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后”青年调查:80后生存压力最大

合集下载

对809000三代人生活状态的分析

对809000三代人生活状态的分析

对809000三代人生活状态的分析
80后: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80后们,在向着四十不惑的方向迈进的路上,已经为社会发展贡献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很多人也已经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

90后:也许在很多长辈的心目中,90后还都是孩子呢,但其实第一批90后已经30+了,三十而立,在社会上,这批90后已经成为很多团队里的中坚力量;在家庭中,很多人也都已经为人父母奉献家庭了。

00后:而最早一批的00后们作为社会的新鲜理想也开始要踏入社会,为社会·为家庭·为自己实现价值了。

俗话说:三年一小沟,五年一大沟,十年一鸿沟。

由于年龄、阅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80后,90后和00后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

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

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篇一:腾讯报告:XX年中国90后青年用户调查报告(50页PPT完整下载)报告目录:1 自我意识膨胀下的个性化成长2 娱乐至上的一代3 充满表达欲望,情感需求强烈4 追求平等独立,有责任感和正义感5 爱创新,也爱创业6 孤独与集体孤独7 理性务实,有规划8 报告附录8.1 报告调查样本情况8.1.1 网络问卷样本情况8.1.2 深度访谈样本情况8.2 报告研究界定8.2.1 问卷目标调研人群界定8.2.2 报告中涉及的地域界定8.3 报告术语当代中国的“90后”是社会中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群体。

他们喜欢变化、个性自我,他们不囿于成规、讨厌被约束,他们成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快速变迁的中国。

你会给90后贴上什么标签无论是贬低还是夸赞,为青年人随意贴上集体化的标签恐怕太过武断。

自我意识膨胀下的个性化成长在自我意识的膨胀下,我们无法用单一的方式去评价鲜活生动的90后。

与70、80后对比,90后具有鲜活的个性;与同龄人相比,每个个体又有差异化。

每个90后都有个体独立、鲜明的个性。

杨同学(17岁北京高中生):我确实是比较自我的人,很讨厌被父母、老师约束着,我感觉他们说的又不一定都对,不能要求我们去接受,而是说服我们去接受才对,我们也是有自己想法的。

? 余同学(18岁厦门大学生):我感觉“自我”这个评价放在我身上是没错的,我比较喜欢自己决定事情。

不管是高中文理分科还是高考选专业,我都是坚持自己的兴趣,我自己的路当然要自己来选择。

77.3%的90后在日常购物时会注重自己是否喜欢,这也是该群体“自我”的群体性格的体现。

篇二:90后调研报告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经济独立意识欠缺中国首份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研报告最近出炉。

这份报告表明:90后大学生,既不像社会上炒作的那样娇惯自私、不可理喻,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独性十足、难以接触。

他们经济上富裕,关心天下大事,兴趣爱好广泛,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责任观念比较明确。

80后比90后更累

80后比90后更累

80后比90后更累在当今社会,80后和90后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力群体。

他们承担着家庭、工作、社会等多重责任,生活压力不容小觑。

虽然80后和90后都属于年轻人群体,但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压力却有所不同。

在某种程度上,80后比90后更累。

首先,80后面临着更多的家庭责任。

相较于90后,80后在成年后更早步入家庭生活,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80后往往在30岁之前已婚生子,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

他们需要兼顾孩子的教育、工作的事业以及父母的养老问题,负担较为沉重。

而90后通常在30岁左右才步入家庭生活,相对来说更能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

其次,80后承受着更大的工作压力。

由于80后进入职场的时间更早,他们往往在30岁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职业上承担的责任也更大。

80后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竞争和挑战,承受更多的工作压力。

与此同时,90后虽然年轻有活力,但由于经验不足,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职场环境和提升自己,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小。

此外,80后还需要应对更多的经济压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价飞涨,房价高企,80后需要支付更多的房贷、子女教育费用以及家庭的开支,经济负担较为沉重。

相比之下,90后可能在经济条件上有较多的优势,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和个人发展,相对来说不需要承担太多家庭经济责任。

综上所述,80后比90后更累这一结论并非草率之谈。

家庭、工作、经济等多重压力让80后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挑战,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也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然而,正是这样的挑战和压力,让80后变得更加成熟坚强,在面对问题时更加从容自信。

虽然80后比90后更累,但他们也在不断奋斗和努力中,书写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篇章。

后8090后青年员工心理特点浅析

后8090后青年员工心理特点浅析
乐于尝试,挑战自我(极限运动的先锋) 关注一切媒体舆论(报刊,杂志,电视,网络……) 通吃物质和精神快餐(漫画,杂志,网络;肯德基,麦 当劳……)
一度迷恋某种事物(因此多才多艺的不少)
饮食,睡眠无规律(习惯)
2013-7-31
9
4.后80、90后的四大人格特点
自我为中心
追求快乐前卫 平等/尊严
社会对他们的称号
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当代职场主力军 最有生产力的人才 草莓的一代
1.后80、90后员工们想要什么?
请选择排序: 工作方面 1、好工资 2、工作保障 3、晋升更高职位 4、良好的工作环境 5、有意思的工作 6、管理忠诚 7、公平的纪律 8、个人职业发展前途 9、评价 10、个人参与感
8090一切围绕着自我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个性张扬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梦想多元化自尊心强对批评有强烈的抵抗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语不惊人誓不休较缺乏感恩意识快乐是人生观的重要部分追求物质享受追求感官刺激消费和网络追求情感爱情享受追求审美创新等精神享受喜爱友善的人际互动喜爱平等自由的沟通维权意识浓厚从心里藐视权利和权威叛逆感厌恶传统的说教方式敏感情绪反应强度大情绪易波动孤独感觉心灵和精神无人理解面对压力和挫折心理承受韧性较弱1离职率较高2学习需求较高3自我追求更高4目标定位过高5工资待遇要求高6职业定位模糊7敬业度较低8忠诚度较低9责任心较弱10抗压性较差11缺乏团队精神80809090一认为工作的意义不同一认为工作的意义不同以前的员工
(3)力量型
优点:善于管理、主动积极 率、支配地位
担心:被驱动、强迫 动机:获胜、成功
力量型的员工沟通和管理
•承认他们是天生的领导者 •表示支持他们的意愿和目标 •坚持双向沟通 •要具有训练有素、高效率的素质 •方案分析简洁明确,便于选择 •开门见山、直切主题 •重结果与机会、不要拘泥于过程与形式

挑战杯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挑战杯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挑战杯社会调查报告范文摘要:我们对社会上存在的一批特殊人群—80后的生存状况,特别是做了调查。

经调查,我们了解到80后在工作、住房等方面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

在对80后生存状况有了深刻了解之后,我们从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以及他相关方面对所调查的现象做了细致的分析。

并在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对80后所面临的困境有所帮助。

让80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力量。

同时解决社会上的一大难题,促进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

关键词:80后、生活条件、住房条件、生活压力、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关注、困境、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稳定与繁荣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吃、穿、住、行一直都是关乎民生的社会重大问题。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

而伴随中国经济一起成长起来的还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就是80后青年。

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然而面临着中国经济巨大的变革,他们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今80后一代也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他们的住房问题就突显了出来,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80后来说,过高的房价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由此就引发了如啃老、丁克、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会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

因此,本课题就针对河南郑州、洛阳、开封、驻马店这四个城市的80后的居住现状进行调查,通过了解80后住房的相关情况,进而了解其生存及心理状况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一、城市高房价背景下研究80后生存状态的意义(一)80后的特殊性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此后,一批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的“独生子女”相继诞生。

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30年时,最小的“80后”青年群体也进入了18岁的成年期,这意味着“80后”青年群体已经进入了整个社会。

80后目前面临的五大生存困惑

80后目前面临的五大生存困惑

80后目前面临的五大生存困惑观点05-05 08:3980后虽然现在都在三十而立的年龄段,人生也刚开始扬起风帆,然而,人生经历的困惑已经不少,让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充分体会到了生存的不易。

一、生存远比文凭重要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要这样的黄金屋还是需要自己先期投入大量的黄金去刻苦读书,结果,钱花了不少,大量的真金白银丢进了书本,毕业后却猛然醒悟书中哪有什么黄金屋?所谓的黄金屋其实就是高悬着的苹果,需要你努力才能拿到。

你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拿到苹果的梯子或者其它工具,因此,生存技能的学习远比高学历文凭重要。

二、考试成了家常便饭80后的群体虽然竞争激烈,遇到的任何事情似乎都必须经过考试才能决定胜负去留,因此,应试能力也就成为了80后特别的人生经历。

上幼稚园要经过考试,上小学时要经过考试,升中学时要经过考试,上高中时要经过考试,高考那就不用说了,然后,大学毕业找工作时仍然需要各种各样的考试,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每时每刻的考核考试仍然是没完没了。

三、机缘总是巧合挫折虽说一生考试无数,可即便如此也不一定能够心想事成,比如千军万马中好不容易挤进了大学的独木桥,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也拿到了毕业文凭,然而,面临着全球突然出现的金融危机,学习成绩再优秀也根本就没有用。

找工作的那份辛苦,那份饱受打击的自尊,那种不得不奔波于人才市场的劳累,是那些享受国家包分配或者是有个好爸爸的人根本无法体验的。

四、结婚成本望而生畏到了适婚的年龄自然会想到成家的问题,然而,每个月微薄的只够糊口的薪水,怎么支撑得起高起的房价?而开明的女方的父母对男孩惟一的要求也只剩下了有一个完全能够属于自己产权的栖身之处了,居无定所,让自己的女儿生活在漂泊之中是任何一位父母都无法承受的心理底线。

因此,要让那些大学毕业后三、五年内就具备结婚条件的人走进结婚礼堂,没有一个富裕的家景支撑,绝大多数只能是梦想罢了,因此,这个社会才会突然产生了那么多的剩男剩女们。

五、哺养孩子力不从心80后自己都生存不易,还要再养活自己的孩子,那真的是一份非常沉重的压力,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怎么敢生孩子?有谁理解80后群体的生存压力?每个月微薄的薪水既要归还房贷,又要支付昂贵的生活费用,哪怕是省吃俭用最终仍然会是捉襟见肘,如果没有父母在经济上、精神上和劳力上的支援,谁敢生下会烧掉大量金钱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女孩,刚找到工作不久,而刚工作就生孩子还不被老板辞退面临再次的失业?和所有的人一样,每个年代的人都会遇到自己年代特有的艰难困苦,会遇到他们那个时代赐予的必不可少的生活困苦,会遇到他们那个年代所必须经历的无法回避的生存矛盾。

钱理群:我和六代青年的交往(中)

钱理群:我和六代青年的交往(中)

钱理群:我和六代青年的交往(中)作者:来源:《北广人物》2017年第30期钱理群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研究,是鲁迅、周作人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方面的专家。

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等。

本文摘自他最新出版的《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1978年,我考上了北大研究生,离开了这批患难与共的朋友。

但我们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直到今天。

这本身就构成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到了北大,闭门读了七年书,直到1985年,正式开课,讲《我的鲁迅观》(在此之前,曾代一位老师给81级学生讲过现代文学史),接触到的就是“60、70后”的青年了。

“60、70后”两代青年,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文革”经验与记忆,因此和80年代的启蒙主义思潮有着先天的契合。

我在《我与北大》一文中,谈过80年代我和“60、70后”青年一起读鲁迅的一些情况,那种情况,在以后的时代里,是很难重现的。

而我又再一次地陷入到了与“40、50后”两代青年交往时,同样的矛盾心境中:既理所当然地要站在学生一边,又为他们可能付出的代价而担忧,更为自己无力和学生一起承担后果而痛苦和自责。

实话讲,我与青年交往中的有罪感,是延续至今的。

因为我总觉得,我们成年人没有把事情搞好,却要让本应该只是学习的青年学生来担负责任,付出代价,这过于残酷,我们成年人更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2002年退休以前,我在北大的最后一批学生,是80年代上半期,也即1980-1983年出生的,因此我也就有了接触到“80后”的机会。

但我真正关注与思考这一代人,却是在退休以后。

记得是2006年,我应邀到北大演讲,题目就是《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

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话题,原因是我看到了《中国青年报》的一个“青年调查”,其中有两点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报告透露,我国“80后”有将近两亿人,而且他们将要或者已经开始接班,这就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了。

二是谈到围绕如何看待这一代人,社会的评价与“80后”的自我评价出现了巨大的反差。

现今社会,年轻人压力都大,压力大是过劳死的主要原因

现今社会,年轻人压力都大,压力大是过劳死的主要原因

现今社会,年轻人压力都大,压力大是过劳死的主要原因我看到了一份关于白领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

调查共收到问卷2600份。

90%的被调查者是20-40岁的白领工人。

调查结果并不乐观。

统计结果表明,不到5%的白领认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状况不到5%,而95%的受访者有或多或少的“亚健康”症状。

79%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不愿与人接触、沟通、讽刺和可疑的人。

也有一些这样的调查,虽然统计数据是不同的,但他们仍然反映了一些现象,表明他们生活不健康和不愉快。

美国参加学术会议时,一个离开大陆十年的中年男子。

当我问他有关他的工作时,他说:“比鸡早起床,晚睡比狗,比牛多,比人挣得少。

”我说,我好像是在家里听到的。

然而,国内版本的最后一句话是“吃得比猪还差”。

中年人也说:“来到美国,生存比发展更重要,谨慎比大胆更重要,金钱比名誉更重要,现金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这些话似乎很可笑,但它们确实反映了中国一些精英人物的生存。

根据调查,中国的精英们每天工作大约14小时。

他们投身于自己的事业,同时又为自己的辉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我们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经久不息地翻开咸鱼,难免有十多年的岁月,皱纹和沧桑。

太难了!一般来说,工作压力太大,这种压力往往是由自己决定的。

这就是劳累过度的原因。

”再者,走到最后,后退一步。

“你为什么不退后一步呢?”你必须写得像胡适先生写的一首诗:“在你做之前,你必须一路走下去。

”钱可以赚,多少钱就够了?你的事业不是你的。

你不能离开地球。

许多人,特别是成功人士,或“准”成功人士,都有成功的高动力,总是想:“我必须成功”和“我必须出名”。

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加压”本身。

“减压”的方法正是:“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和“我在追求音乐”。

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调查报告

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调查报告

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调查报告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现代社会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何应付这些压力,保持个体的情绪健康,更好地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挑战,是一个现代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问题。

我国中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

而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要比初中生大,这是因为高中毕业面临的升学和择业更为迫切。

在现实生活中,由生活事件所形成的生活压力不止一桩。

而且,因每个人遭遇不同,有幸与不幸;有的人因上进不成而有生活压力,有的人因健康不佳而有生活压力,有的人因夫妻不和而有生活压力,也有的人因子女不肖而有生活压力。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心理学家们研究生活压力时,企图分析构成生活压力的来源,藉以了解一般人在不同生活层面上有那些生活事件,会构成他的生活压力。

以先三方面是一般公认生活压力的来源:1、生活改变:为生活事件所形成的生活压力,都会给人以紧张的甚至痛苦的负面情绪经验。

故而生活改变一事所指者,也多半指生活事件之带给人们负面情绪的事件而言。

2、生活琐事:谓生活琐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且无从逃避的小事件。

此等琐碎事件,虽在性质上每件事的严重性均不足危害于人,但日积月累的结果,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心理学家调查分析,在日常活动中成为生活压力的琐碎事件可归类为以下六个方面1)家用支出方面(2)工作职业方面(3)身心健康方面(4)时间分配方面 5)生活环境方面上述两类生活压力来源,在性质上均属于人与事或人与人关系的外在因素。

除此之外,属于个人内在心理上的困难,也是形成人生活压力的重要原因。

在生活压力的心理因素方面,挫折与冲突是其中最重要的二项。

2019年挑战杯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2019年挑战杯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挑战杯社会调查报告范文摘要:我们对社会上存在的一批特殊人群—80后的生存状况,特别是做了调查。

经调查,我们了解到80后在工作、住房等方面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

在对80后生存状况有了深刻了解之后,我们从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以及他相关方面对所调查的现象做了细致的分析。

并在分析之后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对80后所面临的困境有所帮助。

让80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力量。

同时解决社会上的一大难题,促进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

关键词:80后、生存状况、住房状况、生存压力、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关注、困境、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安定、繁荣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吃、穿、住、行一直都是关乎民生的社会重大问题。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房地产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已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经济能力。

而伴随中国经济一起成长起来的还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就是80后青年。

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镜子,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然而面临着中国经济巨大的变革,他们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如今80后一代也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他们的住房问题就突显了出来,特别是对于刚刚步入社会不久的80后来说,过高的房价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还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由此就引发了如啃老、丁克、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会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

因此,本课题就针对河南郑州、洛阳、开封、驻马店这四个城市的80后的居住现状进行调查,通过了解80后住房的相关情况,进而了解其生存及心理状况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一、研究城市“高房价”背景下80后生存现状的意义(一)80后的特殊性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此后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批“独生子女”相继诞生。

而当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第30个年头时,最小的一批“80后”青年也进入了18岁的成人期,这意味着“80后”青年群体整体步入社会。

70、80、90后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

70、80、90后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

70、80和90后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自从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80后这个词之后,这个词迅速在大众媒体上传播开,并发明了70后、90后和00后,今年是2010年,又是一个新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群有不同的特点,这群人明显带着这个年龄阶段自由的特征在活动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1、家庭角色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相比70后来说,80后无论是在收入方面,还是消费决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2、生活态度的差异3、三代人的金钱观结论:基本上符合70后努力赚钱,80后精明花钱,90后省不下钱的状态。

4、三代人的休闲观结论:70后泡电视,80后爱唱K,90后痴迷与网游70后:奋斗的一代特征1: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行为做事方面比较独立、自信。

特征2:他们逐渐成为一家之主,可能上有老,下有小,负担比较重,消费谨慎。

特征3:这一代人的家庭观念比较强,为人父为人母的他们非常注重家庭。

特征4:随着责任负担的加大,和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健康逐渐关注。

80后:懂得享受的一代特征1:自信、有承担风险的勇气,懂得把握时机特征2:懂得享受,注重生活品质特征3:追求时髦,注重他人认同特征4:时代潮流的领跑者特征5:意见领袖90后:自我的一代特征1:充满向往,思维开放,涉猎广泛特征2:喜欢尝试,追求刺激特征3:快生活特征4:矛盾、自我膨胀、急需他人认可,却缺乏自主能力,学会团体特征5:对消费有极高的要求,喜欢用高科技来武装自己特征6:热爱广告,喜欢有广告的产品《陈亮营销咨询仓库》是陈亮营销咨询团队专门为企业家客户,学员,倾力打造的内部资源库,那里囤积着大量的营销最前沿案例、思维创新的策略和观点。

同时,那里也是了解陈亮营销咨询团队最新的、服务、平台和动态,以及免费得到实用资讯分享唯一途径。

举报。

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的无奈

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的无奈

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的无奈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这几代人群各自经历了不同的
时代和社会背景,因此在生活中也有着各自的无奈之处。

首先,90后一代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
享受着互联网的便利,但也面临着竞争激烈和压力山大的社会环境。

在求职选择和职业发展上,他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和焦虑,因为面对的
选项太多而缺乏明确的方向。

而80后则在改革初期成长起来,经历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快速发展。

他们可能面临着房价高涨和生活压力增大的问题,需要在城市中奋斗
拼搏,为了生计和家庭付出更多的努力。

与此同时,70后是经历过社会主义时代的一代人,他们在改革开放
后逐渐适应了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但也面临着人事年老和身体健康状
况下滑的问题,需要面对退休和子女教育等新的挑战。

60后则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见证了国家的巨大变化和发展,
但可能会感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速度过快,让他们无法适应和
跟上步伐,因而产生一种无奈的情绪。

最后,50后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代人,他们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承载着改革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但也在老龄化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感到
孤独和无助,需要面对亲情和人际关系带来的挑战。

无论是90后、80后、70后、60后还是50后,每一代人都有着自
己的无奈和困难,但也在这种无奈中逐渐成长、逐渐坚强,为社会发
展和民族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愿每一代人都能够在无奈中找到勇气和希望,不断前行,创造美好的未来。

80后90后谁将更多影响中国未来

80后90后谁将更多影响中国未来

80后90后谁将更多影响中国未来年,以北京奥运会青年志愿者为代表的“80后”,令外国媒体惊呼中国出现“鸟巢一代”。

年也是“90后”成人的元年。

出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这两代独生子女,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对于我们的社会更是有着巨大的标本意义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不久前完成了《“90后”文化检测零点报告》。

对“90后”的特征进展了概括,提出了拟成人化、松圈主义、激情体验、一心多用等特点。

零点董事长袁岳认为,中国的“90后”是比“80后”更有特色的一代,也将比“80后”更容易与其他各代兼容。

“80后”和“90后”谁将影响未来社会?以他们为主力军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将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80后”爱说“90后”太功利、太虚伪,“90后”会说“80后”太幼稚、不成熟记者:关于“80后”和“90后”,你之前做了一些公开阐述。

我们把你的观点传给身边的“80后”看,他们第一反响就是“又来给我们贴标签了”。

袁岳:其实,他们在乎的是被贴负面的标签。

对于“80后”来说,人们给负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不适应。

“80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的“独”,就是感觉自己不被理解。

他们特别容易反弹,父母一说什么,他们马上说“你们都过时了,根本不懂状况”。

父母和“80后”小孩交往时也有自卑,因为上一代的管教经历和沟通模式统统无效,让“80后”的父母不知道怎么应对。

记者:“90后”不是这样吗?袁岳:“90后”和“80后”不一样。

“90后”是独生子女的第二代,他们的父母是“60后”,而“60后”是改革开放受益最多的一代,是知识信息都比较开放的一代。

他们看了“80后”的成长过程,对独生子女有很多见识和经历,和孩子的沟通能力大大提高。

这样,对“90后”来说,虽然同样缺少小伙伴,但和父母沟通多,从小变得比较大人。

“90后”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社会关系上的“松圈主义”。

他们不是集体主义者,也不是个人主义者,知道有圈子跟大家保持关系很重要,也很会组建圈子,因为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但是他们绝不想天天过有组织的生活。

拿什么拯救你,苦难深重的70后80后

拿什么拯救你,苦难深重的70后80后

说起来,70后和80后是大不相同的两代人。

一般的观点认为,70后是最后一代尚有历史传统的中国人,80后则是第一代真正有现代思想的中国人。

对于70后和80后的差别,我曾经写过多篇文章了,以后还要写的,本文里就不想展开说得太多了。

但不管怎么说,在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生活里,70后与80后是生存状态最差、苦难深重的两代人。

这大概是他们主要的共同点了。

当前的70后和80后,都是三四十岁或二三十岁的人,是人生的主要阶段,是干事业的“黄金时期”(换一句话说,就是一个人主要的做事的时期,是社会上主要的做事的人),是社会的主劳力,是占人口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是已经结婚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挑起全家重担的家庭骨干,是起早贪黑、废寝忘食,日夜勤勉、上下奔波,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想着如何提高收入、改善处境,没有晚上、周末、假日、休息的“讨生活者”、“夹缝中求生存者”,是被房子、车子、票子、位子、老子、妻子、孩子“N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总感到自己入不敷出、黔驴技穷的“苦难一族”,是在没完没了的应酬、“人比人气死人”的攀比、明里暗里的争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爬升当中过早伤了身体、坏了情感、愁了心绪、白了头发的“可怜亦可恶分子”。

70后与80后的些微差别是:前者也许买了房子,可是每个月还房贷非常吃紧,只好尽量节省各种日常开支;后者也许还没买房,可是房租实在高得离谱,还得屡屡搬家,有限的银行存款不知何年才够买房的首付还有装修。

前者也许买了车子,可是天天堵在路上,很窝心,而且养车也不容易;后者也许还没买车,可是上班、下班挤公交车、地铁,那也是够艰辛的。

前者也许生了孩子,可孩子的生活费、上学费、培训费……那都是天文数字;后者也许还没生孩子,可一想到生个孩子的费用这么高便感到害怕,都在犹豫是否要当“丁克族”,但来自双方父母的催促又不得不考虑。

至少从现在来看,70后与80后确实远不如60后和90后幸福。

前者是真正的成功人士、各行各业的高层和权贵,他们趁着改革开放的第一拨大潮而上,已经积累了丰厚的财富,正是惬意享受的时候,而且孩子已自立、房子无贷款,没有什么经济压力;后者年纪还小,或还在校园里或刚走出校园,没有成家立业,靠着父母的养育和庇护,无忧无虑,优哉游哉。

都市青少年生态文明论文

都市青少年生态文明论文

都市青少年生态文明论文一、都市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的现状(一)生态安全的脆弱性、风险性和重要性已被认识就生态脆弱性而言,受访青少年中76.2%的意识到了自然平衡的易损性;86.9%的对“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有清醒认知;75.2%的反对“自然界的修复能力足够强,完全可以应付工业社会的冲击”这类观点。

而就生态风险而言,86%的认为人类目前正在滥用、破坏环境;38.5%的感到在过去一年里上海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了;且有超过半数的担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上海可能会出现新的生态事件,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空气污染风险(71.8%)和水污染风险(21.9%)。

就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言,76.8%的受访青少年认为生态安全与自身密切相关,并普遍感到环境污染、突发性生态危机事件等已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且会在整体上影响上海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77.4%)。

(二)生态价值观介于传统思维和生态取向之间生态价值观的本质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强调优先发展经济等观念的反思,强调将实践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的有机整体中。

调研发现,上海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认同度均值为78.75分(最低分0分,最高分100分),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他们对人类在自然界中地位和能力的警醒与反思已相当深刻:受访青少年中88.9%的对自然界万物具有平等的生存权表示认同,85.5%的赞同人类行为受自然规律支配。

但是,当被问及人类是否可以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改变自然时,持环境整体主义的青少年下降至55%,持人类中心主义的升至27.8%。

特别是被问及自然资源是否有限时,仅有46.9%的受访青少年看到了地球空间和资源的有限性,而32.3%的则认为“人类只要知道如何开发,自然资源就是充足的”。

可见,上海青少年的价值观中已经认识到了要“优先保护环境”、人与自然要共存共荣;但是当追求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具体目标难以统一时,他们仍习惯性地把对自然的客体化、资本化视为“理所当然”。

80、90后生活现状

80、90后生活现状

80、90后生活现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80、90后的生活方式与以往的世代有了很大的不同。

他们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互联网和科技产品的使用非常熟练。

以下是对80、90后生活现状的一些观察和总结。

一、互联网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80、90后生活中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他们通过手机和电脑随时随地上网,获取信息、沟通交流、购物消费等几乎所有的生活活动都离不开互联网。

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空间等成为了他们分享生活、记录心情的重要渠道。

二、娱乐方式多样化80、90后生活娱乐方式多样化,追剧、看电影、打游戏、听音乐、健身等各种娱乐方式丰富多样。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观看最新的电视剧、电影,也可以通过游戏和朋友在线一起战斗。

同时,他们也更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健身房、瑜伽馆等各种健身场所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常客。

三、消费观念转变80、90后对于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

他们更注重品质和体验,愿意花钱买好的产品和服务。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和风格,追求个性化。

同时,他们也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更倾向于购买绿色、有机的产品。

四、工作压力与生活平衡80、90后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工作时间长、竞争激烈、工作内容繁杂等都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但是,他们也更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追求自由、多样化的工作方式。

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朋友,追求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五、追求个人发展和自我提升80、90后更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提升。

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培训、进修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断努力向前。

同时,他们也更愿意尝试新的事物,接受新的挑战,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

六、价值观念多元化80、90后的价值观念多元化,他们对于婚姻、家庭、事业等有着不同的看法和选择。

他们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不再像以前那样追求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追求,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近五年人们生活压力的数据

近五年人们生活压力的数据

近五年人们生活压力的数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五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人们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压力的重压。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近五年人们生活压力的数据。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全国各地的生活压力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城市化发展导致人口聚集,生活消费水平上升,让更多人感受到了经济压力。

据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人认为经济压力是他们最大的生活压力来源。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工作压力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近五年来,人们对于工作和学业的要求不断增加,竞争激烈的环境让很多人感到心力交瘁。

近五年来,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压力。

社交网络的盛行让人们面临着审美压力、社交压力等多方面的困扰。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年轻人承认自己在社交网络上花费了大量时间,造成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和焦虑。

互联网的信息泛滥也给人们增加了信息过载的压力,让人们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

健康问题也成为人们生活压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出现了问题,导致了健康状况的恶化。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患有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疾病的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过度的焦虑、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让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中,增加了生活的负担和压力。

近五年来,精神压力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工作环境、繁忙的生活节奏等因素让很多人感到了精神上的压力。

据调查显示,近五年来,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社会竞争的激烈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情绪低落和心理负担。

近五年来,人们生活压力的数据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经济压力、社交压力、健康问题、精神压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困扰和压力。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寻求合适的方法缓解压力,让自己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80后”、“90后”旅游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

“80后”、“90后”旅游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

“80后”、“90后”旅游消费行为调查与分析唐丹郭晶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2010硕士研究生8班【摘要】青年群体在旅游消费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其中的“80后”及“90后”青年。

“80后”、“90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同于之前年代的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本文以“80后”、“90后”的工作群体和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80后”、“90后”青年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其旅游消费行为特点,希望可为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关键词】旅游消费消费行为80后、90后一、引言“80后”定义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目前年龄在23-32岁之间。

另一种说法,“80后”本质是指计划生育政策出台后产生的一代人。

“90后”是继“80后”之后提出的新生代的一个代名词,根据相关学者的定义为:出生于1990-1997年之间的年轻一代,年龄在15岁至22岁之间。

据相关报导,目前中国的“80后”拥有大约2.8亿的消费人群,“90后”青年约为1亿,这一青年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在膨胀。

“80后”、“90后”青年承担着极大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压力,大部分人承担着各种经济压力,每月支出很大,但他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去调节生活,释放压力,主动消费意识比较强,而旅游又是这样一种舒缓压力的渠道。

随着“80后”、“90后”青年已经或即将走入社会,掌握了一定的财富,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

面对庞大的消费市场,如何开发旅游产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迎合“80后”、“90后”青年的旅游消费市场,是值得我们研究分析的。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以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80后”、“90后”的工作群体和学生群体。

通过网络发放问卷,获得不同地域、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职业青年人群的问卷。

通__________过深度访谈了解问卷上不容易获得的深层次信息。

本次共发放问卷240份,其中无效问卷6份,问卷有效率为9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80、90后”青年调查:80后生存压力最大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5月04日04:50
“80后”感觉加班像留堂“70后”是职场拼命三郎
“70后”是职场拼命三郎,加班从不对老板“say no”(说不),“80后”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值得庆祝,“90后”初吻发生在中学而初夜希望发生在结婚之后……近日,共青团广州市委对广州不同阶层的上世纪70、80、90年代出生的青年,做了一次生活态度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观、消费观、爱情观、公益观四个方面。

该次调查,每个年龄群投放100份问卷,回收反馈率达96%。

调查结果显示,这三个年代出生的青年在对重大问题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特质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别。

策划/江小川、刘海健文/记者谭秋明
通讯员吴楚斌、冯婧婧制图/蒋秋平
工作观
“80后”认为加班意味没效率
“70后”觉得加班体现责任心
调查
“80后”尤其抵触加班,高达67%的受访者肯定不会为了工作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而且不计较加班酬劳,只有20%的受访者偶尔会把没有完成的工作带回家。

“70后”堪称“职场拼命三郎”,56%的受访者表示绝对听从老板命令,71%的受访者经常把没完成的工作带回家,48%的人一定会为了工作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而且不计较加班酬劳。

Benny是某知名外企的销售人员,他所在的销售团队一共有19个人,其中7人是“80后”,12人是“70后”。

他感觉与“70后”同事最大的差别是:“要加班时,他们会爽快地说‘no problem’(没问题),我们就急着编各种不能加班的借口。


Benny认为,加班和小时候被留堂一样,“总之是发生在坏孩子身上的事,都令人感到羞愧。

”他觉得,“要加班就是你工作时间内做得不够好。

”同为“80后”的Roy则认为,加班不是一种健康的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

“以是不是加班来评价员工是不是敬业爱岗,是一种病态的评价方式。


然而,“70后” 程先生却觉得,“70后”对加班不那么抵触,甚至愿意主动加班,是因为有更强的责任心和集体感。

消费观
“70后”老公“80后”老婆
一个热衷储蓄一个爱花钱
调查
“70后”是储蓄狂,6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储蓄达人;57%的“80后”表示自己是月光族,甚至有13%的受访者坦承自己是透支狂。

而“90后”最热衷于网购,87%的受访者几乎所有东西都以网购方式获得。

“80后”的生存压力最大,66%的受访者日常最大笔消费是还车贷、房贷,同时,又最讲求享受,当他们获得一大笔奖金时,有57%的人会把奖金花在去一个向往已久的地方旅游。

在3个年龄群中,“80后”的生存压力最大。

“80后”Benny2008年结婚买房几乎花光了父母及岳父母的所有积蓄,他笑言,即使啃了老,还是要做“百万负翁”,一百多万元房贷分20年还清,“心理压力非常大。


“80后”也是最讲求享受的。

今年28岁的林铭丽是个护士,她的丈夫章晓辉是个公务员,今年35岁。

结婚3年多,两人最大的矛盾发生在怎样花钱上。

“她花钱如流水,我最相信积谷防饥居安思危。

”章晓辉说,婚前他就知道太太几乎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买衣饰、护肤品等方面,婚后,他开始怀疑太太患有网购强迫症,“几乎每天都要从网上买点东西,大到暖风机,小到一块肥皂,都从网上买,真是鼠标点一点,花钱不眨眼。

”林铭丽却认为丈夫太过节俭,“这么省多委屈自己呀!”她认为,努力工作赚来的钱怎么花都值得。

爱情观
“70后”爱以貌取人
“80后”离婚看得开
调查
“90后”感情观最为飘忽,51%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发生与异性的初吻比较合适,而认为初夜应发生在婚后的受访者达57%。

“80后”对离婚最看得开,61%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值得庆祝。

“70后”最爱以貌取人,以外貌选择另一半的人高达37%;“80后”择偶更倾向个性,43%;“90后”择偶更看重爱心,51%。

刚好三十而立,外企白领王小姐决定离婚。

她和丈夫是大学同学,婚龄一年零七个月。

“为什么偏要把离婚说成是人生的挫折呢?”她对问卷上的其中一个选项——(离婚是)人生的重大挫折明显反感。

她见证过自己父母不愉快却勉强维系婚姻,“很傻,为孩子,为父母,都是借口,都是被观念害了。


而38岁的张先生却不赞成王小姐的说法,“老一辈,不轻易提离婚,面子、传统观念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婚姻不是过家家,想玩就玩,不玩就散。

”张先生与太太结婚将近10年,他坦言,在有摩擦、闹矛盾的时候,也想到过离婚。

“上有老,下有小,我和妻子是家庭支柱,离婚伤害的何止我们两个?!”
“我想,不一定要结婚吧!”21岁的Kary chow感觉离结婚还有点远,不过,她不讳言体验过初吻了,“初吻在高一。


公益观
“70后”带着子女做公益
“80后”爱做亚运志愿者
调查
“80后”最具有行动力,亲身参与公益活动占受访者的53%,而且,最常参与文化传承类与扶孤助残类的公益服务。

而“90后”和“70后”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最主要是捐钱捐物。

“80
后”、“90后”都非常期待成为亚运志愿者,95%的“80后”受访者表示已报名参加亚运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帮助别人,提升自己的捷径。

”华师大三学生阿wing说,上大学以后,她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逐渐认识了志愿服务,从最初探望孤寡,到后来去社区帮助低保家庭孩子辅导作业,再到现在时常和志愿队的朋友组织各种活动,去街头慰问流浪者,给他们放电影等。

今年2月,她正式成为一名亚运志愿者。

调查数据表明,70后对公益的热衷程度不及80后、90后。

但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70后的下一代反而带动起父母参与公益的热情。

“70后”邹小姐时常利用节假日陪女儿探访社区的孤寡老人和低保家庭。

邹小姐说,她的初衷是为了让女儿知道,社会上还有很多穷苦的人。

“形式很简单,但孩子收获到开心,不但学会珍惜,而且还懂得关心别人。

”而她自己则收获到帮助别人的幸福感。

“五四”青年节半天假遇尴尬逾七成人并不知晓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5月04日05:07
“五四”半天假遇尴尬
部分公司采取灵活放假方式应对若未享合法放假权益可拨打12355投诉
本报讯(记者全杰)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按照国务院有关决定,14周岁以上的青年可在5月4日享受半天假期。

但记者从在街上随机调查和网络调查的结果发现,超过七成的适龄青年都明确表示没有或不知道“半天假”,而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都没有下发青年员工在“五四”节当天放假半天的通知。

因此,尽管有国家相关规定,但是已经实行了两年的“五四”青年节“半天假”在今年很可能又再成为“一纸空文”。

有不少受访青年对记者直言:“感觉‘五四’青年节‘半天假’有点假。


据了解,如果14岁至28岁青年对“五四”青年节半天假有任何疑问或未能享受合法的放假权益,都可拨打广州市青少年服务台12355进行投诉。

尴尬:怎么放谁来享?
如何给员工安排这“半天假”是让单位挠头的事情——有公司符合放假条件的适龄青年
占了公司员工的一半,如果放假势必影响公司日常运作,于是全公司不放假;有的单位则以科室为单位,安排一半人员分开上下午各放半天假;有的公司则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个“3+1”放假法,全公司员工不管是否28岁以下青年,“五四”当天都放假一天,等于“五一”再多放一天。

同时,也有单位灵活作出了放假安排,采取轮休或以后补休的方式让青年放假。

某公园就把放假的具体操作下放到各科室,由各科室自主安排人员放假时间,“我们采取轮休的方法,每天一个放假,整个公园32个适龄青年5月份就可以轮休完。


疑问:有无加班工资?
青年节“半天假”如果没得放要上班,那算是加班吗?有没有加班费呢?记者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部分公民放假有关工资问题的函》找到了以下条文:“按照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中关于妇女节、青年节等部分公民放假的规定,
在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期间,对参加社会或单位组织庆祝活动和照常工作的职工,单位应支付工资报酬,但不支付加班工资。

如果该节日恰逢星期六、星期日,单位安排职工加班工作,则应当依法支付休息日的加班工资。


今年“五四”青年节为星期二,应视为正常工作日,即使职工上班,也不能够像“五一”
那样获取三倍加班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