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合集下载

导体与绝缘体的说课稿

导体与绝缘体的说课稿

导体与绝缘体的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导体与绝缘体”是物理学科中的基础概念,它对于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内容位于初中物理课程的入门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已有知识(如电路的简单组成)的巩固,也为后续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导体与绝缘体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展开。

导体部分,将介绍常见的导体材料,如金属、人体、酸碱盐溶液等,并探讨导体内自由电子的作用。

在绝缘体部分,将介绍常见的绝缘材料,如塑料、橡胶、玻璃等,并分析绝缘体内电子的状态。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掌握它们的基本特性。

2. 能够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材料。

3. 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导体和绝缘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及特性。

2. 常见导体和绝缘体材料的识别。

3. 导体和绝缘体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二)难点1. 导体内部自由电子的作用及影响。

2. 绝缘体内部电子状态的解释。

3. 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四、说教法(一)启发式教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导体与绝缘体的性质和应用。

例如,我会提出“为什么金属可以导电而塑料不行?”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通过已有知识去推测答案。

(二)互动问答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频繁使用互动问答法,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误解,还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三)案例教学法(四)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我会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范文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范文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1一、说教材《导体和绝缘体》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中的一课。

本课内容安排在学生能利用电线、电池使小灯泡发光,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电路出故障了”,设计制作了“电路检测器”之后,便于学生利用电路检测器认识和检验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同时,在此基础上又安排了“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我来做个小开关”等课题。

学好本课是之前学习的一个运用与延伸,又是后续研究内容的一个基础。

二、说教学目的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的地位,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经历检测一块橡皮和多种物体的过程,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2、经历预测、检测、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在活动中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仔细斟酌后,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经历科学检测多种物体的活动过程;难点为:经历预测—检测的科学探究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探究能力和协作精神。

因此,根据本课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的模式组织教学。

五、说课堂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课始,创设情境,将不同的物体放入自制电路检测器装置中,猜测小灯泡是否会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结合教师的演示实验,引领学生认识像铜丝这样的物体能使电流通过,叫做导体;像塑料这样的物体不能使电流通过,叫做绝缘体;从而揭示本课研究的主题。

(二)探究学习、自主构建这一部分是本堂课的主要环节,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与绝缘体》(第一课时)》说课稿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与绝缘体》(第一课时)》说课稿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与绝缘体》(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导体与绝缘体》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导体的特点和绝缘体的特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能够区分它们。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实验和观察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上,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导体的特点,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能够区分它们。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和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说出导体的特点,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能够区分它们。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发现导体的特点。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4.实践环节: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电路等,巩固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和应用。

6.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并进行简单的实验。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4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4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5.4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导体和绝缘体》是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4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导体的概念、特点以及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在科学知识方面,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尚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导体的概念、特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特点。

2.难点: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闪电、电路等,引导学生关注导体和绝缘体。

2.新课导入:介绍导体的概念、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3.实验环节:安排学生进行导体和绝缘体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4.应用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及应用。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概念:容易导电的物体•特点:自由电荷多•实例:人体、金属、酸碱盐溶液等•概念: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特点:自由电荷少•实例:塑料、玻璃、空气等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使⽤教材
《导体和绝缘体》选⾃教科版⼩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单元《电》的第五课。

图1 图2
⼆、实验器材
原电路检测器;⾃制电路检测器; ⾦属棒、⽊⽚、橡⽪、塑料尺、⼲抹布、湿抹布、泥⼟、⾃来⽔、新鲜的树叶等⽇常⽣活中常见的材料。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
在本课中,模型设计的科学性对实验探究的过程影响很⼤。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原实验器材存在以下不⾜:
⾸先,原实验器材功能单⼀,只能依靠⼩灯的明灭判断物体的导电性;并且⽆法判断物体导电性的强弱。

其次,原实验器材测试的范围有限,⽆法检测⼤电阻物体的导电性(如:⾃来⽔、⼈体、树叶、⼤地等),难以建⽴正确概念,不利于培养安全⽤电意识。

图1:原导体绝缘体简易检测器图2:原实验器材功能单⼀
图3:检测铁勺,⼩灯亮了!图5:检测⾃来⽔,⼩灯不亮!
⽽利⽤⾃制实验器材进⾏检测有以下优势:
(⼀)功能多样,既有灯光提⽰功能,⼜有声⾳提⽰功能;并且通过亮起⼩灯的数量或⾳频的⾼低可以快速判断物体导电性的强弱。

(⼆)⾃制实验器材测试的范围⼴,能精确检测⽣活中常见的任何物体的导电性。

新检测器能充分吸引学⽣的注意⼒,增添实验趣味性。

四、实验原理
结合我校的科普特⾊,我重新设计半导体振荡电路,并尝试检测,最后,利⽤发光⼆极管、三极管、电阻、喇叭等常见的电⼦原件组装成新的检测器。

新检测器的LED 灯、喇叭会根据物体的导电性的强弱分别发出不同信息。

图1:“科普中国校园e 站” 图2:科普特⾊-电⼦百拼
图3:科普特⾊-pvc 电⼦制作图4:设计电路,测试视频。

《导体与绝缘体》的说课稿

《导体与绝缘体》的说课稿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一、说教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电路知识,能够制作“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

本课主要是利用“电路检测器”研究物体的导电性能。

并能根据物体的导电性能把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广泛应用。

本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本活动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通过检测一块中性笔筒的导电性,让学生经历一项有价值研究活动,使学生明确科学规范的使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的重要意义。

二是通过引领学生对有结构的近20种常见材料的科学规范的检测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并整理出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二是寻找教室里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进行安全教育。

本活动是在第一部分基础上做的进一步研究,是对第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不但强调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而且强化了学生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二、说学情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电,利用电的世界里,四年级学生对于电是有一定认识的。

如:家用电器都必须使用电才能工作,我们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电源等等。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也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

但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本课就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检测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并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明确生活中安全用电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分工,他们还难以处理,本课教学要继续强调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对存在困难的小组提供相应的帮助策略。

三、说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 3~4 年级的相关学习内容。

6.4.2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极不易导电。

6.4.3.1列举电的重要用途。

6.4.3.2知道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的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五课《导体与绝缘体》。

根据教学内容我对本课进行简单分析:本单元前四课的学习,学生连接了简单电路,寻找电路故障,学会使用简单的电路检测器,本课认识导体与绝缘体,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区分导体与绝缘体,为后一课开关的认识和制作作铺垫,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中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同时也是一次安全用电教育。

通过上述教学简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科学探究:通过检测身边物品的过程,如“小刀、铅笔”等,能依据检测物品的“科学规范”的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同学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地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3、科学知识:通过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教学重点:能用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检测区分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针对以上内容,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流程,本课我分四步来完成,第一步导入;第二步实验探究;第三步联系实际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并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在导入这一环节中,我出示缺少导线的电路,要求学生换用其他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引导学生要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是否能够通电。

在这一环节上,复习强调检测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对橡皮和小刀的演示,对本课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作一个前期的`铺垫,一种是容易通电的,另一种是不容易通电的。

教参和教材是都只对橡皮的操作过程作了一个演示,为了引出检测器及其正确使用方法,我在这一环节中有加入了小刀的操作过程,我想这样做不仅仅是对检测器使用方法的强调,同时也是唤起了学生的对导体与绝缘体的前概念,为后面的猜测和学习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科学《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科学《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科学《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导体和绝缘体》。

一、说教材《导体和绝缘体》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6课。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

在这一课中,他们会发现将身边的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时,情况是不一样的。

导体是一种允许电流通过它们的物质,绝缘体是电流不容易通过的物质。

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探究物体导电性能,教学内容主要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第二部分:使用电路检测器规范地来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以及一些安全用电事项。

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能提出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者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

在实际过程中,如果让他们完成独立的计划,稍有困难,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做完整实验计划。

四年级学生往往会用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判断甚至想象替代实际科学实验情况,有些学生甚至只会凭借经验不加实验地将导体和绝缘体分类,因为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中实证意识的培养,每一种检测都要达到两次以上。

四年级学生合作分工意识还不够强,本节课会继续在小组分工提供帮助策略。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做成的物体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做成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科学探究目标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在实验中学习与别人合作。

2.在检测中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教学难点:使用电路检测器规范地来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五、说教学法1、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那磨民族小学胡丹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那磨民族小学的胡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导体与绝缘体》。

下面我将从以下8个方面来开展说课:一.教材分析《导体与绝缘体》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导体与绝缘体,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导体与绝缘体的慨念。

认识本课题的理论、知识为今后学习电流知识提供感性认识和理性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科学课学习,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平时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

三、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上述理解,也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导体与绝缘体。

2.能区分各种常见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3、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4、通过活动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

5、能进行猜想、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不能,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6、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根据我确立的三维目标,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里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重点:构建导体与绝缘体的知识概念和安全用电意识。

难点:制作检测器和初步掌握科学的检测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为了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和演示法进行教学。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材料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材料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这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五课《导体与绝缘体》。

根据教学内容我对本课进行简单分析:本单元前四课的学习,学生连接了简单电路,寻找电路故障,学会使用简单的电路检测器,本课认识导体与绝缘体,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区分导体与绝缘体,为后一课开关的认识和制作作铺垫,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家用电器中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同时也是一次安全用电教育。

通过上述教学简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科学探究:通过检测身边物品的过程,能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同学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地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3、科学知识:通过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教学重点:能用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检测区分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针对以上内容,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流程:一、在导入这一环节中,我出示缺少导线的电路,要求学生换用其他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引导学生要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是否能够通电。

教参和教材是都只对橡皮的操作过程作了一个演示,为了引出检测器及其正确使用方法,我在这一环节中有加入了小刀的操作过程,是唤起了学生的对导体与绝缘体的前概念。

二、紧接着进入第二环节,实验探究,这一环节我分四步来完成。

1、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猜测,哪些物体是能让小灯泡亮的,是容易通电的,哪些是不能亮的。

因此,在这一环节上,我要求学生先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猜测并记录于同步探究,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

我在材料的准备中,我主要以身边的材料为主,这样更有利在下一环节中渗透安全用电教育。

2、让学生进行检测。

在这一步中我分小组进行检测,每一小组检测几种不同材料,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严谨与科学,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区别导体与绝缘体并进行分类。

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与绝缘体》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导体的特点,从而能识别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导体和绝缘体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其性质。

2.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导体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导体的特点,从而能识别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引导学生发现导体的特点。

3.交流: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其性质。

4.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及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导体与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导体:有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导体:电线、金属、人体等绝缘体:塑料、陶瓷、玻璃等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终结性评价则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五上《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并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科学现象有所了解。

但在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和特点,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教学难点: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引发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导体和绝缘体的导电性,总结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3.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和特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塑料、玻璃、空气等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6《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6《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2.6《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电路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学生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区别,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下雨天触电的故事,引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3.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

4.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6.拓展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导体和绝缘体概念: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二、实验器材自制电路检测器、金属棒、木棍、橡皮、铅笔芯、泥土、自来水、新鲜的树枝、身边常见材料。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利用自制装置能较好的对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进行导电与否的检测,并且声光显示,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添实验趣味性。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废旧电器材料,制作半导体振荡电路,控制偏置电阻,给三级管基极信号,使它导通与截止,推动喇叭发声,发光二极管闪亮。

五、实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2、知道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容易导电,是导体。

科学探究:1、引领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制订小组研究计划,并根据计划完成探究活动。

2、在探究的过程中,明确有关检测的方法,并整理实验记录。

科学态度:通过活动,学生将学会与人合作,并认识到规范操作和安全用电是很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物质不断改进与探索,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六、实验教学内容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电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这一课的活动中,将引领学生通过探究,认识物质按照导电性能的不同,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以及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的作用,更能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一)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

(二)利用自制的装置检测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都是导体。

(三)寻找教室里的电器设备,让学生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同样重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七、实验教学过程(一)利用教材中的方法检测常见材料的导电性。

(二)应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非金属的铅笔芯(石墨)、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都是导体。

(三)检测记录比对,发现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都是导体。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与绝缘体》(第一课时)说课稿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与绝缘体》(第一课时)说课稿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导体与绝缘体》(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导体与绝缘体》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学习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实验探究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但在观察和分析现象时,可能缺乏一定的深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关爱生活,关注身边科学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特性。

2.难点: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和分析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

2.运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之处。

3.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为例,引发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思考。

2.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导体和绝缘体在电流通过时的表现,总结导电性和绝缘性的特点。

3.分析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原因。

4.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七. 说板书设计1.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2.导电性与绝缘性的特点3.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准确说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导体与绝缘体》实验课说课稿

《导体与绝缘体》实验课说课稿

《导体与绝缘体》实验课说课文稿固镇县东朱小学代和娜一、使用教程:本节实验课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五课《导体与绝缘体》。

二、实验器材:电池、灯泡、导线、钥匙、回形针、橡皮、纸板、塑料笔,以及学生自备的实验材料。

三、实验改进要点:导入可以更接近生活,实验仪器可以更先进些,实验方法方式可以更新更吸引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实验原理: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

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五、实验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检测身边物品的过程,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且总结出实验结果。

2、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形成科学的研究态度,认真细致的探索习惯和安全用电意识。

3、通过实验锻炼出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判断常见的导体与绝缘体的能力。

六、实验教学内容: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重复检测一次,并将检测时小灯泡亮或不亮的情况记录下来。

选取身边的材料,依据上面的方法,用电路检测器分别检测它们的导电性。

七、实验教学过程:1、实例及图片出示,引出问题。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触电图片引入导电,进而提出问题:怎样才知道物体是否导电?再次出示缺少导线的电路,要求学生换用其他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引导学生要利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是否能够通电。

教材中只是对橡皮的操作过程做了一个简单的演示,为了引出检测器及其正确使用方法,我在这一环节中加入了小刀的操作过程,是唤起了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初步感知。

2、实验探究(1)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实验材料,猜测哪些能让小灯泡亮,哪些是不能亮的。

将猜测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2)学生进行检测。

提出实验要求,实验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

(其中实验单中我留了一些空白是期望学生能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体会到身边处处有科学。

)(3)实验交流汇报根据检测结果汇报,并且对检测材料进行分类。

四年级科学教案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说课一等奖

四年级科学教案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说课一等奖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1页至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科学探究: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方法”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会作简单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检测确定常见的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教学难点:科学分工进行科学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有一个电池的简单电路、两个电池的简单电路、人体验电球。

学生:简单的电路材料、铁夹子、回形针、一元硬币、钥匙、小刀、吸管、小木棒、塑料尺、玻璃。

教学设计:一:复习电路知识1、老师出示导线、灯座、电池、电池盒、开关等材料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小组合作点亮小灯泡。

教师发给小组导线,让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电路的连接,点亮小灯泡,老师巡视指导。

3、师:你们发现这个电路中还缺少什么?(开关)好,接下来请你在电路中连接开关,控制小灯泡。

小组合作在电路中加入开关。

二:新知学习1、师:请小组同学跟着老师把电路中的开关取下来。

小组合作把电路中的开关取下来。

2、师;现在电路是连接的还是断开的(断开),好,那你们还能点亮小灯泡吗?学生尝试点亮小灯泡。

3、老师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展示如何点亮小灯泡。

4、老师用导线的绝缘部份连接,让学生看看小灯泡亮还是不亮(不亮)5、学生个别回答,说说为什么用导线的铁片连接小灯泡就亮,而用塑料皮连接小灯泡就不亮了。

6、引导学生说出导线的铜丝容易让电流通过,而塑料皮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7、让学生说说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那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8、告诉学生: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并板书概念,让学生齐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体和绝缘体》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导体和绝缘体》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五课。

图1 图2
二、实验器材
原电路检测器;自制电路检测器; 金属棒、木片、橡皮、塑料尺、干抹布、湿抹布、泥土、自来水、新鲜的树叶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
在本课中,模型设计的科学性对实验探究的过程影响很大。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原实验器材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原实验器材功能单一,只能依靠小灯的明灭判断物体的导电性;并且无法判断物体导电性的强弱。

其次,原实验器材测试的范围有限,无法检测大电阻物体的导电性(如:自来水、人体、树叶、大地等),难以建立正确概念,不利于培养安全用电意识。

图1:原导体绝缘体简易检测器图2:原实验器材功能单一
图3:检测铁勺,小灯亮了!图5:检测自来水,小灯不亮!
而利用自制实验器材进行检测有以下优势:
(一)功能多样,既有灯光提示功能,又有声音提示功能;并且通过亮起小灯的数量或音频的高低可以快速判断物体导电性的强弱。

(二)自制实验器材测试的范围广,能精确检测生活中常见的任何物体的导电性。

新检测器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添实验趣味性。

四、实验原理
结合我校的科普特色,我重新设计半导体振荡电路,并尝试检测,最后,利用发光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喇叭等常见的电子原件组装成新的检测器。

新检测器的LED灯、喇叭会根据物体的导电性的强弱分别发出不同信息。

图1:“科普中国校园e站”图2:科普特色-电子百拼图3:科普特色-pvc电子制作图4:设计电路,测试视频
图5:新检测器部分材料图6:新检测器
五、实验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和学情分析,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并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物体根据其导电性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大类;描述物体的导电性能。

2.了解导体、绝缘体的相对性。

【科学探究目标】
根据课标的8个要素,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能检测常见物体是否导电,并记录整理信息,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电学的兴趣,并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分享想法;培养敢猜想、敢质疑的好习惯及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科学现象,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强化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是绝缘体,不易导电。

【教学难点】检测大电阻物体的导电性;导体、绝缘体相对性的认识。

六、实验教学内容
显而易见, 借助电路检测器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是本课的核心实验。

七、实验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运用了以上三种实验方法: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使实验探究达到最优化。

图1 :实验探究法图2:小组讨论法图3:自主学习法
八、实验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我们不仅对教学仪器进行了改进,还充分利用互动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创新后的实验教学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互动教学,大胆猜想
课堂上,我先利用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敢猜想、敢质疑的好习惯。

环节(二)自学微课,掌握方法
接着,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自学新检测器的使用方法及实验的注意事项,既保障了实验的安全,又培养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图1:学生自学新检测器的使用方法图2:学生自学实验的注意事项
环节(三)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为了丰富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我们进行了三个小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明确,我们身边的物体中,有些物体能够导电,而有些物体不能够导电。

活动二:学生亲历感受到水、人体、树叶、大地等大电阻物体其实也是导体,有效地对学生的认知缺陷进行补充。

活动三:通过对比干湿抹布和干湿木头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导体、绝缘体的相对性。

环节(四)联系生活,强化安全
这一环节,我同样利用了互动教学,一改学生只能在记录表上填写结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Pk,通过这样的游戏,又一次逐步深入、丰富了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以实验现
象联系生活实际,对安全用电进行教育水到渠成。

图1:学生分组进行游戏PK 图2:生活中的现象1
图3:生活中的现象2 图4:生活中的现象3
环节(五)实验拓展,启发思考
这个环节,由教师演示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启发学生的后续思考。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现场操作实验)相信,刚才不同的实验现象已经充分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电学的欲望。

图1:半导体二极管图2:学生思考
九、实验效果评价
基于科学课程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科学素养这一核心理念,我用新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制作了全新的教具,使实验探究更方便、更直观、更科学,从而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本课中共出现了以下亮点:
亮点1:教具创新自制,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探究效率。

自制实验装置多感官结合更直观;灵敏度高,实验结论更科学;取材简单、成本低廉,易推广。

亮点2:实验教学创新,新技术运用,扩大交流平台。

将白板的交互功能、微视频等引入课堂,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分享交流的机会,营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效课堂!
最后,实验的效果,不仅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有效的达成了教学目标,也让源于生活的科学回归生活,强化了安全用电意识,凸显了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且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