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实施细则.
地理实地测量活动方案策划
地理实地测量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目的和背景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实地测量是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地测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地理现象和地理环境,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本次实地测量活动旨在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亲自进行地理现象和地理环境的实地测量,从而巩固和深化对地理学科的学习。
二、活动对象和时间活动对象:初中地理学生。
活动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三、活动地点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特点和学生实地测量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理环境作为活动地点。
可以选择附近的自然风景区、城市中心区、农田、湖泊等地点进行实地测量。
四、活动内容和方法1. 活动内容(1)地貌测量:学生在活动地点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地貌高程和坡度,观察地貌特征,了解地貌形成的原因。
(2)水文测量:学生在湖泊或河流附近进行测量,测量水深、流速等指标,观察水的流动特征,了解水的循环和分布。
(3)气候测量:学生在活动地点设置气象观测站,测量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指标,观察气候变化和气象条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人文测量:学生在城市中心区或农田进行人文测量,调查重要建筑物、交通状况、农作物种植情况等,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活动方法(1)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提前了解活动地点的特点和测量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确保实地测量的顺利进行。
(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测量项目,通过合作完成实地测量任务。
(3)实地观察和测量: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到实地进行测量,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同时观察地理现象和环境。
(4)数据分析和报告:学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撰写测量报告,向其他小组进行汇报和交流。
五、预期成果1. 学生通过实地测量活动,亲身感受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理解。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实地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地测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地测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一、地测工作的基本原则1. 客观、公正、准确:地测工作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要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科学、规范、合法:地测工作必须遵循科学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贯彻规范的操作流程,并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3. 保证质量、保障安全:地测工作要确保质量和安全,避免测量造成的损失和事故发生。
4. 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地测工作人员要忠诚、勤勉工作,不得有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
二、地测工作的组织机构1. 地测工作小组:地测工作小组是地测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由测量员、测绘员、助理测量员等组成。
2. 地测工作管理部门:地测工作管理部门是地测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地测工作的规章制度。
3. 相关部门和单位:地测工作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合作,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三、地测工作的工作流程1. 前期调研:在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地形地貌、地质地貌等方面的调研。
2. 测量准备:确定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和测量线路,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3. 实地测量: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测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测量报告和图纸。
5. 质量检查:对测量数据和报告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6. 结束工作:完成测量任务后,对工作进行总结和归档。
四、地测工作的质量管理1. 输入管理:对测量仪器、设备等的进货、验收和存放进行管理。
2. 过程管理:对测量过程中的采样、测量、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管理。
3. 出口管理:对测量报告、图纸等文件的审核和发放进行管理。
4. 督导检查:对地测工作的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地测工作的安全管理1. 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督责任。
2. 安全演练: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安全培训: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安全设施:对测量现场、车辆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地测防治水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
地测防治水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补充规定一、实施细则(一)测量部分1、中腰线标定及时、准确、无责任工程事故。
(1)巷道开工通知单要提前3天发送地测部门。
(2)重要巷道的开门应有标定工作设计图。
(3)巷道开门时须对作为起算数据的上一级导线(点)进行检测。
2、3000米以上贯通测量应有设计、审批、总结,贯通测量精度符合规程规定或工程要求。
3、坚持巷道开门、贯通、停头、复工、停采及工程进度等通知单制度4、贯通通知单应提前(岩巷20-30米,煤巷30-40米)发送施工单位、矿分管领导及技术、安全、通风等单位Q5、煤矿必备的图纸(1)井田区域地形图(1:2000或1:5000)(2)工业广场平面图(1:500或1:1000)(3)采掘工程平面图(1:IOoO或1:2000)(4)井上下对照图(1:2000或1:5000)(5)矿井水文地质图(1:2000)6、矿图内容、精度符合要求,图上符号、线条符合《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要求。
7、各种防水、建筑物保护煤柱设计合理,并有设计,有批文,如有水害威胁而不需留设煤柱的,应标有探水警戒线。
(二)地质部分(I)矿井必须具备精查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补充勘探报告、储量复核地质报告,并且经过验收,结论明确,能够指导生产Q(2)地测部门必须按规定时间提供掘进地质说明书。
(3)必须有由设计部门提供的经总工程师批准的“委托书(4)“三书”必须做到文字、原始资料、图纸数字相符,内容达到要求。
(5)地质预报做到月有月报,年有年报。
必要时有临时预报。
(6)预报内容准确无误,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安全生产Q(7)水情水害预报应包括周分析、月预报、季预报、年预报。
(8)预报内容齐全,描述准确、措施有针对性,签字齐全。
(9)预报结果应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不出现误报、漏报现象。
(10)建立水文观测系统,并按规定时间定期观测。
(11)防治水工程有方案设计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12)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对不清楚地段要进行探放水,并有设计和措施。
地质勘查工作细则
前言为了提高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加强地质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特编制《地质勘查工作细则》,作为工作中的技术要求,各班组务必组织认真学习,并在工作中遵照执行。
本工作细则如与国家和上级办法的技术规定有矛盾之处及未列入本工作细则的技术工作方法与要求,一律以上级规定为准。
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工作细则一、总则(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是根据工作中取得的各项原始地质编录、矿物、岩石鉴定研究成果、岩矿化验、物理性质测定和加工技术试验、抽水试验、动态观测、水质分析及物化探资料等,而进行的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
通过这一工作,编出各种必要的图表,用以研究、了解区域地质矿产生成分布规律,了解矿床产状、规模、生成地质条件、矿石类型、工业品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开采利用经济条件,以评价矿床并指导勘查工作;根据这些资料和研究的成果,编制地质报告。
(二)资料综合整理是野外地质工作的继续,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综合整理,才能把野外获得的丰富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保证对工作区的地质、矿床情况及其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入,不断提高,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根据新情况和新认识修改原有的工作设计和施工部署,达到获取最佳的地质成果,及时提交地质报告的目的.(三)资料综合整理工作应在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的领导下,根据分工(分组)规定由有关地质、水文、物探人员负责进行,重要的综合图件,如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储量计算图等须有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亲自参与编制,或经过他们的检查,以确保工作质量。
(四)进行资料综合整理的原始资料,必须按规定经过三级检查,确认合格,方能开始整理;在整理前,要编制统一图例。
(五)资料综合整理是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及时地、不间断地进行。
二、基本要求(一)编制图件时,应事先考虑图的布置、方向、图幅大小、包含内容。
图的方向:平面图的上方为北方,剖面图的右侧为北或东。
地测工作制度
地测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地质测量工作,规范地质测量行为,提高地质测量工作质量,确保地质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地质测量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地质测量工作应坚持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可靠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地质测量标准和规范,保障地质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国家地质测量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测量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地方地质测量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测量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地测机构与人员第五条从事地质测量活动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工作场地等。
第六条地质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能力,取得地质测量资格证书。
第七条地质测量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频繁调动。
确需调动的,应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并报上级地质测量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地质测量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地质测量业务水平。
第三章地质测量计划与任务第九条地质测量单位应根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需要,编制地质测量计划,报上级地质测量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地质测量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一)地质测量目标、任务和内容;(二)地质测量范围、面积和坐标系统;(三)地质测量方法、技术和手段;(四)地质测量周期、进度和成果提交时间;(五)地质测量人员、仪器设备和资金投入;(六)其他应当包括的内容。
第十一条地质测量单位应按照批准的地质测量计划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确保地质测量任务按时完成。
第四章地质测量实施与质量控制第十二条地质测量工作应按照批准的地质测量计划、设计和技术规范进行,确保地质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地质测量单位应建立健全地质测量质量控制体系,对地质测量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
第十四条地质测量单位应定期对地质测量成果进行审核、检查和验收,确保地质测量成果的质量。
矿井测量工作实施细则
矿井测量工作实施细则一、总则矿井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它贯穿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的全过程,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矿井测量工作的管理,提高测量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测量工作的任务和内容(一)任务1、建立和维护矿井测量控制系统,为矿井各项工程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测量依据。
2、测绘各种矿图,包括井田区域地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等,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和资源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3、进行井巷施工测量和贯通测量,确保井巷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施工,实现安全贯通。
4、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回采测量,掌握采煤进度和资源回收情况。
5、参与煤矿防治水工作,进行水文地质测量和防治水工程的测量。
(二)内容1、地面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建立矿井地面测量控制网,为井下测量提供起算数据。
2、联系测量通过竖井、斜井或平硐将地面测量坐标和高程传递到井下,建立井下测量控制系统。
3、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基本控制导线测量和采区控制导线测量,为井下巷道掘进和回采提供平面位置控制。
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建立井下高程测量控制网,为井下工程施工提供高程依据。
5、巷道施工测量标定巷道的中腰线,指导巷道施工,及时检查和纠正施工偏差。
6、贯通测量制定贯通测量方案,进行贯通误差预计,保证井巷工程的准确贯通。
7、矿图测绘按照规定的比例尺和精度要求测绘各种矿图,并及时更新。
三、测量仪器和工具的管理(一)仪器设备的配备根据矿井测量工作的需要,配备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罗盘等。
(二)仪器的检验和校正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确保仪器的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
全站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仪器每年至少送检一次,钢尺等测量工具应定期进行比长和校正。
(三)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用仪器,爱护仪器设备。
场地土方平整测量方案
天河学院A区场地土方平整测量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广东技术师范天河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学生会办公室前面场地,土方整平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地形复杂。
二、人员分组本小组为第3小组一共有6人,陈德杰、何浚鸿、徐中仪、冼伟志、廖泽深、刘超三、工作计划第一天:由水准点为基准,测出各个控制点位置、高程第二天:画出该场地面积,再根据场地地形,做出合适方格点的测设第三天:得出数据,进行内业设计四、实施细则1、用全站仪测出施工范围上各个点的高程(全体组员),制作施工平面图(何浚鸿、徐中仪)2、以边DE为基准线,并以边长a=10m的方格网将场地划。
3、根据绘制的施工平面图方格网的各个角点的平面坐标,通过使用全站仪放样的方法测出其高差。
(全体组员)4、内业计算,把数据填到实训手册(全体人员)。
制作施工平面图,包括CAD版的平面图(何浚鸿、徐中仪)5、后期数据整理采用方格网法,利用EXCEL中的计算功能辅助完成数据的整理。
五、注意事项通过初步观察地形,除了部分凹凸不平,我组将会做到安全以及精密的测量。
我们会争取划分方块,实在不行,就在短时间内标记好,避免下雨小坑积水。
第3小组2012年9月13日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1.1编制说明1.1.1适用范围及编制目的(1)适用范围:校内实训基地,学生会办公室前面场地场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
(2)编制目的:场地平整工程量的计算是将需进行建设范围内的自然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场地设计标高,以确定场地的开挖区,填方区和挖填土方量,用以指导场地平整的施工;平整场地工程量计算要考虑满足总体规划、生产施工工艺、交通运输和场地排水等要求,并尽量使土方挖填平衡,减少运土量和重复挖运。
场地平整计算是场地平整的基础,它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好坏。
为保证本工程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同时保证施工安全,特编制此方案。
1.1.2编制依据(1)校内实训基地,学生会办公室前面场地的地形情况和小组所掌握的技术资料等。
野外填图实施细则
山东省沣水泉域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填图实施细则一、地质概况工作区在区域大地构造上属华北板块鲁西地块鲁西隆起北部,其北与济阳坳陷交接,属华北型地层鲁西地层。
在淄博向斜东翼,盖层总体走向为NE,倾向NW;在向斜西翼,盖层走向主要为近EW,倾向N。
基岩地层分布在胶济铁路以南广大的中低山区及丘陵区,胶济铁路以北则广泛分布第四系冲、洪积及海相之松散堆积物。
(一)地层工作区内地层由老到新分布有奥陶纪马家沟组,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二叠纪石盒子组,三叠纪石千峰群、第四纪大站组及山前组,分述如下:(1)奥陶纪马家沟组(OM)在工作区中东部自西南向东北大面积分布出露,向北西方向的山前地带隐伏于石炭-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地层之下。
与九龙群三山子组呈整合接触,是一套碳酸盐岩类沉积地层,地层呈北东走向,倾向北西,倾角10°左右,断裂构造附近产状变化较大。
在山东省淄博市沣水泉域涉及6段,为淄博市淄河岩溶水子系统及孝妇河岩溶水子系统的主要含水岩层及淄博市地下水的主要供水层位。
各段之间均为整合接触,由老到新依次为:OM):主要岩性为黄色薄层泥质白云岩、泥灰岩、角砾状Ⅰ.东黄山段(d灰岩夹薄层灰岩,厚约17~75m。
OM):主要岩性为深灰色厚层灰岩,夹多层灰黄色薄层白云Ⅱ.北庵庄段(b岩,厚约110~250m。
OM):主要岩性为薄层泥质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厚度30~Ⅲ.土峪段(t50m。
Ⅳ.五阳山段(w OM ):为灰色中厚层质纯灰岩,厚度大于200m 。
Ⅴ.阁庄段(g OM ):主要为黄灰色中薄层泥晶白云岩,局部夹角砾状白云岩,厚度50~130m 。
Ⅵ.八陡段(bd OM ):主要为厚层泥晶-细晶质纯灰岩,夹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厚度119-143m 。
(2)石炭—二叠纪地层(C-P)在工作区条带状出露于马家沟组地层的西北部。
①月门沟群(Py C -):自下而上分为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
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
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一、引言地籍调查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掌握土地利用状况、建立土地数据库、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范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制定了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地籍调查测量工作。
二、地籍调查概述地籍调查是指对土地的权属、位置、用途、面积、等级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测量、整理、归档等活动。
地籍调查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前提,可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规划等提供基础数据。
三、地籍调查测量工作流程1、准备工作:明确调查范围,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调查计划。
2、外业调查:通过实地勘察、测量、走访等方式,收集土地利用状况信息。
3、内业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形成地籍图和相关报表。
4、成果验收:提交调查成果,接受相关部门验收。
5、资料归档:将调查成果进行归档,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四、技术规范1、调查范围: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合理的调查范围。
2、测量方法: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遥感影像解译等。
3、数据处理:按照相关规范,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整理。
4、成图规范:遵循成图规范,绘制地籍图,标注必要的信息。
五、质量控制1、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调查测量成果合法、准确。
2、对调查测量成果进行检验、审核,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对调查测量成果进行评估,确保其满足相关要求。
4、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六、结语本实施细则是为了规范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
各相关部门应认真执行本实施细则,做好地籍调查测量工作,为广东省的土地管理事业做出贡献。
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一、引言为了规范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方案范文
工程测量地形测量方案范文一、前言地形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实现对地形地貌的精确测量和分析,为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方案旨在对工程测量中地形测量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系统的规划和总结,以指导实际工程测量中地形测量的实施。
二、地形测量的意义和目的地形测量是指对地表的高程和地形进行测量和分析的工作。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表的高程进行测量,形成地形图,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数据基础;二是对地表地形进行分析,包括地势起伏、地势坡度、流域分布等内容;三是对地形特征进行分析,包括地貌特征、地貌类型、地貌成因等内容。
地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为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在地质勘探、水利工程、土地规划、交通工程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工作,以获取准确的地形地貌数据。
三、地形测量的方法和步骤1.地形测量的方法地形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两种。
平面测量主要是使用测距仪、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测量,获取地表的水平位置信息;高程测量主要是使用水准仪、GPS等设备进行测量,获取地表的垂直高程信息。
在实际工程测量中,一般会同时进行平面测量和高程测量,以获取完整的地形地貌数据。
2.地形测量的步骤地形测量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测量方法和设备、设置控制点、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绘制地形图和报告。
具体的步骤如下:(1)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在进行地形测量前,需要确定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测量范围的大小,同时也要确定测量精度的要求,以指导后续的测量工作。
(2)选择测量方法和设备:根据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
一般情况下,平面测量可以选择使用全站仪、测距仪、GPS等设备,高程测量可以选择使用水准仪、GPS等设备。
(3)设置控制点:在进行地形测量前,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城 市 测 量 规 范
第1.0.9条 在已测有国家三角点和水准点的测区内进行城市测量时,城市控制网宜和国家网进行联结,联结时应对拟利用的国家网点的精度进行具体分析。
国家三角网经分析,其精度能满足城市测量要求时,应直接利用加密或进行必要的改算后加密;若精度不能满足城市测量要求时,也应充分利用其点位的标石及标架,并可选用一个国家网点的座标及一条边的方位角作为城市控制网的起算数据。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2.1.1条 一般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首级网应一次全面布设,加密网视城市建设的主次缓急,可分批分期局部布设。具备条件的城市,亦可布设全面网或越级布网。
第2.1.2条 建立城市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特殊工程控制网宜采用边角网。
比 例 尺
用 途
1:10000
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区域位置、方案比较)等
1:5000
1:2000
城市详细规划和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等
1:1000
第3.1.2条 在大城市或有地面沉降的城市应建立基岩水准标石作为地方水准原点,并应与国家水准点联测。一般城市可选择一个较为稳固并便于长期保存的国家水准点作为城市水准网的起算点。
第3.1.3条 城市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首级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加密网可布设附合路线、结点网和闭合环。只有在山区等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布设水准支线。
(2.1.4-2)
第三章 城市高程控制测量
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3.1.1条 城市高程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的等级分为二、三、四等,是城市大比例尺测图、城市工程测量和城市地面沉隆观测的基本控制。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山地的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网点的高程测定。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根据仪器精度和经过技术设计能满足城市高程控制网的基本精度者,可级水准网的国家水准点作为高级控制时,可选择一个较为稳固的国家水准点作为城市水准网的起算点,同时应充分利用测区内的水准点标石。与国家水准点联结时,其联测精度不应低于城市首级水准网的观测精度。
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测量监理实施细则1 总则1.1 本细则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9—94);《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及本加固工程的设计图纸合同文件。
1.2 本细则适用闹德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各阶段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总则、控制测量、开挖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混凝土工程和安装工程测量、竣工测量。
1.3 施工单位进场后及施工期间,应进行的施工测量工作包括下列内容:(1)根据工程施工布置图和有关测绘资料,布设施工控制网(点)。
(2)针对施工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建筑物轮廓点的放样及其检查测量工作。
(3)进行收方测量及工程量计算。
(4)单项工程完工时,对建筑物有关重要部位以及重要隐蔽工程的几何体进行竣工测量。
1.4 本细则以中误差或相对误差为衡量精度的标准,以二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
1.5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
1.6 本细则定位施工平面控制网(点)系统、高程系统必须与设计阶段一致。
为适应工程需要,施工单位应进行加密控制测量、其精度不低于本工程的首级控制。
1.7 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应遵守下列准则:(1)在各项施工测量工作开始前,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规范规定,选择正确的作业方法,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对原始观测纪录手簿,必须保持完整。
(3)施工测量成果资料(包括观测纪录、放样纪录手簿),图表(包括地形图、竣工图、施控网计算资料)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分类归档。
(4)现场作业、必须遵守有关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安全和仪器安全、严禁违章作业。
(5)施工测量所使用仪器和量具必须有关单位检测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对于要求在测量前后也须检校的仪器、量具。
可参照有关相应规定进行自检。
(6)施工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称或测量作业上岗证。
2 控制测量2.1 本工程以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网(点)做为基础控制。
云南省土地勘测定界实施细则培训讲义
查实施细则》、《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和 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执行。
本《细则修订本》从国土资源厅批准之日开始执行, 原《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土地勘测定 界实施细则>的通知》(云国土资籍[2019]5号)同时废 止。
目录
第一部分 勘测定界的历史回顾 第二部分 云南省土地勘测定界实施细则(修订本) 第三部分 实例 第四部分 线性工程勘测定界
第一部分:勘测定界的历史回顾
一、一九九九年三月前农用地转用地报批 二、二000年十二月制定《云南省土地勘测定界暂行方案》 三、二00三年十月制定《云南省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规定》 四、二00八年四月制定《云南省土地勘测定界实施细则》
1.3 承担机构 勘测定界工作,在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和领导下,由取得《云南省土地勘测定界备案证书》的 单位承担。
1.4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批次用地、单独选址建设用地、
具体建设项目供地、土地整治等各类项目用地的勘测 定界工作。
1.5《细则修订本》解释权 本《细则修订本》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采用南方CASS或MapGis、ArcGis、AutoCAD软件中 任选一类文件格式(并提交对应软件成图时所使用的样 式 文 件 ) , 项 目 用 地 范 围 图 采 用 ArcGis 格 式 ( shp 格 式),控制点成果表用TXT文件、控制点展点图与勘测
定界图同一格式。
2.9 电子报盘数据包括: (1)文本资料: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2)表格资料:勘测定界表、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
界工作和确定被征收土地为目的。 界址标志的种类有埋 石、混凝土桩、喷漆界桩、木桩等,界址标志应埋设在用 地范围线的地形平缓地段和耕地地段,埋设点中相邻点之 间应该通视,一般间隔不超过70米,个别情况最长不超 过150米,转折点必须设置界址桩。埋设点的点位、坐标、 高程应单独列表,点位精度与界址点相同,界址标志种类 、埋设密度等,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由业主根据管理工 作需要提出,埋设标志所需费用单独测算, 并由业主承 担。
水利土方开挖监理实施细则
土方开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2008 SDLJ-XSCZZ)一、目的为控制土方开挖的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和基坑开挖安全稳定,依据工程施工承建合同(以下简称“合同”或“合同文件”),以国家或部颁现行有关施工技术、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等方面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等要求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霞石涌整治工程所有土方开挖,本实施没有涉及到的问题,施工单位应及时报监理部研究,提出意见后按监理部意见执行。
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三检制”及监理部核定的各项报验制度。
用于施工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发后方能实施。
三、开工申请(一)土方工程为单项工程,工程开工前应先提出申请,经监理部审查批准签署开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工。
(二)施工单位提出工程开工申请前,应完成如下工作:1、按合同规定由承包人自行骋请有资质的测量单位提供高程控制点和坐标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上报监理部审核。
2、土方工程开工前14天,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水平,完成土方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报送监理部审查。
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一般包括下述内容:(1)工程概况;(2)开挖施工平面(含临时施工道路布置)和剖面布置图;(3)开挖方法、程序和施工作业措施计划;(4)施工设备的选择和出土、弃土堆放总体规划;(5)基坑抽排水系统;(6)安全作业措施;(7)劳动力、材料和设备配置计划;(8)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或横道图及说明;(9)质量保证措施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3、原始地形测量: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原始地面进行地形测量,并及时通知监理部,进行联合测量,或由监理部组织复查测量。
在实施地形测量前,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完成的开挖面经清理就绪后,向监理部报送中间申请检验报告,并验收合格。
4、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有关设计文件、图纸,学习并备齐有关规范、规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好技术交底。
地测工作管理制度范文
地测工作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地测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
第二条地测工作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地测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地测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精确、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地测工作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第五条地测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及时调整。
第六条地测工作应按照团队合作的原则进行,加强沟通与协作。
第二章工作内容和要求第七条地测工作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地形地貌的测量、地下水位的测定、土地利用的调查等。
第八条地测工作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并对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和汇总。
第九条地测工作应注重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不合格的数据应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第十条地测工作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第三章工作流程和控制第十一条地测工作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方案制定、任务分工、实施测量、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报告编写和总结。
第十二条地测工作的质量控制应从源头抓起,包括仪器设备的校准、测量操作的规范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第十三条地测工作应进行过程监控和结果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四条地测工作的结果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根据需要进行资料的归档和保密。
第四章工作安全和保障第十五条地测工作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第十六条地测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工器具和防护用品。
第十七条地测工作者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八条地测工作应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处罚第十九条违反地测工作管理制度的人员,依据违纪违规程度轻重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降职或停职处理。
第二十条违反地测工作管理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一条对于恶意违规、造成巨大损失或涉及其他法律问题的人员,将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追究。
以上为地测工作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煤矿测量规程》实施细则
《煤矿测量规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煤矿测量工作,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各类煤矿的测量工作。
第三条主要职责煤矿的测量工作主要负责矿井开采区域、巷道、工作面、采煤机等位置和地质构造的测量工作,并对矿井的地形地貌情况进行监测。
第二章煤矿测量物资和设备管理第四条测量工作人员资质要求从事测量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注册的测绘工程师资格证书,熟练掌握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使用,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五条测量设备和工具管理测量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定期的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和工具借用、归还登记制度,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合理使用。
第三章煤矿测量工作流程第六条测量之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测量方案编制,明确测量的目的和内容,并组织有关人员对测量区域进行勘察,熟悉工作地点的情况。
第七条测量工作的实施测量工作必须按照测量方案的要求进行,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测量过程中,必须将设备的误差和偏差考虑在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第八条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对于测量的数据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并及时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并将结果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第四章煤矿测量质量控制第九条质量管理制度煤矿必须建立完善的测量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测量工作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制定相应的测量质量检查标准和评价方法。
第十条测量质量检查煤矿必须定期进行测量质量检查,对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提升,并及时进行纠正措施和工作改进。
第五章煤矿测量工作安全与保护第十一条测量工作安全保护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煤矿的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设备,以保证测量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十二条测量仪器设备防护测量仪器设备必须进行合理的防护和保养,同时需要建立台账和登记册,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
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测量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1.1条目的和内容为规范地籍调查测量,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细则规定了地籍调查测量全过程的技术标准和实施办法。
地籍调查测量是获取和表述宗地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用途等基本情况,提供满足土地登记需要的基础资料的一系列工作总称。
工作内容包括地籍调查、地籍测量。
第1.2条依据本实施细则以下列国家标准、规定为主要依据:l.《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2.《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3.《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年修改版4.《土地登记规则》[1995]国土[法]字第184号5.国家和省有关地籍调查测量的其他规定第1.3条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城镇和独立工矿区的地籍调查测量。
农村居民点的地籍调查测量可参照执行。
第1.4条组织实施和管理1.4.1地籍调查测量工作,由省国土厅实行统一管理,以市、县为单位,由市、县国土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1.4.2开展城镇地籍调查测量的单位须遵守下列规定:(1)承担地籍调查测量的单位须持有省级(含)以上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测绘资格证书,具有地籍测绘资格。
(2)测绘单位在本省承担地籍调查测量须到省国土厅进行资格验证和任务登记。
(3)开展地籍调查测量,须向省国土厅上报技术设计书,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
1.4.3地籍调查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由组织实施单位提出申请,由省国土厅组织或委托验收。
验收合格的成果才能提供使用。
1.4.4城镇地籍调查测量成果经审核批准依法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
第1.5条调查单元地籍调查测量以宗地为单元。
第1.6条坐标系统地籍调查测量应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亦可采用地方坐标系;采用地方坐标系时应与国家坐标系连测。
条件不具备的地方,亦可采用任意坐标系。
第1.7条基本精度1.7.1地籍控制点的精度四等及四等以下的地籍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5cm。
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7
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一、基准点复测1.设计交桩工程开工前,业主或设计单位将在监理工程师在场情况下向承包商进行现场交桩,并提供基准点(导线和水准点)的详细资料。
2.基准点复测⑴承包商接到上述交桩资料后7日内,应组织合格测量人员(具备上岗证)用合格测量设备,应采用红外线测距仪全站仪(设备要标定,精度符合要求)对上述基准点进行复测。
必须和相邻标段基准点闭合。
⑵导线、水准复测成果与设计成果资料比较,复测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导线:角度闭合差(")为±16 Jn , n是测站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0。
水准:水准点闭合差为20 √Lmm ,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
⑶复测完毕后,书面将复测原始记录、计算结果、精度评定、测量人员资质证明,测量仪器检定证书与资料上报总监办审批。
3.监理工程师批复总监办在接到承包商上报的复测报告后7天内,应对承包商的复测结果予以批复。
在正式批复以前,总监办应组织测量工程师对上述基准点进行100%复核,以确保基准点准确无误。
当总监办的复核结果和承包商的复测结果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时,总监办应批准承包商使用上述基准点;当双方的测量结果有一方不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时,双方应再次组织复测,直至双方达到一致结论。
若双方的测量结果均不能满足设计和规定的精度要求,总监办应尽快书面报业主,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补救。
总监办应将承包商的复测报告和监理的复测报告报业主备案。
4.基准点的使用和保护⑴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基准点作为承包商测量定线的依据, 承包商应对其进行妥善保护,保证在施工期间不受振动。
当春融后或每隔5个月或监理工程师认为基准点不满足施工放线精度要求时, 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承包商对上述基准点进行重新测量,并以监理工程师重新批复的结论为准。
监理工程师对基准点批准使用的结论,并不免除承包商在测量工作中出现任何偏差造成工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测量实施细则地形测量实施细则1、地形测量作业流程图2、地形测量方法及要求本管理细则只适用于工程施工中局部范围内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地形测量控制网点是在施工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得到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与施工坐标系、高程系统相一致。
远离工区时,也可以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比例尺为1:200、1:500、1:1000和1:2000,按正方形或矩形法分幅。
图式符号执行国家最新版本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地形测量由于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成图所使用的仪器和软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和使用要求。
2.1 图根控制测量2.1.1 图根点布设方案图根控制点再有网络RTK覆盖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在网络系统下进行观测,网络RTK覆盖不到的区域采用普通RTK采集图根控制数据;没法接受到GPS信号的区域,简易采用图根导线形式布设。
2.1.2 图根点精度图根点平面位置中误差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 c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5 cm。
2.1.3 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图根控制点应保证足够的密度。
由于数字测图已经普及,控制点的密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原则上每平方公里不应低于64个,且每幅图内埋石图根点不应少于2个(高等级控制点也可以包含在内)。
2.1.4 图根控制点采用的标志水泥、沥青铺面地埋石图根采用直径1cm、长5cm、顶端刻有“十”字的钢钉;不埋石图根点采用5cm长的水泥钉。
土质地面打入长30cm长木桩,中心标志采用小铁钉(土质地面图根控制点作为埋石图根点必须用混凝土加固)。
2.1.5 图根控制点测量(RTK)图根控制点观测必须采用其不低于以下要求:平面≤10mm+1×10-6×D,高程20mm+1×10-6×D标称精度的仪器来进行观测。
观测前所用仪器设备必须进行检验和校正。
低海拔地区可以用RTK或网络RTK高程代替等外水准,高海拔(海拔高度≥100米)不允许使用RTK高程代替水准高程,必须走等外水准。
2.1.5.1测前点位校正为保证所测图根点的精度,用来校正的高等级控制点不得少于4个,同时点位应均匀分布测区内及周边并且每个点的高程必须是水准联测高程。
点位校正后每个点的两套系统间的残差平面和高程都不得大于3cm。
2.1.5.2图根控制点观测为保证图根控制点外业观测的顺利进行及图根点观测精度,图根控制点观测须按照以下作业要求执行:所用仪器属于自检的项目必须进行自检,尽量减少仪器误差;RTK测量时必须使用三脚架,严禁使用对中杆及简易三脚架;仪器高量取到主机护圈中间位置,由不同位置量取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天线高输入手薄中;整个图根控制过程中,一台仪器只能建立一个工程文件,不允许建立多个工程文件,防止出现多次重复点位校正。
测量模式采用“已测控制点”模式,采集历元不得小于60个(时间不低于1分钟,当信号不是太好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时间);每个点应独立初始化两次,每次初始化成功15秒后观测一次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
测量过程中,当遇到高等级控制点时必须进行检查,平面和高程互差不得大于5cm和4cm;埋石图根点和不埋石图根点外业观测时要区分清楚,在点编码内进行标识;相邻图根控制点应尽量保证相互通视。
RTK作业前必须对手薄中的观测参数进行设置,作业过程中严禁修改,手薄参数设置数据如下表:2.1.5.3 RTK作业完成后应上交的如下文件:①点矫正残差数据文件(电子文档);②带有观测日期、时间、仪器高、WGS-84坐标、国家或地方坐标系等参数的原始记录数据文件(电子文档);③两组不同观测数据三维坐标数据检核文件(电子文档);④图根控制点成果表(电子文档和各一份)。
⑤等外水准外业记录数据(装订好的A4幅面纸质资料一份)2.1.6 图根控制点测量(全站仪)没法实施RTK测量的地方,采用图根导线的方式布设图根控制点。
图根导线观测的起算点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高等级控制点。
2.1.6.1图根平面控制测量(1)图根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图根导线(网)方法,不宜超过二次附合,图根导线在个别极困难的地区可附合三次。
局部地区可采用极坐标法和交会点等方法,亦可以采用GPS测量方法布设。
(2)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之规定。
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支导线。
支导线不多于4条边,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
边长可单程观测1测回。
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连测两个已知方向,采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1测回,其它站水平角应分别测左、右角各1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与测站圆周角闭合差均不应超过±40″。
图根电磁波测距附合导线的技术要求(3)角度观测①观测注意事项A角度观测应遵守下列规定:观测应在成象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如果成象模糊或跳动剧烈,不应进行观测;B 观测前应凉置仪器30分钟,让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后才能开始观测。
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得受日光直接照射;C 仪器照准部旋转时,应平稳匀速;制动螺旋不宜拧得过紧;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位。
精确照目标时,微动螺旋最后应为旋进方向。
D 观测过程中,仪器气泡中心偏离值不得超过一格。
当偏移值接近限值时,应在测回之间重新整置仪器。
E 观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观测成果应做到记录真实,字迹工整,注记明确,观测要求及各项限差均应符合规范规定。
F用电子手簿记录时,软件必须是经过鉴定且经负责人批准使用的。
G若采用手工记录,观测完后,应立即检查记录手簿,计算各项观测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确认全部符合规定限差方可离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与重测。
②一个测站上观测工作顺序A安置全站仪a、先将脚架安放在测站上,使脚架头大致水平,脚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中心;把仪器固定在脚架上,移动脚架的两个脚,使地面测站标志中心与对中器中心大致重合;b、通过升降脚架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松开仪器连接螺丝,移动仪器,使地面测站标志中心与对中器中心精确重合,拧紧连接螺丝。
C、用仪器脚螺旋精确整平仪器:先将长水准管与两脚螺旋平行,调整这两个脚螺旋使水泡居中;再使长水准管垂直于这两个脚螺旋的连线方向,调整第三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以上对中、整平过程可能要反复进行,直到精确对中,且旋转照准部在各个方向上,长水准管气泡居中。
d、测站、各镜站(注意量取的位置)分别读记测前气压、温度。
B 观测角度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方向观测法一测回的操作步骤如下:a、盘左望远镜十字丝照准1号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水平方向设置为0º0′0″,读记水平角,测记斜距(平距、高差)。
b、盘左依次照准2…N号方向,同法测记, 最后闭合至零方向(当观测方向大于3个时)。
以上观测为上半测回。
C、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仪器1~2周后,望远镜十字丝照准零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读记水平角,测记斜距(平距、高差)。
d、盘右依次照准N,N-1…1号方向,同法测记。
e、上面a~c为第一个测回的观测,照准第1方向,设置水平度盘,同法测完全部测回。
f、量测仪器高、棱镜高作为检核g、检查记录,关闭仪器,本站结束。
C 记录检查如有需要重测(或补测)的,应马上重(补)测。
重测注意事项如下:a、重测一般应在基本测回(即规定的全部测回)完成以后,对全部成果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取舍,切忌不加分析,片面地、盲目地追求观测成果的表面上合格,以致最后得不到良好的结果。
b、因测错方向、读错记错、碰动仪器、气泡偏离过大、上半测回归零差超限以及其它原因未测完的测回,都可以立即重测,并不算重测的测回数。
c、一测回中2C互差超限,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超限时,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起始方向的度盘位置与原测回相同)。
因测回互差超限重测时,除明显孤值外,原则上应重测观测结果中2C值最大和最小的测回。
d、一测回中超限的方向数大于测站方向总数的1/3时,应重测整个测回。
e、若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或下半测回的归零差超限,则应重测整个测回。
f、在一个测站上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测站上方向测回总数的1/3时,应重测全部测回。
2.1.6.2 图根点高程测量图根点的高程,应用图根水准、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或GPS测量方法测定。
(1)、图根水准①、图根水准测量应起闭于高等级高程控制点上,可沿图根点布设为附合路线、闭合环或结点网,对起闭于一个水准点的闭合环,必须先行检测该点高程的正确性。
高级点间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不得大于8Km,结点间路线长度不得大于6Km,支线长度不得大于4Km。
使用不低于DS10级的水准仪(i角应小于30″),按中丝读数法单程观测(支线应往返测),估读至毫米。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之规定。
图根水准计算可简单配赋,高程应取至厘米。
表 6图根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L为路线长度,以km计;n 为测站数。
②、图根水准观测使用不低于DS10级型水准仪配双面木质标尺观测,按中丝读数法单程观测(黑面一次读数),中丝估读至1mm;支线按往返观测。
③、图根水准外业记录采用电子手薄记录方式记录。
(2)、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①、图根三角高程导线应起闭于高等级控制点上,其边数不应超过12条,边数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
图根三角高程导线垂直角应对向观测,图根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之规定。
表7 图根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注: 1、S为边长(Km),HC为基本等高距(m),nS为边数,D为距边边长(Km);2、仪器高和目标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或高程较差在限差内时,取其中数。
当边长大于400m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
计算三角高程时,角度取至秒,高差应取至厘米。
②、当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施测图根点高程时,垂直角的观测可在水平角观测完后进行。
③、垂直角观测A、在盘左位置用中丝照准觇牌标志线,测记垂直角,完成上半测回。
B、盘右照准觇牌标志线,测记垂直角,完成下半测回。
C、盘左、盘右两位置照准目标时,目标成像应位于垂直丝左、右的对称位置。
(3)、图根平差计算1) 平差计算前对原始观测成果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成果的正确性。
2) 平差计算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的NASEW95或南方平差易2005。
3) 图根控制点高程平差资料需装订成册上交。
2.1.6.3 成果资料提交清单(1)图根平面外业记录手薄(一份)(2)图根高程外业记录手薄(一份)(3)图根水准外业记录手薄(一份)(4)平面、三角高程、图根水准平差资料(各一份)(5)图根控制点成果表(一份)3、地形图测绘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