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中国字,弘扬中华魂——书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字”美了,还是人懒了

——“写一笔好字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活动论文

“字如其人”这个词是老祖宗累积经验所遗留下来的经典。相由心生,而在某些特殊的时刻“相”又由“字”来显扬。可见,“字由心生”或许更加的贴切。

可就是这从千秋万代的文人墨客笔尖下沉淀出来的极具魅力的文化瑰宝——中国汉字,正在渐渐地褪祛光彩,取而代之的是一页页雪白的纸张,从机器的一边进去,出来后,上面便整齐地排满了一个个像是按住shift

键画出的“正方形”。顿时,房间充满了浓重的油墨味儿;将纸张握在手中,摸上去,温热的,可心底却凉成了一片。

有时,我会看着这一张张排满“正方形”的电子稿发呆,不由得,便会想起小学时的情景:那时,人儿都还小,手指间像连了蹼,有些笨拙,根本不会打字;况且当时电脑尚未普及,“正方形现象”出现的并不频繁。因此,有时收发作业碰到忘记写名字的“冒失鬼”,老师都会看着“各具特色”的字迹对号入座。一张笑脸对应着一种字体,故此方法屡试不爽。现在想来,甚是有趣。

然而近来,这种“趣味”正在慢慢地消逝在各个角落。因为,我们所认为的“正规、好看的字”出现了。

面对这样一种现状,我不得不对着电脑深深地鞠一躬,以表我的佩服之意。它可以将这样瑰丽的文化结晶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从我们心中打磨掉,并稳占其位。我不由地想问:是电脑的力量太伟大了,还是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字的喜好程度太浅薄了?我想,都不是,而是我们对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还不够重视啊!

每每谈起中国的文字传统,不可避免的,我的思绪便会跨越千年的轮回,缭绕在王羲之灵动曼妙的笔锋,徘徊在米芾潇洒多变的笔触,倾倒在欧阳询、柳公权清丽娟秀的“字型阵”,怡神在张迁、颜真卿苍劲有力的“意、韵、神”;尚韵的晋人、尚法的唐人、尚意的宋人——政权的动荡起伏、朝代的兴衰更替,易天、动地、撼山河,然而大浪淘沙,唯一完整保留至今的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字——书法。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到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书法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书为心画,书家的笔是他手指的延伸,笔的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是他情感的表达。

我不得不诚实地说,我爱书法,热爱这玄妙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字!

因此,面对这样一种现象,不乏有志之士按捺不住心中对传统文化的那种深沉的爱,团结成了一个整体,深入社会,唤醒人们心中沉睡已久的“传承优秀文化的心”。

我想,从人们内心深处发掘出的信息总该是真诚而真实的。于是,我们对收回的有效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小小的数字却真实的反映了社会大问题。从统计出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有90%的人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写一笔好字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并且在这类人群中不乏热爱之士。这让我们看到了些许的希望。但是我们从这些调查者当中又发现,真正愿意将这种喜好变成一种实践的人却为数不多。在调查问卷中,我们问及“会不会在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抽出专有的时间练字”,仅有很少一部分人的回答为“会”,主要原因是“觉得没必要,有些浪费时间”,也有人认为平常写东西时就当是练字了,而这样回答的大部分人为学生。

问卷中,我还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电子稿逐步取代手写文字稿这种现象是利还是弊?”我自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有过半的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其中大部分认为这种现象是一种传统文化和能力的丢失,也有为数不少的人是因为觉得缺少了一种张扬个性的途径。但是也有不少调查者认为,这并非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他们觉得主要是因为电脑具备自动组词的功能,减轻了人们在工作时判断文字准确性的负担,甚至有时候对于人们的写作起到了遣词造句的作用。我不得不承认,这对人们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诱惑,但同时,也暴露了人们潜在的一种惰性。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推论:许多生理学家推断,按照现在的“有车一族”数量的上升趋势来看,不久的将来,人类即将面临不会走路的危险。这个论述乍一听上去的确让人匪夷所思,但是在夸张的背后却隐含着发人深思的哲理。

触类旁通,不久的将来,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是不是这点、横、撇、捺也记不得了呢?

科技为我们创造了便利,而不是懒惰的说辞。不要只想着成为时尚与先进的弄潮儿,却抛弃了游荡在你骨子里的那份中华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