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研究生固体力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几点拙见
固体物理学教学难点及对策
)上好绪论课。在绪论课上重点介绍固体物 理学在人类科技史上的突出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固 体物理学的拓展与融合给材料科学、电子科学等带 来的飞跃式发展,如高温超导体、准晶体、石墨烯 和巨磁阻效应等等。多利用图片、动画片等将搜集 和整理到的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学 科发展动态等内容展示给学生,以便拓展学生的视 野,激发起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明确努力 方向。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马永轩(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期
马永轩 固体物理学教学难点及对策
到 函数。但由于多数学生对 函数的意义理解得 格热传导、电导、超导体电阻及半导体电子非竖直
不够好,故此讲法难以达到领会倒格子的目的。笔 跃迁等现象时表现为粒子性(声子)。这样通过站
胡显佑 龚德恩 线性经济模型及其数学方法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中
孙继广 矩阵扰动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曾力生 增加价值率的一致性条件及其对偶问题——兼评“理 想”或“最佳” 产业结构向量及其特征分析 数量经济技 术经济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者认为应采用以下通俗讲法。学生刚学过“量子力 在物理学更高层次规律上来审视,就很容易领会声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范文
《工程力学》学习心得范文《工程力学》是一门工科必修课程,主要介绍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
在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理解到力学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力学分析方法。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学习心得。
首先,要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力学是一门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学习力学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质点、刚体、力、力矩、平衡、向心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同时,我们还要熟悉和掌握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等力学基本原理。
只有牢固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力学知识。
其次,要掌握力学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力学分析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关键,而掌握合理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对于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在学习《工程力学》课程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分析受力系统的平衡条件,运用自由体图和受力分析法解决平面力系统的问题,运用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解决动力学问题等。
在进行力学分析时,我还发现了一些常见问题的解题技巧,比如利用虚拟功原理求解结构平衡问题,利用动量守恒解决碰撞问题等。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力学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此外,要善于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工程力学》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去。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许多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练,学习了如何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何计算杆件的受力状态,如何设计一个稳定的桥梁,如何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等等。
通过分析这些实际问题,我明确了力学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也培养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最后,要进行实践操作和动手实践。
学习理论知识只是力学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进行实践操作和动手实践。
在学习《工程力学》课程期间,我积极参加实验课程,通过搭建实验装置、操作仪器、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等,深入理解力学的实际应用。
同时,我还通过参加一些工程实践项目,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桥梁、构造一个小型机械装置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张丹亮1307021050 论文
固体物理基础专题研究学习心得和建议13级物理学术班张丹亮学号:1307021050 固体物理基础专题研究这门课程主要是对固体物理理论的专题化研究,是固体物理理论的深化,通过学会使用相关软件模拟计算晶体的一些性质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了固体物理。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固体物理是很抽象的,在于他研究的对象已经不是一般的某个体系,而是涉及组成物体的原子分子之间的结构能量问题,有些类似于原子物理,但又不一样。
想要学好固体物理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难记的公式和复杂的推导,关键是理解固体物理中引进的其它物理分支中没有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举个例子,一开始介绍倒格矢,概念很抽象,但是它的目的是研究晶格,晶体性质的,那么就需要站在晶体结构的角度理解它;研究满带,空带,就需要联系分子之间能量来理解它。
要区分微观和宏观研究方法的不同,不要带着以往学物理的方法来学习固体物理。
固体物理作为物理专业一门比较难学的课,大部分学生觉得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1.基础不扎实。
固体物理是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有很多统计力学的应用。
分析力学用的不多,但涉及的东西都是理解的关键,比如正则方程,简正模,变分法,有的时候分析力学成了从第一性原理到第二性原理的桥梁。
这就造成了一些初学者看固体物理教材时到处看不懂,因为他们连构建这座大厦所用的混凝土和脚手架都不熟悉。
2.所花时间太少。
固体物理作为我们专业的限选课,大部分学生除了上课听讲外课后就很少花时间了,这就导致有些人觉得上课讲的知识点听得懂,但是时间久了大部分知识就遗忘了。
3.学习方法不当。
固体物理作为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桥梁,涉及的东西相对琐碎,我觉得建立模型是固体物理最重要的思想。
现实中的物质太过纷繁,我们必须通过一些模型来简化,而这些模型的建立又基于物质的最基本特征。
因此学习固体物理时一定要把建模放在第一位。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觉得开设固体物理专题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我也觉得在一周四个课时中前两个课时学习固体理论知识,后两节课学习模拟计算是合理的,因为在学习固体物理理论后,大部分人会觉得有些知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而后两节课的模拟计算直接形象的展现了一些物理模型,这样就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浅谈固体物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固体物理基础课程小论文
浅谈固体物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固体物理基础课程小论文姓名:学号:班级:新能源1301时间:2015年12月浅谈固体物理学中的基本理论摘要:固体物理是物理学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学科之一,它从电子、原子和分子的角度研究了固体的结构和性质。
它与普通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材料科学,特别是量子力学等学科有着密切关系。
固体物理着重研究的是晶格振动和晶体的热学性质、自由电子论和能带理论、半导体、固体的磁性、超导体等。
本文将一固体物理基础课程所学内容为基础,结合所看所思所感对固体物理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作出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固体物理;能带理论;晶体缺陷;晶格振动;红外物理1.晶体参数及固体物理中的态函数1.1晶体参数不同的晶面和晶向具有不同的原子排列和不同的取向。
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质、力学行为、相变、X光和电子衍射特性等都和晶面、晶向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研究和描述材料的性质和行为,首先就要设法表征晶面和晶向。
为了便于确定和区别晶体中不同方位的晶向和晶面,国际上通用密勒(Miller)指数来统一标定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1.1.1晶向指数[uvw](1)建立以晶轴a,b,c为坐标轴的坐标系,各轴上的坐标长度单位分别是晶胞边长a,b,c,坐标原点在待标晶向上(2)选取该晶向上原点以外的任一点P(xa,yb,zc)(3)将xa,yb,zc化成最小的简单整数比u,v,w,且u∶v∶w = xa∶yb∶zc(4)将u,v,w三数置于方括号内就得到晶向指数[uvw]1.1.2晶面指数(hkl)(1)建立一组以晶轴a,b,c为坐标轴的坐标系,令坐标原点不在待标晶面上,各轴上的坐标长度单位分别是晶胞边长a,b,c(2)求出待标晶面在a,b,c轴上的截距xa,yb,zc(该晶面与某轴平行,则截距为∞)(3)取截距的倒数1/xa,1/yb,1/zc(4)将这些倒数化成最小的简单整数比h,k,l,使h∶k∶l= 1/xa∶1/yb∶1/zc(5)如有某一数为负值,则将负号标注在该数字的上方,将h,k,l置于圆括号内,写成(hkl),则(hkl)就是待标晶面的晶面指数1.1.3倒格子由于一个晶面系包含所有个点,而任意两格点间所通过的平行晶面数总是个整数。
固体物理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固体物理学习心得篇一:学习固体物理后的感想学习固体物理的感受经过了十几周的学习,我们这门《固体物理学》也结束了最后的任务,虽然说这门课对于咱们专业的同学来说总体上难度很大,但是在您的指导下,同学们还是基本能够按时出勤,最重要的是达到了开设这门课的最初用意,能够为我们以后学习和了解更多物理学相关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物理类基础课,包括晶格结构、晶格振动与热性质、固体电子理论、半导体、固体磁性质、绝缘体、介电体等部分。
这门课程系统介绍固体物理研究的基本理论与重要试验方法提示丰富多彩的固体形态(如金属、绝缘体、磁性材料等)形成的基本物理规律,给出研究这些固体的实验(如x光衍射、中子散射、磁散射等)设计的基本原理。
简单地说,固体物理学的基本问题有:固体是由什么原子组成?它们是怎样排列和结合的?这种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在特定的固体中,电子和原子取什么样的具体的运动形态?它的宏观性质和内部的微观运动形态有什么联系?各种固体有哪些可能的应用?探索设计和制备新的固体,研究其特性,开发其应用。
其实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的性质、它的微观结构及其各种内部运动,以及这种微观结构和内部运动同固体的宏观性质的关系的学科。
固体通常指在承受切应力时具有一定程度刚性的物质,包括晶体和非晶态固体。
固体的内部结构和运动形式很复杂,这方面的研究是从晶体开始的,因为晶体的内部结构简单,而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较易研究。
晶体或多或少都存在各种杂质和缺陷,它们对固体的物性,以及功能材料的技术性能都起重要的作用。
半导体的电学、发光学等性质依赖于其中的杂质和缺陷;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艺中控制和利用杂质及缺陷是极为重要的。
非晶态固体的物理性质同晶体有很大差别,这同它们的原子结构、电子态以及各种微观过程有密切联系。
从结构上来分,非晶态固体有两类。
一类是成分无序,在具有周期性的点阵位置上随机分布着不同的原子或者不同的磁矩;另一类是结构无序,表征长程序的周期性完全破坏,点阵失去意义。
力学研究工作心得体会(2篇)
力学研究工作心得体会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体力学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进行力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以下将分享给大家。
首先,力学研究需要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
力学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掌握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在研究过程中,要能熟练运用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等基本原理,以及力的合成、分解、平衡条件等相关知识。
其次,力学研究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
力学是一门数学较为深入的科学,研究中经常会用到数学工具和方法。
在运动学研究中,要熟练运用微分、积分等数学运算;在动力学研究中,要能运用微分方程、积分方程等数学工具解决问题。
因此,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对力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力学研究需要具备良好的实验技能。
力学的研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实验来验证理论,并获得实验数据。
因此,研究者需要具备合理设计实验的能力,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出实验数据。
同时,还需要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利用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此外,力学研究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力学是一门总结归纳性很强的科学,需要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总结出规律和定律。
因此,研究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归纳和演绎能力,能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普遍规律。
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逻辑严谨地进行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力学研究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力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研究问题所涉及到的领域较为复杂和广泛。
因此,研究者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够在既有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突破,提出新的观点或新的解决方法。
同时,力学研究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合作,共同攻克问题。
最后,力学研究需要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
力学是一门相对复杂繁琐的学科,从事力学研究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研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需要付出辛苦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谈谈怎样学好理论力学
谈谈怎样学好理论力学
口张俊臣
理论力学是工科院校相关专业 的~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怎样 学好这门课程是许多同学关心的问 题。
学好理论力学不仅为学习一系 列后继课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 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打下必要 的基础,也为进一步探索新的科学 领域准备好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使之初步掌握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 方法与能力。
张俊臣 湖北襄樊市工业学校
中国轻工教育 CHINA EDUCATION OF LIGHT INDUSTRY 2004,""(4) 1次
引证文献(1条)
1.陈立红 学习理论力学的几种方法[期刊论文]-高师理科学刊 2006(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qgjy200404038.aspx 授权使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区)(中国地质大学),授权号:ff56dfc5-2813-4b7b-8bba-9df1013dc2f0
关于固体物理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关于固体物理教学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固体物理学》课程是材料物理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材料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固体物理学》,为学习后续专业课以及从事有关固体材料教学、科研和生产等方面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因此,根据材料专业的特点,如何使学生充分掌握固体物理知识,这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等是一个较高的要求。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工作中,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心得体会:一、加强教学内容现代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固体物理的教学内容,使之内容较为齐全、体系较为完整。
同时精选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物理等教学内容,尤其要把那些已成为现代科技重要基础的近代物理知识和理论列为教学的辅助内容,使学生对物理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加强经典和近代内容的相互渗透和教学相关性,注意用现代科技和人类科技进步的眼光来认识、审视、组织和讲授经典内容,使学生不仅认识到经典内容的历史贡献,而且能体会到经典内容在今天科技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扩大教学内容中定性和半定量描述的比重,使学生充分领悟物理问题的精华,强调揭示物理思想和方法的内涵。
建立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最优知识体系,除通常的基本教学内容之外,像流体力学、声学、几何光学、物性学等在工程科技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本内容都有所反映。
重视例题、习题、思考题以及考试题的实用价值,从生产实践、科研工作和科技应用中提炼和归纳出各种典型的物理模型,获取真实的数据,提供实际条件,使学生在物理课学习和训练中贴近实践和时代。
二、加强能力培养,活化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固体物理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冒尖、创新和标新立异。
例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来交流和汇报各自的学习情况,介绍各自分析和研究的结果,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学习、促进,让学生从知识运用、技能训练、语言表达和归纳总结诸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表现。
教师应参与学生的集体讨论,但主要是提问题、设障碍、启发思路和引导争论,而不是“抱”着学生走,这对教师的水平要求相当高。
研究生弹性力学学习心得
弹性力学也称弹性理论,主要研究弹性体在外力作用或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从而解决结构或机械设计中所提出的强度和刚度问题。
在研究对象上,弹性力学同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之间有一定的分工。
材料力学基本上只研究杆状构件;结构力学主要是在材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杆状构件所组成的结构,即所谓杆件系统;而弹性力学研究包括杆状构件在内的各种形状的弹性体。
弹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弹性物体在外力和其它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和内力,也称为弹性理论。
它是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塑性力学和某些交叉学科的基础,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工、航天等工程领域。
弹性体是变形体的一种,它的特征为: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变形,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除去外力后物体即恢复原状。
绝对弹性体是不存在的。
物体在外力除去后的残余变形很小时,一般就把它当作弹性体处理。
弹性力学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人类从很早时就已经知道利用物体的弹性性质了,比如古代弓箭就是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
当时人们还是不自觉的运用弹性原理,而人们有系统、定量地研究弹性力学,是从17世纪开始的。
发展初期的工作是通过实践,探索弹性力学的基本规律。
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是R.胡克于1678年发表的弹性体的变形与外力成正比的定律,后来被称为胡克定律。
第二个时期是理论基础的建立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是,从 1822~1828年间,在A.-L·柯西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明确地提出了应变、应变分量、应力和应力分量概念,建立了弹性力学的几何方程、平衡(运动)微分方程,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广义胡克定律,从而为弹性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弹性力学的发展初期主要是通过实践,尤其是通过实验来探索弹性力学的基本规律。
英国的胡克和法国的马略特于1680年分别独立地提出了弹性体的变形和所受外力成正比的定律,后被称为胡克定律。
牛顿于1687年确立了力学三定律。
同时,数学的发展,使得建立弹性力学数学理论的条件已大体具备,从而推动弹性力学进入第二个时期。
固体力学基础和结构优化
固体力学基础和结构优化固体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是现代工程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
而结构优化则是通过数学、计算机和工程力学等方法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更加经济、可靠、轻量化的结构。
固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力学基本原理、应力、应变、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等。
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应力和应变,根据固体的性质可以分为弹性体和塑性体。
弹性力学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规律,根据材料的性质可以分为线弹性和非线弹性。
线弹性假设了应力和应变之间的线性关系,非线弹性研究了应力和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在极限载荷或超过材料抗力时,物体可能发生破坏,这时需要借助断裂力学来研究物体的破坏行为。
断裂力学是研究材料在应力场和应变场中,如何扩展和传播导致破坏的裂纹形成和破裂的学科。
在了解了固体力学的基本理论之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理论来进行结构优化的设计。
结构优化是指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优化设计方法改进结构的性能,并寻求最佳的结构形式。
优化设计可以通过减小结构重量、降低应力和应变、提高结构自然频率等方面来提升结构的性能。
结构优化方法主要分为传统优化方法和现代优化方法。
传统优化方法包括直接搜索法、系统搜索法、逐级法、响应面法等,这些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理解和计算,但在复杂的结构优化问题上效果较差。
现代优化方法主要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结构优化问题,但计算量较大。
在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经济性和可制造性等。
通过调整结构的材料选择、截面形状、连接方式等来达到最佳的设计结果。
在实际工程中,固体力学和结构优化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航空航天工程中,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减轻飞机、火箭等的结构重量,提高载荷能力和燃油效率;在桥梁工程中,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减小结构挠度,提高刚度和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确保安全。
力学教学反思
力学教学反思力学教学反思力学不仅是物理学中的经典学科,也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是关于力学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篇一:理论力学总体教学反思理论力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系统性较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密切,想要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必须适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助于灵感的闪现,创设愉快的情境氛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良好的思维情境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迫切探求新知的学习环境,是一种敢想善思创造性学习的情境。
这种情境的产生来源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我们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做到“六让”,即:让学生独立观察,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动口表达,让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标新立异,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诱导、激励,如“为什么”和“扩散性提问”,如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可能性,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创造一种宽松富有活力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造灵感,积极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主渠道,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思维过程和思维特点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发现过程和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
1.注重思维过程和特点的训练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迂回间接的途径寻求问题答案的认识活动,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活动,它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联系和关系,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等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思维活动的特点,加强对学生思维活动间接性和概括性的训练,精选精讲授课内容,着重讲清“问题是什么”,“问题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此问题的现象反映了什么”,让学生通过思考掌握基本概念,弄清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在每章节结束后将所学的知识总结概括成一幅思维流程图,形成一个高层次的概要性认识,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理论力学课程学习心得
理论力学课程学习心得理论力学学习心得当我第一次拿到理论力学这本书,我就有种很强烈亲切感。
这倒不是因为书里的内容跟高中物理或大学物理有多少相似,而是我感觉到这是一片适合我思维去发挥的天地。
应该说我从很早就喜欢物理,物理那种对称简洁玄妙之美一直牵动着我。
经典力学是已经发展十分完善的一门学科,其基本的理论十分的简单,但其演绎又十分得复杂,深刻。
几个屈指可数的基本定理就可以描述我们宏观低速世界所有物体的运动规律。
老师上过的一堂复习课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整本理论力学,除了下册的分析力学部分,上册就简单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部分,而每一部分归纳起来就是几个简单的方程。
老师最后还开玩笑说整本书复习完了,可一黑板都没有写完。
那是我也会心笑了,这是一种简单中的美感。
理论力学不像是生物化学,很多知识要靠记忆去扩展,这是一门更多得靠逻辑和推理去构建知识构架的学科。
而我就是喜欢这种在少的基本定理中演绎庞大理论体系的学科。
我对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并不擅长,但我喜欢在错综复杂的力学体系中用最基本的东西去思考,解决问题,并想出自己真正有个性的办法,我也觉得这样对自己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才是有帮助的。
而理论力学又不同于以前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其分析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接近实际,对问题的剖析也更加深刻,因此对思维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激起人的兴趣。
当然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还是碰到了很多的困难的。
虽然我喜欢这门课的思维方式,可要学好这门课确实是需要付出精力的。
正如老师在学期始所说的,理论力学知识并不多,但是很灵活,有时可能一道题目要花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来做,在学习过程中,我也确实经历了这样的做题过程。
有时觉得会烦躁,但最后静下心来好好把书上的内容系统地过一遍,有时甚至往复地看好多遍,直到自己真正理解,成为让自己接受的知识。
这样就好像给自己装好了武器,再去做题往往就会顺利得多。
理论力学的难点不在于知识的多,而是真正要学好这门课,对其中没一点知识必须有足够深的理解,然后各种综合性交叉性的题目也便能很自然得想到用书中不同的知识去解决。
力学反思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学科,涉及力学原理、力学模型、力学计算等方面。
在力学学习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惑,也收获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本报告将对我学习力学的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掌握力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力学学习过程中的挑战与困惑1. 理解力学概念困难在学习力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力学概念较为抽象,如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动量守恒等。
这些概念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公式来理解和掌握,但有时仍然难以完全理解。
2. 数学计算能力不足力学学习中,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如积分、微分、矩阵等。
然而,我在数学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在力学计算中遇到困难。
3. 力学模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差距在实际应用中,力学模型往往过于理想化,无法完全反映现实情况。
这使得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力学模型,导致问题解决效果不佳。
4. 力学实验操作不规范力学实验是力学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我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对实验原理和步骤不够熟悉,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三、力学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1. 深入理解力学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力学概念,我采取了以下方法:(1)查阅相关教材和资料,了解概念的定义、原理和应用;(2)通过实例分析,将力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3)多做习题,巩固对力学概念的理解。
2. 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为了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如代数、几何、三角等;(2)多做数学题,特别是力学相关的计算题;(3)请教老师或同学,解决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熟悉力学模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为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我采取了以下方法:(1)了解各种力学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2)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力学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多做力学题目,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4. 规范力学实验操作为了提高力学实验能力,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熟悉实验原理和步骤,确保实验操作的正确性;(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实验数据;(3)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
固体物理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固体物理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作者:丁汉芹来源:《大学教育》2016年第12期[摘要]固体物理是物理学专业和材料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应用非常广泛。
笔者从分块教学内容,重视章节联系;优化传统模式,巧用信息技术;培养科学思维,注重启发引导;立足书本知识,渗透前沿科学等方面介绍了固体物理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探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关键词]体物理;教学;心得体会[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29-02固体物理是物理学专业和材料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固体的微观结构、物理性质和固体中的粒子运动,涉及力、热、电、光、磁和声等领域。
当今所取得重大进展的纳米材料、超导、半导体等现代技术都以固体理论为基础。
固体是包含众多粒子的复杂的多体体系,种类繁多,内容异常丰富。
因为知识面广,用到的理论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较难掌握,和刚学完的理论脉络清晰的四大力学比较起来,常常理不清头绪,总感觉乱成一团。
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习惯,他们在学过理论物理课程之后,喜欢欣赏从基本定理、定律出发进行数学推导演绎的过程,实际上这不是固体物理的主要部分。
对学生来说,清晰的物理图像和想象力对学好固体物理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要求老师不要让学生沉陷于繁琐冗长的推导计算之中,而要选择绝大多数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讲解,尽可能地把物理图像和基本概念讲述透彻清楚,一些高难度的数学推导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让学生对物理概念、原理和物理模型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是固体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侧重点。
在进行推导过程复杂但是结论又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给出结果,这种做法是多数学生都能接纳的。
对于那些极少数需要更深层次学习的学生,我们可以将具体的数学物理推导过程放在课下,尽量让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探究,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与老师进行探索与讨论。
另外,教师对于较为详细的固体器件所涉及的技术问题也要尽量减少描述。
基础力学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基础力学课程无疑是一门至关重要且极具挑战性的学科。
通过对力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我对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基础力学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力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从建筑物的设计到交通工具的运行,从生物体的运动到宇宙的演化,力学知识无处不在。
通过学习基础力学,我认识到力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如工程、医学、生物学等。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深入学习力学的决心。
二、严谨的逻辑思维基础力学课程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必须遵循严谨的逻辑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以下几种思维习惯:1. 分析问题:在遇到力学问题时,首先要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结果。
2. 梳理思路:根据已知条件,梳理出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步骤。
3. 推理过程: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推理过程的严密性,确保每一步都符合力学规律。
4. 总结规律:通过对多个实例的学习,总结出力学规律,提高解题效率。
三、实践能力的提升基础力学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实验仪器、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这些实践技能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正确使用力学实验仪器,如弹簧测力计、天平等,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2.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了我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四、团队协作精神基础力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在实验、讨论和作业等方面,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以下是我对团队协作的一些体会:1. 互相尊重:在团队中,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倾听他人的观点,共同探讨问题。
2. 互相帮助: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主动伸出援手,共同解决问题。
对于研究生固体力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几点拙见
塑性力学分四章,分别为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与 解法、塑性力学平面问题、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 与安定性、金属塑性成型的力学分析。
在塑性力学的应用专题方面,不同专业的差别很 大。因此在本课程最后几周布置学生通过向本专 业高班同学学习和文献调研写出报告。
课程教学内容和几点教学理念
工程专业的弹塑性力学
工程专业的弹塑性力学
工程专业的弹塑性力学
有限元商用软件已经深入到各个工程部门的设计 制造之中。如果不掌握固体力学的基础理论,很 难避免计算出错,原因往往是计算模型不合理。
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常常在相应的工业部门成 为骨干人才,也往往成为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拍 板人,使他们掌握坚实宽广的固体力学理论基础 十分重要。
课程设置的出发点
以上拙见供参考 本人已退休并离开教学岗位多年,本专业的固体力学基础理论课程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工程专业的弹塑性力学课程一直还由当初和我合作的年轻老师在主讲,并且评上了学校的精品课。我们的讲义还没有写成教科书,因此也很希望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欢迎批评指正。
结 束 语
Thank You !
FOR WATCHING
力学专业的固体力学基础
考试题型的改革
力学专业的固体力学基础
2
1
建模题针对给出的问题建立力学模型,并写出相 应的数学模型,包括方程和定解条件。
通常习题集中份量最大的求解题,降到30%。
数学推导和证明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每次考试 都宣布,弹性力学变分原理的推导证明必考。因 此同学们对此重点内容必须做充分的准备。
几点教学理念 课程并不试图给同学们展现一个完美的封闭的理 论系统,而要把一系列的简化假设交待清楚。正 像我们当老师的不可能对力学的各个分支都十分 熟悉一样,在一门课程中也不可能把一切讲解清 楚。重要的是让同学们知道,一些简化假设不能 满足时会出现非线性等更复杂的情况。
《固体物理导论》教与学反思
《固体物理导论》教与学反思作者:韩成良周敏庄林林胡进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19期摘要:《固体物理导论》是我校无机非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我校无机非本科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功能材料与技术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固体物理方面的知识。
本文总结了笔者十多年来在固体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感受和体会,结合许多学生的学习心得,指出目前《固体物理导论》课在我校无机非专业本科生中教与学两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改善教学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固体物理;教学问题;独立学习;教学反思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08-02一、引言固体物理中的相关理论已在磁学半导体、超导和激光等现代科学研究领域获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迅速转变为实际生产力,并带动了相关信息科学技术群的高速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末,“固体物理”被采纳为我国物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固体物理通过研究和学习固体的结构及组成固体的粒子之间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来阐明其性能和用途,涉及内容包括固体中的原子结构、晶体结合规律、固体电子运动方程及能带结构、金属导体的导电机制、半导体的基本原理和超导性的基本规律等,因此,“固体物理”已成为物理学科和材料学科的专业主干课之一。
本文从合肥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系目前的固体物理本科教学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并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考评方式和方法提出合理改革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改善教学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体会首先,学生普遍反映固体物理这门课程的难度比较大,即使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和做笔记,仍然有多数学生反映还存在对许多概念模糊不清和不能理解的现状,无法对本课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理论力学学习心得
篇一:理论力学学习体会理论力学学习体会——理论力学所培养的能力学习每一门科目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能力的培养,学习数学是去学习思维,学习历史是去学习智慧......那么学习理论力学呢?很多人觉得理论力学很枯燥,学起来的时候感觉彻底颠覆了自己的思维,像高中学习的物理什么的都变成错的了,有时候解下一道题时又感觉上一道的理论是错的,最后都不知道到底该用哪种方法去理解了。
其实,这只是在初学的时候所有的感觉。
理论力学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学习,不过又不仅仅是这样,其中的实际问题的探讨又能帮助我们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待事物的灵活性等等。
学中,一题多解的例子更多,可以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也可以用达朗贝尔原理求解,或用动力学普遍方程求解.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相同题型尽量用不同方法求解,做到各种方法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灵活,遇到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广开思路,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出最佳方案.利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创新意识。
抓住概念与定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杂的绝对运动,先将其看作由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组合而成,然后研究三种运动之间的速度关系、加速度关系,再利用这些关系求解绝对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们要善于思考,然后注意分析的过程和解决的办法.一旦理解了这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可以触类旁通,并灵活应用.借助多种形式培养表达能力。
受力分析时,需要准确、清晰地画出受力图;运动分析时,需要准确、清晰地画出速度图、加速度图;计算求解时,需要列出各种方程式。
通过这些,可以培养我们的图像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理论力学的学习是一个多种能力的培养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要一味的为了学习而学习,不满足于仅仅是完成作业。
上面的论述中对理论力学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理论力学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习的时候可以把各部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既带着这些目的去学习它,又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东西。
理论力学学习体会模板(2篇)
理论力学学习体会模板理论力学是一门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也是其他工程学科的基础。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我在学习理论力学中的体会。
首先,理论力学的学习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
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知识进行推导和计算。
例如,求解质点的运动方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等等都需要运用到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
因此,我们在学习理论力学之前,要先对这些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巩固,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力学的知识。
其次,理论力学的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演练和实践。
理论力学是一门以实例为基础的学科,只有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和计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力学的知识。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我经常通过做习题、解析经典问题等方式来巩固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我逐渐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力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理论力学的学习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导和证明,要善于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并建立正确的逻辑推理关系。
只有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力学中的知识。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我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和解题,逐渐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此外,理论力学的学习需要具备耐心和毅力。
理论力学是一门基础而又繁复的学科,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复杂的概念和推导过程,需要反复思考和演练。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我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一些概念和推导过程。
但是,只要能够保持耐心和毅力,不断地去分析和思考,我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理论力学的学习需要进行不断的综合和拓展。
理论力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学习理论力学的过程中,我也积极地进行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