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反思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学反思(优秀4篇)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学反思(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7666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4.png)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学反思(优秀4篇)《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篇一《唯一的听众》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经过对老人的语言,神态的变化表现了一位知名的音乐教授对“我”的真诚无私的帮忙,表达了“我”对老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这次教学中,我觉得自我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是:一、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
能紧扣本单元及本课课后练习中的重点资料展开教学,重视了领悟写法的指导,课堂学习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如在课堂上多次抓住难理解的句子让学生提出自我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找出描述老人语言、态的句子,习描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等。
二、注重披文入情。
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内化情感。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自始至终用充满活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
经过同桌互读、师生互读、评价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读书的时间比较充分,到达了预期的读书效果。
三、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在教学中适时渗透了多种语言训练资料,如引号的用法,转述句转换为引述句,想象说话等,使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在这节课中也暴露出了我的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课堂开放性不够。
教师牵引得比较紧,主要体此刻整个过程都是教师逐层抛出问题,一步一步领着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先理解老人的三次话语,再理解老人的眼神的含义,每个环节都完全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好,并且对于学生能理解的资料如我和老人怎样相识的就不用再讲解,要敢于跳出来,站在更高的角度建构,这样能够节省时间,使课堂更高效。
针对这样的问题,如果再上这节课,我将进行以下的修改:以一个大问题总领全文,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让学生主找出有关的语句来谈谈自我的看法。
汇报时让学生尽情的表达,我再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有关句子和段落重点点拨,进行朗读指导,体会老教授的关爱和鼓励是我刻苦练琴的巨大精神力量。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唯一的听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唯一的听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f802f6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1.png)
六年级语文公开课《唯一的听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学校六班级语文公开课《唯一的听众》说课稿及教学反思【说教材】鼓舞或许是一个眼神、鼓舞或许是一句赞美的话语,它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鼓起了人们的志气,更给了他人珍贵的自信。
文中老太太的一句句诗一般的语言造就了一个学琴少年在音乐的路上锲而不舍地走下去。
文中讲解并描述了“我”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开始学琴时不掌控要领拉得非常刺耳,心理不由得非常懊丧、自卑。
我来到了一片树林中邂逅了一位称自己耳聋的老妇人,在她的鼓舞和激发下,我重拾信心,锲而不舍地练习,最终当我已拉成曲调时发觉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她根本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首席小提琴手。
至此更加激发了我的刻苦精神。
读罢此文,我不由得唏嘘不已,为人物前后的突变感到惊讶,为文中“我”刻苦练琴的精神感到敬佩。
更对老一代音乐人对年轻一代音乐人的呵护和鼓舞感到无比欣慰。
课题“唯一的听众”表面指文中的老太太,内在还隐含着对我拉小提琴的鼓舞和引导,是贯穿文章的线索,是文本核心价值所在。
在写作上设置了悬念,结尾出人意料。
我将带领同学仔细研读课文中描写老太太语言的句子,走入人物的内心,凸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同学从老教授的语言与我的心理、行动改变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惜、鼓舞,以及我对她的感恩、敬佩之情。
2、认真阅读文章,边读边思,体会“我”学琴的心路历程,并且补白想象。
3、解老太太对我一份非常的关爱和鼓舞,感受她可亲可敬的形象。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老人语言的内在含义,感受老人对我的援助、鼓舞,感受她可亲可敬的形象。
【说教学设计】一、导入1、课前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梁祝》请同学观赏。
由于同学对小提琴了解不多,许多同学可能根本不会观赏,因此用音乐导入学习,让同学对小提琴取得有没有初步的感受,并由此想到,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二、学习课文1和14自然段1、我让同学分别读课文的第一和第十四自然段,来看看我在学琴前、后发生了哪些改变,同学找到了我由一名音乐白痴变成了真正的小提琴手,并能在成千上万观众面前演奏。
2023年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精选12篇)
![2023年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26bc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9.png)
2023年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精选12篇)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篇1一、重视预习,做到不上不预习的课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我让学生汇报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这样既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又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自学能力。
为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奠定基础。
二、大胆放手,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生学习浏览今天的导课谈话导入,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学生带进文本,而后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生经历了初读与精读,朗读与浏览,自悟与交流,感知内容与领悟情感,理解句子和积累语言的过程。
尤其体现年段特点的是教学生学会浏览,通过浏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并说说“你是怎样概括__主要内容的?”,教学生学会总结学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作者在一位真诚无私的音乐教授的帮助下,鼓励下,由一位音乐白痴成长为出色的小提琴手,领悟了爱幼尊老的情感.三、品词析句,学会研读课文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抓住__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准切入点,形成对比,设置悬念,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而后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重点学习2至8自然段,抓住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引导学生上接下连,组织学生品词析句,充分而有效地读,从而感悟老妇人对我的鼓励、关爱以及良苦用心,做到在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读懂课文,同时在读中训练语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己去实践感受体验作者的心理活动的变化,符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四、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果你就是这位初学小提琴的人,在这时候听到这样鼓励的话,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能联系实际,平时受到表扬、鼓励时的心情,尽情畅想、畅所欲言,体会了作者当时的感受。
这样拓展延伸文本,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感悟和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阅读质量。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优秀7篇)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4fa24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4.png)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优秀7篇)《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篇一一、教学中我着力要求学生在理解中感悟真情。
这篇课文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
于是,学生划批、汇报时应以老人为主,辅之以我的变化。
学生在学习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时,也能够自然而然地联系“我”的心理和行动描写,从而较为清楚地体会老教授的言行给“我”带来多么大的影响。
二、对于本课理解上的另一个难点,也就是老教授的神态描写“她平静地望着我”这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了三次。
她为什么平静地望着“我”,她望着“我”的时候,在想些什么?而“我”从那平静的眼神里能看到些什么?这些,课文都没写。
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出示了寂静的树林、老教授“平静地望着我”、“我”在专心拉琴的图片,要求学生看着画面,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身处地去感受一下当时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结果,学生的回答基本上能切合本文的主题,都能体会到老教授为了维持那个美丽的谎言,一再用平静的眼神鼓励作者的良苦用心。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篇二对语文教学而言,情是蕴涵在文本和生活中的情,认知是基于主体生活与心灵的认知。
本单元的教学充满了人间真情,《唯一的听众》这一课,确实让我们体会到:真情给一个初学小提琴者带来的自信,以及给师生阅读后带来的感动。
《唯一的听众》记叙了一个男孩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而之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
于是,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老人”和“我”,让孩子通过老人的语言、通过老教授的眼神以及我的心理、我的变化,设身处地地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同时提升到“我”对老教授的敬佩和感激。
从而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学,让爱与真情贯穿始终。
一、力求让学生在想象中领悟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对于本课理解上的另一个难点,也就是老教授的神态描写“她平静地望着我”这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了三次。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329490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8.png)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反思设计理念:《唯一的听众》一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内容真实动人,表达的情感真挚质朴。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教学模式,“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品析”的方式学习课文。
既让学生动眼、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踊跃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培育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感受人物的高贵道德,感悟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1.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窗讨论,一路解决疑难。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珍惜、鼓励,和“我”对她的佩服、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珍惜、鼓励,和“我”对她的佩服、感激之情。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景,温习导入。
一、揭题设疑一、在优美的乐曲《月光奏鸣曲》伴奏下,教师激情导入你们听,何等优美的旋律,何等娴熟的弹奏技能啊!在每次演奏的时候,作者都会念念不忘一个人,一个他心存感激的人——就是他练琴时的“唯一的听众”。
二.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一)、理解唯一的听众的真正身份。
1.这唯一的听众的真正身份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说明。
2.出示句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1)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是什么?(最有声望、首席)(2)“首席”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3)老人之所以成为“最有声望”的教授是因为何?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形容?(德才兼备)(二)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1.正因为这位老教授德才兼备,才会在我悲观丧气的时候及时给予我真诚的什么呢?相机板书:鼓励关爱欣赏是的,我从一个音乐傻瓜走向了成功,这一切的转变都缘自老人的影响。
那么老人主如果用什么来影响“我”的呢?(语言,神态)三、研读课文,感受鼓励与尊重一、默读课文2-8自然段,画出描述老人语言的句子,并想一想她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9d182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0.png)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精选11篇)《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文章通过一个“音乐白痴”成长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人们,默默的关怀、真诚的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获得成功。
教学目的: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学会关爱。
第1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间播放小提琴曲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首小提琴曲美吗?大家听得多认真、多投入呀!你们,就是这首曲子的——听众(板书)可是,曲子好听琴难拉。
有一位小提琴的爱好者,刚开始,他拉出的小夜曲,被人当作是锯桌腿的声音,他感到十分沮丧和灰心,但是后来,他成功了,这都是得益于他的那位——唯一的听众。
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中等生)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随机打上?)“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
1、那么,聪明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是呀,要擦去这些小问号,我们还得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提醒大家,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哦!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现在这两个问号,你能解决了吗?(1)“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后进生)相机板书:老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2)“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同学们可真聪明,第一个小问号轻轻松松就擦去了,但要把这第二个小问号擦去,还得回到我们的书本上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画出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330d902195f312b3069a505.png)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篇一:《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反思《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小提琴曲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常听音乐吗?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音乐。
这是一段小提琴曲,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它的美。
(课前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请学生欣赏。
)有这样一位音乐家,对音乐有着执着的爱,对拉小提琴有着无法割舍的爱,在各种文艺晚会上,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拉小提琴,赢得阵阵掌声。
可是有谁知道这位音乐领域的骄子,小时候曾是一个音乐白痴。
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改变?是谁给了他动力和帮助呢?今天我们就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走进那美丽的早晨,走进他那唯一的神秘听众。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二、学习课文1和11自然段1.让学生分别读课文的第一和第十一自然段,看看我在学琴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2.学生质疑(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带着心中的疑问去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全文,特别关注描写老人的句子,找出来认真读一读,在你有所感悟的地方写上旁注,一会儿交流。
(交流读书收获)四、深入阅读,品悟佳句。
感悟一:老人的语言请同学们划出老人鼓励、关切的话语,细细读读,看看你还能体会到什么?(一)(出示多媒体)“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优秀10篇)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d066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2.png)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优秀10篇)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篇一《唯一的听众》是一篇新入选的文章,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
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的帮助。
课文情节很有戏剧性,极具感染力,孩子们都很感兴趣,而且这个善意而美丽的语言,也感动了每一位学生。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了,已经掌握了写人文章的许多方法。
因此,我没有指导学生如何去学,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批注理解,由于我们已经尝试了一年的批注阅读,所以学生们也早就有话可写了,只见他们用笔批注着老教授的语言、神态、动作以及“我”的心理描写,并或多或少地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学生精彩的批注,并及时地表扬,对其他学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等等多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也及时进行了肯定与点拨,既强化了学习行为,又实实在在地检验了学生对于学法的掌握水平。
这篇课文有两条主线,以老教授为主,“我”的变化为辅,两条主线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
于是,我引导学生划批、汇报时以老人为主,以“我”的变化为辅,这样一主一次,一明一暗,既突出了重点,又无遗漏,学生也有的放矢,汇报起来也就颇为精彩,比如:“我”就是一匹“千里马”,幸运地是遇到了这么好的“伯乐”;老教授是高明的教育家,她没有给予“我”任何琴技上的指导,但给予了我源源不断的信心与勇气等等这样精彩的言论……在此基础上,孩子们也谈到了“我”成功的原因──自己不可获缺的努力。
更为可喜的是孩子们能联系自身,谈自己的亲身经历,不仅学会了感恩,更意识到自身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这节课上下来我和孩子们都受益颇丰。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唯一的听众》是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
第三单元的主题就是感悟真情,唱响心灵之歌。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61fd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7.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唯一的听众》是一篇教学反思性质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培养学生听懂关键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简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互相帮助、倾听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听力训练:学生通过听故事,听取关键信息。
2. 反思反馈:学生对故事进行反思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倾听和理解。
同时,学生也可以向教师和其他组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一段有关“唯一的听众”的视频或图片导入课程内容,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听力训练(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唯一的听众》,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相互交流听到的关键信息,总结故事中的主要观点。
4. 总结讨论(10分钟):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的总结和观点。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自己的观点。
5. 反思提问(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反思性的问题,如“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的听众吗?为什么?”“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故事中的情况?你有什么建议?”鼓励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6.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总结,强调重要观点,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
五、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表现和学生的个人表达来评价学生的听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采用学生互评和自评的方式,提供细致的反馈。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听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并且提高自己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和尊重。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及反思2000字精选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及反思2000字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d9a661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6.png)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及反思2000字精选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父亲和妹妹认为男孩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因为他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床腿的声音,可是有一天锯床腿的声音变成了真正的音乐,这究竟缘于何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唯一的听众》。
出示课件,板书:唯一的(理解词语)听众2、齐读课题,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归纳一下,不外乎这两个:“唯一的听众”是指谁?“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二、初读课文1、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好好地读读课文。
)2、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想想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现在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⑴“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老教授)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交流:()的老妇人。
⑵“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三、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1、我们怎样学习写人的文章?(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来描写。
)2、今天我们学习通过语言、行动来了解人物性格:学生默读,画批出写人物言行的句子,读一读。
四、学习通过语言反映人物性格1、你找到那些句子?2、指名朗读。
3、分组讨论: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4、指名交流:⑴相机出示课件:“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优秀3篇】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0d585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b.png)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优秀3篇】《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篇一这节公开课我自己做了精心的准备,按照课标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我们在集体备课后,决定抓住了“唯一的听众”对作者说的四段话,了解这个老人一直默默关怀、真诚的关爱作者,使他从一个“音乐白痴”成为能“奏出真正音乐”的小提琴手,让学生明白:默默的关怀,真诚地帮助、持久的关注、热情的鼓励,能帮助一个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刻苦学习,一定能成功。
反思自己有一些好的做法,现总结如下:首先为学生创设情境,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到小组内读议解决问题。
能充分转变学生的角色,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自始至终注重了学生对文本的诵读和语感的培养。
抓住段落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积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法、读中悟情,使文中事活化、物活现。
其次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中,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创设了平等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思想得以解放、思维得以活跃、潜能得以发挥,不但学会了思考而且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习。
最后为了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组织学生在超文本上展开大胆合理想象,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主动参与。
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展示了才华,还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塑造了孩子完美的人格。
当然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对文中重点的语句还是没有深挖,学生还是理解得不够。
喜欢重复学生的答案,朗读训练还要进一步加强等等。
我会虚心接受领导和老师对我的批评指正,不断努力改正不足,争取更大的进步。
《唯一的听众》优秀教学反思篇二这篇课文写了“我”——一个琴艺糟糕、丧失自信的年轻人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手的历程。
而创造这奇迹的幕后高手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她的真实身份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她以一个美丽的谎言,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了作者真诚无私地帮助。
结合备课中教学设计的四个方面,即:学法自动化;朗读多样化;理解多元化;问题焦点化,反思如下:一、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法: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写人的基本方法。
最新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三篇(优质)
![最新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三篇(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8c3518a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6.png)
最新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三篇(优质)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篇一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老教授的言行及神态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老教授保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在教学中力求表达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激思,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习语言,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反思本课教学,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比较成功:一、比照导入二、尽力使学生在朗读中提炼内涵: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师生比照读,这七种朗读形式交替使用,力求丰富多样,与教学需求亲密联络。
考虑划批时用默读;自由读易于翻开思路;齐读增强气势;男女同学分角色,适时追问促进理解。
本课默读时学生能安静画批;指名读前学生带着体会可以自由自在地朗读;的部分,全班齐读,把气氛推向了高潮;特别是教师的引读把学生带入老教授的心灵。
三、补白训练恰到好处缺乏之处:1、理解老人平静的眼神所包含的不同含义,是课文的难点。
学生在这里纠结了很久。
假设在教学中先理解老人的语言,为理解“平静”做好充分的铺垫,我想学生就会比较顺利的理解“平静”了。
课堂的节奏也就会把握得更准。
2、整节课教师讲多了,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不是很多。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篇二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很令人担忧,特别是农村小学。
年龄小的学生提问还算活泼,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主动提问题的人数和次数逐年下降。
这学期,我接手了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
学生没有问题意识,课堂上完全是被动学习,他们只满足于听懂教师的讲课,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接收机。
也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就是有了问题,也不愿向教师提出。
孩子们根底差,更令人担忧的是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
我想,孩子们的语文根底,我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年改变,但事关一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尤其是主动学习的问题意识,我不能坐以待毙。
日前,笔者就和学生们在《唯一的听众》一文中经历了一节“问题”课。
《唯一的听众》是一篇感人肺腑的课文,文章留下了许多耐人深思疑点。
《唯一的听众》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
![《唯一的听众》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11b667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c.png)
《唯一的听众》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唯一的听众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中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中感受我对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设疑1、在优美的乐曲月光奏鸣曲伴奏下,教师激情导入小提琴的演奏多么悦耳,可是,你可知道,要能演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得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
而当一位一向被称作是音乐白痴的人,最终走上了舞台,面对千百观众,从容奏出这悦耳音乐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创造了奇迹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个故事,走进那位创造了奇迹的唯一的听众。
2、齐读课题学贵有疑,对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这唯一的听众是谁她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是“唯一”的听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2、交流:这唯一的听众是谁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妇人。
(极瘦极瘦的,耳聋的)简单概括地说说她为我做了什么事(这位老妇人通过鼓励和倾听,帮助我重塑信心,学拉小提琴,最终我获得成功)是的,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了成功,这一切的变化都缘自老妇人的影响。
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来影响“我”的呢(语言,神态)三、研读课文,感受鼓励与尊重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想想她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句子一: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
”“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你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看出“我”很尴尬、缺乏自信的时候。
)“我的尴尬和不自信、沮丧原因有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白“我”由于被父亲和妹妹说成是音乐方面的白痴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明白我好不容易找的自信又因为发觉有人在场而十分沮丧。
】如果是你看见了这一幕你会怎么做用语言宽慰她这样做有用吗老妇人这样说,你能读懂她的用意吗她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说呢请你来读一读。
《唯一的听众》教案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案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3ab4a6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f.png)
唯一的听众教案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达到以下目标: - 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能够听懂并理解关于音乐的信息; - 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施本教案,教师需做以下准备: - 准备一段音乐片段,带有明显的情绪和表达; - 打印相关音乐素材,用于学生的听力训练; - 准备小组合作活动的资源,如工作表或专题报告模板; -确保教室内设备正常运行,以便学生能够听到音乐的播放。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环节在本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导入活动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例如播放一段有趣的音乐,或者展示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图片。
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例如:“你们最喜欢的音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等等。
这样可以预热学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参与度。
第二步:听力训练教师可以准备一段音乐片段,用于学生的听力训练。
这段音乐应该是具有明显情绪的,带有一定的节奏和旋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教师可以通过给出听力问题,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
例如:“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你觉得它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等等。
通过听力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达和情感。
第三步:合作学习在本节课的重点部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特定的音乐题材或类型。
例如,一组可以负责研究古典音乐,另一组可以负责研究摇滚音乐,还有一组可以负责研究流行音乐等等。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题材,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步:总结反思在课程结束前,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并进行讨论。
例如:“你们对今天的听力训练有什么感受?你们对自己的合作表现满意吗?”等等。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并且提出对今后学习的改进意见。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5ce7f6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c.png)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改进的方向。
以下是我关于《唯一的听众》这一课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设定《唯一的听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过讲述一个盲人女孩与一位音乐家之间的感人故事,传递了爱与关怀的主题。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试图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并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内容的组织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我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通过快速阅读把握文章大意。
然后,通过细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的选择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等。
讲授法用于传授文章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点;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角色扮演则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文本。
学生参与度在课堂上,学生参与度较高,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和角色扮演中。
但是,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显得较为拘谨,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课堂氛围的适应或者对表达自己的不自信。
教学效果的评估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且在情感上有所共鸣。
但是,对于文章深层次的主题和人物心理的把握,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深度的培养。
教学改进的措施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 增加课堂互动:通过更多的小组活动和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强化思维训练: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表达上较为拘谨的学生。
4. 情感教育的融入:在教学中更多地融入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语《唯一的听众》这一课的教学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启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与反思设计理念:《唯一的听众》一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内容真实动人,表达的情感真挚纯朴。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教学模式,“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品析”的方法学习课文。
既让学生动眼、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高尚品德,感悟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共同解决疑难。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一、揭题设疑1、在优美的乐曲《月光奏鸣曲》伴奏下,教师激情导入你们听,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娴熟的弹奏技巧啊!在每次演奏的时候,作者都会念念不忘一个人,一个他心存感激的人——就是他练琴时的“唯一的听众”。
二.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一)、理解唯一的听众的真正身份。
1.这唯一的听众的真正身份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说明。
2.出示句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1)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是什么?(最有声望、首席)(2)“首席”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3)老人之所以成为“最有声望”的教授是因为什么?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形容?(德才兼备)(二)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1.正因为这位老教授德才兼备,才会在我灰心丧气的时候及时给予我真诚的什么呢?相机板书:鼓励关爱欣赏是的,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了成功,这一切的变化都缘自老人的影响。
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来影响“我”的呢?(语言,神态)三、研读课文,感受鼓励与尊重1、默读课文2-8自然段,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想想她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1)句子一: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
”“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你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看出“我”很尴尬、缺乏自信的时候。
)比较句子:A、你拉得非常好,如果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B、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假如你就是那位教授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说呢?请你来读一读。
(2)句子二“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在作者看来,这是什么样的语言?请你试试读出诗一样的韵味,能行吗?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对“我”使我产生了哪些变化?对应读:出示幻灯片(2组对比读)1、老妇人这样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2、小伙子这样做: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从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
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我心里暗暗有了几分信心,“每天清晨”我在老人的陪伴下每天坚持练琴。
每当我停下来时,老人都会说:(3)句子三: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从老人的语言中你读懂了什么?(小伙子每天坚持练习,琴艺有了进步,鼓励小伙子)这句话让我心中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你知道这感觉是什么吗?(自信)老人的话有这么大的精神力量。
那么请你也读读这句话吧。
老人的鼓励让我充满了信心。
(4)句子四: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改为直述句:有一次,她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
”老人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你体会到了什么?过渡:老人的语言是真诚的,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我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平静的眼神,也就是神态描写。
快速浏览课文,请用~~~画出来这样的句子,体会句子含义?。
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1)当我拉出像锯床腿的声音时,她的平静,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毫无顾忌的大胆练习.2)当我有了几分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的平静,鼓励我不断努力.3)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的平静,体现了对我更高的要求,告诉我不要满足,继续提高.过渡:老人有声的语言让我信心倍增,专心练琴;老人无声的语言向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不了那——唯一的观众。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一).同学们,你喜欢这样的老人吗?(二)正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对我循循善诱。
积极鼓励,真诚无私的帮助,才使我树立信心,刻苦练习,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演绎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完成小练笔:(播放《感恩的心》音乐)此时此刻,我想对老教授说:“你真是高明的教育家。
”也想对小提琴手说:“你真幸运,遇到了伯乐。
”更想对自己说:“我要努力,做事相信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三)作为教师,我更加感到自己也要做一个这样的听众,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和关爱,让你们从我这里得到自信,快乐地成长!同学们。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做一个懂爱之人,有爱之人,爱人之人,让世界充满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四.布置作业(一)作业超市。
(请选择一至两题完成)1、把你读完课文后所获得的感悟写成一句格言。
2、为你身边的人做一件好事,奉献你的爱心。
3.推荐阅读《我看见了大海》、《平分生命》。
板书:11 唯一的听众鼓励关爱欣赏成功设计理念:《唯一的听众》一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内容真实动人,表达的情感真挚纯朴。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教学模式,“以读促知——以读促解——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运用“读读——找找——议议——品析”的方法学习课文。
既让学生动眼、动手、又让学生动脑、动口,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参与阅读实践,培养其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高尚品德,感悟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共同解决疑难。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一、揭题设疑1、在优美的乐曲《月光奏鸣曲》伴奏下,教师激情导入你们听,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娴熟的弹奏技巧啊!在每次演奏的时候,作者都会念念不忘一个人,一个他心存感激的人——就是他练琴时的“唯一的听众”。
二.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一)、理解唯一的听众的真正身份。
1.这唯一的听众的真正身份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一个句子说明。
2.出示句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1)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是什么?(最有声望、首席)(2)“首席”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3)老人之所以成为“最有声望”的教授是因为什么?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形容?(德才兼备)(二)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1.正因为这位老教授德才兼备,才会在我灰心丧气的时候及时给予我真诚的什么呢?相机板书:鼓励关爱欣赏是的,我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了成功,这一切的变化都缘自老人的影响。
那么老人主要是用什么来影响“我”的呢?(语言,神态)三、研读课文,感受鼓励与尊重1、默读课文2-8自然段,画出描写老人语言的句子,并想想她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1)句子一: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
”“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你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看出“我”很尴尬、缺乏自信的时候。
)比较句子:A、你拉得非常好,如果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B、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假如你就是那位教授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说呢?请你来读一读。
(2)句子二“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在作者看来,这是什么样的语言?请你试试读出诗一样的韵味,能行吗?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对“我”使我产生了哪些变化?对应读:出示幻灯片(2组对比读)1、老妇人这样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2、小伙子这样做: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从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
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
)我心里暗暗有了几分信心,“每天清晨”我在老人的陪伴下每天坚持练琴。
每当我停下来时,老人都会说:(3)句子三: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
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从老人的语言中你读懂了什么?(小伙子每天坚持练习,琴艺有了进步,鼓励小伙子)这句话让我心中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你知道这感觉是什么吗?(自信)老人的话有这么大的精神力量。
那么请你也读读这句话吧。
老人的鼓励让我充满了信心。
(4)句子四: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改为直述句:有一次,她说:“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
”老人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你体会到了什么?过渡:老人的语言是真诚的,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我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平静的眼神,也就是神态描写。
快速浏览课文,请用~~~画出来这样的句子,体会句子含义?。
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1)当我拉出像锯床腿的声音时,她的平静,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毫无顾忌的大胆练习.2)当我有了几分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的平静,鼓励我不断努力.3)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的平静,体现了对我更高的要求,告诉我不要满足,继续提高.过渡:老人有声的语言让我信心倍增,专心练琴;老人无声的语言向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不了那——唯一的观众。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一).同学们,你喜欢这样的老人吗?(二)正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对我循循善诱。
积极鼓励,真诚无私的帮助,才使我树立信心,刻苦练习,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演绎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完成小练笔:(播放《感恩的心》音乐)此时此刻,我想对老教授说:“你真是高明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