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 课文预习

合集下载

秋天的怀念的预习作业

秋天的怀念的预习作业

5、《秋天的怀念》预习作业1、朗读课文五遍,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用一句话形容你朗读之后的感受。

2、预习生词,给加点字注音,并识记以下新词:瘫痪()、暴怒、沉寂、捶打、央求、絮叨()、淡雅、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诀别()、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

3、理解: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4、课文平静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

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请摘抄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5、如何理解:“好好儿活”6、质疑问难:提出自己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7、搜集有关史铁生及其作品的资料;扩展阅读《我与地坛》、《合欢树》、《我二十一岁那年》等。

史铁生其人:(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王升山介绍,根据史铁生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作品: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其后陆续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得传说》等小说。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病隙碎笔》。

后来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秋天的怀念》小升初衔接(预习资料+试题)(原卷版)

《秋天的怀念》小升初衔接(预习资料+试题)(原卷版)

《秋天的怀念》小升初衔接(预习资料+试题)有一位诗人曾这样说:“每当写到母亲,我的笔总是跪着行走。

”为什么写到母亲,诗人的笔是跪着行走呢?这句话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笔下,看看他又是怎样描绘母亲的呢。

【知识梳理】一、助读资料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2.写作背景史铁生20岁左右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双腿瘫痪。

他的脾气因此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则默默地忍受,以一颗慈爱、宽容的心来关爱他、照顾他。

他在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成的。

《秋天的怀念》便是一篇他怀念母亲的文章。

二、基础知识1.基础字词瘫痪(tān huàn)侍弄(shì nòng)整宿(zhěng xiǔ)憔悴(qiáo cuì)絮絮叨叨(xù xù dɑo dɑo)捶打(chuí dǎ)央求(yāng qiú)诀别(jué bié)烂漫(làn màn)淡雅(dàn yǎ)沉寂(chén jì)深沉(shēn chén )2.词语解释侍弄: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央求:恳求。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

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高洁:高尚纯洁。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中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再如,同样是写秋,结尾处同前文中一处景物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第3段中通过对秋天落叶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萧条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我”内心的孤寂和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例题精讲】例: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央.求(āng)沉寂.(jì)侍.弄(shì)B.捶.打(chuí)暴怒.(nù)絮叨..(xù tɑo)C.淡雅.(yǎ)憔悴.(cuì)烂漫.(màn)D.仿膳.(shàn)砸.碎(zá)决.别(jué)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意志消沉的史铁生同意去北海看花,这令母亲喜出望外....。

5《秋天的怀念》预习学案拓展检测

5《秋天的怀念》预习学案拓展检测

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自主学习单一、大声朗读课文3-5遍。

二、文体及作者(搜集资料)三、读读写写(注意笔画工整,书写规范)四、知识积累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3)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4)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五、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分为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2)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六、质疑问难(提出你自主学习课文后不理解的至少三个问题)1.2.3.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整宿.(sù)淡雅.(yǎ)踩.扁(cǎi)B沉寂.(jì)豌.豆(wān)捶.打(cuí)C仿膳.(shàn)侍.弄(dài)鲜血.(xuě)D絮.叨(xù)烂漫.(màn)深沉.(ché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瘫焕央求喜出望外B憔悴决别絮絮叨叨C 高洁砸碎翻来覆去D甜美归雁拔拔洒洒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北海的菊花开了,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母亲于是喜出望外....,还絮絮叨叨起来。

B在第四届矿博会上,临武通天玉作品《蝶恋花》流光溢彩,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飞天·苏仙”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将给全市人民献上一场惟妙惟肖....的文化盛宴。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秋天的怀念》预习指导_

《秋天的怀念》预习指导_
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 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课堂提问不再怕,赶快预习课文,成为课堂中的“明星”吧!
time
题目解说
“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那年秋天的花,那年秋天的人,那年秋天从绝 望、颓废走向振作、自信的那段经历。本文作者借助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 写,表达了母子之间似海的深情。
time
名言积累
不要把坏脾气留给爱你的人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 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注:指高粱饼子)。— —季羡林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课堂提问不再怕,赶快预习课文,成为课堂中的“明星”吧!
time
词语辨析
1.翻来覆去 屡次三番
“翻来覆去”和“屡次三番”都可以表示次数很多。“翻来覆去”除了表
示次数多之外,还可以表示“来回翻身”,用来形容人睡觉的状态。
“屡次三番”侧重于形容反复多次。 例如: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例如:我出门之前,母亲屡次三番叮嘱我注意身体。
2.憔悴 枯槁 憔悴是用来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例如:她病了一场,显得憔悴多了。
而“枯槁”除了可以形容人瘦弱,还可以形容草木干枯 例如:连续十几天的干旱,禾苗已枯槁了。
课堂提问不再怕,赶快预习课文,成为课堂中的“明星”吧!
time
走进作者
了解背景
史铁生,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 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 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 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秋天的怀念》预习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预习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预习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预习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秋天的怀念》预习单导学案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这一节课主要介绍文学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而所选的文本为《秋天的怀念》,通过它的阅读,使学生掌握文学阅读的方法,丰富阅读体验,同时也可以看到作者的精妙构思和文笔。

一、导入1. 展开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秋天”在自己脑海里的意象是什么。

2. 谈论“秋天的怀念”四个字的表达意义。

3. 请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并谈论其中的元素与情感。

二、主体【活动一】学习阅读技巧——找准重点信息每个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找出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或关键词,并在阅读一段后简短记录在笔记本上。

提醒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阅读能力,不仅要关注文章的表面,还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章中的情感。

【活动二】学习文学鉴赏技巧——理解“笔墨意境”学生分组阅读,讨论文章的意思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在班级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分析文学鉴赏技巧:作者的笔墨意境是通过视觉语言,如比喻、隐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将听觉、触觉、嗅觉等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赋予作品以新生命的效果。

【活动三】学习文学阅读技巧——从侧面理解文本学生分组研读文本,并在分组之后,进行同伴问答,创造学生之间互助互学的课堂氛围。

同时,老师也可以为学生们带来更多的文本,让他们在阅读的时候,更好的掌握文学阅读的方法,同时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活动四】学习写作技巧——如何想象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文章创作,让学生写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对秋天的怀念或者对阅读本文的感想。

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在写作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总结1. 每个小组汇报今天探究出的文学阅读方法和技巧。

2. 带领学生分析和总结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从而更好掌握文学的精髓,更好的理解文本的含义,从而使体会到作者意图,感受到思想感情的内涵通过本次课堂探究和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学阅读不仅是单纯的阅读,更是一种艺术享受和深入思考的过程。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❶生难字瘫痪..(tān huàn) 沉寂.(jì) 侍.弄(shì) 翻来覆.去(fù) 憔悴..(qiáo cuì) 絮.絮叨.叨(xù dao) 仿膳.(.shàn) 诀.别(jué) 烂.漫(làn) ❷多音字、形近字宿⎩⎪⎨⎪⎧(sù)宿舍(xiù)星宿(xiǔ)整宿 ⎩⎪⎨⎪⎧躁(zào)焦躁噪(zào)噪音燥(zào)干燥⎩⎪⎨⎪⎧侍(shì)侍弄待(dài)待遇 ❸词语积累①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

②沉寂:十分寂静。

③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④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⑤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⑥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

⑦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⑧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⑨高洁:高尚纯洁。

○10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文中指颜色鲜明而美丽。

❹作家作品史铁生(1951-2010),著名作家。

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代表作品有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

❺难点探究文中有哪两处景物描写?作用各是什么?第一处景物描写为“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

第二处景物描写为“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由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

❻主题解说课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对母亲无尽的爱。

秋天的怀念 课件

秋天的怀念 课件

5 秋天的怀念
相关资料拓展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 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 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 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 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5 秋天的怀念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
动作
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
神态
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要“挡在窗前”,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她那 憔悴的面容,既显示着绝症晚期对身体的折磨,又显示着儿子残疾又 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理的折磨;那央求的神色,表现出屡遭儿子拒绝 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读来令人心酸不已。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细 心的母亲。
5 秋天的怀念
品读母亲之爱
3. 当母亲看到这样的“我”,她是怎么做的呢? 细读课文,从中找出打动你的细节,感受母亲形象。
语言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可以看出母亲说话愈加小心翼翼,生怕触及“我”的伤感,一个 “总是”表明母亲一有机会就努力试着帮助儿子走出困境,想推着 “我”出去散心,看看北海开了的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关切孩子的 母亲。
别扭( biè )
叨扰( tāo )
侍弄( nònɡ ) 弄
弄堂( lònɡ )
5 秋天的怀念 形近字
侍待 迫不及( 待 dài ) ( 侍 shì )弄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
一、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思想。

2.自学课文中生字词,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概括母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瘫痪仿膳豌豆诀别
(2)用“诀”口头组词
(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2.通读课文
3.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叫《秋天的怀念》?
二、细读课文,说说母亲是怎样关心我?从哪些事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
1.读课文,用“——”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

2.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3.分四人小组说一说。

4.全班交流反馈。

5.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三、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作者运用一件件小事反复涌现,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是怎么体会道的?
2.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想过母亲的感情,关心过母亲的身体了吗?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
3.谁能把刚才你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4.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读。

四、读写结合。

1.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回忆下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3.学了这篇课文,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
4.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

初中课文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预习教案

初中课文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预习教案

初中课文《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预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预习,掌握《秋天的怀念》和《散步》两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主题及写作特色。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的独特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秋天的怀念》1.导入新课a.简介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

b.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秋天有什么印象?秋天给你们带来了哪些回忆?2.阅读课文a.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b.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分析课文a.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特色。

4.课堂小结b.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题目自拟。

第二课时:《散步》1.导入新课a.简介作者莫怀戚及其创作背景。

b.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有过与家人散步的经历?散步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感受?2.阅读课文a.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b.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分析课文a.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特色。

4.课堂小结b.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友情的作文,题目自拟。

第三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课堂讨论a.教师提出话题:亲情、友情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我们应该如何去珍惜和传递这些情感?b.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

2.成果展示a.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3.课堂小结b.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或友情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阅读和分析两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亲情和友情的力量,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2.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达到了情感共鸣的效果。

3.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让学生在阅读和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自然地领悟到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2、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3、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中事件,理清文章结构。

【预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听课文录音,体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识记并积累重点词语,注音、释义。

瘫痪(tān huàn):1.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神经系统其他一些疾病 2.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暴怒(bào nù):1.大怒。

狂暴的和不受控制的愤怒,常伴有狂骂 2.;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沉寂(chén jì): 1.非常寂静 2.杳无音讯侍弄(shì nòng): (1).整治;料理;(2).喂养;(3).摆弄。

捶打(chuí dǎ): 反复打击。

憔悴(qiáo cuì):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

央求(yāng qiú):恳求;乞求。

请求别人宽恕自己的错误;有时可以比喻这个人非常有礼貌。

絮叨(xù dāo):多言,唠叨。

也作絮叨叨、絮絮叨叨。

诀别(jué bié):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淡雅(dàn yǎ):1.[颜色花样]素净雅致 2.(花草等的香气)清淡高洁(gāo jié):高尚纯洁。

烂漫(làn màn):1、颜色鲜明而美丽。

例词:山花~ 2、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例词:天真~翻来覆去(fān lái fù qù):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望:希望,意料。

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褒义)4.圈划、朗读我和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作好简单批注。

5.朗读作家史铁生的三段话,思考:能说出这样话的人,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人?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很经典又很感人的文章,是作家史铁生的作品,所以同学们在初一的语文课前要做好相应的学习方案。

在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秋天的怀念》为纪念多年关心体贴自己的却突然去世的母亲而写的一篇催人泪下的课文。

文中我的暴怒、对生活的无望和母亲的宽容、坚强形成强烈对比,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的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为下面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创伤( ) 整宿( ) 憎恨( ) jueacute;( )别 ...仿膳( ) 侍弄( ) 絮叨( ) tān( )痪 ...【据义填词】(1)____________:形容人脸色不好。

(2)____________:①来回翻身。

②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3)____________: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

(4)____________: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一、梳理全文全文共七段,以看花为线索展开叙事和议论。

文章三次写到“看花”其背景和结果各不相同。

第一次是春天。

因为我的暴怒无常,母亲力图让我快乐起来,提出去北海公园看花。

我不但没有响应,还大发脾气,自暴自弃。

第二次是秋天。

我勉强同意母亲看花的提议,但未能完成,母亲就突然病逝。

第三次也是秋天。

妹妹推着我去北海公园看花,完成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我体悟到生命的可贵,决心坚强的的活下去。

文章写我的灰心丧气,任性无理,母亲的委曲求全,溘然长逝,两相对比。

衬托了母亲的伟大,也流露出了忏悔的意味。

这迟到的醒悟,是对母亲最好的纪念,也是我坚持活下去的动力。

我与母亲的对话是全文的主体。

作者善于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的表现母亲的情感。

叠词的运用,口语化的叙述,是文章朴实自然,真挚感人。

本文在结构上,用记叙与抒情交融的写法。

在几次有关看花的记叙中穿插母亲生病,去世的内容,抒发了强烈的情感,从而生化了主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材详解(预习、复习、备课参考资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材详解(预习、复习、备课参考资料)

5 秋天的怀念一、重点字词瘫痪(tān huàn)暴怒(nù)沉寂(chén)捶打(chuí)憔悴(qiáo cuì)央求(yāng)神色(shén)敏感(mĭn)诀别(jué)絮絮叨叨(xù dāo)淡雅(dàn)深沉(chén)烂漫(làn)二、词语解释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来回地说。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三、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等。

四、课文知识点:第一部分(1-2 段):主要写“我”双腿瘫痪后,母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对“我”百般抚慰。

第二部分(3-6 段):主要写母亲呵护儿子及母亲离开人世。

第三部分(7 段):写妹妹推“我”去北海赏菊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我”决定“好好儿活”的信念。

1. 第一段中“悄悄地”“偷偷地”“红红的”等叠词的使用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母亲“悄悄地”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地发泄心中的痛苦,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

“偷偷地”表明母亲不放心“我”,时刻关注着“我”,表明母亲地慈爱和细心。

“眼边红红的,看着我”是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强忍着内心的悲伤,无私地关爱、呵护儿子。

2. 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试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解析】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理解“我”的痛苦,对“我”的小心呵护,表达了对“我”的爱。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解析】“扑”和“抓”字体现出母亲心情激动,但她依旧在“我”的面前“忍住”哭声,压抑自己的情绪,这句话写出母亲尽管自己十分悲痛,却一直悲伤,不断鼓励、安慰我,生动地表现出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tān(瘫)痪暴怒(nù)shì(侍)弄 chuí(捶)打憔悴(cuì) 絮(xù)叨jué(诀)别烂(làn)漫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D)A.北海的菊花开了,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母亲于是喜出望外,还絮絮叨叨起来。

B.困意来袭,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觉,让人很痛苦。

C.约翰逊-弗里兹表示,美国是时候改变咄咄逼人的姿态,与中国进行合作了。

D.正月初一,同安区民俗文化展演为市民献上了一场惟妙惟肖的新春文化盛宴。

(解析:D项中“惟妙惟肖”的意思是形容工艺品等十分精妙逼真,不能修饰“文化盛宴”。

)3.指出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B)A.“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D.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解析:A项将“喊着”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C项将第二个逗号改为冒号;D项“跑”和“踩”加双引号。

)4.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删掉“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C 项语义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的作者”或“由”“写成的”。

)5.你所在的中学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完成相应任务。

(1)你准备在这一主题下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出两项。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课件
【预习检测】 一、 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及成语的意思。 喜出()外:.翻来()去:.恍然大():.名( )其实: 二、按课文内容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而()泼 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秋天的怀念预习课件
三、给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当“我”摔东西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 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因为()()母 亲怕东西砸到自己身上。()母亲理解“我”的心情 但又关心“我”怕“我”做傻事。()“我”的脾气 已经无法控制母亲想等“我”能控制自己时再出来。 母亲推“我”去看花是因为()()她想让“我”通 过看花来散心。()北海的菊花很漂亮不看可惜。 ()她爱花可她身体不好想让“我”陪她一起去。
秋天的怀念预习课件
【预习目标】、了解史铁生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 文中的重点字词。、通过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语 言、动作、神态体会母亲的形象。、理解文章将 浓烈的感情浸透于叙事之中并通过景物描写表达 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引导学生理解母亲深沉伟 大、毫不张扬的母爱并进一步体会生命的意义珍 爱生命。
【预习重点】理解文章将浓烈的感情浸透于叙事之 中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描写人物。
秋天的怀念预习课件
【预习质疑】 一.细读课文标出母亲关心我的几件事并抓住“母亲”的 表情、动作、语言来体会母亲的形象。 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理解深沉 伟大、毫不张扬的母爱并进一步体会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 。
பைடு நூலகம்
秋天的怀念预习课件
三、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 何理解“我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和“要好 好儿活”?(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拓展延伸这篇课文朴实无华感人至深因为母爱是 人类最神圣的感情。同学们你还了解哪些关于母 爱的作品、故事?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平凡而又 伟大的母爱了吗?请说一说。系统总结通过本文 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识、情感)?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秋天的怀念是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关于他对母亲的思念的感人文章,同学们可以提前预习,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对母亲的怀念的。

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初一书上册语文书第二课秋天的怀念预习教案,希望对您有用。

初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秋天的怀念预习教案第一部分教材解读: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写作背景: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代价铺就的。

《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的文章。

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的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学情分析对六年级学生而言,还不可能深入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的痛苦、失望、反省、内疚、自责······这样负面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在品读重点语句中,结合自己的感受做批注。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一听,读一读,思一思。

1、歌曲《母亲》。

这就是母亲。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永远牵挂着儿女的安危,永远包容着儿女的过失,永远理解儿女的一切。

因为有了母亲,我们才幸福。

师:可21岁的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这一年,母亲突然去世,这对他真是致命的打击,每次想到母亲,史铁生这样安慰自己(请大家默读这段话):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

秋天的怀念预习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文中为什么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3分)2.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写在下面横线上,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6分)3.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4分)4.“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20题。

(20分)16、参考答案:(3分)这是母亲有意的动作(1分),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1分),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1分)。

17、参考答案:(2分)①母亲身体不好,却不告诉瘫痪的“我”;②“我”的心情不好,经常向病重母亲发脾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母亲去世后,妹妹推“我”去看 了菊花。
• 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 答:(1)母亲希望我通过看菊花,学习菊花清寒傲 雪的品格;(2)菊花被赋予吉祥,长寿之意,是母 亲对我的祝福;(3)北海公园是“我”的童年乐园, 母亲希望唤起“我”美好的记忆,使我从生活的不幸 中振作起来。
• 2.“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 她正艰难的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 活”中两个“艰难”的不同含义。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 1.小说重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刻画;散文重 线索和作者感情的抒发。本文中的线索是 什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2.体会“母亲” 说的“好好儿活”对“我” 的影响。
课后提问:
• 1.谈谈母亲提议去北平看菊花有何用意?
• 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
•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 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
• 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 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 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 中篇小说6 • 长篇小说2 • 随笔散文14 • 其它作品4 • 电影剧本2 • 史铁生.docx
• 答:
• 第一个“艰难”指呼吸困难,不顺畅;
• 第二个“艰难”指母亲生活的不易:母亲 承受着自己的病痛,同时用自己全部的爱 甚至生命去唤醒儿子重生的过程的艰辛, 牵挂着未成年的女儿。
• 3.探究三次“看花”作者的生活态度 方面的变化?
• 答:
• (1)“我”暴怒无常,母亲劝“我” 看花;
• (2)“我”看树叶飘落,母亲央“我” 看菊花;
• 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
轮椅生涯开始之日。(21岁) • 1974年,到某街道工厂做工。 • 1981年,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从事写作。(30岁) •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
5. 秋天的怀念
• 1.作者简介 • 2.课堂思考 • 3.课后问答
目录
史铁生
乐观 开朗 幸福
作者简介
• 史铁生 • 1951年出生于北京。 •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18岁) •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
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宣武医院去世,享年59岁。。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 的一位病人。
•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作者简介
•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 中国作家,散文家. 1982年后历任中国作家协 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 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