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用,和为贵

合集下载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教案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教案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内涵。

(2)让学生能够运用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论语》中关于“礼之用,和为贵”的原文。

(2)学会对比分析,了解孔子“礼之用,和为贵”与现实生活中的礼仪、和谐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传统、崇尚和谐的道德品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际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1.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内涵。

2. 运用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孔子“礼之用,和为贵”与现实生活中的礼仪、和谐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论语》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关于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论文、案例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孔子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

(2)提问:“礼之用,和为贵”在现代社会有何意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论语》相关章节,理解“礼之用,和为贵”的原文含义。

(2)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合作探讨:(1)对比分析现实生活中礼仪与和谐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2)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

4. 案例分析:(1)分享有关“礼之用,和为贵”的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2)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践行“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内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际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 课后作业:(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践行“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礼之用,和为贵语出《论语·学而篇第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

《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

‘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有子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

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

有子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

在宗法分封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

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

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

对此,有子提出“和为贵”的主张,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紧张,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有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有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礼制文言文解释及翻译

礼制文言文解释及翻译

礼,国之仪也,民之行也。

古之圣王,制礼以正人心,导民以德,故礼之用,和为贵。

然礼非一成不变,随时代之变迁,风俗之异同,礼亦因时而变。

兹以《周礼》为例,略述礼制之解释与翻译。

【翻译】礼,是国家的仪式,也是民众的行为准则。

古代的圣明君主,制定礼制来端正人心,引导民众以德行,因此礼制的运用,和谐是最为宝贵的。

然而,礼制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风俗的差异,礼制也会随之变化。

以下以《周礼》为例,简要阐述礼制的解释与翻译。

【原文】《周礼》者,周公所制,以立国之本也。

其分为六官,曰: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各官有属,以相辅成,而民得以安。

【翻译】《周礼》是由周公旦制定的,它是立国之本。

它分为六个官职,分别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每个官职都有其下属,相互辅助,从而使民众得以安宁。

【原文】天官之长,曰冢宰,掌邦治。

地官之长,曰司徒,掌教化。

春官之长,曰宗伯,掌宗庙祭祀。

夏官之长,曰司马,掌军事。

秋官之长,曰司寇,掌刑罚。

冬官之长,曰司空,掌工程。

【翻译】天官的首长称为冢宰,负责国家的治理。

地官的首长称为司徒,负责教化民众。

春官的首长称为宗伯,负责宗庙的祭祀。

夏官的首长称为司马,负责军事。

秋官的首长称为司寇,负责刑罚。

冬官的首长称为司空,负责工程。

【原文】礼者,所以正身也。

身正,然后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

是以古之圣王,莫不以礼为重。

【翻译】礼制是用来端正个人的。

个人端正了,家庭才能和睦,家庭和睦了,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

因此,古代的圣明君主,没有不把礼制看得极其重要的。

【原文】礼之用,在于敬。

敬则和,和则顺,顺则行,行则安。

是以礼,所以正身安民也。

【翻译】礼制的运用,在于尊敬。

尊敬则和谐,和谐则顺利,顺利则行动,行动则安宁。

因此,礼制是用来端正个人、安抚民众的。

通过以上对《周礼》的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礼制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礼制不仅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

以和为贵成语

以和为贵成语

以和为贵成语
摘要:
1.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成语的应用场景
3.成语的现实意义
正文:
“以和为贵”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

”意思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这里的“和”指的是和谐,包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这个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和为贵”成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首先,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关爱、理解,保持和谐,才能使家庭幸福美满。

其次,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循礼仪规范,以礼待人,保持和谐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最后,在国际交往中,国与国之间要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以和为贵”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注重和谐,努力调整各种关系,化解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

总之,“以和为贵”这个成语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遵循的准则。

孔子 礼之用 和为贵教案PPT课件

孔子 礼之用 和为贵教案PPT课件

会充满魅力,事情就会做得恰到好处。
可编辑ppt
8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 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 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着整个集体的 总体素质状况。一个人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可以反映 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从大处可 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质的高低。作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
可编辑ppt
5
三尺巷的故事: 说的是相邻的两户人家,一家在外地做官,另一家是本城
的商贾.两家都在建房子,房子建得差不多了,在砌围墙时,双方 为地界发生了争议.泰州人素来就有“寸土必争”的老传统, 不要说邻里之间,就是兄弟之间为了祖业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闹到最终,“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为了区区三尺地,无论 是官宦人家还是商贾大户各不相让.做官的那一家,拿出杀手 锏——连忙去信给官人告状.
曾子理解,有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 而和和,,这要是以有礼其节合制理之性,的可可见编孔辑p子pt 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4
材料
从奥林匹亚村的阿尔齐斯神域到中国北京,奥林匹克精神不 断丰富升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注入,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 内涵。北京奥运开幕盛典上的“和”字,就是中华文明的浓 缩,它超越了“和平”的层面,展现了人们对“和合”、 “和谐”的追求。北京奥运,处处“和”风荡漾,你我微笑 相待。东方文明给予奥林匹克精神以滋养,奥林匹克精神从 此将绽放富于东方哲学意蕴的光华。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 格所言,奥运会来到中国,来到这个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 口的国家,这一事实本身就已意义非凡,“这届奥运会已经 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里程碑”。 开幕式上,巨大的“和”字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与现代奥运 精神的精髓。“和为贵”,一切以人类的名义,争议在这里 搁浅,共识在这里凝聚。通过奥运会,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 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

论语中带和字的

论语中带和字的

论语中带和字的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第一》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论语·述而第七》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第十三》
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第十六》
译文: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5、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论语·子张第十九》
译文:君子可以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礼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礼教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礼记·曲礼上》曰:“夫礼,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也。

夫礼者,所以亲亲也。

故为礼,无不亲,无不敬。

亲亲,故仁爱也;敬长,故尊卑有序。

仁者,礼之本也;义者,礼之用也。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之为贵也。

礼之用,和为贵,其斯之谓与?”译文:《礼记·曲礼上》记载:“夫礼,是用来巩固国家,稳定社稷的根本。

夫礼,是用来亲近亲人的。

因此,行礼,无不亲近,无不尊敬。

亲近亲人,所以有仁爱之心;尊敬长辈,所以尊卑有序。

仁爱是礼的根本;义是礼的运用。

礼的运用,和谐最为贵重。

古代圣王的道路,以此为美好。

无论大小之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有时也会有不适用之处,这是因为明白了和谐最为贵重的道理。

礼的运用,和谐最为贵重,这就是所说的意思吧?”注释:1. 夫礼:夫,发语词,无实义;礼,指礼仪,即古代社会生活中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制度。

2. 固国家:巩固国家,使国家稳定。

3. 定社稷:稳定社稷,社稷指国家,古代用以祭拜土地和五谷的神祇。

4. 亲亲:亲近亲人,即以亲情为纽带,使家庭和睦。

5. 为礼:行礼,即按照礼仪的规定行事。

6. 仁爱:仁爱之心,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7. 敬长:尊敬长辈,即对长辈表示尊敬。

8. 尊卑有序:尊重地位的高低,使社会等级分明。

9. 仁者,礼之本也:仁爱是礼的根本,即礼仪的出发点在于培养仁爱之心。

10. 义者,礼之用也:义是礼的运用,即礼仪的具体实践体现为正义之行。

11. 礼之用,和为贵:礼的运用,和谐最为贵重,即礼仪的目的在于达到和谐。

12. 先王之道:古代圣王的道路,即古代圣王的治国理念。

13. 小大由之:无论大小之事,都遵循这一原则,即无论事情大小,都要按照礼仪行事。

14. 知和之为贵:明白和谐最为贵重的道理,即认识到和谐是最高尚的。

15. 其斯之谓与:这就是所说的意思吧?即这就是所说的礼仪的和谐最为贵重的道理。

国学经典礼记十句话

国学经典礼记十句话

国学经典礼记十句话
1.礼之用,和为贵:礼的本质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 天下归心于一:礼可以统一人心,使众人心向一处。

3.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是大道的表现,是普及天下的事情。

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待客人应该诚挚热情,让客人感到欢迎和愉悦。

5. 每得人之情,各因人之宜:礼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人物采取不同的方式。

6. 夫子之善教也,不谓之君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格,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7. 父母之爱子也,一至于此乎:父母对待子女,应该是无私的、无条件的爱。

8. 以书为礼,以礼为法:礼可以成为行为准则,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9.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尊重和恭敬君主是一种基本的礼仪,但是过度的奉承会失去尊重。

10. 习惯成自然:只有经过长期的习惯,才能够形成稳定的行为准则和人格特征。

- 1 -。

用之以礼,以和为贵

用之以礼,以和为贵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永远的孔子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 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 可行也。
• 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 最为可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 论小事大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 如果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 成不了事的.
父子之间有礼仪,上司与下属有礼仪,职场有职场 礼仪,商务有商务礼仪,国与国之间有外交礼仪,没 有礼仪就会乱套,一切礼仪的制作标准,则是“和 谐”。无规矩,不成方圆。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 敬人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说,礼仪是一 种内在修养。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它不是臆造的,也不是 可有可无的。了解礼仪的起源,有利于礼仪的本质,自觉地按照 要求去进行社交活动。
礼仪是人们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 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地 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人们往往会在交 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与人,闹出笑话。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 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 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总之,一个人 只要讲究礼仪,就会充满魅力,事情就会做得恰到好处。
学生与人交往、谈吐的基本礼仪是敬称。长辈、友人或初 识的人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 “叔叔”等,不直呼其姓名;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人 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给人添麻烦时说 “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谢时说“没关系”;得到别人的帮助 时说“谢谢!”。

【国学典籍】《礼记》原文 译文

【国学典籍】《礼记》原文 译文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其内容涵
盖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
宗教等。

下面是一些《礼记》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就
以此为美。

但是,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办,有时候就行
不通。

为了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礼者,既视而远听,皆有法式。

以不可胜者求之,
以似不肖者求之。

译文:礼仪的实行,既要看它们的形式,又要听它们的声音,都是有一定规范的。

揣摩那些不可能达到的事去寻求礼仪,或者把不像礼仪的事当作礼仪,这都是不正确的。

原文: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译文:《曲礼》说:始终恭敬谨慎,如有所思,说话稳重,百姓就安定啦!
原文:凡为人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译文:凡侍奉父母的礼节:冬天要使他们温暖,夏天要使
他们清爽凉快;晚上要替他们铺好床铺,早晨要向他们请安。

原文:父召子,不在,侧声呼之;子命之,分坐。

译文:父亲招呼儿子,不在时可用声音呼唤;儿子召唤父
亲时则要声音高昂一些;父亲召唤儿子时,左右侍奉的人代
为应答;儿子召唤父亲时也须如此。

原文:君将适他,臣如致金玉货贝于君,则曰致马资于有司;若不欲受则曰:难备。

译文:君主将要出使他国时,臣子如要把金玉宝物呈献给
君主,就应说:向有关部门准备出使的用具;若不想献出宝
物就应说:难以准备齐全。

论语名句: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名句: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名句:礼之用和为贵【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

先王之道(3),斯(4)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

这里指礼,也指和。

【解释翻译】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前面我们有提到,有子是有若,是孔老夫子的学生。

他这里讲到『礼之用,和为贵』,礼是什么意思?朱子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

」这个礼实际上反映的是天理,所以说「礼者,天地之序也」。

天地是代表什么?自然,自然而然就有这样的一种规矩,这是礼。

所以它是天理的表现,「节文」可以解释成表现。

「人事之仪则」,人与人之间,待人、处事、接物时候所遵守的礼仪、规则。

这些礼仪规则,其实不是说圣人制定出来约束我们,不是的,实际上是自然的秩序。

我们必须要遵守自然的秩序,也就是符合礼,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美满。

所以不要把它误解为圣人的那种约束、那种法律、那种规章制度来制约我们。

圣人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希望我们更幸福,更美满。

循着礼,我们就能够回归本性,它是性德的流露。

『和为贵』,这个和朱子解释「和者,从容不迫之意。

」也就是说,他遵守着礼,这个用是表现在他从容不迫。

这个意思有一些牵强,在这里我们不这么讲。

我们来看李炳南老先生的批注说,礼就是规矩,这个讲得很实在。

讲规矩,是不能乱。

但在用的时候,应当以和为贵。

礼仪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礼仪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礼仪的名言警句及解释
一些关于礼仪的名言警句及其解释如下:
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荀子
解释:一个人没有礼仪就不能生存,做事情没有礼仪就不能成功。

强调了礼仪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礼之用,和为贵。

——孔丘
解释:礼仪的运用,以和谐为贵。

意味着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重和谐的关系,以建立互相尊重、友好的关系。

3.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孔丘
解释:君子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做到态度恭敬、言语得体,避免因言行不当而失礼。

4.礼乐之大,以治国;礼乐之微,以成人。

——《礼记·儒行》
解释:礼仪和音乐在治理国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个人修养方面,礼仪和音乐则可以使人更加成熟和完善。

5.礼仪之邦,以和为贵。

——《礼记·礼运》
解释: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我们以和谐为最重要的价值。

这意味着我
们应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教案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教案

孔子“礼之用,和为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孔子“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孔子的礼治思想2. “礼之用,和为贵”的内涵3.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礼之用,和为贵”三、教学重点1. 孔子的礼治思想2. “礼之用,和为贵”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四、教学难点1. 理解孔子礼治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2. 如何将“礼之用,和为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孔子的礼治思想和“礼之用,和为贵”的内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礼之用,和为贵”的实践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礼之用,和为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礼’吗?在日常生活中学到过哪些礼仪知识?”进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思想。

【新课导入】1. 讲解孔子的礼治思想教师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和思想,重点讲解孔子关于“礼”的观点,如“礼治国家”、“礼尚往来”等。

2. 讲解“礼之用,和为贵”的内涵教师详细讲解“礼之用,和为贵”的含义,解释“礼”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礼”来实现和谐相处。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家庭聚会、商务场合等,让学生分析其中是否体现了“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并讨论如何做得更好。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礼之用,和为贵”。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礼仪,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礼之用,和为贵”的短文。

礼之用和为贵作文演讲稿

礼之用和为贵作文演讲稿

礼之用和为贵作文演讲稿
礼之用,和为贵。

礼,你说咋这么重要呢?咱们东方人从小就学礼,见面得打招呼,吃饭得讲究规矩,这些不都是礼吗?但礼可不是表面功夫,它
是咱内心的修养,是对别人的尊重。

有了礼,人与人之间就少了摩擦,多了和谐。

说到和,这可真是难能可贵啊!你想啊,世界上这么多人,各
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脾气。

但要是大家都懂得和,懂得互相体谅,那世界得多美好啊!和不是说大家都要一样,而是说在尊重差异的
基础上,找到共同点和平衡点。

其实啊,礼和和就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

你帮老奶奶过马路,
我给小朋友让个座,这都是礼和和的体现。

咱们平时可能不觉得,
但这些小事加起来,就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基石。

当然啦,礼和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时代在变,社会在进步,
礼和和也得跟着变。

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咱们的生活更加
美好。

所以啊,咱们要时刻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让礼和和的精
神永远活在我们的生活中。

咱们这时代啊,变化快,挑战多。

但咱不怕,因为咱有礼和和的精神。

有了它,咱就能找到方向,和别人和谐相处,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所以啊,让咱们一起努力,让礼和和的精神在生活中大放异彩吧!。

和礼有关的古人名言

和礼有关的古人名言

和礼有关的古人名言1. “礼之用,和为贵。

”就像咱邻里之间,大家都客客气气的,见面笑一笑,互相帮个忙,这日子过得多和谐呀。

要是谁都不讲礼,那不得天天吵架?2. “不学礼,无以立。

”嘿,你想啊,一个人要是不懂礼貌,就像没了根基的树,在社会上咋站得住脚呢?就好比我有个朋友,出去谈生意,因为不懂基本的礼仪,把客户都得罪了,结果生意黄了。

3.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人啊,要是没了礼,那和动物有啥区别呢?你看在公交车上,有人主动给老人让座,这就是礼,这就是人比动物高贵的地方。

要是都像动物一样只知道抢地盘,那成啥了?4. “礼者,人道之极也。

”礼简直就是做人的极致啊!我曾经参加一个聚会,有个人特别有礼貌,从进门的招呼到座位的谦让,再到谈话间的尊重,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整个聚会,大家都特别喜欢他。

5.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你要是恭敬又符合礼,就离耻辱远远的了。

我见过有人不懂礼貌,对长辈大呼小叫的,多丢人啊。

就像不懂礼的人在光明大道上抹黑自己,能不耻辱吗?6.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道德引导,用礼来约束,人们就知道羞耻而且会守规矩。

就像学校里,老师既教品德又强调礼仪,学生们自然就知道啥该做啥不该做了。

7.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那些当官的或者领导可不能骄傲啊。

一骄傲就没了礼数,没了礼数手下的人就走了,最后就众叛亲离了。

就像古代那些暴君,不把臣子当回事儿,最后不都被推翻了嘛。

8.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礼能治理国家,安定社会,让百姓有秩序,还对后代有利呢。

古代那些盛世,不都是礼仪规范得好嘛。

你看咱们现在倡导文明礼貌,社会多和谐呀。

9.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礼义廉耻就像国家的四根柱子,柱子倒了国家就完了。

这就好比一个房子,没有柱子撑着,那不就塌了嘛。

我们都要守礼,为国家做贡献。

10.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礼之用和为贵作文演讲稿

礼之用和为贵作文演讲稿

礼之用和为贵作文演讲稿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嘛,礼这东西,在我们中华文化里可是
个宝啊!不仅仅是一些仪式和礼节,它更像是咱们人与人之间的润
滑油,让一切都顺畅起来。

说实话,现在这社会这么复杂,礼真的越来越重要了。

它就像
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南针,告诉我们该怎么走,怎么跟人家好好相处。

有了礼,我们才能更尊重别人,更理解别人,大家的关系也就
更和谐了。

说起礼啊,我觉得它真的教会了我们很多。

比如,学会了谦让,那可不是软弱哦,是在竞争中还能保持风度,不会为了点小事就斤
斤计较。

还有宽容,哎呀,这个可是大智慧啊!别人犯了错,咱们
也别太计较,用一颗包容的心去理解别人,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嘛!
礼这东西,真的不只是外在的,它还能引导我们追求内在的美德。

你知道吗?在礼的熏陶下,我们会变得更诚信、更善良、更正直。

这些美德可是无价之宝啊!它们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也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找到真正的满足。

所以啊,用礼待人,其实也
是在塑造我们自己的品格哦!
不过啊,现在有些人啊,就是缺乏礼的修养,结果搞得人际关系一团糟。

真的,礼这东西,不是说说而已,得从心里去理解和体会。

孔子对送礼章句

孔子对送礼章句

孔子对送礼章句
孔子对送礼的态度和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中,他认为礼物的价值并不在于其物质价值,而在于送礼者的真诚和礼节的周到。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礼的理解,他认为礼的作用在于促进和谐,而这种和谐需要通过礼节的周到来实现。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送礼的适度原则。

他认为,送礼过于丰厚或过于微薄都是不合适的。

过于丰厚的礼物可能会让人感到负担和压力,而过于微薄的礼物则可能显得缺乏诚意和尊重。

因此,孔子主张送礼应该根据双方的关系和礼尚往来的原则来决定,既要体现出自己的诚意和感激之情,又要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

此外,孔子还认为送礼应该注重礼节的周到。

在送礼时,应该尊重对方的身份和地位,选择适当的礼物和包装方式,并在送礼时表现出谦虚、恭敬的态度。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礼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孔子对送礼的态度和观念体现了他的“仁爱”和“礼制”思想。

他认为礼物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交换,更是一种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方式。

在送礼时,应该注重真诚、适度、礼节周到等原则,以体现出尊重和关爱之情。

循礼文言文及翻译

循礼文言文及翻译

昔者孔子,生于春秋之际,德才兼备,仁义满腹。

孔子之道,以礼为本,以为礼者,国家之纪纲,民生之根本也。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故礼者,所以正人心,齐风俗,导民向善,达于仁义之域也。

孔子行教,首重礼义,次及孝悌,然后及忠信。

孔子教人,不废其旧,举而措之,使之行于途,而莫之违。

是以孔子之门,弟子三千,皆能遵礼而行,各得其所,以成其德。

孔子曰:“夫礼者,所以正身也。

”人能正身,然后能正家,能正家,然后能正国。

是以孔子教人,必先正其身,而后教之礼仪。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乃孔子修身之要,亦礼之所在。

孔子周游列国,行教不辍,虽遭困厄,不改其志。

其弟子颜回、子贡、曾参等,皆能继承孔子之志,发扬光大。

孔子之教,虽远在千年之外,仍为后世所景仰,其礼乐之道,尤为人所推崇。

今人承孔子之教,虽居乱世,犹能遵礼而行,使国家安宁,社会和谐。

孔子之礼,非徒饰外,亦以养内。

内外兼修,方为君子之风。

是以孔子曰:“君子不器。

”言其无所不包,无所不至。

【翻译】在古代,孔子生于春秋时期,他德行高尚,才华横溢,仁义满腹。

孔子的学说,以礼为根本,认为礼是国家的大纲,民生的根本。

孔子说:“礼的运用,和谐最为重要。

”因此,礼是用来端正人心,整齐风俗,引导民众行善,达到仁义境界的方法。

孔子施教,首先重视礼义,然后及孝悌,再及忠信。

孔子教人,不废弃旧有的传统,而是加以继承和发展,使他们在生活中实践,而不违背。

因此,孔子的门下,有三千弟子,都能遵循礼法行事,各得其所,成就其品德。

孔子说:“礼,是用来端正自身的。

”人能端正自身,然后能端正家庭,能端正家庭,然后能端正国家。

因此,孔子教人,必须先端正自身,然后教导他们礼仪。

孔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次:为人谋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学习?”这是孔子修身的关键,也是礼的所在。

孔子周游列国,不辍教化,即使遭遇困境,也不改变他的志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出自《论语》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恰到好处为贵。

先王的治理方法,以此为最完美。

按现代话说,即礼的作用,以和谐为贵;先王准则,以和谐为美。

言下之意,一切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制定,目的都是为了求得社会的和谐,先代尧、舜、禹、汤、文、武诸王,均以此作为自己安邦治国的宗旨,因此才有了中国远古时代的泱泱盛世。

几千年过去了,“和为贵”始终是东方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信奉的治国方针和道德标准。

党中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特点,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同时,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这些都意味着中国社会面临着又一次重大转型,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儒家“和”的观念,还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

类似的古训很多,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在三个方面发扬光大“和”的理念。

一是搞好同志间的和谐。

俗话说“骏马驰千里,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同志之间,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大家一定要豁达大度,
团结互助,取长补短,形成整体合力。

古人云,有缘千里来相会。

世界有近七十亿人,中国有十三亿人,我们能在一起共事,实在是难得的缘分。

大家要摒弃个人之间的是非恩怨,和谐共事,留下一段值得回忆的历史。

这方面,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就是一个榜样。

在轰动一时的光州大审中,他曾被政府判处死刑,当时他曾立下遗嘱,要求他的家人和同志不要报仇,让政治迫害就到此为止。

金大中正式就职后,公开在总统府招待了曾经迫害过他的四位前任韩国总统。

他宽广的心胸、伟大的情操令无数世人尊敬。

二是搞好上下左右的和谐。

要加强与上下级和有关单位沟通与协调,形成和谐的工作关系,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三要搞好社会邻里的和谐。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

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

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

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

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这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假如你来说谈谈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什么不同,我想我们不难完全相契合。


俗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最终结果只会是----“大家都没有眼,大家都没有牙”。

所以说:礼之用,和为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