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小池教案 人教版
《小池》教案
小池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大约为7-8岁。
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小池塘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了解,通过小池塘这一生态环境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自然界中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感受自然世界中的美好和神奇。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认识小池塘生态环境•了解小池塘的重要作用•掌握小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及其相互关系•引导学生感受、表达自然界的美好和神奇三、教学内容1. 小池塘的生态环境小池塘是自然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它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之间相互关联而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其中水草、鱼类、昆虫、浮游生物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学图片、实物还原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小池塘的生态环境。
2. 小池塘的重要作用了解小池塘的重要作用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小池塘可以为植物和动物们提供食物、栖息之所,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在城市中也有着重要的观赏价值。
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池塘的重要作用。
3. 小池塘中的动植物及其相互关系小池塘中有各种生物,有水草、鱼类、昆虫、浮游生物等。
它们在小池塘中存在的意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本次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小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及其相互关系。
4. 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和神奇小池塘生态环境的美好和神奇是本次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以及小动物观察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自然世界的魅力。
四、教学活动•通过幻灯片等方式介绍小池塘的生态环境,让学生看到小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照片,介绍它们的生存环境和习性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小池塘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
•制作小池塘模型,观察小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活动。
通过活动带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小池塘中的动植物,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按照学生的喜好,选择小园林中的小池塘进行实地观察。
在活动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小池塘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摸摸、听听、嗅嗅来感受小池塘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神奇。
第12课《古诗二首》之《小池》(教案)
-诗句的深层含义: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如“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寓意。
-诗歌意境的体会:对于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学生可能难以完全体会到诗人的心境和意图。
-古诗的审美鉴赏: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的韵律、词句、意境等方面进行审美鉴赏,是教学的难点。
-诗词创作技巧的运用: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诗中的描写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这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最后,我深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在解答学生疑问时,我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难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仍有改进的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更加高效。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诗中的描写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中的意境,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的朗读与背诵:通过正确朗读与熟练背诵《小池》,使学生掌握古诗的韵律美,增强语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正确朗读和背诵,以及词汇、句子意义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如诗句的深层含义和诗歌意境的体会,我会通过图片、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小池》相关的自然景象,如蜻蜓、荷叶、池塘等。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绘画作品展现了他们对诗中景象的理解,但部分学生创作时仍显得拘谨。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他们大胆表达,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有时讨论主题与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强。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需要在设计讨论主题时,更加紧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小池的教案的教案7篇
小池的教案的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池的教案的教案7篇有了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明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案是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重要工具和途径,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池的教案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池》教案2
《小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小池》。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了解杨万里及其《小池》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3)通过模仿创作,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2. 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3. 杨万里及其《小池》的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体会。
3.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池》全文及其注释、翻译。
2. 学生准备:预习《小池》,了解诗歌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杨万里及其《小池》的创作背景。
(2)提问学生对《小池》的初步理解。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小池》。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节奏和情感。
(3)学生背诵《小池》。
3. 文学分析(1)分析诗歌结构,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4. 文学鉴赏(1)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模仿创作(1)学生模仿《小池》的创作风格,进行小练笔。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与背诵的重要性。
(2)推荐杨万里的其他诗歌,拓展学生阅读面。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朗读与背诵评估:检查学生对《小池》的朗读和背诵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
3. 文学分析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练笔和对诗歌的理解分享,评估学生对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4. 文学鉴赏评估: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小池》教学设计(优秀7篇)
《小池》教学设计(优秀7篇)《小池》教学设计篇一本课是两首古诗。
袁枚的《所见》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杨万里的《小池》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这两首古诗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可以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2.认识“所、枚”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3.背诵两首古诗。
如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诵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意是:在茂密的树林中,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嘹亮的歌儿,歌声穿过树林飘向远方。
树上的蝉“知了、知了”地叫个不停。
忽然牧童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
)2.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牧童停止歌唱,他想干什么?二、初读感知,正确流利小朋友们,有一个诗人叫袁枚,他看到这样的画面,觉得很有趣,就写了一首小诗《所见》。
(板书课题)相机学习“所、枚”。
1.教师范读,感受节奏。
小朋友们,你们听一听,老师哪儿停顿长一些或者声音延长一些。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试读诗歌,注意诗的节奏与音准。
4.指名试读,认读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捕、蝉、闭、立、童、林、黄(1)带拼音读。
(提醒学生读好翘舌音“蝉”,后鼻音“童、黄”,前鼻音“林”。
)(2)去拼音读。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自己读得准的字读一读。
(及时表扬激励。
)(3)游戏:我指你说。
一个小朋友随即指大屏幕上的生字、其他小朋友齐读,要求迅速而准确。
三、再读感悟,了解大意1.自由读,结合图画理解诗意。
小朋友们,读读诗,看看图,你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词就把它圈画出来。
二年级语文《小池》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池》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小池》。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感受自然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想象。
四、教学准备1.课文《小池》的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杨万里及其作品《小池》。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停顿。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学生尝试用生字词造句。
4.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理解课文表达的自然景物的美好。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物,讨论如何用语言表达。
5.课文背诵教师带领学生背诵课文,注意背诵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学生自主背诵课文,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6.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种自然景物。
六、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背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小池》的内容和生字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教师在讲解课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时,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附:课文《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在生字词学习中,设计“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记忆。
古诗《小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小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小池》。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学习生字词,掌握诗中重点词汇;朗读和背诵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和背诵《小池》,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幅小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小池的感受,进而引出古诗《小池》。
2. 学习古诗(1)学生自读古诗,注意读音和停顿。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诗句的意思。
3. 精讲细读(1)教师逐句讲解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4. 随堂练习(1)学生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2)教师挑选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小池》2. 重点生字词3. 古诗意境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小池》,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意境。
答案示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 拓展练习:收集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朗读等方式,使学生充分感受了古诗的意境美。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背诵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二年级教案小池 二年级 教案 教学设计
二年级教案小池二年级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小池》。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小池的喜爱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池》的朗读和背诵。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4. 课文内容的主题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小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引导学生思考小池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课文的韵律和美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和记忆。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主题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对小池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小池》的内容,并背诵给家长听。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 在主题讨论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小池优秀教案(优秀5篇)
小池优秀教案(优秀5篇)小池教案(最终版篇一《小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吟诵古诗,背诵古诗。
2、认识“池、惜”等7个生字。
会写“立”1个生字。
3、抓住诗眼“惜、爱”体会小池之美、画面之谐、诗人之爱,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点:吟诵古诗,体会诗情。
学习难点:“细流”与“泉眼”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以诗引诗浓诗味1、吟咏春天(课前热身)孩子们,伴着春风,随着春雨,春姑娘来了,她吹红了桃花,点绿了柳树,大地立刻成了一幅五彩的画。
有多少诗人用他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
我们来背背。
(学生背诵春天的诗)春天过去就是夏天,夏天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荷花池边走走,去欣赏一下夏天的风景。
二、观图说话,激趣导入1、图片出示:小朋友,你在荷花池边看见了什么?(从训练学生根据图画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古诗的语言品味学习。
)2、引出《小池》。
是呀,夏天也是这么美丽动人的,有一位诗人叫杨万里,他为这一方小小的荷花池写了一首诗——《小池》(板书:小池杨万里)指名读。
3、学生认真地看老师板书课题,强调“池”是翘舌音。
学生读课题。
三、反复诵读、品味诗语1、夏天到了,小小的荷花池到底是什么吸引了诗人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古诗吧。
课件出示。
2、你也能像诗人这样轻轻地来读一读吗?⑴学生读诗(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⑵教师示范读(读出古诗的韵味)⑶学生继续读(指名读、正音、齐读)3、提炼词语品味(出示词语)(1)学生读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晴柔(2)这些都是小池中的景物,你能从刚才那幅图中找到这些景物吗?然后找景物,乘机理解词语。
①小荷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看:夏天刚刚来到的时候,池塘里有的还没有完全展开,只露出尖尖的小角。
我们把这个时候的荷叶叫做“小荷”。
(课件出示“小荷”一词)②你看见过泉眼吗?这是黑龙江二龙泉的泉眼,泉水从一个小小的口子中流出,这个小小的口子就叫泉眼。
泉水就从泉眼里不停地流出来。
语文课文小池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课文《小池》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小池》。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小池的描绘和赞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学会通过描绘画面来理解课文,提高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1)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小池》。
(2)教师指名个别同学朗读,并给予评价。
2. 课文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词语解释:(1)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
(2)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词语记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小池》。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教学难点:(1)描绘画面,理解课文中的意境。
(2)体会作者对小池的描绘和赞美。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3. 展示法:通过学生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小池》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对小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朗读课文:(1)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课文《小池》。
(2)教师指名个别同学朗读,并给予评价。
3. 课文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词语解释:(1)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
(2)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词语记忆。
5. 描绘画面:(1)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描绘出小池的画面。
(2)学生展示自己的描绘,并分享感受。
6. 体会作者情感:(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对小池的描绘和赞美。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课:《小池》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小池》这首诗。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1. 诗歌《小池》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 诗歌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
4. 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小池》这首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诗歌挂图。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池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池塘的美景,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
2. 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小池》,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解析:教师讲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
4. 学生感悟: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5. 诗歌背诵:教师带领学生背诵《小池》,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板书设计1. 诗歌《小池》的全文。
2. 诗歌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关键词。
3. 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表达的要点。
作业设计1. 背诵《小池》这首诗。
2. 写一篇关于自然美景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决心。
3. 收集并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与同学一起欣赏和学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小池》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美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观察能力。
在诗歌解析和感悟环节,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诗歌背诵,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得到了巩固。
在课堂小结中,强调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对自然美的感受力也得到了培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小池》教学设计
《小池》教学设计《小池》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有朗读古诗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古诗背诵古诗。
2、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插图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荷花图。
)2、想想荷花开在哪里?看看小池是怎样的?(出示课文插图。
)3、古人把这么美丽的小池写成了一首《小池》。
齐读课题,教学“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1、那么美的古诗,现在就来听一听!(听录音。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2、下面请你自己带着美美的感觉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师:带着你的感情,来朗诵这首诗好吗?指名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师:那么现在谁愿意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生:……泉眼无/声/惜(细音)细(惜音)流……(读音和停顿都有问题。
)师:你能把第一句再读一读吗?看清楚拼音。
(该学生还是没有读准确。
)师:你先坐下,我们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朗读,等一下再请你读一次,相信能读正确了。
(指名另两位学生读后,再请他来读,果然读正确了。
师生共同祝贺他。
)4、很多小朋友读得非常的好,下面老师把要停顿的地方划了出来,听老师读一读。
5、下面再请小朋友来读一读,相信会读的更好!6、揭示作者:师:刚才的同学在朗读时,都将诗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他是谁呀?生(齐):杨万里!板书:宋杨万里师:是的,《小池》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
他在诗中写了一个怎样的小池呢?生1:一个静静的小池。
生2:美丽的小池。
生3:这是一个长着荷叶的小池。
师: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是春天。
生2:不对,应该是夏天。
因为夏天才有荷花的。
生1:可是这儿没有荷花。
生3:这里有荷叶,荷叶刚刚长出来,所以这是早夏。
师:有道理,只是我们不说早夏,是初夏。
二年级教案小池 二年级 教案 教学设计
二年级教案小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小池》。
(2)理解诗歌《小池》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运用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1. 诗歌《小池》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小池、泉水、小荷等。
2. 教学课件:诗歌《小池》的文本、生字词、注释等。
3. 学习材料:诗歌《小池》的复印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池的印象和感受。
2. 学习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小池》。
(2)学生自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 理解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如泉水、小荷等。
(2)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4. 应用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小池,让大自然更美好?(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总结保护环境的方法。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小池》的意境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诗歌《小池》。
(2)请家长协助孩子背诵诗歌,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7. 板书设计诗歌《小池》泉水小荷清尖自然美景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训练,通过图片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保护小池的建议。
整体来看,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诗歌意境方面仍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加强对生字词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小池》教案【优秀5篇】
《小池》教案【优秀5篇】《小池》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三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来到时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的明丽。
教学准备:录音机、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画笔、白纸。
一、接题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本课插图。
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2.板书:,你觉得美吗?3.指导读题。
把课题美美地读一读。
4.春天来了,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就醒来了,想去边看一看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姐姐吹了一口气水波一只气球鲜红芦苇睫毛倒映白鹅珍珠(2)你觉得最美的地方是哪儿?选一句读给大家听。
三、诵读课文,体验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一段。
(2)多媒体显示中水波闪动,池塘边的芦苇随风飘动的画面。
(3)像什么?哪儿像?读读课文,想想画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读给大家听一听。
相机指导读好“轻轻”、“一闪一闪”、“长长的”等词。
教师通过适时巧妙的评点,如:“多么温柔的春风姑娘”,“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迹地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春风的温柔,池水的清亮,芦苇的细长,感受的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多媒体显示:白天和晚上中的倒影。
(1)教师配乐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边听边观看画面。
(2)白天,这只“大眼睛”里能看见什么?晚上呢?(3)你觉得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吗?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听。
其余学生闭眼静听,想象画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里,把装点得格外漂亮。
让我们拿起书,把的美景看个够吧!四、画画说说,积累内化1.多美呀!让我们拿起彩笔来画一画。
小池教案完整版课件
小池教案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小池》一文。
具体内容包括:识字、阅读、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
2. 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识字、阅读、理解课文。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荷塘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入课题。
2. 识字: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3. 阅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 例题讲解:讲解生字词的用法,如“尖尖角”、“立上头”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词语造句,巩固所学。
7. 课后作业布置:见第七部分。
六、板书设计小池尖尖角立上头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才露尖尖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每个生字写5遍。
(2)用“尖尖角”、“立上头”等词语造句。
2. 答案:(1)见课本。
(2)例:小猫的尖尖角触到了瓶子,它好奇地立上头去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识字、阅读、理解等方面进行评价,找出不足,及时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组织一次“我眼里的自然”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观察大自然的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识字:本节课的生字是学生掌握课文的基础,因此识字是教学的重点。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的认知、读音、书写等方面,特别是易错字、难写字。
二年级语文《小池》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池》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朗读并理解《小池》这篇课文;2.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能够准确朗读课文;2. 能够理解《小池》这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1. 能够回答关于《小池》这篇课文的问题;2. 能够从课文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准备:1. 《小池》这篇课文的课本;2. 图片或实物:小池塘、水生动植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教师可以问一些关于水的问题,如“水有什么作用?”、“你们喜欢水吗?”等,激发学生对水的兴趣和思考。
二、呈现(10分钟)1. 教师出示或摆放小池塘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
2.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对小池塘有什么了解?”鼓励学生口头描述和交流。
三、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介绍并讲解课文《小池》的内容。
2. 教师重点讲解词语、句子的意思,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四、朗读(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小池》,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正确运用。
2. 学生个别朗读,互相评价和改进。
五、理解(1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一些关于课文的问题,如:“小池塘的水是什么颜色的?”、“在小池塘里有什么生物?”等。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2.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的内容。
六、拓展(10分钟)1. 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如“你们周围有没有小池塘?”、“小池塘里还会有哪些生物呢?”等,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2. 教师可以再出示或摆放其他相关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七、总结(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这堂课的内容和学习成果。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目标和重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八、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家周围的小池塘,并写一篇关于小池塘的小作文。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小池》教学设计
2 小池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
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字:惜、洗、柔。
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
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课件。
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
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
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4)指名反复读。
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小学语文教案古诗小池
小学语文教案古诗小池小学语文教案古诗小池小池古诗是唐代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诗,它描绘了一小池水面的景象,真实、生动、自然,却蕴含深意,引人深思,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中,小池古诗是值得推荐和学习的课文之一,学习小池古诗能够帮助孩子们加深对于自然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是启发孩子们文学情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教案目的1.了解小池古诗的基本情况,学习小池古诗的核心意义。
2.通过朗读、背诵及表演小池古诗来提高语文素养。
3.了解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从中得到启示,积极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小池古诗老师可先给孩子们简单介绍杨万里及其小池古诗的背景,让孩子们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与作者的生平有关系,或者是如何被后人传颂下来的等等。
为此,老师可提供适当的音频、视频、图片、课件、故事等素材,辅助讲解。
第二步:表演小池古诗老师可请一位语言表达清晰、感情丰富的学生来大声朗读小池古诗。
之后,可以分组让学生们依次朗读小池古诗,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调节语音节奏及语调的能力。
除了用说的方式,也可以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小池古诗,这样会更加优美动人,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三步:理解小池古诗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小池古诗,了解每一句的具体意义。
比如:“荷叶上池面”,这句话是在形容小池周围环境的。
荷叶是黑白分明,有一定层次的,突出了荷叶的鲜艳美丽及其与池水的对比。
“香气随风去”这句话是在描绘荷花的香气飘散到四周的情景。
这些都需要通过严谨的文本分析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四步:写作小池古诗在理解小池古诗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一首类似于小池古诗的短诗,让学生自由发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写作能力。
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就他们最喜欢的自然景物进行描写,如春天的桃花、夏天的竹林、秋天的枫叶、冬天的雪景等等。
第五步:贯彻落实在课堂结束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今天所学所感,对小池古诗、自然环境等方面进行回顾,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想想自己还可以为自然环境保护做些什么,落实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电脑制作"小池作景、小荷、蜻蜓、词库"等软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
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
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
1、了解诗人生平。
2、理解题目意思。
3、学会生字新词。
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小池”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2、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这首诗写了小荷花池什么季节的景色?
3、诗中有几个生字?示"柔"字,这个字读作什么?
(1)“柔”是什么结构?怎样拆分,编码是什么?
(2)“柔”可以组哪些词?在诗中组的什么词?
(3)“柔”有四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
(4)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组两个词。
4、再读古诗。
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
出示:4、理解诗句意思。
抽读要求。
1、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演示课件。
2、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演示课件。
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指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读第二行,演示课件。
“树阴照水”怎样理解?晴柔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这行诗是什么意思?
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4、小结: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阴。
作者把泉眼和树阴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喜爱)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读三、四行,演示课件。
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
“小荷”指什么?“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嫩和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有了
这两个字我们读起来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
指导朗读。
6、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
(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7、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
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五、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再通过感情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来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
出示第五个学习要求:体会诗人感情。
1、认真听范读,注意哪些地方有停顿,哪些地方有重音?课件演示。
2、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里的导读要求练读。
3、抽读评价。
4、背诵全诗。
六、小结学法
今天我们按照这五个学习要求一步一步的学习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今后同学们学习古诗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七、打开计算机,按要求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