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
31 如何写景物类作文-初中语文作文中考复习系列教案
![31 如何写景物类作文-初中语文作文中考复习系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7d79c5b0717fd5360cdced.png)
专题31 写景作文教学目标:1. 写景的作文,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2. 运用描写方法突出景物特点;3、在描写和抒情中渗透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运用描写方法突出景物特点并渗透作者的情感。
一、导入: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宽广的大海,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
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所见过的最美的景描绘出来。
怎样使自己笔下的景物独特而焕发活力呢?二、景物指可供观赏的风景,是多种景物的集合体。
景物分两类:自然景物:雨、雪、风、霞、山、水、草、树等等。
人文景物:城、街道、桥、楼、店、村社、学校等等。
也可以写人们的活动。
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也可以结合起来写,或某方面详写,另一方面略写。
如写公园风景重点写自然之景,也配合着写里面的亭台楼阁和游人的活动。
三、确定中心和内容1. 描绘自然之景,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如《春》《美丽的小兴安岭》等。
2. 以人文景观为主,兼有自然景观,抒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如《长城》《颐和园》《兵马俑》等。
3. 写自然或人文景观均可,表达自己某种哲理性的观点见解。
如《紫藤萝瀑布》,当时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写这类作文难度比较大,会在以后的“感悟类”作文课中重点介绍。
四、具体的描写技巧:1. 从多角度观察,描写要按一定的顺序。
定点观察法:可按空间顺序写,也可以按时间顺序写,要学会变换观察角度,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
移步换景法:按作者的行踪线索写,或者是和时间的先后来安排。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先采用全景式的勾勒,写出了磅礴的山势,突出百里三峡的雄险,描写了连绵不断的群山、夹岸的河流;再细致写了夏天的水势迅猛,春冬山高水清,秋的冷清萧瑟,结构层次分明。
初中语文中考课内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课内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7b454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d.png)
初中语文中考课内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内文章的复习,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分析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4. 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教材中的重点文章,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不同体裁的作品。
2. 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难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4. 组织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本册教材中的重点文章,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
2. 文章分析: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难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阅读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运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文章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采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内阅读训练,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成果,了解学生对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本册语文教材。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作文“阳光”为话题作文教案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作文“阳光”为话题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70aa9002020740be1e9be1.png)
以“阳光”为话题作文课题以“阳光”为话题作文课型新授课知识技能分析话题的内涵和范围,能够在习作中使用多种修辞和表达方式。
过程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材料,并训练学生能够恰当地使用材料。
情感态度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激励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价值观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备注【作文题目】晴朗之时人们赞美阳光,黑暗之中人们渴盼阳光。
灿烂的阳光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古往今来“晨曦”、“夕照”入诗入画的不可胜数。
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
阳光还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激励我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不同的人对阳光有着不同的感受。
请你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
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情感,或表述说明,或阐述观点,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②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③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XX代替。
【思路点拨】话题作文一般由导引材料、启发提示语、话题要求、注意事项等构成。
这则文题前有一段启发提示语,其作用是帮助你理解话题的内涵和范围,引发你的想象和联想,帮你打开思路。
作文前:首先要仔细研究启发提示语的意思。
启发材料告诉你的信息有阳光的重要、阳光的魅力、阳光的感受。
所给材料,可帮助你打开思维,引发联想,如果在考场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做出决定:写什么、采用何种文体来表现等。
你可以巧用题引中的主要信息围绕话题进行写作,也可以撇开题引,只围绕话题自选角度进行写作。
注意事项启发你所享受的“权力”,也规定你必须尽的“义务”(本题中“文体不限.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情感,或表述说明,或阐述观点,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是你的权力,“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XX代替”是你的义务)其次,思路必须努力拓展。
命题者给出的话题是一个实物,一种自然现象,但绝不只是要我们说明实物的构成和功用,也不只是要我们揭示自然现象的成因。
初中语文习作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习作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4654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9.png)
教案名称:初中语文习作复习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
2. 分析常见的写作技巧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
2. 提问:大家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有哪些收获?二、知识梳理(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2. 针对写作方面,教师讲解和分析常见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描写、抒情、议论等,并指出这些技巧在作文中的应用。
三、作品欣赏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亮点,如构思、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写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文讲评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和分析。
2.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
3. 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和期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创作的水平。
3.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创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8857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12.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5篇在基础教育中, 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不仅具有工具性, 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中考, 如何做好备考复习, 是每一位毕业班教师深思的问题。
作为语文学科, 它的知识点多而散, 没有数理化学科那样强的系统性, 这一特点给广大师生的备考复习带困难。
倘若方法不当, 则往往事倍功半。
怎样在短期内迅速巩固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 在此与各位同行一起交流。
一、研读考试说明, 明确中考动向。
首先, 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 要把握好整个教材的结构体系, 明确每一个知识点, 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 要了解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点, 看准命题方向, 明确备考对策。
再次, 根据中考说明列出的知识点和学生实际, 科学合理地制定复习计划, “知己知彼”, 打有准备之战。
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确定复习方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复习效率。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 复习备考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明确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存在的知识缺陷等, 从而选择适合他们的复习方法。
在复习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重要,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他们才会积极地进行思考, 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能更好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
三、形成知识网络, 明确复习重点有的放矢, 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复习旨在构建起知识点的基本框架。
复习时, 教师要做到“胸有成竹”。
在指导复习的过程中, 要经常总结在复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使整个复习全面、系统, 形成知识网络。
对知识网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复习, 逐一巩固。
纵观近三年的中考出题趋势, 总体的特点是稳定中有变化。
最新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作文: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复习教案
![最新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作文: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39840d5901020206409c2f.png)
《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教案背景:《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内容。
八年级学生在叙述一件事时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事情不写起因或起因写得啰嗦;经过部分虽然能叙述清楚,但缺乏细致的描写,显得不够具体生动;结果常常和经过混在一起写……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方法和技巧,我特意结合学生的一篇问题作文设置本节课。
二、教学课题:作文训练: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一单元“长征组歌”的第二部分: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由于时空限制和交流沟通的需要,我们常常需要向别人介绍自己或某一件事、物,记叙文写作训练成为我们学习写作的起步。
本单元训练内容隶属于记叙文的写作训练,是其他文体写作的基础。
记叙文写作可分为写人、记事、状物三种,究其实质,事件叙述清楚是记叙文写作的基础。
所以,安排本课为八年级写作课的开篇,应当予以重视。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交流、实践五、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生动。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点拨。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感悟生活。
五、教学资源1、利用学过的文章和修改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明白记叙时要将经过写得详细生动。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重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清楚。
七、教学难点: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条理分明、具体生动。
八、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自己作好口头准备,完整地叙说一件事情,要求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
教师抽查课前准备。
【二】、目标解析: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生动。
【三】、自主学习:大屏幕上显示打乱了次序的三句话,请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把这几句话排一排次序,并说说这样排序的理由。
初中文章复习教案
![初中文章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0066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6.png)
初中文章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提高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文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的基本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2. 文体的特点: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3. 文章的阅读与分析:理解文章的主题,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文体特点。
2. 阅读与分析:选取不同文体的文章,让学生独立阅读并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写作手法。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每种文体的特点,分享阅读心得。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文章阅读和分析的方法。
5. 课后作业:布置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篇文章,并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总结文章特点。
四、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
4.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文章阅读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文章阅读和分析的试题,评估学生学期内的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学生能够在复习过程中巩固文章阅读和分析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021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如何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教案
![2021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如何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cf0053960590c69fc376d4.png)
如何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教学设想]穿插在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一般起烘托和渲染作用,有意使用,坚持不懈,往往能增加作文亮点,甚至妙笔生辉。
但初二学生记叙文习作中几乎很少涉足景物描写,大多只是平铺直叙,或粗略勾勒景物轮廓,语言平淡,读来味同嚼蜡。
针对初二学生的写作实际,设想通过有意识的努力,让学生明白在记叙文中添加适当的景物描写,可使文章增添文采,更加生动形象。
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只选择景物描写中的几个点,力求开口小而挖掘深: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学会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力求达到情和景的和谐统一,有意识地选用拟人、比喻等描写景物的方法,并通过课堂中的实战演练,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养成“写景增添文采”的自觉意识。
[教学目标]1、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
[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住特点,捕捉特定季节、时间中所写景物的方法。
2、学会灵活写景,有意识地选用拟人、比喻等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器物本是无情物,情由心生。
你的情会令景更美,美景会令你的情更浓,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审视景物描写的作用与方法,学习用景物描写去酿造你记叙文中的浓情美意吧。
二、合作交流,归纳作用讨论交流后师明确并小结:刚才同学们所找的都是一些景物描写的语句,这些景物描写不仅增添了美感,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1、交待故事背景。
2、渲染环境气氛。
3、烘托人物心理、性格、品质等。
师过渡:根据刚才的探讨可见景物描写在文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交待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性格、品质等。
要想作文出彩,写好景物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景物描写的一些方法。
三、方法探究1、运用修辞,紧扣特点。
第一步:确定季节,罗列景物。
比如,我们要写夏天的开头,我们可以选择“大树、知了、太阳、池塘、荷花……”等具有夏天特点的词语。
第二步,运用修辞,逐一描写。
在选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予以创新,把句子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最新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复习教案
![最新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作文: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e74aaee53a580217fcfe2f.png)
这篇短文由太阳的辛苦劳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写妈妈,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但在行文的过程中,语句有前后不连贯的,有语序不当的,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思考
回答
总结[]
评价
四、写作评价
1、自评:学生根据“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及训练的要求,对自己的习作作出相应的评判。这时,教师要给 出可操作的评判标准,使学生能够对 号入座。比如说,叙述完整可以得70分,特点明 确可以得80分以上,感悟得当,情感真挚就可以得90分以上。
思考,交流
组织交流
评价
教学反思
山路细细的,像竹篾一般;太阳暖暖的,真像妈妈的心啊!阿妈走在山路上,边走边搓棉线,山 路长,没有 阿妈搓出来的棉线长。
每天每天,太阳在天上照着,很耐心;每天每天 ,阿妈在山上劳作,很辛苦……
我长高了,阿妈矮了,驼了。
许多夜晚,我细细琢磨着一个道理。那时小的,长大了;那时大的,长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2、互评:四人小组,相互评议, 说出自己的看法,由指定的组长执笔,写出恰当的评语,再根据写作的要求结合自评分,给出一定的等第,并推存出优秀的作文准备班级交流。
3、师评:老师在通阅了全班学生习作的基础上,根据互评的情况,有选择的对部分习作进行精批。
4、班级评价:教师在批阅的过程中,选择一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全班进行交流评价。由学生本人在全班朗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总体性评 价。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使一些优秀的作品能够为其他同学所吸纳,同时还激励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学生倾听
总结
评价
三、写作修改
课堂作文修改
1、自改:完成习作后,静下心来,把自己的作品好好地读几遍,先修改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使其文通字顺。接着合卷思考:写的是什么内容,想说明什么问题。再读习作,看看在内容的表达上是否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对不妥之处再加以修改,比如说语言表情达意是否准确,抒情议论是否击中要害 ,叙写的笔墨是否非常集中,等等。
年中考作文复习公开课《审题和立意》教案
![年中考作文复习公开课《审题和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3c00d8a98271fe910ef9e2.png)
文中,“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立意的一般要求:
准、深、新
三、结合具体案例探究:怎样使作文审题立意准确?
例 1、(命题作文)请以“这也是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
第一招:抓题眼: “也”这个副词,表明不可写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应 写课堂之外的经历、见闻、社会时事等,因为生活处处有语文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二招:明限制: “一堂”、“语文课”,表明不能写成几堂,更不能写 成与语文毫无关系的内容。
例 2、(半命题作文)请以“__是金”为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 体不限,字数 600 左右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学会探寻、分析和综 合过程,掌握材料作文的选择与其他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的比较过 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 增强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 克服材料作文的 畏难情绪,提高写作兴趣。
②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思路缜密,联想恰当。
学会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正确立意,避免偏题、离题。
2、多追问:如:我为什么感到幸运?(可欲扬先抑);让我感到幸运的人 或事是什么?(可用总分总的结构分段列举)
练习 2、请以“其实__就在我身边”为题, 在横线上填写两个字的词,如:“关爱”、“榜样”等。要求:①将题目 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与 6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校名、地名。 1、抓题眼:“其实”,“就”,强调之前没有发现它所蕴含的真情(如:
追问:你是谁?你的笑有何特点?为什么想看见你的笑? 五、演练:看谁的审题立意最准确?
初三中考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范文(2篇)
![初三中考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1d405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0.png)
初三中考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范文新学期的开始,也意味着初三学年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时期,如何搞好初三的教学和复习工作,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几个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决定或影响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更肩负着光荣而沉重的使命。
为此,我们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认真地回顾和思索一下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情况,对照新课标分析一下语文教学的得与失,筹划一下新学期的语文教学及后阶段的语文复习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一)背景及现状了解我们初三语文教学所处的背景,分析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能使我们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价,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向新课程走得更近。
1、背景(1)新课程实施将近两年,语文课改的方向已经十分明朗,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方式等也已经为我们理解和接受。
但新课程理念要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黄冈市语文中考的命题思路及语文试卷的格局、题型等已经基本定型,从去年开始,试卷的命题思想和意图已经与新课程基本接轨,且保持连续相对稳定。
(3)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属于新大纲向新课标转轨的最后一套过渡教材,它基本上是以新大纲为依据编写的,但也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思想,在编排体系和教材内容上与新教材相比也许略显不足,因此,我们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观照和使用它,是新学期初三语文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
(4)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进入总复习阶段,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5)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小的压力。
尤其是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有待我们作出努力。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4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020b5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3.png)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1、梳理字词法。
同学们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过的生字词进行筛选。
着重对九年级下册到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生字词与常用词进行归类,用作文本抄写并听写。
做到“正确、规范、美观”。
词语理解,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形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2、诗文默写检查法。
每册教材复习时古诗文默写都是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防止死记硬背。
应在背诵全文或全诗的基础上,对重点句作理解性的背诵,同时要勤于动笔以求准确,还要加强书写的规范和工整。
抽时间进行小测验以加强巩固。
3、文言文阅读指导法。
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字字过关,句句过关,篇篇过关”,循环检测,逐一落实。
课外文言阅读篇目浩如烟海,实在难以把握,只有用课内已有知识解决课外问题,因此对于非基本篇目也要通读一遍,然后重点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这样夯实基础,可以为课外文言文阅读找到解读的钥匙。
4、现代文阅读指导法。
复习时采取划分文体归类的方法,以教材课文作载体,对其相应的知识能力点逐点复习。
首先将课本中现代文有代表性的讲读课按文体大致归类,教师先教学生掌握这类文体相关的阅读常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每篇文章确立一个阅读方法的切入点,精练内化,融会贯通。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强化训练(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明确中考语文____分的分值分配,按照我们语文中考试题的板块进行复习:1、语言积累与运用:①字音、字形及书写;②词语(包括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③标点;④修辞;⑤句子(含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仿写、补写、续写);⑥文学常识、名著;⑦古诗文积累;⑧语言运用:信息提取、语意理解、品联写对、标语广告、图表漫画、口语交际;⑨综合探究。
对这一版块的复习采用以练促讲的方法。
2、对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我们首先给学生明确考点,然后进行专项训练。
散文复习、小说复习、议论文复习、说明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古诗复习,抓住每种文体的性质,从特点、修辞、词语、句子分析等方面结合文章讲解复习。
中考复习语文教案七篇
![中考复习语文教案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380cf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4.png)
中考复习语文教案七篇中考复习语文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二)讲授新课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摘录例句:、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
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
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有什么”使我们明白了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更形象、生动,这三点就是描写三原则。
5、下面,同学们按照描写的三原则,检验一下自己刚刚的描写,进行修改。
6、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教师让同学们将自己修改后的片段读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ef21c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6.png)
【 - 初中作文】【篇一】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复习》教学设计第 1 页共 9 页 1第 2 页共 9 页 2第 3 页共 9 页 3第 4 页共 9 页 4第 5 页共 9 页 5【篇二】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人教版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教案中考人教版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教案(一)探索月球奥秘(七上)1、人类第一次登月:1969、7、21,美国“阿波罗号”,阿姆斯特朗。
2、中国探月卫星:2007、10、24,嫦娥一号。
3、日期:朔——农历初一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4、与月亮有关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5、传说月饼的来历:朱元璋抗元起义6、月亮别名、雅号:玉兔、嫦娥7、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含作者、出处。
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8、与月有关的成语:山高月小日月如梭 9、对联: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10、歌曲:贝多芬《月光曲》阿炳《二泉映月》(二)黄河,母亲河(七下)1、黄河的相关知识:①源头:巴颜喀拉山②入海口:渤海③长度:5464公里④流经:9省(青、川、甘、宁、内蒙、陕、晋、豫、鲁)2、神话传说:河伯献图3、历史人物故事:大禹治水龙门石窟4、成语:泾渭分明(比喻界限分明)河清海晏(形容太平盛世)中流砥柱5、俗语、谚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6、诗句(作者、出处):①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7、歌曲:《黄河大合唱》 8、广告:保护母亲河,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马的世界(七下)1、成语:一马当先马到成功老马识途2、俗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风马牛不相及牛头不对马嘴3、历史人物故事:赵高指鹿为马田忌赛马九方皋相马4、古诗句(含作者、出处):①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月风雨大作》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5、古代的车马:驾二马为“骈” 驾三马为“骖” 驾四马为“驷”一车四马为“一乘”shèng 天子——万乘之国诸侯——千乘之国6、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马:的卢马(刘备)白龙马(唐僧)汗血马昭陵六骏(唐太宗)7、艺术作品中的马:徐悲鸿的《八骏图》《十面埋伏》(四)戏曲大舞台(七下)1、京剧: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e3cd5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0.png)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复习,学生将能够:1. 熟练掌握中考语文知识点;2. 理解并运用中考语文考点;3. 提高阅读、写作、听说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涵盖以下知识点:(1)课文整体理解和各类文言文阅读;(2)短文改错、短文填空;(3)诗歌鉴赏与写作;(4)作文写作与修改。
2. 教学方法:(1)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详细解释各知识点的考法和应对技巧;(2)练习:通过例题练习,巩固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3)答疑: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正确。
三、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1)在黑板上写出“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的标题,让学生预测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提出问题:你对中考语文有哪些困惑?请写下来,我们将在本课中一一解答。
2. 知识讲解与巩固(1)课文整体理解和各类文言文阅读-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节,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常见文言文句型和生字词的理解。
(2)短文改错、短文填空- 分析短文改错和短文填空的考法特点,教授处理这类题型的一般方法;- 练习短文改错和短文填空题,检验学生对文法和词汇的掌握程度。
(3)诗歌鉴赏与写作- 讲解诗歌的鉴赏要点,教授诗歌鉴赏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练习,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
(4)作文写作与修改- 讲解中考作文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练习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查和修改学生作文,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表达和语言水平。
3. 课堂小结(1)复习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确保学生掌握;(2)回答学生在课前写下的疑惑问题;(3)提醒学生做好课后复习,把握每个考点的应对方法。
四、课后作业1. 阅读课外书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3. 创作一篇诗歌,练习鉴赏和创作能力;4. 完成一篇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九年级下苏教版语文-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明眸善睐》-许靖
![九年级下苏教版语文-中考语文作文复习《明眸善睐》-许靖](https://img.taocdn.com/s3/m/fc6f72c6770bf78a6529548d.png)
明眸善睐亮全篇
——中考作文拟题技巧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作文的拟题技巧。
2.提高学生的拟题质量。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作文的拟题技巧。
教学难点:明确拟题要求,掌握拟题方法。
三、教法及学法指导:
教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讲练结合
四、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姓名的重要性引出文章标题的重要性。
二、读材料,以“放弃”为话题,拟题目。
点评学生所拟题目,指出问题标题的共性。
三、点明优秀标题的特点:妥贴、精炼、新颖
四、拟题方法
1.添加法。
2.修辞法。
3 .引用化用法。
4.符号公式法。
5.反常求异法。
五、总结五种所学拟题方法。
六、读材料,以“声音”为话题,运用本节课所学五种拟题方法,自拟三个题目。
七、我来说一说
我的题目是__________我用了________方法,我要写的是
_______ _
八、总结规律:拟好题目歌诀。
初中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初中中考语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e4ab0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2.png)
初中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系统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复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
2. 分析和总结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技巧和方法。
3. 针对中考题型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复习指明方向。
2. 教学环节一:回顾和巩固基础知识a. 字词: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b. 语法:梳理和总结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如词性、句式、成分等,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c. 修辞:回顾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3. 教学环节二:分析和总结技巧和方法a.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如快速阅读、重点阅读、推理判断等,并通过对中考题型的分析,总结解题技巧。
b. 写作:分析中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并进行作文训练。
c. 口语表达:通过模拟面试、演讲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 教学环节三:专项训练a. 根据中考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
b. 分析训练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c. 总结训练经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的进步情况。
3.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抓住细节》写作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抓住细节》写作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4bae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f.png)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抓住细节》写作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 了解细节描写的方法、要领;2. 能运用细节描写的技巧写作。
【学习重点】通过实例训练,来掌握细节描写的技巧。
【学习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
【课前预习】阅读下列几篇课文节选的部分,在文段中找出人物描写的句子(在原文中用横线画出),说说这些句子分别写出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1.王几何(节选)马及时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2.福楼拜的星期天(节选)莫泊桑(1)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
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
(2)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但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
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时调子有些像唱歌。
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
3.王几何(节选)马及时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
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绰号叫做王几何。
A层【探究学习】阅读下面两篇美文,在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在原文中用横线画出),说说这些描写跟人物性格有什么关系?1.敢于尝试的青春值得铭记①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几多风雨、几多坎坷、几多欢欣。
中考语文 话题作文“幸福”写作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中考语文 话题作文“幸福”写作复习教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f9a2b0e45c3b3566ec8b95.png)
幸福,的确时时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边,你无时不在感受着幸福的欢乐,这方面同学们不论从哪个角度,只要抓住“幸福”这个话题,去写自己感悟最深刻的事,便能扣题。但材料又说“有人认为幸福意味着拥有财富;有人认为……”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地想一想:拥有财富就一定幸福吗?获得地位就一定幸福吗?享有声誉就一定幸福吗?……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问问自己: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作文,实际上又是对幸福观的考查。学生作文立意的高下,直接反映着思想境界的高低。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幸福会借了它们的衣裙,袅袅婷婷而来,走得近了,揭去帏幔,才发觉它有钢铁般的内核。幸福有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作文素材:
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
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例文欣赏:
幸 福
你不能是一只橙子,自己榨干了汁就被别人扔掉,你该是一棵果树,春华秋实,年年繁茂。 ――题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语文作文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缘起】时下,“模板作文”、“套话作文”、“八股作文”正受到批判。
大家都清醒地意识到:随着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我们中学的一些作文课堂已经失去了它的本真、自然的状态。
直接瞄准应试的作文教学,把“作文”与“做人”割裂开来,把“内容”与“形式”对立起来,其结果必然是: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于是,许多老师开始呼唤“原生态的作文教学”。
苏州的陈玉驹老师在《生态课堂是作文有效教学的必然诉求》(《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12期)一文中这样阐述:所谓原生态的作文教学,其涵义有两点:一是纯天然的,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的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升学,更是为了完善人生,为生命发展奠基,从而使写作成为一种生存的习惯与方式。
“原生态”是一个新生的文化名词,最近正广泛地流传在各种媒体之间。
它一般被定义为: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的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
该名词进入写作,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是,写作回归“真实”并不能够完全解决一线作文教学的诸多问题,“纯天然”“原生态”也不一定就能促进学生写作和人格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如果对这一类时髦词语思考不深入,甚至错误理解,那么,学生写作反而进入了“伪真实”“伪生态”的误区。
下面的这堂作文复习课,就是对这种写作现状的一种反拨。
【教学步骤】一、戳穿“伪真实”——辨析“伪生态作文”1.展示一次作文评改纠纷,请学生讨论。
事情的缘起是两位小作者对老师的作文评改不服气。
他们认为自己是“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的,是符合写作要求的。
【甲文】略。
该文属于典型的流水帐作文,小作者事无巨细地记述一天的见闻,文字尚可,但没有重点,缺乏整合提炼,思绪飘摇,文路散乱,内容繁杂却无重量。
【乙文】这世界上,我不认同的人太多。
这些靠着虚伪偷生于世的本不应该存在的人严重干预了我的生活。
我不是傀儡,为何要被这样的人约束,以致于去遵守没有意义的规则,做我不想做的事。
我像被囚禁的犯人,甚至像只狗。
学校的大门、门卫,寝室的铁门、铁网、铁锁、楼长、室长摧残着我的眼睛,让我实在难以想象这就是所谓的“乐园”,这和牢狱、不,和炼狱有何区别?……我生活在撕裂之中,渴望、追求都已被没有意义的生活泯灭了。
这样的教育造就的是什么?不过是一群没有生存价值的人,一群四肢跪下,叫着“汪汪汪”的狗。
我拿什么来拯救自己?——节选自学生作文讨论小结:这两篇作文确确实实是“真实”的,但是,还不是艺术的真实。
甲文罗列生活,堆积细节,缺乏提炼,仅仅是对真实生活的“杂碎”的陈列,没有艺术的美感。
乙文思想的偏激显示出小作者内心世界的狭隘,当作文中充满了夸大的牢骚、怨恨、诅咒的时候,“真实”就被歪曲了。
这两种写作倾向都是不健康的,是中学生写作“伪真实”“伪生态”现象的代表。
二.探讨真实的“真实”——走出“原生态写作”误区1.以两个趣味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原生态”和“生态”的区别。
讨论话题一:上厕所是否应当入文?以一位学生记叙校园生活的作文为例子,帮助他辨析:上厕所确实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否在写作时必须涉及呢?小结:如果不是表达主题的特殊需求,上厕所没有必要入文。
生活还不是艺术,我们不能模糊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
如果不加以区分,把每天的吃、喝、拉、撒都罗列出来,那就不但不是艺术,反而会制造出一堆垃圾。
写作伴随着辛苦的提炼过程,是对生活的升华。
只有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再把精彩的部分加以渲染和烘托后才能成为可圈可点的艺术作品。
写作材料的选择犹如靓衣的裁剪,要删繁就简大刀阔斧,留下的一定是最能表现生活本质的,能够给人以美感的精华部分。
我们更需要警惕的是:写作从写虚假回归到写真实、写个性,这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是,其中也潜藏着一种危险。
原生态包含着一种原始的美,但是,原始的感知并非都是美好的。
因为属于人的“基本需要”的范畴的东西,往往是较为个人化的、狭隘的情感,没有多少对人生世相的深刻理解和揭示,所以也就没有多少真正的价值。
人性、个性也是需要打磨的。
情绪的宣泄有时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
但是,这些纯粹个人性的宣泄,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成为写作的主要题材。
那种认为无论趣味如何,情意是否粗糙低劣,只要是本真的感知和体验都值得写是“生态写作”的误区。
超越原生态,才能捕捉和创造出生活的“真实”。
讨论话题二:商家骗人了吗?阅读同学们在班级“文化长征”中“寻找语文”的文字,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距离。
【讨论前展示】当我来到西城天街的西餐厅时,并没有被精致的装潢所吸引,相反,我被那琳琅满目的优雅菜名迷住了双眼。
“皇家榛果奶茶”“法国玫瑰奶茶”名字多好听多浪漫噢,结果端上来一看实物,也不过是平常普通的奶茶。
后来我又点了一份“冰脆蔬彩”的食物,结果发现这道菜不过是几根指头大的胡萝卜,几粒豆子,一根小芹菜和一片西红柿,外加几块冰块而已。
【讨论后展示】普通的菜为何有如此多情的名字呢?这其中可有语文的因素了。
这两个生来就光芒万丈的词语“皇家”和“法国”不仅充满异域风情,让人感觉无限尊贵,而且能够激发起你“撩开面纱见美人”的冲动,自然也会想品尝由这两个词语所带来的极致味蕾享受。
“冰脆蔬彩”呢?“彩”与“菜”谐音,“蔬彩”即“蔬菜”。
但“彩”比“菜”更富视觉的冲击。
一个“脆”字则展现了蔬菜的清脆爽口,将菜品的香脆清新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个“冰”字更立刻把躁郁的初夏中的人们带到了凉爽清透的感官环境中。
浪漫的菜名让普通的进餐充满了诗情画意。
——节选自学生作文小结:商家用艺术的菜名来提升进餐的品味是高雅的。
其创意应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艺术和生活是有一点儿距离,但这距离是优美的,它不是欺骗,而是一种审美的知性的生活态度。
生活本身是平凡甚至粗糙的,没有审美的眼光,就不可能有美的生活和美的文字。
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常呈现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
(《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这就好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把荷塘描写得如诗如画,但是许多人参观清华园荷塘后并不觉得有那么美。
这不是朱自清在骗人。
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一个有高尚纯正趣味的人,必能发现并创造一个纯美的世界,并用文字把这世界表达出来。
我们的写作呼唤这样的高尚纯正的趣味。
2.展示写作名言,学生自由朗读畅谈感受,提升学生对于“原生态”和“真实”的认识水平。
(1)写作,应该优美地高于生活。
也就是说:写作,既要保持对生活的原型,但又要保持艺术的美质。
(2)日常生活如一盏油灯,也许并不明亮,甚至晦暗。
但是,我们只要拨一拨,油灯瞬间就亮了。
优秀的写作者就是那善于拨亮灯草的人,生活在他的眼里没有不明亮的。
(3)牛郎织女只是两块大石头,有了诗人,才变成了传奇。
北斗七星也只是七块大石头,因为有了艺术家,才变成为了神话。
(4)语言的美,都表现出好性情,所谓的好性情,乃是心灵真正的尽善尽美。
(5)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三.寻找表达“真实”的路径——超越“原生态”1.超越“原生态”的“生态写作”首先是写“小”的艺术。
方法:展示优秀学生写自我、写自然、写社会的能够充分表现其对生活的观察力裁剪力的三个作文片段,供学生讨论,让学生理解:所谓写“小”,就是善于从“小处着笔”,善于从“小角度切入”来表现生活的艺术。
从微妙的细节入手,让细节之美像光源一样向四周扩散。
无细节不成篇,无细节难生情。
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道理。
(作文略)点拨思路:哪怕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传达其魅力的还是细节。
发现细节之美,乃是技巧之上的技巧,能力之上的能力。
如何发现细节呢?著名作家毕飞宇说过一句话:“要想让一个东西有意思,只需要久久望着它”。
虽然我们每天身处其间的现实生活是平常乃至庸常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充满期待地认真观察用心体会,就一定会看出它纹理之中的奥秘,发现它不为常人所关注的美点,对它产生表达的冲动。
要记住:这世界永远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小结:展示一段写作宣言揭示写“小”的哲理:是的,每天十多节课,起早贪黑,三点一线,忙忙碌碌,步履匆匆,学习难免辛劳而乏味儿。
但是,要知道,沙漠中有清泉,岩层内有珍珠。
平凡人生,虽然一地鸡毛,烦俗人世,难免满目庸常。
但是,伫足凝视,侧耳倾听,阳光动情闪耀,清风温柔拂身。
酷暑里有淋漓暴雨,寒冬中有玉雪冰清。
寻觅生命中点点滴滴的美,拣拾生活中滴滴点点的纯。
珍视成长,定格细节,平凡就玲珑了,立体了,深远了,雅致了。
2.超越“原生态”的“生态写作”同时也是写“大”的艺术。
方法:展示优秀学生写自然、写社会、写人生的能够充分表现其“风声雨声读书声音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之情怀的三个作文片段,供学生讨论,让学生理解:所谓写“大”,就是写作材料的选择要关注“大事件”,写作角度的确定要展示“大视野”,写作情感的表达要袒露“大胸襟”。
“小”处落笔只是途径,“大”处着眼才是目的。
(作文略)点拨角度一:写好“大自然”把“小我”写丰满相对比较容易,把“我”之外的生命写丰满却难。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真正的写作者,必然都是伟大的自然的知音并且能够在自然中汲取生命智慧的人。
优秀的写作者心中的文化不仅是人的文化,更是普天下一切生命的文化。
只有有了这种大文化精神,我们才可能有大胸怀大气魄,才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才可能具备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点拨角度二:写好“大人类”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优秀作家的文字总能感人肺腑,那是因为他们对人类爱得深沉。
一个写作者,如果没有爱人类的情怀,那么他的文字一定是贫血的,甚至是冷血的。
有了这样的情怀,我们才能够超越庸常的生活,在凡俗的人生当中永远保持高迈的人生理想和生命状态。
我们才不会因为热爱写作反而躲在文字后面,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堪一击。
点拨角度三:写好“大人生”生命中最大的智慧,就是享受平凡和超越平凡的智慧,是凭借足够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足够丰沛的生命能量用以抵挡生活的风霜刀剑的智慧。
只有当我们的灵魂强健了,我们才会具有穿透力和观察力,我们笔下的文字才可能充满阳刚之气。
正如中国当代作家王安忆说:“我的写作,便是想要把我的工作,我的生活,我的欢乐悲哀,我的我,变得更博大,更博大。
”无论是对文字的阅读,还是生活的阅历,无论是字面的表述,还是内心的雕镂,都应该因为对写作的不懈追求而变得更加博大。
写作是强健生命的重要武器。
小结:展示一段写作宣言揭示写“大”的哲理:小小少年,身困书斋,但是现实里的举步维艰难以阻挡心灵的突围与亮剑。
前而进取海阔天空,退而沉思山高地迥。
青春雨季里的淋漓春雨终要汇为成长中的狂飙巨浪,花季雨季里的浅斟低唱终要融入大千世界的滚滚红尘。
跨越小家庭温暖的囚笼,飞出校园四角窄窄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