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阅读——文彦博树洞取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06——古文阅读理解(含答案+详细解析)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06——古文阅读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理解。
王华还金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①足,以②大醉,去,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而金耶?”为指其处。
其人喜,以一铤③为谢,却不受。
[注释]①濯:洗涤。
②以:因为。
③铤:同“锭”,用以货币流通。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的意思。
(1)遗.所提囊( ) (2)以大醉,去.(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可以看出王华具有什么样的美好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节选)》)4.试解释一下重点词语的意思。
尝:( ) 诸:( ) 竞:( ) 信然:( )5.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2)唯戎不动。
译:________________6.请你说一说王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部编人教新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含答案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 (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2)因.请其对()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答案:1.(1)是(2)于是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 (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
树洞取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树洞取球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原文:
文潞公幼时与群儿击球,入柱穴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
翻译:
文彦博自幼天资聪颖,幼年与儿童玩球时,一不小心,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去。
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也想不出其他办法来.文彦博看着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 !”随后他叫几个小朋友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儿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忽忽悠悠地浮了上来。
文彦博灌水取球的原理

文彦博灌水取球的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文彦博灌水取球的事儿。
你们说这文彦博小时候可真是机灵得很呐!那球掉进了树洞里,换做一般人可能就傻眼了,干着急没办法。
可文彦博呢,他脑子一转,嘿,有主意啦!他想到了用水灌树洞这个办法,这就好比咱平时遇到难题,得开动脑筋想点子呀!这水一灌进去,球不就浮起来了嘛!这多简单的道理,可为啥好多人想不到呢?咱就得学学文彦博这股机灵劲儿。
你想想看,生活中咱是不是也经常会碰到各种类似“球掉进树洞”的情况呀?可能是工作上遇到个难搞的任务,或者是和朋友相处时有点小矛盾。
这时候咱就得像文彦博一样,别着急上火,静下心来好好琢磨琢磨,说不定就能找到那个巧妙的解决办法呢!就好比说,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开始怎么都搞不定,急得抓耳挠腮的。
这时候你就得提醒自己,别慌别慌,文彦博灌水取球呀!咱也得从不同的角度去想想办法。
也许是换一种方式,也许是借助一些其他的东西,反正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再比如说,你和朋友闹别扭了,别就只知道生气或者冷战呀,得想想文彦博咋解决问题的。
是不是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像灌水一样,慢慢把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倒出来,让问题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然后一起找到解决的办法呢?文彦博灌水取球的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蕴含的道理可深着呢!它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不能死脑筋,得灵活应变。
而且呀,有时候那些看似很难的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个小小的举动,就像那灌水一样,就能迎刃而解啦!咱们在生活中可不能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得学学文彦博的智慧和勇气。
人家小小年纪就能想到这么妙的办法,咱也不能差呀!所以呀,不管碰到啥难题,咱都要保持冷静,好好琢磨琢磨,说不定就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灌水取球”之法呢!别小瞧了自己的脑子,那里面可是有无限潜力的呢!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总之,记住文彦博,记住那巧妙的灌水取球,让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吧!。
文彦博树洞取球

bù chū bàn fǎ lái
不 出 办 法 来。
dà jiā zhèng zài jiāo jí de shí hou hū rán tīng dào
大 家 正 在 焦 急 的 时 候,忽 然 听 到
wén yàn bó shuō yǒu la wǒ xiǎng chū le yí gè hǎo bàn
紧 回 家 拿 水 桶 抬 水 ,拿 盆 端 水 。
gū dū dū gū dū dū
y# tǒng tǒng shuǐ y# pén
咕 嘟 嘟,咕 嘟 嘟……一 桶 桶 水 ,一 盆
pén shuǐ wǎng shù dòng li guàn shù dòng guàn mǎn le shuǐ
盆 水 , 往 树 洞 里 灌 。树 洞 灌 满 了水 ,
一 个 小 朋 友 使 劲 踢 了 一 脚,球 一 下 子
gǔn dào y# kē lǎo shù xià mian qù le dà jiā gǎn jǐn pǎo
滚 到 一 棵 老 树 下 面 去 了。大 家 赶 紧 跑
qù zhǎo yí qiú ne zěn me b% jiàn le
去 找 。咦!球 呢?怎 么 不 见 了?
文 彦 博 说 :“有 啦!我 想 出 了 一 个 好 办
fǎ
法!”
shén me hǎo bàn fǎ ya wén yàn bó jiào dà jiā gǎn
什 么 好 办 法 呀?文 彦 博 叫 大 家 赶
jǐn huí jiā ná shuǐ tǒng tái shuǐ ná pén duān shuǐ
qù ná lái y# gēn cháng cháng de gùn zi shēn dào dòng li
树洞取球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
文彦博①树洞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②浮出。
【注释】①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市)人。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②遂:于是,就。
1.【形成解释】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文彦博少时,与群儿
..击球。
()
A.一群儿子。
B.一群孩子。
C.一个孩子。
D.一个儿子。
(2)彦博以.盆取水。
()
A.所以。
B.于是。
C.用。
D.因为。
2.【整体感知】“群儿谋取之”中的“之”指的是()
A.文彦博。
B.群儿。
C.的。
D.球。
3.【提取信息】球掉进树洞之后,群儿和文彦博分别是怎样做的?(用原文回答)(1)群儿:
(2)文彦博:
4.【作出评价】你认为文彦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整体感知】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答案】
1.(1)B(2)C
2.D
3.(1)群儿谋取之。
(2)博以盆取水,灌人入穴中。
4.彦博是一个遇事积极动脑思考,十分聪明的孩子。
5.和一群孩子玩球。
忽然,球掉进了树洞里。
孩子们一起想办法,想把球取出来,
但是树洞很深,够不到。
倒进树洞里,球就浮了上来。
文彦博树洞取球

龙源期刊网
文彦博树洞取球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2011年第05期
文彦(yàn)博(b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聪明过人。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踢(tī)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去了。
小朋友尝试(chánɡshì)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
怎么
办呢?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想不出办法来。
文彦博看着那黑漆(qī)漆的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试试!”他叫小
朋友帮忙提来几桶水,然后把水一桶一桶地往树洞里灌(ɡuàn),不一会儿,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
真灵,皮球也慢悠悠地浮(fú)上来了!孩子们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文彦博树洞取球儿童故事

文彦博树洞取球儿童故事
从前有个孩子叫文彦博,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外面踢球。
你踢过来,我踢过去,玩得真高兴。
忽然,有一个小朋友使劲踢了一脚,这球一滚老远,一下子滚到一棵老树下面去了。
小朋友赶紧跑来找。
咦!球呢?怎么不见了?
原来这棵树长得很粗很粗,几个小朋友手拉手也围不过来,可是它给虫子咬空了,树根那儿就给咬出了一个大洞。
球掉到这个树洞里去了。
这怎么办呢?得想个办法把球拿出来呀。
一个小朋友卷起袖子,趴在地上,把胳膊伸到洞里去摸,不行,洞太深,摸不到底。
又有个小朋友跑回家去,拿了一根长长的棍子来,伸到洞里去拨,也不行,那洞里面还是弯弯曲曲的,棍子怎么也伸不到底。
球拿不上来,大家再玩什么呢?这球白白扔在树洞里,不是太可惜了吗?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想不出办法来。
大家正在焦急的时候,忽然听到文彦博说:“有啦!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什么好办法呀?文彦时叫大家赶紧回家拿水桶拾水,拿盆子盛水。
咕嘟嘟,咕嘟嘟……,一桶桶水,一盆盆水,往树洞里灌,树洞给灌满了水,球就浮上来了。
大家多么高兴啊,又能玩球了。
大家都说文彦博真聪明。
文彦博树洞取球的故事

文彦博树洞取球的故事
文彦博树洞取球的故事
从前,有个孩子叫文彦博。
他非常的聪明,又特别肯动脑经。
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在外面踢球玩,大伙儿你踢过来我踢过去,玩的可高兴了!踢了一会儿,有一个小朋友使劲踢了一脚,哎呀……这一脚用力也太大了!球飞的老远老远了。
一下子飞到一棵老树后面了,大家赶紧跑过来找球。
可是,他们围着这棵老树找呀找,绕了一圈又一圈,怎么找也找不到,小朋友们都觉得奇怪极了!明明这颗球是朝这儿飞过来的丫!怎么一眨眼他就不见了呢?
大家正在纳闷,忽然,有一个孩子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这里有个树洞!”
大家过去一看,原来球滚到了树下一个很深的洞里。
大家有的用手掏,有的用棍儿捅,但树洞又深又曲,怎么也取不出来。
文彦博看着树洞想了一会儿,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 !”
随后他和小朋友一起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儿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忽忽悠悠地浮了上来。
小朋友们就很容易的拿到了球。
大家都夸文彦博聪明,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这样,他们就又一起开心的踢球了。
文彦博树洞取球的故事点评
因为肯动脑筋所以困难自然能够被解决,想解决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
像故事里的文彦博一样,遇到困难时多思考也会让可能迎刃而解。
小朋友们,我们遇到困难可以发散思维,思考更多方向。
故事——文彦博智取皮球(另附儿童诗国徽)

文彦博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他小时侯就爱动脑筋想问题。有
一天,他和一群小伙伴一起踢球,踢着踢着,一个小孩用力过猛, 球飞出老远,后来就滚到墙角一棵大树下不见了。
小朋友们感到很Biblioteka 奇怪,找来找去,最后发现球掉到树洞里 去了。洞很深摸不到, 树根缠绕在一起,又 挖不动,怎么办呢?
大家正发愁时,文 彦博端了一盆水走过来 说:“大家快来帮忙,
我们用水把洞灌满,球
就会上来。”小伙伴听 了非常高兴,大家一起
端水,球很快就从洞里
钻了出来。小朋友们, 这个办法你们想到了吗?
国 徽
另附:儿童诗一首
我拾到一枚硬币, 我去交给老师, 我要先擦掉它上面的污泥。 为的是让硬币上的国徽像一颗星, 闪烁在我的小上的温暖的手心里。 我走在大街上, 我扶起一个摔倒的小弟弟; 我看见 警察叔叔甜甜的微笑, 把他帽子上的国徽映照得更美丽。 我每天走过天安门, 我看见 我们的国徽和太阳在一起, 照耀着我, 也照耀着祖国开满鲜花的土地。
优秀儿童成语故事-灌水取球

优秀儿童成语故事-灌水取球
成语故事灌水取球典故:
文彦博自幼天资聪颖,幼年与儿童玩球时,一不小心,球掉进一裸大树的树洞里去。
其中一个儿童,趴在地上试图把头伸进树洞把球取出来,可小小的年纪胳膊不够长,费了半天力气也没够到球,几个小伙伴都愁了起来,互相观望不知如何是好。
有孩子跑去找来几个大人帮忙,还有一个孩子拿来一根竹竿想把球从洞中赶出来。
大人们望着又黑又深的洞试了几次也没了办法,拿竹竿的小孩发现洞是弯的竹竿起不到作用。
这时,文彦博灵机一动想出了办法,他让大家回家拿盆和桶来装水倒进树洞里,不一会球果然浮了上来。
这就是文彦博灌水取球的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1)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主题阅读管仲与鲍叔牙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
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
不久,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
于是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使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流通货物,积聚财帛,富国强兵,办事能够与百姓同好恶。
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牙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
我曾经为鲍叔牙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
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牙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亲需要赡养。
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生养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鲍叔牙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
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
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
1.【理解词语】文中画“”的句子中“便宜”的意思是()A.价钱低。
B.不应得的利益。
C.使得到便宜。
2.【品读句子】“生养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表达了管仲3.【人物特点】管仲(),鲍叔牙()。
A.慧眼识英才B.贪小便宜C.贤明能干D.愚笨胆小4.【梳理顺序】本文是按的顺序写的,先写时,管仲和鲍叔牙交情好;再写管仲、鲍叔牙各事其主,管仲后被囚禁,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接着写管仲对鲍叔牙的;最后写人们都称赞鲍叔牙。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4阅读文彦博洞中取球素材新人教版

文彦(yàn)博(bó)洞中取球
文彦博是北宋有名的宰(zǎi)相,他小时候爱踢(tī)球。
一天,文彦博与村里的小朋友在打谷(gǔ)场上踢球。
大家你争我夺(duó),正踢得兴高采烈时,那只球被不歪不斜(xié)地踢进了一棵古树的树洞里。
洞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捋(luō)起衣袖,身子趴在洞口,将手臂伸进深深的洞里。
摸呀,摸呀,够不到底。
怎么办呢?
又一位小朋友赶回家去,拿了一根长长的竹竿跑来,伸到洞里去探呀,探呀。
哎,不行,那洞道弯弯曲曲,怎么也探不到洞底。
第三个小朋友跑去向大人们求援。
叔叔伯伯们来了好几个,朝又深又黑的树洞里望着。
大人们微微苦笑,也想不出办法。
久不做声的文彦博这时叫道:“别急,别急。
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快回家去取水来!”
咕嘟嘟,咕嘟嘟……一桶桶水,一盆盆水,直往树洞里灌(guàn)。
很快,树洞里灌满了水,球浮(fú)到洞口上来了。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 (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2)因.请其对()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答案:1.(1)是(2)于是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 (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类文阅读-22 手指幽默感在许多国家,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更高的赞赏。
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
幽默的语言有时可能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世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和反击。
①譬如在某国家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
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
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彦博树洞取球
从前有个孩子叫文彦博,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踢球。
你踢过来,我踢过去,玩得很高兴。
忽然,有个小朋友使劲踢了一脚,球一下子滚到远处一棵老树下面去了。
小朋友赶紧跑过去找。
咦!球呢?怎么不见了?
原来这棵树长得很粗很粗,几个小朋友手拉手也围不过来,可是它被虫子咬空了,树根咬出了一个大洞。
球掉到树洞里去了。
这可怎么办呢?
一个小朋友卷起袖子,趴在地上,把胳膊伸到树洞里去摸,不行,洞太深,摸不到底。
另一个小朋友跑回家去,拿了一根长长的棍子来,伸到洞里去拨,也不行,树洞里面弯弯曲曲,棍子怎么也够不到。
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想不出好办法。
大家正在焦急的时候,忽然听到文彦博说:“有啦!我想出一个好办法!”
文彦博叫大家赶紧回家拿水桶抬水,拿盆子盛水。
咕嘟嘟,咕嘟嘟……一桶桶水,一盆盆水,往树洞里灌,树洞里灌满了水,球浮上来了。
大家高兴得鼓掌,都说文彦博真聪明。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