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音的特征知识点整合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它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传播,让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沟通交流。

在初二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声音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向周围媒质传播机械波,从而产生声音。

常见的声源有乐器、人的声带、汽车引擎等。

声音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声波会在媒质中以波的形式传递,并经历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二、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1. 频率: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高,声音就越高音调;频率低,声音就越低音调。

2. 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度,可以通过声级来衡量。

声级的单位是分贝(dB)。

响度与声音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声音就越响。

3. 声速:声速是声音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单位是米/秒(m/s)。

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

三、媒体对声音的影响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不同媒质对声音的传播会有不同的影响。

1. 固体:在固体中传播,声速比在空气中更快。

这是因为固体的分子间距离小,分子振动传递速度快。

2. 液体:在液体中传播,声速比在空气中更快。

但液体分子间距离相较固体较大,所以声速会比固体中稍慢。

3. 空气:在空气中传播,声速相对较慢。

空气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振动传递速度相对较慢。

四、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当声音波到达障碍物时,部分能量会被障碍物吸收,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声音的反射和回声进行定位和判断。

比如在山谷中发出声音,可以通过回声来判断山谷的深度和位置。

五、声音的干涉和共振当两个或更多声音波同时传播到同一地点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可以是增强或减弱声音的效果。

共振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声音的频率接近时,物体会产生共振现象。

物理初中声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声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声知识点总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波动现象。

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或固体)产生压力波,这些波以一定的速度传播开来,形成声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

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基本属性。

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用赫兹(Hz)表示。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

2. 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声音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振幅是指声波振动的最大幅度,振幅越大,声音越响;距离声源越近,声音也越响。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dB)。

3. 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特征,使我们能够区分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

音色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声波的波形和泛音结构。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例如,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吸收。

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后,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返回。

吸收是指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的粘滞性和其他因素,逐渐失去能量,导致声音减弱。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通讯、医疗、工业和娱乐等领域。

例如,电话和广播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超声波技术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声纹识别技术用于安全验证;音乐和电影产业则利用声音创造艺术效果。

声音的保护长时间或高强度的噪音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为了保护听力,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的环境中,使用耳塞或降噪耳机等措施减少噪音的影响。

此外,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噪音源,也是保护听力的重要措施。

总结初中物理课程中关于声音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反射和吸收以及声音的应用和保护等方面。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之一,它是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所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不仅在人类沟通和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章节内容。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使空气分子振动,进而传递能量形成声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主要传播介质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在这些介质中,声波会引起介质分子的振动传递,形成声音的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取决于声源的振幅大小,与传播距离成反比。

强度的单位是分贝(dB)。

2. 声音的频率:频率表示声音发生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不同频率的声音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3. 声音的音调:音调是声音的高低音程,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 声音的响度:响度是声音的主观感觉,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响度越大,声音越响亮。

三、声音的传播特性1. 声音的直线传播:当声音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是直线。

2. 声音的反射: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声音反射定律。

3. 声音的折射:声音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折射角度。

4. 声音的衍射:声音通过一个障碍物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衍射角度与波长有关。

四、声音的利用1. 声音的通信:声音是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人们可以通过声音进行语言沟通和传递信息。

2. 声音的测量: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声波传播的原理,可以进行声音的测量和分析,例如使用麦克风进行声音录制和音频信号分析等。

3. 声音的工程应用:声音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音响系统设计、声纳探测、音频信号处理等。

总结:通过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归纳和概述,我们了解到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和传播特性。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物理现象。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的。

以下是初中物理中关于声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发生振动,形成了密度的周期性变化,从而产生了声音波。

声音的产生需要有进行振动的物体,振动物体越快,产生的声音频率越高。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的振动传播的,一般来说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340米。

二、声音的特性1.频率和音调:频率是声音的一个基本特征,它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1Hz代表每秒振动一个周期。

2.声量和音量:声音的强弱程度被称为声量,也称为音量。

声音的声量与声音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声音的声量的单位是分贝(dB)。

3.回声:回声是指当声音遇到一个障碍物后,一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形成的现象。

回声的产生需要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回响时间。

4.声音的直接传播和空气中的传播: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传播方式不同。

在固体和液体中,声音通过分子振动传播;在气体中,声音通过分子的碰撞和压缩传播。

5.声音的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衰减,衰减的程度取决于传播介质和距离。

声音的衰减是因为振动物体的能量逐渐被介质吸收和散射。

三、声音的利用2.舞台上的声音:舞台上的声音利用了声音的传播和干涉原理。

舞台中的声音设备如音箱、麦克风等可以放大和调节声音的强度和方向,使演员的声音可以传到听众的耳朵中。

3.声纳:声纳是利用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原理来判断目标位置的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水下探测和导航领域。

4.音乐乐器:音乐乐器利用振动产生声音,包括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

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和音色不同。

5.声波的反射和折射:声音在遇到不同介质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这种现象在声学中被广泛应用,比如声纳、雷达等。

八年级关于声音的知识点

八年级关于声音的知识点

八年级关于声音的知识点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存在于各种场合和环境中。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声音的基本知识点以及相关的应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八年级关于声音的知识点。

一、声音的定义声音是物体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所引起的听觉感受。

声音在物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机械波,是一种由振动引起的长波传播。

声音的特点是能够在空气、水、固体等介质中传播,而且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二、声音的性质(一)振动声音的产生源于物体的振动,当物体振动时,就会在周围介质中产生一种波动。

例如,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空气中震荡的声波,这种声波通过耳朵被人类听到。

(二)频率声音是由频率不同的振动引起,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高频率的声波被称为高音,低频率的声波被称为低音。

人类可以听到20Hz-20KHz频率范围内的声音。

(三)强度声音的强度指的是声波的能量,量化单位是分贝(dB)。

声音强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通常,强度越大,声音越响亮。

(四)速度声音的速度取决于传播介质的密度和弹性。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为约330m/s,而在水中,声音的速度为约1,480m/s。

三、声音与人类声音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被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和情感,在各种场合下都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声音与人类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一)听觉耳朵是我们感知声音的主要器官。

人类耳朵分成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

声波通过外耳到达中耳,然后通过内耳传入大脑。

在内耳中,耳蜗是负责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语言语言是由声音和符号组成的符号系统。

它是人类交流的基础,在社交、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音乐也是由声音组成的艺术形式。

不同的音乐风格有着不同的音调、节奏和音色。

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可以带给我们情感、文化和社会的归属感。

四、声音的应用声音在人类社会中有许多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一)通讯声音在通讯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最全笔记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最全笔记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一、音调1各种声音特点老牛、式子发出的声音低沉、粗壮、声音低蚊子、老鼠、羊羔发出的声音尖细、声音高成年男人的说话声低沉、粗壮、声音低女同学的说话声尖细、声音高调有高低之分。

2、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决定因素的高低?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否有关?设计和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将一把学生用钢尺紧紧地压在桌面上,分别将钢尺的1/4、1/2、3/4长深处桌面边缘,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外的部分,使其震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振动快慢声音高低钢尺长度的1/4快高钢尺长度的1/2较慢较低钢尺长度的3/4更慢更低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的越慢,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结论:物体振动的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

注意:本实验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时,应保证两次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是控制变量的具体体现。

3、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是100Hz。

频率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低。

4、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音叉振动频率不同。

在相等的时间t0内,甲震动了3次,乙振动了9次,甲的频率低,音调低;乙的频率高,音调高。

从波形图上可以看出,音调高的波形密集,音调低的波形比较稀疏。

如图所示,用纸片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齿轮的齿数越多,纸片振动的频率高,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5、理解音调应注意的四个问题①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在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

①振动频率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有关。

一般情况下,发声体的长度越长,振动的越慢,频率越低;发声体的长度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构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不产生声音,振动必定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在振动不用然能听见声音。

2、声音的特点:声音的三因素(或说特点):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次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振幅: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大)。

音色:( 1)不同样样发声体的资料,构造不同样样,发生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样样。

2、声音的流传: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固、液、气都是介质,都可以传声。

流传速度:V固>V液>V气(真空不可以够传声)。

声音15 摄氏度的空气中流传速度为340m/s。

在3、声音的应用:回声测距离、传达信息、传达能量。

1.1 声音的产生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碎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刻消逝。

(由于本来发出的声音还可以连续流传);3、全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用然发声(低于 20 Hz 或许高于 20000Hz 或没有介质)。

4、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平易体;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5、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而且可从头复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流传1、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平易体都可以流传声音;2、真空不可以传声;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流传;注:有声音物体必定在振动,在振动不用然能听见声音;4、声速:声音在每秒内流传的距离喊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v=s/t;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s 是距离,单位是米( m), t 是时间,单位是秒( s)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相关。

V 固> V 液>V 气一般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三、回声声音在流传过程中,碰到阻截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巅峰的回声,夏季雷声轰鸣不停,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0.1s 以上,距阻截物最少 17 m(教室里听不见回声,小房间声音变大是由于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丈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声音流传行程: S=v* t ,距离 L= S /2(由题的条件判断能否除以2)3、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正确?看到冒烟正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 t=s/v=100 m/340m/s=0.29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质高 0.29 s。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细梳理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细梳理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细梳理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1 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声源的频率高低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管乐器的音调由发音部分的气体体积大小决定,体积越小,音调越高.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190Hz,我们把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2.响度: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在声学中,人们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15~4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应不超过50dB;为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参考资料]:我们是怎样听到他人的声音的?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首先,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即传播物质,假如声源处与人耳处之间是真空,则人耳听不到声音(宇航员在太空中就不可能直接交谈);其次,人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20次到20190次,所以当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低于每秒20次或高于20190次时,人耳也听不到此声音;第三,人耳能否听到声音还与声音的响度有关,若发声体振幅太小,或距离人耳太远,人耳也不能听到声音.(1)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发声体振动,发出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响度足够的声音;2.具有能传播声音的介质;3.人耳具有正常的听觉.(2)人耳听到声音的具体过程如下:发声体振动引起周围的介质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以发声体为中心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播到人耳处,引起人耳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形成听觉,这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初二物理必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必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必考重点知识点归纳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弦乐器通过改变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来改变音调。

- 响度:由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

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曲子,音色不同,人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4. 声的利用。

- 声可以传递信息,如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B超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 声可以传递能量,如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⁸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仍然平行;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总结关于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知识点总结声音没有质量,也就是没有重量。

声音不是物体,只是一个名称。

声音特性(一)响度(loudness):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amplitude)和人离声源的距离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人和声源的距离越小,响度越大。

(单位:分贝dB)(二)音调(pitch):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frequency)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Hz(hertz),赫兹[/url,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

20Hz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0Hz以上称为超声波)例如,低音端的声音或更高的声音,如细弦声。

频率是每秒经过一给定点的声波数量,它的测量单位为赫兹,是以一个名叫海里奇R.赫兹的音响奇人命名的。

此人设置了一张桌子,演示频率是如何与每秒的周期相关的。

1千赫或1000赫表示每秒经过一给定点的声波有1000个周期,1兆赫就是每秒钟有1,000,000个周期,等等。

(三)音色(Timbre):又称音品,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声音因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不同特性,音色本身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波形是把这个抽象直观的表现。

音色不同,波形则不同。

典型的音色波形有方波,锯齿波,正弦波,脉冲波等。

不同的音色,通过波形,完全可以分辨的。

(四)乐音:有规则的让人愉悦的声音。

噪音: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由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五)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个主要特征,人们就是根据他们来区分声音。

其实声音不同于光的概念,光有质量有能量有动量,声音在物理上只有压力,没有质量。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大汇总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大汇总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大汇总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媒介传播。

- 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的振动,振动使空气颤动,产生声波。

- 传输声音的媒介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不同。

2. 声音的特性
- 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程度,单位是赫兹(Hz)。

- 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dB)。

- 声音的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程。

3. 声音的反射、传播和吸收
- 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传播过去,一部分被吸收。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约1500米/秒。

-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固体中的声音传播能力最好。

4. 声音的利用
- 声音的传播特性可以基于此来进行声学设计,比如音响系统、房间声学设计等。

-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可以用于改善音质,比如吸声板、隔音设
备等。

5. 声音的危害
- 声音能够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声
音下可导致听力受损。

- 需要注意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在高噪音环境下暴露。

以上是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的大致汇总,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反射传播吸收、利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介绍。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的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的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的知识点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的知识点在我们上学期间,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乐音: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3、频率: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Frequency).频率单位是:次/秒,又记作Hz.4、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5、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Supersonic Wave).(蝙蝠、海豚等可发出)6、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Infrasonic Wave).(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可发出)7、超声波的两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一个是沿直线传播.8、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Loudness).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在相同距离下,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9、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Amplitude).10、音色:物理学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Musical Quality).由物体本身决定,就是说: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或区分不同的人.11、乐音三要素(或三特征):音色、响度、音调.12、三种乐器: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13、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14、三种乐器改变音调的方法:(1)要使打击乐器的声音变化,可改变打击乐器的材料、大小、形状;(2)要使弦乐器的声音变化,可改变弦的材料、粗细、长短、松紧程度;(3)要使管乐器的声音变化,可改变管的材料、长度、粗细、形状.15、了解几个数据:(1)人类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 85-1100Hz 之间;(2)人类耳朵的听觉范围约在 20-20000Hz 之间;(3)一般乐器所发出的声音频率约为 20-4000Hz 之间;(4)狗的听觉范围约在 15-50000Hz 之间.【初二物理《声音的特性》的知识点】。

八年级声音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声音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声音的知识点总结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掌握好声音的知识是很重要的,八年级是学习声音这一知识点的黄金时期,本文将对八年级声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声波的定义声音是一种能够被人耳所听到的物理现象,其表现形式是声波。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

声波可以通过振动物体产生,也可以通过声源发出。

人耳能够接收到20Hz到20kHz范围内的声音。

二、声音的特性参数声音具有三个特性参数:频率、振幅和声速。

1. 频率声波的频率是指声波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单位为赫兹(Hz)。

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kHz之间。

当频率高于20kHz时,称为超声波;当频率低于20Hz时,则称为次声波。

2. 振幅声波的振幅是指声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它反映了声音的强弱。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振幅的单位为帕斯卡(Pa)或分贝(dB)。

3. 声速声速是声波在单位时间内穿过单位长度的距离。

声速和介质的类型有关,如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在水中,声速为1500m/s左右。

三、声音的反射、折射和干涉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发生反弹的现象。

折射是指声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后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发生加强或相消的现象。

四、共振和谐振动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外界力作用时,振幅达到最大值的现象。

谐振是指无阻尼的物体在受到一个周期外力作用时,振幅保持不变的现象。

五、声音的应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语音通信、音响传输等。

此外,声音还可以被用于医学、测量、航空航天等领域。

六、结语通过对八年级声音的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声音的特性及其应用。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在学习声音方面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
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初二物理 第四讲:声音的特征

初二物理 第四讲:声音的特征

教学内容一、知识梳理声音的三要素响度:1、定义: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2、影响因素:①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②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2、影响因素:①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②与物体结构有关③弦越短、越细、张得越紧,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成年男子的声带长而厚,声音比较低沉,而儿童和妇女的声带扁而薄,所以声音尖细。

3、频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①单位:赫兹,符号:Hz②50 Hz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物体1秒钟振动50次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20~20000赫兹,④频率低于20赫兹为次声波,⑤频率高于20000赫兹为超声波⑥男低音的频率约为65赫兹,女高音的频率约为1100赫兹。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20~20000Hz之间音色:1、定义:声音的品质①频率的组合情况不同,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2、影响因素:物体(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一、例题精讲例1、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瓜;如果声音较沉闷,就是熟瓜.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胸腹内器官是否正常(如图1一2所示),脏器不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同的.有趣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奥地利人用敲击酒桶的方法来判断桶中酒的多少,上述实例中都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共同特征来判断的?(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例2、如图3,在几个相同的瓶子中,装有深度不同的水,当用筷子从左向右依次敲击各个瓶口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是不同的,并且是逐渐变_____,如果用嘴向瓶口吹气,则逐渐变_____。

例3、下列不是超声波应用的是( )A.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B.蝙蝠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C.预测海啸和台风D.用声音粉碎肾结石例4、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例5、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是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声音具有传播和干扰的特性,深入了解声音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与声现象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方式: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例如,弦乐器的弦线振动、喉咙和声带震动等。

2.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通过介质传播,主要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介质。

在空气中,声音是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传播的。

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频率和音调: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程度,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频率越低,声音越低。

2. 声音的振幅和音量:振幅是指声音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声音的大小和音量。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

3. 声音的波长:声音的波长是指声音在介质中传播一次所经过的距离,单位是米(m)。

波长和频率成反比关系,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4. 声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单位是米每秒(m/s)。

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43米/秒。

三、声音的反射与吸收1. 声音的反射: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音会被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声音的反射可以用来判断距离和定位物体的位置。

2. 声音的吸收:某些物体对声音的传播具有吸收能力,例如海绵、厚重的窗帘等。

这些材料能够减少声音的反射和传播,起到隔音的作用。

四、声音的干扰与共鸣1. 声音的干扰:声音的干扰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声音同时存在时相互影响。

当两个声音的波峰和波谷相遇时,会发生干扰。

干扰可以分为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两种形式。

2. 声音的共鸣:共鸣是指当一个物体受到与其固有频率相同的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共振。

共鸣可以使声音更加清晰响亮,例如乐器的共鸣箱能够增加声音的音质和音量。

五、声音的利用与保护1. 声音的利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例如,通讯、音乐、演讲等。

利用声波原理,我们能够实现电话通信、音乐欣赏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八年级物理声学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声学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声学的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声学的知识点总结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现象、规律以及与物体运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学习的物理声学内容主要围绕声音的特性、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展开。

下面将对八年级物理声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声音的特性和产生1.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再由介质的振动传播形成的。

常见的声音产生方式包括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气流的流动声音和电磁振荡产生的声音等。

2. 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高、低、强、弱等特性。

- 高低音调: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频率高的声音听起来较高,频率低的声音听起来较低。

- 音量大小:与声波的振幅有关,振幅大的声音听起来较响,振幅小的声音听起来较轻。

- 声音的纯度:指声音中是否含有其他频率的声音成分,纯音是只有一个频率的声音,复音是由多个频率的声音混合而成。

- 声音的音色:不同乐器和不同人的声音发出的声音相同音调和音量的声音听起来是不同的,这个差别就是音色。

3. 声速:声速是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它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常见气体中,空气中声速约为343米/秒。

二、声音的传播和接收1. 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介质的分子间的振动传播。

在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方向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 固体中声传播: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较高,更容易传播。

- 液体中声传播:液体中声音传播速度较慢,因为分子间的距离较大。

- 气体中声传播:气体中声音传播速度较慢,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距较大。

2. 声音的接收:声音的接收通过我们的耳朵进行。

当声波到达耳朵时,耳朵会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中,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三、共振现象1. 共振现象的基本原理:当外力的频率和物体自身的频率相同时,会出现共振现象。

共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弹奏乐器、出现声音放大现象等。

2. 共振对声音的影响:共振现象可以增强声音的音量,使得声音更加响亮和明亮。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东西。

从清晨鸟儿的啼鸣,到教室里老师的讲课声,再到夜晚电视里传出的音乐声,声音无处不在。

在初二物理的学习中,声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章节,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其中的知识点吧。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会带动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等)一起振动,从而形成声波。

例如,击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弹琴时,琴弦振动发出乐音;说话时,声带振动形成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可能还会继续传播。

这就好比敲钟时,当我们停止敲击,钟还会余音缭绕,那是因为之前产生的声音还在空气中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比如,在铁轨一端敲击,在另一端能更早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声音在铁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在真空中,声音是无法传播的。

想象一下宇宙中的太空环境,那是真空的,所以宇航员之间交流需要依靠无线电设备。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比如,我们能听到回声,就是声音反射的结果。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例如,女生的声音通常比男生的音调高,因为女生声带振动的频率较高。

2、响度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它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声音更响,就是因为用力击鼓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大。

3、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能够通过声音辨别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靠的就是音色的差异。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神经衰弱等问题。

初二物理声现象单元知识整合

初二物理声现象单元知识整合

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
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B )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2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
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 来判断说话者
6、下列的几种有关噪声的说法中,其中不 正确的是( A ) A.噪声只是由机器、车辆等机械设备发出 的声音,污染环境.
B.噪声刺激人的神经,使人感到恐慌、疲惫、 不安等.
C.噪声可以刺激杂草种子的提前发芽,便 于农民提前锄草,保护庄稼
D.噪声有时也是由美妙的音乐产生的
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左边
4、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固体>液体>气体
3、
音色
响度
二胡,钢琴,提琴,笛子等乐器区别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口技演员模仿动物发声
悦耳动听,螺丝是否松 动,买花盆,卖西瓜
引吭高歌 低声细语 请勿大声喧哗 嗓门高(声音洪亮)、声如洪钟 震耳欲聋
音调
男低音女高音 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脆如银铃
7、有副对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其中涉及到那些声学知识?
8、下列不是超声波应用的是( C ) A.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 B.蝙蝠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C.预测海啸和台风 D.用声音粉碎肾结石
9、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 车以12米/秒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 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 山有多远?
(泰州市2004)
5、沸腾的水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声音的特征知识点整合初二物理声音的特征知识点整合
一、知识概述
1、了解声音的特征。

2、知道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决定因素。

3、认识噪声,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二、重难点知识讲解
1、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反映声音高低的,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频率是
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

振动频率大
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听起来尖细;振动频率小的物体发出的声
音音调低,听起来低沉。

(2)响度即声音的强弱,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

振幅是表示振
动强弱的物理量,指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小,声音的响度小。

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一般人感到每秒1000次左右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声音的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声音向外传播,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弱,响度就越小。

(3)音色表征不同声音的特征,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

音色
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它不受音调、响度的影响。

不同乐器,即使发出音调、响度相同的声音,我们也很容易识别乐器种类,就
是由于音色不同。

2、噪声及其来源:
(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噪声主要来源于人类自身和人类发明的机器。

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分贝(dB):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它是声音强弱的
单位。

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

(2)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学习,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dB。

4、减弱噪声的途径
减弱噪声的最终目的是降低人耳处的声音响度,所以,要从噪声的产生到噪声的传播以及人耳接收声波三个方面着手减弱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可以采用更换声源或加屏蔽罩隔离。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建立隔声屏障来反射或部分吸收传来的
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可以戴上耳塞、耳罩等
护耳器具,防止噪声损坏听觉器官。

5、区别乐音还是噪声的方法
(1)从定义本质上区别: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它是发声体
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即嘈杂、刺耳的声音,它是由发声体
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
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超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这一点看,所有声音都可能成为噪声,乐音在不适当的场合下也可
能成为噪声。

6、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响度表现为声音的强弱,它使人的耳膜振动幅度大。

响度与音调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概念。

打鼓发出的声音响度大而音调低,小
鸟的鸣叫声音响度小而音调高。

牛的叫声响度大而音调低,蚊子的
嗡嗡声响度小而音调高。

7、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耳要能听到声音,首先需具备3个前提条件:声源、介质和良好的听觉器官。

其次人耳要听到发声体的声音,还应考虑到声音的
频率和响度。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另外,
声音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响度,才能引起耳膜的振动,使人有听觉。

一、填空题
1、小明在进行小提琴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
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变化来判断水是
否灌满;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按键实质是改变电视机发出声音的
3、如图12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比较图12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
次鼓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5、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
______________传播的。

能区分是小提琴发出声音是利用这个特性。

6、发声体在振动,音调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____决定.
8、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
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发出的,客船上的人
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定的。

9、每一首乐曲都有一部乐谱,演奏家们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
他们的相同。

通常人们说:“这个人说话嗓门大”。

你觉得这个人
嗓门大是说话时的大.
10、如图所示,用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相同速度不等的力滑过,可以用来研究发声体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以上都可以
11、二胡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一,拉二胡时,由于琴弦的振动而发出声音,人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传来的.用二胡和小提琴同时演
奏《东风破》,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
为它们的不同.
12、小强在家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明,正所谓“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
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

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映他说话声
音的___________大。

13、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的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的高.
(4)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
二、选择题
1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A.音调会逐渐降低
B.响度会逐渐减小
C.音色会逐渐改变
D.音调、响度、音色都会改变
15、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

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
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6、乐队合奏一段乐曲时,细心的人能分辨出其中二胡及小提琴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节奏不同
D.音色不同
17、如左下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保持钢尺震动幅度大致相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观察振动和发声的关系,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音色与波形的关系
D.声音传播的条件
18、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者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D传播方向
19、如图所示,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400Hz。

当它们从你的身后飞过时,你()
A.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B.只能听到蜜蜂的声音
C.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能听到
D.蝴蝶和蜜蜂的声音都听不到
20、利用MP3听音乐时,调节MP3的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传播速度
A.这一发声体可能是钢琴
B.比频率为600次/秒的声音传播得慢些
C.人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D.这种声音不能反射
22、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
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
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
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23、下面的几项措施中,哪项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
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
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
D.拿一根空气塑料套管,一端紧贴人耳,另一端靠近声源
24、在正拉二胡的一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25、下列现象中,与声音音色有关的是()
①有经验的养峰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采蜜归来
②我们能够听出钢琴的声音比小提琴的声音大
③选瓷器的时候,总要轻轻地敲击一下来判定瓷器品质的优劣
④在听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很容易辨别出对方是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6、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

C.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水位升高音调不变,响
度越来越小
一、填空题
1、振动、音调、空气
2、音调;响度.
3、振动;响度
4、振动频率
5、空气音色
6、频率
7、响度音色8、振动音色
9、音调响度10、B
11、振动空气12、音色响度空气
13、
二、选择题
14、B16、D20、D21、A23、A 25、B26、B28、C31、D32、A 34、A36、D37、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