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1-02-28T10:05:47.690Z 来源:《学园》2010年12月下期供稿作者:李云波

[导读] 案例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员的判断反思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员充分理解专业课程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教学方式。

李云波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员的判断反思意识及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员充分理解专业课程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能够将公安理论与实践置于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讨论、对话、集体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员的思维,改变学员的观念和学习习惯,培养学员的综合协作能力,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把课堂当作实际岗位的演练。

【关键词】案例教学政工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2-0055-02

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必须改变教学中以教员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实现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系统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绝不能关起门来搞教学,从书本到书本,要克服以往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用试卷成绩评判学员基层工作能力素质的问题,应以案例教学为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行包括案例教学在内的研究式、探讨式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使传承知识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有机结合。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

1.案例教学的内涵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教员本着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的素材,将学员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双向和多向的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重点培养学员的发散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并促使他们充分理解实际工作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教学的宗旨是为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发现新的规律,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引导实践。案例教学的重点是使学员能思考、会思考、善于思考,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使学员全方位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这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2.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特别强调实践、反思、合作及对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这就为学员在课堂上获得实际操作层面的知识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其次,案例教学为基层工作教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要求学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相应的认知、分析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有娴熟的处理现实问题的艺术。案例教学能在不离开教室的情况下把指挥员在教育训练、现实管理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带进课堂,提供大量的经验知识,这将大大拓展学员的视野,弥补课堂讲授的不足。

案例教学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学历教育模式下的课程教学,其教学模式以系统的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大量的课后作业,考试则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忽视知识的运用,严重束缚了学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实施案例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应试教学模式,通过建立起“寻找分析路径——思考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点——自学基本理论并辅以必要的理论提示——阅读分析案例——系统课堂讨论”的基本模式,真正达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境界,从而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

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员综合素质。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必须在一定的实践环境下才可实现,案例教学最大限度地创设了这样一种管理情景,将案例搬进课堂,让学员自己通过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以及群体的讨论,进入到特定的管理情境和管理过程,建立真实的管理感受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知识、能力、素质因果链上,案例教学促进学员实现知识向能力的内化,可以使学员的实际能力包括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沟通说服的能力和系统分析问题能力等得到明显提高。

二案例教学方案的总体设计

1.案例教学课前的准备

案例教学准备是指教学任务明确之后到组织实施案例分析前,依据学员能力的需求,围绕问题的提出、案例的遴选、角色的定位、拟制方案而进行准备的阶段。案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其教学准备必须是深度的,这就决定了其准备工作是大量的、有难度的,并要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资料作为保障。课前准备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准备的质量就没有分析的质量,甚至不能称之为案例教学。教员在教学准备时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设置研究问题。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员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这次案例分析,进行这些案例分析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在第一任职时,其领导能力尚存在着哪些不足,重点在哪里,难点又在哪里,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部队的需要等主客观因素确定本次案例教学研究要达到的目标。目标明确后,教员要围绕学员能力训练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案例,并拟定要研究的问题。虽然教学中的案例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但它已是基层工作实践的高度拟真。

(2)设计分析程序。案例分析的课堂设计除按一般教学过程进行准备外,应依据学员的知识水平、任职经历、能力状况,突出导言的设计,分析形式的选择和对多种管理方案的评判方法。导言的设计要针对教学对象的不同进行背景信息的准备,问题导出、问题深入的准备、讨论组织用语的准备。选择案例分析的形式与方法,要根据案例的难度、教学的进度、教学对象的现实状态进行。案例分析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提问形式、讨论形式、角色扮演形式、书面分析报告形式,实际教学中教员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形式。

(3)指导课前准备。案例分析实践表明,学员重视了课堂的分析研究,课堂上对问题的分析就比较深、比较透,课堂气氛活跃,讨论激烈,做出来的方案呈现多样化、条理性,可操作性也比较强,收获也相对较大。而如果学员课前的研究流于形式或根本不进行,则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冷场、尴尬的局面,学员发言是被动的,不仅条理不清而且又大又空,脱离实际。案例下发后,教员要根据案例的难度对学员进行适当的引导,必要时还可以深入到学员中,参加或组织学员分别就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2.课堂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鼓励发散思维,正确引导。案例分析中教员既要当好一个忠实的听众,又要适时地当好“导演”。当学员的论述离题太远时,则应及时以适当的言语和表情予以提示,使学员的思想重新回到主题上来。对于不同的观点,不能直接给予评价,主动把它交给大家去评判,否则就会约束学员思维的发散,制约学员创新能力的提高。当问题的讨论陷于重复时,可注意引导学员从新的角度去分析;当要分析的问题基本清楚时,要注意“见好就收”;当讨论的时间接近预定的时间时,要注意及时归纳总结。教员要考虑到少数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