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近代史期末复习资料2

一、单项选择题1、把我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 P222、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 P233、规定在中国通商口岸可以投资设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答案:C P284、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落后的经济制度B中国落后的政治制度C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D统治集团的腐败答案:C P305、下列哪个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望厦条约》D《天津条约》答案:D P246、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香港工人大罢工C义和团反侵略斗争D台湾黑旗军的斗争答案:A P327、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答案:B P408、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是()。
A冯子材B邓廷桢C林则徐D邓世昌答案:A P349、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出发点是()。
A反对贪官污吏B发展资本主义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D争取民主答案:C P3210、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答案:A P2111、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答案:B P2212、最早在中国设立租界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答案:A P2213、()说“在北京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成为这个政府的顾问”。
A、赫德B、戈登C、普鲁斯D、巴夏里答案:C P2414、提出《局外旁观论》,要求清政府必须遵守不平等条约的人是()A、李鸿章B、赫德C、袁世凯D、康格答案:B P2515、清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顾问是()A、总理衙门B、英国驻中国公使C、北洋通商大臣D、海关总税务司答案:D P2516、令洋人享有领事裁判却的不平等条约是()A、《虎门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五口通商章程》答案:D P2517、规定洋货只需交纳2.5%子口税就能畅行中国内地的不平等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黄埔条约》D、《望厦条约》答案:A P2718、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烟台条约》答案A P2719、第一家在中国开设的外国银行是()A、英国渣打银行B、美国花旗银行C、法国东方理汇银行D、英国丽如银行答案:D P2920、以“争取中国士大夫中有势力的集团,开启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学会是()A、广学会B、南学会C、万木草堂D、强学会答案:A P3121、指出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中国)时机”的人是()A、伊藤博文B、瓦德西C、西摩尔D、康格答案:B P3522、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A、经济侵略B、政治侵略C、军事侵略D、文化侵略答案:C P2123、将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割让给英国的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北京条约》C、中英《天津条约》D、中英《虎门条约》答案:B P2124、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条约是()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天津条约》答案:C P2225、将福建省划作自己势力范围的国家是()A、英国B、德国C、法国D、日本答案:D P2226、火烧圆明园,并且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的英国军官是()A、巴夏礼B、额尔金C、赫德D、戈登答案:D P2327、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烟台条约》D《北京条约》答案:D P2728、规定洋货只须再海关缴纳2.5%子口税的不平等条约是《》A、《望厦条约》B、《烟台条约》C、《中俄密约》D、《天津条约》答案:D P2729、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A、强学会B、南学会C、广学会D、科学补习所答案:C P3130、指出“争取中国士大夫中有势力的集团,启开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思想”的人是()A、李提摩太B、伊藤博文C、威廉二世D、西奥多罗斯福答案:A P3131、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重要原因()A、经济技术落后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C、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入侵D、统治者战略方针的错误答案:B P3832、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喊出“救亡”口号的人物是()A、梁启超B、康有为C、章太炎D、严复答案:D P4133、()指出: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A、孙中山B、严复C、李大钊D、陈独秀答案B P4134、在《盛世危言》中大力提倡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的人是()A、马建忠B、薛福成C、李鸿章D、郑观应答案:D P4035、列强瓜分中国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A、列强之间的矛盾妥协B、以华制华政策推行C、中国人民反抗斗争D、列强准备不足答案:C P3636、在近代,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行政权的时间是()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60年代D、19世纪70年代答案:B P27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割让领土条款内容的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专题一一、辨析1.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寻找其他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2.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根源是中国资本主义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3.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二、简答题1.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是什么?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4.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原因。
三、论述题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专题二一、辨析题1.《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资政新篇》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
3.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4.《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二、简答题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失败的原因。
3.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其意义。
4.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1.如何全面评价洋务运动。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专题三一、辨析题1.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2. 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二、简答题1.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有哪些类型。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3.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大革命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专题四一、辨析题1.国民党政府在全国统治建立后,实行的是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简答题1.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附答案1-4章

• 2、1905年至1907年,革命派和改良派展开 了一场大论战, 论战的内容是( ABC )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 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C.要不要社会革命 举和兴西学
D.要不要废科
•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是 ( ABD ) 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农民阶级 D. 官僚资本主义
• 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 B.发动侵略战争,划分势力范围 •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 D.扶植.收买代理人
• 9.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 词中将同盟会政治纲领概括为( ABC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 民生 主义 D. 民主主义
• 10. 孙中山同意辞职,但向袁世凯提出 的条件是:( ABCD )
• A.实行共和 B.以南京为首都 C.在南 京就职 D.遵守临时约法
• 11.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BD )
• A.救国救民 B.民主 D.科学
C.打倒军阀
•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 民是胜利之本
•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可以燎原
D.星星之火,
• 9.大革命失败后,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统治第一枪的武装起义是: ( A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广州起 义 D. 武汉起义
• 10.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 17.太平天国后期担任军事指挥的青年将领 是:( C )
• A.杨秀清.石达开 冯云山
B.萧朝贵.
• C.陈玉成.李秀成 韦昌辉
D.石达开.
• 18.鸦片战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B)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课复习题

一、判断题1.鸦片战争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的。
()×2.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3.20世纪初,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严禁中国人民反帝()×4.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
()√5.林则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
()×6.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7.《天演论》的作者是严复。
()×8.成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9.1915年,蔡锷等在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10.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
()×11.三义是指民族主义、主义、民生主义。
()√12.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七女湖起义。
()×13.新文化运动在宣传、科学的同时,提出必须反对封建的伦理道德。
()√14.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15.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是。
()×16.1919年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文章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是梁启超。
()×17.第一个在中国比较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作者和作品是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8.从1922年1月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
()√19.新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2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讨伐北洋军阀。
()×21.第一次国革命战争失败的最深刻的教训是无产阶级必须警惕统一战线部的野心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完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完整) 篇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简答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简答答案 1、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半封社会。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中国领土主权遭到更为严 重的破坏。
③甲午战争的爆发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 陷越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
⑵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政治上:中国不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司法于 行政的统一不复存在。
②经济上:中国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业,但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是主要形式。
③中 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
⑶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⑷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手段: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侵略、文化奴役。
⑵危害: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领土大量丧失, 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巨额的战争赔款加剧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贫困;列强在 华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腐朽文化入侵, 传教士犯罪活动猖狂。
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①1839 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胜利, 他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 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起点。
②三元里人民的抗争斗争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
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之际爆发的义和团运动。
3、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所起的作用加以剖析 ①帝国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是主要的。
期末复习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史

阶段 工场手工业时期 (14C-18C60S)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18C60S-19C中) 第二次工 业革命时 (19C60S 至20C40S 19C60S1917近代 史部分 1917- 1945现代 史部分 经济 政治 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1945至20C初
世界近代史部分
经济
政治
英:君主立宪制
◆前提:英国资级革命夺权的成功(1688年光荣革命)
近 ◆过程: 代 ①初步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议会高于王权(奠基) 西 ②正式确立: 18C中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与议会的制衡?) 方 民 ③不断完善: 如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级获更多权利) 主 ◆评价: 政 ①对英国: 治 *政:确立了资级代议制度,使英走上了民主化道路。 的 *经:促进英国资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确 立 ②对世界:
(18分)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经历了从专制、人治到民主、法制 的重要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战国 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 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 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 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 特征。(2分)
钱乘旦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文中指出:“从血统上说,王 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 谱,但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化。”对“王位的内容”的变化 说法欠妥的是 A.专制王权→民主共和 B.个人专制→宪政体制 C.王在法上→王在法下 D.国王至上→议会至上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 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 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 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A.加强专制统治 B.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C.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D.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近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近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4.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经济命脉5. 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重要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6.如何评价侵略有功论从整体上看侵略过大于功。
从社会制度上看,鸦片战争前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原材料和市场的需求是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
而当时的清王朝是封建制度,其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
原材料丰富但市场狭小。
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注定是必然的。
这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落后的封建主义制度的对决,清王朝也注定会在这场战争中失败。
也只因为如此,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从而促进了中国社会制度的发展。
从政治上看,中国的封建统治比较腐败,封建专制达到顶峰。
而西方统治较民主。
清王朝闭关自守不思进取,导致经济、文化、军事的落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提纲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提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提纲单选20个20分,多选10个20分,辨析2个10分,简答4个24分,论述2个26分。
一、复习题1、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是什么?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任务及其关系是什么?3、资本-帝国主义是怎样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近代历次反对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经验教训是什么?4、太平天国革命的纲领、意义、失败原因是什么?5、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历史作用和失败原因6、你如何认识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教训7、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的纲领是什么?8、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9、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变化?对旧三民主义内容做何理解?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0、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口号、历史意义是什么?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1、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怎样推动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12、为什么说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13、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4、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15、怎样理解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基本思想?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16、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17、王明左倾错误的主要特征和严重危害是什么?18、延安整风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伟大意义和作用。
19、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20、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游击战争的地位和作用?2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扭转时局的关键?如何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22、抗日战争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实行什么样的土地改革政策?23、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怎样论述抗日战争的规律的?24、党的七大的历史意义和功绩2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26、七届二中全会的基本内容27、了解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共同纲领》的制定对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义和作用28、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2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30、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31、了解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一、 单选题
二、 材料分析题(民国)
三、
简答题(重大事件简要介绍及评价)
洋务运动
(一) 洋务运动的形成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目的:为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主张:引进和效仿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企业,兴办洋务。
目标:“自强”“求富” (二) 主要事件:
1、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2、 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3、 到19世纪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由李鸿
章管辖。
4.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总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三)洋务新政的兴办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四)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五)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多方阻挠。
(五)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维新运动:
(一)维新运动的形成
时间:1898 年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开始变法,史称维新变法(103天)。
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物质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二)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2.著书立说;3.介绍外国的变法;
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三)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要不要变法。
认为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机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这次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四)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政治方面2.经济方面3.军事方面
4.文教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科学的传播都是十分有利的。
(五)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推动中华民族觉醒。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利于民主
4.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六)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七) 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主要有: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3.脱离人民群众。
(八)背景环境: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对狭窄。
(九)评价:
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治朝气,表达了这一新兴阶级的政治追求。
同时也揭示了:
①戊戌维新的失败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
②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③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
天京事变
(一)主要经过:
时间:1856年9月
原因:直接——内部自相残杀。
争权夺利尖锐。
根本——农民自身阶级局限性。
革命进取心日益减退,注重对权利和生活的追求。
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评价: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
清末新政
(一)
背景:
朝廷”;
(二)
1、1906
2
交部)。
武昌首义
时间:
1、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2、武昌起义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既表现出了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揭露出了软弱性和妥协态度。
这暗示着,革命是发展起来了,但基础不牢固,内外部均存在着危机。
新文化运动
1、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2、倡导者:陈独秀(旗手)、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3、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是主要阵地。
4、口号:民主,科学
(二)内容:
1.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鲁迅发表新文化运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三)意义:
1.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四)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而是用资产阶级的方法。
(五)性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领导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启蒙运动。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时间:1919年5月4日
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直接斗争目标: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政府代表拒签合约。
性质: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全国规模的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二)条件:
1.新的时代条件。
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中国的工人阶级和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扩大。
3.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
(三)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广泛在动员和组织和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遵义会议
(一)大致介绍
时间: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地点:遵义
(二)意义:
1、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2、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会议的重大决策是独立自主地做出的。
标志着当走向成熟。
4、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为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提供重要保证。
九一八事变
(一)事件大致
时间:1931年9月18日
事由:日本关东军制造事端,挑起战争,九一八事变爆发。
(二)影响
1、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
2、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
华北事变
时间:1935年
事由: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这一系列事件被称作“华北事变”。
卢沟桥事变
(一)事件大致
时间:1937 年7 月7 日,
经由:驻丰台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攻击卢沟桥,中国驻军奋起反抗。
(二)意义
1、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
2、中国在东方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西安事变
(一)事件大致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原因:1936年蒋介石逼迫张学良和杨虎城攻打红军,张苦谏无果后,与杨一起发动兵谏,扣留蒋。
结果:和平解决
(二)和平解决后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重庆谈判
为争取和平民主,1945 年8 月28 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
10 月10 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四、论述题(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