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劝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积累文本中的重点实词、掌握几个虚词的用法。 二、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课文 注释和工具书阅读、 探讨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 善于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 三、 情感目标:认识学习对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意义,并在学习过程中践 行“积累”“恒心”“专注”的优秀求学品质。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 的积累,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使文中论述的道理深入学生内心并使之身体力 行。 【教具、学具准备】: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中学生《古汉语常用字 字典》。 【教学设想】 本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第一篇, 所 以本文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个专题展开。同时,《劝学 》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积累文言知识,引导学 生深刻理解课文语句章法是教学设计中所考虑的另一重点。 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以 指引学生乐于亲近文言文为原则,以探究、合作为途径,所以生生合作,师生互 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这篇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 【教学过程】 预习提纲: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 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在预习笔记上。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一个有修 养的人。 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提高修养的途径又是什么呢?答案有一个, 就是学习。其实,学会学习也是一种学习,优秀的学习品质本身就是一种修养。 相信两千多年前荀子所作的 《劝学》 会对我们学会学习和培养我们的学习品质从 而提高我们的学习修养有所启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荀子简介: 1、 学生读注释。 2、 教师补充: 荀子, 名况, 战国末期赵国人。 曾游学于齐国、秦国、 楚国, 韩非、 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 提出了“人性本恶” 的观点,但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性中的“恶”,因此,他特别重视 人的学习,重视教育的作用。 课文赏析: 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老师发音、重读、断句。 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3、三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点拨,对学生读得精彩的地方要及时 鼓励(可以带头鼓掌),以营造一种感情朗读的氛围。 二、 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1、 学生根据预习笔记,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合作解决。 2、 教师在课堂巡回,可适当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对小组内争论不定的问 题给以解答。但要注意在解答时以引导、点拨为主,不宜直接明确“答案”,以 免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三、 师生合作,答疑解惑: 每组可由一名代表提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教师给予解答或让其它小组同 学给予解答,教师在学生解答时要注意是否需要补充、拓展或强调。 四、 边读边译,字句落实: 经过上面的环节,学生已经扫清了字、词、句理解上的障碍,为巩固效果, 增强整体把握课文能力,要求学生边小声读边在心中翻译。 (翻译的过程也是对 所学知识运用、巩固的过程) 五、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比较“于”“焉”在文中不同语句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 找出文中使用“而”的句子 并根据它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 1、 教师出示几个重点、难点的句子,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选择的文 句要能反映课文中的重点文言现象。 2、 检查对虚词“于”“焉”“而”等的掌握情况, 并指导学生通过中学生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了解“而”“焉”的其它用法。教师此时注意适时讲解、 点拨。 二、 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教师明确本段第一句话“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3、 教师出示问题: 找出本段中论述到的事物及其关系, 其所含喻义是什么? 蓝←———胜于——青(取之于蓝) 提高自己 水←———寒于——冰(水为之) 直木——輮————→轮 木———受绳———→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利 结论: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注※:1、在分析所论事物的关系和特点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用文本中的 词句加以表述。 2、“结论”和“喻义”由学生去总结、揭示,老师只作适当点拨。 (二)、研习第二段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问题:找出本段中五组对应关系,用文中的语句概括其共同特 点,其中喻义是什么? 跂而望——————→登高博见 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假于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河 共性:“善假于物”。 结论:善假于物,可以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注※:教师提示学生回顾荀子思想,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强调后天的 学习和后 天的环境、 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从而提高自己 成为 君子乃至圣人的修 养,所以荀子特别重视学习的作用。

3、 教师引申: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又面临 许多不利条件 ,每个学生都应该利用和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足,在学习 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 (在此,教师也可以设置成问题的形式,让学 生自由发言,交流感受和心得) (三)、研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问题:荀子在本段中强调了哪些优秀学习品质,除了运用比喻 论证外还采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明确:学生不难得出本段中强调的三种优秀品质——积累、恒心、专注,以 及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拓展延伸:积累、恒心、专注,是一个人学有所成的三种关键品质,我 们在 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这种品质。 教师在此处设置“缺 点曝光台”和“优点展示厅”两个栏目, 针对这三种学习品质, 鼓励学生勇敢说 出自己的不足, 也大方说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进而激励学生不断增强认识 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修养。 (四)、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大量运用贴近生活的比喻阐明事理。(释理通俗,形象鲜明) 2、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观点突出,说理深刻) 3、结构采用“总—分”式。(纲举目张,条理清晰) 三、布置作业:(二选一) 1、结合自己体会,采用“总—分”形式就“积累”“恒心”“专注”谈谈 你的感受和认识, 可三者联系起来谈, 也可就其中一点发表见解。 写在周记本上, 600 字左右。 2、 学习是提高人身修养的重要途径, 学习修养是人身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生的你通过本文的学习受到哪些启发?请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感想于周 记本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