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_孤独之间的关系_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_孤独之间的关系_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_孤独之间的关系_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8)01200362

42

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

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

———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3

赵景欣1

 刘 霞2

 申继亮

2

(11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济南 250014;2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

摘 要: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00名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及其与青少年抑郁、孤独的关系。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均表明,青少年所知觉的来自父亲、母亲、同学和老师的支持具有一致性,同一环境中各类社会支持的一致性更高。变量中心的分析发现,总体上,老师支持和父亲支持能够显著地预测青少年的抑郁水平,母亲支持和同学支持能够显著地预测青少年的孤独。但是,不同社会支持源的预测作用因青少年留守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个体中心的分析发现,处于高母亲Π高父亲Π高同学Π高老师支持网络下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低于其他支持网络中的青少年。关键词:留守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抑郁;孤独

3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项目号:04J Z D0026);山东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经费资助.

通讯作者:申继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Email :jlshen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3208107.html,

1 问题提出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

动的限制被打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

形成了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1]

,即“民工潮”。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农村形成了一类独特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或青少年就是指双亲或单亲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里的18岁以下的儿童或青少年。据全国妇联提供的最新数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已近2000万,并

且其规模日趋壮大[2]

。根据父母的外出情况,留守儿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双亲外出和单亲外出。根据监护者的不同,双亲外出儿童可进一步分为:隔代

监护、亲戚朋友监护、自我或兄弟姐妹监护[3]

;单亲外出儿童又可分为父亲监护和母亲监护。不论采取哪种监护方式,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的父母亲情的相对缺失。在这种不利处境中,留守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青少年期是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这时的个体面临较多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一方面,青少

年生理成熟所导致的心理上的成人感与现实中的幼稚性并存,这种身心不平衡状态很容易使青少年个体体验心理上的冲突;另一方面,青少年期的个体开始承担一些成人的角色和义务。这种社会角色的转变使他们开始关注升学、就业等未来发展的现实问题,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内部的心理冲突和外在的压力,很容易使青少年期的个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如抑郁、孤独等。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期个体的抑郁症状在发生频率

和普遍性上会出现显著上升[4,5]

。对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背景下的留守青少年来说,他们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可能比一般农村青少年更为严重,因此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已有的一些研究表明,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6,7]

;隔代监护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感到孤独寂

寞等[8]

。因此,探讨能够降低留守青少年抑郁和孤独的相关因素,成为留守儿童青少年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其抑郁、孤独的关联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许多研究关注了特定

6

3

来源社会支持的效应,发现父母的支持、同伴支持或教师支持与其抑郁、孤独存在显著负相关[9~14]。与此同时,一些研究者发现,早在儿童早期,个体就开始接受多种来源的支持[15]。因此,多种来源的社会支持在青少年发展中的独特贡献或相对重要性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16]。然而,上述这些研究都属于变量中心研究的范畴。这类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与个体发展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其研究结论的得出主要基于样本平均水平的数据,相对忽视了一些重要的个体差异;并且,它也不能体现儿童青少年社会支持的跨情境的复杂性。

近几年来,在发展系统论观点的影响下[17],一些研究者开始采用个体中心的范式来探讨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发展之间的关系。个体取向研究基于那些与研究问题相关联的个体特征模式来研究个体,关注的主要目标是作为整体的个体所提供的信息。在社会支持研究领域,个体中心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在某些个体身上是如何组合的,这些组合模式与个体的发展存在什么关系[18,19]。当前,为数不多的研究利用这种方法探讨了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状况。例如, Levitt等人的研究发现了青少年社会支持的三种模式[20]:获得亲密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获得亲密家庭成员和大家庭成员的支持、仅获得亲密家庭成员的支持;处于前两种社会支持模式下的青少年的适应结果要好于第三种模式。Laursen等人的研究发现[19],在母亲、朋友和恋人关系中均获得高支持的青少年,其自我价值和人际能力水平较高。虽然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研究在研究目标、策略和理论假设上存在差异,但是这两种范式的分析策略可以相互补充,能够揭示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青少年知觉到的在外父母所提供的支持、以及从家庭外的社会关系中所获得的支持,对于其健康发展似乎尤为重要。本研究将试图同时运用个体中心和变量中心的分析策略,以农村留守青少年和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1)青少年知觉的来自母亲、父亲、同学和老师的支持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否因留守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2)农村青少年群体中存在哪些社会支持网络?是否与青少年的留守状况存在关联?(3)对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来说,各来源的社会支持在其抑郁和孤独发展上的相对重要性如何?(4)不同留守状况

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是否因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2 方法

211 被试

从河南省某一乡镇的中小学选取了四年级到初二的共17个班级的400名青少年,年龄分布在11岁到1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109岁。筛选被试的标准如下:(1)父母没有离异;(2)父母没有任何一方去世;(3)个体自身没有残疾;(4)对问卷进行认真做答。根据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这些被试被分成了三个组:双亲外出青少年(n=90)、单亲外出(母亲监护)儿童(n=128)和非留守儿童(n=182)。其中,女生162人,男生238人。

212 测量内容与研究工具

21211 社会支持

采用邹泓、赵霞和李文道修订的社会关系网络问卷测量了儿童知觉的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状况[21,22]。问卷共27个项目,包括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陪伴、肯定价值和亲密感5个维度。在一个5点量尺上(1“从不”到5“几乎总是”),让儿童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并且在每个项目上,让被试对来自母亲、父亲、同学和老师的社会支持分别进行评定。该问卷曾被多次用于中小学生的社会支持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在0174~0180之间。在不同的社会支持源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140~0183之间。鉴于各维度之间存在中高度相关和本研究的目的,我们把青少年的母亲、父亲、同学或老师在各维度上的累积得分作为该来源社会支持的指标。量表总分在27~235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该来源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21212 抑郁

对于抑郁的测量,采用了国内学者俞大维和李旭修订的由K ovacs编制的儿童抑郁量表(C DI)[23]。该量表包含27个项目,涵盖了儿童期抑郁的一系列症状。每个项目通过呈现三个选项来评估一个症状,由儿童进行选择。三个选项按照0到2记分。例如,0“我有时感到伤心”;1“我常常感到伤心”;2“我总是感到伤心”。在本研究中,以儿童在27个项目上的总分作为儿童抑郁的指标,分数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该量表是西方出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儿童抑郁量表,即可用于临床用途,也可以测量一般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抑郁状况。在国内,该量表也

73

已经应用于多个研究之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C DI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178。21213 孤独

采用Asher等人编制的孤独量表来测量青少年的孤独感[24]。该量表包括24个项目,其中有16个项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8个项目为补充条目,询问一些课余爱好和活动偏好。每个项目采用5点量尺,从1“一直如此”到5“绝非如此”,总分在16分~8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明青少年的孤独感越强。该量表已经被应用于多个研究之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180。

213 研究程序

本研究的主试均由具有施测经验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生担任。在施测之前,对所有主试进行指导语、问卷内容以及施测注意事项的培训。在具体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班由一名主试负责,当场收回问卷。采用SPSS10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3 结果

311 初步的描述性分析

在正式分析之前,首先考察了被试的年龄与各变量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年龄与社会支持各变量、青少年的抑郁、孤独之间均存在低度相关。为了避免混淆,下面的变量中心分析均控制了被试的年龄效应。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群体在各变量上的得分见表1。ANOVA分析发现,在控制年龄的情况下,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s>0105)。以青少年知觉的社会支持为因变量,社会支持源为被试内变量,留守状况为被试间变量,进行4(社会支持源)×3 (留守状况)的重复测量分析表明,在控制年龄的情况下,社会支持源与留守状况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s >0105),社会支持源和留守状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ps>0105)。

表1 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的社会支持、自尊和交往主动性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

12345M SD 1母亲支持双亲外出-9318023150单亲外出-9416820134

非留守-9515921167

总体-9418921164 2父亲支持双亲外出0186333-9115821106单亲外出0171333-9019221126

非留守0177333-9017121185

总体0177333-9019721143 3同学支持双亲外出01413330150333-8614318155单亲外出011001173-8311617117

非留守01443330139333-8319518136

总体01343330135333-8412618103 4老师支持双亲外出014633301573330172333-8019817152单亲外出01233301363330174333-7818918169

非留守014133301453330170333-7716417134

总体013733301453330172333-7817917182 5抑郁双亲外出-0116-0115-0110-0118-151796159单亲外出-0128333-0134333-0133333-0139333-141116126

非留守-01183-012233-01183-012433-161006118

总体-0121333-012333-0120333-0128333-151346134 6孤独双亲外出-0134333-012633301233-012101193513710100单亲外出-012333-01203-012533-012130123333418610144

非留守-01193-0112-012133-01173012633341369125

总体-0124333-0118333-0123333-01193330123333341759179注:上述相关分析控制了年龄效应,3p<0105,33p<0101,333p<01001.

312 青少年知觉的不同来源社会支持的一致性———变量中心的分析

双亲外出、单亲外出、非留守青少年以及样本总体青少年所知觉的来自父亲、母亲、同学和老师的支持得分之间的相关见表1。总体上,农村青少年的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中高度相关。其中,

83

处于家庭(父亲支持和母亲支持)或学校(老师支持和同学支持)同一环境下的各类支持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父亲支持和母亲支持之间、老师支持和同学支持之间),父亲或母亲支持与老师支持之间呈中度相关,这在三类群体中具有相似性;与总体相一致,双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所知觉到的父亲或母亲支持与同学支持之间存在中度一致性,但是单亲外出青少年的父亲支持与同学支持之间仅存在低相关,母亲支持与同学支持之间的相关则不显著。

313 青少年知觉的不同来源社会支持的一致性———个体中心的分析

以样本总体青少年知觉的母亲支持平均分为标准,把青少年分为高母亲支持和低母亲支持两类。运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把青少年划分为高父亲支持Π低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Π低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Π低老师支持的类别。这样,根据青少年在母亲、父亲、老师和同学支持的高低状况,可以形成18种社会支持网络,每个青少年都可以归入其中之一(见表2)。采用结构频率分析的方法,考察了每种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实际人数与期望人数(理论频率)的差异。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确定社会支持网络的典型类别(实际人数显著高出期望值的社会支持网络)和非典型类别(实际人数显著低于期望值的社会支持网络)[25]。

表2 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网络人数期望值高母亲支持,高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94336917

高母亲支持,高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低老师支持133333713

高母亲支持,高父亲支持,低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223334613

高母亲支持,高父亲支持,低同学支持,低老师支持493332417

高母亲支持,低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8516

高母亲支持,低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低老师支持81014

高母亲支持,低父亲支持,低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4614

高母亲支持,低父亲支持,低同学支持,低老师支持141116

低母亲支持,高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11812

低母亲支持,高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低老师支持6818

低母亲支持,高父亲支持,低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5718

低母亲支持,高父亲支持,低同学支持,低老师支持11812

低母亲支持,低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363331715

低母亲支持,低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低老师支持23334115

低母亲支持,低父亲支持,低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103332815

低母亲支持,低父亲支持,低同学支持,低老师支持8636715

总数400

注:数字上的星号代表了统计检验显著的类型(实际人数高于期望值)和非典型性类别(实际人数低于期望值);3p<0105,33p< 0101,333p<010011

通过结构频率分析的方法,我们确定了四种典型类别的社会支持网络(见表2):(1)高母亲支持,高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2)低母亲支持,低父亲支持,低同学支持,低老师支持;(3)高母亲支持,高父亲支持,低同学支持,低老师支持;(4)低母亲支持,低父亲支持,高同学支持,高老师支持。表2中的其他支持网络则属于非典型性类别。独立性χ2检验表明,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儿童在四种社会支持网络类别上的人数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p>0105)。

314 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变量中心的分析

为了探讨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的关系,在控制被试年龄的情况下,以来自母亲、父亲、同学和教师的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分别以儿童的抑郁和孤独为因变量,运用Stepwise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总体上,老师支持和父亲支持能够显著地降低青少年的抑郁水平(b=-0122, p<01001;b=-0115,p<0101);母亲支持和同学支持能够显著地降低青少年的孤独(b=-0119,p <01001;b=-0117,p<01001),二者对青少年抑郁和孤独的解释率分别为10%和8%。

考虑到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不同留守状况青少年抑郁和孤独的预测效应可能存在差异,运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分别在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三类群体中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抑郁,与总体相一致,单亲外出青少年的老师支持(β=-0132,p<01001)和父亲支持(β=-0124,p <0101)能够降低其抑郁水平,并且老师支持的作用较大;非留守青少年的老师支持(β=-0125,p< 01001)能够显著降低其抑郁水平。两个回归模型对抑郁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20%和6%。四种来源的支持对于双亲外出青少年的抑郁无显著预测效应。对于青少年的孤独,与总体相一致,单亲外出青少年的母亲支持(β=-0122,p<0105)和同学支持(β= -0123,p<0101)能够显著地降低其孤独水平;双亲外出青少年的母亲支持((=-0133,p<01001)能够降低其孤独水平;非留守青少年的同学支持(β=-0121,p<0101)能够降低其孤独水平。各回归模型对孤独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0%,11%和4%。315 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个体中心的分析

分别以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为因变量,在控制被试年龄的情况下,进行4(支持网络类别)×3 (留守状况)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支持网络类别和留守状况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留守状况

93

的主效应也不显著。因此,我们在表3和下面的陈述中只报告了不同社会支持网络下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状况。

在不同的支持网络下,青少年的抑郁(F(

3,252)

= 5107,p<0105)和孤独分数(F(3,252)=14145,p< 0101)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Bon ferroni)表明,处于高母亲Π高父亲Π高同学Π高老师支持网络中的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显著低于其他支持网络下的青少年(ps<0105),其他支持网络下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ps>0105)。

表3 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

社会支持网络

抑郁孤独

M SD M SD

N 高母亲Π高父亲Π高同学Π高老师支持13123611829194911094高母亲Π高父亲Π低同学Π低老师支持16153615737186912449低母亲Π低父亲Π高同学Π高老师支持15184513036115913636低母亲Π低父亲Π低同学Π低老师支持16121615037160914186

4 讨论

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策略,本研究首先考察了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所知觉的不同来源社会支持的一致性;然后,探讨了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以及不同的社会支持网络与青少年的抑郁、孤独之间的关联。基于两种分析策略,本研究对上述研究问题得出了一些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研究结论。

411 关于不同来源社会支持的一致性

由于个体人际交往技能和人际交往期望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可迁移性,因此有研究者认为,个体所知觉的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存在中等程度的一致性[26]。同时,青少年的行为和人格特征在不同的交往对象中会引发相似的反应,这也可能导致青少年不同社会支持的相似性[19]。本研究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上述研究者的论断:总体上,农村青少年所知觉的来自父亲、母亲、同学和老师的支持之间存在中高度相关。本研究还发现,各群体青少年所知觉的来自同一环境不同来源支持(如家庭中的父亲支持和母亲支持)之间的一致性,要高于来自不同环境各来源支持(如家庭中的父亲支持和学校中的老师支持)之间的一致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单亲外出青少年的父亲或母亲支持与同学支持之间仅存在低度相关。因此,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中等一致性的结论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青少年群体。

基于青少年知觉的四种社会支持的整体状况,个体中心的分析形成了四种典型的社会支持网络。从四类支持网络的人数分布来看,本研究45%的青少年知觉的父亲、母亲、同学和老师的支持具有一致性,即四种来源的支持都高,或都低。但是,如果仅限制在父亲和母亲、同学和老师这两种环境(家庭和学校)中的两种不同社会关系中,66%的青少年所感知的社会支持具有一致性。个体中心分析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上述相关分析的结论,但是却揭示了相关分析中所掩盖的事实:样本中较大比例的被试始终知觉到一致的高支持,或始终知觉到一致的低支持。

412 关于社会支持网络与青少年的抑郁、孤独的关系

变量中心的分析为我们揭示了父亲、母亲、同学和老师这四种来源的支持对于不同群体青少年抑郁和孤独的独特贡献或相对重要性。在本研究中,四种来源的社会支持对不同群体青少年抑郁和孤独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

就青少年的抑郁水平来看,老师支持和父亲支持能够有效地预测单亲外出青少年的抑郁;老师支持也能够有效地预测非留守青少年的抑郁,但是各来源的支持对双亲外出青少年的抑郁水平不存在任何预测作用。这一方面支持了已有研究所发现的父亲支持和老师支持与青少年的抑郁水平存在负相关的结论[10,14],另一方面也表明,社会支持对于青少年抑郁的预测作用因青少年留守状况的不同而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抑郁是无效应对生活压力的后果[27];社会支持则是儿童青少年应对压力的有效资源。对于本研究中的青少年来说,家庭和学校是生活压力产生的两个重要来源。与之相对应,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支持,学校中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就可能成为个体应对压力、避免抑郁产生的重要资源。对于父母都在家的非留守青少年来说,来自学校的压力对其抑郁的影响可能更大。因此,代表学校权威的教师的支持对于他们抑郁的预测作用就可能尤为显著。单亲外出的青少年在承受学校中的压力外,还承受着因父亲外出打工而带来的家庭压力。这样,除老师支持外,在外打工的父亲提供的支持(包括经济、情感、信息等)就可能较为有效地缓冲他们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个体抑郁的产生。然而,各类支持对于双亲外出青少年的抑郁并没有显著预测作用,这可能主要由于两个原因:第一,双亲外出青少年的家庭压力相对较大,与学校中的压

04

力一起形成了一种累积效应,这是某一来源的支持难以应对的;第二,社会支持多寡可能并不是青少年抑郁产生与否的唯一因素或直接原因,因此我们尚需要探讨能够避免青少年抑郁发生的其他因素。

在青少年的孤独上,母亲支持对于双亲外出青少年的孤独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同学支持对于非留守青少年最为重要,而母亲支持和同学支持对于单亲外出青少年的孤独状况都具有重要预测作用。与抑郁不同,青少年的孤独感是当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在质或量上出现缺陷时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体验[9]。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已经从早期以亲子交往为主转移到了对同伴交往的关注。这时,来自同学的支持对于消除青少年的孤独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在本研究中的非留守青少年群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然而,亲子关系仍然是青少年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重要支柱。对于双亲外出青少年来说,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会在一定程度上凸显父母支持的重要性。同时,在中国“严父慈母”的传统下,母亲支持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父母外出所造成的亲情缺失,容易消除留守青少年的孤独感。对处于双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之间的单亲外出青少年来说,母亲支持和同学支持则对于青少年的孤独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在变量中心的分析之外,个体中心的分析则确定了对于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具有最佳作用或加剧作用的社会支持网络。本研究发现,处于高母亲Π高父亲Π高同学Π高老师支持下的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低于其他社会支持网络下的青少年,这在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三组青少年中具有一致性。这为上述变量中心的分析结果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尽管本研究中某些来源的社会支持对于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没有显著预测作用,但是四种来源的支持都很高的整体支持网络下,各组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结合本研究中所发现的三组青少年在社会支持网络的分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的事实,我们可以推测:个体知觉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相似性可能是三组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之一。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个体中心的分析是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整体来看待各来源支持效应的,特定来源的支持在这一整体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因此,我们还需要慎重地看待其他支持网络下青少年的抑郁和孤独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

413 本研究的缺陷和未来展望

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思路,本研究的一些发现对社会支持研究领域的已有研究结论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并启示我们:提高农村留守青少年整体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水平,并让他们知觉到这些支持,有助于降低他们抑郁和孤独水平。但是,本研究尚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本研究中,处于非典型社会支持网络类别中的样本数量较少,这限制了社会支持网络的典型类别与非典型类别之间的比较。因此,未来的研究尚需要进一步扩大各年龄被试的样本量,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第二,对于留守青少年,尤其是双亲外出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支持源除了本研究所关注的四类之外,来自监护人(如祖父母、父母的亲戚朋友等)的支持也是他们重要的支持源之一。未来的研究尚需要考察监护人支持对他们健康发展的效应。

参考文献:

[1]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 (10),15-19.

[2]闻哲.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面临五大突出问题.新华网,2006-10-21.

[3]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人口学刊, 2006(3),55-59.

[4]Lewins ohm P M,H ops H,R oberts R E,et al.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and other DS M2Ⅲ2 R dis order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3, 102,133-144.

[5]阳德华,王耘,董奇.初中生的抑郁与焦虑:结构与发展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6(3),12-17.

[6]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21-522.

[7]范方.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8]赵景欣,申继亮,刘霞等.农村留守儿童生活适应过程的质性研究.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待发表.

[9]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115 -221.

[10]杨雪梅.城市小学生的孤独感及其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教育探索,2005(10),85-86.

[11]孙晓军,周宗奎.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24-29.

[12]邹泓.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 9(2),12-19.

[13]Rubin K H,Bukowski W,Parker J G.Peer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and groups.In Dam on W,E isenberg N.(Eds.),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 ol.3:S ocial,em otional,and pers onality development.New Y ork:W iley,1998,619-700.

[14]王春莉,廖凤林.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相关

14

性.中国临床康复,2005,9(9),35-37.

[15]van Aken M A G,Asendorpf J B.Support by parents,classmates, friends,and siblings in preadolescence:covariation and com pensation across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 ocial and pers onal relationships,1997,14,79-93.

[16]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3),73-81.

[17]Dam on W,Lerner R M.(Eds.).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 ol.1).New Y ork:W iley,1998.

[18]M agnuss on D,S tattin H.Peron2C ontext interaction theories.In Lerner R M.(Ed.),Theoretical m 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 ol1:New Y ork:W iley,1998,685-759.

[19]Laursen B,Furman W,M ooney K S.Predicting interpers onal com petence and self2w orth from 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and relationship netw orks:Variable2centered and pers on2centered perspectives.M erril2palmer quarterly,2006(3),572-600.

[20]Levitt M J,Levitt J,Bustos GL,et al.Patterns of s ocial support in the middle childhood to early adolescent transition:im plications for adjustment.S ocial development,2005,14(3),398-420.

[21]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人格的关系.心理科学,2005,28(4),868-871.

[22]邹泓.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1998.

[23]俞大维,李旭.儿童抑郁量表(CDI)在中国儿童中的初步运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25-227.

[2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订版,303-305.

[25]v on Eye A.Introduction to con figural frequency analysis:the search for types and antitypes in cross2classifications.New Y 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6]Furman W,W ehner E A.R omantic views:toward a theory of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In M ontemay or R,Adams G R,G ullota G P.(Eds.),Relationships during adolescence.Thousand Oaks,CA:Sage, 1994,168-195

[27]陶沙.乐观、悲观倾向与抑郁的关系及压力、性别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06,38(6),886-901.

Left2home Adolescents’Perception of Social Support N etw ork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I ndividual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V ariable2centered and Person2centered Perspectives

ZH AO Jing2xin1 LIU X ia2 SHEN Ji2liang2

(11School o f P sychology,Shandong Normal Univer sity,Jinan 250014,China)

(21Institute o f Developmental P sychology,Bejing Normal Univer 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In a sam ple of400adolescents included parents2left2for2w ork(P LW)group,father2left2for2w ork(F LW)group and parents2stay2at2home(PSH)group from rural areas of Henan Province,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adolescents’perception of s ocial support netw orks and their ass ociations with individual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Variable2centered and pers on2centered analyses revealed that adolescents’perception of s ocial supports tends to be similar across relationships,and was m ore similarly across relationships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than in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Variable2centered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teacher supports and father support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the variance of adolescents’depression,and m other supports and classmates support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the variance of adolescents’loneliness in general.H owever,the predication powers of supports from different relationship functioned as adolescents’group.Pers on2centered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adolescents who reported high s ocial support in all four relationship had lower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than those from other s ocial support netw orks.

K ey w ords:Left2home2adolescents;s ocial support netw ork;depression;loneliness

24

孤独心理教案

心理教案之四 孤独心理 一、什么是孤独心理。 军营生活是火热的,丰富多彩的,然而有的战士却常常感到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害怕交往。莫明其妙地封闭内心,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不愿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中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状态,而把因此而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和情绪体验称为孤独心理。 二、孤独心理的产生的原因。 孤独心理的产生与战士成长过程中独立意识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独立意识是一种外的力量。而自我意识向内的力量,它们与青年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年战士特有的孤独心理。深沉的孤独感会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燥感。 三、孤独心理产生的时机 在人的生长过程中,心理主要受独立和自我意识的支配。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二者相互作用,极易导致孤独心理。在以下时机易产生孤独心理。 (一)新战士刚入伍时。 这时的战士普遍感到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的依从家人。但突然远离亲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又让他们心中产生许多不安和寂寞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战士积极与刚结识的战友交往。但也有少部分人不愿与人交往,特别是在交往中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有意封闭自己,转向自我内心交流。这时带兵人应注意观察每个战士的心理反映,关心他们的生活,让新战士有亲切感。另外,对新战士要有耐心,特别是在训练强度和纪律约束方面逐渐提高标准,给战士一个适应的过程。 (二)受到挫折或情绪低落时。 一位曾经犯过错误的战士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心境:我受到处分后被调到一个新单位,想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弥补以耻辱,可领导和周围的战友对我冷漠的目光,我感到一个朋友也没有。这名战士是在自尊心极度受挫情况下,在自我封闭的消沉中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表现出典型的孤独心理症状。为及时疏导这名战士的不良心理,我与连队干部一起找他谈话。首先告诉他孤独心理人人都有,但为了生存和事业。人必须和其他人打交道。只要加强自身修养,豁达处事,一定会跳出孤独心理的陷阱。 三)经常单独执行任务或偏远小单位战士。 部队有一些边海防哨所,有的只有一两个人,有的连电视节目都收不到,更谈不上娱乐活动了,长时间的离开战友,使一些战士变得沉默寡言,孤独心理随之产生。对于这种环境中的战士,带兵人一方面要尽可能地丰富战士业余文化生活,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另一方面可潜心钻研一门学问。身处孤独中的战士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境,可以多写日记,诉说自己的感受。久而而之,不仅可以排遣孤独,而且越来越觉得自

人都忍受不了孤独

一、关于相亲 这世上最高级的自我侮辱,大概是相亲。 两个适龄又想要结婚的人,因为遇不到合适的对象,就衣冠楚楚地为自己打上“待售”标签,包好包装,摆在明码标价的货架上。 当两个人,甚至还有双方家长,在一个环境还不错的公共场所坐下,各自的心里都揣着一本需要明细对比的账:年龄,收入,学历,家庭背景,未来发展?? 没有相对无言的砰然,回眸一笑的心动,只有相互交篇名片时心头细致逐一的比价过程:年薪怎样,家庭如何?结婚能摆多少桌?有哪些亲戚朋友能来,这些人中间,有没有以后能用得着的? 这样思路清晰明码标价的交易,应该去银行或者交易所,怎能发生在咖啡厅? 年轻人在没有跟人在一起生活之前,总是拍拍脑袋,想得很简单。不就是一起过日子么,跟谁过不是一样过。 粗略那么一想,好像生活么,就那么回事。只要经济条件过的好,还有什么过不去。 殊不知,不只是贫贱夫妻百事哀,无爱的人在一起,一样百事哀。 两个互相谈不上了解,更谈不上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要怎样相互包容,动力在哪儿?是稳定的家庭生活,还是由婚姻带来的社会关系?我真想不出来。 谁都有脾气不好的时候。 家里谁收拾,电费谁去缴,孩子哭了谁起床去哄,难过的时候有没有人陪你说话。当你不用为下一顿吃什么考虑的时候,还有无数琐碎的事情在等着你们两个人共同面对。 相爱的人在一起生活,暂且有数不尽的矛盾,何况两个只是经过“比价”,而决定在一起的人。 北京的离婚率已经一路飙升超过了50%,这跟一线城市巨大的生活压力,和伴随而来相亲活动,大概逃脱不了干系。 感情这东西,就像杯子里的水,泼出去一点就少一点。 如果你随随便便,东洒一点,西洒一点,很快就会撒没了。 有些人相亲是因为确实找不到合适的,有些人是因为找到了合适的,而家里人认为那不是合适的。因为种种个人或者外界的原因,现在相亲网站都越来越火。社会的压力使得婚姻不再是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的途径,而是解决生存问题的途径,长期饭票的保障,甚至是人生的跳板。 相亲网站上那逐一列出的表格,是网站为用户贴上的价签,让人在自我出卖之前,先盘点一下已经拥有的筹码。 以前听朋友说,在中国的农村,婚姻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爱情可言,都是年龄差不多的人,凑在一块儿过个日子,讨个生活罢了。所以今日说法里,会出现那么多发生在农村的离家出走案,家暴案,杀妻案?? 现在城市也演变成这样,真悲哀。 二、关于陪伴 网站(师兄帮帮忙)上有个姑娘,发了一条讯问,说自己和男友是大学同学,恋爱3年。现在毕业异地了。说现在自己身边的姑娘都找了成熟稳重优秀的男孩子做老公。感叹找个成熟稳重有前途的老公,是聪明女孩子的选择,现在她自己不知道怎么办了。很多人给她留言,大部分是希望她跟现任好好过。 有人反问她,什么叫“优秀”?有人对她说,那不是聪明女孩的选择,而是功利女孩子的选择。我不能同意更多。

一个人孤单寂寞的说说心情短语 孤独失落的伤感说说心情短语

一个人孤单寂寞的说说心情短语孤独失落的伤感说 说心情短语 一个人孤单寂寞的说说心情短语孤独失落的伤感说说心情短语 一个人孤单寂寞的说说心情短语 1、一个人想,一个人走,一个人笑,一个人哭,一个人伤心,一个人会从有心直到无心,一首歌从有情到无情,这是自己现在的心情,也是对自己执着的感情。 2、一个人行走,想你念你时,是心伤么?支离破碎的天空,总是,拥有支离破碎的思绪。记忆,渐行渐远;心,越来越孤单。 3、一个人还在幻想,还在等待。于是,喜欢一个人用文字记录稀薄的忧伤,用文字记录淡淡的哀愁。 4、一个人的夜晚,一个人的等待。不记得这是第几个夜晚了,也不记得这是多少次的等待了。只是知道我一个人依然在坚持,依然在等待。

5、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听歌,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喝酒,一个人难过,一个人开心,一个人自言自语,一个人自哼自唱,一个人等待月落晨起,一个人走过风风雨雨,一个人生活着,真的很寂寞,很孤单。 6、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想你的夜晚,每一个梦,每一分钟,每一次想你,每一次失落…… 7、一个人的盛情,一个人的寂寞,一个人的精彩。独角戏,没有华丽的舞台,少了煽情的观众;找不到合适的对手,凑不成完美的对白,妄想用爱弥补一切残缺。 8、一个人的生活,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存在,忘记没有忘记的过去。一个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却又有种莫名的寂寞,以前不习惯的但渐渐的都习惯了。一个人的精彩和无奈,只有自己懂。 9、一个人的孤单,未曾有过的寂寞心情被这暗夜层层包裹。 10、夜越来深,心慢慢地沉淀,自己觉得越来越孤单,就像站在铁轨上看,长长的,没有尽头的寂寞一样。

11、选择孤单,选择寂寞,选择沉沦,选择等待,等待一个没有结局的天长地久。在一个人的世界上演与爱无关的独角戏,把梦想和希望折叠了寄给明天,把悲伤和痛苦陈旧了在记忆里埋葬,用沉默和淡然来掩饰所有不安、无措,还有绝望…… 12、如果一个人,就这样生活:可以孤单,但不许孤独。可以寂寞,但不许空虚。可以消沉,但不许堕落。可以失望,但不许放弃。记住,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13、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 14、喝着咖啡,苦苦的滋味。快乐与忧伤,依然能感受到的那份真实与感动、思念与孤独。 15、寂寞是一片黑色的睡莲,在无尽的黑色里,尽情的蔓延。 16、流浪在时光的海洋上,坚定地追逐梦想,免不了有一些悲伤。每一个在海上流浪的背影,总会因为有太多的梦要追,而各奔东西。而背影,也总是会越来越孤单。 17、每当晚上的这个时候,心里总是空空的,感觉就好像被

基于小世界网络分析的孤独感人群脑机制研究设计88438525

基于小世界网络分析的孤独感人群脑机制研究设计88438525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题目:基于小世界网络分析的孤独感人群脑机制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社会化网络媒体案例分享

中国好声音引爆社交网络传播的逻辑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开播,除了强势的收视率外,依然不变的是各种热门话题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要问为何好声音为啥不“好”了,还得看其节目属性及社交传播的逻辑:选秀是商业,社会责任只是幌子;话题嫁接,搭热点顺风车;而且微博依然是引爆点。 7月12日晚,《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在浙江卫视开播,除了依然强势的收视率外,依然不变的是各种热门话题出现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这里,笔者不得不佩服好声音的幕后运作团队,能在各种炒作之后,在最难引导舆论的社交媒体上打造一个“好”字,显然称得上是“中国好公关”! 话不多说,先来看看好声音第二季开播几天来已形成的热点话题有“乖乖女”刘雅婷、华少“好舌头”、姚贝娜引评委哄抢。当然,话题不止这些,但从中可以看出,好声音团队的传播逻辑依然不变,尽量炒作出争议,尽量为观众提供不断的话题。 这里,可能有读者就会问了,“中国好声音”不是志在打造一个“好”字么?为什么频频出争议呢?这不会影响品牌定位么?当然,从正常的逻辑来说,是这样的,但从好声音的节目属性和社交传播的逻辑来看就不是这样了。下面笔者从三点来分析: 1)选秀是商业,社会责任只是幌子 砖家说,“中国好声音”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其改变了传统选秀的唯美的价值观,凸显了音乐的价值性。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愚以为,它成功在其适合社会化的传播逻辑,让早已麻木的受众找到了新的痛点。社交媒体的今天,用户关心的不只是节目本身,而是从节目出发,多维地去了解。所以,好声音一开播,就有很多传播点预埋,引爆只是关键节点的事了。 2)话题嫁接,搭热点顺风车 在社交媒体上,跟踪热点是传播最基本的逻辑。所以中国好声音也不例外,比如在前文提到的《甄嬛传》原唱姚贝娜引评委哄抢这一话题,就是利用《甄嬛传》这一热点来传播的。当然,如果单单姚贝娜参赛的话也不会引起多少话题的,所以还要有“评委哄抢”这一段,这才是社交媒体的传播点。 3)不要有绝对的对与错,而是要有绝对的争议

心理健康《孤独的小兔》

中班幼儿心理健康教案《孤独的小兔》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幼儿初步理解什么是孤独。 2、能够正确认识独孤,并学习如何远离独孤,走向合作。 3、通过连体人、背靠背、两人三足这三个相关合作的游戏,幼儿感受与人合作的快乐。 4、通过此次课程学会分享与合作。 活动准备: 一组讲述孤独兔子故事的幻灯片,几张挖了两个洞的报纸以及废旧的纸盒皮等等。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小朋友们以前一定是没有听过的,因为这个故事是最近才刚刚发生的哦。所以接下来小朋友们就要认真听清楚啦,因为小兔子最后需要小朋友们的热心帮助。 教师边播放幻灯片边从其中的图片讲述小兔子的性格遭遇。故事概况:从前有一个小兔子,由于平时自己一个人在家,所以都很少出去和别的小伙伴们做朋友。可是有一次森林里面突然起了大火,大家都在互相帮助思考逃生的办法,可是小兔子却是孤独的一个人在大火中挣扎着,如果当时小朋友正好在小兔子的身边,会怎样帮助小兔子顺利逃离火灾现场呢?

2、针对故事中的问题,让幼儿自由进行回答,然后教师再归纳出几个有意义的回答让幼儿参与讨论。并从讨论中得出幼儿的回答是否可行,以后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合作。 3、设计游戏让幼儿体会合作的快乐。 游戏一:连体人。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将挖好两个洞的报纸分别套在两个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两人一组沿着教师指定的路线走、跑、过障碍物等。如果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为优胜。 说明:障碍物可以是某个特定的纸盒铺成的小路,或者是教师自行画的圈圈之类的。 游戏二、背靠背。 游戏规则:幼儿自选同伴,两人一组。让幼儿两两背对背坐下,两腿伸直,双手臂向后互相钩住,然后试着站起来。 说明:这个游戏教师可以划定一些范围,首先把全班幼儿分成几个大组,然后每个大组派出两个小朋友进行游戏,剩下的小朋友为自己的组员加油。轮流着进行。 4、通过上面的游戏,小朋友们在玩完之后分小组分享感受。 教师叫几个小朋友代表进行讲述自己小组的体会。教师:小朋友们刚才玩游戏的时候都很开心,都知道怎样去跟自己的小伙伴好好合作与沟通,所以呢,可以看出我们班的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是孤独一

高中议论文800字:以孤独为题的作文

高中议论文800字:以孤独为题的作文 孤独,是人生而具有的本性。孤独是一条黑暗的铁轨,你永远不知道 前面会有什么,毁灭抑或光明。有人说:“如果你想走得快,一个人走。”时代的先驱与社会的推动者是走得快的人。他们都是孤独者。 为何?因为没有世俗繁琐的牵绊,没有与同伴内讧的机会,他们孤 独向前,仅凭孤勇。 梵·高孤独,身为一个艺术家,他的孤独感尤其明显,人们无法 理解他的作品。贫困、饥饿将他压迫得发疯,用手术刀为自己刻下最 后一笔。但是一亿七千万的《向日葵》却证明他的水平比同期作者前 进几许,他不是疯子。他仅仅一个孤独行前于其他画家的人。 孤独者往往不能得到当时世人的理解,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高于 现世,不能被固定的先入为主的民众所理解与支持。孤独的先行者便 会从内心感到一种难以驱散的阴霾,只能埋首于他们孤独的事业之中。爱因斯坦性格孤僻,小时曾被老师责骂不可理喻,却提出了相对论这 个伟大的观点;司马迁蒙受奇耻大辱,在众人不齿之下,含泪挥就一部 坎坷壮阔的史诗;哥白尼坚持真理的火炬不会熄灭,提出的日心说不被 世人理解,便用生命去推动真理的前行。 所以,疯子是孤独的,天才也是孤独的。 真正孤独者是坚贞于自己的内心,抵得住诱惑,淡泊以明志,宁 静以致远。居里夫人将奖牌当成给孩子的玩具,钱钟书谢绝记者采访,他们需要的是专心“坐冷凳”的孤独与安静。哪怕“发明大王”爱迪 生一生发明数不胜数,但他在晚年浮躁,喜爱名利,也就算不上是一 个真正的孤独者。 孤独者在引领技术走向,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民众的“同化”。人的性格中隐约有群体意识,会理所当然地少数服从多数,孤独者要不有舌战群儒的本领,就要有充耳不闻的本事。很多人本是

寂寞孤独非主流散文:孤单和寂寞

寂寞孤独非主流散文:孤单和寂寞 那些在孤独和寂寞中徘徊的人。在孤独和寂寞的内涵里,其实我们还可以得会到它的另外一种意义。下面是有寂寞孤独非主流散文,欢迎参阅。 寂寞孤独非主流散文:孤单和寂寞孤单是一个人人的孤单,寂寞是群体的寂寞,大家都这样,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我现在发现我自己不孤单也不寂寞,就像风中的稻草,你是不是也像我那样,没有办法活得这么好呢?看不见了,本来想找份工作,让自己干点活,好没意思,都不如给峰哥他们上色去了,还能多赚点,在这里,我以为我可以做我自己喜欢的,只是这世界真的有伯乐吗?我是千里马吗?到底是谁的错,我看不见了,我的心没有了方向了吗?我想哭,真的,哭也不是我的错,一个人的时候,想你的时候,流泪的时候,我是那么的无助,像风的叶子,一个人哭着,一个人笑着,一个人经过.这是什么样的世界,你能不能告诉我. 是啊,我是感性的,或者有一种悟性吧!可是我从来都有不理性,我不能战胜那些吗?到底是谁的错,我不知道,我呆着是什么样的感觉,我想一个人呆一会,一个人静一下,就一下,你们就让我静静吧?我心里的火太久了,出不来,也放不出去. 不想去碰那些没人愿意说的问题,不想去看那些人或者事,我都不知道那到底算什么,我在什么地方,那里有我,爱的人去了那里,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路过呢?我千百次的问我自己,

我要去那里呢?我是谁的,谁又是我的,可是,真可笑,我有理由去爱一个人,没有啊,我有什么啊?一无所有的男人,做在电脑旁边着上帝的审判,看这了之后,心就不再痛了吧?我想问我自己,我到底是怎么了.我快疯掉了. 拼了命也要爱的人,爱的到底不是我,我知道她总有一天会离开我,直到她的最爱出现的那天,我们错过了什么,多少年后,不会想像了,看见高层我就想吐,总是让我觉得压抑.因为我真的压抑着呢?冬天的时候我想一个人去k歌来着,可是没有去,终是没有去,不知道怕自己不知所错,不知道该怎么做,就是这样,只想为自己唱一首歌,唱一首给自己,就给自己就行了,可是我怎么了吗?你知道知道这就是生命,没有什么选择. 在船边我看到了一条鱼被鸥吃掉,看见大雨,下个不停,我一个人站在雨中,在船上,我很想说,我来过了,我已经看够了这世界,可是我还是没有勇气去死.一点都没有了.不知道以后的日得怎么过啊,想来就是后怕,看不见从前的那群家伙,我一个人走了那么多的路,有时候也会害怕,有时候也会哭泣,有时候也会大笑,其这从来都不快乐的我,只是表面上装给别人看,真的我从来都不是快乐的人,就像从前那个人说我,你也许从来都不快乐,你很寂寞,我说不,我只是孤单吧!只属于我的孤单,我只是没有归属,只是没有人可以和我一样,怎么就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难道我一生都在找一个自己吗?多少次,我不想了,我只想一个人快乐的活一段时间,就算短短二十春也胜过碌碌无为一百年,到时候我可以在墓志铭上说,我张文剑,来生愿做法国人,不爱不恨,不去写.走一段路,让后人说.我有那个样子就好了,

关于孤独的唯美句子

关于孤独的唯美句子 导读:1、孤独是一种态度,寂寞是一种想法。寂寞是武器,有时候致命。 2、我宁愿与他是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因为一旦相交,过了那个点就会越离越远。 3、孤灯长夜,不知不觉又思讯到过去,我用半世等候,换来一纸忧伤,铭心刻骨的忧伤弥漫在彼岸,墨染红尘,情缘何处。 4、我在努力的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可是你却告诉我你爱的是她。 5、一个人时不孤独,想一个人时才孤独。 6、前世的风,今世的尘,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 7、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 8、任何一个人离开你,都并非突然作的决定。人心是慢慢变冷,树叶是渐渐变黄,故事是缓缓写到结局。而爱,是因为失望太多,才变成不爱。 9、他这样做开了个头,就发现自己停不下来,要么是不想停下来,因为它演奏出的那个细细的简单的旋律让人想到世界上所有的失落与孤独。 10、寂寞是人性中回归自然的一种本性,寂寞一生终将与我们如影随行,喧闹过后的寂寞,是一种心境,寂寞是感觉,只是不同的人

不同的感受。 11、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听歌,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喝酒,一个人难过,一个人开心,一个人自言自语,一个人自哼自唱,一个人等待月落晨起,一个人走过风风雨雨,一个人生活着,真的很寂寞,很孤单。 12、希望你一生没有软肋,不像我,别人提到你,我就输得一塌糊涂。 13、灵魂中最深的孤独,是伴随着清醒而来。 14、明明知道可以幸福的感情,却又不想要;明明是让你最累的人,却总舍不得。 15、后来再遇到心动的人,我都会想,算了,当朋友就很好了,真的很好了。 16、一个人身边没有人,就容易寂寞。但一个人心里没有人,才会空虚。 17、心累到一定的程度,连生气和计较的力气都没有了。在我们说“没事”的时候,却往往是最难受的时候。 18、静静的抽烟;慢慢的流泪、好好的思念。 19、我试过销声匿迹,最终也无人问及。 20、没有人见过深海鱼流眼泪,就以为它不会悲伤,那是因为它生活在深深的海底,它的眼泪,人们看不到而已。 21、没有一个生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当我们觉得孤独的时候,

关于社会化网络中“粉丝经济”营销的思考

摘要:网络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进一步消除了沟通障碍。同时,发挥着交流平台作用的网络,还改变了营销模式,促进了营销渠道的多样化。粉丝经济是当前的一种特殊现象,属于时代发展的产物。本文立足网络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变化,对社会化网络中的粉丝经济营销做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化网络;粉丝经济;营销策略 一、前言 社会化网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生活领域,其还延伸到了政治领域以及文化领域,使得网络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粉丝经济属于网络经济的一部分,对社会化网络有着很大的依赖性。此种经济形态是对传统营销的巨大挑战,但其同时也起到了增强市场活力的作用,所以,探讨粉丝经济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化网络中“粉丝经济”营销的思考 (一)新形势下粉丝身上体现出的特征 在社会化网络中,粉丝身上表现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首先,主动性强。网络使得粉丝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明星,他们的行为也因此更加主动。受到传播模式的局限,以往情况下粉丝想要与明星发生接触一般是比较难的,并且往往是通过单一的媒介,过程中粉丝经常处于被动地位,但社会网络使得此种模式发生了较为彻底的变化。比如,粉丝通过网络即可获得明星的最新动态,甚至是接下来的行程,这种情况下,其见到明星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其行为受到的限制也会比较少。同时,社会化网络也给粉丝获取明星信息创造了更多机会,使得媒体地位发生了动摇,粉丝在追星中能够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并且,由于互联网平台也由以提供内容为主演变为以社交为主,网络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也进一步拉近,粉丝之间不再有时空障碍,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变得更加方便,粉丝圈也因此呈现出虚拟与现实互相交错的特点。其次,参与度高。社会化网络改变了信息传播结构,粉丝既是信息接收方,同时也是传播方。此种网状传播模式使得信息传播能够涵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粉丝也能够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社群或者圈子。粉丝社群可以集中表达粉丝诉求及意愿,由此产生的群体效应使得他们的诉求更容易引起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粉丝在明星事件中的参与程度也有了明显提高,逐渐从单纯的受众变成了参与者与受益者。通过社会化网络,粉丝能够发现、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其他人,他们彼此之间会因此建立联系,并最终发展成一个以关系与共同爱好为基础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中,信息是以裂变的方式进行传播的。 (二)营销模式发生的深刻变化 在社会化网络兴起之前,粉丝经济营销通常以下述方式进行:明星借助发行唱片、参演影视作品以及推出限量藏品等方式,来进行文化传播,粉丝为了支持明星而消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消费行为导致了粉丝经济的产生,特点表现为明星掌握主动权,与粉丝互动十分有限。在社会化网络兴起的背景下,上述营销模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为:随着私人空间逐渐体现出公共化的发展趋势,粉丝接触的社交圈子也越来越广,人际网络使得信息的跨圈子传播得以实现,并对明星主体的营销模式产生了冲击。在此种背景下,明星进行文化传播的渠道也更加丰富,粉丝经济营销的复杂性越来越突出。 当前,信息实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种为直接传播,常见形式为明星在公开场合或者节目中呼吁粉丝支持自己的作品。现实中被广泛提及的粉丝福利其实就属于直接传播,其以给予粉丝报酬为主要特征,可以起到保持粉丝对明星的热情、维护粉丝与明星的关系等作用,有助于消费范围的扩大,是使粉丝经济增值的有效手段。第二种为隐性传播,指的是信息实体以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往往是被隐藏起来的。此种传播方式常用的方法为植入广告,传播方式看似较为委婉,但却依旧有着很强的目的性,类似于一场精心设计的预谋。第三种为无意识传播,以目的不明为主要特

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课程名称:心理卫生学 论文题目:孤独症与心理理论教师评语: 2014年 6月

孤独症与心理理论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孤独症的定义和其临床表现,然后介绍了关于孤独症的成因中的一种假说——心理理论假说,心理理论假说认为孤独症儿童的症状是由于心理理论能力的缺陷。并且介绍了心理理论假说的临床应用以及对其的质疑。 关键词孤独症,心理理论,范式,临床应用,质疑。 1 孤独症的定义 孤独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心理功能缺陷而导致交流、社会交往与行为三方面同时出现严重障碍的综合征,是一种发育障碍。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致,但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数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比1到4比1,女孩的症状一般比男孩严重。 1.1 孤独症的临床表现 孤独症的症状涉及层面极为广泛,包括情感、认知、社交及适应行为在内等多方面异常。并且,症状的轻重程度差异很大。症状轻者的社会交往、语言及行为等的异常都不明显,有时甚至很难被认为是疾病,更像是性格问题。症状重者出现多种心理功能的损害,但一般不会出现妄想、幻觉以及思维散漫等精神分裂症症状。 孤独症患者与他人(包括他的父母)不够亲密,并且对人情温暖,甚至母爱,反应冷漠。患者的言语及非言语的理解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缺乏,常有模仿性言语并且语意不清,无法正确理解词性,并且错用代词、名词或动词。症状严重者的语言能力发育明显的迟滞,有的甚至不发育,语义形成的能力低下,有些患者甚至会使用仅有其本人才懂得的词汇。在行为举止方面,经常出现刻板行为、奇异行为、仪式样动作、自伤、自残性等行为。患者有时会对某一特定的物体表现出特殊的依恋,甚至不许其他人触及。患者通常情感淡漠,但是有时候也会情绪反应过度,尤其是别人动了他所不许动的东西的时候,情绪可能会异常冲动。患者认知功能存在障碍,表现为抽象能力、整合能力及衔接概念的损害。患者还多出现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如嗅觉、触觉和味觉的异常,以及听觉或视觉加工能力发育不全。此外,有15%~50%的孤独症儿童伴有癫发作。一般来说,大多数孤独症儿童智商都很低,但也有些患者却在计算、音乐、绘画等方面有着超常的能力,这类患者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患者”。 孤独症发病于3岁以前,在婴儿早期已经有症状,只是症状不易被察觉,家长们往往不能及早发现。其症状随着年龄增长可渐渐地自行改善,但是其病程发展并无规律性。患者通过系统的特殊教育和行为训练,有2%~15%的患者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可接近于常人,生活能自理,但却仍存在一些言语表达障碍刻和板行为等表现;此外,不愿与人接触、性格孤僻

角色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性

角色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性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从心理层面的自我意识不完全逐步转变为自我清明,从社会层面看,青少年通过把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规范模式内化到个人人格体系中去,最终转变为一个社会人。在这种剧烈的过渡、大量信息的转化整合、频繁急剧的蜕变使得青少年一方面有了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却又要经历前所未有的各种冲击。本文着力于社会角色对于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说明角色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性。关键词:角色社会角色社会化 一、角色、社会化的概念 “角色”原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戏剧中人物。关于角色的研究在学术上有两个传统,即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的传统。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首先把“角色”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后来,符号互动论在发展中广泛使用了“角色”、“角色扮演”等概念,而戈夫曼的拟剧论在发展角色理论方面更加突出;人类学方面,林顿把角色同人民在社会中的地位联系起来,即把角色同一定的社会结构或社会制度中的社会地位的权利和义务联系起来,这种研究被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学家们推崇。 角色也称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整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地位的表征;角色是一套有关权利、义务的规范;角色是人们对处于特定位置上的人的行为期望。 社会化是指人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能、规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到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涉及个体及社会两个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及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指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即满足一个人的基本生活的自理,如吃饭、穿衣、等人的基本生物需求;二是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不但是一个消费者也是一个生产者,不但要通过生产自食其力,还要为社会做出贡献;三是学习社会行为规范,这是一个不断学习、

soledad歌词翻译(孤单)

Soledad(孤单) If only you could see the tears in the world you left behind 要是你能看见世间你所留下的眼泪该多好 If only you could heal my heart just one more time 要是你能再次治愈我受伤的心该多好 Even when I close my eyes 即使当我闭上双眼 There's an image of your face 你的脸还是那样清晰 And once again I come to realize 我又一次体会到 You're a loss I can't replace 你是我无法取代的遗失 Soledad 孤独 It's a keeping for the lonely 一直很孤独 Since the day that you were gone 自你离去 Why did you leave me 为何离我而去 Soledad 让我如此孤单孤独 In my heart you were the only 你是我心中的唯一 And your memory live on 你是我永远的回忆 Why did you leave me 为何离我而去 Soledad 让我如此孤单 Walking down the streets of nothing Ville 走在凄凉的街道上Where our love was young and free 走在那条充满青春自由的爱的街道上 Can't believe just what an empty place 真的无法相信,现已是条空荡荡的街 It has come to be 但这已成现实 I would give my life away 我会付出我的生命 If it could only be the same 假如还能回到从前 Cause I can't still the voice inside of me 因为我无法平静内心深处的呼唤 That is calling out your name 她在呼唤你的名字 Soledad It's a keeping for the lonely Since the day that you were gone Why did you leave me Soledad In my heart you were the only And your memory live on Why did you leave me Soledad

未来网络社会化的发展

未来网络社会化的发展 摘要: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全面渗透,已经给所有社会成员无论是个人、群体、机构、甚至整个国家、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社会 一、社会结构与网络 社会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自然形成的,为实现每个个体的不同需求层次的最大化而建立的一种相互互利与牵制的复杂关系体系,这种复杂关系体系的实质从技术的观点上讲就是信息的交流与行为的互动。人类社会经过发展演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作为社会的每一个个体必须服从的、在每一时刻的现实条件下也最合理的关系体系。早在计算机技术出现之前,网络的概念就存在于我们的词汇与客观社会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之后,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的客观性与阶段性的必然限制,并且其迅猛发展的态势远远超出了其它网络形式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使人们如今对于网络概念的认识趋于窄化,人们现在几乎直接用网络二字概称计算机网络;从而将网络概念的指向一般局限在信息基于计算机、通讯系统的关联与当前电子系统所能实现的行为互动的狭小范围,技术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思维取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局限正迅速地被突破,网络的概念也在、并终将发生全面的回归,即回复到人们在客观社会中所理解的、完整意义上的网络概念。在网络的概念真正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而全面回归之后,我们无疑将轻松得到一个结论:原来社会就是网络,网络就是社会! 二、社会的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人们历来勇于尝试各种新技术以突破自身社会格局的天性,整个社会各种成员的网络化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展中,我们可称之为社会的网络化。姑且不评论各种社会成员网络化行为的效果,我们已经看到,网络化已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展开。各行各业、企业在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以促进企业、行业的产品销售与服务;政府在建立自己的电子政务,以提高对公众的服务水平;证券、银行业已经在网络技术的市场应用上取得一定的成效;教育、媒体、医疗、物流等等社会的所有方面几乎已经找不到还没有开展网络化工作的领域。 三、网络诚信意识 一般情况,人们都会对商务网站提出网络诚信的问题,并不约而同把诚信说成是影响商务网站业务开展的首要原因。其实,诚信应该更属于客观现实的范畴,是一个现实社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真实的电话里面同样存在着欺骗,眼睛看得

学会忍受孤独

学会忍受孤独 你如果想改变自己,当然不是叫你改变成别人,只是改变成为更优秀的你自己,那么,请你首先学会忍受孤独。 人们大多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加的突出和优异,但是同时却难以接受本来和自己一样的人突然超越自己。也许这只是个潜意识,因为这样的事实让自己都会承认不如对方聪明。如果是不认识的人,他原本就比自己强,不能证明我愚笨,也许他本来就是如此。就好像我本来就是块石头,他本来就是块玉,没感觉,但是原来和我一样是石头的家伙,突然变成了玉,那也许就会把我气疯了——很难接受这样的变化。 如果你现在和大家保持基本一致,打扮差不多,下班一起疯一起玩,上班工作状态也雷同等等,那么你们也许会一直如此相安无事所处。 可是,某天你突然醒悟,要改变自己。你开始下班后不再漫无目的的闲逛,你要去阅读大量的与工作相关的书籍,你给自己做了成长计划:你每天坚持听世界激励大师和营销大师的光讲座。开始写学习心得,开始找高手去请教,你开始注意自己的穿戴和打扮,向你的上级形象气质去看齐,你开始上班时间观察学习优秀同事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你开始严格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习惯,等等。 如果这样那么你周围和你曾经一样的人开始自作主张时候是非常奇怪你,然后可能是嘲笑你。而当过段时间你真的有所收获和进步时,他们又开始好奇你,这个时候可能有人模仿你,有人继续怀疑你你的坚持,有人怀疑你是丑小鸭想变天鹅,有人会讲风凉话。。。 恰是这个时刻,对你尤为关键了。因为你正在进步过程中,那个变化缓慢期,就似只听水咕咕响,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的那个阶段,你本来就不那么太自信自己会成功,这个时候原来曾经的伙伴曾经的朋友曾经的同事,也在怀疑你,甚至讲风凉话,你将备受打击。更多的时候你会受到感情的折磨,你心里会那么的痛苦:“为什么他们那么伤害自己,为什么他们是这样的人啊。。。”,你反复在心里去问这样的问题。然后的结果可能会有两种:一是你对原来的朋友开始分离,觉得他们是嫉妒,你产生了“恨”的种子;另一种情况是,你放弃了现在的改变计划,重新回到原来的活动圈子去。 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需要的是成功和进步,不希望埋下“恨”的种子,成功需要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其实大家并不是不想让你进步,只是他

孤独句子简短,孤独伤心的句子

孤独句子简短,孤独伤心的句子 1、再也没能遇见一个人唤醒我沉寂已久的心脏。 2、咫尺天涯,我寂寞如烟,你独坐如莲。 3、追着风走就把孤独当自由。 4、时光静待,柔柔捡起凄落的寂寥;思念静默,轻轻呼唤与你相牵的距离! 5、热闹只是一时的消耗品,而撑起你人生的是整个孤独。 6、一切都很平淡不觉出彩。 7、我独自一人在人海寻找,在这孤独的世界里,寻觅一个不想孤独的身影。 8、一个人,在空无的网路上,找关於一个人的影像。输入孤单,寂寞,痛等一系列病恙的文字,然後开始一个人找寻。 9、在无歌的岁月里,隐藏了多少悲伤和落寞。 10、当我渐渐觉得这个城市很冰冷的时候,那是我没遇见你。 11、大概是孤单久了,碰到任何东西都会推开。 12、我一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 13、当我和别人之间没有联系的时候,我感到孤独,但是当我存

在的时候,我感到单独。 14、一个人回家换件衣服把所有孤独都换下。 15、这里没有末路,你从不曾孤独。 16、我喜爱夜,因为在那朦胧的阴影中,隐约着爱情的孤独。 17、孤独不是没人爱你,而是你谁也不爱。 18、我们这个年纪是因为爱,还是因为寂寞而说爱。 19、不喜言谈多愁善感又怕孤独。 20、零分贝是种享受,毕竟只有深切体会过孤独的人才会懂。 21、你一定要长命百岁,最后身边空无一人,孤独终老。 22、我站在万人中央,孤独的十分漂亮。 23、满身污泥一脸狼狈生活孤独且久被误解。 24、孤独的滋味,我还一直在寻找。孤独?还是不孤独? 25、害怕孤独却又向往自由。 26、我听闻你仍孤身一人,就此终老也不无可能。 27、一个人,生活在一座城,念着一个人,在另一座城,独自漫步人海,历经千秋万载。 28、我们都一样,要学会承受人生必然的孤独,过了才能看见美好繁华。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冯巧华 [摘要] 青少年情绪障碍的产生不仅受到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学校、家庭、同伴)的影响,还会受到个性心理特征,尤其是认知倾向和认知过程的影响。本 文基于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社 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 同伴关系;青少年;社会化;影响 一、同伴关系的含义 同伴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Foot et a1,1990)。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功能 青少年正处于青少年的过渡时期,从心理生理角度而言,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关键、最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发展的最佳时期。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同伴群体对中职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这种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越父母以及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同伴关系,尤其是同伴亲密关系在青少年的情绪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及其社会化的进程。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既有相当的可塑性,同时又充满了危机,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时时困扰着他(她)们,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发展,关注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有助于青少年平衡的度过“风暴期”。 (一)同伴关系的认知发展功能 心里学家皮亚杰强调了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同伴关系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个体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而同伴交往中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他还特别强调,同伴间的讨论和争论是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所必需的。另外,维果茨基强调人际交流对认知发展的

孤单一个人的伤感说说

孤单一个人的伤感说说 1、"我每天笑的没心没肺, 装的很无所谓, 只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出我像个傻瓜似的天天想着迩。." 2、你不找我是因为你不想找我我不找你是咬着牙留点自尊. 3、我每天都把鞋带系的紧紧的因为我知道没有人会蹲下来帮我系住甚至没有人会停下来等我 4、你不用暗示什么也不需要去解释什么明白你的人自然明白爱你的人自然爱你就因为你是最真的你. 5、老师没教过你吗不会做的题就跳过去做后面的啊追不到的人你就换一个追啊 6、怡九:[ 至始至终我都不善于表达我对温暖的需要敢情你也没想过要温暖我] 7、[拜托你不要对我那么好好不好,我狠傻,我会当真,我会以为你喜欢我!] 8、如果你爱上了别人请别告诉我,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勇敢 9、[ 当你离开我以后才发现自己爱笑的眼睛已是冷泪盈眶] 10、"你说无论我变成什么样子,你都不会离开我,于是我摘下了面具,却看到了落荒而逃的你。" 11、我和闺蜜吵了,和男朋友分了,父母再不知道,贱人再看我的笑话,陌生人给我勇气。这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勇气。12、请原谅我不主动找你聊天,因为我太笨,总找不到话题。13、每一天都忍不住想你这算不算习

惯!!14、怡九:[ 请你不要觉得你是一个人因为你转身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我] 15、I miss you but miss you 16、我的耐心是有限的,不要等我心凉了,再回来拉我,那就晚了。 17、看着他的QQ一直发呆却不敢主动跟他说话,18、分手后你问我过的好吗,我该怎么说,难道跟你说我天天在想你,算了,我过的很好,我的初恋再见了。。。19、只有在没有人找你的时候,你才会想起我20、不要爱情了@ 21、一个人的孤单,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了伴侣之后那份孤单。22、不喜欢勾心斗角,不喜欢被算计,不喜欢假友情。我是简单人,我做简单事。23、一个人走走停停~~~~ 24、我只想说,我有没有钱,取决于你是谁25、[血皇゜谁懂心爱之人就在身边却对你视而不见冷漠淡视的那种锥心痛] 26、[我还在原地等你你却已经忘记曾来过这里] 27、他叫王宇嗯我中意他28、[ 最深的孤独是你明知道自己对它的渴望却得对它装聋作哑] 29、毫无预兆的想念你是我不可告人的隐疾30、[ If one day I leave you will not want me ]如果有一天俄走i 31、[ I love you for any life past ] 俄爱了你整整一个曾经。32、下次可不可以换你喜欢我到疯掉并且褪去一身的骄傲33、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