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鲁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学法指导课教案.pdf

最新鲁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学法指导课教案.pdf

课题化学学法指导主备人李红梅案序9 课型复习指导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第一单元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2、复习第一单元基础知识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结合第一单元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教学设想按照学校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要求,我们结合第一单元内容从对照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实验探究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课时知识结构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细心、耐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初备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二、新知探究对学生提到的经验进行简单的总结,提升到学习方法的角度。

下面我们将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对比法、实验探究法等进行指导。

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结合物质的微观构成,以水的构成为例,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掌握“物质---分子---原子”的一般构成规律,建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明白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进而让学生明白前后一致的原则,也可以表达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接下来,引导学生利用这种思路和模式来解释氢气和氧气的问题。

二、对比法利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来给学生讲解对比法,让学生在对比更好的理解他们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引导学生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现象、能量的变化等方面运用对比的方法来掌握。

三、实验探究法实验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初三一开始我们要结合实验仪器的识记和基本操作的掌握来体会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中间贯穿分类方法的运用,教育学生面对叫零碎的知识时要有耐心、细心。

三、达标检测完成《同步训练》单元检测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鲁教版九年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鲁教版九年化学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复习学案教师寄语:有志者,事竟成。

学习任务1. 能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 知道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3. 学会药品的取用,对物质加热,收集气体,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任务导学知识点一、化学改变了世界天然材料:石头、、等1、材料人工材料:玻璃、塑料、钢材、陶瓷、橡胶等1、发生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B.沙尘暴C.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D.汽油挥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D.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3、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陶瓷地板B.铝合金门窗C.玻璃D.木质桌椅4、(广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把湿的衣服晒干B. 把水壶内水垢用食醋洗去C. 把石蜡加热熔化D. 把棉线织成布5.(益阳)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胆矾研碎C.葡萄酿酒 D.铁水铸成锅6.(泸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金块抽成金线 B.干冰升华 C.可燃冰燃烧 D.蔗糖溶解于水7.(苏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铁杵成针C.热胀冷缩D.百炼成钢8.(重庆A卷)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酒精挥发C.火柴燃烧D.铁器生锈9.(重庆B卷)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春天花朵瓣成花瓣B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C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10、下列叙述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产生气体的变化B.颜色发生改变的变化C.发光发热的变化D.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针对性训练二】1.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的_________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按一定的角度排列而成。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鲁教版(五四制)化学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 学案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鲁教版(五四制)化学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 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酸和碱的性质》复习学案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1、通过对比复习巩固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2、复习巩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会书写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复分解反应等几个重要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考点梳理,编制网络(1) Cl-的鉴定: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入少量________,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证明溶液中有Cl-(2)SO42- 的鉴定: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入少量________,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证明溶液中有SO42-3、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物理性质的差异性拓展:鉴别NaOH 溶液和Ca(OH)2溶液(1)取两种适量溶液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向里面通入_______,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是______溶液;若没有明显现象,则原溶液是______溶液。

(2)取两种适量溶液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向里面加入_______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是______溶液;若没有明显现象,则原溶液是______溶液。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典例剖析)例1:实验室中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你能用哪些方法将两者区分开?例2:例2: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Ⅰ.定性探究【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哪一种并说出理由______.【继续实验】(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分别进行如表三组探究实验.【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上述三个实验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明显的一处错误是______;(2)实验方案探究中也有一个是不合理的,这个方案是______(选填①、②、③),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剖析本质】实验后,老师又带领大家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此反应的实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在如图反应后的方框中补画未画全的微粒.II.定量探究取上述【演示实验】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100g,设计如图实验:试计算上述【演示实验】反应后溶液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出计算过程)四、答疑解难,走进中考1、(肥城一模)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2、(常德)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学案(按照单元复习)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一轮复习学案(按照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重难点选讲】重难点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例1】下列过程或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玻璃破碎②粮食酿酒③铁水铸成锅④过滤粗盐水⑤电解水⑥风力发电⑦手机电池充电⑧植物光合作用⑨酒精的蒸发⑩食物的腐败⑪金属的冶炼⑫蜡烛燃烧⑬水的蒸发⑭氖管发光⑮湿衣服晾干⑯干冰升华⑰铁器生锈⑱海水晒盐⑲海水制碱⑳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重难点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例2】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正误,并指出操作错误的地方。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课堂练习】命题点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车胎爆炸B.剪纸成花C.瓷碗破碎D.食物腐烂2.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节日燃放焰火B.木炭烤熟食物C.西瓜榨成西瓜汁D.檀树皮制成宣纸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4.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5.化学反应不仅生成了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下列事例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灯泡发光B.风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蓄电池放电6.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C.粮食酿醋D.活字印刷7. 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命题点2化学探究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鲁教版(秋季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鲁教版(秋季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授课日期:20XX年11 月21日星期四第4节课课型:复习课题: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课标要求: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3、知道化学式的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4、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5、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6、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内容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这是复习的基本。

学生对物质的元素宏观组成和原子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自己复习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去归纳。

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探究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如何选择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依据是什么?如何收集一瓶氧气?如何检验一瓶氧气已收集满?是学生应该重点复习的内容。

学习建议:(助学)1、认真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包括原理、现象、误差分析等,使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得到强化。

2、采用口诀记忆法,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等;化学式书写要注意规律: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等。

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是混合物,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其用途2、初步掌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3、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进一步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的概念4、知道化学式的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5、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学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学案

第5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目标】1.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 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的解题能力;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4 . 在认识化学变化时,初步形成化学变化的宏观事实、微观本质和符号表征(化学方程式)之间相互联系的思维习惯。

5. 通过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方程式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学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目标学案,当堂达标测试题学生准备:依据目标学案进行课前自主复习,完成学案多媒体教学素材【过程设计】本单元的复习通过四个环节组成【复习过程】一、教材梳理㈠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不变元素的和不变微观:原子的、、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的种类一定改变微观: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的数目可能改变4.四注意:(1)适用范围是所有的化学变化,对物理变化。

(2)只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也不是分子个数守恒。

(3)杂质和剩余物质都没有参加反应,不属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4)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的质量,不能因为生成了气体而误认为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㈡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1)(2)2.含义:以2H2+O点燃 2H2O为例(1)(2 )(3)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复习第一课时 学案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复习第一课时  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一单元 复习 学案第一课时一、单元复习目标1、 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较准确地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有能量变化。

2、 初步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 认识一些常见的仪器,掌握加热等基本操作,了解进入实验室的一些注意事项。

二、学习重点:认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并能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知道物质的组成构成三、学习过程知识点一: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1学习问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哪些区别?物质微观上又是有哪些微粒构成的?2学习任务‘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能量的变化,化学能与 等能量的转化3、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 _构成的。

例如水就是由大量的_________聚集而成的,铁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4、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每个氢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构成的总结 水由 构成,水由 组成学习诊断: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胆矾研碎B. 纸张燃烧C. 汽油挥发D. 水变成水蒸气2、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下列通过化学变化获取能量的是()ABCD知识点二:体验科学探究(1)学习任务:复习总结科学探究的方法及一般步骤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

2、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是。

感知素材: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呼出的气体里是否含有水蒸气”进行的科学探究,请将下列描述补充完整:(1)“呼出的气体里有水蒸气吗?”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2)“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科学探究中的环节;(3)“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属科学探究中的环节;(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5)“这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六三制鲁教版化学九年级2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三制鲁教版化学九年级2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复习教案课型:复习课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复习复习目标: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认识分子的特性,理解状态变化这类物理变化的本质;2. 通过对“水的电解”和“氢气燃烧”实验的微观分析,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

3. 了解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内部电子的特性和作用。

4.学会科学表示原子质量大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4. 掌握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5.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6.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及简单规律。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变化的实质、原子的结构及质量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联系、元素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复习准备:多媒体;导学案学习过程:【知识梳理】(一)、运动的水分子一、水的三态变化1、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获得______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______,水由_____变为_____;失去_____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________,水由_____变回_______。

2、分子的性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二、水的天然循环三、水的人工净化1、生活用水的净化方法一般有、、、等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自来水厂净化过程一般为:原水→→絮凝沉淀→反应沉淀→→→消毒→生活用水,其中过程为化学变化。

2、纯净物和混合物:黄泥水是由水、泥沙、矿物质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像这样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成为_______,如等,在混合物中,各种物质都保持各自原有的性质。

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_________。

如等。

3、混合物的分离: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把__________与________分离可用过滤法,如分离黄泥水中的泥沙;把溶解在液体中的固体分离出来可以用_______的方法,如把食盐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食盐水中的水气化逸出,留下的就是食盐晶体;液体和液体的分离可以用___________,我国传统的烧酒工艺就要用到________,以便提高酒精的质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二)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一、基础知识梳理1、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和的变化,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

2、分子是最小粒子如:分子的性质,,3、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步骤①法除去水中较大的不溶性固体颗粒 (通常加入明矾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②法除去水中较小的不溶性固体颗粒;③除去水中的一些有颜色或气味的杂质;④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4、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过滤法:适用于分离的混和物主要仪器: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玻璃棒在该实验操作中的作用:5、纯净物和混合物1. 纯净物:是由组成,如:2. 混合物:是由混合而成,如:6、硬水和软水1. 硬水含有较多的天然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2. 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产生的是软水3. 生活中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将水7、水的分解: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或溶液。

实验现象: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都有产生,同时液面下降,最终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气体检验:正极气体:能使,证明是气。

负极气体:能,证明是气。

实验结论:水是由和组成,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原子。

8. 水的合成——氢气的燃烧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的火焰,烧杯壁上有生成,手感觉烧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点燃不纯的氢气时可能。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氢能源的优点:、、9.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还有溶解性、性、延展性、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10. 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物质的化学反应。

表达式 A + B + ----→ C②分解反应。

(一变多)表达式 C → A + B + ----11. 原子的结构:质子原子原子核中子核外电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正电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电量,电性。

质子数 = = = 原子序数,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但不一定有中子。

【精选】鲁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精选】鲁教版中考化学总复习教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和原理(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等基本概念的含义,理解相关概念的关系。

2.了解原子的构成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3.掌握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知识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的定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2.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基础知识归纳与整理(师生讨论,采用问答的方式由教师小结并以投影的形式打出知识网络)(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二)关键知识点拨(一)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1.2.3.三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关系:(二)几个决定和几个等式1.决定(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3)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决定粒子的类别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2.等式(1)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在原子中)(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离子所带电荷数=其化合价数值(4)元素最高正价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5)元素最低负价数=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6)原子团的化合价=其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四)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组成典型例题讲解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解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A错。

九年级化学上册 酸碱中和反应(第二课时)专题复习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酸碱中和反应(第二课时)专题复习教案 鲁教版

备课时间、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电子白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大多数的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
情。

对喷水和撒石灰做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的测定。

(简明叙述即可)
.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B.用熟石灰给鱼塘消毒.服用氢氧化钠治胃病 D.用食醋除去水垢
.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g4%的NaOH溶液,改为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值()
.小于7C.等于7D.无法判断
学生由于加大了复习的力度,致使酸碱盐的知识的掌握越来越熟练,学习效果越来越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学案(无答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考点一:酸的物理性质1、酸的概念:注意:电离出的阳离子必须全部是H+,如果还有其它阳离子,便不是酸,如:NaHSO4.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碳酸,硝酸2、浓盐酸与浓硫酸的性质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后溶质质量分数特性3、浓盐酸敞口放在空气里形成白雾的原因:4、一般盐酸是无色的,而工业盐酸常显色,是因为有的缘故。

5、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变化),所以在实验室可用作6、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倒入中,并不断。

原因:浓硫酸溶于水,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物质还有7、生活中常见的酸:胃液成分,汽水中的酸,食醋,电池中的酸(二).跟踪练习:1.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的是()A.NaOH B.H2SO4C.CH3COOH D.HCl2.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A.蔗糖溶液B.浓盐酸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3.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实际的是()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C.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子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B.有强烈的腐蚀性C.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D.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5.如图是两种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B图中盛水的仪器的名称是.(2)B图中锥形瓶内产生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上面两图中,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B 图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考点二:酸的化学性质1.常见的酸根: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2.盐的判断: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阳离子还包括,判断下列属于盐类物质的是:NaCl、FeSO4、Ca(OH)2、MgCl2、NH4NO3、CaCO3、CuO。

新版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1、2节复习学案

新版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第1、2节复习学案

1、猜想
猜想一: Ca(OH)2 你的猜想:
猜想二:
CaCO3
2、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教师点拨:
熟练掌握酸碱有关知识,才能灵活解决有关问题
三:课堂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四:强化训练
1、只用一种物质一次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可供选用
的物质是:①PH 试纸、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碳酸钠溶液、⑤石蕊试液,其中能
(5)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 CH3CH2OH 在酶的作用下能与空气中的 O2 反应 得到醋酸和另一种液体。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过程中,质量增加了 16 kg,则所得食醋中的
醋酸的质量为______kg。
5.将 X 溶液滴入 Y 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 溶液的 PH 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如:Na2CO3 + HCl=
5、
如:NaOH + HCl=
TB:小初高题库
鲁教版初中化学
1、 碱 的 构 成
碱由

构成,如:
1 俗称


2 在空气中
2、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
3 溶于水

4
性,使用时要小心
5 制取

1 俗称

氢氧化钙
2
溶于水
3 制取
1、 3、碱的化学性质
2、
紫色石蕊遇酸变 无色酚酞遇酸
TB:小初高题库
鲁教版初中化学
号)。
(2)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食醋能软化鱼骨和鸡蛋壳,原因是醋酸能与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复习学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课标版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复习学案

课题:第一单元化学变更了世界()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 C.探讨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课件强调化学探讨对象是:从分子和原子水平上探讨物质及其变更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跟踪练习:1.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②无氟冰箱与臭氧空洞③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④汽车新能源─燃料电池的开发。

A.①②B.①②④C.①D.①②③④2.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世界。

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亲密关系的是()A、功能材料的制造B、“神七”飞天轨道的设定C、农药化肥的研制D、能源的开发利用3、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爱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互动合作:考点2: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例1.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变更,下列变更属于化学变更的是()A.樟脑球在衣柜中慢慢消逝 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变式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更,推断的主要依据是()A、放出大量的热B、看到刺眼的白光C、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带消逝课件强调学问点:物理变更与化学变更的本质区分,宏观上:有无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无新的分子生成跟踪练习: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更,都属于化学变更的是()A.酒精燃烧、蜡烛熔化B.冰雪溶化、干冰升华C.剩饭变馊、粮食酿酒D.灯泡发光、铁锅生锈2.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更的是()A.滴水成冰B.积沙成塔C.曾青得铁化为铜D.铁杵磨成针3.古诗词的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宝。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更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4.下列变更中,有一种变更与其他三种变更有着本质区分,你认为这种变更是()A.冰雪溶化B.压缩空气C.酒精挥发D.馒头遇碘酒变蓝5、以下属于物理变更的是()A、大米酿成酒B、菜刀生锈C、湿衣服晾干D、食物腐败6、2019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九年级化学全册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专题复习学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专题复习学案 鲁教版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加深理解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及其联系,学会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全面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掌握元素的概念,加深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学会从宏观元素的角度看物质。

3学会梳理辨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并建立知识网络。

4.理解化学用语与宏观物质、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形成宏观元素、微观粒子、化学符号的三角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深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辨及概括能力,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交流讨论】1.列举常见物质说出它们的微粒构成2.谈谈你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②分子大、原子小③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离子之间没有④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⑥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停地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2.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3)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二、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交流讨论】1.列举常见物质,说说它们的元素组成,谈谈你对元素的认识。

2.元素与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学以致用】1.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九单元《金属》复习学案

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九单元《金属》复习学案

最新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九单元《金属》复习学案内容和学情分析:本单元复习主要涉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铁的冶炼和铁的合金等,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金属会被锈蚀,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所以本课设计从练习入手进行复习,主要复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梳理知识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获取和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

作为常见的物质—金属,在中考中的分值占有一定的比例,据统计近三年(2009-2012年)的山东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有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加强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的训练。

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知道铁的两种合金(生铁和钢)的区别。

(2)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能灵活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实际问题。

(3)知道铁的冶炼,了解金属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习题呈现知识点。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金属等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金属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复习重难点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复习课件;学生最好课前完成复习学案。

单元知识网络:(具体见最后)复习过程设计:展示生活中金属的用途根据上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2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1)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_ _色固体覆盖,溶液由______色变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___ ___色金属覆盖,溶液由______色变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归纳:活泼性强的金属能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学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复习学案【学习任务】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有效组织,加深记忆,随时提取。

3.将酸与碱的通性加以对比,能更好的记忆与识别其特点,并加深对此内容的掌握。

促进本章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促进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4.通过酸与碱的复习,分析对比其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并掌握学习的一些规律,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任务导学】知识点一、常见的酸和碱的物理性质1、常见的酸考点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浓盐酸浓硫酸颜色、状态“纯净”:色液体工业用盐酸:色(含Fe3+)色粘稠、状液体气味有气味无特性挥发性(挥发出气体)(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 ) 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胃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①金属除锈②浓硫酸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中,并不断,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切不可【针对性训练一】1、盐酸是一种主要的工业用酸,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B、浓盐酸是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C、人的胃液里含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2、硫酸的用途很广,下列叙述的硫酸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稀硫酸能溶解镁、锌等金属D、浓硫酸难挥发2、常见的碱考点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俗名、、、色、态色状固体色粉末溶解性于水,溶解时大量的热于水吸水性具有吸水性,易无吸水性制法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保存密封保存密封保存【针对性训练二】1、我们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很多物质,并进行了分类。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基础知识梳理:(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二)科学探究的途径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括、、、、。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1)“三不”原则:不能;不能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

(2)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mL,固体只需。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要放在。

2.(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块状:用夹取,放入平放的,再将容器慢慢直立(横放竖),使块状物轻轻滑落至底部,可防止打破容器底。

②粉末: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较多量:倾倒法,瓶塞,标签,瓶口与容器口紧挨。

②较少量:用滴加,注意要“垂直悬空”。

③一定量的液体:所用仪器:和(3)取用一定量的药品①液体用:a.量筒应放,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改用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②固体用:a.将游码拨零,调节天平平衡;b.称量物放盘,砝码放盘。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纸片上(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砝码要从到加,用镊子拨动游码;称量物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3.物质的加热⑴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部分,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应用加热。

②灯壶内的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③点燃时应用,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④熄灭时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吹灭。

⑵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

⑶固体的加热试管口要,防止,引起试管炸裂;⑷液体的加热①加热前,先把玻璃容器外壁的水,以免炸裂试管;②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4.气密性检查:步骤:①连好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基础知识梳理:(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二)科学探究的途径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括、、、、。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使用原则(1)“三不”原则:不能;不能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

(2)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mL,固体只需。

(3)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要放在。

2.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块状:用夹取,放入平放的,再将容器慢慢直立(横放竖),使块状物轻轻滑落至底部,可防止打破容器底。

②粉末: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较多量:倾倒法,瓶塞,标签,瓶口与容器口紧挨。

②较少量:用滴加,注意要“垂直悬空”。

③一定量的液体:所用仪器:和(3)取用一定量的药品①液体用:a.量筒应放,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停止倾倒,改用滴加药液至所需刻度线;b.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若视线偏高(俯视),读数偏;若视线偏低(仰视),读数偏;②固体用:a.将游码拨零,调节天平平衡;b.称量物放盘,砝码放盘。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纸片上(有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砝码要从到加,用镊子拨动游码;称量物的质量= 的质量+ 的质量。

3.物质的加热⑴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和三部分,温度最高,给物质加热,应用加热。

②灯壶内的酒精量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③点燃时应用,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④熄灭时必须用盖灭,不可用吹灭。

⑵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

⑶固体的加热试管口要,防止,引起试管炸裂;⑷液体的加热①加热前,先把玻璃容器外壁的水,以免炸裂试管;②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4.气密性检查:步骤:①连好仪器。

②将导管一端插入中。

③用紧握容器外壁。

判断:若有产生,或松手后在导气管末端形成,则说明不漏气。

5.仪器洗涤:(1)洗涤方法:①在试管或烧瓶内,注入一半水,振荡。

②用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

(2)洗净标志: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形成一层水膜。

二、单元检测1.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2.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3.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A. 大于20mlB. 小于20mlC. 等于20mlD.无法判断.6.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2.5g食盐用于实验,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接下来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砝码 B.减少砝码C.添加食盐 D..减少食盐7. 正确量取18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2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①④ B.②④C.③④ D.④8.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B.牛奶变酸 C.冰雪融化 D.轮胎爆裂9. 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10.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

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试验D.交流讨论11.“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

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消除其污染D.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12.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检查装置气密性往试管中加入锌粒加热液体固体药品的取用A B C D13. 下列仪器中,能够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量筒 B.燃烧匙 C.烧杯 D.试管1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酒精灯打翻着火,立即离开C.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洗D.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15.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3g(1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

请分析该同学称得药品的质量是()A.5.6g B.4.7g C.5g D.5.3g16. 实验室加热150 mL液体,可以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17.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18.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如果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7毫升。

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毫升。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A. 小于6毫升B. 等于6毫升C. 大于6毫升D. 无法判断二、填空及简答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空格内) 19.(5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 D H 。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

(填字母或仪器名称)(3)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20. (2分)右图表示的是某同学用50 mL量筒最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操作。

请你仔细观察该图,判断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实际是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mL。

21.(6分)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_;(2)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______________,再加热;(3)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4)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5)实验室用烧瓶加热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 。

(6)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22.(4分)在横线上填写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2)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着手心(3)滴管吸取过试剂后平放或倒置(4)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23.(5分)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用试管给某物质加热,实验后,却发现试管已破裂。

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写两点)24.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A B C D E F G H I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2)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2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1g以下用游码)样品,称量后发观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则他实际称量的样品质量是多少克?三、实验探究题26. 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1)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2)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3)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原因是。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是为假设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27.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如下内容:(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一小块,把它投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层,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产物为(4)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该同学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 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