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系统总论及热性惊厥精品PPT课件
小儿神经系统总论及热性惊厥
引起喘息的常见病毒
? 人偏肺病毒():2001年发现,临床过程 与相似,也是3岁以前喘息相关病毒,尤是 在冬季,但症状不像感染那样严重。
引起喘息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见病毒
? 流感病毒()属正黏科病毒,引起下呼吸 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在冬季3岁前 流感与喘息明显相关,但其检出率较低。
引起喘息的常见病毒3
? 副流感病毒(尤其是3)亦是引起毛细支气 管的常见病毒
解剖结构
一、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鼻(鼻窦)、咽(咽鼓管)、
喉(会厌)。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
呼吸性毛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二、肺叶:
左二右三,左直而窄,右曲而宽,故气管 异物常崁頓在右侧
气管共23级:0-16传导区、17-19移行区、 20-23呼吸区
? 病变部位:直径75~300 的细支气管; ? 病理损害:急性炎症、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
上升趋势。 ? 两种病毒或混合感染(细菌)致毛支的
可能性存在。
引起喘息的最常见病毒
? 为病毒(副黏科),占所用病原50%以上。 ? 全世界都有流行,有季节性、地域性,我
国南方夏秋季流行,而在北方则为冬春季 ? 可引起重症病例,<6月龄有较高病死率
引起喘息的常见病毒
? 鼻病毒()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随着检测 技术的提高,不仅在上呼吸道、也在下呼吸道 及哮喘急性发作者体内检出率增高。
表2 呼吸道病毒病原季节分布情况
0.4我5 们对2014.3 —2015.2 病毒监测
0.4
率 性
0?0..3秋35 冬流行
阳 测
0.25
检 0.2
毒 0.15 病 0.1
0.05
流感病毒A型 流感病毒B型 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流感病毒1型 副流感病毒2型 副流感病毒3型
2024版儿科热性惊厥PPT课件
热性惊厥与免疫性疾病
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患儿免疫系 统异常,从而增加热性惊厥的风
险。
常见的与热性惊厥相关的免疫性 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脑炎、风湿
热等。
对于患有免疫性疾病的热性惊厥 患儿,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加
强免疫调节治疗。
0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
01
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 等,用于评估感染情况。
THANKS
热性惊厥的定义和分类
01
详细解释了热性惊厥的概念,包括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分
类等。
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02
介绍了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以及如何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
别诊断。
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03
阐述了热性惊厥的治疗原则,包括急性发作期的处理和预防复
发的措施,同时介绍了常用的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新型治疗方法介绍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
长期随访和监测计划
对于已经发生过热性惊厥的孩子, 建议进行长期随访和监测。
定期评估孩子的神经发育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定期随访和监测,可以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降低
热性惊厥的复发风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方向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儿科热性惊厥PPT课件
目录
• 热性惊厥概述 • 热性惊厥与相关疾病关系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 治疗原则及方法选择
目录
• 预防措施与长期管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热性惊厥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热性惊厥是指小儿在发热性疾病过程中,体温升高时出现的惊 厥发作,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儿童热性惊厥诊断与处理PPT课件
调整药物剂量
根据患儿体重、年龄等因 素,精确计算药物剂量, 避免过量或不足。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 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预防复发策略部署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减少 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到人群 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评估结果,医 生可以调整患儿的治疗 方案,包括用药剂量、 康复训练计划等,以确 保治疗效果最佳。
监测疾病复发
热性惊厥有一定的复发 风险,定期随访有助于 监测疾病的复发情况, 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 制。
06 总结回顾与未来 展望
本次内容要点回顾
热性惊厥定义与发病机制
详细阐述了热性惊厥的概念、发病原 因及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
教育指导
指导家长如何正确观察和处理热 性惊厥,包括识别惊厥的征兆、 采取安全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等。
患儿生活起居调整建议
环境调整
确保患儿生活环境安静、舒适,避免过度刺激和嘈杂,以减少诱 发惊厥的因素。
饮食营养
合理安排患儿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睡眠充足
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和大脑发育。
并发症监测和管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 化。
预防脑部损伤
惊厥持续时间长或频繁发作可能对脑部造成损伤 ,需及时就医处理。
管理其他并发症
如患儿出现脑水肿、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需 积极治疗和护理。
05 家庭护理与康复 训练方法论述
家长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
小儿热性惊厥医学PPT课件(2024)
2024/1/29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9
• 小儿热性惊厥概述 • 小儿热性惊厥病因学 • 小儿热性惊厥病理生理学 • 小儿热性惊厥诊断方法与技术 • 小儿热性惊厥治疗方法与策略 • 小儿热性惊厥并发症与预后评估
2
01
小儿热性惊厥概述
2024/1/29
厥。
年龄因素
婴幼儿期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对热刺激的耐受性较差,易于发
生热性惊厥。
疫苗接种
部分患儿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 发热反应,进而诱发热性惊厥。
2024/1/29
14
03
小儿热性惊厥病理生理 学
2024/1/29
15
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机制
神经元膜电位不稳定
热性惊厥时,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异 常增高。
发热时体温>38℃;
2024/1/29
7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惊厥发作表现为全面 性强直-阵挛发作或 局灶性发作;
鉴别诊断:小儿热性 惊厥需要与以下疾病 进行鉴别诊断
2024/1/29
无颅内感染和其他导 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 谢性疾病的证据。
8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01
中毒性脑病;
2024/1/29
02
颅内感染;
控制惊厥发作
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严重 程度给予适当剂量。
降温处理
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退热贴、温水擦浴等,同时监测体温变化 ,避免高热对患儿造成进一步伤害。
26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依据
根据惊厥发作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药物
如针对单纯型热性惊厥,可选用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药物;对于复杂型热性惊厥,则需 考虑使用更强效的药物。
2024年小儿热性惊厥医学课件
小儿热性惊厥医学课件一、引言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小儿热性惊厥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与遗传、发热、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2.发病机制: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婴幼儿大脑发育不成熟、神经元兴奋性高、发热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
三、临床表现1.发作特点:热性惊厥多在发热后24小时内发生,发作时间短暂,通常不超过10分钟。
发作时,患儿可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或阵挛性发作。
2.伴随症状: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恢复情况:发作后,患儿意识很快恢复,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根据患儿发热、惊厥发作史,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需与脑炎、脑膜炎、癫痫等疾病鉴别。
五、治疗与预防1.治疗:热性惊厥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控制惊厥、降低体温、抗感染等。
大多数患儿无需长期抗癫痫治疗。
2.预防:预防热性惊厥的关键是加强儿童保健,提高免疫力,避免感染。
对于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家长需密切关注其体温变化,一旦发热,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六、小儿热性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虽然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因其突发性和伴随症状,常给患儿家长带来极大恐慌。
因此,儿科医生需熟练掌握热性惊厥的诊治及预防方法,为患儿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
同时,加强儿童保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是降低热性惊厥发病率的关键。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诊断要点1.发作特点:热性惊厥多在发热后24小时内发生,发作时间短暂,通常不超过10分钟。
发作时,患儿可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或阵挛性发作。
2.伴随症状: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恢复情况:发作后,患儿意识很快恢复,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脑脊液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病因。
二、鉴别诊断1.脑炎:脑炎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脑组织炎症。
小儿热性惊厥ppt课件
教训总结
总结教训,强调对小儿热 性惊厥的认识和重视,加 强医生对病情的鉴别和判 断能力。
06
相关研究进展与热点问题 探讨
研究进展概述
国际研究
自19世纪以来,小儿热性惊厥一直是国际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神经影像学等学科的 发展,对小儿热性惊厥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
国内研究
02
临床表与诊断
临床表现及分类
典型表现
热性惊厥的典型表现包括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头颈后仰 、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等。根据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严 重程度,可以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类。
简单型
简单型热性惊厥的持续时间通常较短,少于15秒,发作频 率低,对大脑影响较小。
复杂型
复杂型热性惊厥的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5秒,发作频率较 高,伴有呼吸暂停、眼球固定、大小便失禁等表现,对大 脑影响较大。
新型治疗手段与药物研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例如,针对特定神经递质或受体的药物可能为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提供新的 途径。
THANKS
感谢观看
状,且惊厥持续时间较长。
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
病史采集
了解患儿的年龄、性别、家族史、既往发 作情况等基本信息。
注意事项
提醒医生注意鉴别诊断,不要误诊为热性 惊厥而延误治疗。同时提醒家长注意观察 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体格检查
检查患儿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等,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诊断流程图
提供热性惊厥的诊断流程图,帮助医生快 速判断病情。
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孩子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外界刺激加重病情。
加强营养支持
给予孩子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
热性惊厥管理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发热因素
在发热时出现惊厥,通常体温在 38°C以上。
发作表现
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或阵 挛,通常持续时间短,不超过10分 钟。
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证据
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等排除 其他原因引起的惊厥。
热性惊厥的管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物理降温
在医生的指导下,对于反复发作或持续时 间长的热性惊厥,可以使用抗癫痫药物如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进行治疗。
对未来热性惊厥管理的展望和建议
建立和完善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指南 ,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和管理效果。
加强基础研究,深入探讨热性惊厥的发病机 制,以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
推广热性惊厥的公众教育和预防措施,提高 家长和社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降低发病率
和复发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 经验和研究成果,推动热性惊厥管理的进步 和发展。
神经元异常放电
热性惊厥时,脑组织可能发生水肿,导致颅 内压升高,影响神经功能。
脑水肿
在某些情况下,神经元可能发生异常放电, 导致肌肉痉挛和热性惊厥。
代谢紊乱
长时间的热性惊厥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如低 血糖、低钙血症等,进一步影响神经系统的 正常功能。
03
热性惊厥的诊断和管理
诊断标准
年龄因素
通常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此 年龄段外发生概率较小。
如气候变化、季节交替等环境因 素也可能诱发热性惊厥。
01
02
病毒感染
如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是导 致热性惊厥的常见原因。
03
04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发 生热性惊厥的风险较高。
小儿神经系统总论及热性惊厥PPT课件
18
FS的分类及基本临床特征
单纯性FS(SFS) 复杂性FS(CFS)
发病率
FS中80%
FS中20%
发作
全身性发作
形式
发作 次数
在一次热程中仅有一次惊 厥发作(2/3), 少数2 次(1/4-1/3);
持续 时间
发作时间短暂,多数5~ 10分钟内。醒 后不留任 何异常神经征。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1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特点 儿童神经系统生理特点
2
1、脑和脊髓 胚胎时期的神经管发育而成。 神经系统发育最早,速度也快 新生儿大脑皮层及新纹状体发育未成熟,活动主要
由皮质下中枢调节,表现为肌张力较高,手足徐动
3
1、脑脊液 4岁以前 L4-5 脑脊液量:新生儿50ml 婴儿40-60ml
<6个月,6个月~5岁 >5岁
发病率 惊厥发作形式 惊厥持续时间
惊厥发作次数 复发总次数
FS中80%
全身性发作
发作时间短暂,多数 5~10分钟内。醒后不 留任何异常神经征。
在1次热程中仅有1次惊 厥发作(2/3), 少数2次(1/4-1/3);
4次以内
FS中20% 局灶性或全身性发作 发作时间长( >10分钟,尤 其>30分钟)。留异常神经征。
常显遗传,伴低外显率
多基因遗传 已报告的FS相关基因位点
FEB1(FS伴TLE):
8q 13-21;
FEB2(单纯性FS):
19p 13-3;
FEB3(各种全部性FS+): 2q21-q33
FEB4:
5q14-15
13
热性惊厥小讲座PPT课件
.
6
惊厥的概念
➢ 惊厥定义:是由于脑大量神经元一过性同步化发电导致的所涉及随意 肌的不可控制的抽搐或肌张力改变,可以是部分或全面性发作,是一 种临床症状
➢ 惊厥发作可作为多种急性疾病的一个症状出现,如脑膜炎时伴发的惊 厥,随原发病好转而消失。
➢ 癫痫患者也常有惊厥发作,癫痫: 具有慢性、反复性发作,发作形式 刻板、突发突止的特征,是一独立疾病
.
10
• 分娩史 • 生长发育史 • 喂养史 • 外伤史 • 家族史 • 接种史 • 当地传染病流行史 • 既往有无惊厥发作
其他原因
.
11
第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认识热性惊厥
• 概念: 2011年美国美国儿科学会标准:热性惊厥是一次热程中(肛温> 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但无中枢系统感染证据 及导致惊厥的其他原因,且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
热性惊厥
江宁医院儿科 田万通
.
1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脑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胎儿期,神经系 统的发育领先于其他系统,发育速度亦快
.
2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 胎儿期6周龄(胎儿左侧大脑半球)
• 胎儿期9周龄
.
3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新生儿脑重已达人脑重的25% 左右,此时神经细胞数目已接 近成人,但其树突与轴突少而 短。出生后脑重的增加主要是 神经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树突的 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 形成和发育。
15
.
12
热性惊厥
• 概念:
✓ 发病年龄:6个月-5岁 ✓ 体温在38℃以上时突发惊厥 ✓ 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和代谢性疾病 ✓ 既往无无热惊厥史 ✓ 发热24小时内(78%)(如发热3天以上才出现惊厥发作,注意寻找其他病因,
热性惊厥课件pptx
床应用的转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加强热性惊厥的宣传教育
通过科普讲座、宣传册、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普及热性惊厥的 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应对能力
针对家长和教师开展热性惊厥的应急处理培训,使其能够在患儿发 病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01
02
03
04
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热性惊厥 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
认知和理解。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 惧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安慰。
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 和支持,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
挑战。
社会支持
引导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
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是由各种病原体侵犯脑实质、脑膜引起的疾病。与热性惊厥的鉴别要点在于颅内 感染患儿多有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等,且脑脊液检查有异常改变。
辅助检查与评估
01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对于癫痫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检测脑部神经元
异常放电情况。对于热性惊厥患儿,脑电图检查多无异常表现。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深入研究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
01
通过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揭示热性惊厥
的发病机制,为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02
针对热性惊厥的发病环节,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开发安全有效
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手段。
转化医学研究的推进
03
小儿热性惊厥诊断与治疗PPT
病情评估
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脉搏 等生命体征
检查患儿的神志状态、皮肤颜 色、瞳孔反应等
询问患儿的家长或监护人关于 发病前的情况,如饮食、睡眠、 活动等
评估患儿的呼吸、循环、消化 等系统功能,以及是否有其他 并发症
诊断流程
病史询问:了解患儿的年龄、性别、既 往病史、家族史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儿的神志、呼吸、脉 搏、体温等
定期随访:每3-6个月进行一 次随访,了解患儿病情变化
药物调整:根据患儿病情变 化,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教 育,帮助患儿和家长适应疾病
和治疗过程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 套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脑电图检查:了解患儿的脑电活动情况
诊断标准:符合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小儿热性惊厥的 治疗
药物治疗
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用于控制惊厥发作 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降低体温,缓解症状 镇静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用于缓解惊厥发作时的紧张和焦虑
小儿热性惊厥的 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避免过热或过冷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饮食均衡、 睡眠充足等
避免接触传染源, 如感冒、流感等疾 病患者
家庭护理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保持孩子衣着舒适,避免过厚或过薄
保持孩子饮食均衡,避免过度饮食或营 养不良
治疗原则
及时降温:使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使体温降至正常范围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小儿热性惊厥PPT课件-2024鲜版
通过刺激神经或肌肉,记录产生的 电活动,有助于诊断癫痫等疾病。
13
04
治疗原则与方案
2024/3/28
14
急性发作期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患儿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 ,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防
止窒息。
2024/3/28
控制惊厥
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如未能 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可选择咪 达唑仑肌肉注射或水合氯醛灌 肠。
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患儿 ,可考虑使用抗癫痫药物 进行长期预防治疗,但需 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
免疫治疗
对于部分与免疫相关的热 性惊厥患儿,可考虑使用 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16
家长教育与心理支持
家长教育
向家长普及热性惊厥的相关知识,包 括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措施、预防措施 、日常护理要点等。
心理支持
家庭护理指导
诊断
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 致惊厥的疾病。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和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2024/3/28
9
03
辅助检查与评估
2024/3/28
10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04
血常规检查
通过测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 细胞比例等,评估是否存在感
2024/3/28
在实际工作中,我遇到过类似 病例,但当时处理不够得当, 今后将更加注意。
本次课件内容丰富、实用,对 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8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儿热性 惊厥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将更加完 善。
小儿热性惊厥ppt课件
发病原因
01
02
03
感染
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如感 冒、流感等。
遗传因素
热性惊厥有明显的家族聚 集性,可能与遗传基因有 关。
其他
部分患儿可能存在脑部发 育异常、神经元异常放电 等。
发病机制
脑部异常放电
由于感染等原因导致脑部 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惊 厥。
小儿热性惊厥的并发症与预后
常见并发症
脑损伤
热性惊厥时,由于脑部缺氧,可能导 致脑损伤,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发 育。
癫痫
心理问题
热性惊厥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恐 惧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
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 可能诱发癫痫发作。
预后情况
大多数热性惊厥患儿 预后良好,不会对大 脑造成永久性损伤。
出现。
肢体抽搐
表现为四肢和面部肌肉的快速 抽动,可能伴有眼球上翻、口 吐白沫、牙关紧闭等症状。
短暂的意识丧失
患儿可能短暂地失去意识,呼 之不应。
呼吸暂停
在抽搐过程中,可能出现呼吸 暂停或呼吸困难。
诊断标准
年龄因素
发热病史
排除其他原因
家族史
通常发生在6个月至5岁 的儿童,特别是1岁左右
的孩子。
在发热过程中出现惊厥 。
体温调节中枢异常
部分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发 育不完善,容易在发热时 出现惊厥。
神经递质失衡
感染等因素可能影响神经 递质的合成与释放,导致 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引发 惊厥。
02
CATALOGUE
小儿热性惊厥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表现
01
02
小儿热性惊厥PPT课件
年龄和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小儿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5岁 之间的儿童,其中1-2岁是发病高峰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
性别分布
男性儿童比女性儿童更容易发生热性惊 厥,男女比例大约为1.5:1。这可能与男 性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不 稳定性有关。
地域和季节分布
地域分布
小儿热性惊厥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但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于发达 国家,这可能与医疗条件、营养状况、疫苗接种率等因素有关。
提高家长认知
定期随访
向家长普及热性惊厥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 掌握紧急处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控 制惊厥等。
对曾发生过热性惊厥的患儿进行定期随访, 评估其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问题。
07
小儿热性惊厥的研究和展望
研究现状和进展
流行病学研究
通过对大量小儿热性惊厥病例的收集和分析,揭示了该疾病 的发病率、流行特征、危险因素等,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 要依据。
小儿热性惊厥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小儿热性惊厥的流行病学 • 小儿热性惊厥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表现 • 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小儿热性惊厥的治疗和预防 • 小儿热性惊厥的研究和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提高医护人员对小儿热性惊厥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 儿预后。
其他症状
包括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 吐白沫等。
病程和分期
1. 先兆期
患儿出现烦躁、神志不 清等前驱症状。
2. 强直期
全身肌肉强直收缩,意 识丧失,呼吸暂停,面
色青紫。
小儿高热惊厥ppt课件
口吐白沫
部分患儿在惊厥过程中 可能会口吐白沫或嘴角
流出少量液体。
鉴别诊断
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时的症状与高热惊厥类 似,但通常不会伴随高热。癫痫 发作时的抽动可能更为剧烈且持
续时间较长。
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也可能导致惊厥,但通 常不会伴随发热。低血糖症引起 的惊厥可能出现在空腹或运动后
。
脑膜炎
脑膜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惊厥, 但通常会伴随其他症状,如头痛
加重症状。
及时就医
02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高热惊厥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或拖延治疗时间。
避免恐慌
03
家长应保持冷静,正确应对孩子的突发状况,避免因过度紧张
而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热惊厥的典型病例
总结词
典型病例,具有代表性
详细描述
一个1岁大的男孩,因感冒引起高热,体温到达39℃,出现惊厥症状。家长紧急 送往医院,经过治疗,病情得到控制,最终康复。此案例展示了高热惊厥的常 见原因、症状及治疗过程。
高热惊厥的症状
在体温升高过程中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口 吐白沫等症状。
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咬伤舌头、物理降温 等。
高热惊厥的危害
可能导致脑部缺氧、脑水肿等严重后果,影 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健康。
高热惊厥的预防与治疗
及时就医、遵从医嘱、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
注意事项
避免刺激
01
在孩子发热时避免过度刺激,如用力摇晃、强光照射等,以免
、呕吐、精神状态改变等。
04
高热惊厥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安定等 ,用于控制惊厥发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S的分类及基本临床特征
单纯性FS(SFS) 复杂性FS(CFS)
发病率
FS中80%
FS中20%
发作
全身性发作形式发来自 次数在一次热程中仅有一次惊 厥发作(2/3), 少数2 次(1/4-1/3);
持续 时间
发作时间短暂,多数5~ 10分钟内。醒 后不留任 何异常神经征。
但惊厥停止后意识恢复快
6. 发作后患儿除原发疾病表现外,一切恢复如常,不留 任何神经系统体征
复杂性热性惊厥
(complex febrile seizure, CFS)
1. 发作年龄不定,可在6个月之前或5岁之后 2. 初为高热惊厥,发作数次后低热甚至无热也发生惊厥 3. 发作时间长,1次发作可持续10分钟以上 4. 24小时内发作≥2次 5. 1次发热病程中反复多次发作,累计发作5次以上 6. 局灶性发作 7. 惊厥前神经系统可有异常(窒息、脑外伤、中毒史
幼儿60-100ml 脑脊液压力(侧卧位) mmH2O
新生儿30-80 学龄期70-200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
细胞数0-10×10^6/L(新生儿、小婴儿<20×10^6/L) 葡萄糖2.8~4.5mmol/L 氯化物117~127mmol/L 蛋白质0.2~0.4g/L(新生儿0.2-1.2g/L)
复发
4次以内
总次数
局限性或不对称性发作
反复多次(丛集式发作:24 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
发作时间长( >15分钟,尤 其>30分钟)。留异常神经征。
5次以上
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
1/3的患儿可再发,10%的患儿可能有≥3次发作 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复发与个体易感性有关,而与发热时所 患疾病和轻重程度无关
复发的危险因素: 1. 首次发作年龄≤18个月 2. 首次发作即为复杂性热性惊厥 3. 惊厥发作前发热时间短 4. 有明确的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儿童神经系统解剖特点 儿童神经系统生理特点
1、脑和脊髓
胚胎时期的神经管发育而成。 神经系统发育最早,速度也快 新生儿大脑皮层及新纹状体发育未成熟,活动主要
由皮质下中枢调节,表现为肌张力较高,手足徐动
1、脑脊液 4岁以前 L4-5 脑脊液量:新生儿50ml 婴儿40-60ml
细菌感染:较少见
预防接种:极少数,主要见于白-百-破、
麻疹预防注射3-7天内
临床表现
l 热性惊厥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升时, 78%发生在热起的24h内
l 典型表现:突发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眼球 固定,头后仰或斜向一侧,口吐白沫,牙关紧 闭,面部、四肢肌肉呈非自主性、持续性、强 直性或阵挛性抽动,多伴有意识丧失。
患病率 :5岁以下 3~5% 全部小儿5~6%
占各类小儿惊厥30%、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28% 男:女=1.2-1.5:1
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 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好发于3个月—5岁 不包括颅内感染和各种颅脑病变引起的急性惊厥 以前也称为高热惊厥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热性惊厥是指3个月至5周岁
儿童发生的惊厥,伴有发热但无颅内感染等特定原因,凡 既往曾经发生过无热惊厥者,其伴有发热的惊厥应排除在 热性惊厥之外
病因与发病机制
l 感染是发热的原因 l 发热是惊厥的条件 l 遗传是惊厥的倾向 l 与年龄相关的发育阶段是惊厥的内在基础
病因: 遗传因素 + 诱发因素(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FS敏感基因)
( Simple febrile seizure,SFS )
1. 发病年龄6个月~5岁 2. 在发热早期(6-12小时内)体温骤升时发生惊厥,体
温多在38.5℃以上 3. 发作时间较短,约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
分钟
4. 在1次发热疾病过程中大多只有1次,个别2次发作 5. 多数呈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可伴有意识障碍,
诊断
l 除外颅内感染及各种颅脑疾病 l 区别单纯性/复杂性热性惊厥
FS的分类及基本临床特征
起病年龄
单纯性FS (SFS)
6个月~5岁
复杂性FS (CFS)
<6个月,6个月~5岁 >5岁
发病率 惊厥发作形式 惊厥持续时间
惊厥发作次数 复发总次数
l 严重者呼吸抑制、小便失禁。可有屏气和青紫 l 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或更长,后进入昏睡状态
临床分型
1. 单纯性热性惊厥(典型性热性惊厥)( Simple febrile seizure,SFS )
2. 复杂性热性惊厥 (complex febrile seizure, CFS)
单纯性热性惊厥(典型性热性惊厥)
消失年龄 3-6月 4-7月 3-4月
3、病理反射 Babinski征,2岁前可呈阳性 若单侧阳性,需结合临床考虑是否为病理情况
4、脑膜刺激征 Brudzinski征和Kernig征在小儿3-4个月前可呈弱阳性 生后头几个月可有眼球震颤、膝反射亢进及踝阵挛
小儿热性惊厥
(febrile seizures ,FS)
常显遗传,伴低外显率 多基因遗传 已报告的FS相关基因位点
FEB1(FS伴TLE):
8q 13-21;
FEB2(单纯性FS):
19p 13-3;
FEB3(各种全部性FS+): 2q21-q33
FEB4:
5q14-15
感染性病因
诱发因素:发热
病毒感染:86%的FS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有关; 70%为上呼吸道感染
1、大脑皮层兴奋性
新生儿及婴幼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较长 皮质下中枢兴奋性高,皮质功能弱,兴奋或抑制易
扩散,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不全,遇刺激易惊厥
2、神经反射
先天性反射(原始反射):吸吮反射、防御性反射 后天性反射(条件反射):
反射 拥抱反射 吸吮反射和觅食反射 握持反射
出现年龄 初生 初生 初生
热性惊厥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
若干因素使热性惊厥患儿发生癫痫的危险性增加, 称为癫痫的危险因素: 1. 复杂性热性惊厥 2. 直系亲属中有癫痫病史 3. 首次热性惊厥发作前已有神经系统发育延迟或异常体征
具备其中2-3个危险因素者,7岁前癫痫发生率平均达9%以上
辅助检查
l 三大常规 l EEG检查 l 其他检查:血液生化、脑脊液检查、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