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语境
《结合语境,体会词语表达效果》课堂实录
![《结合语境,体会词语表达效果》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3f8dac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c.png)
《结合语境,体会词语表达效果》课堂实录活动描述新课程强调教学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
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意味着主体性的体现,个性的张显。
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成功的体验,包括这个过程中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等,教师成为与学生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引领者。
围绕“结合语境,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展开互动教学,为学生创设多向互动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鼻、脑等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以各种形式的互动来解放儿童的身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灌输,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命力。
本课以《神州谣》为例,让学生认识并体会语境,从而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下面,我们就一起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
活动步骤第一步:图片导入1.在正式听课之前,请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1)出示图片,说说景物名称,引入课题。
(2)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
(3)出示原文,让学生回忆课文中。
(出示原文第一段,提示圈出景物名称,学生感受景物特点)第二步:回顾课文请同学们小组之间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哪几个景物?4种——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2)结合加点字,想一想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黄河水流湍急、一往无前的气势。
长江的水势浩大、汹涌澎湃长城蜿蜒盘旋,不见首尾。
珠穆朗玛峰的高耸入云。
(5)总结方法梳理方法:细读文章→理解词义→体会效果第三步:巧思巧用1.出示课外阅读选段《春的消息》,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短文, 利用之前学习的方法,圈出词语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风,摇绿..了树的枝条。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3.结合加点字,说说词语意思。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结合语境理解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结合语境理解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2253a25763231126fdb111d.png)
小学语文阅读技巧:结合语境理解内容语境即使用语言的环境。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句子、段落乃至整篇文章的意思是阅读训练的一个重点。
通过总结,“结合语境理解内容”有以下几个考查类型: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含有特定意思的词语。
例如: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千年裸露的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
问题:这句话中的“煎熬”指的是。
上面的问题,如果我们不结合语境,“煎熬”就是“比喻折磨”,这样的回答明显是不确切的。
我们要想准确地理解“煎熬”,就必须找到原文,将“煎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
所以,“煎熬”指的是“植树前山岩所承受的烈日暴晒”。
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煎熬”一词让山岩有了人一样的感情。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特定句子的意思。
例如:沙利文老师开始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
······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了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问题:怎样理解海伦心中这份“前所未有的喜悦”?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这“前所未有的喜悦”来自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来自海伦的猛然醒悟,原来“水”就是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从中我们也感受到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指导下发生的可喜变化,海伦的世界由孤独、痛苦走向光明与喜悦。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3.结合上下文,品读相关段落。
例如: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结合上下文,知道巴迪的幸运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他有个慈祥的母亲,是母亲的那句“精彩极了”给了他极大的鼓励,母亲的爱成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使他在写作上有了力量和自信;另一方面,他有个严厉的父亲,父亲的批评“糟糕透了”是一种“警告力量”,时刻提醒他不要误入歧途。
背单词记忆结合语境的方法
![背单词记忆结合语境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1f45d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4.png)
背单词记忆结合语境的方法
背单词时记忆结合语境的方法是通过将单词与具体的语境相关联,使记忆更加深刻和有意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方法:
1.使用单词卡片:可以在一边写下单词,另一边写下与该单词相关联的语境,如例句、短语或者图片。
每次复习时,同时看到单词和语境,可以帮助加深记忆。
2.阅读文章:选择一篇英语文章或故事,注意其中出现的单词。
在阅读过程中,尽量理解单词在文章中的意思和使用方式。
这样,通过将单词置于具体的句子和故事中,可以更好地记忆单词。
3.使用词汇联想:将单词与其他已经熟悉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例如,当想要记忆单词"happy"时,可以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词汇,如"smile"、"laugh"或者"joy". 这种联想可以帮助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4.实践运用:将背诵的单词应用到实际语境中,例如与他人交流时尽量主动使用新学的单词。
这样一来,单词不仅是抽象的记忆内容,而是在实际生活中被使用的工具,记忆会更加牢固。
5.创造故事或情景:将单词组合成有趣的故事或情景,有助于记忆。
例如,对于单词"delicious",可以想象自己吃着一份美味的食物,感受到口中的味道,这样就能更加深刻地记忆单词。
以上方法都有助于将单词与具体的语境相关联,增加记忆的深度和意义。
通过不断重复和实践应用,可以有效地加强记忆,提高词汇的掌握能力。
(完整word)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完整word)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510fdd453610661fd9f462.png)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一、导入我们知道,不同下语境下说的话往往有不同的意思,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有一辆汽车尾端写着:“别吻我”三个字,如果脱离了语境就无法理解了,这是为了提醒司机注意不要追尾。
又如,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第二,语境赋予词语某个具体的含义.例如《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里的“晴”,第一个晴朗,第二个指的是“情”。
二、考点解读及题型分析词语题,通常考察如何辨析词语、或理解词语在上文中的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不同的意义等。
语文试题经常考察我们对于文章中词语的正确理解,题型主要以下几种:1、选择题.在提供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2、填空题,把提供的词语填入相应处3、运用题,造句或者写语段。
对策:练习为主三、考题探究(一)关联词的辨析运用一种是单独的关联系,如那么,因而。
一种是两个或以上的词形成的关联词.特点:搭配固定对策:理解句意(二)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对策:辨析选项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二是要读懂句子。
推荐:语素法。
(三)词语在语境的新意思比喻感情色彩转化反语旧词新意:喜新厌旧。
(作家)(四)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语素法-—辨异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相比,前者的“不胜”有“不能忍四、词语理解的方法1、语素法2、联系上下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4、对多义词要弄清它的本意,根据语境分析其引申义和比喻义。
五、成语的运用考查成语的特点如下: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望文生义。
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结合语境赏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e41cc20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d.png)
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结合语境赏析句子的重要性
2.什么是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3.如何进行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4.结合语境赏析句子的意义和价值
5.结论:总结结合语境赏析句子的方法和作用
正文
【引言】
在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结构复杂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而需要我们结合文章的语境去进行赏析。
因此,结合语境赏析句子成为了我们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结合语境赏析句子,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内容、背景、作者的观点等因素,去理解和分析句子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如何进行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这有助于我们把握句子的大致含义。
其次,我们要关注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的内在逻辑和表达方式。
最后,我们要联系上下文,从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去理解句子的意义。
【结合语境赏析句子的意义和价值】
结合语境赏析句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赏析句子,我们可以学习到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这对于我们的写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结论】
总的来说,结合语境赏析句子是我们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我们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年级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好处
![二年级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aec428e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d.png)
二年级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好处
1、在词语教学中,通过语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是提升学生理解词语能力以及掌握文章内容的主要途径。
在结合语境讲解词语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感受语境在思想和行为上带来的变化,通过思想和行动,使学生结合语境更好的理解词语。
词语类型不同,教师不同的语境,为学生理解词语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提升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2、提升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音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提升学生词语理解能力过程中,应采用联系上下文、激活经验、虚拟语境以及辨析多义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词语。
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会与语境存在密切的关系,语境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语境中可以深刻领会词语表达的含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
![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802688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5.png)
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一、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够“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明确什么是语境义: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
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所特有的含义,称为词语的语境义。
因为词语的这种含义离开了具体的语境便会消失,因此,就又称为临时义。
例如:“这个菜太淡了”。
“天高云淡”。
“冷淡”。
“旅游淡季”。
“淡”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也就是说,“词句的意义”: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具体的、附加的、延伸的等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的意义。
三、解题的基本方法:抓住词句特点,正确把握词句内容。
要确定它的本义和在文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等,确定因引用典故、诗句而产生的引申义、因修辞产生的比喻义、指代词的指代意义等。
联系上下文语境,不能断章取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归一旨”,合理推断词句含义。
四、解题思路一:还原法即,解释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词句用“还原法”,寻找本体,把生动、形象的说法还原为平易朴实的说法。
五、解题实例:(还原法解题)例一、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鲁迅《故乡》文中划线的词“看不见的高墙”的含义是什么?参考答案:“看不见的高墙”是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本体)是说,鲁迅与闰土之间从身份、地位、思想与感情等方面都有了很大一段距离,就像一堵高墙一样隔在了他们二人之间,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融洽了。
(还原)例二、许多人对牛顿晚年的一段话不解。
他说,在科学面前,我只是一个在岸边拣石子的小孩。
这并非伪逊,实为感叹。
牛顿穷毕生之力,终于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你怎样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参考答案:这句采用同类比较的方法,是说,科学领域博大深邃,一个科学家的再多发现,也只是其中的点滴,对科学的认识还是很幼稚。
浅论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
![浅论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0c0777a26925c52cc5bfbb.png)
依托语境,理解词文中的词语
摘要:语境在词语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触摸词语,体会词语意蕴,是优化词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般而言,主人公的思想就是文章精神实质的体现,而这些精神实质往往又体现在一些含蓄的语言情境中。
要准确地理解含蓄的语言,就必须联系主人公的形象、联系当下的时代背景。
一个关键词语,往往蕴含着复杂的思想内容,想更深层次的理解词语的含义,通过联系上下语句进行整体感知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关键词:语境依托背景形象上下语句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的基础,但理解词语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有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托,词语才有肥沃的土壤,理解词义才会水到渠成。
”自从新课标把培养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列入阅读能力要求之后,语境与语感教学引起了语文教师的广泛重视。
那么如何让帮助学生提高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的能力呢?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具体的场合,其因素有:上下语句、主人公思想和形象、插图及时代背景。
下面将从以上几个因素来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5a2a676df242336c1eb95e25.png)
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一、什么是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主要指:①表明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④体现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⑤在结构上起过渡或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⑥有指代意义的词语;⑦有比喻、反语、仿词等修辞意义的词语。
二、考查重点:理解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指代义和表达效果【知识链接】三、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主要有四种:(1)理解与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字面义;(2)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派生出的新义;(3)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的特定指代义;(4)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的特殊隐含义;1、词语的引申义是指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例如:(1)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
“深”:深奥。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深”:深入。
(3)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
“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4)夜已经很深.了。
“深”:距离白天的时间很久。
2、词语的比喻义是指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例如:(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
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烽火”本义为: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义为:比喻战火或战争。
如: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3、词语的指代义是文章中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
例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鸿儒”指代的是有学问的大儒,而“白丁”则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
理解、分析词语的含义及作用,要紧密联系词语的语言环境,即上下文,或句子,或段落,或全篇,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推断词语的含义1)分析词语的表现作用。
有些词语本身并没有深刻的含义,但用词精当,对人物的性格品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表现作用,对事物的形状特征表现得充分而又生动,应作为重点体味的对象。
(2)分析词语的特殊含义。
有些词语褒义贬用或者贬义褒用,有些词语正话反说,或者具有潜台词等,由于作者采用了特殊的表意手法,因此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或者表达出了某种特殊的意味,从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语体特点、风格特点等方面理解瑞靡,重视词语的活用、感情色彩的反用、修辞手法的使用等附加意义。
结合语境 理解含义 例句解析
![结合语境 理解含义 例句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d0771c844769eae009ed11.png)
结合语境理解含义例句解析1、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社戏》本意义:向四外扩散(光线、气体、声音等)这里指:融合被包围2、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我的母亲》本义:卑劣龌龊这里指:糟糕3、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济南的冬天》本义: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语境义:气候温和,合乎心意。
4、可是,等到他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真好》本义: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这里指: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己。
5、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紫藤萝瀑布》本义:逗引;招惹这里指:贬词褒用,嬉戏6、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孔乙己》本义:消息;说话时的语气,声音。
这里指:态度7、“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一句中“过去”和“未来”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受到过去的诅咒”也是荣誉。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美好形式?答:“过去”象征黑暗与邪恶,未来“象征正义与光明”。
他受到“过去的诅咒”,恰好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功勋。
所以说“是荣誉的美好的形式。
”8、“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穆”一句如何理解?《傅雷家书》解读:比喻。
用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
生动形象地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9、“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六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如何理解《谈生命》本文中义:希望你的一生有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10、“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巴金《日》解读:联系时代背景,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注光和热的行为。
结合语境分析词语含义-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常考考点精讲细练(全国通用)
![结合语境分析词语含义-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常考考点精讲细练(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72aad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6.png)
(4)旧词新用的虚伪语善境变义。 ,作者赋予它新的含义,这就是常说的临
时义;(一般为常用词,考得比较多)
(5)对比形成的语境义。
(6)特定语境下的临时义,在同一语段中,同一词语表达的意义
有时也不尽相同。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1.语境使词义单一化。所谓词义单一化,指同一词在一定的语境范 围内只有一种意义。
21.文中两处“仿佛”都是“好像”之意,但在句中的意义与作用又有所差异,请简要分析。(4分) (1)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 (2)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
参考答案: (1)中的“仿佛”表示相似。(1 分)描写了“饿老鹰”在半空中漂浮的状态,与练习圆 舞的状态相似。(1 分) (2)中的“仿佛”表示想象。(1 分)描写了孩子们想象自己像“大鹏”那样恣肆翱翔的 心理状态。(1 分)
2.语境使词义具体化。词义具体化是指词所表达的意义不是抽象的, 笼统的,而是很明确的,具有稳定性。
3.语境使词义产生临时意义。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所传达的 思想感情不同,所表达的观点见解不同,由此产生词临时意义。
4.语境使词义增加了或变幻了色彩。
语言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 态度可能不一样, 有喜欢,有讨厌,有褒有贬,由此使词义变 幻着不同情感色彩。
客观题 主观题
客观题
考向规律:“结合语境分析词义”类题目成为热题 2021年前:注重成语的选择 2022年新题型: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代词) 2023年类型多样:不同语境下的代词和多义多用词(虚词、实词)意
义、用法辨析,词语(含词语组合)意义分析及表达效果分析。 题型:客观题和主观题。 考查内容:在具体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理解语言形式表意差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新高考人教版):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课件(新高考人教版):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https://img.taocdn.com/s3/m/4e1ca57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9.png)
(一)代词 代词可分为三类:(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如吾、余、予;第 二人称代词,如女、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代词,如之、其、 厥、彼。(2)指示代词。近指的,如此、斯、之、是、兹。远指的,如彼、 夫、其。虚指的,如某、或、莫。(3)疑问代词。如孰、何、奚、胡、恶、 安、焉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善刀而藏之
活动二 重点掌握设为得分点的高 频虚词
(一)以
“以”是在翻译中设点考查最多的虚词,且往往都要译出义项。下
面的“以”字均出自《六国论》,请解释其意义。
例句
解释(可译出的义项)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苟以天下之大
凭借
以地事秦
用,拿
以有尺寸之地
才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用
举以予人
把
以趋于亡
以致
特别提醒 在翻译中设为采分点的“以”字,考查频率最高的是其介词 义,如“用”“把”“根据”“凭借”“因为”等。这些义项必须结合 语境准确翻译,不可译混。
√A.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而母立于兹 B.
而青于蓝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 欲速则不达
A项均为“因为”。 B项同“尔”,你的/却。 C项并且/尚且。 D项就/然而。
(四)介词 介词是指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 地点、原因、方式、对象的词。主要有:于、以、为、与、乎、因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其孰能讥之乎
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不出,火且尽
雅思词汇备考技巧:结合语境记忆法实用一篇
![雅思词汇备考技巧:结合语境记忆法实用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cedcb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d.png)
雅思词汇备考技巧:结合语境记忆法实用一篇雅思词汇备考技巧:结合语境记忆法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语境。
语境,也就是语言环境。
狭义上,语境是词、短语、句子、语段或篇章的前后关系,也就是“上下文";广义上,语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事物及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交际方式等种种不言而喻的情况。
其次,我们来看看语境在雅思词汇备考中的意义。
由于很多中国考生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在实际的英语环境中去学习词汇记忆,因而导致在记忆词汇时往往只是掌握这个词的意思和用法。
另外,当把这些词放到具体的文章中或在实际交流中时,却难以准确理解其意思,毕竟有的词有一个以上的意义(多义词),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又可能有相同的形式(同形异义词)。
这不仅造成了脱离语境备考词汇的严重问题,更能从反面体现出语境的重要意义,即通过一个词的意义在于它在语言中的`运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含义。
当文章中出现这样一句话时,即Computers have been used for most kinds of crime, including fraud theft, larceny,embezzlement, burglary, sabotage, murder and forgery, since the first cases were reported in 1985. 乍一看,这句话中有很多生词,这样的方法适合写作与阅读考试,通过上下文去分析词汇的意思。
另外,在口语交流中,词汇的应用也是与语境离不开的。
比如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l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brown study, I hope he wi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这几句话中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如果考生不了解此时此刻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时,是很难了解的。
结合语境 活解词义
![结合语境 活解词义](https://img.taocdn.com/s3/m/d5ceaeed172ded630b1cb60a.png)
结合语境活解词义“语言只有在所处的语境中才有意义,他不能脱离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存在。
”结合语境,活解词义,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学好各种语言。
黄伯荣、廖序东版的《现代汉语》将语境分为两类,即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
上下文语境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
情景语境指的是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包括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以及社会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
而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语境分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语境指话语产生的当时及前后的各种事件,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境,又称为情景语境或小语境;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包括与人的言语表达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环境气氛、社会背景等,又称文化语境或小语境。
在我看来,虽然两种不同的解释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得出不同的结果,但都提到上下文和文化两种语境概念,由此可知它们的重要性。
而词义对语境的依赖性极大,不可避免的受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影响。
记得高中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时,有这样一句话“汝知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书中对“识”字的注音是“zhì”,通“志”,意思是“记得、记住”,老师对此解也未多加说明。
现在我们学习《古代汉语》中的《礼记》篇中的《苛政猛于虎》,也有“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这样一句话,书中注解为“记住”。
联系《石钟山记》中“汝知之乎”这句话的上下文,可知苏轼在考察石钟山时,由“噌吰”与“窾坎镗鞳”联想到“周景王之无射,魏庄子之歌钟”,于是对苏迈说出了下文的内容。
如果解释为“你记得吗”,那么在苏轼之前就有这种说法,与苏轼亲自考察得出的个人体验相矛盾。
所以有些人解释为“你明白吗”更加恰当。
《苛政猛于虎》中妇人对子路的回答表明尽管人们死于虎也不愿离开,实乃恐苛政也。
孔子教导子路说:“子路你要记住啊,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自然而然合乎上下文语境。
飞蓬飞何安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
![飞蓬飞何安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f707b5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7.png)
飞蓬飞何安,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1. 飞蓬飞何安“飞蓬飞何安”这句话出自《庄子·逍遥游》,原句为“鼷鼠食堂飞瓦缶,鸡栖凶火,蜩益闻雷,飞蓬飞何安。
”整句话意为“鼷鼠进入粮仓吃食,飞瓦破缶;鸡栖居于凶险的火中,蜩子听到雷声,飞蓬在旷野上翩翩飞舞,这些都是不安乐的。
”在《庄子·逍遥游》这篇文章中,飞蓬飞何安反映了庄子对人世纷扰、物我相隔的社会现实的疏离和超然态度,也表达了对世俗千难万难的忘却和超脱的追求。
2. 结合语境赏析从“飞蓬飞何安”这句话出发,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语境赏析。
我们可以从文字的字面意义出发,即飞蓬在旷野上飞翔,何以能安?这种表面上的排比反问,展现了庄子对于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淡定。
我们可以从哲学层面来理解这句话,飞蓬飘飘荡荡,仿佛在追求一种永恒的自由与超然,而“何安”则是对人世纷扰的追问和质疑,也是对超脱精神境界的追求。
我们还可以结合当下社会背景来赏析这句话,比如可以从当代人尘世忙碌的生活状态中去解读“飞蓬飞何安”,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追求精神的解脱。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飞蓬飞何安”,我个人认为这句话不仅仅是庄子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问,更是一种对于内心自由与超脱的追求,是对于生活境遇的超然态度。
在当下社会中,我们不妨也可以从这句话中汲取一些启发,即便身处喧嚣的尘世,我们也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解脱。
4. 总结“飞蓬飞何安”这句话的深远内涵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赏析,无论是从文字本身的排比反问、哲学层面的超然追求,还是结合当下社会背景的思考,都能使我们对这句话有更深入、多维的认识。
个人观点上,这句话对我来说是一种对人生解脱和内心超然的追求,也是一种对人生境遇的追问和思索。
希望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忘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追求精神的解脱与自由。
“飞蓬飞何安”,这句话所蕴含的内涵和意蕴是深远的,它可以引发人们在不同层面上的思考和反思。
时时(结合语境)的意思
![时时(结合语境)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31a111a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b.png)
时时(结合语境)的意思
“时时”是一个常见的词语,但它的含义有很多种,具体要看它的语境。
它可以表示频繁地、随时随地地,也可以表示反复、连续不断地,还可以表示每当、每逢、每时每刻等。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探讨一下“时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
时时频繁地出现,比如说“时时有飞机经过”,这句话的意思是每隔一
段时间就会有飞机经过。
在这个语境里,“时时”表示“频繁地”。
再比如说“他时时从嘴里喷出大粗口”,这句话的意思是他经常说脏话。
在这
个语境里,“时时”表示“随时随地地”。
时时反复出现,比如说“他时时地在回忆过去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
是他一直在想起过去的事情。
在这个语境里,“时时”表示“反复、连续
不断地”。
时时每当,比如说“时时开会就是浪费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当开
会时就会浪费时间。
在这个语境里,“时时”表示“每当”。
时时每逢,比如说“时时下雨就赶不上地铁”,这句话的意思是每逢下
雨就赶不上地铁。
在这个语境里,“时时”表示“每逢”。
时时每时每刻,比如说“他时时关注着股市走势”,这句话的意思是他
始终关注着股市的走势。
在这个语境里,“时时”表示“每时每刻”。
此外,“时时”还可以表示“一直地、总是”,比如说“他时时在想念她”,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一直在想念她。
在这个语境里,“时时”表示“一直地、总是”。
总之,“时时”的意思与语境有关,我们在理解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
加以分析和判断。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时”这个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的解题思路、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探索一些解题的思路、方法。
学习重点:
合作探究,探索一些解题的思路、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充电”什么意思?怎样才能理解正确?
明确:
理解句子含义,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即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二、热身:
①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
②学校领导们谁也没想到在中考时竟然窜出这么多黑马。
③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
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你明天来看吧,有热闹哩!”(《芦花荡》)
小结:词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怎么样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有方法可寻吗?三、方法探究:
方法一:
1、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小结方法:辨析修辞手法。
只明确了修辞手法是不是就行了?
方法二:
1.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2.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儿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要打的意思。
3.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所有的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筐。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布特勒上尉的信》)
方法小结:把握感情色彩。
如果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流露,如何理解?
方法三:
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背影》)
2、“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小结方法:结合人物形象。
无人物描写句子中的词义又怎么理解?
方法四: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
2、文学创作都需要发现,但是小小说的作者更需要有“慧眼”,因为引起小小说作者注意的,往往是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
这种小事必须是天生得来的一块小小说的材料。
小结:寻找路标词语。
四:小结解题方法:辨析修辞手法、把握感情色彩、分析人物形象、寻找路标词语。
五:小试牛刀:
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2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3那海燕,在暴风雨中正高傲地飞翔!
4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包身工》)
5当三个女子从容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6 “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
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9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丝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