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教化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浅谈⾳乐教育的作⽤浅谈⾳乐教育得作⽤我国⾳乐教育就是启蒙性质教育,启蒙教育在⼈⼀⽣得整个过程中就是及其重要得⼀个阶段,对受教育者得影响就是⼗分深远得,今天,我们⼯作得对象就是约占全国⼈⼝1/3得少年⼉童,她们就是祖国得未来,⾰命事业得接班⼈,所以我们⼯作得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得进步个全民族⾳乐⽂化⽔平得提⾼,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得重任,肩负着继承传播⼈类⽂化遗产中⾳乐艺术这⼀宝贵财富得使命,那么我们⾳乐教师如何才能做好这些呢?如何让别⼈了解这些得重要性呢?下⾯我分五点来谈谈⾳乐教育得作⽤:⼀、通过⾳乐教育可以对学⽣进⾏爱国主义、⾰命传统、思想教育,帮助她们树⽴正确得世界观、⼈⽣观⾳乐教育通过⾳乐艺术形象得感染培养学⽣得审美能⼒,在抗战时期出现得歌;如《红星歌》、《英雄赞歌》、《参加⼋路军》、《歌唱⼆⼩放⽜郎》、《毕业歌》、《在北京得⾦⼭上》、、、⽤这些歌对学⽣进⾏集体主义教育与共产主义教育,可使她们产⽣对社会主义祖国,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得热爱之情,依靠艺术得魅⼒,唱好⼀⽀歌对学⽣得教育往往胜过⼀堂枯燥得政治课;在解放战争时期出现得⼀些歌曲《东⽅红》、《浏阳河》、《国名⾰命歌》、《⼩松树快长⼤》、、、这些歌就就是今天唱来依然使⼈激情满怀,催⼈奋发向上。
在现代出现得⼀些歌曲《⾛进新时代》、《祖国祖国多美丽》、《跨世纪得新⼀代》、、、⽤这些歌来教育学⽣,可使她们在⾰命先烈得影响下,珍惜今天得幸福⽣活,积极进取,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
⾳乐教材就是丰富多彩得,每⼀⾸优秀得歌曲都能够强烈得体现出它得时代特点与思想内容,富有艺术得感染⼒与感情得冲击⼒。
⼆、通过⾳乐教育可以培养学⽣得创造思维与创造⼒⾯对知识经济得到来,需要更多得注意⼒放到培养⼈才群体得创新能⼒上,卡尔?奥尔夫曾说过:⾳乐教育就是⼈得教育,对于⼀切,我最终关注得不就是⾳乐,⽽就是精神得探讨,⾳乐就是⼈类思想情感得最⾃然本性得表达,⼈⼈都有潜在得⾳乐本能,因此教育应⾯向所有得⼈,⾳乐教育得⾸要任务就是为众多得将来不就是⾳乐家得孩⼦们着想,⿎励、帮助她们成为积极得,有⼀定⾳乐能⼒得⾳乐爱好者,使她们从⾳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也为她们向⾳乐得⾼深⽅⾯打下良好得基础。
浅谈音乐教化功能
浅谈音乐教化功能音乐教育功能论文[摘要]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音乐教育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发展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以期发挥音乐在人的素质提高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道德修养;情感;审美能力;心态;创造力音乐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得好: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形成了“礼乐并重”的教育观。
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但要改变恶的本性,去恶扬善,其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音乐教育。
他提出:“夫乐者,乐也。
”也就是说,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从而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教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
”这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最基本的概括。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认识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
浅谈音乐教化功能 1《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以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古代的“先王”制乐,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是治国的一种方法。
以乐治国,可以使民心向善,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
《礼记》中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
礼乐交错于中,发行于外,事故起成也怿。
”汉代董仲舒提出:“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化民也着。
”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
”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使人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同时,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境界中,人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浅谈音乐教化功能 2音乐本来就是情感的艺术,《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中国民间也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因感而歌,由情而发”的说法。
浅谈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音乐起源于劳动,是艺术的一种,是听觉艺术,是舞剧、歌剧的灵魂。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节奏形成的艺术形象能够非常细腻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作为意识形态音乐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人们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从中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身心得到陶冶,内心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从而提高人的素质。
音乐在社会生活中概括起来有娱乐、教育、审美、教化作用。
一、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娱乐作用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它可以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娱乐需求。
因为音乐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特有的表现方式表达人们的酸、甜、苦、辣,而这种方式是任何一种艺术门类所代替不了的。
例如:人们通过欣赏或参与音乐、跳舞、唱歌、拉琴等活动可以解除一天的疲劳,精神得到愉悦,在情绪低落时听音乐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多听音乐可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身心得到健康。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对文化生活也有了相应的需求。
现代生活中的人们不光是欣赏,而是也有了自己参与吹打弹拉唱跳等活动的机会。
例如同学聚会、婚礼仪式等如果没有音乐的助兴就会显得凄凉、无味、不够热闹,若有了音乐就会显得格外的热情、火爆,更有意义。
二、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教育意义音乐通过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塑造各种造形,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所以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又使人们的精神得到鼓舞,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
例如伟大的作曲家聂耳所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1935年)的主题歌。
影片表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分子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走出来奔赴抗战前线的主题思想,影片上映以后很快就产生了巨大影响,片中的主题歌立刻在全国传遍,成为鼓励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战歌,是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号角,很多热血青年就在这首歌的感召下走向抗日前线和革命道路。
这首歌曾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现在当我们听到或唱起《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也会精神振作,热血沸腾,工作热情高涨,无形中就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最新整理佛教音乐的教化作用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docx
最新整理佛教音乐的教化作用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佛教音乐的教化作用对现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可谓规模庞大,有完善的运行体制和文化体系。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无论是文化构建或者从受众的角度来看,都有着完全不一样意识形态。
但现如今佛教的音乐文化甚至可以作为一门学科来专门研究。
从根本上来说,宗教的核心利益就是传播教义,它需要不断地发展信徒,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其中音乐同样作为重要手段服务于此。
但最初,佛教对于音乐的态度并不像现在这样。
“佛教有五娱之禁,而且明确禁止各种娱乐活动,如《沙弥戒》、《比丘戒》中就有'不观闻歌舞乐伎';的严格规定,如果按照佛经中的规定,佛教场合中是不可以出现任何乐舞娱乐活动的。
”但发展至今,两者已有机结合在一起。
可见,在长时间的历史筛选中,佛教选择了音乐,同样,也可以说音乐选择了佛教,这也是音乐价值体现的一个方面,音乐教育的意义是经过历史证明的,这一点无需再赘述。
在佛教对于信徒的教化当中,音乐是其重要的教化手段。
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虽然不是单纯的音乐教育,但是笔者认为一些事实还是能给我们现代的音乐教育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笔者将通过两个亲身事例来论证。
敦煌采风之行带给我们很多的震撼,莫高窟、榆林窟精美的壁画;鸣沙山月牙泉的矛盾风景;奇特的雅丹地貌;荒凉沧桑的锁阳古城遗址;厚重的玉门关和阳关等,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世界。
其中有一点引发了我的深思,在参观石窟壁画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判断石窟开凿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通过它供养人的画像和名称来判断,其中有大部分是政府以及当地官员,其中还有一些是本地村民。
从敦煌的地理特点我们可以想象到,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气候条件或者是技术条件,开凿石窟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一点当地导游也有过讲述。
但是这些老百姓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他们开凿了石窟,并且把自己的名字也刻在了石窟内的墙上。
抛开官员乡绅不谈,是什么让这些普通民众在自己衣食还存在忧患时还要拿出精力和财力去完成这件事情,是什么让他们以镌刻自己的名字为荣光?政府除了颁布政策和法令之外都无能为力的事情,佛教却做到了。
乐记乐化篇的主要观点
《乐记·乐化篇》的主要观点《乐记·乐化篇》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的一篇,主要阐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
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音乐的起源:《乐记·乐化篇》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模仿和对生活的体验。
人们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雷声等,逐渐发展出了音乐。
同时,人们在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喜怒哀乐等情感,这些情感也成为了音乐创作的源泉。
2. 音乐的社会功能:《乐记·乐化篇》强调音乐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它可以调和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音乐可以抒发人们的情感,使人们在欢乐、悲伤、愤怒等不同情绪中得到宣泄和释放。
同时,音乐还可以传递道德观念,引导人们遵循社会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 音乐的教化作用:《乐记·乐化篇》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作用,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悦,达到身心和谐的境地。
通过欣赏优美的音乐,人们可以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4. 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乐记·乐化篇》指出音乐与政治密切相关,政治家应该重视音乐的作用,利用音乐来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
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
同时,音乐还可以作为外交手段,展示国家的文化魅力,促进国际友谊。
5. 音乐的教育意义:《乐记·乐化篇》强调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音乐,人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乐记·乐化篇》主张音乐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强调音乐在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地位。
这一观点对于后世的音乐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儒家音乐思想总结
儒家音乐思想总结儒家音乐思想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是儒家学说在音乐方面的具体应用,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音乐思想强调音乐的教育作用,认为音乐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美感,是实现人的完善和和谐的重要手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儒家音乐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儒家音乐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音乐的教育作用:儒家认为音乐可以通过感染人的情感和情绪来影响人的行为和思想。
他们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可以使人心怀敬畏、充满爱心和和谐,并培养人的德行和美德。
儒家音乐思想关注音乐的教育效果,注重培养人的品格和道德。
2. 音乐的社会功能:儒家认为音乐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团结。
他们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认为通过集体演奏音乐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升团体意识和集体凝聚力。
儒家音乐思想鼓励人们通过音乐来加强社会联系,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3. 音乐的审美观念:儒家音乐思想提倡高雅音乐,认为真正的音乐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味。
他们认为音乐应该是稳重庄重、平和和谐的,反对过分热闹和世俗化的音乐。
儒家音乐思想强调音乐的审美价值,倡导人们欣赏高尚的音乐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品位。
儒家音乐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儒家音乐思想推动了中国古代音乐的教育化发展。
儒家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使得音乐成为古代中国最主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在儒家教育体系中,音乐被视为培养人的品德和美感的重要手段。
其次,儒家音乐思想影响了古代音乐的社会功能。
儒家认为音乐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团结,这一观点在古代音乐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古代宴会、祭祀等集体活动中,音乐被用作调动气氛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
此外,儒家音乐思想对古代音乐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倡导高雅音乐,要求音乐作品具有高尚的品质和审美价值。
这种观念在古代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促使了古代音乐的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音乐的教化作用
音乐的教化作用第一篇: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是人类共之精神食粮。
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
”这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
人类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
贝多芬认为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
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时,为了减轻体力上的负担,发出“杭唷!嗨唷!”的声音,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
劳动号子就是由此产生的。
还有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为避免劳动的单调及精神上的疲劳,人们也会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进行调剂。
如采茶、放牧、摇船、插秧等等,虽节奏并不一定与劳动动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调节,就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减少枯燥感。
当我们在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着歌,一面手舞足蹈。
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听到一支优美动听的歌曲或音乐,烦恼、不快立刻会被冲淡许多。
当男女之间欲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会发自内心的歌唱。
例如在我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相爱”为内容的第一乐章,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独奏的长笛在轻柔的弦乐背景上奏出明亮、秀美的曲调,同时双簧管奏出优美迷人旋律。
显示出一派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江南景色。
这是一个爱情的主题,音乐美丽动人,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纯朴的爱情,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真诚对答,展现了草桥结拜的情景。
之后,乐队和小提琴相互补充,使得爱情主题更加热烈、愉快。
这是热情的、真挚的、诚恳的发自内心的爱情之歌。
当自己的亲人朋友远离身边的时刻,出于诚挚的思念,以及期望重逢的心情,于是寄情于歌,这又是大多数抒情歌曲产生的由来。
例如,我国著名词曲家王立平先生的《驼铃》,运用音乐的素材把压抑、深情、欲说又止的送战友踏征途的依依惜别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又表达出“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的战友深情和革命友谊。
音乐的审美特征与教化作用
文章编号 : 1 6 7 3 — 1 7 9 4 ( 2 0 1 3 ) 0 6 — 0 0 7 7 — 0 4
作者简介 : 杨 尚翡, 滁州 学院音 乐学院讲师 , 硕士, 研 究方 向: 声 乐表 演 ( 安徽 滁州 2 3 9 0 0 0 ) 。
基金 项 目 : 安 徽 省 滁 州 学 院校 级 科 学研 究 项 目 : 胡 笳 十八 拍 唱 法研 究 ( 2 0 1 l s k O 1 5 B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1 6
本 文试 从 音 乐的特 征 、 功能, 尤其 是 音 乐教 育 角度 出发 , 论 述音 乐 、 美 育和 德 育之 间的 关 系 , 以及 对 人 与 社会 所 产 生 的影 响 。 关键 词 : 音 乐; 音 乐教 育 ; 美育; 德 育
中图分类号 : J 6 O l
文献标识码 : A
“ ‘ 美学’ 和‘ 审美 ’ 在英 文 中是 Ae s t h e t i c , 德 文
为 As t h e t i k , 都 源 于 希腊 文 Ac d 0 c I c 6 ℃ , 即感 觉 或
直觉 , 并 不局 限 于人 们 一 般性 所 理 解 的 ‘ 美’ 。而
术, 音乐 就 具有 了抽 象性 、 表情性 、 创造性、 传情 性
去探讨 , 笔 者 将 重 点 从 音 乐 的表 达 特 征 与 功 能作
赏三者合一 的艺术 。所谓传情 性 , 即音乐能带动 人 的情绪 , 表现 在音 乐通 过 声 音刺 激 人 的感 官 , 从 而激 起一 系 列 的感 官体 验 。所 谓 时 空性 , 即我 们 平 常所说 的节 奏 、 旋 律 等 要 素 。音 乐 的这 些 特 征
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
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与道德楷模。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其中包括音乐思想,对古代音乐的发展与美学的探索产生了积极影响。
下面是对孔子音乐思想的总结:首先,孔子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感染人心的艺术形式,具有教化和塑造人格的力量。
他说:“由离人琴箫之声,使之意义美好,趋于礼义之道。
”孔子重视音乐对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作用,认为通过合适的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情感力量、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规范,从而使人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其次,孔子强调乐的仪式与礼仪性质。
在古代中国,音乐往往与宴会、祭祀和礼仪活动紧密相连。
孔子非常重视乐的仪式性质,他认为音乐应当在一定的仪式框架下进行,并将音乐视为一种维持社会秩序、塑造文化认同的重要手段。
孔子主张通过音乐来培养人们的忠诚、尊敬和公正之心,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孔子对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和”。
在孔子看来,“和”是指音乐的谐和与协调。
他认为音乐应当通过声音的和谐与协调,表达出一种美的感受和情绪,从而产生回旋和共鸣之感。
他说:“凡乐之起,和以其乐者也。
”孔子对音乐的审美追求是以谐和与和谐的价值观为前提,注重音乐的和声和节奏的协调统一,同时讲究节奏的适度、和声的标准和音调的和谐。
第四,孔子认为音乐具有社会团结和凝聚力。
孔子强调音乐可以成为社会团结和凝聚的纽带,以“乐以和为贵”为口头禅,并且认为通过音乐的练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沟通情感、加强感情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
他主张通过音乐活动来促进社会团结与和谐,提供人们共同体验和参与的机会,同时实现个人情感与社会意义的统一。
第五,孔子认为音乐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手段。
他坚信音乐的实践和审美价值,可以塑造人的性格,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主张音乐教育要与德育相结合,通过音乐表达道德的关怀和追求,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良善、善良之美,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人格特质。
儒家经典中的音乐观音乐与人性的和谐
儒家经典中的音乐观音乐与人性的和谐儒家经典中的音乐观:音乐与人性的和谐音乐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和凝聚人群的媒介,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经典对音乐的态度和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儒家经典中的音乐观,以及音乐与人性的和谐关系。
一、《大学》中的音乐观《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提出了许多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在其文中,音乐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被强调。
书中提到:“音乐善舞蹈,人谓之性;善歌曲,人谓之中。
”这意味着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可以塑造人性的工具。
通过欣赏音乐和参与音乐创作,人们可以培养和陶冶自身的情操和道德修养。
二、《论语》中的音乐观《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的代表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在书中,音乐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打开人心、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言:“由,诎,求,厚,非其人也?”有学者认为,这段话中的“由”“诎”“求”“厚”是音律名称,而“非其人也”则指孔子弟子中曾经失德的人。
通过使用特定的音律将这些人进行教化,孔子希望通过音乐的力量使他们回归正道,实现人性的和谐。
三、音乐与仁爱合一在儒家思想中,仁爱是核心价值观之一。
儒家主张人应当追求仁爱之道,以实现社会和谐与个体全面发展。
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与仁爱有着密切的关系。
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美好与温暖。
当音乐与仁爱相结合时,音乐不仅仅是一种感官享受,更成为一种道德力量。
通过音乐的陶冶和教化,人们可以培养仁爱之心,感受他人的痛苦与喜悦,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音乐的教化作用儒家经典中对音乐的观念和理念,在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音乐的教化作用,人们可以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提高修养水平,并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儒家注重音乐的艺术性,同时也注重音乐的教育功能。
音乐创作和欣赏不仅是为了让人们感受到美的享受,更是为了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荀子·乐论篇》原文和译文
音乐的象征:鼓声弘大高亢,钟声洪亮浑厚,磬声清越明朗,竽、笙、箫、和、管、籥等管乐器的声音昂扬激越,埙、篪的声音浩瀚磅礴,瑟的声音平易温良,琴的声音柔婉优美,歌声清朗而曲尽其情,舞蹈的意象则包容了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鼓,大概是音乐的主宰吧?所以鼓声像天,钟声像地,磬声像水,竽、笙、箫、和、管、籥等管乐器的声音像日月星辰,鞉、柷、拊、鞷、椌、楬的声音像万物。凭什么来了解舞蹈的意象呢?回答说:跳舞的人眼睛不能看见自己的形体,耳朵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但是处理低头、抬头、弯曲、伸直、前进、后退、缓慢、快速的动作时无不干净利落明白清楚,尽身体的力量去迎合钟、鼓的节奏,而无所违背,众人集中注意力真认真啊!
所以音乐在祖庙之中,君臣上下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谐恭敬的了;在家门之内,父子兄弟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睦相亲的了;在乡村里弄之中,年长的和年少的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协顺从的了。音乐,是审定一个主音来确定其他和音的,是配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的,是一起演奏来组成众音和谐的乐曲的;它足能用来率领统一的原则,足能用来整治各种变化。这就是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方法啊。可是墨子却反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谈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谈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音乐教育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笔者发现,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中学的音乐教育往往有悖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过于强调技术教育,忽视了音乐教育审美育人的目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更新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打破传统音乐教育的误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中学音乐教学实效为目标。
一、流行音乐的教化功能流行音乐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产物,内容简单通俗、节奏轻松活泼、旋律优美流畅,既贴近生活又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作品体现了创作者、表演者及欣赏者三者情感的一种融合,音乐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精神等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渐转化为精神追求的一部分。
演唱会上的光彩照人的服装、绚丽多变的舞美和灯光布控以及激情四射的音响与伴奏,赋予流行音乐以独具魅力的视听效果,同时生活化的表现形式也拉近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这种互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感化人。
如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一曲《天堂》以宽广的旋律唱出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象,给以辽阔豪迈、苍颈刚毅的美感;《童年的小摇车》、《妈妈的吻》、《外婆的澎湖湾》、《蜗牛与黄鹂鸟》等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快、琅琅上口,歌颂了亲情与友爱及厚重的人文关怀。
二、中学生热衷流行音乐的原因从需求方面说,流行音乐所特有的随意性、非主流性以及个性化的情感宣泄方式往往能使人们从各种压力中解脱出来。
因此,广受大众的欢迎毫不为怪。
广大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第二性征的发展和成熟,青少年对于异性产生了朦胧的好奇心和爱慕之情,往往需要情感的表达和倾诉。
而流行音乐多数都是以爱情为主题,并且歌曲的节奏感强,歌词浅显易懂,这样使得中学生能从流行音乐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和追逐。
中学时期是少儿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其心理活动即不象儿童时期那样单纯,也不同于成人时期的稳定。
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谈音乐教育的作用【摘要】音乐学科教育,是发展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音乐教育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不仅不能为德育、智育、体育所代替,而且还与他们相辅相成。
本文通过对音乐教育在教育中作用的论述,使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学科教育的特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通过对音乐学科特点的挖掘,进一步发挥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
体现出高价值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音乐教育作用音乐学科教育,是发展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特点是: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既有广泛的文学、思想、地理、历史、民俗等知识的传授,又有严格的节奏规范和发声、合奏、情感表达等训练技能。
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门好课程,正如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的:音乐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
音乐以它独特的育人功能影响着学生的精神气质,对塑造学生的个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各级教育部门提出要重视和加强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作为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已上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
音乐教育的特点,反映着美育的本质特点,是根据美育的性质、内容、作用有别于德、智、体各科的独特之处提出的,美育的特点主要有美感性、情感性两个方面。
而按美育的特点组织音乐教学,就是让美育统领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音乐艺术与音乐教育的特点,使其真正具有审美教学的性质。
首先,音乐教学要有浓郁的音乐氛围,根据美的感性特点,让学生感受音乐美。
音乐课要把引发学生音乐美感放在首位。
感受音乐美是培养音乐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表演、创造音乐美的能力的基础,音乐美是由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音色美以及形象美等要素组成,歌曲还包括歌词美的因素.教师在音乐课上,必须从调动听、唱、演奏、律动等各种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并把握各个要素及总体的音乐美,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把富有美感的音乐素材引入训练过程,适当开展能够激发学生音乐美感的学学习活动.本文仅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作用在中国的教育方针中,音乐教育常常被放在德育的范畴里,可见音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音乐教育作用
音乐教育的作用音乐教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还能够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音乐教育的作用。
首先,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声音的组合和变化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这种审美能力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还能够提高人们对其他艺术形式的鉴赏力。
其次,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唱歌、演奏乐器等技能,更是一种全面的艺术教育。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欣赏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
此外,音乐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音乐教育有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
音乐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功能,它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心灵。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作品,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美好情感,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这种情操的培养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最后,音乐教育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跨越国界、民族的艺术形式,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这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友谊与理解。
同时,音乐教育还能够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总之,音乐教育在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提升综合素质、陶冶情操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的范畴,让更多的人受益于音乐教育所带来的益处。
古希腊的音乐教化论名词解释
古希腊的音乐教化论名词解释
毕达哥拉斯:
他把音高关系(音程)与数字的比例联系起来,根据计算的结果把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协和音程
四音音阶:
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两个音可以变化,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
再由四音音阶连接形成大音阶体系和小音阶体系。
古希腊的调式:
以四音阶为基础,一共有七种:
多利亚,弗理吉亚,里底亚,混合里底亚,副多利亚,副弗利吉亚,副里底亚
音乐教化作用说: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提出,他们认为,音乐具有伦理道德的性质,可以影响人的性格、行为和思想。
音
乐中不同的调式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
大完整音列体系:
是由四个结构相同的四音音列通过相交和相隔连接而成,即第一个四
音音列的末音和第二个四音音列的始音相交,第二个四音音列的末音和第三个四音音列的始音相隔,第三个四音音列的末音和第四个四音音列的始音相交,但为了音列的完整,最后又加了一个音A,叫做附加音。
论音乐的教化作用
论音乐的教化作用作者:唐皓月刘亚男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4期【摘要】在人类社会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始终以其特有的教化作用促进着人类社会意识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立足音乐的教化功能,从音乐于道德情感、心理行为以及音乐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等方面对音乐的教化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音乐;教化作用;道德情感;心理行为;现代学校教育古圣人孔子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想要改变社会风气与民风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方式。
可见音乐对人类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具有莫大的影响与作用,这种作用即音乐的教化作用。
所谓“教化”,主要为我国古时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与教育感化。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音乐确是以其本身独特的魅力,培养着人们的道德情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意识。
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在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中,音乐以发挥其教育感化的作用,促进着我国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音乐的教化作用(一)道德情感的培养荀子认为“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并且认为音乐可以“广教化,美风俗”(《荀子·王制》)。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北大音乐研究会演讲词》中说:“所望在会诸君,之音乐为一种助文化之利器,共同研究至高尚之乐理。
”不难看出,蔡元培将音乐视作可以促进人们高尚道德形成的一种“利器”。
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金曾说过:“音乐是道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作木石。
那简直没有为人师的资格。
”从以上这些古今中外名人的言论之中,我们深刻的感知到音乐在人道德情感的培育滋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音乐的美妙世界里不断地获得身心的修养与人格的完善发展,人受教于乐,而乐则通过人更加完美的表现出来。
我想,人与乐之一体,大概就在于此。
音乐是一门生活艺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人们道德情感的意义也无时无刻的表现出来。
当人们生活工作的时候,优美动听的音乐,使人内心感到舒适,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得以增进。
略谈音乐的社会教化作用
三 、音乐要重视 内容 ,提倡正气 、正能量
“ 文艺 不 能变成 无根 的浮萍 、无病 的呻吟 、无 魂 的躯 壳 。优秀作 品讴歌奋斗人生 ,刻 画最美人物 ,坚 定人们 对美 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 ( 一 )流 行音乐的负面作用 现 今 社 会 流 行 音 乐 大 行 其 道 、 鱼 龙 混 杂 ,很 多流 行 音 乐 内容浅 白甚至低俗 ,对社会 的风气 的形成起到 负面 的效应 。 有一首流新歌 曲叫 《 别让我的心为你流泪 》。歌词 中说 道: “ 别让我的心为你流一滴泪 ,别让我 的梦 为了你痴痴 的 醉 ,不在乎什么天长地久 ,只在乎 曾经拥有过 。” 究其 内容表现 了只想 索取而不愿意 为对 方付 出、把责任 推卸给别 人、不在相信有忠 贞不渝 的爱情等不 负责任的态度 和行 为。
“ 帝日: ‘ 夔[ k u i ] ! 命汝 典乐 ,教 胄 [ z h b u ] 子 ,直而 温 ,宽而栗 ,刚而无 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 ,歌 永言,声依 永 ,律和声 。八音克 谐,无相夺伦 ,神人 以和 。 ’”意思是 舜帝说 : “ 夔 ,任命 你去主持乐官 ,教 育后 代子孙 ,使他们 正直而且温和 ,宽厚而且谨慎 ,刚毅而不粗 暴,能谏诤而又 不傲慢 。诗可 说 出心 中志 向,歌 唱可咏 出表 达思 想感 情 的 语言 ,声调依据 歌声咏唱 ,六律和谐五 声,八种乐声能够和 谐 ,不搞乱相互顺序 ,那 么神 与人将会和 睦。” 可见 古代 圣贤都很重视用音乐 的手 段来教化人 ,使其具 有 良好的修养,乃至让社会有 秩序。 周代 的礼乐制度是乐从属礼 的思想 制度 。它所培养 的对 象是王和诸侯 的长子、公卿大夫 的子弟、从民问选拔 的优秀
二 、音乐对社会的教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6音乐的教化作用
6、音乐的教化作用6【原文】帝曰:“夔!命汝典乐1,教胄2子,直而温,宽而栗3,刚而无虐,简4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5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6,神人以和。
”夔曰:“於7!予击石拊8石9,百兽率舞。
”帝曰:“龙!朕塈10谗说殄11行,震惊朕师12。
命汝作纳言13,夙夜出纳朕命,惟允!”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
”三载考绩,三考。
黜14陟15幽16明17,庶18绩咸熙。
分北19三苗。
【译文】舜帝说:“夔,任命你去主持乐官,教育后代子孙,使他们正直而且温和,宽厚而且谨慎,刚毅而不粗暴,能谏诤而又不傲慢。
诗可说出心中志向,歌唱可咏出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声调依据歌声咏唱,六律和谐五声。
八种乐声能够和谐,不搞乱相互顺序,那么神与人将会和睦。
”夔说:“啊!我敲击石磬抚摸石磬,各种野兽都会率先起舞。
”舜帝说:“龙,我厌恶谗言和断绝的行为,它们会震惊我的百姓。
我任命你做接纳言说的官员,早晚都要传出和接受我的命令,唯有真诚。
”舜帝说:“你们二十二人,要恭敬啊!要承受并辅佐天下大事。
”舜帝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的官员,希冀成就共同振兴。
同时又对三苗分别作了安置。
【说明】本节亦紧接上节,还是舜帝选用人才的事,舜帝选用夔主管音乐教育,可见古代人对音乐的重视。
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音乐对人们的教化作用,音乐之所以成为一首好听的曲调,关键在于它的各种音调的旋律、节奏与乐器之间的和谐;这也就象人际关系,许多人要共同干好一件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价值观念的和谐。
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时就有信访办公室,而且重点是以真诚为根本。
也就是说,接纳言说的官员不仅要对统治者真诚,对来访的人也要真诚对待。
而这两个问题,却是我们今天所缺乏的。
——————————————————1.乐:(yue月)指音乐。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老子·三十五章》:“乐与饵,过客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的教化作用
音乐是人类共之精神食粮。
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
”这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把握人的性格与行为。
人类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
贝多芬认为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
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时,为了减轻体力上的负担,发出“杭唷!嗨唷!”的声音,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
劳动号子就是由此产生的。
还有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为避免劳动的单调及精神上的疲劳,人们也会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进行调剂。
如采茶、放牧、摇船、插秧等等,虽节奏并不一定与劳动动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调节,就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减少枯燥感。
当我们在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着歌,一面手舞足蹈。
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听到一支优美动听的歌曲或音乐,烦恼、不快立刻会被冲淡许多。
当男女之间欲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会发自内心的歌唱。
例如在我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相爱”为内容的第一乐章,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独奏的长笛在轻柔的弦乐背景上奏出明亮、秀美的曲调,同时双簧管奏出优美迷人旋律。
显示出一派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江南景色。
这是一个爱情的主题,音乐美丽动人,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纯朴的爱情,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真诚对答,展现了草桥结拜的情景。
之后,乐队和小提琴相互补充,使得爱情主题更加热烈、愉快。
这是热情的、真挚的、诚恳的发自内心的爱情之歌。
当自己的亲人朋友远离身边的时刻,出于诚挚的思念,以及期望重逢的心情,于是寄情于歌,这又是大多数抒情歌曲产生的由来。
例如,我国著名词曲家王立平先生的《驼铃》,运用音乐的素材把压抑、深情、欲说又止的送战友踏征途的依依惜别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又表达出“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的战友深情和革命友谊。
在人们集体生活中,常有集会活动,如示威游行、列队行进、集体操等等。
这时候,大家唱着节奏鲜明、音调雄健有力的歌曲,以壮声势,并寄于感情。
这又是军歌、进行曲以及队列歌曲产生的由来。
人们为了调剂精神,会在吃饭、饮茶、休息之时,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使人精神格外清爽,这又是古代宴乐和今日餐吧、酒吧、咖啡吧产生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在丧失亲人、挚友或失去心爱的东西时,在悲痛欲绝的情况下,也会配合着情绪、从内心产生一种低沉、压抑、悲情的旋律欲望,这又是悲歌、悼歌、葬歌、哀歌产生的由来。
人们为了陈说某个故事或某个生动情节,常常用夹唱、夹白、夹抒、夹叙的方式来表达,这又是长篇叙事诗歌以及曲艺音乐产生的由来。
当人们的感情不能用歌唱来表达的时候,又会借用各种不同乐器的音色、音域、演奏手法等,超越了人声的限制,并且运用独奏、合奏、协奏等形式,这就是一切器乐曲产生的原由。
以上实例说明,人们生活中需要有音乐陪伴,而音乐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调味剂,以及人们寄托思想感情的艺术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所以说:“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
”音乐既可以自娱,也可以娱人,更可以通过音乐音响的信息,来传达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特别是人类越进化、越发展,音乐的复杂性、细致性、多样性也越明显,并且大部分音乐以超越了国家、民族、人种的界限,以人类共同的感情语言特性,来进行相互间的感情交流,特别是器乐曲更是如此。
因为“喜、怒、哀、乐、忧、思、苦”这些感情属性,只要是人类,都会有相同的感知,至于其深度如何,那就要视具体作品来定了。
即使是不同民族的音乐语言,其音调虽然有所同异,而感情、气质的属性,仍然是相同的。
再从目前社会上对人材的培养来看,音乐还有促进人们智力发展的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音乐来促进人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反应迅速、创造性思维的增强;在熟练迁移、触类旁通的作用下,对音乐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感知和研究,也有着促进作用。
对音乐欣赏来讲,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智力的作用,而且是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自然而然的获得。
因为听音乐时,大脑不会是空白的,会有种种多变的活动形象泛映在脑海里。
有时还会随着音乐,使人宛临其境,随着音乐的旋律,在内心里有种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
这种艺术的感情语言是非常微妙的,它不是用文字及语言所能形容的。
它可以在一星半点的标题启示下,进行丰富的生活联想,并循着标题启示,有着更扩大、更延伸的再造想象因素来“自圆其说”。
这种从一点至多点,从一线至多线的想象,也就是音乐欣赏时的创造性思维了;并且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维、立体思维、美感思维相互交叉在一起的;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
当聆听一曲、十曲、百曲……之后,人们的想象力增强了,思维方式活跃了,思维反应灵敏了。
这样,人不就聪明起来了么?正如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样:“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中外许多著名的学者,在平时大多也是音乐爱好者,或是兼有音乐家的才华。
在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得他们在科学上、学术上的成就,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
如天王星发现者是美国威廉·赫歇尔,他常常在巴黎圣母院举行音乐会;还有法国思想家卢梭,编写了符号谱及音乐辞典,他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更如爱因斯坦还喜欢小提琴演奏,巴尔扎克、高尔基他们都是音乐爱好者。
再从音乐对人们的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产生影响。
虽然不能完全象我国古代儒家那样,把音乐艺术对道德的作用扩大到相当巨大的地位,所谓“乐者,德之华也”、“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等,但多听高尚的音乐,确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洁起来,多听铿锵雄壮的声音,也会使人们意志坚强起来,情绪高昂起来。
因为音乐是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
当然,萎靡不振的、低级情调的、庸俗的音乐,也同样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使人意志衰退、情趣低落,甚至陷入想入非非的魔阵之中。
对于世界各国的音乐,应该多加了解,以开阔视野,增进知识。
特别是在欧州文艺复兴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西洋音乐,不论在题材上,创作方法上、形式上、体裁上的丰富性和严密性上都已达到相当完美的地步。
在技法理论的建设上也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系统化。
应当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来看待,对此,绝不可轻视。
例如:歌曲《重归苏莲托》、《魔王》、《跳蚤之歌》、《北国之春》、《伏尔加船夫曲》;独奏重奏曲:贝多芬《悲壮》、《月光》、舒伯特《圆舞曲》、尚邦《波兰舞曲》、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管弦乐约翰·斯特劳斯《蓝色多瑙河》、普罗柯菲耶夫《彼得和狼》;交响乐:贝多芬《英雄》、《命运》、《田园》、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响曲》;歌剧、午剧:莫扎特《费加多的婚礼》、威尔第《茶花业》、比才《卡门》、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等这些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音乐华章,曾经激励感动过多少代人。
每位音乐爱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每次的聆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正是这些优秀作品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不朽之作的原因所在。
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对自己的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有更深的感情和广泛的了解。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五十六个民族长期耕耘在这块土地上,各自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化。
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多接触一些自己民族的音乐艺术,并且从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开始,让其在幼年时期就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下成长起来,这就是具体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感情上更能够感受到祖国母亲的伟大深厚。
近百年来经过许多音乐家的努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喜闻乐见的作品。
因此,在欣赏音乐时,应中西兼听,既不能把外国的东西认为好,也不能把外国的东西都视为不适宜给中国人听,崇洋媚外主义及国粹主义均是片面的。
但对自己民族的音乐艺术更加重视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中国的音乐生活中,通俗性音乐总是大量地存在着。
古代称“时尚小曲”或“时尚小令”,今日称“流行音乐”或“通俗音乐”。
例如:《十五的月亮》、《太阳岛上》、《军港之夜》、《蒙古人》、《烛光里的妈妈》、《奉献》、《雾里看花》、《涛声依旧》、《榕树下》。
还有各种流行乐队组合如“零点乐队”、“阿里郎组合”、“羽泉”、“黑鸭子乐队”、“黑豹乐队”、“凤凰传奇”、“玖月奇迹”等。
更有风糜世界的现代音乐流光异彩,理查德的现代钢琴音乐,黑人歌手杰克逊,疯狂歌手麦当娜、布兰妮……等等。
都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倍加厚爱的音乐人。
流行音乐通俗易懂,短小精焊,轻松愉快,它给人以娱乐、消遣,对人们精神上的调剂作用是相当明显的。
但它也有两大类:一类是通俗的,一类是庸俗的。
缺少艺术修养和音乐基础知识的人们一时难以分辨,庸俗音乐的炮制者也借此来牟取利益。
所以我们只有加强音乐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提高审美情趣下才能逐步鉴别。
它的方法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用健康的代替庸俗的,最根本的还是要给人们以美、以娱乐、以愉快的享受。
人们是为了追求美的享受才来听音乐的。
去积极地倾听音乐吧,它会使你品格高洁、性情儒雅,会使你的生活是美仑美奂、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