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0个专题)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4个)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专题(14个)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之一:配方法与换元法把代数式通过凑配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式是非负数这一性质达到增加问题的条件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叫配方法.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范例讲析】: 例1: 填空题:1).将二次三项式x 2+2x -2进行配方,其结果为 。

2).方程x 2+y 2+4x -2y+5=0的解是 。

3).已知M=x 2-8x+22,N=-x 2+6x -3,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

例2.已知△ABC 的三边分别为a 、b 、c ,且a 2+b 2+c 2=ab+bc+ac ,则△ABC 的形状为 。

例3.解方程:422740x x --=【闯关夺冠】 1.已知13x x +=.则221x x+的值为__________. 2.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代数式a 2–2ab+b 2–c 2的值 (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不能确定 3已知:a 、b 为实数,且a 2+4b 2-2a+4b+2=0,求4a 2-b1的值。

4. 解方程: 211()65()11x x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若得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研究和引入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或参数)来表示这样的结果.通过变形与比较.建立起含有待定字母系数(或参数)的方程(组),并求出相应字母系数(或参数)的值,进而使问题获解.这种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范例讲析】:【例1】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1,0)、B(3,0)、C(2,-1)三点.(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函数与直线y=-x+1的交点坐标.【例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反比例函数xy 8-=的图象上的A 、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与点B 的纵坐标都是2。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一条抛物线经过点A 、B 及点C (1,7),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上海市各区2018届中考数学二模试卷精选汇编压轴题专题(有答案)

 上海市各区2018届中考数学二模试卷精选汇编压轴题专题(有答案)

上海市各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卷精选汇编:压轴题专题宝山区、嘉定区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在圆O 中,AO 、BO 是圆O 的半径,点C 在劣弧AB 上,10=OA,12=AC ,AC ∥OB ,联结AB . (1)如图8,求证:AB 平分OAC ∠;(2)点M 在弦AC 的延长线上,联结BM ,如果△AMB 是直角三角形,请你在如图9中画出 点M 的位置并求CM 的长;(3)如图10,点D 在弦AC 上,与点A 不重合,联结OD 与弦AB 交于点E ,设点D 与点C 的 距离为x ,△OEB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5.(1)证明:∵AO 、BO 是圆O 的半径 ∴BO AO =…………1分 ∴B OAB ∠=∠…………1分 ∵AC ∥OB∴B BAC ∠=∠…………1分 ∴BAC OAB ∠=∠∴AB 平分OAC ∠…………1分 (2)解:由题意可知BAM ∠不是直角,所以△AMB 是直角三角形只有以下两种情况:︒=∠90AMB 和︒=∠90ABM① 当︒=∠90AMB ,点M 的位置如图9-1……………1分 过点O 作AC OH ⊥,垂足为点H图8图10图8∵OH 经过圆心 ∴AC HC AH 21== ∵12=AC ∴6==HC AH 在Rt △AHO 中,222OA HO AH =+ ∵10=OA ∴8=OH∵AC ∥OB ∴︒=∠+∠180OBM AMB ∵︒=∠90AMB ∴︒=∠90OBM ∴四边形OBMH 是矩形 ∴10==HM OB∴4=-=HC HM CM ……………2分 ②当︒=∠90ABM ,点M 的位置如图9-2 由①可知58=AB ,552cos =∠CAB 在Rt △ABM 中,552cos ==∠AM AB CAB∴20=AM8=-=AC AM CM ……………2分综上所述,CM 的长为4或8.说明:只要画出一种情况点M 的位置就给1分,两个点都画正确也给1分. (3)过点O 作AB OG ⊥,垂足为点G 由(1)、(2)可知,CAB OAG ∠=∠sin sin 由(2)可得:55sin =∠CAB ∵10=OA ∴52=OG ……………1分 ∵AC ∥OB ∴ADOBAE BE =……………1分 又BE AE -=58,x AD -=12,10=OB ∴xBEBE -=-121058 ∴x BE -=22580 ……………1分∴52225802121⨯-⨯=⨯⨯=xOG BE y ∴xy -=22400……………1分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120<≤x ……………1分图10长宁区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6分)在圆O 中,C 是弦AB 上的一点,联结OC 并延长,交劣弧AB 于点D ,联结AO 、BO 、AD 、BD . 已知圆O 的半径长为5 ,弦AB 的长为8.(1)如图1,当点D 是弧AB 的中点时,求CD 的长; (2)如图2,设AC =x ,y S S OBDACO=∆∆,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若四边形AOBD 是梯形,求AD 的长.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6分) 解:(1)∵OD 过圆心,点D 是弧AB 的中点,AB =8, ∴OD ⊥AB ,421==AB AC (2分) 在Rt △AOC 中,︒=∠90ACO Θ,AO =5, ∴322=-=AC AO CO (1分)5=OD Θ,2=-=∴OC OD CD (1分)(2)过点O 作OH ⊥AB ,垂足为点H ,则由(1)可得AH =4,OH =3 ∵AC =x ,∴|4|-=x CH在Rt △HOC 中,︒=∠90CHO Θ,AO =5, ∴258|4|322222+-=-+=+=x x x HC HO CO , (1分)∴525882+-⋅-=⋅=⋅==∆∆∆∆∆∆x x x x OD OC BC AC S S S S S S y OBD OBC OBC ACO OBD ACO O AC DBO BA C DBAOxx x x 5402582-+-= (80<<x ) (3分)(3)①当OB //AD 时, 过点A 作AE ⊥OB 交BO 延长线于点E ,过点O 作OF ⊥AD ,垂足为点F , 则OF =AE , AE OB OH AB S ABO ⋅=⋅=∆2121Θ ∴OF OB OH AB AE ==⋅=524 在Rt △AOF 中,︒=∠90AFO Θ,AO =5, ∴5722=-=OF AO AF ∵OF 过圆心,OF ⊥AD ,∴5142==AF AD . (3分) ②当OA //BD 时, 过点B 作BM ⊥OA 交AO 延长线于点M ,过点D 作DG ⊥AO ,垂足为点G , 则由①的方法可得524==BM DG , 在Rt △GOD 中,︒=∠90DGO Θ,DO =5, ∴5722=-=DG DO GO ,518575=-=-=GO AO AG , 在Rt △GAD 中,︒=∠90DGA Θ,∴622=+=DG AG AD ( 3分)综上得6514或=AD 崇明区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6分)如图,已知ABC △中,8AB =,10BC =,12AC =,D 是AC 边上一点,且2AB AD AC =⋅,联结BD ,点E 、F 分别是BC 、AC 上两点(点E 不与B 、C 重合),AEF C ∠=∠,AE 与BD 相交于点G . (1)求证:BD 平分ABC ∠;(2)设BE x =,CF 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联结FG ,当GEF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BE 的长度.25.(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6分)(第25题图)A BCDGEF(备用图)ABCD(1)∵8AB =,12AC = 又∵2AB AD AC =g ∴163AD =∴16201233CD =-= ……………………………1分 ∵2AB AD AC =g ∴AD AB AB AC= 又∵BAC ∠是公共角 ∴ADB ABC △∽△ …………………………1分 ∴ABD C =∠∠,BD ADBC AB= ∴203BD =∴BD CD = ∴DBC C =∠∠ ………………………1分 ∴ABD DBC =∠∠ ∴BD 平分ABC ∠ ………………………1分 (2)过点A 作AH BC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H∵AH BC ∥ ∴16432053AD DH AH DC BD BC ==== ∵203BD CD ==,8AH = ∴163AD DH == ∴12BH = ……1分 ∵AH BC ∥ ∴AH HG BE BG = ∴812BG x BG -= ∴128xBG x =+…1分 ∵BEF C EFC =+∠∠∠ 即BEA AEF C EFC +=+∠∠∠∠ ∵AEF C =∠∠ ∴BEA EFC =∠∠ 又∵DBC C =∠∠∴BEG CFE △∽△ ……………………………………………………………1分∴BE BGCF EC= ∴12810x x x y x +=-∴228012x x y -++= …………………………………………………………1分(3)当△GEF 是等腰三角形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 GE GF = 易证23GE BE EF CF == ,即23x y =,得到4BE = ………2分 2° EG EF = 易证BE CF =,即x y =,5BE =-+…………2分 3° FG FE = 易证 32GE BE EF CF == ,即32x y =3BE =-+ ………2分奉贤区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5分,第(2)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4分)已知:如图9,在半径为2的扇形AOB 中,∠AOB=90°,点C 在半径OB 上,AC 的垂直平分线交OA 于点D ,交弧AB 于点E ,联结BE 、CD .(1)若C 是半径OB 中点,求∠OCD 的正弦值; (2)若E 是弧AB 的中点,求证:BC BO BE ⋅=2;(3)联结CE ,当△DCE 是以C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CD 的长.图9备用图ABO备用图ABO黄浦区25.(本题满分14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BCD=∠D=90°,E是边AB的中点.已知AD=1,AB=2.(1)设BC=x,CD=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2)当∠B=70°时,求∠AEC的度数;(3)当△ACE为直角三角形时,求边BC的长.25. 解:(1)过A作AH⊥BC于H,————————————————————(1分)由∠D=∠BCD=90°,得四边形ADCH为矩形.在△BAH 中,AB =2,∠BHA =90°,AH =y ,HB =1x -,所以22221y x =+-,——————————————————————(1分) 则()22303y x x x =-++<<.———————————————(2分)(2)取CD 中点T ,联结TE ,————————————————————(1分) 则TE 是梯形中位线,得ET ∥AD ,ET ⊥CD .∴∠AET =∠B =70°. ———————————————————————(1分) 又AD =AE =1,∴∠AED =∠ADE =∠DET =35°. ——————————————————(1分) 由ET 垂直平分CD ,得∠CET =∠DET =35°,————————————(1分) 所以∠AEC =70°+35°=105°. ——————————————————(1分)(3)当∠AEC =90°时,易知△CBE ≌△CAE ≌△CAD ,得∠BCE =30°, 则在△ABH 中,∠B =60°,∠AHB =90°,AB =2,得BH =1,于是BC =2. ——————————————————————(2分)当∠CAE =90°时,易知△CDA ∽△BCA ,又2224AC BC AB x =-=-,则2241174AD CAx x AC CBx -±=⇒=⇒=-(舍负)—————(2分) 易知∠ACE <90°.所以边BC 的长为2或117+.——————————————————(1分)金山区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 分)如图9,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AD =5,3sin 5B =,P 是线段BC 上 一点,以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P 与射线AD 的另一个交点为Q ,射线PQ 与射线CD 相交于点E ,设BP =x .(1)求证△ABP ∽△ECP ;(2)如果点Q 在线段AD 上(与点A 、D 不重合),设△APQ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QED 与△QAP 相似,求BP 的长.25.解:(1)在⊙P 中,PA =PQ ,∴∠PAQ =∠PQA ,……………………………(1分)∵AD ∥BC ,∴∠PAQ =∠APB ,∠PQA =∠QPC ,∴∠APB =∠EPC ,……(1分) ∵梯形ABCD 中,AD ∥BC ,AB =DC ,∴∠B =∠C ,…………………………(1分) ∴△APB ∽△ECP .…………………………………………………………(1分) (2)作AM ⊥BC ,PN ⊥AD ,∵AD ∥BC ,∴AM ∥PN ,∴四边形AMPN 是平行四边形,∴AM =PN ,AN =MP .………………………………………………………(1分) 在Rt △AMB 中,∠AMB =90°,AB =5,sinB =35, ∴AM =3,BM =4,∴PN =3,PM =AN =x -4,……………………………………(1分) ∵PN ⊥AQ ,∴AN =NQ ,∴AQ = 2x -8,……………………………………(1分) ∴()1128322y AQ PN x =⋅⋅=⋅-⋅,即312y x =-,………………………(1分) 定义域是1342x <<.………………………………………………………(1分) (3)解法一:由△QED 与△QAP 相似,∠AQP =∠EQD ,①如果∠PAQ =∠DEQ ,∵△APB ∽△ECP ,∴∠PAB =∠DEQ ,又∵∠PAQ =∠APB ,∴∠PAB =∠APB ,∴BP =BA =5.………………………(2分)ABCD图9备用图②如果∠PAQ =∠EDQ ,∵∠PAQ =∠APB ,∠EDQ =∠C ,∠B =∠C ,∴∠B =∠APB ,∴ AB =AP ,∵AM ⊥BC ,∴ BM =MP =4,∴ BP =8.………(2分) 综上所述BP 的长为5或者8.………………………………………………(1分) 解法二:由△QAP 与△QED 相似,∠AQP =∠EQD , 在Rt △APN 中,AP PQ ===∵QD ∥PC ,∴EQ EPQD PC=, ∵△APB ∽△ECP ,∴AP EPPB PC=,∴AP EQ PB QD =, ①如果AQ EQ QP QD =,∴AQ AP QP PB =x=,解得5x =………………………………………………………………………(2分) ②如果AQ DQ QP QE =,∴AQ PBQP AP==解得8x =………………………………………………………………………(2分) 综上所述BP 的长为5或者8.…………………………………………………(1分)静安区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4分)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6,BC =9,31cos =∠A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动点P 在边AB 上,⊙P 经过点B ,交线段PA 于点E .设BP = x .(1) 求AC 的长;(2) 设⊙O 的半径为y ,当⊙P 与⊙O 外切时,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 如果AC 是⊙O 的直径,⊙O 经过点E , 求⊙O 与⊙P 的圆心距OP 的长.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4分) 解:(1)作AH ⊥BC 于H ,且31cos =∠ABC ,AB =6, A 第25题图B P OC DE · 第25题备用图ABOCDDA · POE那么2316cos =⨯=∠⋅=ABC AB BH …………(2分) BC =9,HC =9-2=7,242622=-=AH , ……………………(1分) 9493222=+=+=HC AH AC ﹒ ………(1分)(2)作OI ⊥AB 于I ,联结PO , AC =BC =9,AO =4.5 ∴∠OAB =∠ABC ,∴Rt △AIO 中, 31cos cos ==∠=∠AO AI ABC IAO∴AI =1.5,IO =2322=AI ……………………(1分) ∴PI =AB -BP -AI =6-x -1.5=x -29, ……………………(1分) ∴Rt △PIO 中,41539481918)29()23(2222222+-=+-+=-+=+=x x x x x OI PI OP ……(1分) ∵⊙P 与⊙O 外切,∴y x x x OP +=+-=415392 ……………………(1分) ∴y =x x x x x x -+-=-+-153364214153922…………………………(1分) ∵动点P 在边AB 上,⊙P 经过点B ,交线段PA 于点E .∴定义域:0<x ≤3…………(1分) (3)由题意得:∵点E 在线段AP 上,⊙O 经过点E ,∴⊙O 与⊙P 相交 ∵AO 是⊙O 半径,且AO >OI ,∴交点E 存在两种不同的位置,OE =OA =29① 当E 与点A 不重合时,AE 是⊙O 的弦,OI 是弦心距,∵AI =1.5,AE =3, ∴点E 是AB 中点,321==AB BE ,23==PE BP ,3=PI , IO =23 3327)23(32222==+=+=IO PI OP ……………………(2分)② 当E 与点A 重合时,点P 是AB 中点,点O 是AC 中点,2921==BC OP ……(2分) ∴33=OP 或29. 闵行区25.(本题满分14分,其中第(1)小题4分,第(2)、(3)小题各5分)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ACB = 90o,AC =6,BC = 8,点F 在线段AB 上,以点B 为圆心,BF 为半径的圆交BC 于点E ,射线AE 交圆B 于点D (点D 、E 不重合).(1)如果设BF = x ,EF = 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第25题图(2)(2)如果»»2EDEF =,求ED 的长; (3)联结CD 、BD ,请判断四边形ABDC 是否为直角梯形?说明理由.25.解:(1)在Rt △ABC 中,6AC =,8BC =,90ACB ∠=o∴10AB =.……………………………………………………………(1分) 过E 作EH ⊥AB ,垂足是H , 易得:35EH x =,45BH x =,15FH x =.…………………………(1分) 在Rt △EHF 中,222223155EF EH FH x x ⎛⎫⎛⎫=+=+ ⎪ ⎪⎝⎭⎝⎭,∴(08)y x x =<<.………………………………………(1分+1分) (2)取»ED的中点P ,联结BP 交ED 于点G ∵»»2EDEF =,P 是»ED 的中点,∴»»»EP EF PD ==. ∴∠FBE =∠EBP =∠PBD .∵»»EPEF =,BP 过圆心,∴BG ⊥ED ,ED =2EG =2DG .…………(1分) 又∵∠CEA =∠DEB ,∴∠CAE =∠EBP =∠ABC .……………………………………………(1分)又∵BE 是公共边,∴BEH BEG ∆∆≌.∴35EH EG GD x ===.在Rt △CEA 中,∵AC = 6,8BC =,tan tan AC CECAE ABC BC AC∠=∠==, ∴66339tan 822CE AC CAE ⨯⨯=⋅∠===.……………………………(1分) (备用图)CBA (第25题图)CBEF DADEBACF∴9169782222BE =-=-=.……………………………………………(1分) ∴6672125525ED EG x ===⨯=.……………………………………(1分)(3)四边形ABDC 不可能为直角梯形.…………………………………(1分)①当CD ∥AB 时,如果四边形ABDC 是直角梯形, 只可能∠ABD =∠CDB = 90o. 在Rt △CBD 中,∵8BC =, ∴32cos 5CD BC BCD =⋅∠=, 24sin 5BD BC BCD BE =⋅∠==. ∴321651025CD AB ==,328153245CE BE -==; ∴CD CEAB BE≠. ∴CD 不平行于AB ,与CD ∥AB 矛盾.∴四边形ABDC 不可能为直角梯形.…………………………(2分) ②当AC ∥BD 时,如果四边形ABDC 只可能∠ACD =∠CDB = 90o. ∵AC ∥BD ,∠ACB = 90o, ∴∠ACB =∠CBD = 90o . ∴∠ABD =∠ACB +∠BCD > 90o. 与∠ACD =∠CDB = 90o矛盾.∴四边形ABDC 不可能为直角梯形.…………………………(2分)普陀区25.(本题满分14分)已知P 是O ⊙的直径BA 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P ∠的另一边交O ⊙于点C 、D ,两点位于AB 的上方,AB =6,OP m =,1sin 3P =,如图11所示.另一个半径为6的1O ⊙经过点C 、D ,圆心距1OO n =.(1)当6m =时,求线段CD 的长;(2)设圆心1O 在直线AB 上方,试用n 的代数式表示m ;(3)△1POO 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能成为以1OO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试求出此时n 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DEBACFDC25.解:(1)过点O 作OH ⊥CD ,垂足为点H ,联结OC .在Rt △POH 中,∵1sin 3P =,6PO =,∴2OH =. ········· (1分) ∵AB =6,∴3OC =. ······················ (1分)由勾股定理得 CH = ····················· (1分)∵OH ⊥DC ,∴2CD CH == ················ (1分) (2)在Rt △POH 中,∵1sin 3P =, PO m =,∴3mOH =. ········ (1分) 在Rt △OCH 中,2293m CH ⎛⎫- ⎪⎝⎭=. ················ (1分)在Rt △1O CH 中,22363m CH n ⎛⎫-- ⎪⎝⎭=. ·············· (1分)可得 2236933m m n ⎛⎫⎛⎫--- ⎪ ⎪⎝⎭⎝⎭=,解得23812n m n -=. ········· (2分)(3)△1POO 成为等腰三角形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当圆心1O 、O 在弦CD 异侧时①1OP OO =,即m n =,由23812n n n-=解得9n =. ········· (1分)即圆心距等于O ⊙、1O ⊙的半径的和,就有O ⊙、1O ⊙外切不合题意舍去.(1分)②11O P OO =n =,解得23m n =,即23n 23812n n -=,解得n ·········· (1分) ● 当圆心1O 、O 在弦CD 同侧时,同理可得 28132n m n-=.∵1POO ∠是钝角,∴只能是m n =,即28132n n n-=,解得n . ·· (2分)综上所述,n .青浦区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4分)如图9-1,已知扇形MON,∠MON=90o,点B在弧MN上移动,联结BM,作OD⊥BM,垂足为点D,C为线段OD上一点,且OC=BM,联结BC并延长交半径OM于点A,设OA= x,∠COM的正切值为y.(1)如图9-2,当AB⊥OM时,求证:AM =AC;(2)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3)当△OAC为等腰三角形时,求x的值.25.解:(1)∵OD⊥BM,AB⊥OM,∴∠ODM =∠BAM=90°.··········(1分)∵∠ABM +∠M =∠DOM +∠M,∴∠ABM =∠DOM.·········(1分)∵∠OAC=∠BAM,OC =BM,∴△OAC≌△ABM,······················(1分)∴AC =AM.·························(1分)(2)过点D作DE//AB,交OM于点E.················(1分)∵OB=OM,OD⊥BM,∴BD=DM.················(1分)∵DE//AB,∴=MD MEDM AE,∴AE=EM,∵OM,∴AE=)12x.················(1分)∵DE//AB,∴2==OA OC DMOE OD OD,···················(1分)∴2=DM OAOD OE,∴=y(0<≤x·················(2分)(3)(i)当OA=OC时,∵111222===DM BM OC x,O MNDCBA图9-1ONDCBA图9-2NMO备用图在Rt △ODM中,==OD =DM y OD,1=x=x=x .(2分) (ii )当AO =AC 时,则∠AOC =∠ACO ,∵∠ACO >∠COB ,∠COB =∠AOC ,∴∠ACO >∠AOC ,∴此种情况不存在. ····················· (1分) (ⅲ)当CO =CA 时,则∠COA =∠CAO=α,∵∠CAO >∠M ,∠M =90α︒-,∴α>90α︒-,∴α>45︒,∴290α∠=>︒BOA ,∵90∠≤︒BOA ,∴此种情况不存在. ·· (1分)松江区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每个小题各5分)如图,已知Rt △ABC 中,∠ACB =90°,BC =2,AC =3,以点C 为圆心、CB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点D ,过点A 作AE ∥CD ,交BC 延长线于点E.(1)求CE 的长;(2)P 是 CE 延长线上一点,直线AP 、CD 交于点Q.① 如果△ACQ ∽△CPQ ,求CP 的长;② 如果以点A 为圆心,AQ 为半径的圆与⊙C 相切,求CP 的长.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每个小题各5分) 解:(1)∵AE ∥CD∴BC DC BE AE=…………………………………1分 ∵BC=DC∴BE=AE …………………………………1分 设CE =x(第25题图)CBA DE(备用图)CBADECBA DE则AE =BE =x +2 ∵ ∠ACB =90°, ∴222AC CE AE +=即229(2)x x +=+………………………1分 ∴54x =即54CE =…………………………………1分 (2)①∵△ACQ ∽△CPQ ,∠QAC>∠P∴∠ACQ=∠P …………………………………1分 又∵AE ∥CD ∴∠ACQ=∠CAE∴∠CAE=∠P ………………………………1分 ∴△ACE ∽△PCA ,…………………………1分 ∴2AC CE CP =⋅…………………………1分 即2534CP =⋅ ∴365CP =……………………………1分 ②设CP =t ,则54PE t =- ∵∠ACB =90°,∴AP ∵AE ∥CD ∴AQ ECAP EP=……………………………1分5545454t t ==--∴AQ =1分若两圆外切,那么1AQ == 此时方程无实数解……………………………1分CBA DEPQ若两圆内切切,那么2595t AQ +== ∴21540160t t -+= 解之得2041015t ±=………………………1分又∵54t >∴2041015t +=………………………1分徐汇区25. 已知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0的菱形,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E ,过点C 作CF ∥DB 交AB 延长线于点F ,联结EF 交BC 于点H . (1)如图1,当EF BC ⊥时,求AE 的长;(2)如图2,以EF 为直径作⊙O ,⊙O 经过点C 交边CD 于点G (点C 、G 不重合),设AE 的长为x ,EH 的长为y ;①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③ 联结EG ,当DEG ∆是以DG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AE 的长.杨浦区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4分)如图9,在梯形ABCD中,AD//BC,AB=DC=5,AD=1,BC=9,点P为边BC上一动点,作PH⊥DC,垂足H在边DC上,以点P为圆心PH为半径画圆,交射线PB于点E.(1)当圆P过点A时,求圆P的半径;(2)分别联结EH和EA,当△ABE△CEH时,以点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B与圆P相交,试求圆B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3)将劣弧沿直线EH翻折交BC于点F,试通过计算说明线段EH和EF的比值为定值,并求出此定值。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1-规律探究型问题针对训练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1-规律探究型问题针对训练

第二部分专题一类型1 数式规律1.(2018·梧州)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2,3,10,15,26,35,…,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这列数中的第100 个数是( A )A.9 999 B.10 000C.10 001 D.10 0022.(2017·贺州)将一组数 2,2, 6,2 2, 10,…,2 10,按下列方式进行排列:2,2, 6,2 2,10;2 3, 14,4,3 2,2 5;…若2 的位置记为(1,2),2 3的位置记为(2,1),则38这个数的位置记为( B ) A.(5,4) B.(4,4)C.(4,5) D.(3,5)3.(2018·绵阳)将全体正奇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135791113 15 17 1921 23 25 27 29…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25 行第20 个数是( A )A.639 B.637C.635 D.6334.(2018·枣庄)将从 1 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第 1 行1第 2 行234第 3 行98765第 4 行10 11 12 13 14 15 16第 5 行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则2 018 在第45 行.5 7 9 11 415.(2018·百色)观察以下一列数:3,,,,,…,则第20 个数是 .4 9 16 25 4006.(2016·贵港)已知a=t,a=1,a=1,…,a =1(n为正整数,11+t121-a131-a2n+1 1-a n且t≠0,1),则a2016=-(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t1 1 17.(218·成都)已知a>,S1=2-134315,…(即a S2S41当n为大于1 的奇数时,S=;当n为大于1 的偶数时,S=-S -1),按此规律,Sa+1- .anSn-1n n-1 2 0181 1 1 18.(2018·咸宁)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数列:,,,,…,则这个数列前 2 018 个数的和为2 018.2 0192 6 12 209.(2016·南宁)观察下列等式:第1 层1+2=3第2 层4+5+6=7+8第3 层9+10+11+12=13+14+15第4 层16+17+18+19+20=21+22+23+24…在上述数字宝塔中,从上往下数,2 016 在第44 层.10.(2018·桂林)将从1 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图规律排列:规定位于第m行,第n列的自然数10 记为(3,2),自然数15 记为(4,2)…按此规律,自然数2 018 记为(505,2) .行列第 1 列第 2 列第 3 列第 4 列第 1 行1234第 2 行8765第 3 行910 11 12第 4 行16 15 14 13………………第m行…………类型2 图形累加规律1.(2018·烟台)如图所示,下列图形都是由相同的玫瑰花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成的,按=此规律摆下去,第 n 个图形中有 120 朵玫瑰花,则 n 的值为( C )A .28B .29C .30D .312.(2018·重庆 A 卷)把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 4 个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 6 个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 8 个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 则第⑦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C )A .12B .14C .16D .183.观察下列一组图形中点的个数,其中第 1 个图中共有 4 个点,第 2 个图中共有 10 个点,第 3 个图中共有 19 个点,…,按此规律第 6 个图中点的个数是( C )A .46B .63C .64D .734.(2018·自贡)观察下列图中所示的一系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 2 018个图形共有6_055 个○.5.(2018·赤峰)观察下列一组由★排列的“星阵”,按图中规律,第 n 个“星阵”中 的★的个数是n22 .类型 3 图形成倍递变规律3)n -11.(2016·钦州)如图,∠M O N =60°,作边长为 1 的正六边形 A 1B 1C 1D 1E 1F 1,边 A 1B 1,F 1E 1 分别在射线 O M ,O N 上,边 C 1D 1 所在的直线分别交 O M ,O N 于点 A 2,F 2,以 A 2F 2 为边作正六边 形A 2B 2C 2D 2E 2F 2 ,边 C 2D 2 所在的直线分别交 O M ,O N 于点 A 3 ,F 3 ,再以 A 3F 3 为边作正六边形ABCDEF ,…,依此规律,经第 n 次作图后,点 B 到 O N 的距离是 3n -1· 3 .3 3 3 3 3 3n2.如图,在边长为 1 的菱形 A B C D 中,∠DAB =60°.连接对角线 A C ,以 A C 为边作第二个菱形A C C 1D 1,使∠D 1A C =60°.连接 A C 1,再以 A C 1 为边作第三个菱形 A C 1C 2D 2,使∠D 2A C 1=60°,……,按此规律所作的第 n 个菱形的边长是 ( .3.(2018·贵港)如图,直线 l 为 y = 3x ,过点 A 1(1,0)作 A 1B 1⊥x 轴,与直线 l 交于点 B 1,以原点 O 为圆心,O B 1 长为半径画圆弧交 x 轴于点 A 2;再作 A 2B 2⊥x 轴,交直线 l 于点 B 2, 以原点 O 为圆心,O B 2 长为半径画圆弧交 x 轴于点 A 3;……,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 A n 的 坐标为 (2n -1,0) .4.(2016·梧州)如图,在坐标轴上取点 A 1(2,0),作 x 轴的垂线与直线 y =2x 交于点 B 1,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A 1B 1A 2;又过点 A 2 作 x 轴的垂线交直线 y =2x 交于点 B 2,作等腰直角 三角形 A 2B 2A 3;…,如此反复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当作到 A n (n 为正整数)点时,则 A n 的坐标 是 (2×3n -1,0) .5.(2018·广东)如图,已知等边△OAB ,顶点 A 在双曲线 y = 3(x >0)上,点 B 的坐1 111x标为(2,0).过B1作B1A2∥O A1交双曲线于点A2,过A2作A2B2∥A1B1交x轴于点B2,得到第二个等边△B1A2B2;过B2作B2A3∥B1A2交双曲线于点A3,过A3作A3B3∥A2B2交x轴于点B3,得到第三个等边△B2A3B3;以此类推,…,则点B6的坐标为(26,0).6.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x+1和x轴上,则点A6的坐标是(63,32).类型 4 图形周期变化规律1.(2018·钦州三模)如图所示,一动点从半径为2的⊙O上的A0点出发,沿着射线A0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1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A1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2处;接着又从A2点出发,沿着射线A2O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3处,再向左沿着与射线A3O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到⊙O上的点A4处;…按此规律运动到点A2018处,则点A2018与点A0间的距离是( C )第 1 题图A.0 B.2C.2 3 D.42.(2018·广州改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 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 1 m.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A,第2次移动到A,…,第n次移动到A,则△O AA的面积是504_m2.1 2 n 2 2 018第 2 题图3.等腰三角形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点A(-6,0),点B在原点,CA =CB =5,把等腰三角形 ABC 沿 x 轴正半轴作无滑动顺时针翻转,第 1 次翻转到位置 ①,第 2 次翻转到位置②,…,依此规律,第 15 次翻转后点 C 的横坐标是 77 .第 3 题图14.(2018·衡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 y =x 和 y =- x 的图象分别为直线2l 1,l 2,过点 A 1(1,- 1)作 x 轴的垂线交 l 1 于点 A 2,过点 A 2 作 y 轴的垂线交 l 2 于点 A 3,过点 2A 3 作 x 轴的垂线交 l 1 于点 A 4,过点 A 4 作 y 轴的垂线交 l 2 于点 A 5,…依次进行下去,则点 A 2 018的横坐标为 21 008 .第 4 题图5.(2017·咸宁) 如图,边长为 4 的正六边形 A B C D E F 的中心与坐标原点 O 重合,A F ∥x 轴,将正六边形 A B C D E F 绕原点 O 顺时针旋转 n 次,每次旋转 60°.当 n =2 017 时,顶点 A 的坐标为 (2,2 3) .第 5 题图。

专题1.5 最值问题-隐圆模型之四点共圆

专题1.5 最值问题-隐圆模型之四点共圆

∠BAD=∠EAC=α,连接CD,BE相交于点P.
(1)求∠BP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连接AP,求证:∠APD=∠ABD.
A D
OP
E
B
C
模型解读---手拉手(双子型)中的四点共圆
D 条件:△OCD∽△OAB
O
结论:①△OAC∽△OBD
E C ②AC与BD交于点E,必有∠AEB=∠AOB;
3.定弦中最小的圆是以该弦为直径的圆。
E
D
A
C
A
B
O
B O
F
典型例题---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例3】在△ABC中,∠ACB=90º,AC=6,BC=8,O为AB的中点,过O作
OE⊥OF,OE、OF分别交射线AC,BC于E、F,则EF的最小值为? A
【简答】∵∠EOF=∠C=90º,∴C,O均在以
EF为直径的圆上∵EF是圆的直径,O、C均
F M
D
C
E
O
A
B
当堂训练---对角互补型四点共圆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60º,∠D=120º,BC=CD=a,
则AB-AD=( C )
A. a
B.
3 a
C.a
D. 3a
2
2
D
a
120º
C
a
A
60º 60º
Ea
B
当堂训练---对角互补型四点共圆
2.如图,在△ABC中,AD⊥BC于D,DE⊥AB于E,DF⊥AC于F,连接EF.
典型例题---对角互补型四点共圆
【例1】如图,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正方形AEFG,连接 BE,延长BE交于CF于点M,求证:M是线段CF的中点.

2018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 平行线的证明 专题复习练习 含答案

2018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  平行线的证明   专题复习练习 含答案

2018 初三中考数学复习平行线的证明专题复习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经验、观察或试验完全可以判断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与否B.推理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C.对于自然数n,n2+n+37一定是质数D.有10个苹果,将它放进9个筐中,则至少有一个筐中的苹果不少于2个2.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这句话是( C )A.定义 B.假命题 C.公理 D.定理3. 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C )A.直线AB和CD垂直吗B.过线段AB的中点C画AB的垂线C.同旁内角不互补,两直线不平行D.连接A,B两点4.如图,AB∥CD,CB⊥DB,∠D=65°,则∠ABC的大小是( A ) A.25°B.35°C.50°D.65°5.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等于( B )A.90°B.100°C.130°D.180°6.如图,已知△ABC中,点D在AC上,延长BC至E,连接DE,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 )A .∠DCE>∠ADB B .∠ADB>∠DBCC .∠ADB>∠ACBD .∠ADB>∠DEC7.如图,AB ∥CD ,直线EF 交AB 于点E ,交CD 于点F ,EG 平分∠BEF ,交CD 于点G ,∠1=50°,则∠2等于( C )A .50°B .60°C .65°D .90°8.如图,已知直线AB ∥CD ,BE 平分∠ABC ,且BE 交CD 于点D ,∠CDE =150°,则∠C 的度数为( C )A .150°B .130°C .120°D .100°9.如图,直线a ∥b ,∠A =38°,∠1=46°,则∠ACB 的度数是( C )A .84°B .106°C .96°D .104°10.适合条件∠A =12∠B =13∠C 的三角形ABC 是( B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都有可能11.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 纸片,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将△ABC 沿着DE 折叠压平,A 与A ′重合.若∠A =75°,则∠1+∠2等于( A )A.150° B. 210°C.105°D.75°12.已知直线l1∥l2,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则∠2等于( B )A.30° B. 35°C.40°D.45°13.如图,DAE是一条直线,DE∥BC,则x=__64°__.14.如图,已知AB∥CD,∠DEF=50°,∠D=80°,∠B的度数是__50°__.15.如图,已知∠A=∠F=40°,∠C=∠D=70°,则∠ABD=__70°__,∠CED=__110°__.16.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DAC =100°,则∠BAC=__120°__.17.用等腰直角三角板画∠AOB=45°,并将三角板沿OB方向平移到如图所示的虚线处后绕点M逆时针方向旋转22°,则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OA的夹角α为__22°__.1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50°或130°__.19.如图所示,AB=BC=CD=DE=EF=FG,∠1=130°,则∠A=__10__度.20.如图,∠C=∠1,∠2和∠D互余,BE⊥FD,求证:AB∥CD.解:∵∠C=∠1,∴CF∥BE,又BE⊥FD,∴CF⊥FD,∴∠CFD=90°,则∠2+∠BFD=90°,又∠2+∠D=90°,∴∠D=∠BFD,则AB∥CD21.一天,爸爸带着小刚到建筑工地去玩,看见有如图所示的人字架,爸爸说:“小刚,我考考你,这个人字架的夹角∠1等于130°,你能求出∠3比∠2大多少吗?”小刚马上得到了正确答案,他的答案是多少?请说明理由.解:50°,因为∠1=130°,所以与∠1相邻的内角为50°,所以∠3-∠2=50°22.如图,点A,C,B,D在同一条直线上,BE∥DF,∠A=∠F,AB=FD,求证:AE=FC.解:∵BE∥DF,∴∠ABE=∠D,又AB=FD,∠A=∠F,∴△ABE≌△FDC(ASA),∴AE=FC23.如图,△ABC中,∠BAC=90°,∠ABC=∠ACB,又∠BDC=∠BCD,且∠1=∠2,求∠3的度数.解:由∠BAC=90°,∠ABC=∠ACB易求∠ACB=45°,设∠1=x,可得∠BCD=∠2+45°=x+45°=∠3,∴x+(x+45°)+(x+45°)=180°,x=30,则∠3=x+45°=75°24.如图,△ABC中,D,E,F分别为三边BC,BA,AC上的点,∠B=∠DEB,∠C=∠DFC.若∠A=70°,求∠EDF的度数.解:∵∠A+∠B+∠C=180°,∴∠B+∠C=110°,∵∠B=∠DEB,∠C=∠DFC ,∴∠B +∠DEB +∠C +∠DFC =220°,∵∠B +∠DEB +∠C +∠DFC +∠EDB +∠FDC =360°,∴∠EDB +∠FDC =140°,即∠EDF =180°-140°=40°25.如图,已知∠1+∠2=180°,∠3=∠B ,试判断∠AED 与∠C 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证明.解:∠AED =∠C.∵∠1+∠2=180°,∠1+∠EFD =180°,∴∠2=∠EFD ,∴AB ∥EF ,∴∠3=∠ADE ,又∵∠3=∠B ,∴∠ADE =∠B ,∴DE ∥BC ,∴∠AED =∠C26.【问题】如图①,在△ABC 中,BE 平分∠ABC ,CE 平分∠ACB ,若∠A =80°,则∠BEC =__130°__;若∠A =n °,则∠BEC =__90°+12n °__.【探究】(1)如图②,在△ABC 中,BD ,BE 三等分∠ABC ,CD ,CE 三等分∠ACB.若∠A =n °,则∠BEC =__60°+23n °__;(2)如图③,O 是∠ABC 与外角∠ACD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试分析∠BOC和∠A 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3)如图④,O 是外角∠DBC 与外角∠BCE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则∠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只写结论,不需证明)解:(2)∠BOC =12∠A.理由:∠BOC =∠2-∠1=12∠ACD -12∠ABC =12(∠ACD-∠ABC)=12∠A(3)∠BOC =90°-12∠A。

专题03 整体代入法(解析版)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之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常见题型满分练(全国通用)

专题03  整体代入法(解析版)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之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常见题型满分练(全国通用)

专题03 整体代入法【规律总结】整体代入法,在求代数式值中应用求代数式的值最常用的方法,即把字母所表示的数值直接代入,计算求值。

有时给出的条件不是字母的具体值,就需要先进行化简,求出字母的值,但有时很难求出字母的值或者根本就求不出字母的值,根据题目特点,将一个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求值时方便又快捷,这种整体代入的技法经常用到。

【典例分析】例1、在矩形ABCD内,将两张边长分别为a和b(a>b)的正方形纸片按图1,图2两种方式放置(图1,图2中两张正方形纸片均有部分重叠),矩形中未被这两张正方形纸片覆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设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2.当AD−AB=2时,S2−S1的值为()A. 2aB. 2bC. 2a−2bD. −2b【答案】B【解析】解:S1=(AB−a)⋅a+(CD−b)(AD−a)=(AB−a)⋅a+(AB−b)(AD−a),S2=AB(AD−a)+(a−b)(AB−a),∴S2−S1=AB(AD−a)+(a−b)(AB−a)−(AB−a)⋅a−(AB−b)(AD−a)=(AD−a)(AB−AB+b)+(AB−a)(a−b−a)=b⋅AD−ab−b⋅AB+ab=b(AD−AB)=2b.故选:B.利用面积的和差分别表示出S1和S2,然后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计算它们的差.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整体”思想在整式运算中较为常见,适时采用整体思想可使问题简单化,并且迅速地解决相关问题,此时应注意被看做整体的代数式通常要用括号括起来.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例2、若m是方程2x2−3x−1=0的一个根,则6m2−9m+2015的值为______.【答案】2018【解析】解:由题意可知:2m2−3m−1=0,∴2m2−3m=1∴原式=3(2m2−3m)+2015=2018故答案为:2018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例3、解下列各题:(1)若n满足(n−2023)(2021−n)=−6,求(n−2023)2+(2021−n)2的值.(2)已知:m2=n+2,n2=m+2(m≠n),求:m3−2mn+n3的值.【答案】解:(1)∵(n−2023)(2021−n)=−6,∴原式=(n−2023+2021−n)2−2(n−2023)(2021−n)=(−2)2−2×(−6)=4+12=16;(2)∵m2=n+2①,n2=m+2(m≠n)②,∴m2−n=2,n2−m=2,∵m≠n,∴m−n≠0,∴①−②得m2−n2=n−m∴(m−n)(m+n)=−(m−n),∵m−n≠0,∴m+n=−1∴原式=m3−mn−mn+n3=m(m2−n)+n(n2−m)=2m +2n=2(m +n)=2×(−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代数式求值,完全平方公式,运用了整体代入法的有关知识.(1)将给出的代数式进行变形为(n −2023+2021−n)2−2(n −2023)(2021−n),然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2)先根据m 2=n +2,n 2=m +2(m ≠n),求出m +n =−1,然后将给出的代数式进行变形,最后整体代入求解即可.【好题演练】一、选择题1. 已知a +b =12,则代数式2a +2b −3的值是( ) A. 2B. −2C. −4D. −312 【答案】B 【解析】解:∵2a +2b −3=2(a +b)−3,∴将a +b =12代入得:2×12−3=−2故选:B .注意到2a +2b −3只需变形得2(a +b)−3,再将a +b =12,整体代入即可此题考查代数式求值的整体代入,只需通过因式解进行变形,再整体代入即可.2. 若α、β为方程2x 2−5x −1=0的两个实数根,则2α2+3αβ+5β的值为( ) A. −13B. 12C. 14D. 15【答案】B【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时,x 1+x 2=−b a,x 1x 2=c a .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定义得到2α2−5α−1=0,即2α2=5α+1,则2α2+3αβ+5β可表示为5(α+β)+3αβ+1,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α+β=52,αβ=−1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答】解:∵α为2x 2−5x −1=0的实数根,∴2α2−5α−1=0,即2α2=5α+1,∴2α2+3αβ+5β=5α+1+3αβ+5β=5(α+β)+3αβ+1,∵α、β为方程2x 2−5x −1=0的两个实数根,∴α+β=52,αβ=−12,∴2α2+3αβ+5β=5×52+3×(−12)+1=12. 故选B .3. 如果a 2+2a −1=0,那么代数式(a −4a ).a 2a−2的值是( )A. −3B. −1C. 1D. 3【答案】C【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根据分式的减法和乘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根据a 2+2a −1=0,可以得到a 2+2a =1,从而可以求得所求式子的值.【解答】解:(a −4a )⋅a 2a−2=a 2−4a ⋅a 2a−2=(a+2)(a−2)a ⋅a 2a−2=a 2+2a ,由a 2+2a −1=0得a 2+2a =1,故原式=1.故选C .4.已知1x −1y=3,则代数式2x+3xy−2yx−xy−y的值是()A. −72B. −112C. 92D. 34【答案】D【解析】解:∵1x−1y=3,∴y−xxy=3,∴x−y=−3xy,则原式=2(x−y)+3xy(x−y)−xy=−6xy+3xy−3xy−xy=−3xy−4xy=34,故选:D.由1x −1y=3得出y−xxy=3,即x−y=−3xy,整体代入原式=2(x−y)+3xy(x−y)−xy,计算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加减运算法则和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5.已知x1,x2是方程x2−3x−2=0的两根,则x12+x22的值为()A. 5B. 10C. 11D. 1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ba ,x1x2=ca,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x12+x22=(x1+x2)2−2x1x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所以x12+x22=(x1+x2)2−2x1x2=32−2×(−2)=13.故选:D.6.小慧去花店购买鲜花,若买5支玫瑰和3支百合,则她所带的钱还剩下10元;若买3支玫瑰和5支百合,则她所带的钱还缺4元.若只买8支玫瑰,则她所带的钱还剩下()A. 31元B. 30元C. 25元D. 19元【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设每支玫瑰x元,每支百合y元,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小慧带的钱数不变,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整理后可得出y=x+7,再将其代入5x+3y+10−8x中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设每支玫瑰x元,每支百合y元,依题意,得:5x+3y+10=3x+5y−4,∴y=x+7,∴5x+3y+10−8x=5x+3(x+7)+10−8x=31.故选A.二、填空题7.已知ab=a+b+1,则(a−1)(b−1)=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多项式乘多项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及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属于基础题.将ab=a+b+1代入原式=ab−a−b+1,合并即可得.【解答】解:当ab=a+b+1时,原式=ab−a−b+1=a+b+1−a−b+1=2,故答案为:2.8.将抛物线y=ax2+bx−1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经过点(−2,5),则8a−4b−11的值是______.【答案】−5【解析】解:将抛物线y=ax2+bx−1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表达式为:y=ax2+bx+2,∵经过点(−2,5),代入得:4a−2b=3,则8a−4b−11=2(4a−2b)−11=2×3−11=−5,故答案为:−5.根据二次函数的平移得出平移后的表达式,再将点(−2,5)代入,得到4a−2b=3,最后将8a−4b−11变形求值即可.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平移,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平移后的表达式.9.若a+b=1,则a2−b2+2b−2=______.【答案】−1【解析】解:∵a+b=1,∴a2−b2+2b−2=(a+b)(a−b)+2b−2=a−b+2b−2=a+b−2=1−2=−1.故答案为:−1.由于a+b=1,将a2−b2+2b−2变形为a+b的形式,整体代入计算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注意整体思想的应用.10.若实数x满足x2−2x−1=0,则2x3−7x2+4x−2017=______.【答案】−2020【解析】【分析】把−7x2分解成−4x2与−3x2相加,然后把所求代数式整理成用x2−2x表示的形式,然后代入数据计算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利用因式分解整理出已知条件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整体代入思想的利用比较重要.【解答】解:∵x2−2x−1=0,∴x2−2x=1,2x3−7x2+4x−2017=2x3−4x2−3x2+4x−2017,=2x(x2−2x)−3x2+4x−2017,=6x−3x2−2017,=−3(x2−2x)−2017=−3−2017=−2020,故答案为−2020.11.已知|x−y+2|+√x+y−2=0,则x2−y2的值为__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那么这几个非负数都等于0.由非负数的性质得出x、y的值,再代入所求代数式求解即可.【解答】解:∵|x−y+2|+√x+y−2=0,∴x−y+2=0,x+y−2=0,即x−y=−2,x+y=2,∴x 2−y 2=(x +y)(x −y)=2×(−2)=−4,故答案为−4.12. 已知m +n =3mn ,则1m +1n 的值为______.【答案】3【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利用通分将原式变形为m+n mn 是解题的关键.原式通分后可得出m+n mn ,代入m +n =3mn 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原式=1m +1n =m+n mn ,又∵m +n =3mn ,∴原式=m+n mn =3.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13. 已知x =√2+1,y =√2−1,分别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x 2+y 2;(2)y x +x y .【答案】解:(1)∵x =2+1=√2−1,y =2−1=√2+1,∴x −y =−2,xy =2−1=1,∴x 2+y 2=(x −y)2+2xy =(−2)2+2×1=6;(2)∵x 2+y 2=6,xy =1,∴原式=x 2+y 2xy =61=6.【解析】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母有理化,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整体思想,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先将x 、y 进行分母有理化,得到x =√2−1,y =√2+1,再求出x −y 与xy 的值,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得出x 2+y 2=(x −y)2+2xy ,再整体代入即可;(2)将所求式子变形为x 2+y 2xy ,再整体代入即可.14. 阅读材料,然后解方程组.材料:解方程组{x −y −1=0, ①4(x −y)−y =5. ②由①得x −y③,把③代入②,得4×1−y =5.解得y =−1.把y =−1代入③,得x =0.∴{x =0y =−1这种方法称为“整体代入法”.你若留心观察,有很多方程组可采用此方法解答,请用这种方法解方程组{2x −3y −2=0,①2x−3y+57+2y =9.②. 【答案】解:由①得:2x −3y =2③,将③代入②得:1+2y =9,即y =4,将y =4代入③得:x =7,则方程组的解为{x =7y =4.【解析】由第一个方程求出2x −3y 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求出y 的值,进而求出x 的值,即可确定出方程组的解.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5. 阅读材料,善于思考的小军在解方程组{2x +5y =3①4x +11y =5②时,采用了一种“整体代换”的解法:解:将方程②变形:4x +10y +y =5即2(2x +5y)+y =5③把方程①代入③得2×3+y =5∴y =−1把y =−1代入①得x =4∴方程组的解为{x =4y =−1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模仿小军的“整体代换”法解方程组{3x −2y =5 ①9x −4y =19② (2)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5x 2−2xy +20y 2=822x 2−xy +8y 2=32,求x 2+4y 2的值; 【答案】解:(1)由②得:3x +6x −4y =19,即3x +2(3x −2y)=19③,把①代入③得:3x +10=19,即x =3,把x =3代入①得:y =2,则方程组的解为{x =3y =2; (2)由5x 2−2xy +20y 2=82得:5(x 2+4y 2)−2xy =82,即x 2+4y 2=82+2xy 5, 由2x 2−xy +8y 2=32得:2(x 2+4y 2)−xy =32,即2×82+2xy 5−xy =32, 整理得:xy =4,∴x 2+4y 2=82+2xy 5=82+85=18.【解析】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弄清阅读材料中的“整体代入”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模仿小军的“整体代换”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2)方程组第一个方程变形表示出x 2+4y 2,第二个方程变形后代入求出xy 的值,进而求出x 2+4y 2的值.16. (1)已知x 3⋅x a ⋅x 2a+1=x 31求a 的值;(2)若n 为正整数,且x 2n =4,求(3x 3n )2−4⋅(x 2)2n 的值。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图表信息问题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图表信息问题
专题二 图表信息问题
1
专 题 解 读
2
考情透析 图表信息题是中考常考的一种新题型,它是通过图象、 图形及表格等形式给出信息,通过认真阅读、观察、 分析、加工、处理等手段解决的一类实际问题.主要 考查同学们的读图、识图、用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图表信息问题往往和“方程(组)、不 等式(组)、函数、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结合考查.
11
二、表格信息题
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数据信息是这类信息题的特征,分析表中的数据,能从表
格中发现两个量之间存在规律,归纳出相应的关系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2
【例题2】 (2012· 浙江台州)某汽车在刹车后行驶的距离s(单
位:米)与时间t(单位:秒)之间的关系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时间t(秒) 行驶距离s(米)
4
专 题 突 破
5
一、图象信息题
此类题目主要是运用函数图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 图象等)表示物体的变化规律(体现在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考查
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函数建模能力.解答时往往根据图象的形状、位置、 变化趋势等信息来判断、分析、解决问题.
6
【例题1】 (2012· 浙江义乌)周末,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
10
(3)设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m km,
则点 E(x1,m),点 C(x2,m),分别代 入 y=60x-80,y=20x-10, m+80 m+10 得:x1= , x2 = . 60 20 10 1 ∵x2-x1= = , 60 6 m+10 m+80 1 ∴ - = , 20 60 6 解得:m=30. ∴从家到乙地的路程为 30 km.
14
分析 (1)描点作图即可. (2)首先判断函数为二次函数.用待定系数法,由 所给的任意三点即可求出函数解析式. (3)①将函数解析式表示成顶点式(或用公式求), 即可求得答案.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资料—专题复习(共50页,大量对应练习)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资料—专题复习(共50页,大量对应练习)

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资料—专题复习(一)、初中阶段主要的数学思想1.数形结合的思想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与形象直观的几何图形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的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想方法,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性质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获取简便易行的方法。

涉及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公式、定理的几何背景问题,函数与方程的对应关系等。

一:【要点梳理】1.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数是形的抽象概括,形是数的直观表现,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可分两类:一是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表示数的问题,它常借用数轴、函数图象等;二是运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几何图形问题,常需要建立方程(组)或建立函数关系式等2.热点内容(1).利用数轴解不等式(组)(2).研究函数图象隐含的信息,判断函数解析式的系数之间的关系,确定函数解析式和解决与函数性质有关的问题.(3).研究与几何图形有关的数据,判断几何图形的形状、位置等问题.(4).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图形的面积等关系,进行有关计算或构件方程(组),求得有关结论等问题.二:【例题与练习】1.选择:(1)某村办工厂今年前5个月生产某种产品的总量c(件)关于时间t(月)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厂对这种产品来说()A.1月至3月每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生产总量逐月减少B.1月至3月每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生产总量与3月持平C.1月至3月每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均停止生产D.1月至3月每月生产总量不变,4、5两月均停止生产(2)某人从A 地向B 地打长途电话6分钟,按通话时间收费,3分钟以内收费2.4元每加 1分钟加收 1元,则表示电话费y (元)与通话时间(分)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3)丽水到杭州的班车首法时间为早上6时,末班车为傍晚18时,每隔2小时有一班车发出,且丽水到杭州需要4个小时.图中相遇的次数最多为( )A.4次B.5次C.6次.D.7次 2.填空:(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x-a>-3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 的值等于 (2)如果不等式组8 4x-1x mx ⎧+⎪⎨⎪⎩的解集为x>3,则m 的取值范围是3.考虑2xy =的图象,当x=-2时,y= ;当x<-2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选择题解题方法一、中考专题诠释选择题就是各地中考必考题型之一,2017年各地命题设置上,选择题得数目稳定在8~14题,这说明选择题有它不可替代得重要性、选择题具有题目小巧,答案简明;适应性强,解法灵活;概念性强、知识覆盖面宽等特征,它有利于考核学生得基础知识,有利于强化分析判断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得培养、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选择题解题得基本原则就是:充分利用选择题得特点,小题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解选择题得基本思想就是既要瞧到各类常规题得解题思想,但更应瞧到选择题得特殊性,数学选择题得四个选择支中有且仅有一个就是正确得,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因而,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个“选”字,尽量减少书写解题过程,要充分利用题干与选择支两方面提供得信息,依据题目得具体特点,灵活、巧妙、快速地选择解法,以便快速智取,这就是解选择题得基本策略、具体求解时,一就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就是题干与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就是否满足题干条件、事实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时更常用、更有效、三、中考典例剖析考点一:直接法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正确得运算、推理或判断,直接得出结论再与选择支对照,从而作出选择得一种方法。

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需要扎实得数学基础、例1 根据表中一次函数得自变量x与函数y得对应值,可得p得值为()x -2 0 1y 3 p 0A.1B.-1C.3D.-3对应训练1.若y=(a+1)x a2-2就是反比例函数,则a得取值为()A.1B.-lC.±lD.任意实数考点二:筛选法(也叫排除法、淘汰法)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题得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支这一信息,从选择支入手,根据题设条件与各选择支得关系,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对选择支进行筛选,将其中与题设相矛盾得干扰支逐一排除,从而获得正确结论得方法。

使用筛选法得前提就是“答案唯一”,即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例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得边长为3,N为AC得三等分点,三角形边上得动点M从点A出发,沿A→B→C得方向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点M运动得路程为x,MN2=y,则y关于x得函数图象大致为()A. B. C. D.对应训练2.如图,已知A、B就是反比例函数y=kx(k>0,x>0)上得两点,BC∥x轴,交y轴于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运动路线上任意一点P作PM⊥x轴于M,PN⊥y 轴于N,设四边形OMPN得面积为S,P点运动得时间为t,则S关于t得函数图象大致就是()A. B. C. D.考点三:逆推代入法将选择支中给出得答案或其特殊值,代入题干逐一去验证就是否满足题设条件,然后选择符合题设条件得选择支得一种方法、在运用验证法解题时,若能据题意确定代入顺序,则能较大提高解题速例3下列四个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6x得图象上得就是()对应训练3.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得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正比例函数得解析式为()A.y=2xB.y=-2xC.y=12x D.y=−12x考点四:直观选择法利用函数图像或数学结果得几何意义,将数得问题(如解方程、解不等式、求最值,求取值范围等)与某些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直观几性,再辅以简单计算,确定正确答案得方法。

这种解法贯穿数形结合思想,每年中考均有很多选择题(也有填空题、解答题)都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既简捷又迅速、例4一个大烧杯中装有一个小烧杯,在小烧杯中放入一个浮子(质量非常轻得空心小圆球)后再往小烧杯中注水,水流得速度恒定不变,小烧杯被注满后水溢出到大烧杯中,浮子始终保持在容器得正中间.用x表示注水时间,用y表示浮子得高度,则用来表示y与x之间关系得选项就是()A. B. C. D.对应训练4.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弹簧称将铁块A悬于盛有水得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不考虑水得阻力),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称得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得高度x(单位cm)之间得函数关系得大致图象就是()A. B. C. D.考点五:特征分析法对有关概念进行全面、正确、深刻得理解或根据题目所提供得信息,如数值特征、结构特征、位置特征等,提取、分析与加工有效信息后而迅速作出判断与选择得方法例 5 如图,已知直线y=mx与双曲线kyx得一个交点坐标为(3,4),则它们得另一个交点坐标就是()A.(-3,4)B.(-4,-3)C.(-3,-4)D.(4,3)对应训练5.已知一个函数得图象与y=6x得图象关于y轴成轴对称,则该函数得解析式为.考点六:动手操作法与剪、折操作有关或者有些关于图形变换得试题就是各地中考热点题型,只凭想象不好确定,处理时要根据剪、折顺序动手实践操作一下,动手可以直观得到答案,往往能达到快速求解得目得、例 6 下列四张正方形硬纸片,剪去阴影部分后,如果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封闭得长方形包装盒得就是()A. B. C. D.对应训练6.如图,把一个长方形得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为了得到一个钝角为120°得菱形,剪口与第二次折痕所成角得度数应为()A.15°或30°B.30°或45°C.45°或60°D.30°或60°四、中考真题演练1.下列四个图形中,不就是轴对称图形得就是()A. B. C. D. 2.若正比例函数y=kx 得图象经过点(1,2),则k 得值为( )A.-12B.-2C.12 D.23.下列事件中,就是必然事件得为( )A.抛掷一枚质地均匀得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B.江汉平原7月份某一天得最低气温就是-2℃C.通常加热到100℃时,水沸腾D.打开电视,正在播放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4.(2013•徐州)下列函数中,y 随x 得增大而减少得函数就是( )A.y=2x+8B.y=-2+4xC.y=-2x+8D.y=4x5.下面得几何体中,主视图不就是矩形得就是( )A. B. C. D.6.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A.一个游戏中奖得概率就是 1100,则做100次这样得游戏一定会中奖B.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得心理健康状况,应采用普查得方式C.一组数据0,1,2,1,1得众数与中位数都就是1D.若甲组数据得方差2S 甲=0、2,乙组数据得方差2S 乙=0、5,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7.一个几何体得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得位置就是( )A. B. C . D.8.如图,已知直线y=mx 与双曲线y= kx 得一个交点坐标为(3,4),则它们得另一个交点坐标就是() A.(-3,4) B.(-4,-3) C.(-3,-4) D.(4,3)9.下列标志中,可以瞧作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得就是()A. B. C. D.10.为支援雅安灾区,小慧准备通过爱心热线捐款,她只记得号码得前5位,后三位由5,1,2,这三个数字组成,但具体顺序忘记了,她第一次就拨通电话得概率就是()A.12B.14C.16D.1811.小乐用一块长方形硬纸板在阳光下做投影实验,通过观察,发现这块长方形硬纸板在平整得地面上不可能出现得投影就是()A.三角形B.线段C.矩形D.正方形12.下列标志图中,既就是轴对称图形,又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得就是()A. B. C. D.13.有一篮球如图放置,其主视图为()A. B. C. D.4.在下列某品牌T恤得四个洗涤说明图案得设计中,没有运用旋转或轴对称知识得就是()A. B. C. D.15.下面就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座建筑物得影子,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得就是()A.(3)(1)(4)(2)B.(3)(2)(1)(4)C.(3)(4)(1)(2)D.(2)(4)(1)(3)16.如图,下面得几何体就是由一个圆柱与一个长方体组成得,则它得俯视图就是()A. B. C. D.17.在6×6方格中,将图1中得图形N平移后位置如图2所示,则图形N得平移方法中,正确得就是()A.向下移动1格B.向上移动1格C.向上移动2格D.向下移动2格18.若∠α=30°,则∠α得补角就是()A.30°B.60°C.120°D.150°19.如图,在△ABC中,D就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等于()A.60°B.70°C.80°D.90°20.某几何体得三种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就是()A.三棱柱B.长方体C.圆柱D.圆锥20.C21.已知反比例函数kyx得图象经过点(2,-2),则k得值为()A.4B.-2C.-4D.-222.下列四个图形中,就是三棱柱得平面展开图得就是()A. B.C. D.23.为响应“节约用水”得号召,小刚随机调查了班级35名同学中5名同学家庭一年得平均用水量(单位:吨),记录如下:8,9,8,7,10,这组数据得平均数与中位数分别就是()A.8,8B.8、4,8C.8、4,8、4D.8,8、424.(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就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得就是()A. B. C. D.25.如图,就是一个正方体得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梦”字所在得面相对得面上标得字就是()A.大B.伟C.国D.得26.如图,在方格纸上上建立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OA绕原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OA′,则点A′得坐标为()A.(3,1)B.(3,-1)C.(1,-3)D.(1,3)27.如图,点B在反比例函数y=2x(x>0)得图象上,横坐标为1,过点B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C,则矩形OABC得面积为()A.1B.2C.3D.428.端午节期间,某市一周每天最高气温(单位:℃)情况如图所示,则这组表示最高气温数据得中位数就是()A.22B.24C.25D.2729.如图,爸爸从家(点O)出发,沿着扇形AOB上OA→»AB→BO得路径去匀速散步,设爸爸距家(点O)得距离为S,散步得时间为t,则下列图形中能大致刻画S与t之间函数关系得图象就是()A. B. C. D.30.如图,为估算某河得宽度,在河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A,在近岸取点B,C,D,使得AB⊥BC,CD⊥BC,点E在BC上,并且点A,E,D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测得BE=20m,CE=10m,CD=20m,则河得宽度AB等于()A.60mB.40mC.30mD.20m3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P得两个端点坐标分别就是O(0,0),P(4,3),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P′位置,则点P′得坐标为()A.(3,4)B.(-4,3)C.(-3,4)D.(4,-3)32.如图①就是3×3正方形方格,将其中两个方格涂黑,并且使涂黑后得整个图案就是轴对称图形,约定绕正方形ABCD得中心旋转能重合得图案都视为同一种图案,例如图②中得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图案,则得到得不同图案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33.如图,正方形ABCD就是一块绿化带,其中阴影部分EOFB,GHMN都就是正方形得花圃.已知自由飞翔得小鸟,将随机落在这块绿化带上,则小鸟在花圃上得概率为()A.1732B.12C.1736D.173834.如图,AB就是⊙O得直径,C、D就是⊙O上得点,∠CDB=30°,过点C作⊙O得切线交AB得延长线于E,则sin∠E得值为()A.12B.32C.22D.3335.如图,正方形ABCD得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沿A→D→C→B→A得路径匀速移动,设P 点经过得路径长为x,△APD得面积就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得函数关系得就是()A. B. C. D.36.如图,点P(a,a)就是反比例函数y=16x在第一象限内得图象上得一个点,以点P为顶点作等边△PAB,使A、B落在x轴上,则△POA得面积就是()A.3B.4C.1243-D.1283-37.已知二次函数y=x2-3x+m(m为常数)得图象与x轴得一个交点为(1,0),则关于x得一元二次方程x2-3x+m=0得两实数根就是( )A.x1=1,x2=-1B.x1=1,x2=2C.x1=1,x2=0D.x1=1,x2=338.直线AB与⊙O相切于B点,C就是⊙O与OA得交点,点D就是⊙O上得动点(D与B,C不重合),若∠A=40°,则∠BDC得度数就是()A.25°或155°B.50°或155°C.25°或130°D.50°或130°39.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A.若两圆相交,则它们公共弦得垂直平分线必过两圆得圆心B.2+3与2-3互为倒数C.若a>|b|,则a>bD.梯形得面积等于梯形得中位线与高得乘积得一半40.已知点A(0,0),B(0,4),C(3,t+4),D(3,t).记N(t)为▱ABCD内部(不含边界)整点得个数,其中整点就是指横坐标与纵坐标都就是整数得点,则N(t)所有可能得值为()A.6、7B.7、8C.6、7、8D.6、8、941.下列图形中,∠2>∠1得就是()A. B. C. D.42.在矩形ABCD中,AB=6,BC=4,有一个半径为1得硬币与边AB、AD相切,硬币从如图所示得位置开始,在矩形内沿着边AB、BC、CD、DA滚动到开始得位置为止,硬币自身滚动得圈数大约就是() A.1圈 B.2圈 C.3圈 D.4圈43.如图,图1、图2、图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甲A地到B地得路线图(箭头表示行进得方向).其中E为AB得中点,AH>HB,判断三人行进路线长度得大小关系为()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乙=丙44.如图,已知△ABC,以点B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D,且点A,点D在BC异侧,连结AD,量一量线段AD得长,约为()A.2、5cmB.3、0cmC.3、5cmD.4、0cm45.半径为3得圆中,一条弦长为4,则圆心到这条弦得距离就是()A.3B.4 5746.如图,一条公路得转变处就是一段圆弧(即图中弧CD,点O就是弧CD得圆心),其中CD=600米,E为弧CD上一点,且OE⊥CD,垂足为F,OF=3003米,则这段弯路得长度为()A.200π米B.100π米C.400π米D.300π米47.如图,点A,B,C,D为⊙O上得四个点,AC平分∠BAD,AC交BD于点E,CE=4,CD=6,则AE得长为()A.4B.5C.6D.748.如图,AB就是⊙O得直径,点C在⊙O上,弦BD平分∠ABC,则下列结论错误得就是()A.AD=DCB.»»AD DCC.∠ADB=∠ACBD.∠DAB=∠CBA49.一张圆形纸片,小芳进行了如下连续操作:(1)将圆形纸片左右对折,折痕为AB,如图(2)所示.(2)将圆形纸片上下折叠,使A、B两点重合,折痕CD与AB相交于M,如图(3)所示.(3)将圆形纸片沿EF折叠,使B、M两点重合,折痕EF与AB相交于N,如图(4)所示.(4)连结AE、AF,如图(5)所示.经过以上操作小芳得到了以下结论:①CD∥EF;②四边形MEBF就是菱形;③△AEF为等边三角形;④S△AEF:S圆=33:4π,以上结论正确得有()A.1个B.2个C.3个D.4个50.如甲、乙两图所示,恩施州统计局对2009年恩施州各县市得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成了以下图表,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2009年恩施州各县市得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单位:亿元)单位恩施市利川县建始县巴东县宜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州直投资额60 28 24 23 14 16 15 5下列结论不正确得就是()A.2009年恩施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00亿元B.2009年恩施州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得中位数就是16亿元C.2009年来凤县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5亿元D.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恩施市得扇形得圆心角为110°专题二新定义型问题一、中考专题诠释所谓“新定义”型问题,主要就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得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得一种题型、“新定义”型问题成为近年来中考数学压轴题得新亮点、在复习中应重视学生应用新得知识解决问题得能力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新定义型专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就是掌握问题原型得特点及其问题解决得思想方法;二就是根据问题情景得变化,通过认真思考,合理进行思想方法得迁移.三、中考典例剖析考点一:规律题型中得新定义例1 阅读下面得材料,先完成阅读填空,再按要求答题:sin30°=12,cos30°=32,则sin230°+cos230°= ;①sin45°=22,cos45°=22,则sin245°+cos245°= ;②sin60°=32,cos60°=12,则sin260°+cos260°= .③…观察上述等式,猜想:对任意锐角A,都有sin 2A+cos 2A= .④(1)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利用三角函数得定义及勾股定理对∠A 证明您得猜想; (2)已知:∠A 为锐角(cosA >0)且sinA=35,求cosA.对应训练1.我们知道,三角形得三条中线一定会交于一点,这一点就叫做三角形得重心.重心有很多美妙得性质,如关于线段比.面积比就有一些“漂亮”结论,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解决三角形中得若干问题.请您利用重心得概念完成如下问题:(1)若O 就是△ABC 得重心(如图1),连结AO 并延长交BC 于D,证明:23AO AD =; (2)若AD 就是△ABC 得一条中线(如图2),O 就是AD 上一点,且满足23AO AD =,试判断O 就是△ABC 得重心吗?如果就是,请证明;如果不就是,请说明理由;(3)若O 就是△ABC 得重心,过O 得一条直线分别与AB 、AC 相交于G 、H(均不与△ABC 得顶点重合)(如图3),S 四边形BCHG ,S △AGH 分别表示四边形BCHG 与△AGH 得面积,试探究BCHGAGHS S V 四边形得最大值.考点二:运算题型中得新定义例2 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 ⊕b=a(a-b)+1,等式右边就是通常得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比如:2⊕5=2×(2-5)+1=2×(-3)+1=-6+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