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优选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的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的教案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的教案捐书活动学习目标:1、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运算。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连加等有关知识,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并选用不同的算法。
教学过程:一、定向诱导:(一)复习:1、竖式计算136+188= 37+16+18= 34+18+36=(找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计算,其他同学看教师手中的口算卡片进行口算)2、(口算的具体题要体现在教案上)(二)导入:师:同学们,九月份咱们准备开展读书活动,为了能读更多的书,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学生自由谈)老师有个建议,咱们举行一次捐书活动,(出示课题:捐书活动)把同学们捐来的书放在班里,设置一个图书角,这样同学们就能读到更多的书了。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书上同学们的捐书情况吧!二、自学探究出示自学提纲1、看一看,说一说出示书17页建设小学捐书活动的表格(1)谁来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表格里反映出来的内容就是数学信息,尽量让学生说表格中的内容即可,不要在这个地方浪费时间)(2)那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2、学生自学三、展示答疑(1)三(1)班捐了118本、三(2)班捐了104本、三(3)班捐了95本。
四(1)捐了103本、四(2)班捐了109本、四(3)班捐了98本。
(2)三年级捐书多少本?是把三个班加在一起,四年级的是把四年级三个班加在一起。
怎么计算呢?三位数连加可以列成竖式,计算时一定要小心哟!(3)估一估师:谁来估一估建设小学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并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呢?(注: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中的捐书活动。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六章的第一节,捐书活动。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明白,数学是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捐书活动的道具,以及相关的数学题目,学生们需要带的学具有计算器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解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捐书活动。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际的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子后,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4. 作业布置: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他们在家里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会包括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实际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包括实际的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以及相关的计算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课程,看看学生们是否理解了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在家里进行思考和练习。
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捐书活动课程的全部内容。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的内容。
这个教案是关于捐书活动的,适用于北师大版教材。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个教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捐书活动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活动的背景和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
在数学教学方面,除了依靠课本之外,阅读以及阅读材料也很重要。
但是,许多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无法接触到优质的数学读物。
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制约他们的数学水平的提高。
因此,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这些学生改善他们的数学学习环境,并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的内容和流程1. 活动前在开展该活动之前,要提前在学校官方网站发布活动信息通知。
这是为了让学生和家长提前了解活动并准备书籍捐赠。
除了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发布信息之外,老师还可以利用微信、QQ等社交平台进行宣传。
2. 活动正式开始在活动正式开始前,老师要提前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包括活动宣传、策划和组织等。
在活动开始时,老师会向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解释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并提醒他们注意捐赠合适的书籍。
3. 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愿捐献数学书籍。
学生所捐赠的书籍要求是与数学学科相关,各类数学小说、数学启发式读物都可以。
为保证捐赠书籍的可阅读性,书籍质量应当达到较高的标准,不损坏或损伤严重,并符合学校的图书馆使用标准。
然后,学生和老师将捐献的书籍根据不同分类编码放置到指定的书架上。
4. 活动结束活动结束后,这些书籍将作为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并用于数学课堂和课后的阅读。
此外,学校还可以供外来参观者借阅。
学生们也可以借阅这些书籍,并重温教师上课时讲解的内容。
三、活动预期成效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们可以达到以下几点预期目标:1.让学生了解书籍可以为课堂学习做出贡献。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3.丰富图书馆的资料库,增加教师的教学资源。
4.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数学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四、活动的评价本次捐书教学活动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丰富学校的图书资源。
此外,活动实现了书籍的循环利用,让更多的人得到了学习数学的机会。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了解捐书的意义和方法;2.能够应用知识,计算出捐赠的书籍数量;3.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捐书的意义和方法;2.计算捐赠书籍数量。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2.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材料1.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手册:捐书方法介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课题:捐书活动。
2. 了解捐书的意义和方法(1)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捐书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懂得将自己的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
(2)分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讨论捐书的好处和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计算捐赠书籍数量(1)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捐赠书籍数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如何计算自己捐赠的书籍数量,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2)举例说明(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计算捐赠书籍数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提高社会责任感(1)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捐书对需要的人的帮助,引导学生培养公益心理。
(2)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探讨自己如何通过捐赠书籍,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将捐书的理念付诸行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讨论观察,了解学生的思维和观点,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七、教学反思捐书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提高社会责任感,还能让学生体验到物质上的分享和精神上的快乐,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以及其意义;2.能够通过简单计算,推导出需要捐赠的图书数量;3.增强学生善良、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团体意识。
教学重点1.捐赠图书的数量计算;2.如何进行组织与管理。
教学难点1.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感受到和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2.如何在保障教育资源的前提下,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教学准备1.活动主题海报;2.捐书活动计算表;3.书籍分类整理标签;4.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捐书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都有哪些多余的书籍呢?为什么要进行捐书活动呢?•分组讨论,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进行点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捐书活动的意义。
步骤二:计算图书数量•通过简单的计算,让学生能够推导出需要捐赠的图书数量;•根据学生班级数量、人数以及捐赠比例计算,并将结果填写在捐书活动计算表中;•让学生明白为何需要进行上述计算。
步骤三:组织与管理•将书籍分类整理标签发给学生组长;•学生组长按照标签进行分类整理,并将书籍装入捐书箱;•教师对整理出来的书籍进行审核;•整理好的书籍进行存放,并通过其他途径再次赠送给需要的人。
步骤四:颁发捐书奖状•发放捐书奖状,对于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表彰,增强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什么是捐书活动,以及进行捐书活动的意义,使他们更加的关注他人,增强了团体意识,并且通过简单计算,明确的了解了捐赠图书的数量,进行组织和管理。
当然,这次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捐书活动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管理。
教师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思考和充分的准备,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共五则)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共五则)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能根据法则准确进行计算2.能力目标:在尝试解决读书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并与他人交流三位数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
3.情感目标: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解决“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估算(1)82 + 46 ≈(2)18 + 23 ≈(3)75+ 11 ≈2.用竖式计算+ 47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做笔算加法时,先从个位加起,个位6加7等于13,在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3加4等于7,7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8,十位写8;最后结果是83。
一起回忆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是不是?可是有一些地区的小朋友却买不起书,所以我们学校的同学们进行了捐书活动,他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爱心,这边有这次捐书情况的统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出示课件,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通过上表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答)师:你能根据上面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到减法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由于不是本课所讲内容不必板书。
当提到加法问题时教师要立刻板书出来: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说出: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三.解决问题提问:小朋友们,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如果会,那应该怎么列算式呢? 118+104+95= 提问: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呢?老师总结学生说出的不同之处,并揭示板书课题(三位数的连加)提问:我们先不要计算,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本呢?学生估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有种公益意识。
2.学生掌握数值的概念,能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
3.学生能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二、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有种公益意识。
2.学生掌握数值的概念,能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四、教学准备1.小学三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材。
2.各种数学图形题的练习册。
3.捐书活动的海报及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栏中张贴已翻倍的海报:兴起捐书,我们服务社会。
2. 学习新课: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语言对捐书的意义进行解释。
随后,让学生手握练习册并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可以尝试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并标示在练习册上。
3. 深入学习:为了更好的深入学习,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练习册全部收集起来,统计每一位学生完成练习册的情况,并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4. 课堂练习:为了巩固学生们在课上学到的知识,老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板贴上各种图形的题目,并让学生自己完成。
因为每个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教师可以把答案贴在题目的下面,以供学生参考。
5. 教堂引导: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让学生们向家人完整解释什么是捐书活动以及如何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六、教学总结此次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并且让学生能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并标示在练习册上。
同时,也让学生能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最后,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去实现公益使命。
七、课后作业1.掌握捐书活动概念。
2.每天观看新闻并注意与本次课程有关的消息。
3.整理好有关贵地区的社区公益知识,与家人分享。
《捐书活动》(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3.教学方法:
a.讲授法:讲解捐书活动的意义,介绍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b.情境教学法:创设捐书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
c.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捐书数量统计表。
4.教学步骤:
a.导入:讲述捐书活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捐书活动任务,促进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团队意识。
5.培养学生数学情感,让学生在捐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正确进行数量统计和计算。
b.掌握通过捐书活动情境,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笔记、问题等提交至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共享预习资料,提高预习效率。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真实的捐书活动案例,引起学生对捐书数量统计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捐书数量的统计。
b.家长协助,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捐书活动,体验公益活动的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通过捐书活动中的数量统计,让学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数学思维。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
3.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设计捐书数量统计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构建数学模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a.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例如,如果学生反映某些知识点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考虑使用更直观的教学工具或提供更多的实例来解释。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1捐书活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捐书数量、总价等。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操作、图片观察、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例如:“我们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多少本书?”,“这些书的总价是多少?”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1捐书活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捐书活动”一课为例。该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捐书活动为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捐书数量、总价等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自己总结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和步骤。
2.教师进行补充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
3.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2.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认真完成并按时提交。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内容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捐书活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并掌握编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难点:复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对复杂数据进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统计表模板。
学具:学生用书、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学校图书馆捐书活动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重要性。
2. 讲解统计表的概念:我会用电脑和投影仪展示一些捐书活动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并解释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区别。
3. 编制统计表:我会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统计表,根据捐书活动的数据进行编制。
4. 数据分析:我会让学生利用他们编制的统计表对捐书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数据背后的信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统计表的概念、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个实际情景,编制一份统计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统计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寻找实际情景,运用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拓展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3单元“捐书活动”的内容。
这个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学会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捐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能够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
3. 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以及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捐书活动的实际情况视频、计算器、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捐书活动的实际情况视频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了解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然后,我会用PPT来讲解捐书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捐书的数量和种类等,同时引导学生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用白板来板书一些重要的公式和概念,比如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根据学生们所学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他们可以通过实际的捐书活动来计算出捐书的数量,比如A类书籍捐了10本,B类书籍捐了15本,那么总共捐书的数量就是10+15=25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捐书活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在实际例子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并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应用方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解释。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3章的第1节《捐书活动》。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统计和比较来解决问题。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图表来展示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用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方法,并能够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起合作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并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图表的内涵,从而能够从图表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表和一些关于捐书活动的数据。
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他们的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捐书活动的实践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了解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它的实际应用。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如何通过图表来表示数据,并如何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今天的学习重点,并标注出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图表来表示你们班级的捐书情况,并从中得出结论。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和分析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详细地解释和引导。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们在合作和分享方面做得很好,我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
拓展延伸方面,我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用图表来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图表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我选择了北师大版教材第3章的第1节《捐书活动》进行讲解。
这一节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统计和比较来解决问题,具体包括如何通过图表展示数据以及如何分析问题。
3.1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1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参与这次3.1捐书活动的教学。
我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3章的图形变换。
教学内容:我们回顾了图形的定义和性质,然后学习了图形的旋转、翻转和平移。
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图形变换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难点与重点:学生们需要理解图形变换的规律和特点,能够正确地进行图形的旋转、翻转和平移。
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了图形变换的动画和实例,以及一些实际的捐书活动照片,供学生们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我通过引入捐书活动的实践情景,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和注意。
我展示了一些捐书活动的照片,让学生们观察和描述。
然后,我讲解了图形变换的基本概念,包括旋转、翻转和平移。
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这些变换的动画,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接着,我给出了一些例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解题思路和方法。
在学生们掌握了图形变换的基本技巧后,我组织了一个随堂练习,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题目。
我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图形变换的定义和规律,以及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公式,方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相关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图形变换知识来解决问题。
题目如下:题目:小明有一本书,他想要将书架上的书的顺序进行变换,使得书架上的书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请帮助小明设计一种变换方案,使得书架上的书能够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答案:小明可以将书架上的书进行一次翻转,然后再进行一次平移,使得书架上的书能够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学生们对于图形变换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北师大版l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教案
北师大版l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教案教案标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学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学习并掌握数学课本中与数的认识和计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数学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帮助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和计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1.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数学捐书活动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实物。
3. 学生捐赠的数学书籍。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5分钟):1. 准备一些图片、视频或实物,向学生介绍数学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导入知识(10分钟):1. 通过教材上的相关内容,复习和巩固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本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展开活动(2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捐书活动,让他们将自己不再使用的数学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或机构。
2. 学生可以自愿参与,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
巩固练习(10分钟):1. 通过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总结活动(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数学捐书活动的过程和意义,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做出贡献。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其他公益活动,如义卖、义务劳动等,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图书馆或慈善机构,了解更多关于读书和捐书的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
2.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捐书活动》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捐书活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第1节《捐书活动》,通过“捐书活动”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发展他们的估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结合“捐书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和进行估算的能力。
3.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加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连加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捐书的情景,对于问题情境能够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但在估算能力上可能存在困难。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大家还记得上次我们讨论的捐书活动吗?为什么要捐书呢?学生:因为有些人没有书可读,我们可以通过捐书来帮助他们。
2. 教师:在捐书活动中,我们需要做哪些计算呢?有哪些数学运算与捐书相关呢?学生:我们需要计算捐书的数量,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第二环节:呈现问题1. 教师: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问题。
小明参加了捐书活动,他捐了3本数学书,4本语文书和2本英语书。
小明一共捐了多少本书?2. 学生:(思考一会儿)小明一共捐了9本书。
第三环节:引导解题1. 教师:非常好!那么,你们是如何计算出小明一共捐了9本书的呢?学生A:我们可以先计算数学书的数量,再计算语文书的数量,最后计算英语书的数量,然后将三个结果相加。
教师:太棒了!我们来具体计算一下。
请学生B来计算数学书的数量。
2. 学生B:小明捐了3本数学书。
教师:非常好!学生C,请你计算语文书的数量。
3. 学生C:小明捐了4本语文书。
教师:很好!学生D,请你计算英语书的数量。
4. 学生D:小明捐了2本英语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捐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捐书活动中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捐书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新课导入:讲解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
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捐书活动中实际操作,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捐书活动的意义,并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捐书活动2. 教学内容:(1)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2)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3)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与家人一起讨论捐书活动的意义,并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课后实践:参与学校的捐书活动,记录自己所捐书籍的数量,并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计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2.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与捐书活动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培养其乐于助人的品质。
2. 通过捐书活动,让学生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流程。
3. 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流程。
2. 教学难点: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捐书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计算捐书数量。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的捐书案例,让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组织一场捐书活动,培养其合作、交流能力。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捐书活动》2. 课题: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3. 教学内容:捐书活动的意义、流程、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4. 教学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流程5. 教学难点: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七、作业设计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导入环节的详细补充1. 导入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捐书活动的关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捐书活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运算顺序,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
《捐书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因为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
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教法与学法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捐书活动》精品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捐书活动》精品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捐书活动》精品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捐书活动》精品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说明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仅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而且理解了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
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中,当学生明确题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不再过多地讲解,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三位数连加的.计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2.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品质。
由于三位数连加数目较大,步骤较多,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同时应对这么多的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
在教学中,不刻意追求计算速度,适时提醒学生在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耐心细致地计算,力求计算准确。
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互动游戏,导入新课小游戏:找邻居。
(1)找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327,213,482,194。
(2)找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整百数:203,197,517,808。
(找出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其他同学当裁判,胜利者奖励漂亮的贴纸)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这个游戏有关。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开始做“找邻居”的游戏,让学生练习找与某个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为新知识的学习进行预热,为接下来的估算打好基础。
⊙创设情境,实践探究1.课件出示教材17页情境图,请学生独立观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捐书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与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课前准备
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回顾铺垫】
(课件依次出示)学生口算。
35+25= 24+36= 100+210= 250+250=
300+400= 460+240= 270+320= 430+540=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不是感到很幸福呢?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我国还有很多的儿童因为贫困而面临辍学,请看图片(课件贫困山区的图片),这些年龄和你们差不多的孩子,因为贫困,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但他们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功读书,你们说他们这种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揭示并
板书课题),老师把他们捐书的情况做了个统计,一起来看看吧!
【探索新知】
(出示三、四年级捐书情况统计表)师:仔细观察两张表,你能获得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三、四年级各班捐书的本数。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说些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个年级捐书多一些?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教师引导分析,预设可能想法:
(1)、每个年级都有三个班,可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比,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一班多出来的书,比后两个班少的书的数量多,所以三年级多。
(2)、估算一下每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3)、三年级每个班都变成100后,还多17,四年级每个班都变成100后,只多10,所以三年级多。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如果我们算出每个年级的本数再比较就更准确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式呢?
学生尝试列算式,交流后汇报,教师明确:三年级:118+104+95。
四年级:103+109+98。
师: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完善课题——三位数连加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新知识。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算式:118+104+95 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本?
学生估算并交流估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明确不同想法。
口算。
脱式计算。
竖式计算。
(既可以列两个竖式,也可以列一个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
师: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和我们的估算比较一下,是不是很接近?看来我们的估算是准确的。
师:现在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新方法算一算第二个问题“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书?”吗?
学生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明确计算方法与过程。
师:通过精确计算,我们能准确地回答哪个年级捐的书更多了。
【巩固应用】
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明确数量关系及计算方法。
练一练第2题:指名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明确过程与方法。
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明确想法。
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想法,强调估算的意义。
【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