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对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新形势下,财政工作面临主要问题的思考:

自分税制以来,各级政府财力不断加强,民主化、法制化财政建设效果显著。同时,财政工作与有关工作联系不够紧密,财政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仍有差距等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

特别是在当前压通胀、优结构、促发展、保稳定的新形势下,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财政工作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与外部工作联系不够紧密问题:

1、与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工作联系不够紧密。财政收入的完成情况,直接反映出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财政收入中各项收入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研究又可以促进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由于联系不够紧密,重点发展什么产业、调整什么产业、为促进产业发展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等这些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不能及时掌握,财政资金的调节作用降低。

2、与融资计划、政府债务管理工作联系不够紧密。目前地方重点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的投入得到保证,但“大财政”思想深入贯彻不够,融资贷款的“借、用、还”工作联系不够紧密,转移支付、银行贷款、地方债券等各种融资资源不能全面统筹。容易产生政府信用危机的风险。

3、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联系不够紧密。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当前,不少地方忽视经济发展

的客观规律,不从地方财政实际出发,经济发展规划过于冒进,对产业发展贪大求全,制定一些对地方税源增长作用不明显的产业发展政策,影响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内部工作联系不够紧密问题:

1、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联系不够紧密。对每年通过决算数据反应出来的预算编制问题和预算执行问题,在次年的预算编制中未加以借鉴参考并有效解决,导致在预算执行中不按预算安排、项目串用等违规现象依然存在,不能准确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财政工作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

2、财政监督与绩效评价联系不够紧密。实施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的目的都是为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当前的财政监督与绩效评价联系不够紧密,财政绩效评价主要反映资金运行是否安全和发挥预期效益,而绩效评价结果无法及时影响有关财政政策的调整,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不明显。

(三)、与经济发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随着财政各项改革的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能力不断加强,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切实的财力保障。但同时,财政工作相关运行机制还不够规范,导致财政工作与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1、预算编制相对于经济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预算编制仍然不全面、不细化、不科学,对未来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充分的预见性。往往是一年预算、预算一年,今年编制明年预算,造成预算编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不能及时满足。

2、预算执行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预算编制

预见性不强,而预算编制的调整必须得到同级人大的同意,可能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不能及时实施。

3、财政信息公开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财政信息全面公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财政信息的全面公开也是对财政预算执行均衡和效率的不断促进,对预算执行分析水平的检验。但现阶段仅仅公开预算执行中的一小部分。与经济高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有一定差距。

4、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由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高,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往往不能全面、真实和及时的体现。以至于财政政策的调控目标与实际产生的社会效应有一定差距,导致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有一定差距。

二、财政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思考

财政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在新形势下,不断推进民主化财政、法制化财政的建设,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

(一)不断推进民主财政建设

1、建立科学民主的财政决策制度

对于财政工作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保障民生方面的重大决策事项,要开展广泛调研,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特别是要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确保财政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民主性、发挥的效果落到实处。在重大财政政策实施后,及时跟踪了解,适时开展实施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

对相关财政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更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财政信息全面公开。财政信息公开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做好财政信息公开,不仅仅是“三公”消费的小范围公开,应该是财政收支运行情况的全面公开,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助于促进民主理财、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二)不断推进法制财政建设

1、加强预算编制的刚性约束作用。一经人大审查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预算执行严格按规定用途项目进行使用。即使有调整,也必须在项目库里挑选条件成熟,符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项目。不断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见性。

2、健全和完善财政投资绩效评价和追踪问效制度。由于财政资金投入,体现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意图。因此,应本着合法合规,但又不偏离调控意图原则,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财政投资绩效评价机制。并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的效益情况实行追踪问效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创新财政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

1、创新财政管理工作体制。新形势下,促进经济发展成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和迫切要求。不光要加快建立健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的财政管理体系。还应该考虑到第五位问题,即财政监督后的落实问题。让财政管理的成效更加充分体现。

2、创新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工作机制。湖北省财政厅国库

处预算执行工作机制的创新效果较好。通过定期召开预算执行联席会议,加强与国税、地税、人行、经济发展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和反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将这种创新加以合理利用和推广,通过加强与产业发展职能部门以及各监管部门的联系,让有关部门及时了解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及时了解本地区在财政收支运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从而不断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3、创新财政监督工作机制。在动态监控的基础上,一是财政监督要从过去的重微观监督转变到与宏观监督并重上来,充分发挥财政在地区产业规划调整中的引导作用;二是突击性检查与日常监督结合,对日常财政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三是外部检查与财政内部监督并重,通过对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促进财政政策、法规、制度贯彻落实,规范行政行为。

(五)、确保财政运行的安全、有效。一是突出重点,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支出;二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认真查找风险点及内控机制不健全的岗位和部门,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六)、强化财政队伍素质。新形势下,财政干部要把问题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在不断加强在职在岗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打破岗位间的束缚,充分理解本地区发展规划纲要,理解发展方向和意图。深入了解本地财政收入总体情况、产业发展方向,税收结构、重点税源企业动态。不断加强财政工作主动性,增强预见性,对重大财政收支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