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备课(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分别是: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综合与实践以及总复习。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围绕数学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以及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认识,理解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 培养学生对角的度量能力,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能够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乘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其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能够熟练进行除法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6. 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让学生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作用。
7. 通过数学广角,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
8. 通过综合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大数的认识:理解数的组成和大小关系,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 角的度量:理解角的分类和性质,运用角的度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三位数乘两位数: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其性质和特点。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 统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学科教学计划+导学案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为此,我将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班学生有42人,学生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个别学生知识基础较差,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计划大数的认识1.本单元教材内容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1.本单元教材内容: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画指定度数的角2.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一、教材编写意图。
在数与计算方面,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关系。
1(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内容包括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亿做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5.2画垂线(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5.2画垂线(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五章第二节内容——画垂线。
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垂线的定义和画法,理解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大家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垂线的定义和画法,难点在于理解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拿出一张白纸,用直尺和铅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然后在这条直线上任意选取一个点,用直尺从这个点画一条垂线。
2. 讲解垂线的定义:垂线是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交角为90度的直线。
请大家观察自己画的垂线,是否符合这个定义。
3. 讲解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垂线段是最短的。
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垂线段是最短的。
4. 讲解垂线的画法:画垂线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三角板,另一种是利用直尺和圆规。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学具,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垂线。
5. 例题讲解:请大家在白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然后在这个长方形上任意选取一个点,用直尺从这个点画一条垂线。
6. 随堂练习: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按照题目要求,画出垂线。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垂线的定义: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交角为90度的直线。
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垂线段是最短的。
垂线的画法:利用三角板或直尺和圆规。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大家在白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在这个三角形上任意选取一个点,用直尺从这个点画一条垂线。
答案:1.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是否已经掌握了垂线的定义和画法,以及垂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及时复习和巩固。
拓展延伸: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除了在平面几何中,垂线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例如,在建筑、工程、艺术等领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垂线的定义是本节课的核心,它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交角为90度。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亿以内数的认识》自学导读单一、温故知新1.10个一是(),10个十是(),十个百是(),十个千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地数到712.(2)从240一十一十地数到310.(3)从600一百一百地数到1000.3.2486是由()个千,()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
二、新课先知认真阅读课本第3页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3. 说一说什么是数位?亿以内有哪些数位?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尝试把第4页2题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5.说一说19612368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以及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三、自学检测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1、2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学案一、分层训练1.填空。
(1)一万是()个千,一千万是()个百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万位的右面一位是()位,左面一位是()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63845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8”在()位,表示()。
(4)在56后面添上()个0,“56”表示56个万。
2.判断。
(1)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都是计数单位。
()(2)一千一千的数,数十次是一万。
()(3)三万是三十个一百。
()(4)与“十万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分别是百万位和万位。
()3.写出横线上的数字表示的含义。
32086 93887 807398 698250二、拓展延伸1.用0、2、4、5、6、7、9组成的七位数中,最大的是多少?最小的是多少?2.绘制一个计数器并画出60427306,并说出这个数有几个万、几个一组成?《亿以内数的读法》自学导读单一、温故知新1.万级包括的数位是()、()、()、()。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学校----- 班级---- -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亿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通过拨计数器,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并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知道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并能熟练掌握“个级”和“万级”各个数位的顺序。
【学习重难点】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借助计数器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
【自学互助】(一)课前自学1、我们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那么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2、一(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5673是()位数,其中的5表示(),7表示()。
(二)课中自学1、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数(小精灵提示:计数器上哪一位上的珠子满10颗,就要向前一位进1。
)(1)照这样数下去:一万一万地数, 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独立阅读教材第3页,完成下题。
(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
如:个位、十位、百位、()位、()、十万位、百万位、()位、亿位等。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级,表示多少个();()位、()位、()位和()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
(4)75620003中的7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展示互导】大家把自学互助的结果展示给小组同学或者全班同学。
(可以交流这节课学到的新知识)【质疑互究】我的疑惑:【检测互评】我会填:(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8~80页例1.【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技巧,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培养计算能力。
2.经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2.估算。
3.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所学习过的口算,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口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课始,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为学习本课的新知奠定基础。
】二、探索新知1.师:四年级准备要举行一次联欢会,买来许多气球,现在在分气球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出示例1(1)情境图: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师:你会列式吗?为什么用除法?(3)师:口算80÷20,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不同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2.(肯定学生可行的想法)师:你们说的方法都可以。
但如果又买来了3个气球,大约可以分给几个班?你觉得怎么解决呢?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吧!3.师生共同归纳估算的方法: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结果。
4.完成书本79页做一做:师:比比谁口算、估算学得好,完成下面的各题,并想想每组上下两题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基础去自主探索口算、估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三、发展新知1.师:为了把联欢会的会场布置得更漂亮,他们还买来了许多彩旗,你们看!(1)出示例1(2)情境图:师: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2)师:怎样列式?怎样口算?(指名学生说不同的想法)2.想一想:这两道算式怎样估算呢?尝试在书本上写一写再跟同桌说说你自己的想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情况。
(课文第58页的例4,“做一做”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4、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研究问题,概括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变化。
课件一:为响应学校“节省零花钱,牵手好朋友”的号召,实验小学与希望小学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的活动,学生们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准备为希望小学的小朋友们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
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个美术颜料6元,买2盒要花多少钱?20盒呢?200盒呢?学生完成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试试看6×2=6×20=6×200=**小组交流。
教师出示课件二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出示课件三:根据8×50=400,直接写出积。
16×50=32×50=学生自做后教师演示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变化?学生完成下列计算,想一想有发现了什么?教师出示课件四,学生小组合作计算80×4=40×4=20×4=引导学生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第一课导学目标- 了解数字0-9的写法和读法。
- 通过数值比较和排序的练,提高数值认知能力。
- 练认识和使用比较符号。
第一课导学内容1. 展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依次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练比较数字大小:- 数字0-9的卡片随机排列,让学生按大小顺序排列。
- 给出两个数字,让学生用"<"、">"或"="来比较大小。
3. 进行实际比较和排序任务,如:身高排序、书籍数量比较等。
第一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数字0-9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 提示学生比较以下数字,并用适当的符号连接起来:- 3和5- 2和8- 7和7- 4和9- 0和6- 1和1- 6和2第二课导学目标- 研究数字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 掌握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会两位数相加和相减,并理解进位和退位的含义。
第二课导学内容1. 展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教学两位数的进位和退位概念:- 以36+7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和,再计算十位数的和,引导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 以58-9为例,先让学生计算个位数的差,再计算十位数的差,引导学生理解退位的概念。
3. 练两位数的相加和相减,巩固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第二课导学目标检测1. 出示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和读法。
2. 让学生计算以下加法并写出结果:- 25+6- 47+8- 51+9- 34+5- 19+73. 让学生计算以下减法并写出结果:- 98-7- 76-5- 63-9- 42-3- 15-8...(以此类推,继续编写导学案内容)小结本文档详细介绍了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每节课都包括导学目标、导学内容和导学目标检测,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字、数值比较和运算的认知能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导学案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作用。通过探索丰富的问题情景发展运算的含义,在保持基本笔算训练 的前提下,强调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运算方 法,加强估算,引进计算器,鼓励算法多样化。 2.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 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 ;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 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 ;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 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可以发现、描述、分析客观世界中多种多样 的模式,把握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学会用符号表达现实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关系,会初步进行符号运算。 4.体会方程和函数是刻划现实世界,有效地表示、处理、交流和传 递信息的强有力工具,是探究事物好发展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重要手 段,重视对简单现实头问题的建模过程,学会选择有效的符号运算程序 和方法解决问题,重视近似解法特别是图象解法。
全册课时安排:
一、大数的认识(15 课时) 1 亿有多大?………………………………………………………1 课时 二、角的度量(6 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11 课时) 1.口算乘法…………………………………………………3 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8 课时左右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8 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7 课时) 1.口算除法…………………………………………………2 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12 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 课时 六、统计(4 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 1 课时 七、数学广角(5 课时) 八、总复习(6 课时)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第【1】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第51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探索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将这一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概括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应用规律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提出问题1.师: 猴妈妈听说同学们的口算能力非常的强,想请大家帮帮它的忙,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猴妈妈要给小猴子们分苹果,每只小猴分6个。
师:猴妈妈还想知道分给2只小猴、200只小猴、2000只小猴分别需要多少苹果,哪位同学能帮帮它?板书结果:(1)2×6=12 (2)20×6=120 (3)200×6=12002.师:大家成功的帮猴妈妈算出了苹果数。
大家看,小青蛙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了!现在我们就以“小青蛙”为题作一个游戏-------“对对子”。
老师说前半句(一只青蛙一张嘴),大家说后半句(两只眼睛,四条腿)……师:其实里面有蕴藏着许多的的数学知识,老师考考你们:20只青蛙有几条腿,你能算出来吗?10只青蛙呢?5只呢?(4)4×20=80(5)4×10=40(6)4×5=20 (板书算式)3.师:在乘法算式当中,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它们的名字。
仔细观察,随着猴子数量的增多,苹果的数量也在增加。
随着因数的变化,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二、观察算式,再次探索(一)探索“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就乘几”的规律。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四则运算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材2、3页例1,练习一1~5题。
学习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应用。
学习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导学流程定向自学1、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
2、自学例1理解加法的意义。
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加法的意义。
3、理解减法的意义。
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减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减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观察以上三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
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观察算式,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和=()+()加数=()-()】【被减数=()+()减数=()-()】展示反馈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1~5题拓展提升猜猜我是几?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科书5—6页例2、3与“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学习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推理、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导学案第【1】篇〗《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乘法算式来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多少倍(几分之一)时,积的变化规律。
通过两组算式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及从下往上观察、猜想和验证,使学生专注于规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直接出示一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从上往下及从下往上观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发生变化时,积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验证和运用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时,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五、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总结、验证,自主探索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六、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帮助我们给庄家清除害虫,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有关青蛙的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根据这一规律请继续回答并写出算式。
5只青蛙几只腿?10只青蛙几条腿?20只青蛙几条腿?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4=2010×4=4020×4=80追问:观察以上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吗?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
秋学期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导学案上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导学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2)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3)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4)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5、6)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数的产生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用计算器计算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直线、射线和角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角的度量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角的分类和画法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口算乘法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笔算乘法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笔算乘法的练习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的乘法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积的变化规律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乘法估算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课题:练习课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四则运算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材2、3页例1,练习一1~5题。
学习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应用。
学习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导学流程定向自学1、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
2、自学例1理解加法的意义。
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加法的意义。
3、理解减法的意义。
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意,根据线段图写出减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减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观察以上三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
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4.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观察算式,你能得到的结论是:【和=()+()加数=()-()】【被减数=()+()减数=()-()】展示反馈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一1~5题拓展提升猜猜我是几?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习内容:教科书5—6页例2、3与“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学习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推理、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学习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
导学流程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那么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又是怎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定向自学1、乘法的意义:结合例2插图和第(1)题写出乘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乘法的意义。
2、理解除法的意义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并写出除法算式,组内合作归纳除法的意义。
合作探究: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观察以上三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
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我加上89得243。
600减去我得309.。
因数×因数=积商=被除数÷除数3.师归纳并小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观察算式,你能得到的结论是:【积=()×()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5、自学例3:关于0在加、减、乘、除中的特性。
组内讨论: 0能作除数吗?为什么?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说明:0不能作除数。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5。
0÷0不可能得到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展示反馈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
(独自完成,小组代表板演。
)2、完成教材练习二2、3、4题。
(独立完成后,选择不同类型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教材练习二1、5、6题。
第1题: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和理由,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第5、6题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和结果。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带括号的四则运算学习内容:教科书9页例4与“做一做”,练习三第1-3题。
学习目标:1、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导学流程定向自学:1、口算我最棒!12×4÷8= 100-72÷9= 35+25×4=72-32÷4= 78-58+36= 178-56×3=2、我是小算盘150+42×37 240÷80+71×133、自主探究例4合作探究: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2、小组代表展示。
3、师生总结带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
展示反馈1、组内完成9页做一做,小组代表展示。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2、3题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检查。
拓展提升在○内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号两边相等。
5○5○5○5=05○5○5○5=15○5○5○5=10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租船问题学习内容:教科书10页例5,练习三第4-6题。
学习目标: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导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可是,来到租船处老师犯难啦!你能帮老师解决难题吗?合作探究: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小组成员合作,一起去租船吧!展示反馈1、小组代表展示本组解决方案大伙分享方案,确定最优方案。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4题。
(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练习三第5题。
(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
4、完成教材练习三第6题和思考题。
(小组内讨论交流,合作完成,全班交流)拓展提升某单位22名男技术人员外出学习,晚上住酒店,三人间的每晚110元,两人间的每晚95元,他们怎样住店最合算?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习内容:教科书17、18页例1,2.练习五第1-5题。
学习目标1、探究并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3、会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正确的计算。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意义。
学习难点:会用不同方式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并能正确的运用。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导学流程情景图导入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图中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你能根据主题图,根据条件解决一下问题吗?(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定向自学:1、我的列式是:()。
我还可以列示为()。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结果是怎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我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组内交流)4、通过这几组算式,我的发现是:()。
5、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我与小组成员分享。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1、这个问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解答:方法一:方法二:2、通过计算发现计算结果()。
3、我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组内交流)4、通过这几组算式,我的发现是:()。
5、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结合律:(),我与小组成员分享。
展示反馈1、教材18页“做一做”,根据运算定律填空,独自完成,代表回答,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五第1题,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
3、教材练习五第2、3、4、5题,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然后组内交流检查。
拓展提升(△+☆)+○=△+(☆+○)运用了加法()律△+☆=☆+△运用了加法()律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加法简便计算学习内容:教科书20页例3,练习六第1-2题。
学习目标:1、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导学流程复习旧知导入根据运算定律,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45+56=56+□(145+52)+48=145+(□+□)a+b=b+□ 64+(36+125)=(□+□)+125定向自学:(自学课本20页例3。
)自学提纲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根据题意你的列式是:()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小组成员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合作探究:1、对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进行讨论。
2、各小组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小组实时提出问题让他们解决。
展示反馈1、组内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88+75+12 79+145+21 135+39+65+115+137+45+63+50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填上适当的数。
48+()=72+() a +38=38+()369+258+142=369+(258+ )(23+47)+56= 23+( + )654+(46+a)=(654+46)+( )拓展提升:用简便方法计算1+3+5+7+9+11+……+29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减法的性质学习内容:教科书21页例4,练习六第3-9题。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程。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
学习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导学流程定向自学分组计算,下面两组题,比赛看哪组同学既对又快?第一组第二组72-6-4 72-(6+4)85-8-2 85-(8+2)126-70-30 126-(70+30)发现:观察三组等式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呢?(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组内解决教材21页例4.1. 尝试各种算法,计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算法最多。
2.全班汇报交流展示反馈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1、2题,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
2、完成教材练习六第3题先组内交流理解图意,再解答。
3、完成教材练习六第5、7、8题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拓展提升1000-1-91-2-92-3-93-4-94-5-95-6-96-7-97-8-98-9-99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习内容:教科书24页、25页,例5、6.学习目标:1、知道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