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曾源:“俯瞰地表”的生态工作者
![曾源:“俯瞰地表”的生态工作者](https://img.taocdn.com/s3/m/5ea715dedd36a32d7275811d.png)
曾源:“俯瞰地表”的生态工作者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7年第7期本刊记者宋洁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技术卫星”,每18天将地球整体拍摄一遍,可获取大量的地球环境信息,达到了过去望尘莫及的功效,拉开了“环境遥感”的序幕。
遥感是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当下被广泛应用,其中植被生态监测是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对生态环境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曾源,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遥感所”)研究员,就选择了植被生态遥感研究领域。
俯瞰地表,眷注生态,曾源坚定地在自己热爱的“遥感”路上前行着。
踵武前贤扶“遥”直上“能成为一名科研人员,我的父母对我影响很大。
”曾源出生在北京,父亲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母亲是一位水文气象专家。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曾源耳濡目染,从小就对科研不陌生。
曾源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度过了6年中学时光,高考填志愿时选择了父亲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信息系统专业。
本科毕业后,又听取母亲的建议出国留学,进入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主修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在选择硕士论文题目时,我对遥感方向产生了浓厚兴趣,研究内容是高光谱地表岩石分类。
”从此,曾源正式踏上了“遥感”之路。
硕士毕业后,曾源选择申请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三明治博士“Sandwich PHD”项目,即在荷兰完成开题报告、选修课程、论文撰写、博士答辩并获得学位,但研究内容可以基于中国的科研课题。
2003年3月,曾源有幸入职中科院遥感所,基于“三峡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在同年9月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正式开始博士研究工作。
在近5年的博士研究中,曾源重点关注植被冠层结构参数的遥感监测方法,发展了基于几何光学模型与尺度外延的森林冠层郁闭度遥感监测方法,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构建了林冠结构参数监测模型,开展区域尺度森林冠层结构变化研究。
以第一作者在R e m o t eSensing of Environment (遥感领域SCI影响因子排名首位)、Canadian Journal ofRemote Sen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Remote Sensing 及《遥感学报》上各发表了1篇英文文章。
一种基于NDBI的城市夜间灯光数据去饱和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NDBI的城市夜间灯光数据去饱和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057fcb3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1.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37550.9(22)申请日 2018.01.16(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地址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20号北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申请人 南昌大学(72)发明人 占玉林 盛明强 顾行发 余涛 魏香琴 王春梅 李娟 (51)Int.Cl.G06T 5/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NDBI的城市夜间灯光数据去饱和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DBI的城市夜间灯光数据去饱和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获取稳定灯光数据产品NTL ,将该产品的空间分辨率重采样至500m,并对重采样后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NTL norm ;步骤2)获取NTL 相同年份(4月-9月期间)的MODIS MCD43A4产品,并计算得到NDBI 时间序列;步骤3)基于NDBI 时间序列计算每个像元的均值,得到NDBI mean ,并对NDBI mean 进行归一化,得到NDBI norm ;步骤4)将归一化的灯光数据NTL norm 与NDBI norm 相乘得到基于NDBI修正的灯光指数BANTLI(NDBI Adjusted Night TimeLight)。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CN 108109127 A 2018.06.01C N 108109127A1.一种基于NDBI的城市夜间灯光数据去饱和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稳定灯光数据产品NTL ,将该产品的空间分辨率重采样至500m,并对重采样后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NTL norm ;归一化处理是将稳定灯光数据NTL的DN值除以63, 公式为NTL norm =DN/63;步骤2)获取NTL 相同年份(4月-9月期间)的MODIS MCD43A4产品,并计算得到NDBI 时间序列;NDBI的计算公式为NDBI=(B7-B2)/(B7+B2),式中B2和B7分别为MCD43A4产品的第2和第7波段;采用4月-9月期间的MCD43A4产品获取NDBI是为了消除城市地面积雪的影响;步骤3)基于NDBI 时间序列计算每个像元的均值,得到NDBI mean ,并对NDBI mean 进行归一化,得到NDBI n o rm ;NDBI时间序列均值的计算公式为;NDBI mean 归一化的计算公式为NDBI norm =(DN i - DN min )/( DN max - DN min ),式中DN i 为NDBI mean 中任一像元的DN 值,DN max 和DN min 分别代表其最大值和最小值;步骤4)将归一化的灯光数据NTL norm 与NDBI norm 相乘得到基于NDBI修正的灯光指数BANTLI (NDBI Adjusted Night Time Light)。
借卫星之眼 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
![借卫星之眼 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https://img.taocdn.com/s3/m/6177332d33d4b14e842468fa.png)
借卫星之眼瞰天地之境——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国作者:宋洁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6年第9期本刊记者宋洁李家国是我国遥感卫星事业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他经历了与国家事业共同成长到蜕变的铭心历程。
2003年10月21日,“资源一号02星”成功发射,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卫星遥感数据的历史,那年李家国读大三,刚刚接触遥感;2007年,我国正在筹备建设“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适应环境监测和防灾减灾新的形式和要求,那年李家国获得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硕士,结合着地理信息研发和遥感应用,走进了遥感研究领域;随后,我国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即将陆续发射7颗高分卫星,为遥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提供支撑和保障,李家国则一直默默坚守在遥感领域,为我国的遥感事业贡献着一己之力。
一门课引发的兴趣2000年,李家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十分珍惜大学生活的他也格外奋发图强。
直到一门课的出现,他前进道路的方向从此被改变。
“当时修了一门课叫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又恰逢我国发射了‘资源1号02星’”,在课上,老师讲述了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的遥感卫星未来发展的规划,这使李家国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他决定研究生转变研究方向,于是报考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李家国不断深造,于2010年取得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定量遥感理学博士学位。
随即,他进入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工作,直至今日。
围绕着传感器辐射定标与校正、水环境遥感监测、遥感大数据快速处理这3大研究方向,李家国辛勤耕耘,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
传感器辐射定标与校正,即把卫星或传感器探测到的信息转换成人所能理解的信息,“因为传感器观测到的是地球光电转换的过程,通过接收地球反射来自太阳光的能量,或地球自身发射的辐射,从而记录下数字”,然而,这些干巴巴的数字对于科研者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需要把数字转换成具有物理意义的参量,比如太阳光反射率、地表发射热辐射的辐量度等。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秋季入学博士拟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秋季入学博士拟](https://img.taocdn.com/s3/m/4b7c6448580216fc710afd75.png)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秋季入学博士拟录取名单(含硕转博)(按姓名排序)编号考生姓名录取专业1 白瑜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 曹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 曹洪涛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 曾业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5 陈国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6 陈庆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7 迟登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8 段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9 贡成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0 谷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1 郭宇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2 韩向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3 郝亚蒙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4 季建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5 贾珺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6 贾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7 金兴信号与信息处理18 李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19 李鹏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0 李文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1 梁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2 刘奇鑫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3 欧阳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4 任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5 宋博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6 王更科信号与信息处理27 王京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8 王濮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9 王润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0 王爽信号与信息处理31 王宛楠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2 吴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3 谢帅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4 荀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5 杨轩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6 尹然宇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7 张昌赛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8 张静信号与信息处理39 张隆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0 张罗信号与信息处理41 张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2 张欣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3 张懿信号与信息处理44 张智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5 赵云聪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6 朱莉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7 朱欣然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8 朱自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知识产权归属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研究所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及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同意授权研究所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人保证毕业后,以本论文数据和资料发表论文(著作)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并征得导师同意。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