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
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降低食欲等,如利拉鲁肽、艾塞 那肽等。
其他辅助性治疗药物
降压药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需使用降 压药控制血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 拮抗剂(ARB)等。
抗血小板药
预防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如阿司匹 林等。
其对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02
详细介绍各种降糖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等,确
保患者能够正确使用药物。
增强患者的信心和自律性
03
鼓励患者坚持用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饮食调整和运动锻炼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1 2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 制总热量和糖分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联合用药时应遵循机制互补、 作用协同、减少不良反应的原 则。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血糖监测 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 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03
常用降糖药物介绍
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如格列 本脲、格列齐特等。
双胍类药物
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减少肝糖原的输出,如二甲双胍等 。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 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 ≥11.1mmol/L,且有糖尿病症状。同 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糖 。
02
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并 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综合考虑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 惯、运动情况等因素,制定合适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PPT演示课件
9. Somogyi现象,低血糖后反应性高 血糖,胰岛素用量不增反减。
◆外因
1. 精神因素:精神刺激后,PTF升高,T3T4升 高,肝糖输出增加,导致胰岛素用量增加。
2. 运动:下肢运动可促进胰岛素吸收,运动 促进糖利用。
3. 进食时间、数量及质量。 4. 药物:升高血糖: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
尿剂、苯妥英钠、烟酸、消炎痛、异烟肼。 降低血糖:乙醇、他巴唑、心得安、磺胺类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
• 高度个体化 • 开始胰岛素剂量为0.5-1U/公斤(体重)/天 • 每3-4天逐渐调整2-4单位,直到血糖滿意控制 注意:
1. 初始从小剂量开始,调整期间随时带含糖食品 2. 注意夜间低血糖,睡前加餐 3. 注意血糖高低, 波动大时,可考虑加用口服药 4. 运动前进餐,饮食、运动要定时定量 5. 感染胰岛素要加量,有胰岛素抵抗。 6. 进食少,适当减胰岛素量, 避免酮症酸中毒。 7. 应坚持蜜月期使用少量胰岛素。
• 314 名 患 者 为 对 照 组 : 常 规 胰 岛 素 治 疗 • 平 均 追 踪 3.4 年 (1.6 - 5.6 年 )
Malmberg K, et al.: BMJ, 1997
•30
DIGAMI 研 究
胰岛素强化治疗
• 使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率 下 降 28% (p=0.011)
•7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8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
指开始治疗控制有效一年以上,以后 发生控制失效达3个月以上
原因: - 肝葡萄糖输出 ( 26.1% ) -胰岛素抵抗 ( 17.3% ) - 细胞功能恶化 ( 12.6% ) - 原因不明 ( 44% )

《糖尿病口服药》课件

《糖尿病口服药》课件

低血糖
尤其在未按时进食 或进食过少时。
心血管事件
某些口服药可能增 加心血管疾病的风 险。
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
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 停药。
定期监测血糖
确保药物有效控制血 糖。
注意饮食和运动
与药物治疗共同配合 ,控制血糖水平。
避免饮酒
酒精可能影响血糖水 平,与口服药相互作 用。
关注其他健康问题
如肝肾功能不全、心 血管疾病等,可能需 要调整用药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老年人
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评估风险和利 弊。
肝肾功能减退,需谨慎用药,注意调 整剂量。
儿童和青少年
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注意生长 发育的影响。
04
糖尿病口服药的联合用药
与胰岛素的联合用药
胰岛素与口服药的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 用。
瑞格列奈
总结词
促进早期胰岛素分泌
详细描述
瑞格列奈是一种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与胰岛β 细胞膜上的KATP通道结合,促进早期胰岛素分泌,快速 降低血糖。
总结词
适用轻度及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
详细描述
瑞格列奈适用于轻度到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尤其适用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病人。
总结词
副作用较少且轻微
胰岛素与口服药的联合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病情严重程度 、年龄、体重等因素。
胰岛素与口服药的联合使用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剂量调整,以确保安全有效 。
与其他口服药的联合用药
糖尿病口服药可以与其他降糖 药、降压药、降脂药等联合使 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相 互作用和剂量调整,避免出现 不良反应和药物过量。

糖尿病降糖药物ppt课件

糖尿病降糖药物ppt课件
Cusi & DeFronzo, Diabetes Reviews, 6: 89, 1998
二甲双胍超越降糖的益处 全面控制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
二甲双胍剂量-疗效依赖性研究
最佳疗效2000mg/天,可降低HbA1c达2%
500 mg
1000 mg
1500 mg
2000 mg
2500 mg
HbA1C (%)
(p<0.001)
Garber AJ. Am J Med 1997; 102: 491-7
双胍类药物副作用
常见有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最严重:乳酸性酸中毒(每年10万人中约有3人发病) 多发于老年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要注意
应用二甲双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法用量
首剂:500mg Bid 随餐或餐后服用 逐渐加量至500mg Tid
磺脲类药物作用机理
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与B细胞膜上的SU受体结合,关闭K+通道,开启Ca++通道,细胞内Ca++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 外周作用 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 减轻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
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
磺脲类主要副作用为: 低血糖,体重增加,高胰岛素血症--- 低血糖发生往往不象胰岛素引起的那样容易早期察觉,且持续时间长 可能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有争论 认为磺脲类药物能关闭心肌细胞膜上ATP敏感的钾通道,妨碍心脏对缺血时的正常扩张反应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双 糖 酶
葡萄糖淀粉酶
多糖
单糖
寡糖或双糖
阿卡波糖
-
-
-
伏格列波糖
-
-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糖尿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 最佳服药时间为早餐时一次顿服,或餐 前或餐时服用,每日服用时间相对固定
.
11
文迪雅
.
12
五、胰岛素促泌剂(餐时血糖调 节剂)
• 代表药物 ①瑞格列奈(诺和龙)②那格列奈(唐 力)
• 最佳服药时间为餐时即刻口服,不进餐 不服药
.
13
唐力
.
14
谢谢大家!
.
15
.
3
瑞易宁
.
4
Hale Waihona Puke 糖适平.5亚莫利
.
6
二、双胍类
• 代表药物:
二甲双胍
格华止
• 最佳服药时间为餐后或餐中
.
7
二甲双胍
格华止
.
8
三、α--糖苷酶抑制剂
• 代表药物 拜糖平(阿卡波糖)
• 最佳服药时间为进餐前即刻或与第一口 饭嚼服
.
9
拜糖平
.
10
四、胰岛素增敏剂
• 代表药物 罗格列酮(文迪雅)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代表 药物外形、服法
.
1
口服降糖药分为五类:
• 磺脲类 • 双胍类 • α--糖苷酶抑制剂 • 胰岛素增敏剂 • 胰岛素促泌剂(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
.
2
一、磺脲类
• 代表药物 ①格列吡嗪(瑞易宁) ② 格列齐特 (达美康) ③格列喹酮(糖适平) ④ 格列美脲(亚莫利)
• 最佳服药时间为餐前30min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总结词
长期使用可能增加体重
详细描述
长期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影响患者的 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总结词
作用机制独特
详细描述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酰 脲受体结合,刺激胰腺更快地释放胰岛素。适用于2型糖尿 病,尤其是以空腹高血糖为主的患者。
总结词
口服降糖药
通过口服方式起效,包括促胰岛素分 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等。
02 口服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
总结词
促进胰岛素分泌
详细描述
磺脲类降糖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发挥降糖作 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轻度患 者。
总结词
低血糖风险
详细描述
由于磺脲类降糖药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可能导致低 血糖反应,尤其在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风险 增加。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 口服降糖药 • 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 • 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结合
01 糖尿病药物治疗概述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01
02
03
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水平 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 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 生。
关注不良反应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 在使用的药物。
其他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
SGLT2抑制剂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头痛、鼻咽炎等副 作用。
可能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低血糖等副 作用。

(医学课件)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PPT演示课件

19
.
19
20
.
磺脲类—不良反应
21
.
21
磺脲类药物的选择
1. 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宜选用主要经胆道排泄的药物—格列 喹酮 2. 老年人宜选用作用温和的降糖药如糖适平、达美康 3. 依从性差的患者,建议选用每天服用一次的磺脲类
4. 对一般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可换用最新第三代磺脲类的格列
6
.
6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 磺脲类
促胰岛素分泌剂
• 格列奈类 • DPP-4抑制剂
• 双胍类
非促胰岛素分泌剂
• 噻唑烷二酮类 • α -糖苷酶抑制剂
7
.
7
口服降糖药体内主要的作用靶点
DPP-4抑制剂 肠促胰岛素 GLP-1 胰腺 肌肉,肝脏
胰岛素分泌 葡萄糖摄取 胰高糖素 葡萄糖生成
磺脲类
二甲双胍 肝脏
二甲双胍不增加体重,是肥胖或超重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二甲双胍有助于血糖控制,减少糖尿病(1型或2型)患者的胰岛素用量 防止IGT发展为糖尿病 二甲双胍不适用于线粒体糖尿病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2013. 11
11
.
11
胰岛素增敏剂-- 双胍类
常用药物
①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但对正常人的 空腹血糖无影响 ②适于肥胖者、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无急性并发 症患者
GLP-1受体
胰岛素颗粒
胰岛β细胞
18 Gromada J, et al. Pflugers Arch – Eur J Physiol. 1998;435:583-594; MacDonald PE, et al. Diabetes. 2002;51:S434-S442. .

2024版糖尿病药物ppt课件

2024版糖尿病药物ppt课件
重要性
预防糖尿病对于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 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也能有效控制 病情,避免病情恶化。
02 糖尿病药物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综合评估患者病情
包括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并发症等。
考虑患者个体差异
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
根据患者情况,设定合理的血糖控制 目标。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 境因素和自身免疫等。其中,1型糖尿 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导致,2型糖尿病则 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 高血脂、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和家 族遗传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 现视力模糊、感染易发、伤口愈合缓慢等非特异性症状。
诊断依据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检测结果。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 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此外,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 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糖尿病药物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概述 • 糖尿病药物治疗原则 • 口服降糖药物介绍 • 胰岛素治疗及应用技巧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支持
01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 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糖尿病 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糖尿病药物治疗》ppt课件

合理用药建议与指导
06
医生处方行为规范化培训
糖尿病药物治疗原则掌握
01
医生应熟悉各类降糖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及用药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药
物治疗方案。
规范处方书写
03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详细注明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疗程
等信息,便于患者理解和执行。
临床应用
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尤其 是新诊断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 者。常用药物包括格列本脲、格列吡 嗪等。
双胍类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双胍类药物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 减少肝糖输出,同时增加外周组 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 血糖水平。
临床应用
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尤 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 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等。
《糖尿病药物治疗》 ppt课件
目 录
• 糖尿病概述 • 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 • 口服降糖药物介绍 • 注射类降糖药物介绍 • 药物副作用与安全性评估 • 合理用药建议与指导
糖尿病概述
0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 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于胰岛素分 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 兼有引起。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以及视力模糊、皮肤瘙痒、感染易发等非典型症状。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或随机血糖的检测 结果。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家族史等信息进行综合 判断。
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
02
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

糖尿病口服药物PPT演示课件

糖尿病口服药物PPT演示课件
➢ 国内推荐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2000mg,国外 常用至每日2550mg(850mg,每日三次)、 最大剂量每日3000mg。
24
二甲双胍禁忌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岛素治疗; ➢ 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肾功能不全、慢性严重肺部
疾病、心力衰竭、贫血、缺氧、酗酒;感染、手术等 应激情况。 ➢ 妊娠期妇女;年龄>65岁;进食过少的患者。 ➢ 有乳酸酸中毒史,明显的视网膜病。 ➢ 由于抑制线粒体的氧化还原能力,二甲双胍不适用于 线粒体糖尿病患者。
30
用法及用量
❖ 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可减少副作用。 ❖ 开始剂量25mg,每天一到二次,2-4周增加25mg,
直至血糖良好控制或到最大剂量。 ❖ 一般最大剂量每天为300毫克。 ❖ 必须与第一口饭同时嚼碎服下。
31
副作用
❖ 常见腹胀不适、腹泻、胃肠排气增多等胃肠道副反应, 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大多二周后缓解,极少 部患者出现可逆性肝功能异常
34
TZDs是80年代初研制 环格列酮(Ciglitazone) 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RG)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 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
统称噻唑烷二酮类,或称格列酮类 (G1itazones)
35
作用机制
降糖作用 :作用于肌肉、脂肪组织的核受体-过氧化物 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后,增加众多影响糖 代谢的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增加胰 岛素的作用。
7
磺脲类药物使用方法
➢ 适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非肥胖者首选 ➢ 小剂量起步 ➢ 餐前服用(餐前半小时) ➢ 剂量随血糖变化调整 ➢ 可与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降糖药分类
❖双胍类 ❖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 ❖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
格列奈类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 ) ❖那格列奈(唐力® )
格列奈类作用机制
瑞格列奈 (36 kD)
那格列奈
Kir 6.2
去极化
磺脲类药物受体
磺脲类药物受体
ATP
糖尿病治疗
❖ 糖尿病治疗概论
❖ 口服药治疗 ❖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及治疗路径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特点 胰岛素治疗方法 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
❖ 糖尿病治疗概论 ❖ 口服药治疗 ❖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及治疗路经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特点 胰岛素治疗方法 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
糖尿病治疗的综合策略
其他作用
减少肥胖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降低体重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乳酸性酸中毒(罕见)
二甲双胍不良反应
➢ 消化道反应 ▪ 金属味、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 乳酸性酸中毒 ▪ 多发生于老年人、缺氧、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30%存在叶酸和维生素B12 吸收不良
作用特点:
•吸收快、起效快和作用时间短
– 需在餐前即刻服用 – 低血糖的风险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 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磺脲类除外)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
口服降糖药分类
❖双胍类 ❖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 ❖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
朱禧星. 现代糖尿病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195.
磺脲类药物失效
原发性失效 :
约10%的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磺脲类药物 治疗时,血糖不能控制
继发性失效:
有些患者在初始治疗时反应良好,但经过数月 或数年后疗效减弱或消失
杨文英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4;20(4):附录.
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口服降糖药分类
❖双胍类 ❖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 ❖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
磺脲类药物的通用名及商品名
❖ 格列本脲(优降糖) ❖ 格列齐特(达美康) ❖ 格列吡嗪(美吡哒、瑞易宁为控释片) ❖ 格列喹酮(糖适平) ❖ 格列美脲(亚莫力、万苏平)
葡萄糖
糖原 葡萄糖 糖酵解
葡萄糖摄取(肌肉)
淀粉
葡萄糖吸收(肠道)
作用机理包括: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作用特点
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
作用机制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降糖效力 低血糖风险
HbA1c下降1%-2%
单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 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 生的危险性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及治疗路经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特点 胰岛素治疗方法 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口服降糖药分类
❖二甲双胍 ❖磺脲类促泌剂 ❖非磺脲类促泌剂--格列奈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 ❖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
糖异生
MTF
糖原分解
葡萄糖产生(肝脏)
葡萄糖
MTF
MTF
血糖
MTF
格列格奈列类美与磺脲脲(类6药5物k一D样)均通过关闭K+-ATP通道起作用 格不列同•之本与处脲β为细(:胞1结40合的kD部)位不同
•瑞格列奈不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颗粒的出胞
格列奈类作用特点
作用机制 降糖效力
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 HbA1c下降0.3%-1.5%
低血糖风险 其他作用
增加 体重增加
2013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
胰岛素 敏感性
30%
50%
70% 100%
胰岛素 分泌 50%
70% -100%
150% 100%
2型 糖尿病
糖耐量低减
出现胰岛 素抵抗
正常糖代谢
大血管病变 50% 40% 10%
Leslie RDG等,《糖尿病发病的分子机制》第22章,131~156页,1997)
磺脲类促泌剂
β细胞生成胰岛素 并储存在分泌小体中
电压门控钙通道
葡萄糖转运子
GGGGGGGGGGG GGG
作用机理包括: •刺激胰岛β细胞
分泌胰岛素 •增加体内胰岛素
水平
G GG
Ca
++
丙酮酸
Ca++
ATP
ADP
K
+
S R
XN
K+通道
K+
K+通道阻断──细胞膜建立极性
磺脲类作用特点
作用机制 降糖效力 低血糖风险 其他作用
•能降低HbA1C0.5%-0.8% •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餐后血糖升高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单独使用不发生低血糖
• 若出现低血糖,必须使用葡萄糖、牛奶或蜂蜜纠正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 阿卡波糖(拜糖苹® 、卡博平® ) ❖ 伏格列波糖(倍欣® ) ❖ 米格列醇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制
葡萄糖淀粉酶
-
多糖
-
寡糖或双糖
-
阿卡波糖 -
双 -- 伏





单糖

➢ 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讨论稿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特点
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2
二甲双胍使用注意事项
➢ 禁忌症
- 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5mg/dl,女性>1.4mg/dl或 肾小球滤过率<45ml·min-1) - 肝功能不全 - 严重感染 - 缺氧 - 接受大手术的患者
➢ 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
用药原则 1
Beta细胞功能
生活方式干预 口服降糖药物( 单用或联合)
诊断
基础胰岛素 或 预混胰岛素
每日二次胰岛素 基础-餐时 胰岛素
时间 (年)
随着β细胞功能减退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用药原则 2
糖化血红蛋白 <7.0%+
平衡无收体重益增和加风+ 险无(轻低度血或糖重度)
❖ 糖尿病治疗概论 ❖ 口服药治疗 ❖ 胰岛素治疗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HbA1c下降1%-2% 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是在老年患者和肝、
肾功能不全者
增加体重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
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磺脲类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 老年人慎用,个体差异较大
• 体重增加(高胰岛素血症) • 5%的胃肠道反应 • 皮肤瘙痒、斑丘疹 • 少数血液学反应,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