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竹文化比较
中日文化比较带来的思考

中日文化比较带来的思考(提纲)刘德有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中日文化比较带来的思考》。
我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重视中日文化的差异与不同文化背景;第二,不要把日本人的审美观绝对化;第三,文化研究与科学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
相互理解看似容易,实际做起来很难。
中日两国在文化上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东西方之间很难沟通的事情,中国和日本之间就比较容易沟通。
引用李白诗《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除了共同点外,我们还要如实地承认中日两国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着难以理解的一面。
我们应该如实地承认两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简直就是“异文化”。
从反映民族感情和心理状态的文学作品——日本的俳句,也能看出中日两国文化的相同和差异。
著名俳人正岡子規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俳句。
柿食へば鐘が鳴るなり法隆寺已故日本文学研究者李芒先生生前把它译成了非常漂亮的中文:方啖一颗柿,钟声悠婉法隆寺。
另一位著名俳人——与謝蕪村也有一首著名俳句:易水にねぶか流るる寒さかな。
根深(ねぶか)就是葱(ねぎ),大葱的意思,我国著名诗人林林同志把它译成:青葱飘流去,易水今犹寒从上流漂下来的大葱跟易水寒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中国人是难以理解的。
我认为这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
此俳句是作者根据燕国太子丹派荆轲行刺秦始皇的典故写的。
引用: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江户中期有一个女俳人,叫加賀千代(かがのちよ Kaga-no Chiyo),她也有一首非常著名的俳句:朝顔につるべ取られてもらひ水李芒先生译作“吊桶盘缠牵牛花,索水乞邻家”。
还有的人译作“井筲缠上牵牛花,晨起汲水乞邻家”。
中国人有时很难理解。
我列举了这些俳句的例子,是想说明要加强相互理解,就要特别重视不同的文化背景。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介绍在日本给中国演员吃盒饭引起不满和误解的故事。
论中国彝族与日本隼人竹文化及二者关系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4-Fra bibliotek3926(2018)07— 0053__07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 究规 划基金项 目“彝族 民间文 学在 日本 的译 介与影 响研究 ”(16YJA751033)、国家 留学基金委 2017年公派高级研究学者 、访 问学者 、博士后项 目资助(CSC201708510071)阶段性成果 。
新 的 日本 民族 文化起 源论 的提 出是 1948年 5 月在维 也 纳学 派 冈正雄 与 石 田英 一 郎 、江上 波 夫 、 八 幡一 郎 召开 的 “日本 民 族 ·文 化 的 源流 与 日本
54 《西南 民族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 )2018年第7期
国家 的形 成 ”座谈会 上 ,冈正雄从 “皇 国史 观 ”解 放 出来 ,给 研究 方 向还未 能 确定 的 战后 日本 学 界 ,包
撼 。在 其影 响 下 ,1886年 日本 学 者 坪 井 正 五 郎 在 东 京大 学成 立 “东京 人 类 学会 ”,以“日本 人起 源 ” 为中心展开热烈讨论 ,提出“日本民族混合论”,但 在 当时受 到 皇统 思 想 人 士 的评 判 ,加 之 缺 乏 田野 调 查 ,因而 没有 足够 的论据 支撑 论点 。
1945年 二 战 败北 后 ,以 天 皇为 中心 的 国家 观 崩塌 ,战前 天 皇时代 的“日本 民族 是单 一 的大 和 民 族 ”的论断 被越 来越 多 的学者 反 对 ,对 失 去 目标 的 日本 民族 学界 与历史 学 界 强烈 刺 激 的是 新 的 日本 民族文 化起 源论 的提 出。
宏观视野 ,缺 乏微观 比较 。本 文详细考察 中国彝族与 日本 隼人 各种 宗教 仪式所体 现的 竹崇拜 ,探 索彝 族“竹 王
中日文化比较心得

中日文化比较心得第一篇:中日文化比较心得中日文化心得体会这一学期选修了贾老师的中日文化课程,由于课程冲突,好多次没有去成,但我觉得通过这次课程让我认识到了中日文化的区别。
我们为什么总是讨厌日本人,也许是因为日本文化几乎全是中国传过去的,本来就是个蛮夷之地,蕞尔一岛;但它后来却又侵略中国,进行大屠杀这种惨无人道的行径。
最重要的是那种不认罪的态度——否则,我也说不清中国人为什么要仇日不仇英法美。
八国联军烧了我们的圆明园、屠杀了义和团。
其实关于国际关系,国家利益才真正左右一个国家的态度,本来就变得比狗脸还快,翻脸不认人常有。
象我们这样持久地排日并不理智。
我也无意为日本辩护,它有自己的民族劣根性,但日本文化和众多文化一起冲进中国大门,与年轻一代人紧密融合,再拒绝出去,绝不可能。
日本文化的确在影响这一代人,中国文化必然有比不上它的地方——没有什么文化和制度完美,任何文化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我国改革开放不是去挑别人的毛病,而是学别人的优点,我们必须清醒。
中国人行事以中庸著称,但做道德判断却相当偏激。
或者说二元化,不是君子一定是小人,不是好人一定是坏人,不是清官就是贪官;有句迎合皇上的话就是奸佞弄臣,非得抬着棺材死谏才叫忠臣。
清官如岳飞、海瑞,要么被陷害死,要么与整个官场为敌。
再比如,父母死了要守三年孝,什么事都不准干,一门心思地悲哀。
当时,有个“大孝子”倒是守了二十年的孝——在这期间生了五个孩子,传为笑谈,但此人除此之外,没有杀人放火,没有违法勾当,孔融却一声令下就把他杀了,中国人虚伪得可以。
孔融还以“不孝”的罪名杀了另一个他认为在父亲坟前哭得不悲的人——最后,曹操仍借着“不孝”的罪名杀了孔融,倒算首尾呼应。
而且似乎日本文化是更为灵活的,从物语文学可以看出,很早就可以抒发个人的情感。
而中国,文人似乎永远是不得志的,活象一群怨妇。
苏轼和辛弃疾并称苏辛,但辛不如苏,苏是士大夫兼文人,辛的范围就窄多了,几乎是职业“词人”,而填词不是正业,是野狐禅,只有科场和官场不得志,才去搞这种杂学,试想辛的心态会好吗?柏杨先生说:“日本虽然几乎吸收了中国的一切,但没有吸收科举,所以在明治维新可以一下完全崛起。
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

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世界竹类资源分布状况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已达220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左右;年竹材产量1500万~2000万吨。
世界竹子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
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有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
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
印度有竹林面积约万公顷;缅甸有竹林面积有217万公顷;泰国有竹林面积81万公顷左右;孟加拉国有竹林面积60万公顷;越南有竹林面积100万公顷;美洲的竹产区南至阿根廷南部,北至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70多种在北美,主要集中在东部。
亚马孙河流域有34,000万公顷森林中,有1,020万公顷的竹林,占森林面积的3%;非洲竹区范围较小,南起莫桑比克南部,北至苏丹东部: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
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状况亚太竹区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5%,竹种资源占全世界竹种资源总数的80%。
1、中国竹产业。
历史悠久,树立了产业榜样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作“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中日文化的异同

中日文化的异同中日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文化交流,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从文化角度来介绍一下中日文化的异同。
一、历史文化中日两国历史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联系。
古代时期,中国是日本的文化传承者,中国的绘画、书法、文学、建筑等文化形态都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到了近代,随着中国的衰落和日本的崛起,日本也吸收了不少西方文化的东西,形成了自己的现代文化。
二、礼仪习俗中日两国的礼仪习俗也存在差异。
中日两国的吃饭方式差异比较大,中国人喜欢用筷子,而日本人则偏爱使用料理用勺。
而在拜访别人的时候,日本人在依次相互敬酒后,会提出"干杯",表达对友谊、感情的尊重。
而中国人则曾因为这个传统引起争议,因为它的存在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陋习,注重礼节却忽视了内容。
三、节日文化中日两国的节日文化差异也比较大。
在中国,春节被称为"年",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而在日本,奠基节假日被称为正月里的一项特别节日,节日里的活动包括另外的选择百句菜单、一起向神人祈求等。
在另一方面,则是新年庆典、八月节庆典、神田庆典等,以及传统农事典礼。
四、风味文化中日两国的风味文化有着不同的特点。
中国菜系丰富多样,烹饪方法繁复,讲究颜色、香味、口感的统一协调;而日本菜则比较精致,多讲究清淡、自然、新鲜的口感,比如说寿司、生鱼片、和食等,不同的海鲜和蔬菜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但不管是什么菜系,饮食文化都是中日两国实现友好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五、传统文化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都非常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包括了诗、书、画、酒、茶、瓷器、戏曲等多种美术形式;而日本的传统文化,则更注重于"和风",包括了茶道、花道、剪纸、传统戏曲、武术等艺术形态。
无论是哪种传统文化,都体现出中日两国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精神。
综上,中日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流,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在交流和包容的基础上,依然可以促进两国互相了解,实现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中日“竹子姑娘”传说对比研究——以《斑竹姑娘》《竹取物语》为中心

现代商贸工业中日“竹子姑娘”传说对比研究—以《斑竹姑娘》《竹取物语》为中心唐植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摘要:在中日两国流传着《斑竹姑娘》与《竹取物语》的传说,两位神奇“竹子姑娘”的故事不仅同属于“竹中 出生”母题,在故事情节及构造上还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有巧用难题拒绝五位贵公子求婚的环节,中日两国的 文学作品中不乏“神奇出生”的故事及代表作,然而这两则“竹子姑娘”的故事在两国传承和发展的情况却不尽相同。
与《竹取物语》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及辉夜姬故事在当今日本的传承与发展相比,《斑竹姑娘》的故事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广度相去甚远6从文学审美的视角出发,对比两个故事的文本语言,从文本语言的生动性、隐喻性、内涵性与蕴藉性来看《竹取物语》文本及辉夜姬人物形象的艺术性,继而重新审视文学文本对民俗文化传播、传承的影响。
关键词:竹子姑娘;文本语言;审美;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〇前言在中日两國民间分别流传着两则“竹子姑娘”的传 说,一位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斑竹姑娘,一位是日本物语中的辉夜姬。
斑竹姑娘的故事目前主要收录在田海燕所编辑的《金玉凤凰》的I斑竹姑娘》篇中,《金玉凤凰》是田海燕将在藏族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加以收集、整理,最后编纂成书的民间故事集。
该书主线是大王子追取金玉凤凰鸟,由多个连环小故事组成,《斑竹姑娘》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
《金玉凤凰》最早在1957年 出版,因社会、作家等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存在多个版本,由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出版的I金玉凤凰》第一 册是田海燕独自编纂的较早的版本,且收录故事数最多(41个),其中包含了《斑竹姑娘》的故事,本文的研究主要以此为蓝本。
辉夜姬也称赫夜姬等,以其为原型的故事在日本有多种文学体裁和版本,最常见于日本物语中,目前收 录故事比较完整的是《竹取物语》。
《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又叫《竹取翁物语》或《辉夜姬物语》,是以 女文字(假名)写作的作品,作者与创作年代均不详a 《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的故事从平安时代发展至今,也 存在着各种不同版本,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北杜夫•俵万智编纂的《竹取物语•伊势物语》以现代日文写作,故事情节丰满,对故事中出现的人物、物品、风俗习惯等均有详细注释,利于读者深人、全面理解辉夜姬的故事,因此本文所引故事内容基于此版本翻译。
中日传统文化对比 (1)

雛祭り(ひなま つり)はまた「雛 節句(せっく)」、 「桃の節句」、 「弥生(やよい) の節句」、「上巳 (じょうし)の節 句」とも言い、女 の子の将来を 祈る 祭りである。
贴门神
•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 寿康宁,一些地方 的人们还保留着贴 门神的习惯。
• 据说,大门上贴上 两位门神,一切妖 魔鬼怪都会望而生 畏。
日本の新年
「各家では二月十三日ごろ 煤を払い、年末には門口注連 飾り付け、門松。屋内には鏡 餅飾、年棚がつくられる。十 二月三十一日(除夜)には年 越を食べ、除夜の鐘ガ鳴る十 二時まで起きて、年神(祖先 神)を迎える。 元旦には若水を汲み、雑 煮を食べる。初詣、年詣礼が 行われる。子供たちにはお年 玉が与えられる。なお正月七 日を日正月七日といい七草粥 を食べる。」
史至春传端初龙 节 五 端端 。今秋统午五日 、 节 阳午
等女, ,也 已战节节。 。儿五 有国日是 农节 月 午 称 时,古 历, 节 日 端 节 天 、 期 始 老 五 多 五 、 中浴 、 年 ,于的 月节 兰 重 历 ,
鏡開き(かがみびらき)とは、
正月に神(年神)や仏に供えた鏡 餅を下げ、雑煮や汁粉に入れて食 べる行事である。
お年玉
お年玉(おとしだま、御年玉、年 玉)は、正月に新年を祝うために 贈答される品物のこと。現在では 子供に金銭を与える習慣及びその 金銭の意で用いられることが多い。 金銭でなく菓子などを与える地方 もある。 年末に贈られる歳暮と異なり、目 上の者が目下のものに贈るのが特 徴。これをもって年の賜物(たま もの)であるから「としだま」と いう名がついたという説がある。
有趣的中日文化差异总结

有趣的中日文化差异总结中日两国是亚洲两个重要的文化大国,两国文化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许多差异。
本文将通过有趣的中日文化差异总结来探究这些差异。
一、交际礼仪差异中日两国在交际礼仪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
在日本,人们习惯于鞠躬表示敬意。
鞠躬的深浅和角度也有所不同,表示不同的含义。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多地使用握手、拥抱等方式表示敬意。
此外,日本人还有“名刺”文化,即在交际时向对方递交名片。
而在中国,人们更多地使用微信、QQ等方式进行交流。
二、饮食文化差异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喜欢吃海鲜、寿司等轻食,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喜欢吃热食,如火锅、热干面等。
此外,日本人还有“饭团”文化,即将米饭和其他食材捏成球状。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多地吃米饭和面食。
三、礼仪差异在礼仪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礼仪,如在开会时要先鞠躬致意,吃饭时要用筷子,喝汤时不能发出声音等。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注重亲热和自由,如见面时要互相拥抱,开会时可以随意发言。
四、节日文化差异中日两国的节日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春节和新年,会在这两个节日里进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喜欢庆祝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此外,日本还有一些特别的节日,如“樱花节”、“盂兰盆节”等,而中国则更多地庆祝春节和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五、娱乐文化差异中日两国的娱乐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非常喜欢动漫、游戏等,而在中国,则更喜欢看电影、听音乐会等。
此外,日本人还有“秋叶原”文化,即喜欢去电器城购买电子产品和动漫周边产品。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多地去商场购物、逛街等。
六、工作文化差异中日两国的工作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日本,人们非常注重劳动纪律和效率,一般会在公司里加班完成工作。
而在中国,人们则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一般不会在公司里加班。
此外,在日本,人们还有“一生一世”的工作观念,即要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而在中国,人们则更多地追求个人发展,不断跳槽来提高自己的薪资和职位。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中日两国是东亚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虽然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邻,但在文化传统、民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却存在着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社会结构、礼仪习俗、饮食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社会结构中日两国的社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等级观念较为明显,家族观念也较为浓重。
在传统观念中,家族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尊重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
而在日本,虽然也有家族观念,但是社会等级观念较为淡薄,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平等。
在日本,人们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强调集体主义,而在中国,个人主义的观念较为普遍。
这些差异在两国的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二、礼仪习俗在礼仪习俗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非常重视礼节,尊敬长辈和尊长让贤的风俗在中国十分普遍。
而在日本,人们更加注重细节和规范,对于礼仪习俗要求更为严格。
日本人会在进入别人家中时换上拖鞋,而在中国则较少有此习俗。
日本人在与人相互问候时会进行“bow”鞠躬的礼仪,而中国人则多以握手或者鞠躬来表示问候。
这些细微的差异展现了中日两国在礼仪习俗方面的文化差异。
三、饮食习惯中日两国的饮食习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饮食以米饭为主食,喜欢吃煲汤和炖菜,口味重油腻,喜欢吃辣。
在茶文化上,中国人更加注重茶道、茶艺和茶文化,而日本人更注重茶具和茶礼。
而在日本,传统饮食以寿司、生鱼片、烤鳗鱼等海鲜为主,口味偏清淡,偏好吃生食。
在相同的食材上,中日两国烹饪方式和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吃饭礼仪方面,中国人一般使用筷子,而日本人则使用筷子和碗筷。
这些差异体现了中日两国在饮食习惯方面的文化差异。
四、价值观念在价值观念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强调忠孝仁爱等美德,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在日本,强调忠诚、勤劳、谦逊和自律,在人际交往上更加注重规矩与礼节。
中日竹文化比较

中日竹文化比较竹林中中日对照中日文化比较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中日习俗文化比较中日茶文化比较中日饮食文化比较中日韩穿衣文化比较中日文化比较论文中日韩三国文化比较
宁 可 食 无 肉
不 可 居 无 竹
苏 轼
——
中 国 竹 文 化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总结 竹的品性“本固”、“性 直”、“心空”、“节贞”, 将之比作贤人君子。
竹子与精神文化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 文化史上松、竹、梅被 誉为“岁寒三友”。而 梅、兰、竹菊被称为 “四君子”。竹子均并 列其中,竹子因青翠挺 拔、奇姿出众,凌霜傲 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 们的称颂。
竹茎中空代表谦虚, 竹节分明代表气节, 由竹的不畏严寒联 想到人的坚贞不屈 的人格品质,由竹 的清风瘦骨联想到 一种“超然脱俗” 的人生境界。
早在史前以前, 据说,天照大神曾 经躲进天之岩戸不出来。天鈿女命 取天之香具山的笹叶起舞, 将天照 大神从天之岩戸中引出来。
早在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年)时期, 日本就流行着一个名叫“竹取物语”的 故事,竹子富有神秘色彩的空洞能诞生 美丽的女子,能产生黄金。竹子自古以 来被人们如同树木一样视为清洁而神圣 之物,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日本的神社入口处都有一洗 手处,那里放置的勺子有用 竹子做的,也有用原木做的, 洁净的竹子或是原木与神社 庄严的气氛最为吻合。祭祀 中央十字形地支起两根被称 作是“御神木”的带叶子的 青竹竿,仪式就围着“御神 木”进行。
成书于奈良末期的日本最 早的和歌集《万叶集》收 录了30多首咏竹诗,对竹 的常青不凋、摇曳之声和 清疏之影等意象的歌咏体 现了日本人“闲寂幽雅” 的审美意识。
竹子的坚韧挺 拔代表了中国 人的精神气节, 深植于人们的 脑海,成为中 华民族性的一 种象征。
浅析中日竹文化异同

浅析中日竹文化异同摘要:中日竹文化关系虽源远流长,但由于地域及民俗差异造成两国人民对竹子有着不同的审美意识和精神追求。
在衣食住和文学方面有着不同的竹文化内容。
关键词:中日、竹文化、比较、审美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甚至还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
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
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
而中国竹文化在传到日本之后,不仅被很好地传承和发展,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竹文化。
日本竹文化源于中国,又不同于中国,在衣食住和文学方面有着不同的竹文化内容。
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体现了两个国家对竹子这种植物不同的审美与精神追求。
一、竹子的开发利用竹子因其生长周期、成才时间短、坚固不易腐烂等特点,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开发利用。
在中国,汉代之前的文字材料,都记录在竹简上。
有史书记载,孔子当年整理“六经”,就是将经书写于竹简之上;魏国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正是因为其用竹简制成而得此名。
我国南方潮湿多雨,少数民族同胞利用竹子和茅草搭建房屋,这一习俗沿用至今。
竹子制作成竹笼放于井下,既可以保证水井周围的泥沙不掺入水中,又可使水质甘甜,这一方法应用在我国大惊南北。
更有记载,竹子被勤劳聪慧的中国先人制作成了各种工具,比如弓箭、毛笔、竹篓、竹筏等等。
以毛竹为原料的竹炭,更是被广泛应用于烹调、美容及净化空气等诸多方面。
而在日本,涂有朱漆的竹梳在绳纹遗址中被挖掘出来,更是引人注意到了日本竹文化。
日本多以竹子制作餐具,并且还是使用竹子制作筷子的最早国家之一,如今竹制筷子甚至被推广到了全球。
而中国早在汉代就有了竹制生活器具,甚至多达60余种,到了唐宋时期数量增加到了近二百种。
国内外竹产业的发展与对比,及我国竹木发展现状

世界竹产业的发展与比较竹林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林”。
以竹子资源利用发展的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
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发现世界各地竹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方向与关注的元素有所不同。
因此世界各地应相互借鉴,共同提升竹产业的发展,树立一个优秀的产业榜样,例如进一步挖掘竹子品牌价值,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通过国际合作共享与传播价值,参与国际林业碳汇等。
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世界竹产业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一、世界竹类资源分布状况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已达2 200万hm2,占森林面积的1%左右;年竹材产量1 500万~2000万t 。
世界竹子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
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有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
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
印度有竹林面积约209.7万hm2;缅甸有竹林面积有217万hm2;泰国有竹林面积81万hm2左右;孟加拉国有竹林面积60万hm 2;越南有竹林面积100万hm2;美洲竹产区南至阿根廷南部,北至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 70多种在北美,主要集中在东部。
亚马孙河流域有34 000万hm 2森林中,有1 020万hm2的竹林,占森林面积的3%;非洲竹区范围较小,南起莫桑比克南部,北至苏丹东部: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
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中国笛子和日本尺八的比较

中国笛子和日本尺八的比较笛子和尺八是中国和日本两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乐器。
虽然它们都是吹奏类乐器,但在音色、音域、演奏风格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中国笛子和日本尺八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乐器的特点。
一、音色比较中国笛子是一种竹制乐器,其音色柔和、悠扬,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
在演奏时,演奏者通过吹气并摇动指孔,产生不同的音调。
中国笛子的音色饱满而丰富,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
而日本尺八是一种竹制的吹奏乐器,其音色清澈、明亮,给人以宁静和悠远的感觉。
尺八的演奏者通过控制吹气和指孔的开合,使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调。
尺八的音色独特,在日本传统音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音域比较中国笛子的音域较为宽广,一般可演奏两个八度以上的音阶。
演奏者可以通过吹气力度和指孔的控制,在笛子上演奏出高音、中音和低音的音调。
而日本尺八的音域相对较窄,一般可演奏两个八度左右的音阶。
尺八的音域以中音为主,偏向于低音,但也可以演奏出一些高音。
三、演奏风格比较中国笛子在演奏时注重情感的表达,常用于演奏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等。
演奏者通过吹奏、颤音、滑音等技巧,营造出悠扬动人的音乐情感。
日本尺八的演奏风格则更加内敛和克制,强调空灵和宁静的氛围。
尺八的演奏注重呼吸和气息的掌控,演奏者通过轻柔的吹奏和细致的吐音,传达出一种寡言沉思的感觉。
四、地域与文化背景比较中国笛子在中国的各地方都有相应的发展和特色。
例如,南京昆山笛子、北京葫芦丝等都是中国笛子的代表。
中国笛子在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日本尺八则是日本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深受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禅宗文化的影响。
尺八在日本古典音乐、禅茶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中国笛子和日本尺八都是独具特色的传统乐器。
中国笛子音色柔和悠扬,音域较宽,演奏风格情感丰富;而日本尺八音色清澈明亮,音域较窄,演奏风格内敛克制。
两种乐器都与其所属国家的传统文化和音乐紧密相连,为中日两国的音乐艺术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

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世界竹类资源分布状况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
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已达220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左右;年竹材产量1500万~2000万吨。
世界竹子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
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有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
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
印度有竹林面积约209.7万公顷;缅甸有竹林面积有217万公顷;泰国有竹林面积81万公顷左右;孟加拉国有竹林面积60万公顷;越南有竹林面积100万公顷;美洲的竹产区南至阿根廷南部,北至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70多种在北美,主要集中在东部。
亚马孙河流域有34,000万公顷森林中,有1,020万公顷的竹林,占森林面积的3%;非洲竹区范围较小,南起莫桑比克南部,北至苏丹东部: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
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状况亚太竹区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5%,竹种资源占全世界竹种资源总数的80%。
1、中国竹产业。
历史悠久,树立了产业榜样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作“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中国现有竹类资源500多种,竹林面积520万公顷,占世界竹林总面积近1/4。
竹产业涉及建筑、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竹产品形成100多个系列。
《万叶集》与日本竹文化

竹歌 21 首、 咏 笹 歌 5 首、 咏 篠 歌 9 首、 咏 薦 歌 2
首ꎬ 共计 37 首 [5] ꎮ « 万叶集» 的咏竹歌及大量竹意
象反映了日本竹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ꎮ
1 咏竹歌
在 21 首咏竹歌中ꎬ 使用了诗句 “ さす竹の” 的
记载
[6]
ꎮ
在这首歌中ꎬ “ よ” 是双关语ꎬ 对应枕词 “ さ
す竹の” ꎬ 表 “ 竹节间的空洞” 之意ꎬ 同时与 “ 隠
( 像这只小鹿一样ꎬ 我的独子要远行ꎬ
此外还有卷三 379ꎬ 卷三 420 等ꎮ 类似的竹意象
还有 “ 竹の林” 、 “ 群竹” :
例 6: 梅の花散らまく惜しみわが園の竹の林
Ren Jingjun1 Ren Jian2
(1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ꎬ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ꎬ Linan 311300ꎬ Zhejiangꎬ China
2 Beijing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ꎬ Beijing 100024ꎬ China)
( 我园中的几枝竹ꎬ 风吹飒飒作响ꎬ 在这
“ ささささ” 声即为神乐声ꎮ 笹的读音与其背后
そけきこの夕かも ( 卷 19 - 4291)
山的 笹 叶 起 舞ꎬ 此 即 为 神 乐 之 始ꎮ 神 乐 起 舞 时 的
暮色里ꎮ)
的神话传说有关ꎬ 这证明笹为神圣之物ꎮ 例如: 在
竹林的自然特征之一是茂盛、 葱郁ꎬ 日本古典
本竹文化悠久性和丰富性的反映ꎮ 文章考证和分析了 « 万叶集» 的咏竹歌中竹的种类、 自然特征、 象征意义
中日竹文化比较研究概述

中 日两 国竹 文化 交 流源 远流 长 ,当今交 流 更 论探讨 ,提 出了竹文化景观与竹文化符号概念 , 是频 繁 。但 是 在 中 日两 国学 术 界 ,对 各 自国家 的 中 国竹 文化 性质 ,宏观 、 中观 、微观 的综合 研 究 竹 文化 研 究 颇多 ,对 中 日竹 文 化 比较 研 究不 但 起 法 ,探讨 了竹 用具 与竹 产 业 的 文化 内涵 等 等 ,从 步 晚 而且 数量 少 。加强 对 E t 本 竹 文化 以及 中 日竹 现实与 理论层 面将 中国竹 文化研 究推 至新高 [ 1 ] 。
c u r r e n t s t a us t ,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a n d p r o s p e c t s , nd a t h e k e y r e s e a r c h c o n t e n t s , wh i c h p r o v i d e d t h e r e s e a r c h ho t u g h t s o n t h e c o mp a r a t i v e s ud t y o f Ch i n e s e a n d J a p ne a s e c u l t u r e . Ke y Wo r d s : Ch i n a , J a p a n , b m b a o o c u l t u r e , c o mp a r a t i v e s ud t y
基 金 项 目: 浙 江 省 教 育 厅 科研 项 目 《 中 日竹 文 化 比较 研 究
( 1 9 8 0 — 2 0 1 0 )》 ( Y 2 0 1 2 2 5 6 1 5 )
郁 竹 文 化与 高 科技 内涵 ,引 领 世界 竹子 的加 工利 用方 向[ 2 】 。近 年 来 ,中 国学 者开 始 关 注 日本 发展 经验 对 中 国 的启示 等 比较 研 究 [ 3 】 。对 日本 竹 文化 的系 统研 究始 于2 0 1 0 年 ,主要表 现在 任敬 军2 0 1 0 —
智慧树知到中国竹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竹文化》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我国竹纸多产于南方吗?A对B:错正确答案:对2、竹产业不是我国林业的朝阳产业。
A对B:错正确答案:错4、竹笋是我国的传统素食品种之一,是“一种全能型营养蔬菜”。
A对B:错正确答案:对5、竹在中华民族的社会习俗中占有着突出的地位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一章1、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A对正确答案:对2、竹服饰历史源远流长,竹布早在()时代就是重要贡品。
A:魏晋B:唐代C:北宋D:南宋正确答案:唐代3、对于中国竹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
A:中国是公认的世界竹类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B:中国一千多万年前就有竹子分布C:中国是世界上竹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D: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正确答案:中国是公认的世界竹类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中国一千多万年前就有竹子分布,中国是世界上竹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4、毛竹是当前日本竹类中经济价值最好、分布最广的竹种。
A对B:错正确答案:对5、中日竹文化交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毛竹、汉竹B:汉竹、吴竹C:物语、尺八D:毛竹、尺八正确答案:毛竹、尺八6、坦桑尼亚用来制作酒的竹子叫做酒竹。
A对B:错正确答案:对7、竹子在越南具有多重象征,主要表现在(ACD )等方面。
A:自治象征B:自然象征C:长寿象征D:领土象征正确答案:自治象征,长寿象征,领土象征8、作为佛教载体的宋尺八融入日本文化,从而开启现代尺八文化先河。
其前提条件主要是()。
A日本确立了“和魂汉才”思想B:“和风化”思潮C:适时的社会环境D:“汉风一边倒”的社会环境正确答案:日本确立了“和魂汉才”思想适时的社会环境第二章1、竹子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吗?A对正确答案:对2、中国竹子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A:四川3:浙江C:广东D:云南正确答案:云南3、在亚洲,竹子主要分布在()子分布种类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A东亚B:南亚C:北亚D:东南亚正确答案:东亚,南亚东南亚4、只有一部分的竹种具有多种用途。
中日动物文化的差异

中日动物文化的差异中日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动物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中日两国动物的象征意义、动物形象在文化中的应用以及动物保护的观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日两国对于动物的象征意义有所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之一,被视为神圣、吉祥和权威的象征。
龙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用来代表皇帝和帝国的权威。
而在日本文化中,龙的形象并不如中国那样重要,而是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存在,与自然和水有关联。
此外,日本文化中还有许多其他动物的象征意义,如狐狸被视为智慧和诡计的象征,鹿则被视为神圣和纯洁的象征。
中日两国在动物形象在文化中的应用方面也有所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熊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之一,被用来作为国宝和外交使者。
熊猫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文化产品中,如邮票、纪念品等。
而在日本文化中,猫是非常受欢迎的动物形象,被用来代表幸运和好运。
日本人对猫有着特殊的情感,猫咪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日本的动画片、漫画和各种商品中。
中日两国对于动物保护的观念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动物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熊猫作为国宝,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保护。
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保护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
而在日本,动物保护的观念相对较弱。
尽管日本也有一些保护动物的法律和组织,但对于动物保护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中日两国动物文化存在一些差异。
从动物的象征意义、形象在文化中的应用以及动物保护的观念等方面来看,中日两国对动物的态度和文化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在历史、地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对动物的态度和观念,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中日两国是地理上相邻且文化底蕴深厚的两个国家。
虽然中日两国在历史上有过矛盾和摩擦,但在一些方面却又存在着相似之处。
以下将结合一些典型的例子,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礼节与礼仪中日两国都注重礼节与礼仪,但表现形式略有不同。
在中国,尊重长辈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习俗,人们通常会向长辈鞠躬,称呼带有敬意的称谓,比如“爷爷”、“奶奶”等。
而在日本,扭头低下身子是一种尊敬的姿势,人们称呼长辈时会有“先生”、“小姐”等敬称。
二、婚礼仪式中日两国的婚礼仪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婚礼往往是一种家庭团聚的场合,除了新娘和新郎,还有很多亲戚朋友一同参加。
而在日本,婚礼往往是一种简约而庄重的仪式,只有亲近的家人和好友会受邀出席。
三、餐桌礼仪中日两国在餐桌礼仪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人们通常使用筷子进食,用勺子吃汤。
大家都会用公共筷夹菜,表示团结和尊重。
而在日本,人们使用筷子吃饭的方式和中国类似,但是同一道菜通常只有一个筷子夹取,表示个人的尊重。
在日本进餐时会用手扶住碗而不是直接端起来。
四、沟通方式中日两国在沟通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人们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喜欢展示个人的才华和能力。
而在日本,人们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保持和谐。
他们通常会用间接的方式提出问题或意见,并习惯以团队的名义行事。
五、节日庆典中日两国的节日庆典方式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的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烟花表演和舞狮等庆祝活动。
而在日本的新年期间,人们会进行“年糕”捏制和“铃”敲击等传统活动。
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体现在礼节与礼仪、婚礼仪式、餐桌礼仪、沟通方式以及节日庆典等多个方面。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历史、地理和社会背景的不同。
尽管存在文化的差异,中日两国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加深互相的了解和友谊。
《万叶集》中“み薦刈る”枕词考

第12卷第1期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01.12N o.1 2013年3月Jo ur na l of Beijing For es t ry Universit y(Social Sci ence s)Mar.2013《万叶集》中“承蔫刈否"枕词考任敬军1,李钥2(1.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2.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要:关于《万叶集》(卷2—96、2—97)中枕词“办蔚刈否”的“蔗”意象研究,日本学者基于风俗习惯与传统的视角提出“筐论”“粽筐论”“根曲竹论”“菰论”等观点。
聚焦于枕词本身得出直观的结论是其共同点和不足之处。
依据和歌枕词理论,通过对信浓的历史文化、和歌之主题、根曲竹的文化内涵等的综合考证,得出“蔫=根曲竹”的结论。
关键词:万叶集;枕词;竹文化;根曲竹中图分类号:K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116(2013)一01-0034-04Textual Research of the Pillow Word“蔗”in ManyoshuR E N Jing—junl,LI Ya02(J.School of Fore ig n Languages,Zhejiang A&F Un i v er s it y,L i n’a n,311300,P.R.C h i n a;2.School of Marxism,Zhejiang A&F Unive rsi ty,L in’an,311300,P.R.Ch i na)Abstract:Japanese scholars provided v ie wpo in ts s u ch a s s a s a theory,chimaki s as a theor y,nemagaridake t he ory,w at er ba mbo o theory and zi za n i a latifolia theory about im a ge r esea rch o f the pil low word“蔗”in t h e 96t h a n d t h e 97th p oe m in volume2 o f Manyoshu.They hav e a common g ro u n d inco nc l ud in g re s ul t fr o m t h e pillow word i t s e l f.B u t t h at is a ls o a shor t ag e.B as e d o n t h e pillow word theory of Japanese waka,t hi s pa p e r draw th e c on cl usi on of蔗=nemagaridake th ro ug h t he t e x t ua l res ear ch o f t h e subject wo rd,cu lt ur e con not ati on o f S h i n a no a n d n e m a g ar i d a ke,t h e t heme o f th e 96t h a n d t h e 97t hpe o m in volume2o f Manyoshu.Ke y words:Manyoshu;pillow word;bamboo culture;nem agar idakeEl本竹文化发达,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与深厚和97两首歌中“信浓”的枕词“承蔗刈否”的“蔗”为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竹(笸)几乎是所有传统活何物之争,自18世纪荷田春满以来,至今未见分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茎中空代表谦虚, 竹节分明代表气节, 由竹的不畏严寒联 想到人的坚贞不屈 的人格品质,由竹 的清风瘦骨联想到 一种“超然脱俗” 的人生境界。
竹子的坚韧挺 拔代表了中国 人的精神气节, 深植于人们的 脑海,成为中 华民族性的一 种象征。
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毁节。 ——杜甫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足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日 本 竹 文 化
万物有灵是他们 认识世界、理解 世界的独特观念。 对于神灵的恭敬, 是顺其自然, 融 合于自然的表现 方式。
早在史前以前, 据说,天照大神曾 经躲进天之岩戸不出来。天鈿女命 取天之香具山的笹叶起舞, 将天照 大神从天之岩戸中引出来。
早在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年)时期, 日本就流行着一个名叫“竹取物语”的 故事,竹子富有神秘色彩的空洞能诞生 美丽的女子,能产生黄金。竹子自古以 来被人们如同树木一样视为清洁而神圣 之物,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日本的神社入口处都有一洗 手处,那里放置的勺子有用 竹子做的,也有用原木做的, 洁净的竹子或是原木与神社 庄严的气氛最为吻合。祭祀 中央十字形地支起两根被称 作是“御神木”的带叶子的 青竹竿,仪式就围着“御神 木”进行。
成书于奈良末期的日本最 早的和歌集《万叶集》收 录了30多首咏竹诗,对竹 的常青不凋、摇曳之声和 清疏之影等意象的歌咏体 现了日本人“闲寂幽雅” 的审美意识。
宁 可 食 无 肉
不 可 居 无 竹
苏 轼
——
中 国 竹 文 化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 将之比作贤人君子。
竹子与精神文化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 文化史上松、竹、梅被 誉为“岁寒三友”。而 梅、兰、竹菊被称为 “四君子”。竹子均并 列其中,竹子因青翠挺 拔、奇姿出众,凌霜傲 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 们的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