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摘要:刚刚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是很肤浅的, 而对于与大学生有关的就业法律知识更是严重缺失。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育与强化应从法律理论教学与就业指导课的有机结合、增强高校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法律教学团队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培养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中指出,大学生当年毕业560万左右,估计到年底,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
笔者认为,除其他因素外, 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也是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法律认知的现状1.现状分析刚刚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是很浅显的。
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尤其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还更多地停留在感性认知水平上,有时甚至会产生法律认知的盲区。
他们一旦步入社会,在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和单位合法权益等诸多法律问题时,充满了困惑与彷徨而不知所措。
就这类问题本课题小组于2009年对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采取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应该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在问卷调查表中,我们根据需要设计了20个问题。
其中,在问到“你认为劳动法律知识在求职过程中是否重要”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无所谓”和“不重视”;在问及“你听说过以下几部关于劳动就业的法律: A劳动法、B劳动合同法、C促进就业法、D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问题时,绝大多数大学生回答“没有什么印象”。
我们针对关乎每一位大学生切身利益的2008年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设问了“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在校大学生能否订立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不是等于铁饭碗”、“用工单位在试用期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等几个基本的法律常识问题时,大学生们亦一无所知,认为与自己没什么关系。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有关就业的法律知识严重缺失,对就业中的法律知识缺乏足够重视,对相关法律规范的理解、掌握、运用能力较差,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时抱佛脚的思想。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模式研究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模式研究摘要: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法律意识缺失的问题,为此大学教育必须对该问题认真加以对待。
本文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简述了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其次梳理了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培养模式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模式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律意识水平直接影响到依法治国战略能否顺利推进,同时也对我国未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其法律意识的提升,使他们牢固树立法治思维,通过自身的法治理念和实际行动,推动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深入。
在我国大力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历史条件下,政府、社会、高校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深入探索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1.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包括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看法,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以及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和法治观念等。
在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需要。
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依法治国的里程碑,我国将步入法治化轨道。
大学生能否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关系到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建设。
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必须引起政府、高校、社会三个层面的高度重视。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深入,需要大学生的参与和支持,咼校必须咼度重视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积极推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目标而给予高度注 重 ,却疏忽 了学生 能否真正地 掌握休 息 、失 业方面的法律法 规 ,能 否在 失业 择业 中维护 本身 的合 法权 益 、 维护本人合理的休息权 、如 何诚信失 业等更 为重要 的法律教 育 及其责任。 三 、大 学 生 就 业 法律 意识 培 养 首 先 ,应该 鼓励 高 校 的 法 律 课 程 进 行 变 革 。 将 法 律 实 际 教 学与失业指点课 程充分有效地结合 起来 ,适 时地采取弹性教学 。 学 生 在 校 期 间 ,除 了要 求 学 生 学 习相 关 的 法 律 知 识 外 ,还 要 经 常 开 展 各 种 择 业 、 就 业 、失 业 、签 订 合 同 、维 权 等 多 种 多 样 的 实践活动 ,启发与鼓 励学生 将学 习到 的法 律知识运用 到实践 生 活 中,切实地将理论 与实践 相结合 。毕业 后就业前 ,采 取多种 办法 ,向学生灌 输法律 维权 知识 ,锻炼法 律运用 能力 ,从而确 保学生在真正就业 的时候 ,在 于用人单 位签订合 同,或是 自己 的合法权益遭 到侵害 的时候 ,不会迷 茫 ,手无足措 ,不会一 味 放弃 自己的权利 ,不会单单 的妥协 。 其次 ,要将单纯 的法 律教 学与 专题 讲座 有机 地 结合 起来 , 适时展开一些与先生失业有 关的法律 知识 的专 题讲座 ,如 《 休 息合 同法》 、《 休 息法 》 等。这样 的讲 座应该 是 以教员 为主导 , 以学 生 为 主 体 ,形 式 灵 活 多 变 ,教 与 学 互 相 促 进 , 由 于 行 将 毕 业 的大学生曾经对法律特别 是相关 的失业 方面 的法律 发生 强无 力的认同感 、需求感 ,所 以迫切希望 教师 给予更多 的引导 与协 助 ,以防止在失业 中走 弯路 。在法 律教学 中 ,老师应该 注重将 实际教学与案例教学有 机地结 合起来 ,用 事实 向学 生证 明法律 学 习的必要性 ,用事 实向学生讲述如何运用法律 。 最后 ,学生应该 从心里 上高度重 视就业 法律知识 的学 习与 掌握 ,知道学习的 目的 ,在平时能够将所学 知识 与实际相结合 , 提高学 习的积极 性 ,运 用 的 自觉性 。在学 校学 习法律 知识 时, 不能单纯地被各种法律 知识条文 ,还要真 正准确 的理 解其含 义 是什么 ,并且能够联想到实际生活 中,如果我发 生了某样事情 , 那么该去如何解决 ,该用 哪些 自己所学过 的知识来 维护 自己的 合法权益 。 大 学 生 就 业 失 业 法 律 意 识 的 培 养 ,是 一 项 需 要 长 期 努 力 长 期奋斗的大事 ,是当前 以及 将来很 长一段 时期 内国家和社会 关 注 的重 点 ,大 学 生 、 老 师 、 学 校 、 家 长 、社 会 都 要 足 够 重 视 。 ( 作 者 单位 :河南 师 范 大 学 )
大学生法律缺失的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逐渐壮大。
然而,在享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一些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甚至出现违法行为,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大学生法律缺失案例的分析,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案例介绍案例背景:某高校大学生小张,因家庭贫困,通过助学贷款完成了大学学业。
毕业后,小张在某企业找到一份工作,开始了还贷生活。
然而,在还款过程中,小张因无力偿还贷款,心生邪念,决定实施诈骗。
案例经过:小张利用自己掌握的个人信息,伪造了借款合同,并向银行申请贷款。
在骗取到贷款后,小张将钱款用于挥霍,并未用于还款。
银行发现异常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过调查,公安机关将小张抓获归案。
案例结果:小张因涉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案例分析1. 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1)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是培养孩子法律意识的第一课堂,然而,在一些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法律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孩子缺乏法律意识。
(2)学校教育不足。
部分高校在法律教育方面存在不足,课程设置不够完善,教育方式单一,导致学生法律知识匮乏。
(3)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不良风气、媒体负面报道等因素,使一些大学生对法律产生误解,认为法律可以随意践踏。
2. 案例启示(1)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法律教育,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引导孩子遵守法律法规。
(2)完善学校教育。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教育,开设相关课程,丰富教育形式,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要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四、对策建议1. 家庭层面(1)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其错误行为。
(2)家长要树立法治观念,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学校层面(1)完善法律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法律教育质量。
(2)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浅析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问题
浅析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问题大学生作为法治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栋梁,其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法治建设。
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为薄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缺乏对法律的基本了解和理解。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没有系统地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导致进入大学后对法律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
法律知识对于大学生而言可能显得比较枯燥和抽象,难以引起兴趣,进而导致他们对法律意识的培养不够积极。
大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度不高。
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更关注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个人兴趣的追求,而对法律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
他们可能只关心能不能通过考试,是否能够找到好工作,对于法律的相关规定和保障并不了解,甚至不认为这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大学生缺乏法律实践的机会。
尽管大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接触一些法律案例,但是他们缺乏实际运用法律知识的机会。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法律知识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缺乏实践运用的机会,从而无法体验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大学生对法律问题的认识相对浅显。
由于法律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往往感到困惑。
他们可能不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缺乏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法律咨询和纠纷处理方面,大学生往往需要寻求外部的帮助,无法独立解决自己的问题。
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问题,首先应该加强对法律知识的教育和培养。
通过拓宽法律课程的覆盖范围,增加法律方面的选修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法律知识。
可以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提供法律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让大学生对法律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应该提高大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度。
通过举办法律专题讲座、法治教育活动等形式,引起大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兴趣和关注。
在教育体系中加入一些法律案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到法律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作用。
应该提供更多的法律实践机会。
通过开设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等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法律实践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法律问题的认识。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意识作为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在这其中,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及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那么,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究竟如何?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进行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1.意识上较为薄弱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法律意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模糊的道德标准或者道德规范上,并没有形成深刻的法律观念。
这也使得他们在法律问题处理或遇到法律难题时表现出的“不屑一顾”或“无从下手”现象。
2.法律知识缺失严重大学生虽然是知识分子的代表,但在法律知识上却较为缺乏。
很多大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法律案例、法律名词或法律常识等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形成深刻的了解。
这也为其日后在思想认识、言行举止等方面的误区埋下了潜在的隐患。
3.法治意识有待提高在大学生中存在一些法治意识不强的现象,如出现不遵守法律的现象、法律意识淡薄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法律上理性思考能力不足、受其他因素影响所致。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影响因素1.教育问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其所受的教育息息相关:一方面,一些“突击”式的教育体制或者教育内容中低下,未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和培养;另一方面,当前国内的法律教育,在与国外高水平法律教育学校相比,还存在差距。
因此,都会导致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相对偏弱。
2.社会环境问题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当前,大学生在承受着学习、就业、人际关系以及独立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一些外部娱乐和创新形态的宣传亦可能误导大学生,引发一些不利于法律意识的行为。
三、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改进1.教育方面的改进教育也是帮助改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校园中,应当将法律意识教育渗透进每个方面,可以专门开设法学课程或者开展讲座、培训等方式来提升学生对法律的了解。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教学改革正稳步推进,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工作者针对大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为大学生今后顺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仍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建设者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培养伴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各大高校近几年不断扩招,每年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渐上涨。
从实际调查结果中发现,高校毕业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十分薄弱,高校学生很难独立解决社会上的各种法律纠纷。
为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高校建设者必须从法律理论教学和就业指导课上着手,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
下文从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着手,对强化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1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现状1.1就业法律知识匮乏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进入社会的高校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律知识,但是,当其劳动权益受侵犯或者该寻求方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他们通常表现出千万般无奈,这从根本上表明高校学生就业法律知识存储量不足。
1.2就业法律意识淡薄刚进入社会的高校学生大多数认为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专业技能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存储比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重要,认为掌握就业法律知识可有可无,就业法律意识淡薄是高校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1.3缺少主动学习的意愿绝大部分高校学生认为就业法律是教师和学校的事情,与自身无关,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学习就业法律知识甚至对就业法律知识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就业法律知识缺少积极性。
2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2.1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受学生自身和学校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心理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承载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期望,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就业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法治中国视角下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法治中国视角下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法治中国的视角下,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法律知识的薄弱、法律意识的缺失等。
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将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普及不足是当前影响法治素质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
大学生普遍对法律知识了解有限,对于法律法规的掌握不够全面。
这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无法正确应对,甚至可能犯下违法行为。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法律教育的普及性和深入性。
学校应加大法律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力度,增设专门的法律类课程,如宪法学、刑法学、劳动法等,培养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
还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这也是影响法治素质培养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缺乏对法律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认识不足,对法律规定的约束意识较弱。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加强对法律意识的培养。
可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学校还可以建立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对法律的感知和理解。
大学生在法律实践中的参与度较低也是一个问题。
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用于学习和准备就业,缺少法律实践的机会。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深入理解法律,并提高法治素质。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可以是建立校园法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际案件研究和法律实践的机会。
可以通过与律师事务所、法院等机构的合作,让学生参与实际案件的调研和解决过程,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法律素养。
学校还可以组织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法律辩论和案件审判,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还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关于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其应对措施的若干思考
1 3尚未形成有效的法律认 知体系 。此现象普遍存在 , 大 学生
社会 阅历浅 , 尚未形成相对较 为成熟 的认知体系 , 尤其对 于法 律知 识 的认知还更多地停滞在感性的层面 , 一旦踏 向社会 , 在维护 自己 合法 的劳动权益上缺乏必要的理论 、 实践支撑 。
2 大 学生 就 业 法 律 意 识 缺 失 的 原 因
上这些多方位 的综合素质才是企业所重视和需求的。一个人 的专 业技能可 以通 过培训得到提高 , 但一个人 的修养和素质 则不是一 朝一夕能养成的。同样 , 就业法律 意识 的建 立和培养 也不可 能一 蹴而就 , 而需要 一个循 序渐 进 、 人情人 理 、 潜移 默化 的教 育过 程。 只有专业精准的指 导和生动实用 的践行才能对学生产生作用 。因 此, 高校 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不仅要重视专业课 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
学教 育 团 队 , 从 而 为 大 学 生 就 业 法 律 意 识 的培 育 以 及 相 关 知 识 的
1 . 1 对 就业法律 知识缺乏 足够重视 。当前 高校学 生对相关法 律知识 的重要性缺乏 必要 的正确认识 , 普遍认 为与 自身 的就业 和 发展关系不大。因此对 于法 律规 范的学 习、 理解敷衍 了事 , 实 际运 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欠缺。 1 . 2 对 劳动法 的相关知识 存在认识 盲 区。 目前绝 大多数 的学 生对于 “ 非全 日制用工 ” 、 “ 无 固定 期限劳动 合 同” 、 “ 试用期 ” 等相
实践几乎为空 白。
于就业 法律方 面的意 识更是 严重缺 失 。大学 生就业 法律 意 识的建 立和 培 养应 " 3从增 强理论 教 育、 - 加 大就业指 导力度 、 建立 专业 的法 学教 育 团 队、 提 升 高校 学生 管理工作 者的社会 责任 意识 等方 面着手 。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原因与提升途径
障 。 另一 方 面 , 学 生 在 与单 位 签 订 劳 动合 同时 , 相 当 大 有
一
1 .平 等 意识 的 缺 失 。平 等 权是 宪 法保 障 的公 民基 本
部 分 学生 对 用人 单 位 的格 式合 同毫无 戒 心 , 认 真 查看 不
权 利 , 业 公 平 是平 等 权 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劳 动 法》 一 就 《 第
聘 过 程 中常 常利 用 其强 势 地位 压 制就 业者 , 视其 应 承担 忽
的 法 律 义 务 和 社 会 责 任 。 中 国 政 法 大 学 宪 政 研 究 所 2 1 00
年 7 发布 的《 月 当前大 学生 就业 歧 视状 况 的调查 报告 》 的如
下 结 果 就 证 实 了 这 个 问 题 。 大 学 生 被 访 者 在 应 聘 过 程 中
在 这 l% “ 了 解 ” 人 群 中 ,8 9 不 的 5 %是 在 校 的 卜 3 级 学 生 , 年
学 毕 业 生混 淆 了就 业 协议 和劳 动 合 同 。 在签 订 就 业 协议
后 , 为 自己 已经 成 功 就业 , 略 了劳 动 合 同 的签 订 。 目 认 忽
前 广 泛使 用 的毕 业 生就 业 协 议 书 内容 简单 、 混 , 乎 没 含 几
关 专 家认 为 , 在面 对就 业 中 的性 别歧 视 、 体 歧视 、 身 地域 歧
视 、 校 歧 视 等 不 平 等 情 况 时 , 数 毕 业 生 的 选 择 是 默 默 院 多 接 受 或 逃 避 、 缩 , 不 是 像 “ 国 乙 肝 维 权 第 一 人 ” 闯 退 而 中 雷 那 样 , 在 平 等 的 角 度 上 , 用 人 单 位 的 违 法 行 为 说 “ ” 站 对 不 。 2 .合 同 意 识 的 缺 失 。 在 我 国 现 行 的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体 制 下 , 业 生 就 业 需 要 签 订 就 业 协 议 。 就 业 协 议 依 法 履 毕
2024年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2024年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引言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作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法治建设的进程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律意识的觉醒与提升1. 法律课程的普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法律基础课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这一举措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从而增强法律意识。
2. 法治文化的熏陶通过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大学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这种氛围使得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提升法律意识。
3. 社会热点事件的触动一些涉及法律问题的社会热点事件,如药家鑫案、昆明火车站事件的审判等,引发了大学生对法律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事件促使大学生更加关注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提升法律意识。
二、法律意识的缺失与不足1. 法律知识的欠缺尽管大学生接受了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但由于课时有限、教学内容泛泛而谈等原因,很多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法律实践能力的不足法律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普遍不足,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法律案件中,导致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
3. 法律信仰的缺失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对法律信仰的缺失。
他们可能认为法律只是一些空洞的条文和规定,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
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
三、影响法律意识的因素分析1. 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然而,一些家庭中缺乏对法律知识的重视和传授,导致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的熏陶。
2.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一、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应当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调查研究表明,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
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够,对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缺乏认识,法律监管和自我约束意识较弱,甚至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
这种现象的出现,既与社会环境因素、教育制度问题有关,也与个人意识与认知等因素密切相关。
有必要深入分析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提升高校的法律意识,促进全社会法制观念的增强和法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1.2 二、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却显示出淡薄的倾向。
这种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为何高校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疏漏和淡化呢?从社会环境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法治建设仍存在不少不完善之处。
一些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执行并不完善,导致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意识不够强烈。
这种社会氛围也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和态度,使其法律意识相对较淡。
教育制度问题也是造成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大多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法律教育内容相对薄弱。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对法律相关知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
个人意识和认知等因素也会影响高校大学生对法律的看法。
一些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兴趣不高,对法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独立思考和责任意识,这也造成了他们对法律的淡漠态度。
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多方面交织,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法律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
接下来将从不同角度对此展开探讨。
2. 正文2.1 一、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环境中存在普遍的法治观念淡漠现象。
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现状描述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们的思想境界和社会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与之相比,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却显得相对淡薄。
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对法律知识的缺乏。
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并未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导致他们对法律的了解仅限于表面,对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缺乏深入理解。
这使得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容易出现法律意识不足的现象。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现实社会中,一些负面案例时有发生,犯罪事件频繁,不法行为屡禁不止,这种现象也给大学生传递了消极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对法律的敬畏感和遵守意识降低。
一些学生自身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
个别大学生由于年轻气盛,对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产生怀疑,容易出现犯罪意识淡化或是觉得法律禁止的事情可以随意为之的情况。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十分严峻,亟需我们共同关注和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法律教育,改善社会环境,以及引导学生自身提升法律意识,才能有效遏制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确保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遵纪守法,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好公民。
1.2 问题意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的了解程度较低,对相关法律知识知之甚少。
他们往往只对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有所了解,对于更深层次、更具体的法律规定则知之甚少,这使得他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缺乏正确的法律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二,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法律法规存在忽视和漠视的倾向。
他们可能觉得法律太过繁杂,不易理解,或者觉得自己遇不到法律问题,因此对法律的重要性不够重视。
这种漠视法律的态度会导致大学生在面临法律问题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的认知误区较多,存在一些对法律规定的错误理解。
他们可能会根据个人主观想法对法律进行歪曲解读,导致对法律的理解偏差,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现状、成因及改善
法律实践能力欠缺
大学生在遇到法律问题时 ,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法 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影响因素探讨
学校教育因素
部分高校对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 不够,法律课程设置不合理,师 资力量不足。
个人因素
大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价值观 念、心理素质等也会影响其法律 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 演中了解法庭审判程序,加深对法律 条文和司法实践的理解。
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1 2
加强法律宣传
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强法律宣传,普及法律 知识,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度和敬畏感。
整治网络环境
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和整治,打击网络违法犯 罪行为,维护网络秩序和公共利益。
教育背景与知识水平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 和文化素养,但法律知识储备不足。
社会地位与角色转变
大学生逐渐脱离家庭和学校的管束,开始承 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需要独立面对法 律问题。
法律意识缺乏表现
01
02
03
法律知识掌握不足
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 够,甚至存在误解和盲区 。
法律观念淡薄
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现 状、成因及改善
汇报人:XX 20XX-01-31
目录
• 引言 •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 成因剖析:教育、社会与个体层面 • 改善策略与建议:多维度综合施策 • 案例分析:成功实践经验分享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背景
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较为缺 乏,对法律知识掌握不足,法律 素养有待提高。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一、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意识已经成为了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现实中我们却不难发现,部分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本文将从法律意识的概念入手,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如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法律信仰缺失、法律实践能力弱等,并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以期能够为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法律意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更是他们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的基础。
法律意识是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在要求。
作为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法律意识能够帮助他们明确行为边界,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同时,通过了解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侵害。
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基础。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需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具备法律意识的大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通过合法途径表达个人意见和诉求,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在参与社会活动时,他们也能够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法律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涉及面广、实用性强。
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当前,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包括法律教育不足、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心理心态问题等。
这种淡薄的法律意识给大学生们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加强法律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法律,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加强法律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促使他们在面临法律问题时能够正确应对,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原因、对策、法律教育、社会环境、心理心态、影响、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意识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大学生中,却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这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法律教育不足、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心理心态问题等方面。
针对这一问题,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希望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1.2 问题提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日益凸显。
这一现象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隐患,尤其是在当前法治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法律意识的缺失必将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深入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推进法治建设,提高社会整体法治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发人们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问题的关注。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究其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接下来,将分别从法律教育不足、社会环境影响、心理心态问题这三个方面入手,逐一进行剖析,以期对该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2. 正文2.1 法律教育不足法律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是教学内容单一。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与培养途径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与培养途径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遍存在的法律知识贫乏。
由于高职教育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法律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在法律知识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白。
二是对法律意识的认识不足。
学生普遍认为法律知识与自己的专业无关,缺乏对法律意识的重视和认识。
三是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一些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法律观念较为陈旧,缺乏法律意识的培养。
一、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增加法律课程的开设,设置选修课程或者开展法律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
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二、加强法律实践教育。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模拟法庭、法制知识竞赛、法律实习等活动,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或者律师来校进行讲座或者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实用的法律知识。
三、加强法律意识教育。
可以通过组织法律知识宣讲活动、法治教育讲座等方式,向学生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提升他们对法律的认知水平。
可以在学生入学时进行法律知识考核,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形成良好的法律学习习惯。
四、加强法律意识培养的社会化实践。
学校可以与相关部门或者社会组织合作,开展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服务,让学生参与亲身感受社会法律环境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并通过实践加深对法律意识的认识。
五、加强家庭教育的法律意识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家庭教育讲座或者引导学生与家长进行法律意识的交流,提高家庭对法律意识的重视。
学校也可以加强与家长的联动,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主要由法律知识贫乏、认识不足和环境影响等因素所致。
但通过加强法律知识和实践教育、加强法律意识教育以及加强社会化实践和家庭教育的法律意识培养,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
这将对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
摘要:近几年,我国各大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建设工作因此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政策的影响下,高校必须结合实际教学状况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为大学生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较多问题,只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法律知识确实培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由传统的技术竞争向人力资源竞争转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切实保障自身的就业权利,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自身就业法律意识的提升,为今后的顺利就业提供思想保障。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培养仍面临着就业法律意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缺少主动学习意愿等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下文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培养方法做了总结介绍。
1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现状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存在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匮乏。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进入社会求职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匮乏的问题,求职过程中遇到劳动权益纠纷时很难站出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第二,就业法律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毕业大学生均认为就业法律知识与自身生活联系较少,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学习上,忽视了就业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不愿意花费时间在就业法律知识的学习上,导致就业法律知识匮乏。
第三,缺少主动学习的意愿。
目前,众多高校大学生认为就业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使用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在校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学习就业法律知识,对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提不起兴趣,实际学习中积极性偏低。
2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必须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因素来考虑。
众所周知,高校大学生尚未踏入社会,对社会生活了解相对较少,由于心理不成熟,害怕辜负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片面地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上,对就业法律知识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探究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成因及解决对策
探究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成因及解决对策近年来,大学生在生活和就业的过程当中,总是会有意或者无意间去触犯法律,导致好多让人痛惜的事件发生。
探析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并在这些分析结果中探究解决该问题的措施,保证当代大学生懂法、知法、遵法,对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法律在现代社会中,是公民个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武器。
一个现代意义的文盲,不仅仅是指这个人不识字,更多的是指这个人无法掌握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其中包括无法适应法治生活。
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当代的现代人,必须脱离法盲的缺点,运用好法律这个武器,保护好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
在当今的高校校园中总会发生让人痛惜的流血事件。
1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1.1 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在现实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都不清楚,但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应该说无可厚非的。
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都是实行宪政的国家,在论及宪法内容时,他们都不能立即想到公民的权利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诸如此类的要害问题,这不仅是缺乏现代法治意识和宪政意识的表现,还应该是对法律知识的缺乏所导致的。
1.2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在面对诸多法律问题的时候她们仍然总会感觉到有些迷茫,还不是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网络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任何法律规范意识。
常常出现不尊重他人隐私、侵害他人名誉,不注重个人修养等有损大学生身份的现象,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确定的准则,不清楚道德、法律和修养之间的细微联系。
1.3 当代大学生缺乏维权意识在当代社会更为常见的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面临用人企业的不公正待遇和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制度,总是无能为力,或者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经常抱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心理,一般会尽量避免走上法庭,而是一走了之,缺乏对自己合法权益的维护意识。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论文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论文范文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喜欢表现自己、设计自我,注重个人的现实利益,对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
但由于某些社会风气、传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法律意识方面非常淡薄,甚至缺失。
有鉴于此,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更不容忽视,而且应当成为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1.法律信仰缺乏法律信仰是指基于社会主体通过对法律现象的感受而形成的内心对法律价值的认同,对法律的坚定信念和尊重,是公众自觉守法的升华。
部分大学生崇尚权力,迷恋金钱和财富,对法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认识没有准确地把握,对法治缺乏信心,甚至认为法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受权力和金钱的支配,有了权力和金钱,就可以为所欲为,颠倒是非。
2.法制观念淡薄人之为人,最首要的就是其言行举止受到各种规范的约束,如校规、道德、法律,以及各种社会礼仪习惯等,其中,最基本的规范应当是道德和法律,大学生更应如此。
然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或者动辄恶言相向,互相看不起对方;或者漠视对方权益,无事生非,造谣中伤,恶意攻击他人;或者不知如何保护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权益,只能忍气吞声;更有甚者,根本无视法律的存在,最终不得不受到法律的制裁。
例如轰动全国的马加爵恶性杀人案件,还有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的泼熊事件等。
3.法律知识不足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法律素质不高,他们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识,也仅限于课堂上的灌输所得。
他们始终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学习法律便一无是处,从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法规。
殊不知,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命运和前途,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振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与培养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国民越来越重视教育,大学生人数不过激增,于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就现状来说,由于多种社会原因,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低,就业法律意识缺失,一些用人单位道德缺失,欺骗大学生。
所以大学生却往往成为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那么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又该如何培养和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呢?下面本文就从现状出发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简单地阐述一下怎样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法律素质
一、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现状剖析
在上过大学公选课——大学生就业指导之后,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在校园内调查一下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如何。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从大一到大四的部分学生,院系涉及法学、经济管理、文学、英语、物理、化学、美术等十几个院系。
其中女生比例达70%,男生只占了30%。
调查问题一般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就业过程中的法律意识,以及原因等。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少有对法律有系统的了解,即使是有些法学专业的学生遇到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危害时,也难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健全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
观,对法律知识不重视,了解甚浅,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论认识,或是有的还停留在法律认识的盲区,甚至有的学生还认为没有什么作用就不愿意去重视。
这就导致他们一旦步入社会,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就会充满疑惑,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二、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
根据上述的调查可以得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缺失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
a)从学生自身来说,一方面是心里还不够成熟,另外他们承载着家人、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期望,这就导致他们平时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一味的求得优异的成绩,却往往忽略法律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增强自己社会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的法律实践自觉性差。
上面已经讲到学生为了承受各方面的压力、竞争,不得不潜心于外语、计算机等专业课,而忽视人文的发展和法律素质的提高。
有的学生懂法却不知道用法,在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像是在就业时学生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他们大多也只是一味的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这样就必然会影响他们学法律的积极性,运用法律的主动性自觉性。
b)从学校方面来说,高校的教育存在着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
大到学校管理者,小到各个院系各个辅导员,都是非常的
重视学生专业课的理论学习。
因为学生在校四年期间专业课的成绩基本就是代表了学生的能力,成绩优异,就业率就高,反之亦然。
而一个学校学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这个学校的就业率,教学质量,以及在各项评比时的标准。
老师对于法律知识的教授,也只是把它当作一门学科一种知识来教,并不把它当作一种社会实践能力为人做事的准则来教授。
这也就当然的导致学生也单纯把法律当作一种知识来学,一门课来完成,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其应用。
再有,近年各高校依据教育部的规则,依据实践需求均已设置失业指点中心,并将失业指点课列入教学方案。
许多高校的失业指点中心仅仅围绕着当年毕业生签署了多少失业协议,并以此作为某个专业、某个学院、某所大学失业率的重要失业目标而给予高度注重,却疏忽了学生能否真正地掌握休息、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否在失业择业中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维护本人合理的休息权、如何诚信失业等更为重要的法律教育及其责任。
三、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培养
首先,应该鼓励高校的法律课程进行变革。
将法律实际教学与失业指点课程充分有效地结合起来,适时地采取弹性教学。
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求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外,还要经常开展各种择业、就业、失业、签订合同、维权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启发与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切实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毕业后就业前,采取多种办法,向学生灌输法律维
权知识,锻炼法律运用能力,从而确保学生在真正就业的时候,在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或是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时候,不会迷茫,手无足措,不会一味放弃自己的权利,不会单单的妥协。
其次,要将单纯的法律教学与专题讲座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展开一些与先生失业有关的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如《休息合同法》、《休息法》等。
这样的讲座应该是以教员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形式灵活多变,教与学互相促进,由于行将毕业的大学生曾经对法律特别是相关的失业方面的法律发生强无力的认同感、需求感,所以迫切希望教师给予更多的引导与协助,以防止在失业中走弯路。
在法律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将实际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事实向学生证明法律学习的必要性,用事实向学生讲述如何运用法律。
最后,学生应该从心里上高度重视就业法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知道学习的目的,在平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的自觉性。
在学校学习法律知识时,不能单纯地被各种法律知识条文,还要真正准确的理解其含义是什么,并且能够联想到实际生活中,如果我发生了某样事情,那么该去如何解决,该用哪些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就业失业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长期奋斗的大事,是当前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大学生、老师、学校、家长、社会都要足够重视。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根杜明,柳清,求职必备[m],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
[2] 左祥琦,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 刘新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解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 美新,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