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浅谈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处 的浆膜 有红 色豆状 斑块 。 心 包积 液 , 包 膜增 厚 , 不
( 2 )灌服 复方 新诺 明 , 肌注 热病 一 0 0 7 ( 肌 注 一 次解 热镇 痛效 果 可 维 持 2 4~3 6 h ) 、 青链 霉 素 、 氨 基 比林 等 , 同时 肌 注 干 扰 诱 导 剂 聚 肌 胞 ( 2  ̄ 4 mg /次 , 1
触性传染病 。 分绵羊痘和山羊痘两种。临床症状为 皮肤 和黏 膜 出现痘 疹 , 并逐 渐 发展 , 引起 化脓 、 结 痂 和全 身发 痘 。该病 一 年 四季均 可 发生 , 我 省 羊痘 的 发生 多 以春季最 多 , 最 为严 重 , 常 呈地 方性 流行 。
1 临床 症状
4 . 1 隔离消毒 发现疫情迅速进行隔离 ,严 防混 群, 上报 上 级有 关部 门 , 由市政 府 发布 封锁 令 , 疫 3个 月 内禁 止羊 只流 动和放 牧 。对 羊舍 和用 具用 消
草 食 动 物
浅谈 羊痘 的诊 断与治疗
褚 凤 云
( 吉林 省农 安县 动物疫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农安 1 3 0 2 0 0)
DO l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 1 - 6 0 2 7 . 2 0 1 4. 0 2. 0 4 8
羊 痘 是 由羊痘 病 毒 引发 的一 种急 性 、热 性 、 接
次 /d , 连用 2 ~ 3 d ) 效果 更好 ; ( 3 )也 可用 四川 成 都 生 产 的奇 灵抗 病 毒 注射 液 进 行 治疗 , 效 果较好 。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羊痘病,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身上,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羊痘病毒属于痘疹病毒科,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其感染范围广泛,易于传播,对家畜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诊断和防控羊痘病,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实验室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诊断和防控方法。
以下我们将详细介绍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措施。
一、流行病学特点1. 传染途径羊痘病的传染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两种方式。
感染的动物通过呼吸道、眼结膜、皮肤、消化道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其他动物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者吸入病毒颗粒经空气传播而感染。
2. 季节分布羊痘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温暖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病毒的生存和传播。
畜牧业者在这两个季节需要加强对动物的监测和防控。
3. 群体感染羊痘病具有明显的群体感染特点,一旦有动物感染,往往会迅速在整个群体中传播。
对于有群养习性的动物,需要特别加强预防措施。
二、实验室诊断1. 病原学检测利用PCR技术可以检测羊痘病病毒的存在,该技术快速、准确,是目前检测羊痘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 血清学检测通过对患病动物的血清中抗体的检测,可以判断是否有羊痘病毒感染。
ELISA试剂盒等快速检测试剂的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出检测结果,为动物的及时治疗和隔离提供重要依据。
3. 病理学检测对疑似感染的动物进行组织标本的病理学检测,主要观察病变部位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包括细胞变性、炎症反应、病变程度等指标,从而确定是否为羊痘病感染。
三、防控措施1. 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预防羊痘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羊痘病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可供选择。
畜牧业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2.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动物感染羊痘病,需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的传播。
隔离治疗期间,畜牧业者应该加强对患病动物的护理和观察,确保其能够尽快康复。
波尔山羊暴发山羊痘的诊断与防制
5 1五 味 消 毒 饮 药 味 虽 只 有 五 味 , 对 各 种 疮 痈 肿 . 但
毒疗 效较好 , 有清热解 毒 , 具 消疮 散痈 。方 中金银花 清 热解毒 , 消散 痈肿为 主药 ; 紫花地 丁 、 紫背 天葵 、 蒲 公英 、 野菊花清热解 毒 , 消散疮痈肿 毒 , 均为 辅佐药 。 诸药合用 , 同发挥 清热解毒 , 共 消疮散 痈的功效 。另 加连翘 、 防风 以加 强 其清 热 消肿 之力 。又 可外 用 { 周
致 急 性 皮 下 黏 液囊 炎 。治 疗 方 法 同 上 , 日 1剂 , 每 连 用 3剂 , 隔 日 1剂 ,0d 右 痊 愈 。 后 1 左
5 小 结
液, 反复 多次 , 至子宫缩 小变软 。然后将羊 以羔羊 直 吃奶 的姿势保 定 , 以抬高 后 驱 , 由助 手 固定 , 以大 再 块 的纱布将 子宫包裹 , 托至 与近 阴门的子宫壁 , 将脱
7 6
中国 兽 医杂 志 2 1 0 0年 ( 4 第 6卷 ) 7期 第
肿, 触摸 热痛 明显 ,诊 为 肘关 节 皮 下化 脓性 黏 液 囊 炎 。采取 中药 五 味 消 毒饮 加 味治 疗 。治 疗 方 法 同 上 。每 日 1 , 用 5剂 , 隔 日 1剂 ,5d左 右 痊 剂 连 后 1
动 物体 重 的大小 以及和躺 卧的方式 及蹄铁尾 端过长
直接相关 , 因此 对 马 匹 的 护 理 应 考 虑 提 供 垫 草 、 蹄 装
时选用合 适的蹄铁 , 铁尾不得 过长 , 蹄 以减少对黏 液
囊 的刺 激 。
i◆ f l l I ' …◆ fI 'f ● …f lf … f fl Ⅲ f l ̄ f ̄ I h I f ● l◆ f ◆ f● ● …◆ … ● … 1 1 ● … f ¨r )f ● … … … f ● … ● … . f 4.… ● f .… 4 ● ● ● … ● f
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疫治疗
( 1 )特 征 性 的 病 理 变 化 , 主 要 是
皮 肤 与 粘 膜 、 尸 体 腐 化 迅 速 , 在 皮 肤
少 毛 地方 ,可 见 到 不 同 的 时期 的痘 疱 。 ( 2 )呼 吸 道粘 膜 有 出 血性 炎 症 , 有 的有 增 生 性 的 病 灶 ,呈 灰 白 色 、 圆 形 或 椭 圆形 、直 径 为 O . 5 一 l c m左右。 ( 3 ) 气 管 及 支 气 管 内 充 满 混 有 血 液 的 浓 稠 粘 液 , 消 化 道 粘 膜 有 出 血 性
泌 物 .痘 诊 渗 出液 、脓 汁 、痘 痂 及 脱
性 ,但疥 癣 虽有 传染 ,却 发 展很 慢 ,
并 不 形 成 水 泡 或 脓 泡 ,在 实 验 室 用 显 微镜 镜 检 刮 屑 物 可 发 现疥 虫 。 6 预 防 ( 1 ) 对 羊 群 、羊 舍 、饲 料 饮 水 及 用 具 , 羊 场 周 围 运 动 场 所 定 期 进 行 消
时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提 高 羊 的 抵 抗 力 , 达到 完全 扑 灭 羊 痘 疫病 的 目的。 关键 词 : 羊疽 ;诊 断 ;防 疫 ; 治疗
1 山羊 痘 病 的概 述
发 炎
注 意 卫 生 . 给 予 软 嫩 而 容 易 消 化
羊 病 又 叫 羊 天 花 .是 一 种 急 性 接
( 3 )诊 断 区别 :在 浓泡 结 痂 期 , 可 能 误 认 为 是 皮 肤 湿 疹 或 疥 癣 , 但 这 两 种 病 均 无 发 热 症 状 .而 湿 疹 无 传 染
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疫治疗
落 的上 皮 内 都 含 有 病 毒 ,可 在 病 期 任 何 阶 段 都 有 传 染 性 。健 康 羊 和 病 羊 直
羊痘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
2020年第11期羊痘病是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皮肤传染病。
可分绵羊痘和山羊痘。
在羊少毛、无毛皮肤处和口鼻眼等粘膜发生突出皮肤表面的丘疹和水泡结节。
同群羊感染后传播迅速,怀孕羊流产,一年四季发生,冬春多发,严重的引起羔羊死亡。
1流行特点绵羊中细毛羊比粗毛羊或土种羊易感,特别是近几年各地引进的萨福克、杜泊、湖羊等和本地羊杂交改良的后代羊更易感,山羊其次。
本病一年四季发生,主要发生在春冬季。
春季怀孕或生产期的母羊感染后传染给羔羊。
冬季皮肤暖棚饲养的羊更易感染。
气候寒冷、雨季、霜冻、枯草期和饲养管理因素都是发病和加重病情的诱因。
饲养管理人员接触健康羊或其他棚圈羊被感染、护理工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饮水器具、体内外寄生虫都成为传染媒介传播,感染健康羊。
羔羊感染后较成年羊敏感,病死率高。
羔羊多出现全身症状,痘病毒经血液主要侵入心脏后引起心肌炎、呼吸道粘膜痘疹、充血,肺脏感染,衰竭死亡。
2传播途径发病羊体温升高时,血液中存有大量病毒,病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被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
感染期的病羊、特别是痘疹成熟期、结痂期、脱落期、痘病毒从呼吸道分泌物、溃烂的渗出液、脓汁、脱落的上皮散布病原传播。
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传染,水泡液和痂块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机体感染。
异地引进的羊痘病毒处于潜伏期,因环境保护继发后,与同群羊放牧饲喂传痩染,免疫力低的弱羊、羔羊首先被感染发病,同群的细毛羊接触后发病。
3症状(1)初期羊痘一般都有明显的发病症状。
羊痘病潜伏期平均6~8d ,病程大约2~3周,羔羊比成年羊易感。
羊痘病发病初期表现为体温升高,一般表现为40~42℃,发病羊出现少食、厌食、食欲废绝,精神萎靡,结膜、眼睑红肿。
(2)丘疹期2~3d 后,病羊的无毛或少毛部位出现成片黄豆或蚕豆大小硬状痘疹颗粒,主要在眼周围、唇、鼻、外生殖器、乳房、尾内侧、四肢内侧无毛处发生突出皮肤表面的红色丘疹结节,经5~7d 发展为水泡,再经过2~3d 化脓,形成脓疱,体温迅速升高到40℃以上。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羊痘病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以影响到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
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病例观察、病原学检查以及病毒分离鉴定等。
一、临床病例观察临床观察是羊痘病诊断的首要步骤。
病羊表现为发热、食欲减退、粘膜和皮肤出现红斑、水疱和溃疡等症状。
实验室鉴定时应观察病死羊的病变情况,包括病变部位、病变程度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等,以为后续的病原学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二、病原学检查1. 组织涂片检查:将病羊的病变部位取材制成组织涂片,用甲苯溶解固定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包涵体,进一步确定病原。
2. 免疫荧光染色:采集病死羊的皮肤组织,制成石蜡切片。
用羊痘病毒特异性抗血清与石蜡切片进行免疫染色,观察是否有病毒特异性的荧光,以确认病原。
3. 病毒分离鉴定:采集病羊的病变组织,如皮肤、黏膜、淋巴结等样品,经过化学处理和冷冻离心后,用感染性疱液接种到绵羊胎儿肾细胞或山羊胚胎细胞中,观察细胞是否出现明显的病变,出现细胞病变的可疑病毒培养物可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或PCR等方法进一步进行鉴定。
三、防控措施1. 隔离病羊:一旦确诊有羊痘病,应立即将病羊与健康羊隔离,避免病毒传播。
2. 加强消毒:对于病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特别是病畜场和饲养设施等地方要加强消毒工作,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清洁相关场所。
3. 接种疫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有效提高绵羊的抵抗力。
4. 处理尸体:对于病死的羊要做好处理,及时安全地处理掉,以免病毒继续传播。
5. 合理饲养管理:做好羊群的饲养管理,保证良好的环境和饲养条件,加强羊群的营养保健,提高整体抗病能力。
对于羊痘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临床病例观察和病原学检查是主要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诊断羊痘病,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保护绵羊的健康和免疫力。
羊痘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
治哈展纵
服防
疗巴务控
依
中 心
和踪 新
疆பைடு நூலகம்
预哈 密
皮肤处和口鼻眼等粘膜发生突出 皮肤表面的丘疹和水泡结节遥 同群 羊感染后传播迅速袁 怀孕羊流产袁 一年 四季发 生袁冬春多 发袁严 重的 引起羔羊死亡遥 1 流行特点
绵羊中细毛羊 比粗毛羊或土种羊易感袁特别是近 几年各地引进的萨福克尧 杜泊尧湖 羊等和本地羊杂交改良的后代羊 更易感袁山羊其次遥
渊 3冤 脓疱期 经 1~2d 脓疱化脓排毒尧结痂袁由于 病毒侵 入机体感染袁食欲停止病羊体型很快消瘦袁并伴有呼吸困难袁 继发感染败血症等疾病袁羔羊严重的 1~2 个结痂期死亡遥
渊 4冤 结痂期 脓疱破裂排出脓 汁 1~2d 结痂袁2d 后痂 皮 脱落袁病症轻的成年羊可恢复袁 病程达 3 周遥
渊 5冤 并发症 该病流行过程中袁出现呼吸道感染袁全身出 现痘疹袁症状重剧袁羔羊和痩弱羊继发胃肠炎尧心肌炎尧脓毒 败血症死亡遥 病程 1~2 周遥
病毒处于潜伏期袁因环境保护继发后袁与同群羊放牧饲喂传
染袁免 疫力低 的 痩 弱羊 尧 羔羊 首先 被 感 染发 病袁同 群 的细毛 羊
接触后发病遥
3症状
渊 1冤 初期 羊痘一般都有明显的发病症状遥 羊痘病潜伏 作者简介院库木斯窑昂哈巴依渊 1980耀 冤 袁女袁大专袁兽医师袁主要 从事畜牧兽医工作遥
本病一年四季发生袁 主要发生在春冬季遥 春季怀孕或生 产期的母羊感染后传染给羔羊遥 冬 季皮肤暖棚饲养的羊更易感染遥 气 候寒冷尧雨季尧霜冻尧枯草期和饲养 管理因素都是发病和加重病情的 诱因遥
839200
防 饲养管
. All Rights Res理 er人v员e接d.触健康羊或其他棚圈羊被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一、山羊痘的概述山羊痘是一种由山羊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它主要感染羊、山羊和人等动物,以发热、皮疹等为主要表现。
病毒携带者为山羊和羊,人群发病率较低,但病情较为严重,有致死率。
山羊痘病毒属于痘疹病毒科,与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相似,是目前已研制出的痘疹类疫苗中唯一一种。
二、山羊痘的症状山羊痘的潜伏期为1-2周,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喉咽疼痛等,病情轻微的病人会自行恢复。
如果没有治疗,山羊痘会进一步发展,皮肤出现红斑,之后出现水疱和脓疱。
水疱和脓疱融合后,形成痘疱,最终干燥、结痂脱落。
有些病人会出现皮下和内部器官的病变,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三、山羊痘的诊断山羊痘的诊断基本上依赖于医生的临床鉴定和病人的症状。
虽然山羊痘的症状比较明显,但是还是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检查病人的口腔、喉咙、眼睑等部位的病变,来确定病人是否感染了山羊痘病毒。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病人的血液、尿液等体液,以确认病人是否感染了山羊痘病毒。
四、山羊痘的防治1.疫苗预防:目前已经有了山羊痘疫苗,定期接种能够有效地预防山羊痘的发生。
2.消毒和隔离:由于山羊痘的病毒可通过接触、飞沫和摄入途径传播,因此,及时消毒和隔离感染的病人,能够有效地遏制疫情的传播。
3.保持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在有病毒感染的地区,应尽量避免与病人接触。
4.治疗:如果病人感染了山羊痘,应及时就医治疗。
山羊痘的治疗需要定期检查皮肤、控制发热、输液等,目的是防止感染的继续扩散和病情的恶化。
5.医学观察:在疫情高发期,医疗机构建立广泛的医学观察和监测网络,定期进行疫情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响应和处理疫情。
总之,对于山羊痘这种疫情传染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和医疗机构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科学防治等各种手段,提高公众的卫生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切实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羊痘的诊断与防治羊痘是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殊的丘疹和疱疹为特征。
流行特点: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羊不能相互传染。
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发展蔓延全群。
山羊痘通常侵害个别羊群,病势及损失比绵羊痘轻些。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
水疱液和痂快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
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肌体。
人、饲管用具、毛、皮、饲料、垫草等,都可成为间接传染的媒介。
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也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症状与诊断:潜伏期4~20天。
临床上可分为典型性和非典型性经过。
典型经过: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呈稽留热。
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减退,伴以可视粘膜的卡他牲、脓性炎症。
经l 一2 天、在皮肤少毛和无毛部位开始发痘,出规绿豆至豌豆大的淡红色圆形充血斑点,此期为红斑期。
经1~2 天斑疹发展为豌豆大小,凸出于皮肤表面的苍白色坚实结节,为期1 ~3 天,此时为丘疹期。
再经过5 一7 天变为灰白色扁平、中央凹陷的多室水疱,病羊体温降下,此称水疱期。
水疱很快化脓,形如脐状。
化脓期间体温又可能升高,称为脓疱期。
其后,脓液渐渐干涸,形成褐黄一黑褐色痴皮,7天左右痴皮脱落,留有苍白的痂痕。
病期长达3 一4 周,多以痊愈告终。
非典型经过:不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和经过。
常发展到丘疹期而终止,即所谓“顿挫型”经过。
当脓疤期有坏死杆菌继发感染时,病变部泡痘融合,深达皮下乃至肌肉处形成坏疽性溃疡,发出恶臭气味,此为恶性经过,此期病死率可达17 % ,严重者达50 %。
羔羊可发生眼结膜、内脏器官的痘疮,并可继发肺炎、胃肠炎和脓血症。
羊痘的症状防治:1, 预防:使用碘制剂的消毒药1:100全群消毒,每天消毒两次,使用生石灰给养殖场周围消毒,对于没发病的羊群及时的隔离,处于潜在感染的羊群用河南天行健的羊痘一针灵做紧急预防。
羊痘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姜 卓(大连市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600)羊痘又被称为“羊出花”“羊天花”等,是一类人畜共患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原包含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两种。
该病具有广泛传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可感染任何品种、任何年龄段的羊只,且羊只对痘病毒的易感性与性别无关。
目前该病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一旦暴发将面临严重死亡,因此一经发现应严格进行封锁、隔离、扑杀等无害化处理。
1 流行特点羊痘病在全年内均可发生,不受季节影响,特别是在春冬时期羊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应激因素多,抗病能力弱,更容易发病。
年龄越大的羊只对该病毒的抵抗力越高,死亡率较低,妊娠期母羊感染后表现为流产或产出死胎,哺乳期母羊表现为产奶量下降。
羊痘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羊,通过呼吸道和损伤的粘膜组织感染,主要存在病羊的脓包和丘疹组织中,破裂后可以污染饲草料、垫料、水源以及周围环境,传染性极强。
研究表明,一旦在羊群中发现且没有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和封锁隔离,将造成整个羊群全部感染,该病在发生过羊痘病的地区常呈周期性发病,在新疫区则为暴发性流行。
2 临床症状羊群在感染绵羊痘病毒后,会经过6~8天的潜伏期,在此期间,患病羊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随后进入临床发病期,体温升高至41~42℃,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并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整个患病过程分为4个时期,即感染前期、发痘期、化脓期和结痂期。
2.1 感染前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急促,鼻子有鼻液,眼角有泪痕且眼结膜潮红.2.2 发痘期首先在羊毛较少的部位(眼圈、鼻子、嘴等)出现痘疱疹,后逐步发展到全身。
2.3 化脓期痘疱疹的中心位置变红,出现丘疹和白顶脓泡,部分脓泡会有脓液渗出,伴随着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等体征。
2.4 结痂期脓泡破裂后开始结痂,由原来的棕红色逐渐转变成黄棕色,脱落后留下红斑,红斑逐渐变浅后退去。
3 鉴别诊断羊痘病的初步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如需确诊应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可以采用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羊痘病,又称牛痘病,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动物为羊和牛,但人类也可受到感染。
羊痘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给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做好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对于畜牧业十分重要。
一、羊痘病的诊断1. 临床症状羊痘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发热、皮疹、水泡和溃疡等症状。
感染动物出现全身性不适、体温升高、口腔、眼部、外生殖器等黏膜处出现水泡和溃疡,腹泻等症状。
在青年羊、牛中,症状较为明显,而老龄或成年羊、牛中,感染无症状者亦多见。
2. 病原学检测羊痘病毒的检测主要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SN),能够检测病原体的抗体水平。
而分子生物学检测则是通过PCR等技术检测病原体的DNA或RNA。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进行羊痘病的诊断。
为了排除其他病原引起的类似症状,还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1. 疫苗接种对于健康的羊和牛群,可以采用疫苗接种来预防羊痘病。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种羊痘病疫苗可供选择,如小牛传染性递减病毒疫苗(CJDV)和小牛传染性鼠疫病毒疫苗(CBPV)等。
2. 卫生管理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畜舍的通风和卫生。
及时清理粪便和尸体,消毒饮水和饲料,减少病原体在畜舍内的传播。
3. 隔离患病动物对于已经感染羊痘病的患病动物,应立即进行隔离,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接触患病动物的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人畜共患。
4. 加强养护管理做好羊牛的饲养管理,保证畜禽的体质健康,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5. 监测与报告及时咨询疾病防控部门,对于发现的羊痘病疫情及时报告,做好疫情监测与控制工作。
三、其他相关事宜1. 减少交叉感染对不同养殖场的羊牛,应该尽量减少交叉接触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2. 临床治疗发现有羊痘病症状的动物,应及时进行临床治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羊痘的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
羊痘的综合防治措施绵羊痘(Sheeppox)和山羊痘(Goatpox)分别是由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一、羊痘的临床症状与诊断羊痘,俗名羊天花,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一旦羊群感染本病,放牧人员应高度重视,立即采取防控措施,严防扩散给周边羊群和饲养工人。
病因病原体为病毒,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季多发,传染很快。
潜伏期6天~8天,传染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皮肤,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成为传播媒介,病羊痊愈后能获得终生免疫。
临床症状病羊最初精神沉郁,体温明显增高,可达41℃~42℃,食欲减退或废绝。
结膜肿胀潮红,流泪,流黏性鼻液,2天~3天后出现本病典型症状,即在羊体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诊,如:眼周围、唇、鼻颊、四肢内侧、乳房、阴唇、阴囊、包皮及尾内无毛处。
病羊眼结膜潮红,流浆性或脓性鼻液,呼吸快,体温高,精神委靡,食欲减少。
羊痘对成年羊危害较轻,死亡率约为1%~2%,对羊羔危害严重,死亡率达20%~50%。
诊断羊痘很好确诊,根据临床症状如:毛稀处、乳房、四肢内侧、阴唇、包皮、尾部发生丘疹、水泡、脓疮、或干痂等病变。
可考虑是“羊痘”。
要特别注意与“口蹄疫”相区别。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的消毒防疫制度。
严禁从疫区购买羊只及羊肉、羊毛、羊皮等产品。
发生疫情时,一定要划区封锁,隔离消毒。
二、羊痘的防治每年定期预防接种,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山羊可用山羊痘细胞化弱毒冻干疫苗,大、小羊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免疫期为一年。
1. 首先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
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
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2。
病初可注射免疫血清,体重大者应多加注射,但血清较贵,不太划算,故宜用于贵重的种羊和幼羔。
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X u m u s h o u y i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张建兵羊痘病别称为绵羊“天花”,该种疾病是由羊痘病毒引发的,该种疾病的发病较快对且具有接触传染性。
绵羊发病后再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粘膜会发生大量的斗争,该病的流行期为冬末春初。
绵羊和山羊都属于羊痘病的传播体,一旦发病羊群的死亡率非常高,对养殖场形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威胁。
妊娠的母羊患病后,会发生流产,影响其生育能力,故而需要做好羊痘病的预防,以及病情控制工作,争取将疫病的影响降至最低,本文主要分析羊痘病的诊断以及预防防治工作,旨在为该病的防疫提供借鉴。
一、羊痘病的诊断羊痘病的病原共计有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两种。
绵羊痘病毒的病毒粒子相对较大,可耐干燥以及寒冷环境,故而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强,羊群脱落皮肤结痂中能够生存长达数年的时间且生物毒性不减弱,山羊痘病毒对消毒剂和高温的耐受力较差,可使用石炭酸、甲醛对病羊进行杀灭。
山羊痘病毒属于山羊痘病毒属成员,致病力相对其他疫病病毒较弱,可在山羊群体中传播,不会感染其他动物。
1、流行情况羊痘病具备非常强的传染性,极短时间内整个羊群能够被病毒所侵染,相较于绵羊痘,山羊痘的传染力要低。
已经发病的羊属于主要传染载体,发病羊能够通过呼吸道传播疾病。
发病羊羊痘破溃以后的液体以及分泌物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这些物质混入饲料和饮用水中,并健康羊吸入会导致感染。
羊痘病还会通过破溃皮肤及黏膜伤口途径感染。
羊群日常饲养管理中未做好病样隔离工作,会导致整个圈舍和饲养用具早病毒污染,健康羊群受到染病威胁。
由于该病的流行期处于气温较低的冬末春初时节,发病的病羊得不到良好的饲养管理,受气温和病毒的双重作用将会产生应激反应,致使病情加重。
2、病羊临床症状羊痘病有两天至十二天不等的潜伏期,羊感染病毒后通常可在六天至八天内发病,发病后病羊的体温会逐渐上升,温度可达到41-42摄氏度。
病羊会拒绝进食,无精神,鼻腔中流出带有脓性的鼻液,心率、呼吸以及脉搏均会大幅上升。
羊痘病的危害、发病原因、诊断与防治措施
随着羊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大规模的羊养殖场不断兴起,可随之而来的还伴随有效的控制。
本文通过对羊痘病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使养殖户充分了解羊痘病的危害性,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以减少羊痘的发病率,提高对羊痘病的防治效果。
羊痘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疾病会通过唾液等的接触而传染,使羊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发生二次感染,造成死亡,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给羊养殖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羊痘病对羊群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羊养殖业的发展,而且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必须使广大羊群的养殖户充分了解羊痘病的危害性,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以减少羊痘的发病率,提高对羊痘病的防治效果。
本文对羊痘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发病特点及流行情况1、发病特点羊痘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羊痘病毒所导致,对羔羊和纯种羊的感染率高,感染后的成羊致残率比其它羊低,而羔羊的死亡率则较高。
通常认为,良种羊比本地羊更易感,这是由于新引种的羊因为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自身的抵抗力下降,所以导致良种羊感染该病的概率更高。
羊痘病是一种全年都有的疾病,但是在春季和秋季都有很高的患病率,该病对阳光直射较为敏感,故在夏天极少出现。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场地狭窄、通风条件差、饲料营养缺乏等问题也会导致羊痘病的产生。
2、发病原因①此病潜伏期受饲养管理及羊只个体因素影响而长短不一,大多数情况为3~7d,潜伏期短的在1~2d发病,长的则可延长至14d,甚至更长。
传播速度快,几天之内蔓延至全群,发病流行后多呈地方性流行性。
②疾病前驱期,病羊呈现高热稽留,体温升高达41℃~42℃,眼睑结膜充血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流黏液性鼻液,食欲减退或废绝,弓背站立。
1~2d病羊皮肤开始出现痘疹,痘疹多见于尾根、尾内肛门等周围,阴囊及四肢内侧等皮肤少毛或无毛处,有时也出现在头部、腹部及背部的毛丛中。
初起病时羊皮肤出现红斑,后变成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之后丘疹逐渐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最后逐步发展成为出血性水疱或脓疱,脓疱破溃后,无继发感染则逐渐干燥,形成痂皮,一般为淡褐色焦痂,痂皮四周围绕有灰白色或紫红色环晕,其外再绕以红晕,经14~21d痂皮变平、干燥、结痂脱落而痊愈。
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脓疱破溃后 ,若无继发感染逐渐干燥 ,形成痂皮 。也有在舌和齿 部 ,然后用碘甘油涂擦,效果很好。
. 1 中 药 疗 法 龈、咽喉 、气管处 出现痘疹 ,形成溃疡 ,并伴有 呼吸 困难 ,咳 3 嗽 ,腹 式 呼 吸 ,头 部 浮肿 等症 状 ,严重 的 出现死 亡 。通 过 1 周 的治 ( 1 )二 花6 g 、升 麻 3 g 、葛 根 6 g 、连翘 6 g 、生 甘草 3 g ,水 煎 ,1 次灌 服 。 ( 2 )升麻 3 g 、葛根 9 g 、金 银 花9 g ,桔梗 6 g 、浙 疗 ,死亡1 只 ,其余全部治愈。
后 全部 治 愈 。
为 易 感 】 。绵 羊 痘 病 毒侵 害绵 羊 ,山羊 痘 病 毒侵 害 山羊 ,症 状相 济损 失 。 似 ,山羊 痘极 为少 见 ,且症 状 轻微 。
4 预 防
( 1 ) 加 强饲 养管 理 ,执行 免疫 程序 ,按 时有 效 的接种 羊痘 疫 苗 ,坚 持消毒 制度 ,有效 的 防止该 病 的发生 。 ( 2)阻断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防止再感染 的发生,切断动物传
作 者简介 :李吉鑫 ,女 ,助 理兽医师 ,本科学 历,2 0 0 5 年6 月毕业于 甘肃 农业 大学。2 0 0 6 年至今在高台县合黎乡畜牧兽 医站工作
播途 径 。
( 3 ) 加 强饲 养管 理 ,确保 日 粮 全价 营养 ,增 强机 体抵 抗力 , 创造 良好 的环境 ,控 制空 气质 量和 圈舍 温湿度 ,减 少各 种应 激 。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 0 1 3 年 2 9 卷 第1 0 期
临床兽 医
羊痘 的诊 断与治疗
庄福廷
( 高 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甘肃张掖
冬末春初 ,高台县散发羊痘 ,给养殖户带来极大困扰 。降低
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羊痘病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传播,会对羊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及时的诊断和防治非常重要。
一、诊断1.临床症状诊断:羊痘病患羊的症状明显,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急促、食欲减退、粪便稀软等。
同时,在其鼻子上还会出现颗粒状的疱疹,这些疱疹会逐渐扩大,形成一个个完整的红色水泡,随后会膨胀并发生破溃,流出清亮液体,最后结痂。
2.病理诊断:对死亡的羊进行解剖检查,可以发现肺和胃肠道等部位存在病变,疹子中也可发现羊痘病毒。
同时,还可以通过患羊的血清学检验,检测出抗体水平的升高。
3.病原学诊断:通过对患羊的分泌物、血液、皮肤等样本进行采集,再进行实验室检测,最终确定羊痘病病毒的存在。
二、防治1.预防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羊痘病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1)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卫生消毒,保持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
(2)加强检疫工作:要求新进羊只能通过专门通道进入养殖场,并进行隔离观察,待确保其健康后方可与其他羊混养。
(3)加强疫苗接种:定期给羊接种羊痘病疫苗,提高其免疫能力,进而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治疗措施:对于已经感染羊痘病的患羊,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从而缓解其症状,避免病情继续加重。
(1)中药治疗:可以采用中草药或中药配方,以清热解毒、祛风散痹为主要治疗方法,促进体内的代谢和免疫功能的恢复。
(2)西药治疗:若症状较严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加强羊痘病的预防和防治,对于保障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在进行防治时,要科学合理组合使用不同的治疗手段,以便尽快恢复患羊的健康。
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本县宫里村一户 养殖 户加有 2 0 0 只小尾寒羊 , 自2 0 1 6 年 7月 9日起 , l O只羔羊陆续发病 。 开始病羊精神沉郁 , 食 欲减退 , 有黏性分 泌物从鼻孔 流 出 , 温 度升 至 4 1 2 ℃, 未 经救治全部死亡。 相继又有 5只成年羊发病 , 开始病羊也是 精神沉郁 , 食欲减 退 , 有 黏性 分泌物从 鼻孔 流 出, 温度升至 4 1 4 2 ℃,在 四肢 内侧 等无毛或 少毛部位 的皮肤有红 色斑 疹, 1 ~ 2 d后形成丘疹 ,突 出于皮肤 表面 ,随后丘疹逐渐增 大, 变成淡红色或灰 白色 、 半球状 的隆起结节 , 结节在 2 ~ 3 d 以后扩大成为顶 端扁平水疱 ,继之发展成为 出血性大疱或 脓疱 , 中央有的凹陷呈脐状。 2剖检变化 剖检一 只病死羔羊 , 除上述临床症状外 , 尸检呼吸道黏 膜有痘 疹 、 有 出血性炎症 , 气管 、 支气 管 内充满混有血 液的 浓稠黏液 , 肺脏有干酪性 结节 和卡他性肺炎 区『 1 _ 。前 胃和第 四胃黏膜有大小不等 的圆形或半圆形结节 ,单个 或融合存 在, 有的形成糜烂 或溃疡 , 消化道黏膜 有出血性发炎 、 轻度 水肿症状 。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确诊 为羊痘 。 3羊痘的治疗 3 . 1隔离消毒处理 在对 羊痘进 行治疗 过程 中应该 加强 对疫 情 的检疫检 测, 发现疫情应该及 时的上报给 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 , 同时 做好疫区的封锁 , 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疫情扩散目 。对于患病
羊痘 的诊 断与治疗
杨英杰
( 遵 化 市 畜牧 水 产 局 , 河北 遵化 0 6 4 2 0 0 )
摘 要 :羊痘是 一种 由羊痘病毒 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 疾病 。羊痘属于一种急性 、 发热性的传染病 。不管是 山羊还是 绵阳 , 在感 染 了该种 疾病之后 其死亡率是 十分高的 , 羊痘病毒 可以存在 于皮肤 、 脓 疮及痂皮 内或是 鼻粘 膜分泌物 内, 发病初期血液 中可能也会存在毒 素。羊痘的发 生会 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经济损失 , 随着我 国 动物养殖产业不断向着规模 化和集约化 方向发展 , 在羊养殖过程 中做好羊痘病的防治工作十分的重要 。
黑山羊羊得痘病的原因,注射疫苗及治疗用药
黑山羊羊得痘病的原因,注射疫苗及治疗用药1 黑山羊羊痘病的发病特点黑山羊羊痘病是羊群的主要病害之一,潜伏期平均为6-8天,开始羊群中仅有个别羊发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后会逐渐波及整个羊群甚至周围羊群。
黑山羊羊痘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也被叫做“羊天花”。
由于黑山羊羊痘病的传染性比较大,通过呼吸道感染、直接接触损伤的皮肤或黏膜均可感染发病。
有些羊在感染发病后,2-3周后痊愈,但是还有部分病羊会出现继发感染,痘疹部位出现化脓和坏疽、溃疡,散发出恶臭气味,病死率高达25%-50%。
2 黑山羊羊痘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当羊只染病后,起初体温会升高到40℃-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心跳和呼吸加快。
此时就需要根据病情和流行情况采取措施,防治病情的进一步蔓延,如果任由病情发展,还会在1——2天后,让患病羊眼周围、唇、鼻、颊、四肢内侧、腹部、尾内侧及乳房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斑点,随着丘疹的逐渐扩大,逐渐变为水泡,变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隆起的结节,水泡可能演变为脓疱,最后形成痴块。
成年羊大多经10d左右而康复,但部分羊丘疹出现后逐渐融合化脓头部、口腔会阴甚至全身肿胀溃烂,致死率高。
3 黑山羊羊痘病的临床诊断羊只感染黑山羊羊痘病后,其咽喉部、支气管黏膜、肺部、前胃和第四胃黏膜均具有典型的痘疹,经对病羊进行病理诊断时,发现病羊肺部呈大理石样硬块结节,胃黏膜出现较为明显的糜烂和溃疡。
采取发病羊的皮肤痘疹和水疱等组织病料进行实验室检验,经病料制片,磷钨酸钠负染后电镜检查,见非普通形态的黑山羊羊痘病病毒,结合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可确诊。
4 黑山羊羊痘病的防治措施4.1 加强饲养管理黑山羊养殖与其它任何产业一样,养殖也应追求规模效益。
所以,无论是大规模养殖户还是个体养殖户,在黑山羊饲养时,都需要养殖人员根据羊对营养的需求。
牧草是黑山羊的主要食物,为山羊提供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优质牧草是山羊优质高效养殖的关键。
科学合理对饲料进行配比及供给,冬、春季节应适当补饲以抓膘保膘,养殖人员可利用山弯田、冬闲田、山坡地和经济林等轮种或套种黑麦草、饲用玉米和皇竹草等优质高产牧草。
羊痘诊断与治疗PPT
加强营养: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病羊的抵抗力和恢复能 力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羊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加强羊群的免疫接种,提高羊群的免疫力和抵 抗力
保持羊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加强羊群管理,避免过度拥挤 提供充足营养,提高羊只抵抗力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羊群免疫力
羊痘疫苗的研究进展 羊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羊痘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羊痘防控策略的研究进展
羊痘疫苗的研究进展
羊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羊痘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羊痘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疫苗研发:提高疫苗的效力和稳定性,降低副作用 诊断技术:开发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提高诊断效率 治疗方法: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 预防措施:研究羊痘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加强管理:加强羊群的管理, 防止羊群过度拥挤,保持良好 的卫生环境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羊的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用于预防继发感染 免疫增强剂:如干扰素、胸腺肽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局部治疗:如外用消毒剂、抗病毒软膏等,用于治疗皮肤病变
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羊舍进行消毒,使用高 效消毒剂
保持羊舍清洁,及时清理粪便 和污物
定期对羊群进行疫苗接种,提 高免疫力
加强羊群管理,避免羊群过度 拥挤和接触病原体
疫苗种类:羊痘疫苗、羊痘-羊瘟二联疫苗等 接种时间:羔羊出生后2-3周,成年羊每年接种一次 接种方法: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接种前确保羊只健康,接种后观察羊只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科研成果:羊痘疫苗的研发和 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羊痘是一种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
羊痘属于一种急性、?l热性的传染病。
不管是山羊还是绵阳,在感染了该种疾病之后其死亡率是十分高的,羊痘病毒可以存在于皮肤、脓疮及痂皮内或是鼻粘膜分泌物内,发病初期血液中可能也会存在毒素。
羊痘的发生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动物养殖产业不断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在羊养殖过程中做好羊痘病的防治工作十分的重要。
关键词:羊痘诊断治疗
在家畜痘病中,羊痘病是最为严重的一种,是羊饲养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病羊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形成特殊的痘疹。
该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且会影响羊只生长发育,还会导致母羊发生流产,造成羔羊死亡,还能够使人发生感染,严重危害养殖者的人身安全,还会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必须给予重视。
1 临床症状
羊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给养羊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绵羊痘的潜伏期为4~12天,平均为6~8天.病羊体温升高达41
℃~42℃,结膜、眼睑红肿,呼吸和脉搏加快,鼻流黏液,食欲丧失,弓背站立.痘疹多长于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先出现红斑,后变成丘疹再逐渐形成水疱,最后变成脓疱,脓疱破溃后,若无继发感染逐渐干燥,形成痂皮,经2~3周痊愈.发生在舌和齿龈的痘疹往往形成溃疡,有的咽喉、支气管,肺脏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发生痘疹时,病羊可因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败血症.有的病羊痘疹内出血,呈黑色痘.还有的病例痘疹发生化脓和坏疽。
形成深层溃疡,常为恶性经过,病死率高达20%~50%以上。
2 实际案例及症状
本县宫里村一户养殖户加有200只小尾寒羊,自2016年7月9日起,10只羔羊陆续发病。
开始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黏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温度升至41~42℃,未经救治全部死亡。
相继又有5只成年羊发病,开始病羊也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黏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温度升至41~42℃,在四肢内侧等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有红色斑疹,1~2d后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淡红色或灰白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结节在2~3d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水疱,继之发展成为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有的凹陷呈脐状。
2 剖检变化
剖检一只病死羔羊,除上述临床症状外,尸检呼吸道黏膜有痘疹、有出血性炎症,气管、支气管内充满混有血液的浓稠黏液,肺脏有干酪性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1]。
前胃和第四胃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圆形结节,单个或融合存在,有的形成糜烂或溃疡,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发炎、轻度水肿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确诊为羊痘。
3羊痘的治疗
3.1 隔离消毒处理
在对羊痘进行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疫情的检疫检测,发现疫情应该及时的上报给当地的动物防疫部门,同时做好疫区的封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扩散[2]。
对于患病羊,没有治疗价值的应该及时的进行捕杀,并对动物做好全面的消毒处理之后进行深埋处理。
同时,还要及时的对羊舍进行消毒和清理,将羊的粪便、垫料等污染物及时的清理出去。
对饮用水和相关设备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3.2 加强对羊痘的治疗
出现疫情之后,应该加强对病羊的处理和护理,保持羊舍正常的通风换气,特别是对于出疹期的病羊,应该加强保温,做好日常的饲喂工作,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病羊应在饲喂过程中应该采用流食饲喂,对于病羊口腔中有丘疹和疱疹的病羊可以使聚维酮碘溶液对羊的口腔进行冲洗,对病羊
每天用山东中抗的氧佛沙星注射液和合肥爱瑞特银黄提取物肌肉注射,都是每100斤注射10毫升,连续注射5天,同时用山东中抗的扶正解毒散饮水,每100克兑水800斤。
连用7天。
4 羊痘的预防
在饲养过程中,做好羊痘病的预防工作能够有效的防止羊痘病毒的传播和发展,在预防羊痘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严谨从疫区引进种羊如果一定要引进的话必须做好羊的产地检疫,对种羊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消毒,并做好对外来种羊引进的隔离观察,观察期至少保持在一个月以上,隔离过程中确认种羊健康之后才能将其混入羊群中[3];其次,在饲养过程中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在羊舍建设过程中,应该避开那些地势低洼的地区,让养殖场保持一个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同时在饲养过程中还要注重羊舍的保温工作,禁止到疫区放牧。
最后:做好免疫注射工作,对羊群进行检疫检查,在圈养过程中要做好羊群的免疫接种工作,可以为羊肌肉注射山羊痘活疫苗,一般注射一周之后,羊就会产生抗体了,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应该始终加强防疫意识,我们发现很多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不及时的注射疫苗或者注射过程中私自减少注射的量,导致了整体的防疫效果不佳,最终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张雪晴. 山羊痘病防控技术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5(12):180-180.
[2]刘俊伟,张海棠,王飞,等. 山羊痘病的临床诊断技术研究(摘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7):14861-14862.
[3]宝力德,敖尔根达来,金刚,等. 山羊痘病的防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 29(2):127-127.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