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畅谈观看后的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利于发现学生对画面的观察能力水平,同时也使学生接受了一次言语表达的训练。
)二、朗读课文,自学字词。
(通过自学、小组交流的形式,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自主发现,自主赏析。
1、自读,寻找欣赏点,填写记录。
我最欣赏的(字、词、句、段、标点、其他)理由是()。
(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人地位,必须解放他们。
“欣赏点”是学生眼睛发现的文章“精华”,必须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找自赏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阅读兴趣,才能形成个性的体验,才能达到积累语言,增强语感的目的。
)2、交流、赏析、结合资料谈体会。
采用小组赏析或全班赏析的方法。
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欣赏点,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课文有关内容的个性感受。
赏析的办法可由学生自由选择。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桂林山水》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描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桂林山水的看法和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描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
使用挂图、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桂林有什么了解?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色?4.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桂林山水》。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4.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桂林山水》。
利用网络或图书资源,收集更多关于桂林山水的信息,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5.2 评价方式: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朗读、生字词、课文描述等。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桂林山水信息,评价其参与程度和分享内容。
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2课《桂林山水》教案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孩子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孩子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风光,培养孩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运用相同的句式写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独特之美。
【教学难点】1.培养通过丰富想象、反复朗读来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运用相同的句式写作,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提示“木”做偏旁时书写注意事项)。
二、整体感知桂林山水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丰富多彩。
1.播放桂林山水视频,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桂林山水美景。
(设计意图:课堂开始播放桂林山水美景图片,伴着悠扬的乐曲,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孩子对桂林山水有了整体的感知,并对后面的学习课文,产生强烈的兴趣。
)2.朗读课文词语,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词语归类学习,让孩子初步体会了作者表达的丰富性,积累词语,对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帮助。
)3.指导“澜”的书写,回忆汉字字型记忆方法、书写规则。
三、走进文本,感悟漓江水之美、山之美。
1.感悟漓江水之美。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读文,画出描写漓江水的句子)(2)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孩子的汇报引导学生体会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漓江的水静?该怎样朗读呢?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漓江的水清?引导学生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播放音乐,师:此时,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荡舟于漓江之上,青山绿水,美不胜收。
低下头,我们看见了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可以看见……可以看见……)从“无瑕、翡翠”感受漓江水绿,感悟作者的赞美之情,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多彩。
(3)总结,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积累语言,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桂林山水》教学目的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看图学文,图文结合。
教学用具课文插图,媒体资源:视频《桂林风光》、动画《桂林山水》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有选择地播放视频《桂林风光》中关于水的部分(播3至5分钟即可),安排思考:说一说看了桂林山水的美景后,你有什么感受?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我们刚才看的专题片,介绍的是以山水清秀闻名的桂林。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桂林山水》。
(板书课题)三.读课文、正音解词1.读课文(结合动画《桂林山水》课文部分内容教学)先听读,再默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2.正音解词(可结合动画《桂林山水》字词部分内容教学)波澜壮阔: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四.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让学生感受。
1.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请学生说说漓江的水。
深绿色的漓江水,从眼前伸向远方,平静、清澈。
近处渔人的竹筏和小船,两只货船平稳地行驶。
对岸几条木船静静地停靠着。
远处有一只大船牵引着小木船正缓缓地开来。
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现于水中。
②请学生说说桂林的山。
近处的三座山,左边的像骆驼,右边像大象,中间的像老人;远处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颜色各异,色彩明丽,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③请学生说说山水交融的情景。
4.图文对照,理解课文,讨论分段。
①指名朗读课文。
②分小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内容与课文中的插图配合、分别介绍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点?你读懂了什么?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绍了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
③另外几节主要写什么?课文的第1自然段讲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课文的第4自然段讲桂林的山水美,犹如一幅完整而美丽的画卷。
④讨论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桂林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讲桂林的山水美。
⑤按分好的段落指名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的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
“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
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观赏”中的“赏”,就是“欣赏”的意思,“观”就是“看”的意思,我们常说“欣赏夜景”“欣赏交响乐”这说明“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听不看”。
而“观赏”却非看不可。
3、指导朗读,要读出赞美的感情和心情迫切的语气。
4、试背这一段,指名背诵。
三.学习第二段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的水。
轻声读课文问:作者用什么和漓江的水作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
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
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有奇特的美。
2、朗读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分小组讨论)第一句讲漓江的水与其他地方的水不同,强调漓江的美有独特的地方;第二句讲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第三句讲荡舟漓江的感觉。
3、指名读课文,画出排比句,读排比句,说说漓江的特点。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漓江的水的特点是“静”、“清”、“绿”。
4、学习这个排比句的写法。
先写出特点,而后通过“得”后边的文字,把这个特点以补充说明。
凡是补充说明的都用“得”字相连。
注意用“的”字相连每一分句中已有逗号,因此分句之间用分号。
5、引读排比句,老师读每一分句的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6、指导朗读①“真静啊”一句,轻轻地拉长声音,给人以静的感觉。
②“真清啊”一句,读轻声,但比上旬的声音稍高些,略带惊奇之感,好像让人看到了“江底的沙石”。
③“真绿啊”一句,声音响亮些,饱满些,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
7、学生仿读后齐读。
8、启发想象漓江水“静、清、绿”是怎样的一种意境。
①假如我们荡舟漓江,能听到“哗哗”或者“叮咚”的流水声吗?能看到漓江水在流动吗?②假如我们往江底看,可以看见什么?③抬起头,向远处看,漓江的水多绿啊!书上打了个什么比方?这个比方用什么比什么?四.学习第三段。
课文二、三段的叙述方法相似,第三段可以学生自学为主。
分小组讨论、自学第三段,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决以下问题。
①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②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与第二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先用名山作比,然后用一排比句写出桂林山的特点。
③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a“奇”。
课文从两个方面描写。
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
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
“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
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以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b“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c“险”。
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
“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④朗读一首描写桂林山的诗,加深学生对桂林山的特点的认识。
(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
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
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农。
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⑤画出这一段中的排比句,读一读。
⑥指导朗读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⑦启发想象桂林山“奇”“秀”“险”是怎样的一种意境?A.桂林的山“奇”在哪里,当游客看到那些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又会发出怎样的赞叹?B.“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用它来比喻桂林的山?C.桂林的山“险”表现在哪里?“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是人感觉到的,这里指的是山栽倒下来还是人栽倒下来?五.学习第四段1、刚才同学们仿佛游了漓江的水,又观赏了桂林的山,你们对桂林的山水一定还有总的感受。
现在,让我们先看看第四段,这一段写作者游览后总的感受,文字虽少,内容却很丰富,写得很美。
请大家自己阅读欣赏、说说这一段为什么写得好。
2、学生自学,教师点拨,认识写得好的原因。
①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样联系?水的周围都是山,山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即山水交融,水因山而增色,山因水而添秀②山水交融,已经很美了,不仅如此,在这山水之间还有空中的云雾迷茫,山间的绿树、红花、江水的竹筏小舟的点缀,使这幅画显得更美了。
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行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因为桂林山水的景色太美了,就像一大幅美丽的画卷,因此小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行驶,人就仿佛置身于画卷中游览、观赏。
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荡舟漓江的深刻感受。
“画卷”——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
“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
3、学生个别朗读,全体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总结扩展1.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秀丽,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3.围绕重点学会表达。
①课文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描写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②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描写桂林山水的?课文先总后分再总结的方法来描绘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是总起,然后分别介绍桂林的水和山,最后综合桂林山水相依,互为辉映的奇异景色。
③结尾的诗句与课文第一、二两段的哪些句子有联系?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课文第一段中“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与课文第二段中“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两个句子紧密联系,可以说,结尾的诗句是这两个句子的延续与总结,使全文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完整。
④课文为什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因为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用比喻、联想、想象把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七.综合训练、发展技能。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排比句及分号的用法。
4、以一个小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内容,指图具体介绍桂林的山水。
八、布置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漓江的水的特点是()、()、()。
桂林的山的特点是()、()、()。
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
这句话用了()的修辞方法。
把()比作了()。
教后记录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