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
运动对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
运动对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摘要】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脂肪细胞等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科学的运动是防治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良药,它能对机体产生抗炎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等多种良性效应,本文对不同运动对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做一综述。
通过对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慢性炎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运动对其干预的作用分析,对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预防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运动;肥胖;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6-0222-021 前言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如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乃至肿瘤等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近年来,国内外已基本认同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患者的机体中存在低度慢性炎症反应状态这一观点。
肥胖及其相关疾病机体循环血中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含量显著增加,如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T-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 [1]。
运动作为一种大众喜爱的干预方式,对人体产生了多种良性效应,众多研究证实,规律的有氧运动具有抗炎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如果将运动作为一种防治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生活方式,那么深入了解清楚不同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2炎症因子概述细胞炎症因子是指机体受到外界的刺激后发生炎症反应所诱导个体组织产生并释放得以维持机体稳态和正常功能的细胞因子。
当机体发生炎症反应,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促症炎因子,如IT-6、TNF-α、CRP等,来激活自身保护机制的抗炎启动因子。
其中,IT-6、TNF-α是具有较强性质的促炎症因子,参与各种炎症反应,修复体内的炎症状态[2]。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陆治平;汤涌;马根山【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0(048)018【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CHF)患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变化,并与正常人群作对照.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入院的NYHA Ⅱ~Ⅳ级的CHF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20例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HF患者IL-6和TNF-α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CHF程度相关.结论 IL-6和TNF-α表达的增加可能参与了CHF过程,并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起到重要提示作用.【总页数】2页(P36-37)【作者】陆治平;汤涌;马根山【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1【相关文献】1.白介素6、白介素8和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J], 曾杰;陈宁波2.血清白介素1β、白介素6、白介素8、白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成人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J], 黄媛;张丽;王斐;吴卫3.异基因脐血干细胞穴位移植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细胞因子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4、白介素-10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姜兆荣;高明利;于静;丛珊珊4.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及其受体水… [J], 刘同涛;田庆印5.葛根素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J], 罗昌雄;李玉华;黄功利;程福友;刘兴洲;文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张宝林;高庆冉【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3)005【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 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动态变化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0 例AP 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组15 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组15 例,对照组15 例为健康志愿者.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6 水平.结果 (1) 入院第1 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后MAP组逐渐下降,第7 天降至正常;SAP 组血清TNF-α水平则持续升高,第3 天达峰值;第3、7、14 天SAP 组明显高于MAP 组( P<0.05) .(2)入院第1 天两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0.05),入院第3 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并达峰值,并分别于第7和14 天降至正常,第3、7 天血清IL-6水平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水平变化与A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入院第3 天两者的水平可作为AP病情程度判断的参考指标.【总页数】3页(P369-370,374)【作者】张宝林;高庆冉【作者单位】桓台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56400;桓台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5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1【相关文献】1.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2及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的临床意义 [J], 魏方2.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J], 栾丽芹;魏文秀;石秋艳;陈瑞英;张瑞彪3.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J], 华占楼4.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8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程刚;陆士奇;李岩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J], 华占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蒙医温针对炎症大鼠血清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
类 风湿 关 节 炎 ( A) 自身 免 疫 性 疾 病 , R 属 目前 常 用 非 甾体 抗 体 炎 药及 免 疫 抑 制 剂 改 善 临床 症 状 , 由于 副 作 用 大 . 响 了治 但 影 疗 效 果 [ 。而 R “] A属 蒙 医“ 黄水 病 ” 范畴 . 其致 病 因素 是 “ 水 ” 黄 . 据 蒙 医 文 献 及 l 实 践 证 明 , 医 温 针 治 疗 R 疗 效 显 著 。在 临床 蒙 A, 前 期 研究 工 作 中 ,笔 者 观 察 到 蒙 医温 针 能 明显 抑 制 大 鼠 A A原 发 肿 胀 , 高 其 痛 阈 , 时 调整 T细胞 亚 群 ; 且 在 改 善 症 状 , 提 同 并 缓 解 病 情方 面作 用 显 著 ] 。
【 关键 词】 蒙 医温针
A A大 鼠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 因子 O t
1 . 标 本 采 集 与 检 测 末 次 治 疗 2 h后 采 集 下 腔 静 脉 血 2 . 4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
室 温 血 液 自然 凝 固 1 — 0 n后 , 0 0 m n离 心 1 m n 用 移 液 5 2 mi 30 f i 0 i,
与正 常 组 比 较 , P< .5, P<00 ; 模 型 组 比较 , 00 ¥ .l 与 AP< .5, AP< .1 00 △ 00 。 下 同。
22 蒙 医 温针 对 A 大 鼠血 清 T F O 含 量 的 影 响 I A N —/ .
见表 2 。模
型 组 T F 0 含 量 显 著 升 高 . 正 常 组及 温 针 组 相 比 . 异有 统 N 一【 与 差
l 5 0 .
[ ] 李 辉 ,李 晓 泓 ,张露 芬. 剂 性 关 节 炎 大 鼠血 清 I一 T F C r 4 佐 L 2、N a、 ot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中表
·临床报道·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在2型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中表达差异性研究何君婷龚文波关键词2型糖尿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气阴两虚证;气虚证;阴虚证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
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程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相关[2]。
对动物模型与人体研究发现,T2DM患者的胰岛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现象,T2DM 患者胰岛组织切片显示纤维化与淀粉样沉积,从而给胰岛炎症反应说提供了证据[3]。
文献报道气虚或气机不利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会演变为阴虚、气阴两虚证[4]。
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上调是糖尿病炎症反应的重要途径和指标[5]。
本研究探讨IL-1β、IL-6、TNF-α在三种证型中的表达差异。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浙江省宁波市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T2DM患者2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虚组68例,阴虚组67例,气阴两虚组72例。
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期健康体检人群73名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诊断及排除标准T2DM诊断标准:参照中国T2DM防治指南(2013年版)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OGTT)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6]。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标准》[8]、《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9]的标准。
气虚证:主症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汗出气短,脉细无力;次症为自汗,怔仲健忘,舌淡或淡胖。
符合2项主症及1项次症即可诊断。
阴虚证:主症为咽干口渴;怕热汗多或有盗汗;手足心或五心烦热;舌红,苔薄黄或薄白;次症为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脉细数。
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17在银屑病中的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介素17在银屑病中的表达吴方毅;任妮丽【摘要】目的::检测TNF-α与IL-17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方法: ELISA检测68例银屑病患者与28例对照(非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和IL-17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局部皮损、患者正常皮肤及对照者皮肤中TNF-α和IL-17的表达;qT-PCR检测TNF-α和IL-17的mRNA表达。
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P<0.05);皮损组织中TNF-α、IL-17蛋白及mRNA 的表达均高于患者正常皮肤及对照组皮肤(均P<0.05)。
结论: TNF-α与IL-17在银屑病的发展中可能相互作用。
%Objective: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TNF-αand IL-17 in the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Meth-ods:The serum levels of TNF-α and IL-17 were detected in 68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nd 28 controls from cosmetic surgery department. The expression of protein TNF-αand IL-17 in the patients’ lesions and normal skin of the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skin of normal controls was detected by ELISA and the mRNA of TNF-αand IL-17 was detected by qT-PCR. Results:The levels of serum TNF-αand IL-17 were higher in the patients than in controls. The levels of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TNF-αand IL-17 were higher in the patients’ lesions than in the normal skin of the patients and controls. Conclusion:TNF-αand IL-17 may be interacted in the progress of psoriasis.【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4页(P551-554)【关键词】TNF-α;IL-17;银屑病【作者】吴方毅;任妮丽【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皮肤科,十堰,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医务科,442000【正文语种】中文银屑病的发病率约1~5%,1,2银屑病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炎性疾病。
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2及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的临床意义
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2及肿瘤坏死因子-α测定的临床意义魏方【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05(023)001【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自介素-6(IL-6)、白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3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IL-6、IL-2及TNF-α的含量,并与3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6、IL-2及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期含量明显高于恢复期含量(P<0.05).结论IL-6、IL-2、TNF-α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测定三者的含量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以及恢复期的判断.【总页数】2页(P17-18)【作者】魏方【作者单位】235000,安徽准北矿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3.R743.3【相关文献】1.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J], 栾丽芹;魏文秀;石秋艳;陈瑞英;张瑞彪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8、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J], 程勇;赵亚敏;苏剑;尹体英3.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J], 华占楼4.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刘虹;管军;邵一兵;王正忠;张纯全;王旭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受体、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J], 华占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胞因子的种类和功能
细胞因子的种类和功能引言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号,并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细胞因子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因子,包括它们的种类和功能。
细胞因子的分类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结构特点,细胞因子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1.干扰素(Interferon):干扰素是一类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和增强免疫系统效应的细胞因子。
根据其作用靶标,干扰素又可以分为α、β、γ三个亚型。
2.白介素(Interleukin):白介素是一类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系统相关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信号传递和调节作用。
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具有细胞毒性活性的细胞因子。
它们参与调节免疫应答、抗炎反应和细胞凋亡等过程。
4.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生长因子是一类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存活的细胞因子。
它们在组织修复、再生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的功能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具有不同的功能,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因子及其功能: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类抗病毒蛋白质,主要分为三个亚型:α、β、γ。
它们在机体感染病毒后被释放,并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病毒作用。
具体功能包括:•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可以抑制病毒在感染细胞内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阻止病毒扩散。
•增强免疫效应:干扰素能够增强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效应,促进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抗体产生。
白介素白介素是一类由免疫系统相关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信号传递和调节作用。
不同的白介素具有不同的功能,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白介素及其功能:•白介素-1(Interleukin-1):白介素-1参与调节发炎反应和免疫应答,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
•白介素-2(Interleukin-2):白介素-2是一种重要的T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促进T细胞增殖和活化。
肾移植术后检测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临床意义
肾移植术后检测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临床
意义
徐军;武翠华;杨道理;李香铁
【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年(卷),期】1996(000)002
【摘要】本文用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了57例肾移植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
患者术前sIL-2R和TN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两者都逐渐下降,排斥反应时升高,排斥组无排斥组差异显著。
CsA中毒组与无排斥组无明显差异,因此sIL-2R和TNF水平监测也可区别CsA中毒和排斥反应。
动态检测sIL-2R和TNF水平可作为肾移植后判断疗效和预后的重要观察
【总页数】1页(P80)
【作者】徐军;武翠华;杨道理;李香铁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总医院免疫科;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9.2
【相关文献】
1.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检测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的临床意义 [J], 何浩明;周福英;田小平
2.肾移植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武翠华;徐军;张道杰
3.肾移植术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薛学义;罗义麒
4.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董芸;王翔;朱旭光;王智斌
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移植术后BK病毒和JC病毒感染及临床意义 [J], 李楠; 李婕; 李亚红; 严芳; 吴晓昀; 张珍; 朱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
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摘要]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对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对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大肠癌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结果:与健康者相比,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含量较高(P<0.05);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随疾病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
不同分期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术后1年时仍存在差异,7例复发。
结论:大肠癌诊断和预后受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大肠癌[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on the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were measur 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90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April 2017. Resul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subjects,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 serum of pati 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ere higher (P <0.05).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Increase. Different stages of 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levels in the 1 year after surgery there are still differences, 7 cases of recurrence.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is affected by the changes of interleukin -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 α.Key words: interleukin-6;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colorectal cancer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大肠癌的两种疾病类型。
皮肤癣菌病患者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临床论文
皮肤癣菌病患者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的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3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051-01【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癣菌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用皮肤癣菌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健康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测定方法,测定40例皮肤癣菌病患者,40例健康者血清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
结果皮肤癣菌病患者组血清il-8和tnf-a均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no水平皮肤癣菌病患者组低于实验组(p<0.01)。
结论 il-8,tnf-α和no参与了皮肤癣菌感染炎性过程,在皮肤癣菌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皮肤癣菌;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一氧化氮investigation of the serum levels of il-8, tnf-α and noin dermatomycosishu you-hong liu xian-zhou【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erum interleukin-8 (il-8),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no in dermatomycosis. methods nitrate reductase and spectrophotometry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s of no in 40 cases of dermatomycosis,and elisa methods were usedto detect the levels of il-8, tnf-α. results the level of il-8 and tnf-α were higher in dermatomycosis team than control team(p<0.01), but the level of no were higher in control team(p<0.01). conclusions il-8 , tnf-α and no may be important inflammatory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autoimmune mechanism for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patients withdermatomycosis.【key words】dermatomycosis;interleukin; tumor necrosis factor; no皮肤癣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引起的表皮(角质层)、毛发、甲板等组织的感染,包括手足癣、体股癣、头癣、甲癣等。
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1 1 一般资料 .
脑梗 死患者 6 8例 , 中男 4 其 4例 , 2 女 4例 ; 年
龄4 8 岁, 6— 1 平均 ( 2 8±1.6 岁 ; 中单纯 脑梗死 5 6 . 79 ) 其 0例 , 脑
梗死并 发 MO S患者 1 D 8例。正常 对照组 为健康 体检 者 2 5例 ,
其 中男 9例 , 1 ; 龄 4 7 女 6例 年 5— 9岁 , 平均 ( 14±2 . 1 岁 , 6. 13 ) 均无心/ 脑血管病及 内分 泌病 史 , 查体及 血糖 、 脂 、 血 血流 变 、 肝 肾功能及凝血 机制 等均 在正 常范 围 内。脑 梗死诊 断依 据 19 95
a , r n离 心 1 i 5分钟 , 取上 层血 清 , 清标 本 一2 ℃ 保 存 备用 。 提 血 0 脑梗死组与 MO S组于诊断 明确 2 J , D 4/ o 内抽 取静 脉血 3 L于 ,: t m 3O 0/ i, 0 rmn 离心 1 5分钟 , 提取 上层 血清 , 清标本 一2 ℃ 保存 血 0 备用 。采用双抗 体夹心酶联免疫吸 附法 ( LS 对血清 T F— E IA) N
异 ( > .5 。 P 0 0 )
研究结果显示 , 脑梗 死患者 血清 I L一6 T F— 水平 高于健 康 、N
对 照 组 (P < . 1 ; 脑 梗 死 并 发 MO S患 者 血 清 I 0O )且 D L一6 , F 、N r
—
水平均高于单纯 脑梗死组 (P < . 1 , 示高水平 的炎 性 0O )提 T F— 是有单核 巨噬细胞 和内皮细胞产生 , N 在创伤 、 感染 、
因子在脑梗死 的发病过程 中起着重要作用 。 休克等应激下可大量释放 。T F— 除具 有使 肿瘤坏 死作用外 , N 还参与失血 、 凝血 、 免疫 防御和炎症 等 过程 , 可通过 激活 细胞 因
白介素—6,8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白介素—6,8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变化研究作者:周红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在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 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于我院就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9例,选择同期来院的健康体检人群129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这129例患者冠脉介入手术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ɑ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冠脉介入手术前,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ɑ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细胞因子,炎症,冠脉介入治疗寻找并发现合适的炎性生物标志物一直是冠心病及其相关研究的热点。
炎性生物标志物能够在冠心病的预防、评估临床病情发展变化和预后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冠心病演变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后,炎性生物标志物还能够反映机体炎性应激状态,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1]。
在诸多的炎性生物标志物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ɑ)等是较为公认的促进炎症发展的细胞因子;而白介素-8(IL-8)还广泛参与了血管壁损伤、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增生、血管粥样硬化等病理生理过程[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后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是恢复患者心肌梗死区域血氧供应、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
虽然冠脉介入治疗行之有效,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它毕竟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手段,存在导致冠脉血管和心肌炎性损伤的可能性[3]。
而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各种炎性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的研究并不多见。
本研究拟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前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ɑ水平的变化,以阐明这些炎性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冠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意义。
10种常用细胞因子检测方法盘点
10种常用细胞因子检测方法盘点研究细胞因子为临床上疾病的预防、诊断、机理研究以及治疗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目前检测细胞因子的方法有很多,根据检测原理和手段的不同,检测技术大致可分为四类:免疫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及质谱法。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细胞因子一般通过结合相应受体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效应,调控免疫应答。
这些细胞因子的种类很多,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主要由机体中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活性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细胞因子能介导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成熟、功能维持、调节免疫应答、参与炎症反应、创伤愈合和肿瘤消长等。
研究细胞因子为临床上疾病的预防、诊断、机理研究以及治疗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目前检测细胞因子的方法有很多,根据检测原理和手段的不同,检测技术大致可分为四类:免疫学方法、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及质谱法。
本篇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汇总一下10种方法的技术原理及方法特点:1、7种基于免疫学的常用的细胞因子检测方法Western Blot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超敏电化学发光技术(MSD)、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技、Olink技术、Simoa技术(Simoa)7种常用的细胞因子检测方法差异对比2、2种基于生物学的检测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Cytometric Bead Array(CBA)系统3、质谱法4、12项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一、基于免疫学的检测方法炎症因子作为一种蛋白质抗原,可以特异性与其单克隆抗体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细胞因子,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其方法包括Western Blot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酶联免疫斑点技术、超敏电化学发光技术、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技术、Olink技术、Simoa技术。
回生口服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白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上, 从开始化疗 当天加服 回生 口服液 1 0 m I / 次 ,3 次/ d ,连续
服用 2个 化疗 周期 。两组 患者 均在 化 疗 2周 期 后评 价疗 效 。 疗效评 价标 准参 照 WH O疗 效评 价标 准 ,客观 疗效 分完 全缓
解 、部分缓解 、稳定 和进展 。
一
2和 T N F—d的表达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后 ,联 合化疗组 I L一 2和 T N F—d均 高于单纯化 疗组 , 回生 口服液可 以促进 I L一 2和 T N F—d的表达 以提 高患者免 疫力 ,起到抑 制肿
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 P< O . 0 5 ) 。结论
非小 细 胞 肺 癌 ( n o n—s m 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 ,N S C L C)是
岁 ,平 均 6 2 . 1岁。单纯化疗组 3 8例 ,男 2 4例 ,女 l 4例 ;年 龄4 3— 7 O岁 ,平均 6 0 . 4岁 。
现 ,白介素 2 ( I L一 2 )和肿 瘤坏死因子 d ( T N F一 )参 与 了 N S C L C的发病 " J 。本研究通过 检测 回生 口服 液对 晚期非小 细 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 I L一2和 T N F c t 的表达 ,探讨 回生 口服液
治疗 N S L C L可能 的作用机制 。
于一 8 0 ℃保存待测 。I L一2和 T N F一0 【 的酶联免疫法 ( E L I S A)
检测试剂 盒购于美 国 R &D公司 ,操作按 照产 品说明书。
1 . 4 统计 学方 法 采 用 S P S S 1 8 . 0软 件进 行统 计学 分 析。计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狼疮性肾炎活动度的预测价值
Vol.41No.1Jan.2021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狼疮性肾炎活动度的预测价值黄冠文,包继文,李子扬,张敏芳,周文彦,王琴,倪兆慧,王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内科,上海200127[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与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病情的相关性及对LN活动度的预测价值。
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1月—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就诊的LN患者40例及健康者68例(对照组),收集其临床相关指标并检测血清sIL-2R和TNF-α。
比较LN患者和对照组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LN患者sIL-2R和TNF-α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此外,将LN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比较两者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N活动度的预测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对LN患者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
结果·LN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LN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2000,SLEDAI-2K)、24h尿总蛋白(24hours urine total protein,24h-UTP)、抗双链DNA抗体(anti-double stranded DNA antibody,anti-dsDNA)、血肌酐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CRP)呈正相关(均P<0.05),和补体C3呈负相关(P=0.00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摘要】目的分析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时血清及胃黏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景法分别检测了HP阳性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的TNF-α、IL-6的水平。
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程度越严重者,胃黏膜组织中TNF-α、IL-6水平越高,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慢性胃炎HP感染与TNF-α、IL-6活性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程度例数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μg/L)胃黏膜(pg/mg蛋白)白细胞介素6血清(μg/L)胃黏膜(pg/mg蛋白)+161.68±1.24.94±1.910.1±1.35.74±1.6++201.82±2.46.82±1.811.6±2.37.92±2.4+++144.12±2.39.76±2.612.2±2.810.98±2.6表2 HP根除前后TNF-α、IL-6的活性变化检测时间例数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μg/L)胃黏膜(pg/mg蛋白)白细胞介素6血清(μg/L)胃黏膜(pg/mg蛋白)治疗前373.28±1.67.64±2.911.30±2.68.85±2.3治疗后371.12±1.43.45±1.75.60±2.33.42±2.13 讨论HP感染相关性胃炎病原菌的致病与HP菌株、毒力和密度有关。
HP感染改变了黏膜侵袭因素和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改变局部环境,引起黏膜炎症[3]。
HP 对胃型黏膜(胃和胃化生的十二指肠)的侵袭作用较强,凭借其毒力因子的作用,菌体菌体定居在胃型黏膜后能产生氨、细胞毒素、磷脂酶A 2、细胞空泡毒素(VaA)、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产物等多种致病性代谢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Interleukin, IL)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它们在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1. 白介素的概念和作用机制
白介素是一类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分子,主要参与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它们通过与特定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并激活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分泌和活化等过程。
白介素的命名通常以IL-1、IL-2、IL-6等来表示,其中IL-1家族的成员主要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而IL-2和IL-6则在免疫应答和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2. 肿瘤坏死因子的概念和作用机制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由活化的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其主要功能是调控炎症反应和控制细胞生长。
TNF的两个主要亚型是TNF-α和TNF-β,前者主要与炎症反应相关,而后者对细胞增殖具有重要作用。
TNF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会激活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途径,例如NF-κB通路,进而介导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
3. 白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在免疫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免疫调节中相互作用密切。
一方面,白介素可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进而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和细胞
凋亡。
另一方面,肿瘤坏死因子也能够促进白介素的产生,并调节免
疫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通过相互作用,它们共同调控免疫系统的平衡,对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行调节和控制。
4. 白介素与肿瘤坏死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它们参与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
另一方面,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也可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对肿瘤
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深入了解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有助于寻找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5. 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一些白
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衍生物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例如IL-2和TNF-α。
它们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
应和抑制肿瘤生长,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然而,应用时需谨慎,考
虑到其副作用和个体差异,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结论
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作为重要的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反应、炎
症反应和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对于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
以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白介素和肿瘤
坏死因子在免疫调节和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为新的治疗策略开辟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