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交通工程上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大学

论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交通工程中应用

专业: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廖周文

指导教师:张舒

完成时间:2013年4月6日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交通工程发展中的应用

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道路交通中各种交通现象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正在发展中新兴学科。在我国普遍接受的定义是: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同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学科。

回顾世界交通的发展,按照交通工具可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步行时代。在车辆发明以前漫长的远古时期,人们真正的运输活动都靠的是自己的双腿,以及人牵引牛、马、骆驼等,这一阶段成为步行时代。第二阶段,马车时代。自从人类发明了马车,修建了一些最原始的马路,马车时代就产生了。第三阶段,汽车时代。19世纪末,产业革命后出现了蒸汽机和电动机,为运输工具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开始以动力机械驱动的各种机动车辆纷纷制成,成为道路交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第一次制成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从此汽车很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人类也从此跨入了汽车时代。第四阶段,高速公路时代。20世纪30年代以后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公路运量激增,出现了车多路少,事故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交通需求难以满足,加之汽车速度提高很快,这一状况推动了公路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于是,高速公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人类也因此进入了高速公路时代。第五阶段,智能运输时代。智能运输时代是交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于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智能运输的代表主要有日本的ITS系统,美国的AHS系统。智能运输系统目前还处于研究实验开发阶段,各经济发达国家都争相投入大量开发研究经费,试图获取重大进展,希望能以此解决交通拥堵。我国政府对智能交通也非常重视,正在大力研发并逐步推广应用。

马克思主义原理深度解读:回顾人类交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解读到每一个阶段都既是独立的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发生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我们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

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在交通发展中,正是由于马车与马路的出现才产生了马车时代;汽车的出现造就了汽车时代,这充分证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反过来,也正是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马车时代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阻碍了社会发展,从而推动了技术变革,促使汽车的发明;低速时代同样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就促使了相应高速汽车,大动力技术的发明与创造,从而把人们又推入了高速公路时代。这些又有力证明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力的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中的运用

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1.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按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的高等级公路工程,全长18.5公里。全路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中央分隔带宽3米,全封闭,全立交,沿线建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3座,设有完整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监控系统。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对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起到推动、示范作用。

2.1989年7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这次会议是专题研究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第一次会议,提出了今后建设高等级公路的10条政策措施。

3.1990年9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全长375公里,连接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5个城市,是当时公路建设项目中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工程,开创了我国建设长距离高速公路的先河,为90年代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积累了经验。

4.山东会议。1993年6月交通部在山东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从1993年至1997年的5年中,全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加快,共建成高速公路4119公里,京津塘、济青、京石、首都机场、太旧、郑开等一大批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5.1993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42公里,时速120公里,设置监控、通信、收费、照明等服务设施。通过这条路的修建,我国制定了第一个高速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6.1993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济南,东至青岛,全长318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10公里。

7.1995年12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公里。

8.1996年9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江泽民同志题写路名。公路全长27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

9.福州会议:1997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的决策,决定在1998年加快公路建设。交通部在福州召开了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对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部署。提出到2000年,“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中的北京至沈阳、北京至上海和西南出海通道要全线贯通,高速公路超过8000公里。1998年一年,全国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68亿元,建成高速公路1663公里。

10.1998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四。

11.1999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接近世界第三水平。

12.2000年,京沈高速公路通车。13.2000年12月18日,京沪高速公路通车。13.200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每一次新的突破,都是鼓舞人心的振奋。块块里程碑记载了中国高速公路人为之奋斗的每一个瞬间:

1988年12月,沪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进入一个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过程,截至2003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近3×104km,居世界第二位。也就是说,仅用了15年时间,中国高速公路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4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15年中,1989年召开的第一次中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沈阳会议)、1993年制定交通运输上新台阶目标及随后召开的全国公路建设会议(山东会议)以及1998年召开的全国加快公路建设工作会议(福州会议),在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根据交通部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国家骨架公路网,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预计将达到7万公里。

马克思主义原理深度解读: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当事物的量积累到一定的数量,超过临界点这个度时就会发生由量到质的转变。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