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第12章-强制措施案例教学资料
强制措施法律课件电子教案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于违法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滥用职权采取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赔偿责任
因采取强制措施造成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强制措施的案例分析
05
李某因涉嫌毒品走私被法院裁定拘留。
详细描述
总结词:涉及刑事犯罪的强制措施案例
张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行政强制法第16条
反恐怖主义法第16条: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内容监督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传播;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网信、电信、公安和国家安全等主管部门对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责令有关单位停止传输、删除相关信息,或者关闭相关网站、关停相关服务。有关单位应当立即执行,并保存相关记录,协助进行调查。对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的停止传输、删除相关信息,或者关闭相关网站、关停相关服务的措施,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执行,并根据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向用户说明理由。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刑事诉讼法参考案例
刑事诉讼法参考案例刑事诉讼法教学参考案例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阅读案例】王李两家因争用水源而引发纠纷案王李两家分属两村,均毗邻一地下水源。
由于所处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两家常因用水问题发生争执,今年夏季旱情严重,王家兄弟以其所承包土地多于李家为由企图独占水源,并在一次与李家父子的争吵中出手打人,导致李家老父腿部骨折和腰部挫伤,老二受轻伤,还肆意毁坏了李村分配给李家承包用的集体所有的拖拉机和一些农具。
事后王家为息事宁人,试图付一笔赔偿金给李家,但仍霸占水源。
李家大哥看到父亲卧床难起,十分气愤,叫嚷要以牙还牙,“出了这口窝囊气”,夺回水源,“让王家知道我们李家不是好惹的”。
老二则主张“打官司”,向法院“讨个公道”。
而李村的村干部为避免事态扩大争斗不止,劝李家道既然王家已作出较充分的赔偿,就不要再另起争端,由村干部出面协调重新拿回用水权,而且只要不到法院去告发,法院是不会理的,这样对大家平安相处也有好处。
【问题】如何看待各人的主张?这一纠纷应通过何种途径处理?第五章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定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阅读案例】张某杀人案某晚,某市荷花公园发生一起杀人案。
被害人是一女青年。
附近群众听到呼救声赶到时凶手已逃走。
被害人被送到附近的医院抢救,后脱离危险。
公安机关根据女青年的陈述,很快查明凶手及杀人原因。
原来,凶手是被害人同单位的职工张某。
被害人遇害前与张某曾谈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后被害人发现张某性格内向,很难沟通,加以家人的反对,被害人就提出了分手的要求。
张某由爱到恨,认为被害人玩自己,蓄意行凶。
凶杀案发生当日,张某约被害人到荷花公园作最后的努力,但仍被被害人拒绝。
张某恼羞成怒,拔刀向被害人猛刺,之后逃离现场。
张某回家后,神情慌张,被父母察觉,经追问,张具实相告。
其父母当即赶到被害人家中,向被害人父母道歉,要求被害人父母念双方多年交情的份上,放其子一次,并承诺负责被害人医疗及康复费用,另再赔偿3万元。
刑事诉讼法学--第12章 强制措施
下午5时28分
13
强制措施与公民扭送
1、法 律性质 2、立 法目的 3、行 使主体 强制措施 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依法采取的一 种诉讼行为 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 行 只能由法定的公、检、 法等机关根据需要和依 据一定的条件适用,除 此以外,其他任何机关 、团体和个人无权行使 公民扭送 不具 有诉 讼性 质, 只是 立法 上赋 予公 民同 犯罪 分子作斗争的一项权利 充分 调动 公民 同犯 罪行 为作斗争的积极性 任何 公民 都可 以行 使, 在行 为主 体上 没有 任何 限制
下午5时28分 21
变更 强制 措施
二、取保候审
(一)取保候审的概念
•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 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 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 种强制措施。
下午5时28分
22
适用过程
3、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继续进行犯罪活动。
4、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杀或者发生其他意外事件。 5、有利于查明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 的真实身份及其犯罪活动。 6、有利于打击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犯罪或犯罪 集团和团伙。 7、可以震慑犯罪分子、鼓励群众积极同犯罪作斗争、推进社 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下午5时28分 8
三、强制措施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强制性措施与强制措施 *
*
2、刑事强制措施与刑罚、行政处罚
3、刑事强制措施与民事诉讼强制措施、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 4、强制措施与群众扭送 *
刑事诉讼法学--第12章 强制措施案例教学
下午1时26分
6
【案例分析】
王某认为,李某系市人大代表,应该先征得市人大常委会的 同意,方可拘留。但公安局的负责同志却说:“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有什么不能拘留的?” 恰在此时,该市又发生了一起重 大爆炸案,上级指示尽快破案。公安机关将全部精力放在爆炸 案的侦破上,一时顾不上李某,近一个月时间未对李某进行讯 问。后李某的家人向公安机关提出意见,要求立即释放李某。 但公安机关认为,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拘留时间最长为37天, 对李某的羁押尚未超期,因此不同意释放。
该案于8月20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 认为,应对张某实施逮捕,于是派法警将其逮捕。
问题:请说出案例中公、检、法三机关行为的不当之处,并 说明理由。
下午1时26分
13
【评析】
(1)法院不接受群众扭送归案的张某是错误的。因为根据 《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 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扭送,都应当立即接受,不 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拒绝。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先 接受后移送主管机关处理。
问题:
(1)辛某是否符合逮捕的条件?
(2)公安机关应对辛某采取什么强制措施比较恰当?
下午1时26分
11
【评析】
(1)不符合逮捕的条件。 本案中,辛某只是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 有重大嫌疑,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其他与犯罪事实有 关的任何证明材料。因此,辛某并不符合逮捕的条件。 所以人民检察院应当决定不批准逮捕。
下午1时26分
19
【评析】
王某被拘传案 审判员谢某对王采取的拘传措施是不合法的。拘传是强制 措施的一种。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和92条的规定, 此案中的拘传强制措施,严重违反了法定程序,首先,审 判员谢某作出的拘传决定,是为了对王某进行批评、教育, 而不是为了使未被羁押的王某到案接受讯问,不符合拘传 的目的。其次,拘传要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审判员谢某 未经批准自行填写拘传证,并交法警执行,违背了拘传的 法定程序。再次,拘传被告人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讯问后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不能加以关押。在本案中, 审判员谢某将王某拘传到法院后,将他关押在候审室内, 第二天才进行讯问,违背了法律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强制措施
拘留的程序
公安机关提出拘留申请
公安机关在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拘留条件时,应 当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拘留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申请进行审查,并在48小时内 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
在获得人民检察院批准后,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对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执行拘留,并通知其家属。
02
拘传
拘传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拘传的概念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 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拘传的适用条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传 唤而不到案,或者公安机关、人 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无法通知其 到案,需要立即到案接受讯问。
拘传的程序
通知家属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 被拘留人家属,告知其 被拘留的原因和地点。
律师介入
被拘留人有权委托律师 ,律师可以为其提供法
律帮助和辩护。
06
逮捕
逮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概念
逮捕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或妨碍侦查、起 诉和审判,依法采取的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拘传的法律效果
被拘传人到案
被拘传人到案后,应当立即接受讯问。讯问结束后,如果被拘传人符合逮捕条 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其采取逮捕措施。
被拘传人的权利保障
被拘传人在接受讯问时,有权委托律师为其辩护。同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 院和人民法院应当保障被拘传人的合法权益,严禁对其采取虐待或者侮辱等行 为。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提供担保人或缴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 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强制措施
对强制措施违法的责任和追究
违法责任主体
包括决定机关、执行机关和相关责任人员,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责任形式
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后果,责任形式可以包括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等。
追究程序
对强制措施违法的责任追究,通常按照申诉、控告、诉讼等程序进 行,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审理和判决。
03
各种强制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操 作程序
逮捕
•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为确保案件侦查和审判的顺利 进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暂时限制人身自由的 强制措施。
逮捕
具体内容
逮捕必须基于合法、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逮捕须经检察机关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
逮捕
操作程序
检察机关在收到申请后,应在法定期限内审查批准,决 定是否批准逮捕。
公安机关向检察机关提出逮捕申请,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
如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在接到批准决定后,可执行逮捕 。
拘留
• 拘留是刑事诉讼中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毁灭证据或继续危害社会,对其采取的暂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拘留
具体内容 拘留适用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且必须在法定情形下实施。
拘留的期限较短,通常不超过7日。
性质
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暂时性和法定性。强制性体现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进行限制;暂时性体现在措施的实施期限有限,待案件审结后应予以解除;法定性体现在 必须依据法律规定采取,并遵守法定程序。
强制措施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
强制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诉讼、毁灭证据或 继续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刑事诉讼法学第十二章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3〕保证人的担保义务和责任 监视被保证人遵守义务;
发现被保证人可能或已经违背义务的,及 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经查证属实,由县以 上执行机关对保证人处以1000元以上2 万元以下罚款;
认为已经构成犯罪的报告人逃匿的,保证 人与其串通、协助逃匿或明知藏匿地点 拒不提供的,对保证人依法追究刑责;
• ②住址、工作单位、联络方式变动24小 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 ③传讯时及时到案; • 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 ⑤不得消灭、伪造证据或串供;
• ☆公检法还可责令其遵守以下一项或多 项规定:
• ①不得进入特定场所;
五、取保候审的决定程序
• 办案人员填写?取保候审决定书? • 部门负责人审核 • 负责指导〔公安局长、检察长、法院院
• 首先,审讯员谢某作出的拘传决定,是为了对王某进 展批评、教育,而不是为了使未被羁押的王某到案承 受讯问,不符合拘传的目的。
• 其次,拘传要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审讯员谢某未经 批准自行填写拘传证,并交法警执行,违犯了拘传的 法定程序。
• 再次,拘传被告人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讯问 后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不能加以关押。在本案中 ,审讯员谢某将王某拘传到法院后,将他关押在候审 室内,第二天才进展讯问,违犯了法律的规定。
被告人同时也是附带民被告的,保证人承
〔二〕财产保证
〔1〕财产保证〔也称保证金保证〕—— 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保证金并 出具保证书,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 逃避和阻碍侦查、起诉和审讯,并随传 随到的保证方式。
〔2〕保证金的数额:1000元以上2万元以 下
• 保证金的收取、管理、没收、退还及保证人 的罚款,由县以上执行机关作出;
强制措施法律课件电子教案
涉案财物的权利保障
保障合法财产权
在处理涉案财物时,必须依法进行,保障合法财 产权不受侵犯
在采取强制措施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听证 的权利
涉案财物的权利保障
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 和参与权
在采取强制措施前, 应当听取当事人的陈 述和申辩,保障其合 法权益
03
依法行使职权
执法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 权,违反法律规定的,将 承担法律责任。
遵守法定程序
执法人员在采取强制措施 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 包括事先通知、出示证件 、告知权利等。
尊重人权
在采取强制措施时,执法 人员必须尊重人权,不得 滥用职权或侵犯他人合法 权益。
被采取强制措施者的救济途径
申请行政复议
公开原则
适用强制措施应当公开进行,接受社会监 督。
02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 居住
拘传
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未 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采取强 制措施,将其带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 法院进行讯问的一种方法。
拘传的适用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 过传唤而不到案,或者虽经传唤但违反了传唤的 规定,或者虽然到案但拒绝接受讯问等。
强制措施的适用原则
合法原则
适用强制措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不 得违法适用。
比例原则
适用强制措施应当与犯罪的性质、情节、 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相适 应,不得滥用。
公正原则
适用强制措施应当公正、公平,不得因个 人恩怨、偏见等原因采取不同的强制措施 。
适当原则
适用强制措施应当适当,不得过度使用,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总结词
刑事诉讼法学(第六版)-强制措施和留置 课件PPT
第四节 监视居住 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 78;折抵刑期 76 一、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74 二、被监视居住的人应当遵守的规定 77;指定居所75;会见律师适用在押 39(5)
三、监视居住的继续 后一阶段继续采取监视居住的,监视居 住的期限重新计算。检123,法127(2)
四、监视居住的变更 (一)监视居住转为逮捕 可以先行拘留 77(2) (二)监视居住的解除
强制措施
第一部分:案例导引
案例一:法院在庭审过程中的拘留权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被告人的母亲甲因为 不满讯问被告人时公诉人的提问,将一个 水杯投向公诉人。法庭经院长批准,决定 对甲拘留10天。 问:法院是否有这样的权力?这是否属于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二:公民的扭送 某市居民甲半夜被响声惊醒,开灯一看 ,小偷乙正在偷东西。甲将小偷制伏。 问:甲是否有权限制乙的人身自由,直 到警察到场,以及除了这种情况以外还 有哪些情况下普通公民可以限制他人的 人身自由?
四、拘留的变更 (一)拘留转为逮捕 91条规定:公安10、14、37;检察院14 、17;不能报捕的公安3、7、30 (二)拘留转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三)拘留的解除
第六节 逮捕 一、逮捕的概念 二、逮捕的条件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社会危险性 81
三、逮捕的批准和决定 (一)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1、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程序 87 2、审查逮捕的程序 88 3、审查批准逮捕的决定权限 89 4、审查批准逮捕后的处理决定 90 5、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 91 6、对不批准逮捕决定的异议 92
四、被取保候审人应当遵守的规定 71条 第一款(必须) 第二款(任选一项或者多项)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课件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的理论与实践
1、刑事诉讼法对
4 、 关 于 监 视 居 住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取保候审和监视 居住的适用没有 任何区别,导致 司法机关在这两 种强制措施的选 用上具有很大的 随意性; 2、监视居住的特 点是对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的行 动自由进行一定 限制,但是对被 监视人的人身自 由限制到何种程 度,被监视者到 底有多大活动范 围,没有明确界 限。
1、对累犯、犯罪
不 准 取 保 候 审 的
集团的主犯,以自 伤、自残办法逃避 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 罪、暴力犯罪,以 及其他严重犯罪的 犯罪嫌疑人,不得 取保候审; 2、对于严重危害 社会治安的犯罪嫌 疑人,以及其他犯 罪性质恶劣、情节 严重的犯罪嫌疑人 不得取保候审。
被取保候审的人必须遵守的 规定:刑事诉讼法第56条: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 离开居住的市县; 2、在传讯时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 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 者窜供违反上述规定,己 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 并且区别情况,责令犯罪 嫌疑人具结悔过、重新交 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 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没有违反上述规定的,取 保候审结束应当退还保证 金。
四、 强制措施种 类 强制措施
拘 传 拘 留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逮 捕
五、实践中适用强制措施应当考虑的因素: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实施行为的社会 危害性越大,采取强制措施的必要性也越大, 选用的强制措施的强度也就越高。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逃避侦查、起 诉和审判或者有进行各种妨害刑事诉讼的行为 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3、公安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调查情况和对 案件证据的掌握情况。适用每一种强制措施均 有法定条件,只有根据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 已有的证据,才能确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具体适用强制措施的种类。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具体情况。
12章 强制措施
多选题
在侦查中,下列哪些情形,检察院有权对犯罪 嫌疑人决定拘留? A.张某刑讯逼供案,在场的人指认他犯罪 B.姚某徇私枉法案,在取保候审期间企图自 杀 C.王某贪污案,在取保候审期间毁灭证据并 串供 D.高某受贿案,在其家中发现赃款、赃物
多选题
刑事诉讼中为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 的保证人,需具备相应条件。下列哪些属于保 证人的条件? A、有固定住处和收入 B、享有政治权利 C、与本案无牵连 D、有能力对被保释的犯罪嫌疑人起到管制、 约束作用
多选题
刘某与陈某涉嫌组织卖淫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 对刘某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在办理刘某 的审查批捕时,发现对陈某也应当逮捕。这时,检察 院该如何处理? A 本案不是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围,检察院应当 对刘某批准逮捕,对陈某置之不理 B 检察院应当将案卷退回,建议公安机关重新对刘某 和陈某两人一并提请批准逮捕 C 检察院应当建议公安机关对陈某提请批准逮捕 D 对检察院的建议,如果公安机关说明不提请逮捕的 理由,但理由不能成立的,检察院可以对陈某直接作 出逮捕决定,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多选题
张某居住在A县,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决定 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间,张某应当遵守的义 务有哪些? A、未经A县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A县 B、未经A县检察机关批准不得离开A县 C、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D、未经A县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多选题
下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中,哪些不适用取保 候审? A.甲在取保候审期间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 B.乙涉嫌抢夺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被拘留, 需逮捕而证据尚不符合逮捕条件 C.丙刑满释放后第二年又涉嫌重婚 D.丁是持刀抢劫的被告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案例分析】
问题:本案中公安机关对李某的拘留有何不妥?
李某系某市人大代表,2008年1月经人介绍和女青年孙某谈 恋爱。半年后孙某又和另一男青年谈恋爱,李某极度沮丧,遂 起与孙某同归于尽的念头。2008年9月4日晚,李某将孙某强奸。 然后将孙某当场刺死,之后向自己胸部猛刺一刀,昏迷在地, 后被公园值班人员发现送往医院抢救脱险。公安机关接到报案 后,认为李某伤好后仍然有自杀可能,而且已有大量证据证明 李某的强奸、杀人行为,因此决定对其先行拘留。对此侦查员
*
6
【案例分析】
王某认为,李某系市人大代表,应该先征得市人大常委会的 同意,方可拘留。但公安局的负责同志却说:“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有什么不能拘留的?” 恰在此时,该市又发生了一起 重大爆炸案,上级指示尽快破案。公安机关将全部精力放在爆 炸案的侦破上,一时顾不上李某,近一个月时间未对李某进行 讯问。后李某的家人向公安机关提出意见,要求立即释放李某。 但公安机关认为,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拘留时间最长为37天, 对李某的羁押尚未超期,因此不同意释放。
*
8
【评析】
本案中,公安机关对李某的拘留主要有三点错误:
(3)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流窜作案、结伙作案 和多次作案的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延长至30天。 这样,加上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为7天,最长不得超过 37天。但决非每个案件都可拘留至37天,这只是适用于少数的 几种情况,即流窜作案、结伙作案和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
而本案中李某显然不符合这一规定,对其提请批准逮捕的时 间最多只有7天,而公安机关近一个月没有提请批准逮捕,也不 放人,这是违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
*
9
某天,一村民向公安机关报案,说在村头发现一 具女尸,有人怀疑是刚出狱不久的村民张某所为,因 为这几天张某神色慌张,魂不守舍。公安机关获得这 一线索,认为张某的嫌疑很大,在本案中,如果公安 机关想对张某实施逮捕,至少还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2)对辛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更恰当一些。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本案中,辛某 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身上又携带菜刀等 危险工具,因而有重大嫌疑,所以公安机关对其采取 刑事拘留措施更恰当一些。
*
12
【案例分析】
被告人张某于2010年5月7日晚在一路口抢走了下班女工李 某的提包后,被路过群众抓获,扭送到附近的某人民法院。法 院同志认为这是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告诉群众应将其扭送到 公安局。张某被扭送到公安局后,公安人员认为张某符合拘留 条件,遂填写《拘留证》将张某拘留。
第十二章 强制措 施
*
1
【案例分析】
犯罪嫌疑人刘某盗窃某养猪场生猪二头, 被派出所传唤到案,查明情况属实,为进一步 深挖刘的罪行,该派出所将刘某关在乡政府礼 堂的房内监视居住。
问:派出所这样做是否正确?为什么?
*
2
【评析】
不正确。 (1)派出所没有权力决定监视居住。 (2)监视居住应在自己的住所或者指定的 居所,关在礼堂内,实为变相拘禁。
*
3
【案例分析】
2010年3月6日晚21时许,一小偷窜入唐某的家,盗取了 人民币3000元。第二天唐某发现自家被盗,急忙来到派出所 报案,并提交了罪犯遗留在现场的一件衬衣。公安机关根据这 一线索,找到了这件衬衣的主人李某。经询问,李某承认衬衣 是自己的,但说这件衬衣在宿舍阳台上晾干时丢失了,不承认 自己有任何犯罪行为。侦查人员拘留了李某,并对李说: “现在没带《拘留证》,回去补一张给你。鉴于案情比较复杂, 你没可能很快放出来,交代一下家里的事吧。” 周围群众深 感不平,“公安机关怎么就这样判了拘留?” “同村的小李 上次在法庭上也被拘留了。”
问题:
(1)辛某是否符合逮捕的条件?
(2)公安机关应对辛某采取什么强制措施比较恰当?
*
11
【评析】
(1)不符合逮捕的条件。 本案中,辛某只是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 有重大嫌疑,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其他与犯罪事实有 关的任何证明材料。因此,辛某并不符合逮捕的条件。 所以人民检察院应当决定不批准逮捕。
A、有证据证明这是一起犯罪案件是张某实施而不 是自杀
B、有证据证明这起犯罪是张某实施的而不仅仅是 猜测
C、证明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 实的
D、张某实施该杀人行Βιβλιοθήκη 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 分的*
10
【案例分析】 某居民小区近期屡次发生入室盗窃案件,公安机关接到群众
举报后,将几天来一直在某居民小区外徘徊、游荡的辛某带至 派出所盘问。辛某吞吞吐吐,顾左右而言其他,而且拒不讲明 他的姓名、住址,后经公安机关多番作思想工作,辛某说他叫 张强,住该小区外的一条小巷内。公安机关从辛某身上搜出管 制刀具一把和专用撬锁工具若干。辛某假称,他来到该小区是 想揽点活,给人做些修理门窗、擦洗厨房之类的的杂活。由于 不知该小区有谁修理,所以没敢进小区,只是在外面徘徊,准 备再过两天就回老家。后经公安机关了解情况,辛某家并不在 该省,而且其暂时住所也不在该小区附近,而是在离小区很远 的高家屯内。因而,公安机关准备对其采取逮捕措施,并已报 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公安局于5月16日向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张某,但未获批准。 公安机关认为这一决定是错误的,于是向检察机关提出复议; 同时认为张某态度恶劣,随时可能逃跑,而且刑事诉讼法规定 拘留最长期限为37天,因此虽然张某多次提出应当释放,一直 未予批准。直至6月3日检察机关做出维持不批准逮捕的复议决 定后,公安机关才为张某办理了取保候审将其释放。
问题: (1)公安机关实施的拘留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2)从法律的角度看,周围群众的议论是否正确?你应如 何向其解释?
*
4
【评析】
(1)不符合拘留的条件和程序,不具备适 用无证拘留的 “情况紧急” 情形。
(2)不正确。对小李的拘留,属于因其干 扰庭审程序被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拘留,和 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刑事拘留不同。
*
7
【评析】
本案中,公安机关对李某的拘留主要有三点错误:
(1)李某系市人大代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30条的规定,决定拘留的机关应该 征得该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的同意,方可执 行拘留。而案例中公安机关未履行这一程序。
(2)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决定机关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讯 问,而本案中公安机关拘留李某后,近一个月未加处置,严重 违反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