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山居》精华版(省一级高中验收公开课)

合集下载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散文第13课《沙田山居》课件(共25张PPT)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散文第13课《沙田山居》课件(共25张PPT)
答案:明写重阳节与中秋节、菊与月,这是对乡 愁最坦白的寄托。“陶菊”与“苏月”的说法将 陶渊明和苏轼与自然景物紧密结合在一起,说明 中国文化已经浸润到了作者的血液里,这样写表 达了对中国文化的眷恋与追求。
(2)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 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
答案: 这一“口”正是诗人眺望故土的镜头,也 是乡愁之潮的出海口。远行的海轮,扬起白帆, 表达了将乡愁带去的大陆情怀。
(4)人物语言相照应。一个人先写他(她)有什么 言语,后边再交代一下,他(她)是怎样按自己说的 话来做的,这样,给人印象会更深刻。
【迁移运用】 下面是高考优秀作文《梦想为帆,工作为桨》的开头 部分,请写一个与之照应的结尾。
梦想为帆,工作为桨 开头:是梦想的指引,让我们不辞辛劳地工作。是因 为期待梦想成为现实,我们才会无所畏惧地执着于自 己的工作。让我们以梦想为帆,工作为桨,去迎接美 好的人生。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有了梦想,我们就要用心去呵护,用 自己十倍、百倍的辛劳去浇灌它的成长,让梦想最 终成为现实。不必在乎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 的坎坷。也不必在意将来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会 面临什么样无法克服的挑战,只有把握现在,用工 作去成就梦想!让我们以梦想为帆,以工作为桨, 去践行自己的承诺,迎接美好的未来!
体指什么。
答案:“人为的骚音”指的是列车的声音。本来“骚 音”不会给人以美感,是会让人讨厌的,作者却写 得相反,这是因为铁路彼端连结着大陆,作者心系 大陆,所以感觉这“人为的骚音”令人心动而神往。
3、文中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巧用典故和借 用诗句上,请找出文中运用的典故及化用的诗句。
答案: ①运用的典故:陶菊、苏月、洞里桃源、 桓景、王粲等。

《沙田山居》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沙田山居》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沙田山居》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沙田山居》,了解香港沙田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让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来表达对沙田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等资源,让学生学会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沙田地区的认知和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沙田山居》是一篇描绘香港沙田地区的散文,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沙田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情感抒发。

了解沙田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沙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抒发。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学习。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提问,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合作交流: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交流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倾听他人意见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沙田山居》2. 相关图片和视频:沙田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料。

3. 参考书籍和网页:介绍沙田地区的相关书籍和网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沙田地区的认知。

2.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沙田山居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沙田山居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沙田山居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几十年前余光中先生来到中文大学执教,面对香港美丽的自然风光,写下了多篇别具韵味的散文,抒发对香港美景的感叹。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沙田山居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沙田山居》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2.品味本文优美、诗质的语言。

3.体会本文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揣摩、分析文章的优美语言。

2.难点:体会作者含蓄的情感、传神的文字,充分知道作者的乡愁情结。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1.诵读法:让学生读出韵味,观赏、领会文章精妙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

2.探究法:抛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研究,以发掘文章深层思想。

教学准备:1.幻灯片2.《沙田山居》预习作业:(1)查阅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熟读《沙田山居》,扫除生字词障碍,摘抄文中的佳句片断。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由《乡愁》导入。

二、文化、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

曾入金陵大学、厦门大学学习。

1949年到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在美国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在美国大学任教四年。

返台后,余光中先后在台湾各大学外文系任教。

1953年,与覃子豪等组办“蓝星诗社”,主编《蓝星》诗刊。

余光中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享誉海内外文学界,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方面(称为自己创作的“四度空间”)成绩卓著。

余光中的诗文里充满浓郁的“乡愁”情绪。

除了《乡愁》余光中还在其它文章中写道:“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旧缭绕着那片厚土。

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

”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他酷爱着中华传统文化,酷爱着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

余光中于1947年—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高中高一语文教案:沙田山居

高中高一语文教案:沙田山居

高中高一语文教案:沙田山居一、作家作品余光中(1928~ ),台湾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

福建永春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母逃难至江苏、安徽、上海、重庆。

1947年实验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大学,开始发表诗作。

同年随家到香港,1949年赴台湾,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

毕业后在军中当了3年翻译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

1958年到美国留学获艺术硕士学位,1964年和1969年两次赴美国教书。

1971年返台,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以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其间自1974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1年。

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54年与覃子豪等创立蓝星诗社,主编过《现代文学》和《文星》,参加现代派诗歌的论争和乡土文学的论战。

他的作品的格调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习题材而异的。

表达意志和抱负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出版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案》《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余光中诗选》。

余光中的散文在台湾堪称一绝。

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斯》《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稔》《桥跨黄金城》等,评论集有《掌上雨》《分水岭上》,评著有《梵谷传》等。

二、写作背景余光中先生是台湾的诗人,作品以表达乡愁见长。

无论是诗还是文,都充满着浓浓的乡愁气息。

1974年开始,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十年,居住在香港九龙半岛沙田一处风景柔美的山上,这里面朝大海,青山连环,山的渺茫处即是莽莽苍苍的大陆。

三、重点字词1.字音湛湛(zhàn) 绸缪(chóu móu) 赫然(hè) 樯桅(qiánɡ wéi)阒黑(qù) 天籁(lài) 朝暾(tūn) 践踏(róu lìn)崦嵫(yān zī) 余熏(xūn) 袂(mèi) 茸蒙(mēnɡ)奔踹(chuài) 蟠蜿(pán wān) 氤氲(yīn yūn) 夐远(xiònɡ)2.词义湛湛:深而清澈。

沙田山居_课件

沙田山居_课件

5、课文中说:“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 口的。”找出课文中将山比作僧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句子,想一想作 者为什么把山比作高僧。
因为“我成了山人”,远离了俗世的纷扰,所以 我眼里的山也就象看透世间变化的高僧一样,只静观 而不语,有一种超然的神韵,又有一种与我两相知的 默契。
四.中心思想
在文学诸门类中,散文是作家心灵的告白是作家 思想感情的一个“具体的展示”。本文以站在阳台 上看山景为线索,细腻描绘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 莫测的景色 ,突出主题“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 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写景,最后以一首诗 收尾,照应开头,使含蓄在整篇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明朗化,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Q5:“夜,早从你背后袭来。”本句子中用了一 个“袭”字,试说说用法好在哪里?
疑难解析:本句中的一个“袭”字,充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 幕降临的突兀感,读出了作者的意外与感慨之 情,又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Q6:品析“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
旁听。”说明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手法,并请指
五、归纳总结
(2)余光中的诗文里充满浓郁的“乡愁”情绪。除了《沙田 山居》、《乡愁》、《北望》,余光中还在其它文章中写道: “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 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 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他说:“这许多年来,我所以 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他热爱着中华传统文化,热爱着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 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 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
一.思路整理
文章首先交待自己山居的地理位置,及自己 生活于其中的感受(喜与忧)(第1节);其次 总体概括书斋、海与山构成的优美的环境;再次 作者分层次从不同角度概括出山居所在的山在声、 霞、雾、风以及噪音中的景致;最后以诗句照应 开头,表露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统一的渴盼 之情。

《沙田山居》教案

《沙田山居》教案

沙田山居教案
课程背景
本次教案面向中学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针对课程中繁琐的文言文阅读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文言文语法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包括字词解释、句子结构分析、段落归纳等;
2.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内涵,把握文言文中的深刻意义;
3.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
课程简介
本次教学内容源于《红楼梦》第八十二回“沙田县丈人山房见闻义”,该段描述贾母前往沙田县丈人山房拜访闵、史二家,从而得知了闵、史二人的儒雅风范。

教学流程
1.课前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什么是丈人山房?
•丈人山房并非沙田山居,二者有何区别?
•为什么贾母要拜访闵、史二人?
•闵、史二人的儒雅风范体现在哪些方面?
2.整合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对第八十二回中的“沙田县丈人山房见闻义”进行集体解读,注重对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的解释和讲解。

3.拓展学习
通过情境再现、场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化背景和文学知识,对丈人山房及沙田山居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探究。

4.课后反思
引导学生通过表述自己的理解、提出质疑、总结复习等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记忆和总结。

教学评估
通过阅读理解测试、口语表述、作文练习等方式,对学生掌握本课内容的程度进行综合评估,以进行个性化教学和优化教学效果。

总结
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深入了解、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发挥学生自我思考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

《沙田山居》比赛课件

《沙田山居》比赛课件

04
比赛结果与颁奖
评委点评
内容丰富
课件内容涵盖了《沙田山居》的 多个方面,包括作者介绍、作品 背景、主题分析等,为观众提供
了全面的了解。
制作精良
课件的视觉效果和动画设计都很出 色,使得课件更加生动有趣,提高 了观众的学习兴趣。
创新性强
课件采用了多种互动方式,如问答、 投票等,使观众能够更加积极地参 与到学习中来。
《沙田山居》比赛课 件
目录
• 沙田山居简介 • 《沙田山居》比赛概述 • 参赛作品展示 • 比赛结果与颁奖 • 活动总结与感想
01
沙田山居简介
地理位置
01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紧邻深圳和 广州,交通便利。
02
距离香港和澳门较近,是珠江三 角洲的重要节点。
自然环境
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包括山峦、湖 泊、河流等。
拓展人际关系
积极参与行业内的交流和活动,拓展人际关 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THANKS
感谢观看
作品二:手工艺品制作
作品名称:《沙田山居微缩模型》
制作者:王红
描述:这件手工艺品以沙田山居为原型,采用木质材料制作而成,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诗歌朗诵
作品名称:《沙田山居之歌》
朗诵者:赵丽
描述:这首诗歌以沙田山居为主题,通过优美的文字和抒情的朗诵,表 达了对沙田山居的热爱和赞美,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比赛为参赛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合作的 平台,促进不同领域和行业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
培养创新思维
鼓励参赛者发挥创新思维,为《沙田 山居》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 方案。
比赛规则
参赛对象
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个人或团队 ,不限年龄、性别、职业等。

《沙田山居》比赛课件

《沙田山居》比赛课件

寻找诗情画意:作者有一颗充满诗意的 心灵,笔下很多诗意盎然的描写。请在1—3 自然段中找出你喜欢的,说说它的美妙何在。
欣赏点指引 ①炼字,②修辞, ③音韵, ④意境,⑤色彩等
语言美探究小结:
• • • • •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运用叠音词,语调铿锵,诵之上口。 精心炼字,一字传神。 运用诗化的语言或化用古诗文。 暗用典故。
余 光 中
绕汉烧 着魂我 那唐成 一魄灰 片仍, 厚然我 土萦的
——
布置作业
(1)运用“借景抒情”的技法,以 “在雨中”为题,写一段文字,不少于 300字。 (2)把该文和余秋雨的《〈山居笔记〉 小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写景特点、 语言特色、抒发的情感方面的异同。
第4段:阳台上,坐看晚景变幻成夜色,似乎 很缓慢,又似乎非常敏捷,才觉霞光烘颊,余曛 在树,忽然变生咫尺,眈眈的黑影已伸及你的肘 腋,夜,早从你背后袭来。 第5段: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 旁听。 第7段:半岛的天气一日数变,风骤然而来, 从海口长驱直入,脚下的山谷顿成风箱,抽不尽 满壑的咆哮翻腾。蹂躏着罗汉松与芦草,掀翻海 水,吐着白浪,风是一群透明的野兽,奔踹而来, 呼啸而去。
情思:好景虽美而乡愁难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望
月,是盘古的瘦耳冷冷 在天安门小小的喧哗之外 俯向古神州无边的宁静 夜深,香港黯了千灯 阳台一角便伸入北斗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那信一样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主要成就体现在诗歌和散文的创作 中,“乡愁”是他作品的一大主题。 因眷恋母乡,自命为“江南人”, 亦自称为“五陵少年”。

高中高一语文教案:沙田山居2篇

高中高一语文教案:沙田山居2篇

高中高一语文教案:沙田山居高中高一语文教案:沙田山居精选2篇(一)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沙田山居》的基本内容;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 能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句式结构。

【教学重点】1. 对课文进行整体理解;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3.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式结构。

【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2. 运用课文中的句式结构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导入】1. 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通过展示美丽的山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给人带来的宁静和舒适?”2. 导入课文。

通过了解学生对山居的印象,引导学生猜测本课文的主题:“本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有关山居的作品,是山居的作者对山居生活的描绘。

请大家猜猜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通过学生的猜测,导入主题。

【展示】1. 分段阅读法。

教师根据课文的段落特点,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进行阅读。

每读完一个段落,教师对该段落进行解读,解读时重点对该段落的意义和描写手法进行分析。

【梳理】1. 教师总结。

通过对每个段落的解读,教师总结课文的主旨和层次结构。

【拓展】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并通过课文中的例句,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这些词汇和短语。

【巩固】1. 句式练习。

教师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句式,并帮助学生理解其用法和结构。

让学生通过仿写练习,巩固所学的句式。

【达标】1. 课文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写一篇简短的课文分析,包括主题、结构、描写手法等要素。

【作业】1.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2. 背诵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和段落;3. 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高中高一语文教案:《沙田山居》导入: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示:分段阅读法梳理:总结课文的主旨和层次结构拓展: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巩固:句式练习达标:课文分析作业:阅读课文,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并完成课后习题。

沙田山居公开课教案

沙田山居公开课教案

《沙田山居》公开课教案导入课题:导入课题:巧妙串联教材,《荷塘月色》(第16课P156 )→修辞:通感→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引出引出 “乡愁诗人”余光中及其独特的乡愁文学世界。

(可布置学生一个阅读任务,在文中找找运用通感的句子)找运用通感的句子)一、说作者,引人入胜一、说作者,引人入胜有一位诗人说过:“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这就是余光中。

这就是余光中。

余光中:中国现代作家,祖籍福建永春人,1921年,重阳节,生于南京,1949年赴台。

1958年赴美国进修,年赴美国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并在美国任教四年。

并在美国任教四年。

并在美国任教四年。

返台后,返台后,返台后,在台湾师大、在台湾师大、政大任教。

1974-1985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年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这一时期是他创作上的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他创作上的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他创作上的辉煌的时期,本文本文本文《沙《沙田山居》等著名散文就写于此地。

田山居》等著名散文就写于此地。

1992年,重回大陆,43年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即“四度空间”: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把散文与诗比作自己的左右手,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称自己的散文是“左手的缪斯”,余光中这“左手的缪斯”我觉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散文(可结合余秋雨)他说:“这世界我来时收到她两件礼物,一件是肉身,一件是语文。

高一语文 《沙田山居》课件11

高一语文 《沙田山居》课件11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业
❖ 查找阅读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进 一步体会他的散文特点及蕴含其中的感情。
❖ 搜集有关“思乡”主题的文学作品,并为你 搜集到的作品写100字左右的推荐词,并把 它推荐给同学们。
乡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余光中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作者简介
余 光


余光中



关键词:
当代作家、学者 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四度空间”
万里念将归。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
况属高风晚, 峰头望故乡。
山山黄叶飞。
联系。
❖ 3、比较理解 ❖ 同样写一双眼睛:
❖ 有的作家说:她的瞳中溢出一颗哀怨。
❖ 有的作家说:她的秋波暗弹一滴珠泪。
❖ 4、语言创新
❖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学的词语的移用搭配,自己写 一两个句子,力求贴切、自然非一梦
咫尺大陆的烟云
多少浪子歌哭在江湖
思念亲人 盼望团聚
山外有山……
撼人的节奏 深夜的渔火 人为的骚音 《北望》小诗
思念的意境 乡 思念的氛围 愁 思念故乡
小结
❖诗化散文 ❖用细腻的文字表达含蓄的感情 ❖以乐景衬哀情
语言的诗意美:
❖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 运用叠音词,语调铿锵,诵之上口。 ❖ 精心炼字,一字传神。 ❖ 运用诗化的语言或化用古诗文。 ❖ 暗用典故。

广东省高一必修一语文《沙田山居》课件

广东省高一必修一语文《沙田山居》课件


青绿(青翠,青碧) 青绿(青翠,青碧) 山是青郁郁的连环 神秘(深沉) 神秘(深沉) 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 雄伟(巍然,磅礴) 雄伟(巍然,磅礴) 千山磅礴的气势如压
浩渺
山色如环, 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

碧蓝
海吹成了千亩的蓝田,无数的百 海吹成了千亩的蓝田,
合此开彼落
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下面的问题: 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下面的问题: 寻找美点:文中所描写的景色美不美? 寻找美点:文中所描写的景色美不美?请从 文中找出并朗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文中找出并朗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 说说为什么喜欢? 说说为什么喜欢? 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 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 也不能不下楼去” 说“也不能不下楼去”,这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的诗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文章结尾的诗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指导人:谭诗韵
《乡愁》 乡愁》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窄窄的坟墓,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窄窄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那头; 我在外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沙田山居
浅谈乡情
1、看谁说得多:请把你所知道的或看过的游 、看谁说得多: 子思乡的诗歌说给大家听听。 子思乡的诗歌说给大家听听。 2、展示所收集到的作者的作品和思乡的诗歌 、 资料。 资料。

2019秋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1课件:13 沙田山居

2019秋语文高中粤教版必修1课件:13 沙田山居
2.“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说说 该句的表达效果。
思维激活:注意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提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暗喻和借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 海风吹拂下的大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课文图解
3.文中写道:“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 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这两句非常有 意蕴,请简要赏析一下。
提示:化用了李白《山中问答》的诗句:“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 答心自闲。”而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营造出“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写出了山景的幽美和作者对幽美山景的喜爱。
4.“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 延伸着我的心弦”,这两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情感?
思维激活:“骚音”是指什么?铁轨伸向哪里?由此挖掘作者的情感。 提示:开往祖国大陆的火车是作者乡愁的寄托,鸣笛的震响,震动 作者的心魄;延伸的铁轨,牵动着作者的心弦。火车是作者乡愁与 故土联系的纽带,连接作者的梦境和思念。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祖 国大陆深深的思念与眷恋。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整体感知
自主预习
课文图解
合作探究
2.写作背景 1974年,余光中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居住在香港九龙半岛沙田 一处风景优美的山上,这里面朝大海,青山连环,山的渺茫处便是莽 莽苍苍的大陆。 “沙田”交代了作者所居住的地方,“山居”清楚地表明自己是住在 山上,同时,“山居”还含有隐居山中的意味。正是因为作者住在香港 沙田的山上才有机会站在楼上看山看海,才能听到火车的轰鸣声, 才触发了作者的乡愁。
问题导学 写法探究 积累与运用

【高中语文】沙田山居ppt精品课件14

【高中语文】沙田山居ppt精品课件14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沙田山居》课件

《沙田山居》课件

【提示】(1)“骚音” 是作者心中期待的声音,是 来自故乡的声音,这暗示着作者并不能做仙人而忘俗, 割不断的仍是故乡情。“乡愁”二字已经若隐若现了。 含蓄深沉地吐露了思国怀乡的情怀,表达了作者渴盼 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2)突出主题(或衬托、照应)。再优美再宜人 的山中景色也不能使我留在山中,因为有祖国在远方 召唤“下楼去”维护祖国统一。景愈美愈能衬托思念 家国之切。
闻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 高斋闻雁来。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阅读文本,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品读文本,感受文章的情思美。
1.了解作者
余光中,台湾当代作家、学者,祖籍 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因眷恋故 土,神游古典,自命为“江南人”,亦自 称为“五陵少年”。历任台湾师大、政 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 年。作品多次获文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
诵读体悟:
感受语言美和情思美。
一、品味语言美
1.文章第一段说:“18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
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这句
话用了什么典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知识拓展】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
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 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使用典故可以 使情感表达更丰富、更含蓄,也能使言辞更典雅、 更优美。
2.从全文看,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些特点?作者抓住
大海的哪些特点描写?
【提示】
青绿(青翠,青碧)
山是青郁郁的连环
神秘(深沉) 山
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
雄伟(巍然,磅礴)
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

沙田山居ppt实用课件20

沙田山居ppt实用课件20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1、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 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 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这一句好在哪里?
这句话化用了李白《山中问答》的诗句: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而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营造出“鸟鸣山更静”的意境,表达了山景 的幽美(大山的静谧)和作者对幽美山景的喜爱。
因为“我成了山人”,远离尘世的纷扰,
于是境由心生,在“我”眼里的山也就像 “禅机深藏的高僧”,看透世间万物的沉浮, 静观万物变化而不语,超凡脱俗,
但又有像李白与敬亭山一样“相看两不厌” 的相知相契。
2.“问余何事棲碧山”,“我”不回答,你来 回答原因。
答案:在山中人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清风明月做伴,山水撩人心怀。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沙田山居》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沙田山居》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沙田山居》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沙田山居》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沙田山居》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沙田山居》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创作的一篇山水田园诗,刻画了作者在沙田山居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

该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手法,对大自然和人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让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沙田山居》的诗意和意境,领会作者所表达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2.能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描述自然和人的关系,感知自然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3.能够进行文学鉴赏,欣赏经典的山水田园诗歌,理解唐代文学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沙田山居》的诗意和意境,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的塑造与感染;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山水田园诗的审美情趣,感知唐代文学对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Step 1:导入与验收(10分钟)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浪淘沙·北戴河》等诗歌,加深对唐代文学的了解;2.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自然与人的关系和山水田园诗的理解。

Step 2:感性理解(20分钟)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沙田山居》,感受诗歌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2.让学生自由表达诗歌中自然元素的感受,如何感知自然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Step 3:理性分析(30分钟)1.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分析诗歌中自然和人的关系,领会作者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和观察;2.通过讨论和课堂反馈,加深学生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认识,同时深入理解唐代文学的审美情趣。

【第二课时】Step 1:导入(10分钟)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沙田山居》的理解;2.介绍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Step 2:文学鉴赏(30分钟)1.选取几首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逐一讲解并进行鉴赏;2.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感知不同诗歌的审美特色和文学价值。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一《13 沙田山居》黄曼教案教学设计 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高中语文粤教必修一《13 沙田山居》黄曼教案教学设计 上课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

《沙田山居》教案
黄曼
1
沙田山居
余光中
(汕头市澄海华侨中学
黄曼)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仔细揣摩、分析文章优美语言,体味文章中蕴涵的乡愁。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2.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引导学生体会与感悟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传神的文字、含蓄的情感,充分理解作者笔下奇妙的美景与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乡愁。

教学重点
揣摩、分析文章中优美含蓄的语言,理解当中隐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含蓄的情感、传神的文字,充分理解作者的乡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由作者余光中导入。

关键词:当代作家、学者;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四度空间。

[感知]
播放音乐,让学生按要求完成阅读。

[探究]
1.沙田山居的位置在哪里?(海围着山,山围着我)2.文章分别写了山和海哪些特点?
3.既然沙田山居的日子如此惬意,为何作者心中还会感觉到不安?
4.为什么“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是“人为的骚音”,而不是撼天震地的“海潮与风声”?
5.其实,文章从一开始就已经泄露了作者心中的秘密那么,文中有哪些文字隐约透露着作者的感情痕迹?
[小结]
[作业]
搜集有关“思乡”主题的文学作品,并为你搜集到的作品写
100字左右的推荐词,并把它推荐给同学们。

推荐词格式:
[关键词]
[推荐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快速浏览课文
1、找出这篇文章以什么为 、
线索,写了什么内容? 线索,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明确: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 站在阳台上看山景” 索。全文描写的对象是作者在香港九 龙半岛沙田的一处居住环境---在阳台 龙半岛沙田的一处居住环境 在阳台 上看到的景色。蕴含着作者的乡愁。 上看到的景色。蕴含着作者的乡愁。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倍思亲” 到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 倍思亲”,到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上使人愁” 从柳宗元的“若为化作身千亿, 江上使人愁”;从柳宗元的“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散向峰头望故乡”,到余光中的 “掉头一去是 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故乡, 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故乡,已 是中国文人----游子的心灵家园。今天, ----游子的心灵家园 是中国文人----游子的心灵家园。今天,让我 们再一次怀一颗赤子之心去感受台湾诗人余光 中的思乡情怀吧。 中的思乡情怀吧。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 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 年出生于南京。 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 因眷恋故土,神游古典, 因眷恋故土,神游古典,自命为 江南人” 亦自称为“ “江南人”,亦自称为“五陵少 梁实秋评价说: 年”。梁实秋评价说:“余光中右 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 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 时无两。 时无两。” 诗集: 舟子悲歌》《五陵少年》 》《五陵少年 诗集:《舟子悲歌》《五陵少年》等。 散文集: 左手的缪思》《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散文集:《左手的缪思》《听听那冷雨》 等. 自称“大陆是母亲, 自称“大陆是母亲,台湾 作品风格: 香港是情人, 作品风格: 香港是情人,欧 是妻子, 是妻子, 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 余光中是个“ 美是外遇” 美是外遇” 。 诗人” 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 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 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 一般来说, --他痴情而率真 他痴情而率真。 --他痴情而率真 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 。 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 显得壮阔铿锵, 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 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并不仅仅是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光中个人的惆 怅,它也曾引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起一代台湾人、 起一代台湾人、 甚至所有海外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游子由衷的共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鸣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思考: 思考:
作者的乡愁是怎样体现的? 作者的乡愁是怎样体现的?
作者的乡愁在本文是含蓄而蕴藉 作者的乡愁在本文是含蓄而蕴藉 乡愁在本文是 的。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 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 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
借景抒情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2、“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 山外有山, 忽焉似有,有顾若无,那便是大陆 烟,忽焉似有,有顾若无,那便是大陆 的莽莽苍苍了 此句虽为写景, 的莽莽苍苍了。”此句虽为写景,但寄 予了作者怎样的情? 予了作者怎样的情? 寄予了作者淡淡的乡愁 情景交融) 对故乡的思念 淡淡的乡愁( 比喻。 寄予了作者淡淡的乡愁(情景交融)。比喻。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感受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的 海 峡
乡 愁 是 一 湾 浅 浅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的 乡 的 乡 船 乡 坟 愁 邮 愁 票 愁 是 墓 是 票 是 一 一 一 张 枚 座 窄 小 矮 窄 小 矮 的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2、文章那些段落主要是写景, 、文章那些段落主要是写景, 写了什么景? 写了什么景?概括之
明确: 明确:课文 第二、 六段主要写景; 第二、三、四、五、六段主要写景; 第二段: 天相应; 第二段:海天相应; 第三段: 中风光; 第三段:山中风光; 第四段: 势远眺; 第四段:山势远眺; 第五段: 中山色; 第五段:雾中山色; 第六段: 中奇观。 第六段:风中奇观。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余光中于1974年 1985 1985年任香港中 余光中于1974年—1985年任香港中 1974 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文大学中文系教授。文章就是他在香 沙田区山中居所“ 港临海的沙田区山中居所 俯仰天地, 港临海的沙田区山中居所“俯仰天地, 呼吸黄昏”十八个月之后写成的。 呼吸黄昏”十八个月之后写成的。发 表于1987 1987年 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 表于1987年,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 作者站在他那似家非家的阳台上, 作者站在他那似家非家的阳台上,望 大陆的莽莽苍苍” 心潮澎湃, 着“大陆的莽莽苍苍”,心潮澎湃, 用诗一样的语言, 用诗一样的语言,表现了对祖国及祖 国文化的热爱, 国文化的热爱,那深深的乡愁让人难 以忘怀 。
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思考:
1、找出段中对偶句式,并说说好处在哪里 找出段中对偶句式, 找出段中对偶句式 “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 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 任风吹,任鹰飞” “任风吹,任鹰飞” 忽焉似有,再顾若无” “忽焉似有,再顾若无”
整齐对称的句式能增加文采, 整齐对称的句式能增加文采, 读起来朗朗上口。 读起来朗朗上口。
品味余光中
1、“沙田”是哪里? 沙田”是哪里? 题目很容易让人 2、 “山居”是何意? 山居”是何意? 想起采菊的陶渊 1、与大陆仅咫尺之遥的 明,隐居终南山 的王维, 的王维 香港沙田, 香港沙田,在香港九龙半 ,有远离 尘嚣, 尘嚣, 是香港临海的一个区。 临海的一个区 超凡脱俗 岛,是香港临海的一个区。 的隐逸情怀和淡 山里的居所 居所。 雅的古典之美。 2、山里的居所。 雅的古典之美。 《归园田居》《山居秋溟》 归园田居》《山居秋溟》 》《山居秋溟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字音
碧湛湛zhàn 碧湛湛 莽莽măng苍苍 莽莽 樯桅qiángwéi 樯桅 大埔bù 大埔 鼾息hān 鼾息 赫hè 然 吟哦yín’é 吟哦
基础积累 肚脐qí 肚脐 朝暾tūn 朝暾 纤毫xiān 纤毫 奔踹chuài 奔踹 蟠pán 蜿 wān 肘腋yè 肘腋 衣袂mèi 衣袂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相对稳固的词语大胆地加以剖 明确: 明确: 重组, 析、重组,用他那非同一般的 妙言趣语, 妙言趣语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暗喻和借喻) 比喻( ,描绘出一种美轮美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暗喻和借喻)的 奂的景致, 奂的景致,以其超拔的才情和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海风吹拂下的大 独特的幽默显示了自身卓越的 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 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 文化品位。 文化品位。 ---他博学而深邃 ---他博学而深邃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对余光中来说, 对余光中来说,乡愁并不仅仅意味着浓浓的失落 更象征着沉沉的使命感。 感,更象征着沉沉的使命感。作为一个既承袭了 到了夜深, 2.“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 汉魂唐魄,又见识过欧风美雨的中国文人, 汉魂唐魄,又见识过欧风美雨的中国文人,他由 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 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 衷地希望自己能够固守中文的根基, 衷地希望自己能够固守中文的根基,化用西学经 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 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 验,“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 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 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 人的节奏撼我的心血来潮。 人的节奏撼我的心血来潮。”这句话中 心血来潮”怎么理解? “心血来潮”怎么理解? 这是海潮引发心潮, 这是海潮引发心潮, 心潮 这是乡愁之潮。 这是乡愁之潮。 乡愁之潮 内心的心潮起伏。 借海水的潮汐写内心的心潮起伏 借海水的潮汐写内心的心潮起伏。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基础积累
词语解释
黢qū黑: 很黑。 黑 很黑。 肩膂lǚ:脊骨 脊骨。 肩膂 脊骨。 氤氲yīnyūn:形容烟或气很盛。 形容烟或气很盛。 氤氲 形容烟或气很盛 蹂躏róulìn:践踏 比喻用暴力欺压、 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 蹂躏 践踏 比喻用暴力欺压、 侮辱或侵害。 侮辱或侵害。 辽阔。 敻xiòng远:远,辽阔。 远 远 辽阔 迤逦yĭlĭ:曲折连绵。 曲折连绵。 迤逦 曲折连绵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3 、“起风的日子 ,海吹成了千亩蓝 起风的日子, 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田 , 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 ”句运用 了 什 么 手 法 ? 请 大 家 分 析 其智慧、才情、 他的语言是学识、 表 达 效 他的语言是学识、智慧、才情、 文采的自然流露。 文采的自然流露。他把汉语中 果。
-----崔灏 《黄鹤楼》 -----崔灏 黄鹤楼》
欢 迎 潮阳实验学校指 导 许景远
3、“18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 18个月,也就是说, 个月 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 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 句用了什么修辞? 句用了什么修辞? 既用典又有意象。 既用典又有意象。 用了陶渊明和苏东坡的典,而这“ 用了陶渊明和苏东坡的典,而这“菊”这 不是一般的菊和月了, “月”不是一般的菊和月了,是一种具有特殊意 味的意象了。这两个典故,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味的意象了。这两个典故,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作者是沉醉于陶令东篱下的“悠然”,还是牵萦 作者是沉醉于陶令东篱下的“悠然” 着苏子月明“千里共婵娟”的梦幻?( ?(韵味绵 着苏子月明“千里共婵娟”的梦幻?(韵味绵 由于巧妙的用典, 长).由于巧妙的用典,使精彩的描写充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