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目录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技术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发生在切 口或手术部位,包括切口部位深 部组织的感染。
案例一:心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总结词
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关键
详细描述
心脏外科手术通常具有极高的感染风险,因为手术部位血管密集且血液循环丰富 。预防措施包括对手术室、手术器械和医护人员严格消毒,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 前评估和抗菌治疗,以及术后定期检查和及时处理感染症状。
案例二:骨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
保障患者安全
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 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 要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的 痛苦和经济负担。
维护医疗质量
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 感染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02
CATALOGUE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措施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 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是否存在 感染等,以便制定合适的手术计
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术后护理
定期换药
手术后定期对手术部位进 行换药,以保持伤口清洁 。
观察感染征象
密切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 红肿、疼痛、渗出等感染 征象,及时发现并处理。
抗生素治疗
对于高危人群或已经出现 感染的患者,给予适当的 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 。
03
CATALOGUE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技术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和检测方法
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生物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但各有局限性,如 细菌培养耗时较长、生物标志物检测灵敏度不够、影像学检查难以准确判断感染程度等。
预防性措施不足
目前对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主要依赖于术前和术中的消毒、抗生素使用等措施,但 对于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相对较少,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和、MRI等影像学手 段,观察手术部位感染灶的形态
和范围,辅助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测
对手术部位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观察组织炎症反应和细菌感染
情况,确定感染程度。
04 诊断与检测流程
疑似病例的筛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手术史、抗菌药物使用 史、免疫状况等。
体征检查
观察手术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症 状。
02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愈合延迟
手术部位疼痛、红肿、发热、渗出物 异常等。
切口不愈合或愈合缓慢,可能伴有脓 性分泌物。
全身症状
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心率加快 等。
实验室检查
1 2
微生物培养
采集手术部位分泌物或组织样本进行细菌、真菌 等微生物培养,确定感染病原体类型。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感 染存在。
皮肤准备
术前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彻底的皮肤清洁和消毒,以降低术后感染 的风险。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应 用。
术中控制措施
01
手术室环境管理
确保手术室空气洁净,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手术室内
细菌的数量和种类。
02
手术器械和用品的消毒
心脏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康复时间延长
手术部位感染可能导致患 者康复时间延长,延误患 者的生活质量恢复。
相关研究和治疗进展
研究成果 新的药物治疗 预防策略
各大研究机构都在积极探索手术部位感染 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取得重要研 究成果。
针对手术部位感染,新的抗生素和抗菌药 物的研发正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多项预防策略和传染病控制措施正在被开 发和使用,以减少心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的发生率。
3 恶心和呕吐
4 疾病恶化
某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等不适 感,这可能是手术部位感染的表现之一。
手术部位感染可能导致患者整体病情恶 化,增加住院时间和治疗成本。
心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害和后果
手术延迟
手术部位感染可能导致手 术延迟,延误患者的治疗 进程。
包裹感染
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可能影 响心脏外科手术中使用的 包裹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心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处理和管理
伤口护理
对于已发生感染的手术部位,及时进行伤口护 理和消毒处理,减少感染的风险。
药物治疗
针对手术部位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局部药 物治疗,以控制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患者护理
提供全面的患者护理,包括营养支持、有效疼 痛管理和情绪支持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感染控制
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提高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和管理水平。
心脏外科术后手术部位感 染
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在心脏外科手术后,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情况。了解手术 部位感染的定义和背景是进一步研究和治疗的基础。
常见的手术部位感染症状和征象
1 发热和红肿
2 疼痛和渗液
被感染的手术部位通常会出现红肿,伴 随有发热的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手术部位的疼痛并出现 渗液,这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常见征象。
外科感染护理知识点总结
外科感染护理知识点总结一、外科感染的定义外科感染是指在外科手术、创伤或其他外科操作后,创面或手术部位发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的一种并发症。
外科感染通常发生在手术创面、伤口处或者手术部位,也可能扩散至深部组织,严重时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二、外科感染的病因1. 外科操作不当:外科手术时操作不当、手术部位消毒不彻底、手术创面愈合不良等都是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因。
2. 病原微生物感染:手术部位和创面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3. 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疾病基础较差,易感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4. 院内感染: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手术室操作、医护人员卫生等因素也可能成为外科感染的病因之一。
三、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1. 创面发红、肿胀、渗液等炎症表现;2. 创面疼痛明显,甚至伴有明显的灼热感;3. 创面愈合受阻,创面边缘出现渗液、坏死组织;4. 患者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5. 深部组织受感染者,可能出现深部组织脓肿、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四、外科感染的护理目标面对外科感染患者,护理工作的核心目标是预防感染的发生和扩散,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具体目标包括:1. 预防感染的发生:通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严格操作,预防感染的发生。
2. 及时控制感染:一旦发现感染的迹象,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感染的发展。
3. 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针对患者的不适症状,采取有效护理手段进行缓解。
4. 提高患者免疫力:通过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等措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五、外科感染的护理措施1. 严格手术室准入管理:护士要加强手术室准入管理工作,对手术患者进行详细评估,明确手术禁忌症、手术风险等。
2. 术前准备工作:护士要确保手术部位充分清洁,皮肤消毒彻底,术前进行导尿、静脉置管等操作。
《手术部位感染的》课件
并发症
包括产生创口愈合障碍、发热、留置小管、 肝功能异常等。
预后
如发现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和恰当的护理, 患者的预后更佳。
结束语
手术部位感染的严重性不容小视,请外科医生和相关工作者加强预防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最大限 度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术前预防感染
术前预防感染包括祛除良性病变、充分准备、 强化营养等。
术中预防感染
术中预防感染主要是通过手术室环境干净卫生, 正确操作手术,必要时使用抗生素等手段来进 行防范。
术后预防感染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伤口及感染症状,避免 出现发热、红肿、排脓等症状,及时就医。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与ຫໍສະໝຸດ 疗1临床表现手术部位感染往往伴随有局部红肿、
检查方法
2
发热、疼痛、脓肿等症状,应及时就 医。
严格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白细
胞计数等检查,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和
其敏感性,才能进行恰当的治疗。
3
治疗方法
一旦诊断出手术部位感染,应采取广 谱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以及 外科手术排除病灶。
手术部位感染的并发症与预后
如果手术部位感染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将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炎症扩散、全身感染等。而 预后决定于早期的预防和及时的发现。
感染的定义
感染是指机体在体内或在体表上,被各种微生物侵入、繁殖所致的疾病或症状。
手术部位感染的概念
手术部位感染是指在手术部位发生的感染,可导致以下一系列并发症。
影响因素
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受到患者个人因素、手术部位状况以及如何进行手术等方面的影响。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消毒与隔离
术前和术后的消毒以及术中的隔离,对于预防 手术部位感染十分重要。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实用文档: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外科手术会对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造成损伤,当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手术部位会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健康状况等是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而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和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和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是手术方面的危险因素。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根据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和感染切口。
清洁切口是指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的切口。
清洁-污染切口是指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的切口。
污染切口是指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或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的切口。
感染切口是指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或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的切口。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和器官/腔隙感染。
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是指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3、具有感染的病症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和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是指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局部;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
《手术部位感染的》课件
目录
• 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 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 •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策略 •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手术部位感染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手术后发生在 切口或手术部位周围的感染,包 括浅层和深层的组织感染。
抗生素预防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 ,在手术前适当时间给予 抗生素,以降低感染风险 。
手术室管理
空气净化
确保手术室内空气洁净度,定期 进行空气净化消毒。
人员管理
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严格控制 进出手术室的人员,并进行必要的 消毒和防护。
物品管理
对手术器械、敷料、药品等进行严 格消毒和储存,确保无菌状态。
01
02
03
提高手术成功率
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 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提 高手术成功率。
保障患者安全
手术部位感染对患者生命 安全构成威胁,预防和控 制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的 重要措施。
减少医疗成本
手术部位感染延长了患者 的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 成本,通过预防和控制感 染可以降低医疗成本。
02 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
诊断流程
通过观察手术部位的症状和体征,结 合实验室检查和微生物培养,进行早 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原则
以抗菌药物为主,结合局部处理,控制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
治疗方法
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进 行治疗,同时对手术部位进行清创、引流等局部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通过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深入 研究,提高了对感染机制和 预防措施的认识。
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
积极推广先进的手术操作技术 和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
者满意度。
引进和应用新型的手术器械 和消毒设备,提高消毒灭菌
效果和手术安全性。
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外科手术部 位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研究和 探索,推动防控技术的不断创
新和发展。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外科手术部位医院 感染防控质量管理体系,确保 防控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变化。
切口情况观察
注意切口有无红肿、疼 痛、渗出等感染征象, 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全身症状观察
注意患者有无全身感染 症状,如寒战、高热、 白细胞升高等。
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
感染监测
定期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工作,了解感染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
更换技巧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轻柔揭开旧敷料,观察切口情况,清 洁消毒后再覆盖新敷料。
引流管、导尿管等器械管理
引流管管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压迫,定期观察引流液颜色 、性质和量,及时更换引流袋。
导尿管管理
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尽量缩短导尿时间,保持尿道口清洁 ,每日进行尿道口护理。
其他器械管理
根据手术需要合理选择器械,严格消毒灭菌,术后及时处 理废弃物。
保障患者安全
预防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是保障患 者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患 者满意度和医院信誉具有重要意义。
病原菌传播途径与感染机制
3
空气中病原菌传播
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
01
手术室内空气中可能存在由患者、医护人员或环境产生的微生
物气溶胶,如细菌、真菌等。
空调系统污染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手术治疗
清创术
对感染部位进行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减少感染 源。
引流术
在感染部位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条,将脓液和分泌物排出体外 ,促进感染的控制和愈合。
其他治疗手段
支持治疗
如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输血等,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物理治疗
如红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等,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再生,加速感染的控制和 愈合。
感染对患者的危害
延长住院时间
感染会导致患者住院时 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
和家庭负担。
影响手术效果
增加并发症风险
提高死亡率
感染会影响手术效果, 甚至导致手术失败。
感染会增加患者发生其 他并发症的风险,如器 官功能衰竭、败血症等。
感染是导致手术后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
是老年人和儿童。
02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 法
药敏试验
对培养出的细菌进行药物 敏感性试验,帮助医生选 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涂片检查
对伤口分泌物或组织进行 涂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 下观察细菌形态和数量。
分子生物学监测方法
实时PCR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伤 口标本中的特定病原微生物DNA 片段,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的特
点。
基因测序
对伤口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可 以全面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特 征,有助于发现新型病原体和耐药 基因。
06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未来 研究方向
新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手术部位感染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预测感染风险, 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微生物组பைடு நூலகம்研究
通过研究手术患者肠道、皮肤等微生物组,了解微生物群落与手术部位感染的关 系,为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第3页
SSI主要理念
手术切口部位感染(SSI)预防须贯通于整 个围手术期,包含术前,术中及术后每个 步骤
我们在围手术期预防SSI方面已经做了很多 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细节方面仍 有待规范
轻柔对待组织 确保有效止血 尽可能降低失活组织和异物 防止意外探入空腔脏器 在手术部位毁灭死腔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第21页
手术其它预防关键点
正确外科手消毒 正确使用口罩,手术衣,手套 严格无菌技术 术中注意为病人保温等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第22页
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后
肺部感染 抬高床、多翻身、勤拍背、多咳嗽、早下床、 防误吸 尿路感染 早拔管、多喝水、早下床、勤护理 肠道感染 少用药、选窄谱、早停药、通大便 CVC-BSI(中心静脉相关血流感染) 少留管、早拔管、选部位、选路径、严消毒、 少TPN(全胃肠外营养)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第4页
SSI危险原因
手术方面
患者方面
术前住院时间
年纪
备皮方式及时间
营养
手术部位清洁消毒
健康情况
手术室环境
免疫功效
手术器械清洁灭菌
手术过程无菌操作
手术技术
手术连续时间
外科手术部位感预染 防性抗菌药品使用情
第5页
感染预防关键点—手术前
1.尽可能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2.禁烟2周 3主动治疗患者基础疾病,如糖尿病,低蛋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第9页
术前抗生素使用
4
3.5
3
2.5
2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治疗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
01
引言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s)是指手术后在切口、器官或植入 物表面及内部发生的感染。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不良 反应和耐药性的变化,及时调 整用药方案。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强化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培 训,提高操作规范和技能水平。
严格遵守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规程,落实洗手制度、戴手套等
防护措施。
规范使用手术敷料、器械和缝合 材料等,确保无菌物品的正确使
用。
织感染
需要与深部组织感染进行鉴别,如骨髓炎 、化脓性关节炎等。
局部感染
需要与局部感染进行鉴别,如疖、痈等。
其他部位感染
需要与其他部位的感染进行鉴别,如肺炎 、尿路感染等。
免疫系统疾病
部分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有类似感染的症 状,需要加以鉴别,如风湿性关节炎等。
05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治疗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SSIs的感染特点、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意义
SSIs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通过研究,有 助于提高防治水平,减少SSIs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02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感染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指患者在进行手术后,手术部位出现的微生物感染。 包括切口感染、器官感染、腔隙感染等。
新生细胞再生。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01
提高医护人员对手术部位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强化感染防控意识。
02
指导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制 定个性化的感染预防措施。
03
促进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完善感染防控制度和 流程,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术中感染控制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包括 手术器械的消毒、手术室 的清洁等。
术后感染管理
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 时发现并处理手术部位感 染。
员工教育和培训
感染控制知识培训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
手术技能培训
加强医务人员手术技能培训,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减少手术部位 感染的发生。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 管理术后抗生素的使用,避免滥用和不必 要的用药。
患者教育和指导
监测和随访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术后感染预防的教育和 指导,包括个人卫生、伤口护理、饮食调 整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感染迹象,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 的治疗。
04 感染控制和管理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空气洁净度不达标、手术器械消毒不 彻底等都可能导致手术部位感染。
术后护理
术后伤口护理不当、引流管管理不规范等都 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医护人员操作
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规范、无菌技术操作不严 格等也是引发感染的重要因素。
抗菌药物使用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菌群失调,增 加感染风险。
03 预防措施
为了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需要了解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i infection,SSI)是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控制SSI的发生率对于患者的预后和药物经济学都将受益匪浅。
适应证抗生素对SSI的预防作用无可置疑,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
一般的I类即清洁切口手术,大多无须使用抗生素。
预防应用抗生素主要适用于II类即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污染较轻的III类切口手术。
已有严重污染的多数III类切口及Ⅳ类切口手术(如陈旧开放创伤、消化道穿孔等),以及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例如化脓性腹膜炎、气性坏疽截肢术等,根据需要在手术前后应用抗菌药物,则不属于预防用药范畴。
(手术切口分类参见链接)敏感抗生素SSI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
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
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通常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别和患者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
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骨科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须同时覆盖厌氧菌。
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
时机精准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按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将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四类: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1、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并具有下述两条之一者即可作出临床诊断:①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②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①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②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③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
④临床医生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3、器官(或腔隙)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①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②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③由临床医生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①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②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
③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④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⑤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⑥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⑦局限性的刺伤切口感染不算外科切口感染,应根据其深度纳入皮肤软组织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按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将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四类: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1、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并具有下述两条之一者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①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②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①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②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③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
④临床医生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3、器官(或腔隙)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①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②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③由临床医生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①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②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
③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④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⑤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⑥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⑦局限性的刺伤切口感染不算外科切口感染,应根据其深度纳入皮肤软组织感染。
⑧外阴切开术切口感染应计在皮肤软组织感染中。
医院感染办公室
200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