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1,物理学、物理电子学)(1)
物理学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2)一、学科领域一级学科:物理学(0702)二级学科:理论物理(070201)、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2)、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3)、等离子体物理(070204)、凝聚态物理(070205)、声学(070206)、光学(070207)、无线电物理(070208).二、培养目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从事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开发和应用的专业知识的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研究生应:1. 具有严谨的学风与求实的学术道德,具有科学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
2. 熟悉物理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一般方法,系统掌握至少一门二级学科、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该专业方向的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在相关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基本具备从事科技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科技文献资料并能用该语言表达个人学术观点;能熟练地掌握与本学科研究领域有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4. 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科研、开发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1. 凝聚态理论2. 非平衡统计物理与复杂网络3. 量子信息4. 等离子体光学及其应用5.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及诊断技术6. 高温超导7. 计算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8. 高压材料物性及量子效应9. 磁电输运与磁性材料10. 太阳能物理及新能源利用11. 光纤传感12. 光电成像与光电信息处理13. 高压新光电材料及光电检测14.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15. 生物光学及交叉学科16. 电磁防护理论及应用17. 复杂介质环境中的电磁传播18. 无线通信与无线传感网络19. 电磁兼容20. 噪声控制与微弱信号检测四、学习年限与学分本学科硕士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5至3年(最短可提前到2年,但对提前毕业者有更高的成果要求;特殊情况下,最长可延长至5年)。
南京大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学习
通过设置丰富的课程体系,包括必 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等,为研究 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知识积
累。
A
B
C
D
实习实训
引导研究生走进企业、事业单位等实习实 训基地,提升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术交流
组织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 ,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培养特色
个性化培养
根据研究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 ,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
能力。
学术交流
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 促进研究生与国内外专家的学术
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思维训练
通过开设创新管理、创新思维等课程,培养研究 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鼓励研究生参与实践创新项目,提高其将理论知 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学习
鼓励研究生选修跨学科课程,拓宽知识面,激发 创新灵感。
质量保障措施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制定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和 指标体系,定期对研究生培 养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引入外部评价
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企业 和行业组织等参与评价,引 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培养质 量和成果进行客观评估。
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奖惩机制,对优秀研究 生和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对培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学 院和导师进行约谈和整改。
深入学习各专业的基础理论,掌握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框架。
各专业的研究方法课程
熟悉各专业的研究方法,掌握相应的研究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各专业的专业实务课程
了解各专业的实际操作和实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选修课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080501)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建设事业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二十一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和应用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1.硕士学位掌握材料物理与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能独立展开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
学位论文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应用背景。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材料物理与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宽广和坚实的实验技术,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和主持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学科介绍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是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下,面向材料研究和应用的新型技术学科。
该系是在南京大学具有雄厚实力的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依托固体微结构物理和配位化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起来的。
1、研究方向(1)介电超晶格及其微结构材料与器件(2)铁电介电薄膜与集成铁电器件(3)人工带隙材料(4)纳米材料与纳米电子学(5)新型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6)材料设计与计算材料科学2、师资力量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师资力量精干,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一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一人,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副教授9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主要是从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长起来的年轻的学术骨干和海外留学回国人员。
另外还拥有国外和香港兼职教授3人。
3、科研水平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在铁电超晶格材料与设计、铁电介电薄膜与集成铁电学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特别是在介电体微结构晶体的非线性光学和声学效应的理论、材料设计、实验和原型器件等领域,已形成了具有从基本原理到物理效应、从材料到器件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已有2篇论文相继发表在国际超一流学术期刊Science。
物理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昌大学研究生院
36
2
2
胡波
考查
5522057
量子场论
36
2
2
龚仁山
考查
5522058
固体物理(II)
36
2
1
刘念华
考查
5522059
固体量子理论
36
2
2
刘念华
考查
5522060
等离激元坍塌动力学
36
2
2
李晓卿
考查
5522061
激光等离子体物理
36
2
2
刘三秋
考查
5522062
现代热力学理论
36
2
2
研究广义相对理论及其在天体物理、粒子物理和宇宙学中的应用。
伍歆
凌意
胡波
三、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学期
任课教师
(职称)
考核方式
备注
必修
课
公
共
基
础
课
0020005
英语
144
6
1、2
002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0
1
1
0020003
自然辩证法
42
2
2
专
业
核
心
课
5521050
高等量子力学★
1、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
2、指导实验;
3、讲授和辅导一门课或部分章节;
4、导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
外语学术论文(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2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是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能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严谨、踏实勤奋、积极进取,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数理推演能力,具备实验研究的设计和操作技能,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熟练使用一门外语,有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的能力;初步具有独立从事和物理学科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学科专业1. 理论物理(070201)2. 原子和分子物理(070203)3. 等离子体物理(070204)4. 凝聚态物理(070205)5. 光学(070207)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推荐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或允许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期一般不超过1年。
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本学科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表)五、培养方式依据本学科理论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光学等专业特点,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环节由学院隶属的各研究所统筹安排,按导师及指导小组制定的具体培养计划执行。
基础理论课的教学采取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进行,通过测试取得学分;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的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相接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测试(或考查)取得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科研实践要求研究生除参加研究小组、研究所乃至学院例行的学术讨论会外,还要求每个研究生在不同场合至少分别各作一次文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以及课题进展报告等,并提交书面科研实践报告,经导师或指导小组认可合格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教学实践由学院统一安排研究生各做一学期的助教工作,并取得相应学分。
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研究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测试或考查中宜采用书面测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和发挥研究生的创造能力,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参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内容的确定、实验过程的实际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物理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物理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课程建设直接关系研究生基础知识的拓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位论文的质量。
因此,课程教学在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硕士生研究生毕业的学分要求:本专业本科入学者32个学分,非本专业本科或同等学历入学者36个学分。
在培养方案中所列出的A是必修课;B类课程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每个硕士生必须至少选修2门B类课程;C类课程是各专业的学位课程,每个硕士生必须至少选修2门C类课程。
以下两门课D类课程,要求全系每个硕士生必须选修一到两门课,1)物理学进展;2)现代物理实验技术专题。
博士研究生除必须选修博士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两门公共课,还要求至少选修2门有关博士专业课程及专业英语。
凝聚态物理专业(070205)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我国建设需要,热爱祖国,思想先进,情操高尚,品德优良,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凝聚态物理专业人才。
1.硕士学位掌握凝聚态物理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或应用背景.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凝聚态物理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了解各自研究领域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各自研究领域有关的研究课题及基础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
并具有-定的创新性.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二、研究方向本专业分为两个培养方案。
凝聚态物理学培养方案(一)的研究方向:(1)晶体生长、缺陷、物性(2)固体相变、光散射、内耗与超声衰减(3)光电功能晶体及其应用(4)铁电、介电薄膜物理学与集成铁电学(5)衍射物理、同步辐射及应用(6)介电超晶格、金属超晶格及应用(7)磁学、磁性材料物理(8)自旋电子学(9)纳米材料科学与物理(10)超导电子学与物理(11)生物凝聚态物理(12)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13)软凝聚态物理(14)表面、界面及相关物理(15)光电转换材料物理(16)强关联电子物理学(17)团簇结构与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培养方案(二)的研究方向:(1)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2)薄膜设计、生长、表征与器件(3)微波、光波吸收材料(4)稀土-过渡簇金属化合物的磁性及应用(5)半导体光伏材料与工艺(6)超导器件与新材料(7)清洁能源材料及器件(8)功能材料的设计与计算机模拟三、招生对象l.硕士研究生:符合报名资格,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南京大学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门人才。
1、硕士学位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 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 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
2、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二、学制1、硕、博连读和直博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5-6年;2、分阶段培养的博士生基本学制为3年,学术型硕士生学制为3年;三、研究方向物理电子学:(1)半导体纳米结构与纳电子学;(2)纳米结构光电子学;(3)高温/高功率半导体电子学;(4)固体量子信息学;(5)电磁波吸收材料;(6)光电子器件物理与技术;(7)电磁薄膜器件物理与技术;(8)高频磁性材料与器件。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新型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2)信息电子器件与技术;(3)量子信息学;(4)计算机辅助设计;(5)硅基发光材料与光电子集成;(6)纳米半导体与纳米光电子学;(7)聚合物半导体及其应用;(8)低维半导体量子结构与器件;(9)智能化测试仪表;(10)微机控制工程;(11)微(纳)电子学与半导体物理。
67-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国家建设需要, 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 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素质的, 具有集体主义精神, 实事求是, 追求真理, 献身科学教育事业的, 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良好科研能力的理论物理专门人才和高等院校师资.
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掌握理论物理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知识,较全面和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 硕士论文选题时,应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包括专业阅读和写作,以及能用外语进行简单的学术交流。
预修课程:量子力学及大学物理本科专业相关的课程
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
1、by H.Friedrich.Theortical Atomic Physic[M].
2、R.N波特,M.卡普路斯.原子与分子[M].王荣顺等.
预修课程:高等量子力学、场论
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
1、D.F.Wall,G.J.Mibum.Quantum Optics[M].
2、W.H.Louisell.辐射场的量子统计性质[M].
3、C.W.Gardiner.Quantum Nois[M].
4、J.Perina.Quantum statistics of Linear and Nonlinear Optical Phenomena[M].
周光辉 秋 01100720113 孤子微扰理论 60 2 颜家壬 秋 01100720114 张量分析与拓扑 60 2 王永久 春 01100720115 引力理论基础 60 2 王永久 春 01100720116 引力效应 60 2 王永久 秋 01100720117 引力场方程严格解 60 2 王永久 秋 01100720118 广义相对论 60 2 荆继良 秋 01100720119 黑洞物理学 60 2 荆继良 春 01100720120 弯曲时空量子场论 60 2 余洪伟 春 01100720121 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 60 2 余洪伟 秋 01100720122 时空大尺度结构与演化 60 2 余洪伟 春 01100720123 量子信息理论 60 2 方卯发
无线电物理-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无线电物理专业(070208)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硕士研究生: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具备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
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技能,对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一到二门外国语,能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撰写科学论文。
2、博士研究生: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所达到的要求基础之上,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理论和实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独立从事科研工作中,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在开展所从事研究方面的前沿研究工作中,具备创新和发展的能力。
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新动向。
掌握一至二门外语,能用英语熟练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能撰写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科学论文。
二、学科介绍1、无线电物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1) 超导电子学;(2) 固体量子器件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3) 超高频段电磁波器件与检测;(4) 电磁场理论及应用;(5)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理论和设计;(6) 电磁信息检测与处理;(7) 太赫兹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本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以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一批优秀学者,成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目前有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和高工3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以无线电物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现代实验技术作为手段,探索新型电子材料和电子器件,研究其中有关物理过程和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据以开发新型电子器件和系统。
目前,本学科不仅开展了大量国际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同时努力探索新机理、新材料、新器件的潜在应用,为国民经济服务。
南京大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贯彻实施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关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若干基本要求”,根据MBA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特点,结合我校MBA承办单位商学院——内含管理学科与经济学科两大块的实际情况,及具有我校特色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人才培养基地的需要,制定了本培养方案。
一、教师1、教师是MBA教育的主体力量,是MBA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
担任MBA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应有高尚的人格,探索与开拓精神,认真与负责的态度,合理的知识、年龄和职称结构。
其中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并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或任现职五年以上的讲师的比例不少于90%。
2、MBA任课教师在授课学期的上一学期结束前一周,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交MBA教育中心,由教育MBA中心存档备案并在开学初一周内印发给授课班级。
3、MBA教育中心在MBA任课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前后,组织学生对所有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考核与奖惩的参考。
中心同时把评估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评估表和评估结果由MBA中心负责保存,以备研究生院和上级主管部门抽查。
4、教师除担任教学任务外,其中具有硕士生及以上指导资格的教师还需要指导MBA学员的论文。
指导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员论文。
指导论文工作的评估,根据学员按期完成论文答辩程序的情况,论文质量评比与抽查结果及答辩通过人数的比例。
5、所有MBA任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均为学校和商学院正式下达的教学任务,列入教师工作范围的考核内容二、教学MBA的课程共有四个类型:基础课、核心课、方向选修课与选修课。
1、基础课与核心课(必修课)基础课与核心课共有16门课,33个学分,除管理学为1个学分,商务英语为4个学分外,其余的均为2个学分。
基础课与核心课程为必修课,必修课的学习安排一般是:脱产班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在职班在1年半内完成。
物理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
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2)适用专业:070201理论物理、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5凝聚态物理、070207光学、0702Z1应用物理一、培养目标以培养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物理学科学术后备人才为基本目标。
具体要求如下: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宽广而深厚的物理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掌握相应的物理实验技能和方法;为攻读博士学位奠定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基础;具备从事物理相关方面的科研、教学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实践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研究所需要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理论物理(070201)(1)量子光学和原子光学(2)非线性量子可积问题(3)量子信息(4)量子物理基础及其应用(5)量子调控(6)非线性系统复杂性的研究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2)(1)理论核物理(2)中子管及中子发生器(3)中子射线应用(4)核电子学(5)实验核物理3.凝聚态物理(070205)(1)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2)微纳单晶材料与器件物理(3)发光物理(4)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物理(5)敏感材料与器件物理4.光学(070207)(1)衍射光学与应用(2)信息光学(3)光学计量(4)光学检测(5)光散射及应用(6)微立体光学设计、加工和应用5.应用物理(0702Z1)(1)海洋环境监测技术(2)信号检测与处理(3)物理信息传感技术及应用(4)非线性系统三、学制与学分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五年,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主干课不少于9学分,发展方向课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总学分6学分(文献阅读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3学分)。
理论物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选)
理论物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科研,教学或高科技应用开发人才,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理论物理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场论与基本粒子2、量子信息3、原子、分子物理4、凝聚态理论与计物理5、非线性理论6、计算物理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4年。
四、课程设置(见附表)与学分1.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学生,总数不少于28学分,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4学分,第一外国语2学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学分;方法论课程1门,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2.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学生,应修满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其中学科通开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5学分。
五、科学实践与学位论文1.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学生,从第一学期开始与导师共同商定学习计划和论文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理论课程学习、阅读文献和必要的调查研究等,并向课题组或教研室作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在理论或应用上具有一定意义,且实验方案合理,路线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科学实验,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项目,取得成果。
在学习期间必须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英文写一篇全文论文,并在国际会议的论文集上发表,方才获得答辩资格。
最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出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2.以课程学习为主的学生,第一、二、三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学习成绩必须达到“B”以上。
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与导师共同商定论文题目,通过系统阅读文献和必要的调查研究,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学位论文,论文形式可以是综述性论文、调查报告、工程设计、技术发明等。
物理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2)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2)一、学科简介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
通过对物质微观结构及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进行设计、表征、分析,达到对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认识,从而实现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并利用规律改变世界、造福人类的目的。
经过多年的发展,物理学形成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等学科方向,这些学科方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5年开始与吉林大学等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凝聚态物理二级学科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01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学科,2003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资助学科,2006年被确定为吉林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201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11年确定为吉林省“十二五”期间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高等学校“重中之重”建设学科。
物理学科在纳米功能材料、半导体光电子学及器件、凝聚态物质理论、界面物理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本学科现拥有吉林省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培育)1个。
本学科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
教师队伍中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2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白山学者”讲座教授1人。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集成电路工程专业(085209)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3年。
三、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校内学术培养模式,实习期为半年;校外联合培养模式,实习期为两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四、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研究生英语综合(4学分)学科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电子信息前沿(4学分)信息系统集成与工程项目管理(3学分)专业课程:现代数字信号处理(3学分)信号处理中的数学方法(2学分)高等半导体物理(3学分)并行计算(3学分)微波理论与技术(上)(4学分)微波理论与技术(下)(3学分)现代电子工程进展(3学分)成像原理与图像工程(3学分)数字通信(3学分)矩阵论(3学分)半导体量子物理学(2学分)SoC设计方法(3学分)自适应信号处理(3学分)近代电子学概论(3学分)信息论(2学分)微波测量(实验)(4学分)自旋电子学概论(2学分)功能薄膜基础(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宽禁带半导体(2学分)立体成像技术(3学分)电磁散射与测量技术(2学分)人工电磁材料(3学分)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进展(2学分)现代通信技术新进展(2学分)高速数字电路设计(3学分)材料的高频物性及其宏观电磁理论(2学分)超导电子学(3学分)数值计算方法(3学分)薄膜结构与技术(3学分)现代微加工技术(实验)(3学分)雷达成像(2学分)医学物理(3学分)医学信号处理(3学分)集成电路工艺、器件及表征(2学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3学分)有机电子学(2学分)五、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无线电物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无线电物理专业(070208)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硕士研究生: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具备无线电物理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知识面。
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验技能,对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具备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一到二门外国语,能用英语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撰写科学论文。
2、博士研究生:牢固树立爱校、爱国、爱中华民族的思想,具备坚持真理、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品质以及科学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结合作精神。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所达到的要求基础之上,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理论和实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与本学科相邻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独立从事科研工作中,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面前沿的研究工作中,具备创新和发展的能力。
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新动向。
掌握一至二门外语,能用英语熟练阅读专业书籍、文献,并能撰写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科学论文。
二、研究方向1、超导电子学(超高频段电磁波器件与检测)(1)超导器件的设计与性能研究(2)超导系统在微波、远红外波段的应用研究(3)固体量子器件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2、电磁材料设计与应用(1)新型人工电磁材料(负折射材料、电磁带隙结构等)的理论和设计研究(2)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在射频、微波器件和系统中的应用研究(3)各种微波吸收材料和结构及电磁设计方法研究3、电磁信息检测与处理(1)图象处理,包括图象算法研究、运动图象捕捉与识别、指纹和印章识别(2)Linux硬件测试和嵌入式系统(3)电子设计自动化和DSP三、招生对象1、报考博士研究生者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2、报考硕士研究生者为大学本科毕业及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
四、学习年限1、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5-6年。
声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教学教材
物理学院声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热爱祖国,思想先进,情操高尚,品德优良,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声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1、硕士研究生:掌握声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应用前景。
2博士研究生: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掌握声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以及与本学科相邻或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进行国际上声学领域前沿性课题或有重要应用前景的课题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掌握1-2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文献并撰写论文。
二、研究方向1、非线性声学振动和声激励下的液体和颗粒物质中的孤立子与混沌;孤立波的传播特性及其和缺陷的相互作用;非线性系统中的反常热传导;复杂信号与非线性信号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在声学中的应用。
2、强声学强声和功率超声:液体中的声空化、声致发光3、光声科学激光激发超声的理论及新型超声换能技术,脉冲光声瞬态效应对超快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的研究,光声效应新技术及其在材料表征、工业检测和医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光声热波成象及其逆问题。
超声源器件的理论、结构和应用研究。
4、超声学声人工结构;超声信号处理;声表面波传播理论及器件;声电荷器件及在通讯、雷达和电子对抗中的应用;多相媒质中声传播理论;生物媒质及固体中超声检测和声测井新技术;新型低衰减透声材料、新型超声换能器、声传感、声化学等。
5、生物医学超声流体、生物媒质、固体及界面的非线性特性;非线性声参量组织定征与成像;超声造影剂的非线性特性及其在医学超声领域的应用;声孔效应机理及在生物化学领域中的应用;固体中的非经典非线性效应及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的非线性特性;微泡及细胞的声学操控。
6、环境声学噪声与振动的有源控制;环境噪声评价与监测。
7、电声学扬声器等电声器件和系统的振动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测试以及电声参数测量新技术。
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物理学(代码:0702 )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代码:070205 )理论物理(代码:070201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的各种实际应用的科学。
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源泉。
物理学是基础学科也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是与产业联系最密切的理学学科。
物理学科是广州大学最早建立重点学科之一,属广州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96年获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已经培养了50多名硕士,许多人已成为重要学术和技术骨干。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科已经形成了若干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受限小量子系统、磁性与强关联多电子系统的理论研究。
凝聚态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半导体纳米结构中的电子性质研究、信息光电子研究方向、信息功能材料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科的研究特色是与国际该领域的研究接轨,所有的成果都将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绝大部分论文被《SCI》所收录,有相当部分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
近年来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计划项目20多项。
2000年3月以来获省部级奖励6项,其中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5年以来本学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
本学科除取得一些科学成果外,还取得了一些社会效益。
学科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50多人,毕业生全部就业,且有多名毕业生在山西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11工程学校及新加坡科技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有些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发表在“Phys. Rev. B”,“J. Appl. Phys.”,“J. Phys.: Condens. Matter”,“Eur. Phys. J”等国际权威刊物上,毕业生中有多人分别考上北京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博士研究生,8人被评为“南粤优秀研究生”。
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是:1.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 系统掌握理论物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国际、国内前沿研究课题的发展动态;掌握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研究工作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具备从事高等学校本科、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能力。
3. 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4.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5. 身心健康。
二、培养年限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不超过6年。
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和硕博连读的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三、研究方向(1)粒子物理理论;(2)高能对撞机实验的物理分析;(3)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理论;(4)场论与凝聚态理论;(5)光学;(6)数学物理。
四、培养方式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
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
为有利于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博采众长,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成立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名单在学院备案。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2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生的个人特点拟定博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要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工作等项的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与时间安排。
培养计划可在执行中逐步完善。
五、课程设置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修满1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4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原则上设置专业必修课2门,选修课2-4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研究生课程建设直接关系研究生基础知识的拓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位论文的质量。
因此,课程教学在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硕士生研究生毕业的学分要求:本专业本科入学者32个学分,非本专业本科或同等学历入学者36个学分。
在培养方案中所列出的A是必修课;B类课程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每个硕士生必须至少选修2门B类课程;C类课程是各专业的学位课程,每个硕士生必须至少选修2门C类课程。
以下两门课D类课程,要求全系每个硕士生必须选修一到两门课,1)物理学进展;2)现代物理实验技术专题。
博士研究生除必须选修博士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两门公共课,还要求至少选修2门有关博士专业课程及专业英语。
凝聚态物理专业(070205)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建设需要,热爱祖国,思想先进,情操高尚,品德优良,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凝聚态物理专业人才。
1.硕士学位
掌握凝聚态物理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或应用背景.2.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系统掌握凝聚态物理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和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了解各自研究领域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各自研究领域有关的研究课题及基础教学工作。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
并具有-定的创新性.论文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均需达到相应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分为两个培养方案。
凝聚态物理学培养方案(一)的研究方向:
(1)晶体生长、缺陷、物性(2)固体相变、光散射、内耗与超声衰减(3)光电功能晶体及其应用(4)铁电、介电薄膜物理学与集成铁电学(5)衍射物理、同步辐射及应用(6)介电超晶格、金属超晶格及应用(7)磁学、磁性材料物理(8)自旋电子学(9)纳米材料科学与物理(10)超导电子学与物理(11)生物凝聚态物理(12)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13)软凝聚态物理(14)表面、界面及相关物理(15)光电转换材料物理(16)强关联电子物理学(17)团簇结构与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培养方案(二)的研究方向:
(1)纳米材料技术与应用
(2)薄膜设计、生长、表征与器件
(3)微波、光波吸收材料
(4)稀土-过渡簇金属化合物的磁性及应用
(5)半导体光伏材料与工艺
(6)超导器件与新材料
(7)清洁能源材料及器件
(8)功能材料的设计与计算机模拟
三、招生对象
l.硕士研究生:
符合报名资格,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2.硕-博士连读:
大学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人学后前二年完成基础课及学位课程,享受硕士生待遇。
在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优秀者经物理学院推荐,校研究生院批准,直接转为博士生并享受博士生待遇;中期考核合格者按硕士生规格培养。
3.博士研究生:
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经博士生入学考试,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三年
提前攻博研究生:五年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三年
五、课程设置
硕士阶段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自然辩证法(3学分)
英语(4学分)
B类:
高等量子力学(5学分)
固体理论(4学分)
凝聚态物理导论(4学分)
C类:
固体物理实验(3学分)
透射电子显微镜及衍射术(2学分)
D类:
群论(4学分)
相变物理(4学分)
固体磁性(4学分)
衍射物理(3学分)
团簇物理学(3学分)
固体中内耗与超声衰减(2学分)
纳米结构与材料(2学分)
薄膜物理(2学分)
光散射物理(2学分)
超导物理与器件(4学分)
凝聚态光物理(2学分)
同步辐射原理与应用(2学分)
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2学分)
Mathematica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2学分)
非弹性光散射(3学分)
自旋电子学( 1学分)
博士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外语
衍射物理
相变物理
光散射物理
团簇物理
凝聚态光物理
固体中内耗与超声衰减
固体磁性
低维凝聚态物理
纳米结构与材料
超导物理与器件
计算物理
非线性物理
专业英语
六、培养方式
I.硕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2.硕-博连读研究生,人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师生互选,确定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3.博士生招生录取时明确导师,由导师负责成立指导小组,制定培养计划、由博士生导师和培养小组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4.公共课(外语和政治)以讲授为主,辅以自学.基础课和专业课以自学为主.辅以重点讲授和提问。
要求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阅读有关的专业文献.
七、考核方式
l.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
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
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对考核不合
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
选题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863、973高科技项目、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开发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相接轨。
确定论文题目后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定学位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位论文计
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校研究生院备案。
博士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应定期作阶段性报告。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请2位(其中至少有1位是外单位专家)、博士学位论文应约请5位同行专家评阅论文(其中至少有2位是外单位专家)。
写出评阅意见。
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其中正高职称专家至少两人),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其中外单位的专家不少于2人,至少有3名博导),论文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
博士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补充修改论文资料,重新答辩一次。
凝聚态物理培养方案(一)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申请博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三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其中有一篇在SCI、E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或有两篇以上在SCI、E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凝聚态物理培养方案(二)申请硕士学位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并且申请人至少有一项申请专利的证明或经过鉴定、验收的科研成果。
申请博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并且申请人有发明专利申请号(排序前三名),或至少有一项经过省部级以上(含厅局)鉴定的应用成果(排列前三名)。
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上述指标,可在一年内补充。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系学位分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十、参考书目
冯端、金国钧《凝聚态物理》
冯端等《金属物理学》第一,二,三,四卷
闵乃本《晶体生长物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