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腌制品的风味及其保质期的研究【文献综述】
淡腌大黄鱼贮藏中的品质变化及腐败菌分析
淡腌大黄鱼贮藏中的品质变化及腐败菌分析许钟;郭全友【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08(029)012【摘要】对淡腌大黄鱼在5、10、15℃贮藏中的品质和细菌种群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贮藏期间微生物生长情况及TVBN、POV变化,并结合感官质量的变化,确定了在不同温度下贮藏产品的货架期,并对产品初始点和货架期终点残存细菌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5、10、15℃的货架期分别是20、14、8d,货架期终点菌落总数约为108CFU/g,TVBN值约为38mg/100g,POV值在保藏期间均出现峰值,其变化情况与菌落总数、感官评分及TVBN的变化保持一致.初始菌相比较单一,4种细菌被检测,贮藏过程中菌相发生变化,货架期终点时仅残存3种细菌,分别为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e),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pp.),玫瑰小球菌(Micrococcus rose).5℃保藏下,缺陷短波单胞菌所占比例较高(55.5%),而10℃和15℃贮藏时,微小球菌比例较高,分别为58.8%和58.1%.【总页数】4页(P697-700)【作者】许钟;郭全友【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2000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S983【相关文献】1.大黄鱼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及腐败菌的分析及抑菌研究 [J], 王玉婷;邵秀芝;冀国强2.大黄鱼中复合腐败菌腐败能力的分析 [J], 许振伟;许钟;杨宪时;郭全友;李学英3.淡腌黄鱼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微生物及品质变化 [J], 别春彦;许钟;杨宪时4.琯溪蜜柚白肉中熟品种贮藏前后果实形态品质变化分析 [J], 晏幸; 陈凤颖; 陈颖; 胡阳; 倪辉; 魏好程5.低剂量辐照对淡腌大黄鱼贮藏的影响 [J], 张晓艳;杨宪时;李学英;郭全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类腌制品的风味及其保质期的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鱼类腌制品的风味及其保质期的研究摘要:腌鱼是一种风味独特,适合我国许多地区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传统食品,也是一种用来延长保藏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本文对鱼类腌制品的风味、保藏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鱼类腌制品的加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鱼肉;腌制品;保藏性前言腌鱼是一种风味独特,适合我国许多地区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传统食品,也是一种用来延长保藏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食盐腌制包括盐渍和成熟两个阶段。
在较长时间的盐渍过程中逐渐失去原来鲜鱼肉的组织状态和风味特点,肉质变软,氨基酸氮含量增加,形成咸鱼特有的风味。
风味(flavor)是食物刺激味觉和嗅觉受体而产生的综合生理反应。
风味物质可分为滋味物质(非挥发性物质)和香味物质(挥发性物质)两大类。
鱼类风味是非常精美的,但很容易受到破坏。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工工艺、环境因素等。
此外,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成为人们摄取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但同时又很容易腐败变质,每年大约有占总水产品的25%是由于腐败而损失掉,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和微生物腐败引起的。
冷藏(-4℃)、冻藏(-20℃)、添加防腐剂(4℃)及真空包装(4℃)处理从感官、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评价、POV和微生物生长动态分析等指标来预测鱼类的保质期。
1. 腌制鱼的风味1.1 鱼类风味的概念风味(flavor)是食物刺激味觉和嗅觉受体而产生的综合生理反应。
风味物质可分为滋味物质(非挥发性物质)和香味物质(挥发性物质)两大类[1][2]。
滋味活性物质它是一类水溶性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可萃取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含氮化合物和不含氮化合物。
非挥发性含氮化合物的提取物包括游离氨基酸、小相对分子质量的肽类、核苷酸及其相关化合物以及有机碱等。
非挥发性的不含氮化合物的提取物主要包括有机酸、糖和无机成分等。
在鱼的提取物中发现的一些有机酸通常包括乙酸、丙酸、乳酸、丙酮酸、琥珀酸和草酸[3]。
鱼类腌制品加工过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鱼类腌制品加工过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吴燕燕;钱茜茜;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摘要】鱼类腌制品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加工水产品,由于其易保存、风味特殊、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然而腌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种类复杂,对制品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阐述了传统腌制鱼和微生物发酵快速腌制鱼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微生物多样性最新研究技术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鱼类腌制品加工过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方向,为揭示影响鱼类腌制过程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及生产优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5(031)007【总页数】5页(P40-44)【关键词】鱼类腌制品;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群落;腌制加工【作者】吴燕燕;钱茜茜;李来好;杨贤庆;马海霞【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0;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0【正文语种】中文鱼类腌制品具有悠久历史,不仅原料利用率高,货架期长,而且具有香味浓郁,咸鲜相宜的风味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著名的鱼类腌制品有咸黄鱼,咸带鱼,咸鲱鱼和海蜇等[1],腌制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许多乳酸菌、微球菌及葡萄球菌能分泌蛋白酶、脂肪酶、氨基酸脱羧酶及硝酸盐还原酶等,蛋白酶和脂肪酶促进原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多肽,脂肪分解为短链的挥发脂肪酸和酯类物质[2],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原料分解产物共同形成了鱼类腌制品特有的风味。
此外,一些乳酸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通过产酸及抗菌素等途径能有效抑制鱼类腌制品中腐败菌及病原菌的生长[3]。
腌制加工对海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腌制加工对海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海产品是人们餐桌上常见而珍贵的美味,而腌制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和保鲜方式。
本文将探讨腌制加工对海产品品质的影响,并通过一些实例和研究来支持观点。
腌制加工是指通过将食材浸泡在盐水或腌料中,以达到保鲜和调味的目的。
对于海产品而言,腌制加工的目的不仅仅是延长其保鲜期,同时也会对其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腌制加工可以使海产品更加鲜嫩可口。
盐水或腌料中的盐分和酸性成分可以渗透海产品的肌肉组织,使其变得更加柔嫩。
这样的处理方式往往能够提升海产品的口感和咀嚼感,使其更加美味可口。
其次,腌制加工还可以增加海产品的风味。
搭配不同种类的腌料,可以赋予海产品独特的风味,例如花椒、姜蒜等调料可以赋予海产品麻辣的味道,花香等调料则可以赋予海产品香气扑鼻的风味。
通过腌制加工,海产品的食用方式更加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对口感和风味的需求。
然而,腌制加工也可能对海产品的品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储存期限的限制。
腌制加工虽然延长了海产品的保鲜期,但是一旦打开腌制海产品的包装,就需要尽快食用。
过长时间的保存可能导致海产品变质或损失风味,影响口感体验。
此外,过多的盐分含量也是腌制加工的一个问题。
虽然盐分可以渗透海产品的肌肉组织,使其更加柔嫩,但是过多的盐分可能导致海产品过咸,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进行腌制加工时,需要控制好盐分的含量,以免影响海产品的可食用性和健康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腌制加工对于不同种类的海产品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虾类海产品在腌制加工后往往更加鲜嫩,而对于鱼类海产品来说,腌制加工可能导致其质地发生变化,使其变得更加松软。
这些变化与海产品本身的特性和腌制加工的方法有关,因此在进行腌制加工时需根据不同种类的海产品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腌制加工对海产品品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通过腌制加工可以使海产品更加鲜嫩可口,并增添多样的风味,满足人们对食物口感和味道的需求。
但是过长时间的储存和过多的盐分可能对海产品的品质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腌制加工时需要控制好储存期限和盐分含量。
糟醉带鱼风味成分的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食品科学与工程糟醉带鱼风味成分的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带鱼是我国沿海产量最高的一种经济鱼类,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比较喜欢食用的一种海洋鱼类。
但对带鱼产品加工甚少,除鲜销外主要将其冷冻保藏。
糟醉鱼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历史悠久,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加工食品。
它是一种采用酒糟或白酒等对盐干鱼进行再加工后的制品,是在盐渍和干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糟醉可分为糟法和醉法两种,糟法是将原料置于以酒糟和盐为主要调味料的浸渍液中发酵而成的方法,醉法是用多量的酒和盐为主要调味料对原料浸渍至发酵的方法。
其成品具酒香味、米香味、酶腊香味于一体香气浓郁,且还具有甜咸和谐、回味悠长、口感柔和、色泽亮丽等风味特点。
风味包括食品的滋味和气味,由其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所决定。
它是一种感觉现象,由食物入口以后给予口腔的触感、温感、味感及嗅感等四种感觉组成的。
鱼肉的风味由滋味和气味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滋味由非挥发性的滋味活性物质构成,而气味由挥发性含香化合物构成。
非挥发性的滋味活性物质是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可萃取成分。
萃取的或非挥发性的具有滋味活性的化合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含氮化合物和不含氮化合物,前者包括游离氨基酸、小相对分子质量的肽类、核苷酸及其相关化合物以及有机物;而后者则包括有机酸、糖和无机物质。
挥发性含香化合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各种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呋喃类、吡嗪类、氨化物、含硫化合物等。
但目前对于糟醉鱼制品尤其是糟醉带鱼制品,在国内外鲜有报道。
而生产糟醉鱼企业又多为作坊式企业,其产品品质存在着含盐量高、脂肪氧化严重、缺乏客观的评价体系等问题,产品品质很不稳定。
因此,本文通过对糟醉带鱼风味成分的研究,初步推断其特征风味成分,为建立起糟醉带鱼产品客观的评价体系以及开发出稳定均衡的糟醉鱼产品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促进糟醉带鱼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分析糟醉带鱼的脂肪酸;2.分析糟醉带鱼的游离氨基酸;3.分析糟醉带鱼的挥发性风味成分;4.分析评价糟醉带鱼各风味成分的构成与含量,初步推断其特征风味成分。
水产熏制品的风味特性及保藏特性形成机制
水产熏制品的风味特性及保藏特性形成机制水产烟熏制品第一节食盐腌制加工的原理腌制包括盐渍和熟成两个阶段盐渍:食品与固体的食盐接触或浸于食盐水中,食盐向食品中渗入,同时一部分水分从食品中除法,从而使食品的水分活度降低,以达到抑制腐败变质的作用。
熟成:由于M和鱼体组织酸类的作用,在较长时间的盐渍过程中逐渐失去原来鲜鱼肉的组织状态和风味特点,由质变软,氨基酸氮含量增加,形成咸鱼特有的风味。
此过程即为咸鱼的熟成或腌制熟成。
一、食盐保藏食品的原理1、食盐对M发育的影响低浓度的食盐对M没有作用,有些种类的M在1%-2%食盐中反而能更好地发育。
高浓度的食盐对M有明显抑制作用,表现为降低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
盐分浓度越高,水分活度越低,渗透压越高,抑制作用越大。
此时,M的细胞由于渗透压作用而脱水、崩坏或原生质分离。
食盐浓度达到饱和时的最低水份活度为0.75,在这种水分活度范围,并不能充分抑制嗜盐细菌,耐旱霉菌和耐高渗透压酵母的缓慢生长。
所以气温高的地区和季节,腌制品仍有腐败变质的可能。
2、食盐在食品中的渗透与脱水效果将鱼肉浸渍在固体食盐或溶液中,由于渗透压的作用,鱼肉被脱水,同时食盐渗入鱼肉中。
鱼体表皮或细胞膜为不完全半透膜,结果使鱼肉中形成高浓度的食盐溶液。
使细菌的发育受到抑制,结构被破坏,同时也抑制了自溶酸的作用。
盐渍保藏的效果:基于食盐的脱水与渗透双重作用。
二、食盐的渗透与影响因素影响盐的效果的因素:食盐的渗透速度和平衡浓度以及对其影响的因素。
1、食盐的渗透速度:盐藏时,食盐在食品中的渗透速度刚开始时很快,然后逐渐减慢达到平衡。
2、影响食盐渗透的因素(1)盐水浓度使用固定体食盐的干腌法一般比使用食盐的渗透量大,但因用盐量而异。
用盐量越多,或者盐水越浓,渗透的速度越快,量越大。
(2)盐渍温度食盐的渗透速度随温度提高而加快,但温度不能太快,防止M对食品质量的影响(3)原料钱的性状食盐的渗透因原料鱼的化学组成,比表面积及其形成而异,全鱼皮下脂肪层溥,少脂鱼或无表皮的鱼渗透速度大,鱼片比全鱼渗透快。
腌腊鱼加工技术及质量安全研究进展
DOI: 10.12131/20200195文章编号: 2095 − 0780 −(2021)01 − 0113 − 07• 综述 •腌腊鱼加工技术及质量安全研究进展陈胜军1, 2,张进伟1, 3,吴燕燕1,胡 晓1, 2,马海霞1,李春生1(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广东 广州 510300; 2. 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海南 三亚 572000; 3.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01306)摘要: 腌腊鱼是中国传统水产加工制品,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腌腊鱼加工方式以手工作坊式为主,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程度低,同时腌腊鱼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腌腊鱼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质量安全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腌腊鱼加工技术和质量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腌腊鱼加工技术创新与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腌腊鱼;风味物质;加工技术;质量安全中图分类号: TS 254.4文献标志码: 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progress 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edible safety of salt-cured fishCHEN Shengjun 1, 2, ZHANG Jinwei 1, 3, WU Yanyan 1, HU Xiao 1, 2, MA Haixia 1, LI Chunsheng1(1.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Aquatic Product Processing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Aquatic ProductProcessing , Guangzhou 510300, China ; 2. Sanya Tropical Fisheries Research Insitute , Sanya 572000, China ;3.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 Shanghai , 201306, China )Abstract: Salt-cured fish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aquatic product of unique flavor and rich nutrition, which is highly appreciated byconsumers. Nowadays,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salt-cured fish is mainly manual workshop, with low degree of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Meanwhil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salt-cured fish are also widely concerned by consumers.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quality and safety of salt-cured fish process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lt-fish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quality and safety is prospected,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innovation of salt-fish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Key words: Salt-cured fish; Flavor compounds; Processing technology; Quality and safety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水产品总产量为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
大黄鱼鱼卵腌制品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
大黄鱼鱼卵腌制品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
杨心怡;雷彩玲;姜薇;杨倩;柯汉杰;梁鹏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24(45)11
【摘要】为探究大黄鱼鱼卵腌制品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以大黄鱼鱼卵腌制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贮藏温度(5、25℃)以及包装方式(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对大黄鱼鱼卵腌制品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菌落总数、水分含量、汁液流失率、pH值、硬度、弹性和b*值的影响,并进行感官评价。
结果表明,5℃真空包装可以显著抑制贮藏期间大黄鱼鱼卵腌制品TVB-N值、POV、菌落总数、水分含量和汁液流失率的增加,同时延缓大黄鱼鱼卵腌制品硬度和弹性的降低,并保持较高的感官评分,有利于保持大黄鱼鱼卵腌制品的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但对pH值和b*值的影响不显著。
【总页数】8页(P22-29)
【作者】杨心怡;雷彩玲;姜薇;杨倩;柯汉杰;梁鹏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东省潍坊市产品质量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不同贮藏温度下养殖大黄鱼生物胺等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2.基于气味指纹预测养殖大黄鱼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3.贮藏温度对大黄鱼鱼卵油品质的影响
4.常温和低
温贮藏过程中沙糖橘、沃柑和W.默科特品质变化规律研究5.普洱生茶贮藏过程中品质指标的规律变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腌制时间对大黄鱼鱼肉理化性质和烤制品品质的影响
腌制时间对大黄鱼鱼肉理化性质和烤制品品质的影响黄莉;胡颜寓;任中阳;石林凡;翁武银【期刊名称】《中国食品学报》【年(卷),期】2024(24)1【摘要】为探究腌制时间对大黄鱼鱼肉理化性质和烤制品品质的影响,将大黄鱼鱼肉置于由1%谷氨酰胺转氨酶、10%食盐和15%山梨糖醇组成的溶液中腌制,测定鱼肉的保水效果、质构、热稳定性和蛋白组织结构,评价烤制鱼肉的品质。
结果表明,当腌制时间从2 h增至8 h时,鱼肉硬度从948.76 g降至352.67 g,蒸煮损失率从11.20%增至18.52%。
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鱼肉硬度增加而蒸煮损失率降低。
扫描电镜显示,腌制2~8 h的鱼肉呈现疏松的纤维结构,延长腌制时间会增加鱼肉结构的致密性。
经过烤制,腌制2~24 h的鱼肉纤维结构间隙较大,硬度无显著变化,而腌制48 h的鱼肉微观结构致密,硬度显著增加。
伴随腌制时间的延长,鱼肉烤制后的咸味、鲜味、涩味和丰富性逐渐增加,苦味逐渐降低;氮氧化合物、甲基类、硫化物、有机硫化物、醇和醛酮类相关的挥发性气味显著增加。
结论:改变腌制时间可以调控大黄鱼鱼肉的理化性质和烤制品质,这为利用大黄鱼研发预制菜肴提供了理论参考。
【总页数】11页(P209-219)【作者】黄莉;胡颜寓;任中阳;石林凡;翁武银【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相关文献】1.含盐量对腌制大黄鱼鱼肉品质的影响2.不同腌制处理对草鱼肉理化性质的影响3.腌制对鱼肉风味物质及理化性质影响研究进展4.食盐浓度对腌制茭白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影响5.韩国研究天然腌制剂替代亚硝酸盐对香肠贮藏期间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学特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腌制条件对鳓鱼腌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腌制条件对鳓鱼腌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刘敏;夏松养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00)035
【摘要】[目的]研究腌制条件对鳓鱼在腌制过程中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鳓鱼为原料,研究腌制温度、加盐量和腌制时间对鳓鱼腌制品中理化指标亚硝酸盐、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腌制条件对鳓鱼腌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TVB-N值、过氧化值的影响显著;食盐添加量越低,腌制咸鱼中亚硝酸盐的峰值出现越早并且峰值越高,TVB-N值含量越高;腌制温度越高、腌制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峰值出现越早且峰值越高,TVB-N值和过氧化值含量越高.[结论]研究对鳓鱼腌制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3页(P12655-12657)
【作者】刘敏;夏松养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舟山316000;浙江海洋学院食品与医药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86.1
【相关文献】
1.加盐量对“老卤大头菜”腌制品质的影响 [J], 徐海风;王丽平;徐海斌;丁宗兵
2.滚揉腌制方式对鸭肉腌制品质的影响 [J], 丁玉庭;胡煌;吕飞;刘璘
3.两种脱水处理方式对芫根腌制品品质的影响 [J], SHENG Huaiyu;XIN Siyue;WANG Zhenshuai;CHEN Shanmin;JIANG Heti
4.超声波辅助腌制对青鱼腌制品品质的影响 [J], 王逸鑫;吴涵;黄海源;沈思远;施文正
5.复合磷酸盐对鲣鱼腌制品质及安全性影响研究 [J], 张建友;王珍;陈立帆;吕飞;丁玉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盐乳酸菌法与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比较
低盐乳酸菌法与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比较吴燕燕;游刚;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腌制方法对鱼肉风味的影响,为腌干鱼制品加工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比较了鲜红牙馘原料采用低盐乳酸菌法和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鲜红牙馘、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检测出80、110、91种挥发性成分,醛、醇、酮类化合物是构成腌干鱼肉独特风味的主要成分.经低盐乳酸菌法腌干的鱼肉挥发性物质对风味贡献较大的醛、醇、酮类化合物总量达35种,而鲜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只有17和21种.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肉风味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醇、醛类物质,但不合有胺类物质,在保持传统腌制鱼肉风味的基础上增加了特有的花香味、水果香味及酒香味,提升了鱼肉感官品质.所以采用低盐结合复合乳酸菌法制备腌干鱼,不仅能缩短腌制时间,还能提升腌干鱼肉特有的风味,而且防止了胺类物质的产生,显著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期刊名称】《水产学报》【年(卷),期】2014(038)004【总页数】12页(P601-612)【关键词】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制品;传统法腌干鱼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食品安全【作者】吴燕燕;游刚;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0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4.1传统腌干鱼制品由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1]。
淡水鱼贮藏保鲜研究
淡水鱼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高钊琨(金山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 092234073 )摘要: 淡水鱼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比畜肉和禽肉更容易被氧化, 且鱼体细菌繁多, 容易引起鱼肉蛋白的腐烂变质, 因此淡水鱼产品的防腐保鲜一直是食品行业内的热点研究课题。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淡水鱼产品保鲜技术, 主要包括低温保鲜技术、包装保鲜技术、辐射杀菌保鲜技术、涂膜保鲜技术以及化学方法保鲜技术。
关键词: 淡水鱼; 化学保鲜技术; 茶多酚Freshwater fish fresh-keeping technology researchAbstract:Freshwater fish products not 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is higher than meat and poultry t antisepsis within the food industry has alway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widely used at home and abroad of freshwater fish prodlivestock more easy to oxidation, and various fish bacteria, it is apt to cause the fish protein decay metamorphism, so freshwater fish producucts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mainly including low 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packaging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radiation sterilization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the coating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chemical methods preservation technology.Key words:Freshwater fish;F resh-keeping technology;Tea polyphenols引言:我国是世界上淡水鱼养殖量最大的国家.目前淡水鱼以水养鲜活的方式运输和销售。
鱼肉风味研究进展
影响鱼肉风味因素的研究摘要: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动物, 含有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 本文了有关新鲜鱼肉风味形成的前驱物质,加工引起的鱼肉风味、变质鱼的不良气味及产生的原因。
简单介绍了多种鱼香挥发性化合物对鱼肉风味的影响。
关键词:鱼肉;风味;挥发性物质鱼类等水产品是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是人们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风味是其受消费者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香味物质又可作为现代加工食品特别是方便食品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香味物质又可作为现代加工食品特别是方便食品的重要风味添加剂。
近年来,许多科学家对鱼肉风味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至今对鱼肉风味的了解仍然有限,因为风味物质成分极其复杂且含量甚微。
随着科研手段和仪器的改进,尤其是核磁共振、高分辨气相色谱一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的出现,使鱼肉风味的研究得以迅速发展。
一.风味物质1.鱼肉风味的化学成分近30多年来,国际上对肉品中风味化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现已鉴定的熟肉中挥发性化合物超过1 000多种,其中与肉品风味有关的有400多种。
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滋味物质和气味物质。
滋味物质是指食品中刺激味蕾而产生的酸、甜、苦、咸等味觉反应的水溶性呈味物质,而气味物质是指是食品中刺激鼻黏膜后而引起的综合反映的部分脂溶性和水溶性挥发物。
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简单化合物如烃、醇、醛、酮、酸、酯等和含氧、硫、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如呋喃、噻吩及其衍生物等。
2.鱼肉风味的前体物质鱼肉风味的前体物质是肉中受热后能产生挥发性香味化合物组分的统称。
未加工的鱼肉只有咸味、金属味和血腥味而没有肉香味,是由以下一些丰富的风味前体物质经过加工而形成酸、甜、咸、苦、鲜等味道的。
3.鱼类所特有的鱼腥味像羊肉有羊膻味一样,鱼肉则有一种特殊的鱼腥味。
一般认为,鱼腥味成分主要是烯醛类物质。
较早的研究认为淡水鱼特有的腥味同吡啶有关。
但也有人报道:与淡水鱼气味相关的化合物主要是一些烯醇类、烯酮类及烯醛类化合物。
淡水鱼腌腊风味熟食制品加工技术研究
淡水鱼腌腊风味熟食制品加工技术研究摘要通过以新鲜鲢鱼为主要原料,对腌腊鱼制品的生产工艺和原辅材料的配比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其较优工艺参数为:在8~10℃下,加入由3.0%的食盐,2.0%的梅子和2.0%的豆腐乳组成的最佳配比的风味辅料,腌制24h,烘至5成干,再烟熏15min,熏房温度控制在60℃左右,然后投入温度170~175℃的植物油中炸3~4min,所得到的成品呈金黄带酱色,具有独特梅肉香味和烟熏及油炸制品的特殊风味,且肉质可口,咸淡适中。
关键词淡水鱼;腌制;风味;烟熏;油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持续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到1996年已超过2 000万吨,淡水养殖产品总产量为1 253万吨,占全国肉类食物生产总量的1/3[1]。
但长期以来,淡水鱼加工非常薄弱,制约了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随着优质淡水鱼的引进和繁育,淡水鱼的产量还会进一步扩大。
可以预见,如果不扩大淡水鱼的加工利用渠道,淡水鱼价格在目前走低的情况下还会进一步下滑。
香炸淡水鱼软罐头是一种方便即食食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方便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香炸淡水鱼软罐头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产品。
它用生鲜淡水鱼为原料,经处理后,油炸、调味,再装入复合袋密封,然后进行加热杀菌而制成。
产品具有制造工艺简单,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安全卫生、携带和食用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本研究所制得的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益,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品。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鲜鱼(鲢鱼,1kg左右),购于马王堆农贸市场。
食盐、味精、十三香,由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加工实验室提供。
生姜、豆豉、辣椒、梅子、豆腐乳,购于湖南农业大学农贸市场。
1.2加工工艺流程[2]原料鱼→前处理→腌鱼→烘干→熏制→油炸→调味、拌料→真空封口→杀菌冷却→保温检验→成品。
1.3方法1.3.1腌制方法的选择方案。
腌制方法分为干腌法、湿腌法、混合腌法及注射法。
干腌法是用盐或盐和硝酸盐及糖的混合物,擦涂肉表面,然后将肉块堆放在容器中。
腌制鳙鱼片在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腌制鳙鱼片在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武华;阴晓菲;罗永康;沈慧星【期刊名称】《南方水产科学》【年(卷),期】2013(009)004【摘要】文章研究了腌制鳙(Aristichthys nobilis)鱼片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将鱼片用质量分数为2%的食盐进行腌制处理,置于4 ℃下冷藏,通过测定感官指标和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色泽、脂肪酸组成等理化指标,探究腌制对鳙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腌制组鱼片的货架期为15 d,对照组为9d;腌制组和对照组的pH分别在第9天和第3天达到最低值,分别为6.73和6.81;腌制组TBA值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腌制鱼片的亮度低,肉色偏红、偏蓝;腌制组鱼片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尤其是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腌制虽然能够延长鳙鱼片冷藏时的货架期,但是会加速鱼片变色,促进脂肪酸尤其是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curing on quality changes of bighead carp (Aristichthys nobilis) fillets during refrigerated storage.Bighead carp fillets were salted with 2% salt and stored at 4 ℃.Quality changes of the controls and treated fish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measuring 2-thiobarbituric acid (TBA) value,color,fatty acid profile and organoleptic properties.Results show that the shelf life of cured fish fillets (15 d) is obviously longer than the controls (9 d) ; the pH of bighead carp fillets treated with salt and the controls reaches the minimums (6.73 and 6.81) at 9th and 3rd day,respectively; TBA value of brined fish fillets increases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s.Besides,thelightness of cured fish fillets is low,of which the flesh tends to become red and blue.Total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especially the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decrease significantly (P < 0.05),compared to untreated fish fillet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uring chilledstorage,curing can promote the discolouration and fatty acids oxidation of bighead carp fillets,although it can prolong the shelf life.【总页数】6页(P69-74)【作者】武华;阴晓菲;罗永康;沈慧星【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83.16.09【相关文献】1.罗非鱼片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J], 李莎;李来好;杨贤庆;黄卉;岑剑伟;石红;李杉2.兰溪小萝卜在腌制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J], 高琼;李洁;王清章;叶远平3.腌制鳙鱼片在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J], 武华;阴晓菲;罗永康;沈慧星;4.食盐浓度对腌制鳙鱼片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J], 吕健;刘晓畅;罗永康;冯力更5.梅香黄鱼低盐腌制-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J], 梅灿辉;李汴生;吕梦莎;戴炳胡;曾广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腌制条件对鳓鱼腌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腌制条件对鳓鱼腌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作者:刘敏夏松养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35期摘要 [目的]研究腌制条件对鳓鱼在腌制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方法]以鳓鱼为原料,研究腌制温度、加盐量和腌制时间对鳓鱼腌制品中理化指标亚硝酸盐、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
[结果]研究表明,腌制条件对鳓鱼腌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TVB-N值、过氧化值的影响显著;食盐添加量越低,腌制咸鱼中亚硝酸盐的峰值出现越早并且峰值越高,TVB-N值含量越高;腌制温度越高、腌制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峰值出现越早且峰值越高,TVB-N值和过氧化值含量越高。
[结论]研究对鳓鱼腌制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鳓鱼腌制品;腌制条件;理化指标中图分类号 S98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5-12655-03咸鱼,又名盐渍鱼,是传统的水产品加工食品之一,保质期长,营养丰富,咸中带香,是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食品,深受沿海地区的人民青睐[1]。
但其安全性问题一直颇具争议,在腌制咸鱼的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和原料鱼中酶的催化发生硝酸盐还原反应,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而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2]。
在人体内,亚硝酸盐能使人体异常,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在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会与各种氨基化合物,主要是和来自蛋白质分解产物反应,产生致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引起消化系统癌变,给人类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性[3-5]。
除此之外,在腌制咸鱼的过程中还会发生一系列蛋白质的水解、脂质的水解与氧化等生化变化,使鱼体中挥发性含氮化合物、以及醛酮类物质含量增加[6-9],这些物质在腌制咸鱼中积累增加,从而导致消费者对腌制咸鱼的安全性产生担忧。
笔者以鳓鱼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腌制温度、加盐量和腌制时间等腌制条件对腌制咸鱼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和过氧化值含量的影响,来判断腌制条件对鳓鱼腌制品安全性的影响。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的调味鱼腌制工艺优化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的调味鱼腌制工艺优化
方媛璐;商梓敬;邬祥忠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22(47)5
【摘要】文章以鮰鱼腌制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泡腌制、盐水注射腌制、真空滚揉腌制以及高压腌制4种基本腌制工艺随机组合的方式形成11种不同的鮰鱼肉腌制工艺,得到腌制鮰鱼肉样品。
利用模糊数学感官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得到的鮰鱼腌制肉分别从滋味、异味、口感以及整体可接受度4个评价方向进行综合分析。
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将鱼肉与腌制液按照0.5(g/mL)的料液比均匀混合,在200 MPa环境压力条件下腌制,腌制15 min后所得腌制肉样品的综合评价最高,腌肉样品的口感致密有弹性,具有浓郁的风味特色,且腌制时间短,具有较高的整体可接受度。
【总页数】4页(P155-157)
【作者】方媛璐;商梓敬;邬祥忠
【作者单位】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4.5
【相关文献】
1.基于模糊数学与智能感官评价的鱼香调味汁配方优化研究
2.基于模糊数学评判法优化调味鱼的腌制工艺
3.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五香卤味即食豆杆
调味配方4.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紫色糯米饭的工艺研究5.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沙棘饼干烘焙工艺优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淡水鱼风味腌鱼软罐头
淡水鱼风味腌鱼软罐头
龚珞军;周敏;王晓燕;李文华;李燕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07(0)11
【摘要】1.工艺流程原料处理→干燥→腌制→分切→装袋→排气密封→杀菌冷却→保温检验→成品入库2.操作要点(1)原料鱼。
以体重200克以上的鲤鱼为佳。
不同季节的鲤鱼制得的腌鱼品质有差异。
八九月问腌制的鱼,成品色泽好,光亮油润,品质较佳;
【总页数】1页(P70)
【作者】龚珞军;周敏;王晓燕;李文华;李燕
【作者单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430071;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430071;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430071;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430071;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侗乡风味菜——腌鱼、腌肉 [J], 蒋国经
2.风味腌鱼软罐头加工技术 [J], 龚珞军;周敏;王晓燕;李文华;李燕
3.加速腌鱼风味成熟新技术的研究 [J], 章银良;姜春鹏
4.腌鱼制品主要成分与风味品质相关性分析 [J], 章银良;郑坚强
5.淡水鱼制作风味腌鱼软罐头加工技术 [J], 王兴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梨酸盐作鱼肉和鱼制品保存剂的效果
山梨酸盐作鱼肉和鱼制品保存剂的效果
Thak.,BR;叶志平
【期刊名称】《国外畜牧科技》
【年(卷),期】1994(021)004
【摘要】山梨酸盐(sorbates)最初是用于抑制食物中的酵母菌和霉菌,用于抑制细菌的不多。
Tompkin等1974年报道了山梨酸盐有抑制熏肠(uncured sausage)中病原菌的作用。
这一发现引起了对山梨酸盐抑制肉品中肉毒梭菌和降低肉品中硝酸盐浓度作用的研究。
鱼肉的腐败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许多研究者已证实,山梨酸盐有延长鱼肉和鱼产品保存期的效果。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Thak.,BR;叶志平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
【相关文献】
1.山梨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J], 赵广民;郝书杰
2.油酸纳作捕收剂和硅酸纳作调整剂浮选含碳酸盐脉石的磷矿 [J], Rao,H;吴尚坤
3.利用三文鱼下脚料中鱼肉发酵加工鱼糜制品方法 [J], 胡会萍;宋庆武;丁立孝
4.山梨酸钾和亚硝酸盐在培根肉中的应用——介绍一种肉制品防腐剂 [J], 杨金中
5.科技信息——澳新批准聚山梨醇酯20作为加工肉及肉制品和加工鱼及鱼制品的乳化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食品科学与工程鱼类腌制品的风味及其保质期的研究摘要:腌鱼是一种风味独特,适合我国许多地区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传统食品,也是一种用来延长保藏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本文对鱼类腌制品的风味、保藏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鱼类腌制品的加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鱼肉;腌制品;保藏性前言腌鱼是一种风味独特,适合我国许多地区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传统食品,也是一种用来延长保藏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食盐腌制包括盐渍和成熟两个阶段。
在较长时间的盐渍过程中逐渐失去原来鲜鱼肉的组织状态和风味特点,肉质变软,氨基酸氮含量增加,形成咸鱼特有的风味。
风味(flavor)是食物刺激味觉和嗅觉受体而产生的综合生理反应。
风味物质可分为滋味物质(非挥发性物质)和香味物质(挥发性物质)两大类。
鱼类风味是非常精美的,但很容易受到破坏。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工工艺、环境因素等。
此外,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成为人们摄取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但同时又很容易腐败变质,每年大约有占总水产品的25%是由于腐败而损失掉,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和微生物腐败引起的。
冷藏(-4℃)、冻藏(-20℃)、添加防腐剂(4℃)及真空包装(4℃)处理从感官、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评价、POV和微生物生长动态分析等指标来预测鱼类的保质期。
1. 腌制鱼的风味1.1 鱼类风味的概念风味(flavor)是食物刺激味觉和嗅觉受体而产生的综合生理反应。
风味物质可分为滋味物质(非挥发性物质)和香味物质(挥发性物质)两大类[1][2]。
滋味活性物质它是一类水溶性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可萃取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含氮化合物和不含氮化合物。
非挥发性含氮化合物的提取物包括游离氨基酸、小相对分子质量的肽类、核苷酸及其相关化合物以及有机碱等。
非挥发性的不含氮化合物的提取物主要包括有机酸、糖和无机成分等。
在鱼的提取物中发现的一些有机酸通常包括乙酸、丙酸、乳酸、丙酮酸、琥珀酸和草酸[3]。
挥发性风味成分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对鱼肉的整体风味起着重要作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各种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呋喃类、吡嗪类、氨化物、含硫化合物等[4]。
这些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对鱼风味有独特的贡献,它们由许多反应产生,包括脂肪氧化、Maillard反应和Strecker降解[5-7]。
1.2 鱼类风味的影响因素鱼类风味是非常精美的,但很容易受到破坏。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工工艺,水产品的很多风味是在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烟熏,水产品经过盐水或醋腌渍,发酵,蒸煮等会对水产品风味的改变起到很大的作用。
与水产品加工对风味的改变相似,环境因素也可对风味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如咸水鱼和淡水鱼具有不同的风味;发霉味、泥土味、土腥味和霉烂味在野生或养殖的水产品(尤其在鱼种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因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异味[3][8][9]。
1.3 鱼类腌制品风味的研究技术风味分析的第一步,通常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从非挥发性成分中提取出挥发性的目标物质。
通常的提取方法有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eace- SPME)与同时蒸馏萃取( SDE)[10]及直接热解吸、溶剂萃取和蒸馏一萃取技术、动态顶空采样法(DHS)、超临界CO2提取法(SEF.CO2)等等[10]。
前者利用的是香味化合物必有的挥发性特性,而后者则是利用大多数风味化合物比大量的水溶性食品基体物质的极性要小得多这种极性的差别。
提取之后,采用仪器分析的方法对提取物中的各种风眯成分进行分离、鉴别和定量[3][12]。
常用的技术手段有:高效液相色谱(瑚LC)、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毛细管电泳(CE)、MS__MS联用中的质谱,或在分离后用其它方法代替MS作为鉴别手段,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将Ca2,和MS与FTIR两者都联用起来是又一个新的发展方向[3][11]。
此外在实际检测中会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以更加高效的测定鱼类风味成分[10-16]。
2.腌制鱼类保质期2.1 鱼类保质期测定指标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成为人们摄取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但同时又很容易腐败变质,每年大约有占总水产品的25%是由于腐败而损失掉,绝大部分是由化学和微生物腐败引起的[18]。
冷藏(-4℃)、冻藏(-20℃)、添加防腐剂(4℃)及真空包装(4℃)处理从感官、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评价、POV和微生物生长动态分析等指标来预测鱼类的保质期[17]。
TVBN作为判定鱼体腐败的化学指标,是评定动物性食品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挥发性盐基氮是指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在腐败过程中,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的氮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18]。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日渐重视,挥发性盐基氮的检测量也越来越大[19][20]。
微生物活动是引起大多数水产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国外对捕获、流通、贮藏过程中鱼类细菌学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鲜鱼类所含微生物中只有部分微生物参与腐败过程,这些适合生存和繁殖并产生腐败臭味和异味代谢产物的微生物,就是该产品的特定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SO)。
SSO是造成腐败的主要因素,SSO菌数的对数值和产品的鲜度以及剩余货架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21]。
此外,通过感官的色泽、气味、汁液和味道以及POV的测定来判定鱼类的保质期。
并有研究表明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OV作为鱼低温贮藏的鲜度指标与感官鲜度评价有较好的一致性[17][22]。
2.2 鱼类腌制品抗氧化剂的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展了罗非鱼、大黄鱼等鱼类在冷藏中鲜度变化和货架期的研究,主要是冷藏、超高压、以及保鲜剂对鱼鲜度变化影响的研究工作并结合数学模型建立了各种模型。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通过对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和货架期预测研究采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建了温度和微生物增殖相关性方程[23]。
章银良,张世涛通过腌鱼品质动力学研究及其货架期的预测分析,结合感官评定,发现菌落总数的变化最能反应腌鱼品质的变化,与感官评定达成一致。
因此可以选择菌落总数作为鲜度指标,由Arrhenius方程推出的货架寿命关系式结果可靠,可用于实际指导[24]。
章银良,夏文水在超高压对腌鱼保藏的影响的实验中,研究表明高压有利于抑制腌鱼的微生物生长,降低YVBN和抑制脂肪的氧化,保持淡腌海鳗的产品品质。
在该试验范围600MPa为最佳处理压力[25]。
添加防腐剂是其中一种使用方便、非常有效的食品防腐方法。
目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主要分为化学类食品防腐剂和天然类食品防腐剂[26]。
化学防腐剂,常用的主要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盐、亚硫酸及其盐类、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天然食品防腐剂有:植物源香辛料、中草药、果胶分解物和其他植物;动物源鱼精蛋白、壳聚糖和蜂胶;微生物源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Nisin)、纳他霉素(Natamycin)和ε- 聚赖氨酸[26][27]。
基于大多数化学食品防腐剂在体内有残留、有一定的毒性和特殊气味等原因,高效、无毒的天然食品防腐剂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开发利用[27]。
吴正奇,凌秀菊,朱有良通过对白鳞鱼复合腌制保鲜剂的研究表明甘氨酸、山梨酸、富马酸和葡萄搪酸内酌复合使用能产生十分显著的抗菌协同作用, 复合物的IC50只相当于四者总量的35.0%,能大幅度地降低四者单独使用时的IC50, 并且复合物还具有提高风味、改善质构、增强弹性和抗油脂氧化等多种功能[28]。
由此可见多种防腐剂的复合使用也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1] 章银良,郑坚强.腌鱼制品主要成分与风味品质相关性分析[J].中国调味品,2009,12(34):46-48.[2] 姜琳琳,苏捷.鱼肉风味品质的研究进展[J].水利渔业,2008,28(4):19-24.[3] 莫意平,娄永江,薛长湖.水产品风味研究综述[J].水利渔业,2005,25(1):82-84.[4] 姜琳琳.鱼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J].渔业现代化,2007,34(5):54-56.[5] 肖宏艳,曾庆孝.潮汕鱼露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J].中国调味品,2010,35(2):92-96.[6] 章银良,姜春鹏.加速腌鱼风味成熟新技术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0,35(6):111-117.[7] 张雄.食品风味与化学物种及结构的关系[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5:109-112.[8] 宋焕禄.食品风味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24(01):1-4.[9] Shahidi F. Flavor of meat,and meat products and seafoods[M].Gaithersburg ,Maryland,USA :Aspen Publishers,Inc,1997:90—290.[10] 曾庆孝,江津津,阮征等.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分析鱼露的风味成分[J].食品工业科技,2008,01:84-87.[11] 江航,王锡昌.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的鱼露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3):9838-9841.[12] 江健,王锡昌,陈西瑶.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法分析淡水鱼肉气味成分[J].现代食品科技,2006,22(2):219-222.[13] 陈俊卿,王锡昌.顶空固相微萃取一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分析白鲢鱼中的挥发性成分[J].质谱学报,2005,26(2):76-80.[14] 杨远帆,陈申如.鱼露风味成分的萃取及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J].食品科学,2008,29(06):346-349.[15] 杨锡洪,解万翠等.快速发酵金丝鱼挥发性风味成分的SPME—GC—MS检测[J].安全与检测,2009,25(06):102-106.[16] 赵庆喜,薛长湖.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及其在水产品分析中的应用[J].水产科学,2006,25(12):656-659.[17] 张小伟,许钟等.鲤鱼冷藏中的鲜度变化与货架期[J].海洋渔业,2010,32(02):211-217.[18] 许钟,肖琳琳,杨宪时.罗非鱼特定腐败菌生长动力学模型和货架期预测[J].水产学报,2005,29(04):540-546.[19] Banerjee S. Inhibition of mackerel (Scomber scombrus) muscle lipoxygenase by green tea polyphenols[J]. Food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6,39(4):486-491.[20] Fan W, Chi Y, Zhang S. The use of a tea polyphenol dip to extend the shelf life of silver carp(Hypophthalmicthys molitrix) during storage in ice[J]. Food Chemistry,2008,108(1):148-153.[21] 许钟,杨宪时,肖琳琳.低温贮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特性和保藏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35(04):621-625.[22] Bianchi F, Careri M, Musci M, et al. Fish and food safety: Determination of formaldehyde in 12 fishspecies by SPME extraction and GC–MS analysis[J].Food Chemistry,2007,100(3):1049-1053.[23] 郭全友,许钟,杨宪时.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变化特征和货架期预测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04):237-240.[24] 章银良,张世涛.腌鱼品质动力学研究及其货架期的预测[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08):133-136.[25] 章银良,夏文水.超高压对腌鱼保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09):2636-2638.[26] 石立三,吴清平.我国食品防腐剂应用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29(03):157-161.[27] 孔浩,张继.天然抗氧化剂研究进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1:32-34.[28] 吴正奇,凌秀菊,朱有良.白鳞鱼复合腌制保鲜剂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8(04):3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