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合集下载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来了1.1 植物发芽1.2 春天里的动物2.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材料2.1 认识材料2.2 材料的分类和性质3. 第三章:太阳和影子3.1 太阳的认识3.2 影子的形成和变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植物发芽、动物活动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2. 使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材料,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发芽的过程和条件材料的性质和分类太阳和影子的关系2. 教学重点:春天的植物和动物特点常见材料的识别和用途观察太阳和影子的变化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幼苗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影子实验器材(光源、物体、白板等)2. 学具:观察记录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象,让学生描述春天的变化。

展示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让学生触摸并描述其特点。

带领学生进行影子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

2. 例题讲解:植物发芽的例题:讲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所需条件等。

材料分类的例题:介绍不同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进行分类。

太阳和影子的例题:解释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影子的变化。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记录其发芽和生长过程。

学生分组,对提供的物品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学生进行影子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并记录。

4. 课堂小结:回顾材料的性质和分类,强调常见材料的识别。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发芽:过程、条件春天动物:活动特点2. 我们周围的材料:材料:性质、分类、用途3. 太阳和影子:太阳:认识影子:形成、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春天的植物变化,描述其特点。

收集生活中的不同材料,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影子现象,记录并分析其变化。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2024新版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2024新版

05
课堂互动环节设置及效果评估
Chapter
提问、讨论环节设置建议
提问要有针对性
针对课程重点、难点或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 思考和探究。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
鼓励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或不同观点,促进课堂交流和讨论。
小组合作活动组织策略分享
动物行为观察实验方法论述
选择观察对象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如蚂蚁、蝴 蝶等。
准备工具
放大镜、记录本、相机等。
动物行为观察实验方法论述
观察并记录
观察动物的行动路线、食物选择、社交 行为等,记录其行为特点和规律。
VS
分析行为模式
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动物的行为模式和生 活习性。
动物行为观察实验方法论述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 案新教材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及重难点解析 • 实验操作指导与注意事项 • 课堂互动环节设置及效果评估 • 课后作业布置、批改与反馈机制建立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内容安排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Chapter
一年级科学下册内容概述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Chapter
启发式教学法应用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或展 示矛盾现象,激发学生的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进行 预测,并引导他们通过观 察和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
促进交流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分享观点,培养他们的合 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直观演示法辅助
天气现象模拟实验操作流程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一、教学内容1. 《春天来了》春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2. 《我们的身体》身体的各个部位健康的生活习惯3. 《动物的家》动物的栖息地人类与动物的关系4. 《水》水的来源与用途节约用水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3.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培养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4.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身体各部位的功能、节约用水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图片、动物栖息地图片、水资源图片、身体部位模型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变化,引导学生描述春天的特征。

例题讲解:展示植物生长图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的植物,并进行展示。

2. 我们的身体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各个部位的功能。

例题讲解:通过身体部位模型,讲解各部位的作用。

随堂练习:让学生制作身体部位卡片,加深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

3. 动物的家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动物栖息地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例题讲解:讲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强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保护动物的海报,并进行展示。

4. 水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讨论节约用水的方法。

例题讲解:通过水资源图片,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节水标语,并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的生长2. 我们的身体:身体各部位的功能3. 动物的家:保护动物与环境4. 水: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春天的植物、制作身体部位卡片、设计保护动物海报、设计节水标语。

2. 答案: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开展节水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年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春天来了植物的生长变化春季的动植物特点2. 我们周围的物体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简单的物理现象3. 水的奥秘水的形态变化水的用途和保护4. 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的存在和作用空气污染与保护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季的动植物特点,认识植物的生长变化。

2. 掌握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了解简单的物理现象。

3. 理解水的形态变化,认识水的用途和保护。

4. 认识空气的存在和作用,了解空气污染与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2. 水的形态变化3. 空气污染与保护教学重点:1. 春季动植物特点2. 简单物理现象3. 水的用途和保护4. 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变化,了解春天的特点。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植物的生长变化。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观察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2. 我们周围的物体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物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和触摸。

例题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以及简单的物理现象。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物理现象。

3. 水的奥秘实践情景引入:进行水的形态变化实验,让学生观察。

例题讲解:讲解水的形态变化及其原因。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水的用途和保护方法。

4. 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例题讲解:讲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以及空气污染与保护。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的生长变化、春季动植物特点。

2. 我们周围的物体:物质分类、物理现象。

3. 水的奥秘:水的形态变化、水的用途和保护。

4. 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存在和作用、空气污染与保护。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1.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1.2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1.3学习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第二单元:动物的奥秘2.1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2.2观察动物的行为特点。

2.3学习动物的生活习性。

3.第三单元:天气与季节3.1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3.2观察季节的变化特点。

3.3学习天气与季节对生活的影响。

4.第四单元:有趣的科学实验4.1学习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

4.2探索实验中的科学原理。

4.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第1课时:观察植物的生长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绿植,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

第2课时:学习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教学步骤:通过多媒体展示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种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第二单元:动物的奥秘第1课时: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教学步骤: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基本特征。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第2课时:观察动物的行为特点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观察教室附近的动物,关注它们的行为特点。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第三单元:天气与季节第1课时: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教学步骤:通过多媒体展示天气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天气变化的了解。

第2课时:观察季节的变化特点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观察季节的变化,关注季节对生活的影响。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4.第四单元:有趣的科学实验第1课时:学习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教学步骤:通过多媒体展示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2课时:探索实验中的科学原理教学步骤:让学生分享实验中的发现。

2024年教科版最新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最新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教科版最新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观察春天的变化,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2. 第2章《我的身体》: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关注健康生活。

3. 第3章《动物和植物》: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4. 第4章《空气和水》:探索空气和水的性质,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事物的规律和联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量杯、滴管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卡纸、塑料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教学主题。

2. 内容:简洁明了,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3. 图表:使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春天的变化,记录在日记中。

(2)制作一个身体器官模型,介绍其功能。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和水的性质。

2. 答案:提供详细的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教案【新教材】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教案【新教材】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精彩教案【新教材】一、教学内容1. 春天的变化2. 植物的生长3. 动物的家园4. 空气的力量5. 水的奇妙之旅6. 声音的奥秘7. 光的传播8. 常见材料的特性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空气的力量、光的传播等。

2.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思考、探究等科学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模型、实物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故事、实物等形式,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春天校园里的变化,画一幅春天主题的画。

(2)种植一盆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3)调查周围的生活环境,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4)设计一个简单的净水器,了解水的净化过程。

(5)制作一个简易的乐器,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6)利用镜子、光线进行实验,探索光的传播规律。

(7)收集不同材料,观察它们的特性,并做好记录。

2. 答案:(1)春天主题的画:学生可根据观察到的春天景色进行创作,如绿树、鲜花、蝴蝶等。

(2)植物生长记录: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植株长高、开花等。

(3)空气污染调查:列举出空气污染的原因,如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4)净水器设计:介绍净水器的工作原理,如过滤、沉淀等。

(5)乐器制作:介绍乐器的制作过程及声音产生的原理。

(6)光的传播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镜子反射光线、光直线传播等。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植物2. 动物世界3. 空气与水4. 常见物质5. 力与运动6. 电与磁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自然现象和物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实践,培养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实践活动: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明确本节课的主题,突出重点。

2. 知识点: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

3. 图表: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直观易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画一幅植物画,并描述其特点。

(2)了解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一篇简短的介绍。

(3)用实验验证空气和水的存在。

2. 答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拓宽知识面。

组织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等。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认识春天的自然现象,探索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

2.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学习物质的基本性质,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

3. 第3章《力和运动》:了解简单力的概念,探究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

4. 第4章《地球和太阳》:认识地球和太阳的基本特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培养观察、实验、探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地球自转和公转现象。

2. 教学重点:物质性质的区分、植物生长变化、简单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象,引出第1章《春天来了》的学习。

a. 学生观察植物的变化,填写观察记录表。

b. 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自然现象。

2. 例题讲解:以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为例,讲解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

a. 教师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物质的特点。

3. 随堂练习:针对第3章《力和运动》,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力的作用。

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b.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力的概念。

a.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b. 学生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活的影响,进行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 内容:a. 春天植物生长变化b. 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c. 力的概念d. 地球自转和公转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生长变化。

b. 收集生活中的固体、液体、气体,描述它们的性质。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春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变化2. 第2章:我们周围的材料常见材料的认识材料的分类与用途环保材料的意义3. 第3章:力的世界力的概念与作用力的测量与表示力的运用4. 第4章:空气与水空气的存在与作用水的形态与变化空气与水的利用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动植物的变化,认识自然界的美。

2. 学会区分常见材料,培养环保意识。

3. 掌握力的概念,了解力的测量与表示,学会用力。

4. 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测量与表示,空气与水的利用。

2. 教学重点:春天动植物的变化,常见材料的认识,力的概念,空气与水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尺子、气球、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变化,了解春天的特征。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展示,讲解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景象的画。

2. 我们周围的材料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材料。

例题讲解:讲解材料的分类与用途。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不同材料的用途。

3. 力的世界实践情景引入:演示力的作用,如拉弹簧测力计、推物体等。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测量与表示。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实验,了解力的作用。

4. 空气与水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展示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例题讲解:讲解水的形态与变化,空气与水的利用。

随堂练习:让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2. 常见材料的认识3. 力的概念与测量4. 空气与水的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春天你身边的动植物变化。

列举5种常见材料及其用途。

解释力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说说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2. 答案:春天的动植物变化:如树叶变绿、花儿开放、小鸟筑巢等。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春天来了》:介绍春天的特点,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

2. 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学习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3. 第3章《空气和水》:了解空气和水的存在形式、性质和作用。

4. 第4章《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的特点,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使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存在,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4. 培养学生运用力使物体运动的能力,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物体运动原理。

2.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物质性质、空气和水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a.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春天景象。

b. 例题讲解:讲解春天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c.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景象,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2. 我们身边的物质a.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物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

b. 例题讲解:讲解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性质。

c.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描述物质,并记录下来。

3. 空气和水a.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简单的空气和水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b. 例题讲解:讲解空气和水的存在形式、性质和作用。

c. 随堂练习: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讨论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作用。

4. 力和运动a.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简单的力学实验,如推动物体。

b.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概念,以及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c.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使物体运动,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植物生长、动物活动。

2. 我们身边的物质:颜色、形状、硬度。

3. 空气和水:存在形式、性质、作用。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完整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身体2. 环境与生活3. 植物的奥秘4. 动物世界5. 地球与宇宙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 让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探究植物的兴趣。

4. 使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学会保护动物。

5. 培养学生探索地球与宇宙的兴趣,增强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身体结构、环保意识、植物生长过程、动物特点、地球与宇宙。

难点:身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环保行动的实践、植物生长的条件、动物分类、地球与宇宙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物、PPT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入新课。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各章节内容,穿插实践情景和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内容: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图片、图表等展示教学重难点。

3. 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使内容清晰有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我们的身体:画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并说明该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2)环境与生活:设计一条环保标语,并解释其意义。

(3)植物的奥秘: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4)动物世界:介绍一种喜欢的动物,并说明其特点。

(5)地球与宇宙:画出太阳系,标注出自己了解的行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活动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2024年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一、教学内容详细内容如下:1. 春天的特点,如植物发芽、气温变暖等。

2. 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等。

3. 动物的生存方式,如捕食、逃避敌害等。

4. 人体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种子、动物模型、人体模型、教学PPT等。

2.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a.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户外观察春天的变化。

b.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春天植物发芽、气温变暖等现象。

c.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春天的画。

2. 植物的生长a.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种植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

b. 例题讲解:讲解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等过程。

c. 随堂练习:让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3. 动物的生括a.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

b. 例题讲解:介绍捕食、逃避敌害等动物生存方式。

c.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

4. 我们的身体a.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人体模型,了解身体结构。

b. 例题讲解:讲解人体各部分的功能。

c.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自己的身体结构图。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特点2. 植物的生长过程3. 动物的生存方式4. 人体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或动物,记录其特点和生活习性。

2. 作业题目:绘制自己的身体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功能。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身体结构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植物、动物和人体。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一、教学内容1. 春天来了2. 植物的生长3. 动物的生长发育4. 玩具里的科学5. 健康生活详细内容如下:1. 春天来了:认识春天的特征,了解春天植物和动物的变化。

2. 植物的生长: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各部分的作用。

3. 动物的生长发育: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不同动物的特点。

4. 玩具里的科学:探讨玩具中的科学原理,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春天植物和动物的变化,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玩具中的科学原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玩具中的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标本,玩具,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画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来了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发现春天的变化。

例题讲解:讲解春天的特征,让学生了解春天植物和动物的变化。

随堂练习: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春天变化,进行分享。

2. 植物的生长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各部分的作用。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植物生长图,进行展示。

3. 动物的生长发育实践情景引入: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

例题讲解:讲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特点。

随堂练习: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生长发育过程。

4. 玩具里的科学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玩玩具,探讨玩具中的科学原理。

例题讲解:讲解玩具中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玩具。

随堂练习: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玩具,分享制作过程。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身边的科学第一节:我的身体第二节:我的家人第二章:春天的发现第一节:春天来了第二节:春天的植物第三章:动物世界第一节:可爱的动物第二节:动物的生活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以及与家人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春天变化的能力,了解春天植物的生长特点。

3.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对身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 观察和分析春天植物的变化。

3. 认识和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和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图片、卡片、模型等教具。

2. 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2. 新课导入:(1)讲解身体结构和功能,进行互动问答。

(2)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进行实地考察。

(3)介绍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展示相关图片和模型。

3. 例题讲解:(1)以身体为例,讲解如何描述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以春天的植物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和记录生长变化。

(3)以动物为例,讲解如何描述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记录下来并进行分享。

(2)让学生在校园内观察春天植物的变化,填写观察记录表。

(3)让学生分组讨论,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身体结构和功能2. 春天植物的变化3. 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画自己的身体,并标注出各个部位的功能。

(2)观察家附近的植物,记录下春天的生长变化。

(3)选择一种动物,描述它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答案:(1)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如头部用于思考、四肢用于行走等。

(2)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如发芽、开花、结果等。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春天的发现1.1 春天的植物1.2 春天的动物1.3 春天的气象2.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物质2.1 物质的性质2.2 物质的变化3.第三章:多样的生物3.1 动物的分类3.2 植物的分类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认识春天中的动植物及气象变化。

2. 掌握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培养观察、描述、分类的科学能力。

3. 认识多样的生物,学会对动物和植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规律,动植物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重点:春天中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基本性质,观察和描述生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发现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变化。

例题讲解:通过图片展示春天的植物、动物和气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随堂练习:填写观察记录表,画出春天的景象。

2. 我们周围的物质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引发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思考。

例题讲解: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随堂练习: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变化过程。

3. 多样的生物实践情景引入:参观学校植物园,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

例题讲解:讲解动植物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练习。

随堂练习:制作动植物分类卡片,进行分类游戏。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发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春天的植物、动物和气象。

2. 我们周围的物质:通过表格形式呈现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

3. 多样的生物:设计动植物分类树状图,直观展示分类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质,记录其性质和变化。

对身边的动植物进行分类,制作分类卡片。

答案:物质性质和变化记录表。

动植物分类卡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春天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较为积极,但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植物的世界》:第一节《认识植物》,第二节《植物的生长》;第三章《动物的世界》:第一节《认识动物》,第二节《动物的生活习性》;第四章《空气与水》:第一节《空气的作用》,第二节《水的特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动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3. 使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空气和水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图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实物等展示植物、动物、空气和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食物、生活环境等。

(3)讲解空气和水的作用,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其特点,并进行分类。

(2)让学生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制作简单的动物观察记录表。

(3)进行空气和水的小实验,让学生了解其作用。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2. 动物的习性3. 空气与水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其特点,了解空气和水的作用。

答案:根据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完成作业。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种植植物,观察其生长过程,了解环保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观察与比较第1课:认识物体第2课:观察物体第3课:比较物体2.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4课:认识植物第5课:观察植物第6课:认识动物第7课:观察动物3.第三单元:季节与天气第8课:认识季节第9课:观察天气第10课:季节与生活4.第四单元:材料与工艺第11课:认识材料第12课:观察材料第13课:材料与工艺5.第五单元:地球与宇宙第14课:认识地球第15课:观察天空第16课:地球与宇宙【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观察与比较第1课:认识物体1.教师展示各种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描述它的特征。

第2课:观察物体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详细描述它的外观、质地等特征。

第3课:比较物体1.教师展示两组物体,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两组物体,进行比较并记录结果。

二、第二单元:植物与动物第4课:认识植物1.教师展示各种植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观察植物,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第5课:观察植物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记录它的生长过程。

第6课:认识动物1.教师展示各种动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观察动物,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第7课:观察动物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动物,说出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观察并记录它的生活习性。

三、第三单元:季节与天气第8课:认识季节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四季的名称,描述每个季节的特点。

2.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季节变化,记录结果。

第9课:观察天气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天气,说出天气的特点。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依据2024年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详细内容如下:1. 章节一:春天的变化第一节:春天的植物第二节:春天的动物2. 章节二:我们的身体第一节:认识自己的身体第二节:保护我们的身体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中的植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3.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春天中植物和动物的变化,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关注身体健康的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春天变化的图片、植物和动物标本、人体模型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春天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到来。

2. 例题讲解:(1)讲解春天的植物,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的特点。

(2)讲解春天的动物,让学生了解动物在春天的行为变化。

(3)讲解身体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个部位。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下来。

5. 板书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春天的植物和动物,以及人体结构。

6. 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记录它们的特点。

(2)答案:略。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变化:植物特点:发芽、开花、长叶等。

动物特点:迁徙、繁殖、换羽等。

2. 我们的身体:部位:头、躯干、四肢等。

结构:骨骼、肌肉、器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春天的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观察一种春天的动物,记录它的行为变化。

(3)画出自己身体的部位,并简单介绍每个部位的功能。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春天变化和身体结构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户外活动,实地观察春天的植物和动物。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

2024年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是我们的朋友》1.1节:植物的多样性1.2节:植物的生长与变化2. 第2章:《动物的世界》2.1节:各种各样的动物2.2节:动物的生活习性3. 第3章:《空气与水》3.1节:空气的作用3.2节:水的奇妙之处4. 第4章:《我们的地球》4.1节: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4.2节:地球上的天气和季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植物、动物、空气与水、地球等自然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实践等科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动物的分类和生活习性空气与水的作用地球上的天气和季节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空气与水的实验器材地球仪2. 学具:彩笔、画纸观察记录表小组讨论记录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科学现象。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植物、动物、空气与水、地球等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提高合作能力。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植物的多样性、生长与变化动物的分类、生活习性空气与水的作用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天气和季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特点,并画出它的生长过程。

了解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写成观察日记。

探索空气和水的奇妙之处,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观察四季变化,描述地球上的天气和季节。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动物园,进行空气与水的实验等,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班级科目科学册别第二册任课教师制定日期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

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

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

【器材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板书设计】发现物体的特征看大小、颜色、形状闻气味两两对比观察法摸表面粗糙程度掂轻重【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猜谜语的游戏吗?那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谜语:体形有圆又有方,皮肤有白又有黄,发现哪个字写错,马上摇头来帮忙。

谜底:橡皮)2.你为什么猜它是橡皮呢?(学生可以从橡皮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

)。

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再让别人猜猜它是什么吗?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

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

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

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

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纸片、一次性塑料杯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

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

4.4人一组,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

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

(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

6.交流评价“我的记录”。

(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

(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

(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

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

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

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

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第2课谁轻谁重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

教学重点: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

教学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具准备: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每组3条记录单、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乒乓球、木块、橡皮……),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

二、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

1.预测物体的重量。

(1)出示5个物体: 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

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

排序方法采用先提问“我们怎样记录排列的顺序呢”,引导学生讨论记录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讨论的方法统一为一种,比如用数字表示轻重,数字越小,表示越轻,即学生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

准备一张记录单发给每个小组,填好预测结果后贴在黑板上(这样便于对比较的结果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说说预测的理由。

(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将学生的讨论聚焦在“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

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

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

(1)掂重。

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提醒学生统一用数字来表示轻重)。

分发给学生一条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

(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

3.称量物体的重量。

(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

教师通过多媒体屏幕呈现几个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

”“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

”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

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

(2)说明称重方法。

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虽然这里不强调“左物右码”,但仍建议给学生养成“左物右码”的习惯),直到天平平衡。

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

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

(3)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

(4)学生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

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完成后,要先组织学生分别查看三次排序的结果,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

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

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

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

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

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

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

板书设计: 2.谁轻谁重预测掂量称量第3课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1.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2.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1.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2.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

教学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教学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

教学具准备:有一定高度的方盒子、大小相同的乒乓球和木块若干、橡皮若干、螺母若干、布袋(内装一个乒乓球和一块橡皮)、课件、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教学随记栏一、聚焦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称一称”的方法比较了几种物体的轻重。

还记得是哪几种物体吗?(学生回忆: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大橡皮、小橡皮)2.出示小布袋。

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

3.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

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

4.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

(课件展示猜测的方法及四种物体的形状)(板书:认识物体的形状)5.提出问题。

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

(课件演示:“平铺一层”)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

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课件演示平铺的方法及如何填写表格)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

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

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

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