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清单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d1089df7e45c3b3566ec8b21.png)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含茅以升班培养计划、高速特专班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交通系统高级管理人员、高级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人员。
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知名的交通运输专家。
二、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
2、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工程基础知识、经济、法规等宽厚的基本知识。
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优化控制能力的高级运输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3、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特色1、综合性: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2、“软”、“硬”结合。
既要学习土木、电子、计算机、机车车辆、汽车等工程技术知识,又要学习组织、优化、经济、管理、市场等知识。
3、大交通。
以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为主要对象。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运筹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交通运输信号、运输市场营销、运载工具及其原理、交通运输经济、线路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专业课程组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或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学基础、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专业课程组)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八、课程设置细化表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16学时;2、课程设置细化表中未包含学生可任选的12学分课程。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7a9664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7.png)
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计划介绍交通运输类专业是一门关于交通运输系统理论、技术和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理论基础、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专业人才:1.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等;2.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技能,如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运输规划与组织等;3.具备实践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各种交通运输项目;5.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跟进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发展。
培养内容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通运输理论基础学生将学习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管理与运营等。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将掌握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框架和理论模型,为后续的实践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交通运输技术与实践学生将学习交通运输领域的基本技术知识,包括交通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运输装备的选型与维护等。
学生还将通过实践项目,熟悉交通运输领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通运输管理与组织学生将学习交通运输领域的管理和组织知识,包括交通规划与组织、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等。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的管理要点和政策法规,为未来的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专业实习与实践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培养计划还包括专业实习和实践项目的安排。
学生将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计划需要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方案:第一年•交通运输理论基础课程–交通运输系统基础–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交通管理与运营基础•公共基础课程–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交通运输技术与实践课程–交通设施设计与建设–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运输装备选型与维护•专业实践项目–参与交通工程实践项目第三年•交通运输管理与组织课程–交通规划与组织–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专业实习–在交通运输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专业选修课程–交通运输经济学–地铁交通系统设计与运营–现代物流管理•毕业设计–完成交通运输领域的毕业设计项目总结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理论基础、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48a098e71fe910ef12df8ea.png)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专业代码:0812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理论,能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物流等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基本要求⑴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⑵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⑶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2、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⑴掌握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⑵掌握一般的最优化方法和计算机在交通运输中应用的基本技术。
⑶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
⑷熟悉与交通运输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⑸掌握运输物流管理、运输市场营销等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
⑹了解当代交通运输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培养人才的适应范围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可从事:⑴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等工作。
⑵从事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
三、学制及授予学位1、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
集美大学第二专业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方向)培养方案
![集美大学第二专业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方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611e7d27284b73f242504d.png)
一、招生对象、学制、最低毕业学分
1.招生对象:航海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物流管理方向)第二专业招收在集美大学在校本科学习的;修读过大学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公共基础课程,若未修过上述课程,可在读第二专业期间补修;要求申请修读本专业的学生必须符合《集美大学“双专业”制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招生人数80人。
2.学制2年。
3.最低毕业学分:60。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运筹学、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学及国际运输法规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及方法,处理物流管理业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熟悉国内外运输法规、公约和惯例,了解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物流服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组织能力和公关能力,并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了解物流管理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运筹学、管理学、物流学
主要课程:运筹学、管理学原理、国际贸易实务、物流设备与作业工艺、仓储与配送、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集装箱运输实务、国际多式联运、物流管理业务英语与函电、电子商务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集装箱业务实践(模拟)、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论文
六、交通运输专业(物流管理方向)第二专业教学计划。
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培养计划-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培养计划-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790a3b114b35eefdc9d3330a.png)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交通系统高级管理人员、高级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人员。
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知名的交通运输专家。
二、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
2、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工程基础知识、经济、法规等宽厚的基本知识。
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优化控制能力的高级运输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3、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特色1、综合性: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2、“软”、“硬”结合。
既要学习土木、电子、计算机、机车车辆、汽车等工程技术知识,又要学习组织、优化、经济、管理、市场等知识。
3、大交通。
以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为主要对象。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运筹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交通运输信号、运输市场营销、运载工具及其原理、交通运输经济、线路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专业课程组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或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学基础、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专业课程组)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16学时;2、课程设置细化表中未包含学生可任选的12学分课程。
九、实践教学设置细化表1、人文、社科、经管类任选课学分不低于理论教学学分的10%左右。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c59028910ef12d2bf9e71b.png)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交通运输类本科生培养方案壹、培养目标总体培养目标:交通运输类专业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发展需要和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具备交通运输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交通运输、交通设备、物流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检修和运用研究、生组织和运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健康个性和谐统壹,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交通运输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某壹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在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和运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交通运输设备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具备交通设备信息工程及机电技术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在交通设备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制造、检修、运用研究、生产及运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物流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掌握物流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能够从事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物流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运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要求:学生毕业时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如信息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等。
2、熟悉交通运输设备,具有从事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培养方案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6e3eb669dc5022aaea009f.png)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物流工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一定的现代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开发以及现代物流工程管理能力,能从事现代物流技术装备应用和运行管理、物流系统策划与设计、物流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及物流信息系统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电一体化、物流、网络信息、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现代物流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工商企业、交通运输行业的社会物流、生产物流和绿色物流方面的规划、设备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是面向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在内的现代物流。
(一)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机电、物流、信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物流设备的运行管理技术;3.具有物流系统规划、设备运行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4.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5.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信息处理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本专业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修满168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40学分、综合素质选修课8学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18学分、专业类基础课程28学分、专业类课程15.5学分、限定性选修课程14.5学分、非限定性选修课程14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交通运输、物流工程、机电工程、网络信息工程。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电路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现代物流学、工程数据库、物流机械、现代物流系统规划、仓储规划与技术、物流配送、物流信息系统等。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类(铁道运输)专业培养计划2012-7-16-推荐下载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类(铁道运输)专业培养计划2012-7-16-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a203dda26bec0975f465e27c.png)
通过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及其课程设计、铁道 运输专业综合实验、铁道运输专业生产实习、 毕业设计,达到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和训 练。
通过英语学习、语言类竞赛、参加科技和社 会活动、境内外暑期学校等活动,培养和训 练国际竞争和合作能力。 通过参加专业生产和实践活动,获得应对突 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通过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 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 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以及参加专业学习获得训练。 要求学生在全校任选课程中选择一定数量的 课程学习,并通过组织学生文化活动获得。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思想素养、道 德品质以及法制、诚信、团体意识。
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 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
设置管理学以及要求学生在全校任选课程中 选择一定数量的课程学习。
设置管理运筹学、运输组织学、交通规划、 交通港站与枢纽、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安 全工程、交通运输设备、铁路行车组织、铁 路站场枢纽、铁路货物运输、铁路旅客运输 等课程。
表 1 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方面
内容
工具性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
培养标准 掌握数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及 软件使用、文献检索、专业研究方法 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 趋势。
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 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 学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掌握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命科 学、地球科学、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 系工程、控制工程、材料、机械、 电工电子、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知 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交通运输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6326d828ea81c758f578f0.png)
交通运输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交通运输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高质量的工程技术、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选本专业为双学位的学生必须预修10学分以上高等数学(上、下)或数学分析(上、下),并修满本专业核心课程44学分,完成规定的8个学分的毕业设计(论文)及实践教学环节,成绩合格通过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符合学位条例可授予工学双学位证书。
三、核心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40学分
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8学分
认识实习 1.5学分
五、说明
此培养方案只适用于交通运输专业铁路运输方向。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b481bb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69.png)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第一篇: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交通运输专业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一、培养方案(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二)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修养,较强的学习和交流能力,掌握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具备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国家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
2.自然科学基础扎实,并具有较高水平的管理和人文、艺术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较系统地掌握交通运输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具备从事交通运输生产组织、管理、指挥和经营的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文献检索能力;了解交通运输设备及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在本专业学习中熟练地应用。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掌握一般的最优化方法和计算机在交通运输中应用的基本技术。
7.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主干课程:运筹学、现代企业管理、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规划、交通安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物运输、铁路站场及枢纽、铁路旅客运输。
(六)专业定位与特色省内领先水平,国内向重点院校看齐,学科类型为应用型,服务面向定位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是铁路运输。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1711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6.png)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交通运输工程是一个涉及交通运输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务能力和良好的创新和研究能力,能够在运输系统设计、运营管理、交通工程技术研究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二、专业目标1.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广泛的工程知识,掌握交通运输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2.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在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方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3.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适应未来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需求;4.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发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程师道德。
三、专业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等;(2)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规划原理、城市交通设计、公路工程原理与设计、交通工程勘察、铁路工程原理与设计、机场工程原理与设计、港口与航道工程原理与设计等;(3)专业选修课程:城市快速交通系统设计、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智能交通工程、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公路交通安全技术、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等;(4)实践环节:实习、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等。
2. 教学方法(1)教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要特点,注重通过实验、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2)注重跟踪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竞赛和实际工程项目等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实际经验。
3. 教学团队建设(1)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资力量强大的教学团队,既有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专家;(2)加强教师队伍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程项目经验积累,确保教学内容具有时代前瞻性和实用性;(3)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eedc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9.png)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科生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力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运输工程概论、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交通与环境、交通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经营管理等。
(3)专业选修课程:交通工程设计、交通运输与城市交通、交通信息工程、铁路运输工程、航空运输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等。
2.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学生需要在交通运输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
(2)实验:开设相关的交通运输工程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3)课程设计:开设交通运输工程相关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毕业设计:学生需要进行毕业设计,研究解决实际交通运输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新能力培养(1)专业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交通工程设计竞赛、科技竞赛,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2)科研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
(3)创新实践:开设创新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综合素质培养(1)通识教育: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体育健身: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身心健康。
三、培养效果评估针对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保证培养方案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fb36f0910ef12d2af9e78d.png)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201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地掌握交通运输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必要的基本技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控制、组织、维护、运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运输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对城市运输技术设备进行科学运用、控制和管理,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及服务,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运筹学、交通运输学和物流学等基本理论;2.掌握一般的最优化方法、计算机和物联网在交通运输中应用的基本技术;3.熟悉国家关于城市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具有城市交通运输组织、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城市交通运输安全控制与应急处理的基本能力;5.具备交通运输及物流工程技术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最新科学技术信息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7.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精神。
三、主要课程物流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交通运输学、交通运输组织学、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管理与控制、物联网技术、交通运输规划、交通运输设备、交通港站与枢纽、物流学、交通运输信号、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四、学制与学位四年工学学士五、毕业总学分181学分六、有关说明1.大学外语实行分级教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校内组织的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中级物流师等交通运输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七、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八、教学计划表1.通识必修课程(43学分)2.通识选修课程(在下列各课程模块中选修8学分课程)3.基础必修课程(36学分)6.集中实践环节(必修28学分)。
交通运输工程 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 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a482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9.png)
交通运输工程培养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能从事交通运载工具设计制造、检测维修、运用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相关技术工作,也可从事相关载运工具各类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工作。
2. 培养要求:学生需要学习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汽车理论与运用、专用车辆设计、车辆检测及故障诊断、维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同时,学生还需要接受车辆检测、故障诊断、车辆维修、车辆驾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载运工具及零部件设计与制造、运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交通运输工程、运筹学、运输经济学、运输系统规划、城市交通网络与运营、市场营销学、物流技术基础、智能运输系统等课程,以获得从事以载运工具技术为背景的销售、生产、运用与管理规划工作的能力。
3. 主干课程: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运用管理学等。
4. 学制与学位:本专业学制为四年,学位为工学学士。
5. 素质要求:学生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开拓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同时,学生应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
总的来说,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全面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
2023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
![2023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ebd135d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9.png)
2023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组织、指挥、决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运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一般的最优化方法和计算机在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中应用的基本技术;3.具有交通运输组织指挥、交通运输企业、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交通工程设备及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简介此专业主要学习运筹学、汽车学、物流学,交通运输组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交通运输技术管理、车辆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车辆设计制造,汽车运用技术,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学》、《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理论》、《热工与发动机原理》、《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机械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土质学与土力学》、《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工程》、《公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智能交通》、《现代物流学》、《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运筹学》、《城市轨道交通与站场设计》、《列车牵引计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信号原理》、《地铁车辆结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运输市场营销》、《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城市交通规划》、《项目投资与评估》、《交通运输组织学》、《管理学营销学》、《财务管理》、《运输经济学》、《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技术管理》、《交通运输商务管理》、《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交通港站与枢纽》、《交通运输法规》等。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637a2f289eb172ded63b756.png)
本专业涉及应用计算机的课程较多,因此除第一学期开计算机基础课,第二学期开计算机VB语言外,从第三、四、五学期开始结合本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如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制图、电子电路、智能运输系统等)进行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学习,先后开设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选)及一些计算机开发平台(如GIS系统等)的课程,进入第六、七、八学期,结合专业课(运输组织课程设计、运输规划课程设计、物流规划课程设计、数字逻辑与系统等)进一步开展计算机应用学习,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可视化技术简要(选),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选),电子商务(选)及计算机新技术(选)等。使得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
3
4
6
13
6
8
40
23.39
专业课
3
5
4
12
7.02
供选选修课
(3)
(5)
(3)
(7)
(4)
额定院定选修课
1
2
2
3
8
4.68
额定校定选修课
1
1
1
1
1
5
2.92
实践环节
0
2
4
5
2
15
28
16.37
创新学分
4
2.34
合计
24
24.5
20.5
20
24
19
17
18
171
100.00
八、各教学环节安排及时间分配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交通系统高级管理人员、高级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人员。
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知名的交通运输专家。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
2、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工程基础知识、经济、法规等宽厚的基本知识。
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优化控制能力的高级运输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3、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1、综合性: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2、“软”、“硬”结合。
既要学习土木、电子、计算机、机车车辆、汽车等工程技术知识,又要学习组织、优化、经济、管理、市场等知识。
3、大交通。
以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为主要对象。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运筹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交通运输信号、运输市场营销、运载工具及其原理、交通运输经济、线路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专业课程组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或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学基础、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专业课程组)
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
注:1、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课学期为1-7学期,每学期16学时;
2、课程设置细化表中未包含学生可任选的12学分课程。
九、实践教学设置细化表
1、人文、社科、经管类任选课学分不低于理论教学学分的10%左右。
2、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如:演讲、文艺晚会、书法比赛、体育比赛、诗歌会、写作比赛、装饰装潢比赛等。
3、利用学生社团组织读书活动。
4、在导师指导下撰写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及各类作品。
5、改变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呆板、单调的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思考及研究,采用启发式、自学式、研讨式、研究式、调研式学习方法。
6、改变考试方法,在一些课程中采用面试等形式。
7、更新教学内容,系统介绍各种理论与方法,包括学术争议。
8、安排课外学术讲座。
9、一部分优秀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组织参加数学建模、计算机编程等竞赛;组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0、结合实习组织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