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湘教版) 燃烧的条件 (2)
《燃烧的条件》 讲义

《燃烧的条件》讲义燃烧,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奥秘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温暖的炉火到熊熊的森林大火,从璀璨的烟火到工业生产中的燃烧过程,燃烧现象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理解燃烧,首先得清楚燃烧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燃烧,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表现为发光、发热的现象。
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时满足。
第一个条件,就是可燃物。
可燃物是燃烧得以发生的基础物质。
这就好比要做一顿饭,得先有食材一样。
常见的可燃物有木材、煤炭、汽油、酒精等。
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并燃烧。
不同的可燃物,其燃烧特性也各不相同。
比如,木材的燃烧相对较慢,而汽油的燃烧则迅速而剧烈。
可燃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它的可燃性以及燃烧的难易程度和速度。
第二个条件是助燃物。
在大多数情况下,氧气是最常见的助燃物。
但实际上,不只是氧气,某些物质在氯气、氟气等其他气体环境中也能燃烧。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为 21%,这个比例对于支持很多常见的燃烧过程是足够的。
然而,在一些特殊的环境或工业应用中,可能需要纯氧或者高浓度的氧气来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以达到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温度。
助燃物的浓度对燃烧的强度和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助燃物浓度不足时,燃烧可能会变得微弱甚至停止;而当助燃物浓度增加时,燃烧则会更加剧烈和充分。
第三个条件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着火点,也称为燃点,是可燃物能够燃烧的最低温度。
每种可燃物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
例如,纸张的着火点相对较低,大约在 130℃到 230℃之间;而铁的着火点则非常高,通常在数千摄氏度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铁燃烧的原因。
当可燃物被加热到着火点时,其内部的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的化学键开始断裂,与助燃物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从而引发燃烧。
环境温度对可燃物能否达到着火点起着关键作用。
在寒冷的冬天,点燃一堆木材可能会比较困难,因为周围环境的温度较低,需要更多的热量来使木材达到着火点;而在炎热的夏天,相同的木材可能更容易被点燃。
初三化学上册PPT课件-《燃烧的条件》

列问题: (1)写出Na2O2与CO点2此反播放应教的学视化频 学方程式:----------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 赠予 ----------------------------------
【幸遇•书屋】
你来,或者不来 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 等你婉转而至 盼你邂逅而遇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
成黑色固体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发出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的白 烟。
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 反应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 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呢?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棉花吹气就能使其燃烧?
同学们已经知道: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两个条件
①
②
;
小娟同学课下询问老师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口中吹
出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CO2,棉花(实为脱脂棉) 中包裹着黄色过氧化钠(Na2O2),CO2与Na2O2 反应生成白色的Na2CO3和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 热,最终使棉花燃烧起来。请帮助小娟同学完成下
被你拥抱过,览了 被你默诵过,懂了 被你翻开又合起 被你动了奶酪和心思
不舍你的过往 和过往的你 记挂你的现今 和现今的你 遐想你的将来 和将来的你 难了难了 相思可以这一世
---------------------------------- 谢谢喜欢 ----------------------------------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三者必须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燃烧条件PPT课件

工业生产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 如钢铁冶炼、玻璃制造等, 燃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燃烧的应用场景
火力发电
燃煤、燃气或燃油的火力 发电站利用燃烧产生的热 量推动涡轮机发电。
交通运输
内燃机、燃气轮机和火箭 等交通工具通过燃料燃烧 产生能量。
烹饪与取暖
家庭和餐饮业使用燃气或 木柴进行烹饪,而壁炉和 火炉则利用燃烧产生的热 量为人们取暖。
燃烧条件ppt课件
目录
• 燃烧的定义与重要性 • 燃烧的条件 • 燃烧的类型 • 燃烧的影响因素 • 燃烧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01
燃烧的定义与重要性
燃烧的定义
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它需要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 )和足够的高温(点火温度)三个基 本条件同时满足。
燃烧的化学反应
氧气的浓度和纯度也 会影响燃烧的速度和 火焰的强度。
引火源
引火源是引发燃烧的必要条件,没有引火源,可燃物和助燃物无法结合产生燃烧。
引火源的种类和强度也会影响燃烧的速度和火焰的强度。
引火源的温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燃烧。
03
燃烧的类型
闪燃
总结词
闪燃是指物质在特定温度下的短暂燃烧现象。
详细描述
闪燃通常发生在物质表面的一小部分,持续时间较短,但温度较高。在闪燃过 程中,物质表面的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快速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 和光。
着火
总结词
着火是指物质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 。
详细描述
着火需要足够的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三者缺一不可。着 火过程中,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和光,火 焰持续燃烧直至可燃物被完全消耗或缺乏足够的氧气。
燃烧的条件笔记

燃烧的条件笔记一、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
(一)可燃物。
1. 概念。
- 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 例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等都是可燃物。
2. 举例说明。
- 木材中含有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达到一定温度就可以燃烧。
纸张主要由植物纤维制成,也是常见的可燃物。
汽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挥发性强,极易燃烧,是机动车常用的燃料。
酒精(乙醇)具有可燃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燃料。
(二)氧气(或空气)1. 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 氧气是燃烧过程中常见的氧化剂。
大多数燃烧反应都需要氧气参与。
- 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足够支持许多物质的燃烧。
2. 实验证明。
- 例如,将一根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内。
随着蜡烛的燃烧,玻璃罩内的氧气逐渐被消耗。
当氧气消耗到一定程度时,蜡烛就会熄灭。
这表明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三)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1. 着火点的概念。
- 着火点是指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不同的可燃物着火点不同。
2. 举例。
- 白磷的着火点很低,约为40℃。
在室温(一般高于20℃)下,如果将白磷暴露在空气中,它就会缓慢氧化并产生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温度达到40℃时,白磷就会自燃。
而红磷的着火点约为240℃,相对较高。
- 纸张的着火点一般在130 - 255℃之间。
如果用打火机火焰(温度可达几百摄氏度)去点燃纸张,纸张会达到着火点而燃烧起来。
三、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
1. 实验装置及步骤。
- 实验器材:铜片、白磷、红磷、热水、导管、气球等。
- 步骤:- 在铜片上放置一小块白磷和一小块红磷,将铜片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
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起来,产生大量白烟,而红磷没有燃烧。
这是因为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40℃),但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40℃),同时白磷和红磷都与空气(氧气)接触。
- 然后将导管一端插入热水中的白磷上方,另一端连接一个气球,通过导管向热水中的白磷鼓入空气,可以看到白磷在水下燃烧起来。
《燃烧的条件》 讲义

《燃烧的条件》讲义燃烧,这个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
要理解燃烧,首先得明白燃烧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燃烧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这些条件就像是一把钥匙,只有当它们都齐备时,燃烧这扇“门”才会被打开。
第一个关键条件是可燃物。
什么是可燃物呢?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的物质。
比如我们常见的木材、煤炭、汽油、纸张等等。
这些物质在合适的环境下,都能够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从而产生燃烧现象。
可燃物的存在是燃烧发生的基础,如果没有可燃物,燃烧就无从谈起。
就拿木材来说,它主要由纤维素等有机物质组成,这些成分在高温和氧气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分解和氧化,从而释放出热量和光。
不同的可燃物,其燃烧特性也各不相同。
有的容易燃烧,燃烧速度快;而有的则相对难以燃烧,燃烧过程也较为缓慢。
第二个重要条件是助燃物。
在大多数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就是最常见的助燃物。
氧气能够与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支持燃烧的持续进行。
一般来说,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会越剧烈。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只有氧气才能作为助燃物。
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氯气、氟气等也可以作为助燃物。
假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氧气含量逐渐减少,燃烧会变得越来越微弱,最终可能会熄灭。
这也说明了助燃物对于燃烧的重要性。
第三个条件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着火点,也就是可燃物能够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每种可燃物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
比如,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 40 摄氏度左右,在常温下暴露在空气中就很容易自燃;而煤的着火点则相对较高,通常需要几百摄氏度。
当我们给可燃物提供足够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到着火点以上时,燃烧反应就会自动开始。
如果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即使有可燃物和助燃物存在,燃烧也不会发生。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三个条件的关系,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有一堆干燥的木材(可燃物)放在空气中(有氧气这个助燃物),但如果我们不给予它足够的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木材是不会燃烧起来的。
《燃烧的条件》湘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ppt文档(3篇)

课堂小结
燃烧的条件 1.需要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至着火点下
(其中之一)
练一练
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
的目的在于(C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练一练
3.蜡烛能被剪灭是因为没有可燃物吗?导致其熄
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灯芯为什
么熄灭?
剪之前
剪之后
因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因没有了可燃物。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4. 炒菜时油锅着火了,你会怎么做?
锅盖盖灭
实验探究3
3.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用 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条件需 要有氧气。
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氧气
着火点
问题与交流:
1、探究一中实验2,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 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这一问 题?
2、如果把实验室4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 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提示: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的着火点低 )
2020/12/11
29
1、每小组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备用。
2、燃烧物取用时不要过大。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初三化学燃烧条件

燃烧条件
说到燃烧,大家肯定会想到火。
燃烧是人类最在利用的化学反
应之一。
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与我们
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古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发射火箭
燃烧可以造福于人类,但不合理地使用燃烧将会引起火灾,给人类带来灾难。
着火点:白磷---40℃ 红磷---240℃
在一个大烧杯中放
60℃的热水,然后在烧杯中放两支试管。
在烧杯底部和其中一支试管内放一小块白磷,另一支试管放少量红磷,瘪的气球是用来收集白烟和防止塞子被冲开的。
请你先来预测一下这个实验的现象。
连云港市五星电器城发生火灾 朝阳镇附近的山林发生火灾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更好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可燃燃烧所需达到的最低温度叫这种可燃物的着火点。
为什么?
2.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
3.一块石子和一根小木条,哪个能被点燃,为什么?
用一支装有空气或氧气的试管倒扣在热水中的白磷上方,观察现象。
2.由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燃烧条件示意图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的条件与分类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燃烧的条件与分类总结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化学变化现象之一,而要了解燃烧的条件与分类,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燃烧的概念。
燃烧是指物质在与氧气接触的条件下发生的火焰现象,它是一种氧化反应。
下面,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有关燃烧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燃料、助燃剂和着火点。
1. 燃料燃料是指能够燃烧的物质。
常见的燃料包括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有机物质,以及金属、氢气等无机物质。
燃料在燃烧时会释放出能量。
2. 助燃剂助燃剂是指在燃料燃烧中起促进作用的物质。
它可以在燃烧过程中提供氧气,使燃料能够更充分地燃烧。
常见的助燃剂有空气和氧气。
3. 着火点着火点是指物质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
当温度超过物质的着火点时,燃料会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热能和光能,形成火焰。
二、燃烧的分类燃烧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燃烧进行分类。
1. 按燃料的态态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 固体燃烧:指固体燃料发生燃烧的过程。
例如,木材燃烧时,木材的表面会出现火焰。
- 液体燃烧:指液体燃料发生燃烧的过程。
例如,酒精在火焰下燃烧时会形成蓝色火焰。
- 气体燃烧:指气体燃料发生燃烧的过程。
例如,天然气在遇到引火源时会发生燃烧,形成火焰。
2. 按燃烧的方式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
- 明火燃烧:指燃料在燃烧时产生明显的火焰。
例如,蜡烛燃烧时,可以看到明亮的火焰。
- 隐火燃烧:指燃料在燃烧时没有明显的火焰,但产生的热量可以点燃其他物质。
例如,煤气泄漏时,可以通过打火机的火花引燃,但不会产生明亮的火焰。
3. 按氧气供应的方式分为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 完全燃烧:指燃料与足够的氧气充分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最大,产生的废气对环境污染较小。
例如,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不完全燃烧:指燃料与氧气的反应不足,产生的主要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湘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变化是有条件》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湘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一、反应条件
看看下面的化学变化
思考:这些化学变化需要条件吗? 是什么条件呢?
•1、通电 •2、加热 •3、点燃
归纳总结: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 常见的化学反应条件有:
(2)一个化学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 ( )
(3)催化剂一定可以增加化学反应速率( )
(4)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5)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没有发生改 变 ()
总结:
1、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一 种催化剂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化学反应。
2、一个化学反应往往会有多种催化剂。
如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氧化铜、活性炭、氯化 铁、二氧化锰等都可以起到催化作用,相比较而言, 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
加热、光照、点燃、通电、 催化剂等
疑难解析:
2、“点燃”与“燃烧”的区别:
“燃烧”是化学变化的过程,而 “点燃”是物质发生燃烧的条件。 如:氢气要“点燃”了才能燃烧
什么是催化剂,它有何性质和作用 呢?
条件: 室温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结论: 常温下双氧水难分解
(2)加热双氧水
条件: 加热
3、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 能增加生产物的质量。
二、反应条件与化学变化
??
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 相同而反应条件不同时,生产 的产物也可能会不同吗?
总结: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 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时, 生产物可能也不同。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 加热双氧水分解产生O2
催化剂的概念:
《燃烧的条件》 讲义

《燃烧的条件》讲义燃烧,这一常见的化学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取暖的炉火到驱动汽车的燃料燃烧,从蜡烛的微弱光芒到森林大火的熊熊烈焰。
然而,要使物质燃烧起来,并不是随意发生的,它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首先,燃烧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可燃物。
可燃物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例如,木材、纸张、煤炭等是常见的固体可燃物;汽油、酒精、石油等属于液体可燃物;而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则为气体可燃物。
这些物质都具有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并释放出能量的特性。
拿木材来说,它主要由纤维素等有机物质组成。
这些有机物质的分子结构中包含了能够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键。
当条件适宜时,这些化学键被打破,与氧气结合,从而引发燃烧。
其次,氧气是燃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氧气在空气中大约占 21%的体积。
大部分燃烧反应都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参与化学反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都依赖于空气中的氧气。
例如,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特定条件下也能起到氧化剂的作用。
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如果氧气含量不足,燃烧就会变得困难甚至无法持续。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火灾现场,消防员会通过控制氧气的供应来灭火。
除了可燃物和氧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也就是着火点,也是至关重要的条件。
每种可燃物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
比如,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大约在 40℃左右,在稍微温热的环境中就可能自燃;而煤炭的着火点则相对较高,通常需要几百摄氏度的高温才能被点燃。
当我们对可燃物进行加热时,其内能逐渐增加,分子运动加剧。
一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内部的分子与氧气的反应速率会急剧加快,从而引发燃烧。
此外,燃烧还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如果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限,燃烧可能无法顺利进行或者燃烧速度会受到限制。
例如,将大块的木材直接投入火中,可能燃烧得比较缓慢;但如果将木材劈成小块或者削成木屑,增加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就会更加迅速和剧烈。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燃烧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3《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燃烧条件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
知识点梳理
1.燃烧的定义与特点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涉及氧化过程。
-燃烧的特点:发光、放热、产生气体。
2.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可燃物: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石油等。
3.在实验操作前,详细讲解安全规范,强调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
4.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5.实验后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通过集体智慧解决难点问题。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选择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介绍与燃烧相关的拓展知识,如不同物质的燃烧特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燃烧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燃烧条件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的理解与掌握。
2.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及注意事项。
难点:
1.燃烧过程中化学变化的深入理解。
2.实验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采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展示燃烧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燃烧条件及其化学变化。
2.设计互动提问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记忆。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3《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
湘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的条件》2

活动元三:学以致用
1.为什么魔术中的普通手帕没有燃烧?
浓度45%的酒精 (其中55%为水)
因酒精燃烧使水受热蒸发吸热,使温度达不到 手帕的着火点。
2. “水火相容”魔术中,白磷为什么能在热水中
燃烧?
大试管
80℃
80℃
着火点 约40℃
在水中能燃烧吗?
为什么在伸入大 试管后燃烧了?
因大试管中装有氧气。
《燃烧的条件》2
湘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活动元一:猜想燃烧的条件
1.要求:①请用下面提供的用品,用不同的方法熄灭4支 蜡烛,并将所用方法记录小组实验记录表中。 ②分析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猜想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 。 2.提供的用品:蜡烛4支,火柴,250mL烧杯1个, 100mL烧杯3个, 100mL烧杯2个(其中一个装有水,另 一个装有细沙),剪刀. 3.资料: 着火点是指物质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4.实验记录:
熄灭蜡烛的方法
蜡烛会熄灭的主要原因
5.小结:
我们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以下猜想(不一定填满):
需要可燃物
需要与氧气接触
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活动元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1.要求:请运用所提供的下列用品设计实验方案 证明你对物质燃烧条件的猜想,并记录在小组记 录表上。(注意只讨论实验方案。)
2.提供的用品:火柴,蜡烛两支,大烧杯一个, 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镊子2个,乒乓球片( 着火点约180℃),滤纸片(着火点约245℃)。
3.实验探究:
控制变量法
(1)需要可燃物。
(2)探究内容:需要与氧气接触。
实验方案:
化学复习指导: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1.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
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可燃物;
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素材积累】
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脚下,雨水冲刷过的痕迹跃然眼前,泥土地上,湿湿的,软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7
6
实验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片 大小相同,放在薄铜片两侧,加热薄 铜片中部,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碎片 先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思考:利要用 达桌到上可的燃物物品的来着验火证点燃?烧需
2020/10/17
7
实验探究三
请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或其他用 品设计实验,验证燃烧的另外一条件 需要有氧气。
PPT素材: om/sucai/
PPT背景: om/beijing/
PPT图表: om/tubiao/
PPT下载: om/xiazai/
PPT教程: 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 om/ziliao/
范文下载: om/fanwen/
试卷下载: om/shiti/
教案下载: om/jiaoan/
实验: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 现象:棉花蘸酒精的可以燃烧,
沾水的不能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思考:利用桌上的物品设计实验来
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
2020/10/17
5
实验探究二
实验1: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 用坩锅钳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现象:乒乓球立即燃烧, 滤纸碎片也能燃烧。 结论:乒乓球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
烧杯内两支蜡烛哪支先灭?为什么?
这个实验给你什么提示? 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
2020/10/17
13
2020/10/17
14
燃烧的条件 1.需要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至着火点下
(其中之一)
2020/10/17
3.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
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2020/10/17
18
学以至用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
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
“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
19
成语中的化学
釜底抽薪
缺少了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因此不再燃烧。 杯水车薪
水太少,不足以降温到柴草的着火点以下,因 此火不能熄灭 钻木取火
升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能燃烧。
2020/10/17
20
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报告
2020/10/17
21
15
c 1.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2020/10/17
16
2.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
的目的在于( C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2020/10/17
17
PPT论坛: n
PPT课件: om/kejian/
语文课件: 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 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 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 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 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 om/kejian/lishi/
3、小组实验完以后要确认火焰熄灭后再做
下一实验,观察实验要从侧面观察,防止
火焰烧到身体。
2020/10/17
4
实验探究一
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2020/10/17
8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可燃物
同时具备 缺一不可
氧气
着火点
2020/10/17
9
问题与交流:
1、探究一中实验2,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 时间过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怎样看 这一问题?
2、如果把实验室4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 片换成木屑和煤粉实验,会有什么现象 发生?(提示: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的 着火点低 )
什么是燃烧?
燃烧通常是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
2020/10/17
2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1、要有可燃物; 2、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020/10/17
3
1、每小组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备用。
2、燃烧物取用时不要过大。 PPT模板:om/moban/
2020/10/17
10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空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
2020/10/17
11
【小组比赛】
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正在燃烧 的蜡烛。(利用桌面上的物品完成)
【讨论结果】
灭火方法:嘴吹、
12
实践探究:
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火箭”能使木船的温度升高至木船的着火点 。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船没有被 烧的原因是: 隔离可燃物 。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军,
还为燃烧提供了 氧气 ,使火势烧得更旺。
20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