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合集下载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1. 引言1.1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引领全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指导。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进步发展。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热爱国家、尊重他人、勤奋学习、刻苦奋斗,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当大学生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的核心理念。

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的提出,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融入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和社会风气中。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面,体现了对国家繁荣富强、民主公正、文明和谐的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权尊严、法治社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守。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感,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工作事业和他人的忠诚、热爱和尊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领域,是引领社会前进方向、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

大学生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积极践行这些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实现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实现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实现路径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以及实现路径,对于指导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整体上是积极的。

大学生在思想上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感到责任重大。

他们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积极倡导劳动精神。

大学生对艰苦创业和勤俭节约的价值观有较高的认同。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勤奋努力,珍惜时间和资源。

大学生对自由平等的社会价值观也逐渐认同,追求人民民主和社会民主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大学生热衷于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关心弱势群体,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需要承认的是,当前大学生中仍存在一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足之处。

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较低,缺少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

个别大学生过于崇尚物质主义,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价值观念的培养。

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够关注,缺乏积极的公民行为。

少数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存在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偏差,出现了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施路径。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

高校应该积极倡导和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

学校可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家庭和社会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整体上是积极的,但仍存在一些认同不足之处。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需要教育部门、高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实践和引导等途径,让大学生真正理解、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作者:张勇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6期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度研究生院级科研立项课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课题编号:xhmks1611)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1]大学作为立德树人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应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的大熔炉,不断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愚以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要是经过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四个阶段。

认知认同,是让大学生完整、准确把握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实现认知认同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更要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源点、现实基础、三个层面及三个层面之间扥关系、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对接联系等。

情感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对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接纳、喜欢以及持认可的态度。

实现情感认同关键是加强感染化的教育和人文关怀,在教学中,在科研中、在学校的管理服务中、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育人、榜样传导和师者风范的作用,主要的是利用一种隐形培育来让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中从内心去肯定,接受,喜爱它。

理性认同,是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加以整合和优化,并在推理、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和取舍。

实现理性认同关键是培养大学生的理性判断与选择能力,促使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圭臬,经常对照检查、反省自我,不断改变、调整自己的言行。

行为认同,就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行为认同要引导、激励大学生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日常的行为准则,并不断增强爱国之心和社会担当,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遵循和道德支撑。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弘扬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对象。

那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如何?他们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的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灵魂寄托,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弘扬,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当代大学生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将对其成长成才、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1. 认同程度高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较高的认同度。

他们认为这些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是引导自己正确行为的重要依据。

他们愿意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尊崇这些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人生追求。

2. 认同程度一般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一般。

这些大学生可能存在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够深刻,对其内涵和意义认识模糊,也可能存在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弊端和现象不够理解,导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不高。

3. 认同程度低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较低。

这些大学生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些价值观不符合自己的兴趣、价值取向,甚至抱持一些别有用心的错误或消极态度。

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如何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者:陶韶菁 《光明日报》( 2016年06月09日 07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大学作为育人机构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应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淬炼器,不断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科学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渐进过程 从个体的价值接受规律出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主要历经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四个阶段。

认知认同,主要是让大学生完整、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实现认知认同不仅要让大学生知晓认同“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更要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三个层面及每个层面内部的关联性、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联系等。

情感认同,是指大学生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对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满意、喜爱以及肯定的态度。

实现情感认同关键是加强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育人、典型感化和师者风范的作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从内心去接受、信任、喜欢它。

理性认同,是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加工,并在推理、判断基础上进行价值评价、选择。

实现理性认同关键是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促使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经常对照、审视自我,不断改变、调整自己的言行。

行为认同,就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行为认同要引导、激励大学生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日常的行为准则,并不断增强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国家社会发展的实践。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沿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行为认同递进式发展,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内在情感到外在实践反复进行的过程。

认知认同是基础,情感认同是催化剂,理性认同是关键环节,行为认同是归宿。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摘要】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矛盾化等特点。

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

作为当代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我们的重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其基本内容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当前,我国已进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

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和各种思想的跨国界交流,也有力地促进了价值取向上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而当代大学再也不是“象牙塔”,大学校园由封闭转向社会开放。

成为一个“小社会”。

大学生生活在这样多种价值观密集交织、激烈碰撞的环境下,必然受其影响。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已明显显现出来。

2、价值追求的实用化。

伴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

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法则易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得到强化。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大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
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
THANKS
感谢观看
学校教育的角色与创新
1 2 3
课堂教育的引导
学校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育,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
校园文化的建设
学校应该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举办丰 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
实践教育的强化
学校应该加强实践教育环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 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价值观塑造
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接触到的思 想和价值观多元化,因此,对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至关重 要。
认同的重要性
01
02
03
社会和谐稳定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 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个人成长指引
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 导向,帮助他们在人生道 路上作出明智的选择。
传承中华文化
校园文化营造
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活动,营造浓厚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
案例三
媒体宣传
媒体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应通过报纸 、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实践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支教等 ,使其在实践中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
• 价值观冲突:在社会变革和多元文化冲击下,一些大学生面 临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困惑。
• 教育效果不佳: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不尽如 人意,需要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提高教育实效性。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汇报人:2023-12-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目录•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因素•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途径•结论与展望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方面的追求和目标。

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和核心价值。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030201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强盛。

富强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态的体现。

民主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文明自由个体权利和自由的保障。

平等社会成员间的权利和机会均等。

和谐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

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

法治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的保障。

02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0102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媒体宣传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信息。

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基本的了解,但深入理解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

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较弱,需要加强情感引导和价值观塑造。

大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实际行动与认知存在一定差距。

推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策略

推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策略

推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策略摘要:推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认知基础度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了推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认同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64-0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矛盾也不断产生,党的十八大在召开时,也重点讨论了我们遇见的困难与矛盾的解决办法和方针。

总的来说,通过价值认同,形成社会成员的共同内在动力源泉,凝聚力量,齐心协力,共谋社会发展,对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呢?本文拟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出发,讨论其认同策略。

一、推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势在必行价值认同的中心任务是价值观的认同,这不仅因为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基本理论观点和看法,而且因为价值观体现了事物对人们或人类的利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更符合认同的本质属性。

1.推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

胡锦涛同志十分深刻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确保我国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确保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

正如胡锦涛同志曾经在与优秀教师代表座谈时提出的那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推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是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社会理想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完善人格、全面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了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为依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些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是积极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不断崛起,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同。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热烈讨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这些价值观凝聚了中国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和伟大成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大学生们也在校园里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些活动不仅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激发了他们对这些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深刻的。

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他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部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衣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和核心。

大学生们非常愿意接受和认同这些价值观,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当代大学生都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来证明对这些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支撑,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重要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人群中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他们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定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有着新时代特征的意识形态,包括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尊老、守法、敬亲、自强、富强、公正、平等、法治、民主、和谐等价值理念。

这些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

当代大学生十分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认为这些价值观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化发展,社会改革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人民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性。

当代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中国现实,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这些价值观不仅具有理论内涵,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可指导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行动。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全球意义。

当代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有着普世价值。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为整个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1. 爱国主义。

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化对祖国的认识,认为只有发扬爱国情怀,把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未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个人理想和祖国的繁荣。

2. 诚信。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

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基础,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3. 自强。

当代大学生意识到只有自我发展,才有可能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获得真正的成功。

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拥抱挑战,相信自己的实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 法治。

尊重法律是当代大学生的共识。

他们认为,法律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基础,需要全社会共同维护。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七大表述,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理念是指导我国社会发展和促进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思想理念,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接班人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实践,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笔者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以下是对调查结果的一些分析和总结。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知识水平、思想觉悟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和社会觉悟,对社会主义原理和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代发展的契合性和重要性。

在调查中还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国家政策的宣传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和社会环境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关系。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当代大学生较高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大部分大学生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日常生活和行为实践中,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做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

比如在一些考试中存在作弊、在人际关系中存在不诚信、在生活中存在消极懒惰等现象。

这说明在当代大学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实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落差,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水平。

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度的对策

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度的对策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2021年1月20日Jan.20 2021第41卷 第1期Vo1.41 No.1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1.01.069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度的对策 梁译匀(桂林理工大学 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度关系着国民的价值取向,也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高校教育工作中需要引领大学生坚持党的领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努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与创新,全方面塑造与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度。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1-0158-0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这也充分证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强基固本的战略性基础工程。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如何在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背景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心深处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促使其自觉追求情感认同,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度的重要性(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研究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研究
价值观的认同, 不仅 是 当代大学生接受现代社会挑 战的现实需要 ,同时也 是凝 聚 伟大“ 中国梦” 实现力 量的现实需要。增 强大 学生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认 同,不仅要把提 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 同融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 ,而且要着 眼于 激发 大学生 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认 同的 内在需要和提升 大学生对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行为 自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 生 认 同
p o r a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s t o f a c e u p t o t h e c h a l l e n g e s o f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s o c i e t y . b u t ls a o a r e ln a e e dt o g a t h e r t l l ef o r c ef o r r e li a z i n g t h e g r e a t ” C h i n a Dr e a m” . T o e n h a n c e u n i v e si r y t s t u d e n t s ’ i d e n t i —
Ho n g y a n
Ab s t r a c t T o e n h a n c e 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e n t s ’ i d e ti u fc a t i o n wi t h c o r e s o c i a l i s t v a l u e s i s n o t o ly n t h e r e li a s i t c r e q u i r e me n t f o r c o n t e m—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集体主义。

我们不应该只关心自己,而应该把集体
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班级、学生会和社会组织中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发扬团结、合作、共赢的精神,不断锤炼自己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行为。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社会公正。

我们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公正、不平
等和腐败现象,不仅要自己做到诚实守信、廉洁奉公,还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身边的人,全社会形成对公正、公平、公开的共识。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个人自由。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地做自己想
做的事情,而是应该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思维力和创新力,通过勤奋
努力和合理拓展自己的空间,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中国新时代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作为大学生,
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这些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实际行动付诸实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
地为新时代的中国添砖加瓦,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当代青年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和价值理念,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道德建设的成效。

那么,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究竟如何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较高。

与上一代相比,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思维方式,他们更能够理性地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更加愿意接受这些价值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均衡,注重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和公正。

在道德价值观方面,当代大学生更加强调诚信、友爱、奉献、谦虚等传统的中国价值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爱、平等、公平等价值理念十分契合。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念和理念。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些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认同不足。

当前,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存在一定的不足,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理解存在偏颇和模糊,不够深入。

二是实践认同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在日常行为中贯彻落实,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升华。

一些大学生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认同不足,表现出不够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三是情感认同不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除了讲究头脑上的认同,还需要有情感上的认同。

一些大学生在情感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够深厚,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存在缺失和不足。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着认同度较低的问题。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教育背景和社会氛围等。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认同度,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体表现可以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中,例如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可促进国家繁荣稳定。

对个人发展来说,认同对于塑造良好的品德和个人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建议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重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重要性、现状、影响因素、培养途径、具体表现、国家发展、个人发展意义、建议、未来发展趋势、总结1. 引言1.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大学生的认同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认同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走向。

只有大学生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行为和选择。

只有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大学生才能具备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大学生的认同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只有大学生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凝聚全社会的正能量,形成强大的国家整体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作者:王莹《光明日报》(2015年12月20日07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视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

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使其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

加强思想教育创新,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加强思政课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使大学生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做到内化于心。

要实施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人文教育、专业教育一体化教学体系,将三者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地贯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理论认同的全过程。

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完善课程优化配置,合理安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关的课程,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同时,要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中积极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科学设置人文科学课程,充分挖掘专业课的核心价值观培育资源。

要提高思政师资队伍能力建设,根据教师的学术专长,从不同维度,用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向大学生讲深、讲透、讲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

要进行课程教学方法和技术创新,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育人实效。

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注重师生之间的交互启发,引导学生提出见解和观点。

要结合不同主题教学的目标与要求,采用专题讲座法、个案分析教学法等,采取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手段,做到对象化、接地气。

要加强多媒体网络教学、微信课堂等技术手段的运用,激发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和理解。

发挥合力,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是理论认同的深化,是行为认同的基础。

要形成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发挥文化育人和典型感化作用,不断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心理共鸣。

要构建社会、家庭与学校协同教育模式。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积极营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引导作用,通过主流媒体和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大力传播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同时,在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学校要与家长就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等情况进行有效沟通,科学制定教育对策,共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情感上促进大学生不断感知认同核心价值观。

要以典型引领推进形成良好道德风尚。

要加大对道德楷模的宣传力度,鼓励科技精英、企业领袖、创业先锋等进校园,分享成功经验,传递正能量。

同时,树立身边的优秀典型,使学生感觉道德典范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激发校园文化的认知导向、心理调节、人格塑造功能。

加强对校园精神的培育,发挥大学校训、校史、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推动形成高雅的文化品位。

大力推动校园文化活动推陈出新,建立健全适应新媒体要求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策划开展更多的核心价值观主题文化活动,使大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陶冶、滋养。

还要注重促进大学生进
行自我教育,特别在学生遇到困难、迷茫或出现心理困境时,要加强问题导向和心理疏导,增强其情感体验,这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实践育人,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行为认同是在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基础上的外在表现,是对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环节。

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就在于将之贯彻、实践于社会生活之中。

要在教学中强化核心价值观实践环节。

高校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和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规定相应学时学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切实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体系。

要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体验和培育。

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并抓住重要契机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和正确性有切身感受。

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要把校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舞台,从大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利用课堂、学生社团、宿舍、网络等载体,结合现实中具体细微的场景和身边具体可感的故事,通过感知、领悟和实践,使核心价值观由“知识体系”转变为“情感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从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育人实效,还需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高校要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体系,国家层面要在政策保障、经费投入、权益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