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路径跟启示
美元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美元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一、人民币与美元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进程离岸金融是一种为非居民投资者和借款者提供国际性的借贷、投资、资本流动、贸易结算、黄金买卖、保险服务、证券交易等金融服务,且不受交易货币发行国法规管制的金融市场。
其最大特点是资金来源于境外,服务对象也在境外。
目前,美元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较为成熟,而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
(一)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随着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和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从1989年我国允许相关银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到这些年来国家重点推进人民币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历程,采取了多条路径试点探索。
1、允许相关银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早在1989年,我国就曾在上海和深圳试办过离岸金融业务,如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先后获准经营离岸业务,此后离岸金融业务经历了一个相当快速的发展阶段。
但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离岸金融业务陷于停顿状态,仅广东发展银行保留了该项业务。
2002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4家中资商业银行取得离岸金融业务经营资格,恢复开办离岸金融业务。
另外,改革开放初期,离岸业务是外资银行的唯一业务。
2001年我国加入WTO时承诺不会限制此前外资银行已取得的业务经营范围。
2、一些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的离岸金融试点改革2006年6月国家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离岸金融的改革试点,这表明离岸金融建设越来越被提上日程。
此后,国家批准上海、深圳、海南、天津、重庆等地进行离岸金融试点,试点区域基本都选在当地的综合保税区。
作为业务整合、功能升级和政策叠加的一种海关特殊监管新形式,综合保税区是对国际自由贸易区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具备发展离岸金融的基础条件。
从未来的发展规划看,综合保税区的业务将不仅局限于发展口岸物流、保税物流和保税加工,而且还将注重服务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国际期货、高端研发、展示展览、国际租赁、离岸金融等领域的业务活动。
离岸金融业务的开拓与机遇
离岸金融业务的开拓与机遇离岸金融业务越来越受到关注,这是因为做离岸金融业务有许多的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可资产避税。
而且,在全球经济化、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离岸金融业务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全球性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一项具有很大商业价值和发展前途的产业。
离岸金融业务主要包括离岸公司注册、签订离岸信托计划和开立离岸银行账户等业务,其中,离岸公司注册是离岸金融业务的重头戏。
离岸公司注册能够帮助客户节省企业所得税、资本利得税、股息税等税费,同时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公司治理、资产保护、投资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
在离岸公司注册这个领域,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塞舌尔、毛里求斯等多个国家均有众多优质的离岸公司注册服务机构,而这些国家的立法环境和监管制度也十分严格,为客户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保障。
签订离岸信托计划也是离岸金融业务中常见的业务。
离岸信托计划通常是由信托公司、信托人和受益人组成的,主要是用来管理和保护客户的财产,并为客户传承家族财富提供保障。
在离岸信托计划的签订中,我们需要选择一家有信誉和经验的离岸信托服务机构,以确保服务的安全性和质量。
离岸银行账户业务是离岸金融业务中另一个核心业务。
开设离岸银行账户,一方面可以避免国内管制和限制,另一方面可以方便跨国资金交易、资产保护和多种货币的资金管理。
离岸银行账户通常在开曼群岛、英属维京群岛、伯利兹、塞舌尔、毛里求斯、新加坡等地开立,因这些地方的立法环境和监管制度相对比较稳定,也受到了投资人的青睐。
那么,离岸金融业务开拓的机会在哪里呢?如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首先,离岸金融业务可以通过专业的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和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展现了广阔的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离岸金融业务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财富管理业务,如果服务机构能够持续地优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拓宽市场,那么其市场容量也是极大的。
其次,离岸金融业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机会,那就是发展“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倡议下的业务。
浅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
浅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摘要】:离岸金融市场是近三十年来国际金融迅速发展的产物,它突破了所在国经济发展状况、经济体制、货币政策、外汇管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为资金在大限度内的流动创造了条件。
目前,我国离岸金融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
文章通过介绍构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分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并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提出建议。
【关键词】:离岸金融;离岸金融市场;模式选择一、关于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是经营境外货币存储与贷放的市场,其资金的借贷或供求双方都不是本国居民。
它不同于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具有交易主体非居民性、交易货币境外性、利率体系独特性、管理环境宽松性等显著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发展金融中心已是世界各国金融竞争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使国内市场主体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和渠道筹资、融资;有利于缩小各国金融市场的时空距离,便利国际借贷资金成本的全球性降低;有利于引进大量现代化的金融技术工具和金融产品,促使东道国国内同业改进经营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从业人员素质,加快金融创新;有利于加快东道国的金融监管向国际惯例靠拢,提高监管质量;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增加本国外汇储备;有利于调节东道国的国际收支,稳定国际经济金融秩序;有利于带来广泛的经济效益。
鉴于此,我国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尽早建立合理、完善的离岸金融市场,这也是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二、构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一) 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1. 建立和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是我国吸引外资流入的有效途径。
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既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外国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需要、降低融资成本、分散经营风险,也可以避免对我国现行的政策体系形成不必要的冲击,从而达到既积极合理引进外资又防止外资流入干扰宏观调控的目的。
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日本经验及启示
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日本经验及启示作者:官铭超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35期【摘要】创建离岸金融市场是深化我国金融改革、建设市场经济、推动海外投资的需要。
然而,根据日本离岸金融市场(JOM)发展初期的教训,在本币持续升值、资本市场出现泡沫的情况下,离岸金融市场容易成为国际游资流入境内的重要通道,加大了金融风险。
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在有效控制规模和渗透的前提下发展境内离岸金融市场,建立跨境本外币流动监控体系,防止境内离岸金融市场成为国际游资流入国内的通道。
从中长期来看,应深入推进内地的金融市场改革,提高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程度。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 JOM 国际游资金融市场改革一、引言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在高度国际化、自由化的金融监管制度和宽松的税收体制下,在一国金融体系之外,非居民主要通过自由兑换货币参与的资金融通的市场。
简而言之,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的金融管制,并可享受税收的优惠待遇,资金出入境自由。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离岸金融市场的兴起使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为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是当今世界各国金融竞争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创建离岸金融市场是深化我国金融改革、建设市场经济、推动海外投资的需要,因此,近年来,我国先后在深圳前海、上海自贸区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离岸金融业务创新和探索。
然而,当前我国金融管理体制还未完善、对外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的条件尚未成熟,在此背景下借鉴同属东亚地区的日本离岸金融市场(JOM)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发展境内离岸金融市场、提高金融国际化程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JOM发展初期的问题及影响为了推动日元国际化,日本自1984年开始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或取消了许多金融管制政策。
1986年12月在东京设立的日本离岸金融市场(JOM),是金融自由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宁波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路径
66《中国外资》 2019年第10期区 域EGION■ 文/ 张艳萍宁波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路径随着宁波港口经济和开放经济体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已提上日程。
离岸金融市场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宁波港口经济和开放经济体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已提上日程。
2018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1370亿,标志着宁波正式成为全国第15个GDP 突破万亿的城市;同比增长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6%。
机遇1.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有利于宁波加入浙江自贸区浙江省目前大力推进浙江自贸区2.0,要在省内形成“一区多片”的布局,此项举措的提出对于开放大市宁波来说是重大利好,为宁波实现进一步经济开放提供了一个崭新机遇。
宁波正全力提升开放载体与口岸服务质效,积极参与申报加入自由贸易港项目。
从国际惯例看,全球大多数自贸区除了采取通行的自由经济化、便利化的监管、适宜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优惠的税收和外汇政策之外,通常都会建立并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离岸金融市场。
2.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有利于宁波舟山港的进一步提升2018年宁波舟山港一共实现货物吞量10.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635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亿吨超级大港地位,港口排名实现全球“十连冠”。
宁波舟山港有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综合枢纽港,使之成为宁波企业走向世界的一流航运中心,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去,而与之相配套的离岸金融服务更是必不可少,特别是在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实现融资便利、外汇结算等方面。
3.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有利于宁波成为更有竞争力的开放城市宁波对外开放一直走在全省,具有宁波特色的开放平台、通道已经形成有效经验在全省推广。
仅2017年,浙江省外贸十强县半数在宁波,有三家企业上榜浙江省十佳投资企业,另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荣登浙江省十佳开放平台,其中保税区被誉为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政策最为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宁波正努力打造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开放城市。
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发展离岸金融对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积极的作用。
伦敦、纽约、香港等均是典型的离岸金融市场,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离岸金融市场国际经验离岸金融市场是指经营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交易在非居民之间进行、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限制、享受一定优惠待遇的独立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金融自由化与创新化的产物,伦敦、纽约、香港等相继成为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
(一)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成功经验1.因地制宜选择离岸金融发展模式。
各地区在发展中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内外一体、内外分离、渗透式与避税区四种主要模式。
一是内外一体模式,即国内市场与离岸市场处于混合交叉的状态,资金不受限制。
该模式对市场所在地的经济条件尤其是金融监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伦敦、香港金融发展与监管水平相对成熟,都选取了此种模式。
二是内外分离模式,即在岸资金与离岸资金绝对分离,银行拥有多套账户将居民与非居民存贷账户与业务严格分开。
该模式极大地弥补了内外一体模式中需高度发达金融市场为基础的缺陷,可以针对市场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离岸市场的投机活动与市场动荡对在岸经济的冲击。
这种模式较为典型的是纽约、东京,其中纽约的国际银行设施(IBF)是美联储为方便非居民以离岸货币进行金融交易而在境内设立的一种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
三是渗透式模式。
在内外分离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混合存在,主要有三种渗透方式:离岸单向在岸,非居民的存款账户可以向在岸市场放贷,但禁止在岸资金流向离岸市场;在岸单向离岸,即与第一种模式的资金流向相反;双渗透,即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互通。
在新加坡发展离岸金融转型初期,由于其金融发展水平不高,新加坡政府允许居民的在岸账户向离岸账户的单项渗透,之后随着金融发展,又允许离岸账户资金对国内企业放贷。
四是避税区模式。
一般没有实质性资金交易活动,只是离岸机构办理记账业务或注册等事务性手续,目的是规避母国的税收或监管。
离岸金融国际经验比较及对我国发展路径的启示
离岸金融国际经验比较及对我国发展路径的启示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战略方针。
离岸金融作为全球一体化和自由化的产物,是国际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在上海、深圳、海南等地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借鉴离岸金融国际发展趋势,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建议。
关键词:离岸金融国际经验发展路径一、离岸金融的概念和特征离岸金融(Offshore Finance),是指在高度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金融管理体制和优惠的税制条件下,在一国金融体系之外,由非居民参与,以可自由兑换货币为交易标的,在货币发行国境内或境外进行资金融通的金融活动,包括离岸银行、离岸证券、离岸保险、离岸信托等各种非居民之间资金融通。
其基本特征是:第一,非居民性,参与离岸金融业务的存款人和借款人均为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即“两头在外”。
第二,具有特殊的制度安排,一是既不受制于交易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法规,又不受制于市场所在国金融法规和外汇管制,经营运作灵活;二是优惠的税收结构;三是较高的保密性。
二、离岸金融中心国际经验比较(一)适当的发展模式。
从国际经验看,英国、香港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基于历史及监管水平等原因实行内外混合型。
市场化程度低且干预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多选用内外分离型,而美国、日本由于其本币充当“境外货币”,开展在岸型离岸金融,为防范本币资金的流出入严重干扰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也选择内外分离型,对在本土从事本币业务和本币境外业务严加隔离。
内外分离型模式优点在于降低了国际资本流动对离岸金融中心所在国或地区经济的冲击,有效阻挡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二)有效的制度变革。
一是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均采取了放松金融管制的措施,通过宽松的经营环境争夺国际金融资源。
具体表现在:取消外汇管制;减免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要求;废除利率限制,实现利率自由化;放宽或取消信用控制。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分析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分析咸适(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成都,610074)摘要:本文通过对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因素进行分析阐述,总结性的对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对离岸金融的发展要素进行研究,为我国发展离岸金融提供了对比参照。
关键词:离岸金融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上离岸金融产生的历史背景因素较多,其中不仅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宏观因素,即包括经济全球化、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金融自由化、国际金融竞争、国际经济不平衡等方面;也包含像石油美元、债务危机等微观因素。
从整体发展路径来看,还有其不同的分类方式和风格迥异的发展模式。
一、离岸金融的产生因素分析(一)离岸金融产生的宏观因素离岸金融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业中举足轻重的部分,除了具体的业务活动或政策举措外,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和金融背景。
离岸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宏观因素包括经济全球化、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金融自由化、国际金融竞争、国际经济不平衡等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欧洲货币市场的萌芽期。
那时出现的欧洲货币(亦称离岸货币)和欧洲货币市场(亦称离岸金融市场)是有其发展的特定因素。
1、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包括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投资一体化四个重要方面。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是战后经济一体化的突出表现。
任何国际贸易的发展都需要国际金融的支持。
1951年英镑发生危机,英国加强了外汇管制,禁止本国商业银行用本币对非英镑区居民之间的贸易提供融资,英国商业银行就通过吸存美元向跨国贸易公司发放贷款。
跨国贸易公司也盼望能够无限制得到低利息的信贷资金,同时,如果公司资金宽裕时能够有一个高利息的存款银行,国际离岸金融市场成了较好的选择。
离岸金融市场的出现迎合了进出口商的客观需要。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资本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母公司资本,二是市场借款。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中国际金融市场借款比例一般在20%以上,高的可达60%。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研究及启示
发达经济体 , 其形成与当时 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 , 第二 次 世 界大 战结 束 后 , 了援 助 欧洲 国家 , 国政 府 通 过 投 资 等多 为 美 种途径在欧洲投放大量美元。然后 ,0 2 世纪 5 0年代初美国冻结 中国在美资金引起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担忧 ,这些 国家急于将 美元储备从美 国银行转存到欧洲银行。 此外 , 二战后发达 国家以 凯恩斯主义的干预主义为经济界主流思想 ,经济学家和政府官 员倡导加强金融业监 管,各种金融规章制度制约和束缚 了金融 机 构业 务 规模 扩 张 。 在金 融 监管 和 高 税 负双 重压 力 下 , 达 国家 发 金 融机 构 急需 开 辟 监管 力 度弱 和 税 收优 惠 区域 ,为 离 岸 金融 市 场形成提供了市场需求 。 以上两大国际经济因素刺激下 , 国 在 英 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批准伦敦的商业银行从事美元存款和 信贷业务 ,促成了全球最初的离岸金融市场的形式 即欧洲美元 市场。
1 国际离岸金 融市场形 成及动 因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是 国际金融市场发展 的重大 突破和创 新 , 随着 国际金 融 市 场发 展 , 伴 国际离 岸 金 融市 场 的界 定 和业 务
范 围呈 现 出与 时俱 进 特 点 。 学 术 角度 来 看 , 从 目前 国 内外 学者 对 离 岸金 融 市场 的 界定 可 归 纳为 某 国 和地 区 运用 法 律 法 规 手段 扶 持和发展特殊经济区域 , 允许非居 民投资者和借款者( 如国际 自
户开展 , 金融机构 在税收 、 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方而没有限制 。 在一定程度上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伦敦促使了内外分离 型离岸
金融 市 场 的形 成 ,伦 敦 离 岸金 融 市场 的繁 荣 削弱 了纽 约 国 际金 融 中心 地位 ,美 国政 府 为 了增 强 金融 市 场竞 争 力 和 加强 境 外 美 元 管 理 , 18 年 正 式 设 立 国 际银 行 设 施 IF 促 使 纽 约 成 为 在 91 B, 国 际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内外 分 离 型 离 岸 金 融 市 场 。 美 国 政 府 免 除 IF的存 款 准 备 金 、 率 限 、 款保 险 、 预 提 税 等 限制 ; B 利 存 利息 规 定 I F交易严格限于会员机构与非居民之 间,存放在 IF账户 B B 上 的美 元 与 围 内美元 账 户 严格 分 开 。 23 分 离 渗透 型 离 岸金 融 市场 .
对海南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思考
对海南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思考【摘要】海南是我国的重要离岸金融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从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重要性和发展需求出发,探讨了其优势、机遇、建设方向、发展策略、监管规范和国际竞争力。
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意义在于推动金融改革开放,促进国际金融合作;未来发展需要加强与国际接轨,引入更多金融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和监管挑战,需要通过制定合理政策、加强监管力度等手段来应对,保障市场稳定发展。
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我国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南、离岸金融市场、构建、重要性、发展、优势、机遇、建设方向、发展策略、监管、规范、竞争力、战略意义、未来发展、挑战、应对。
1. 引言1.1 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海南的国际金融地位,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南离岸金融市场有望成为中国开放的金融门户之一,吸引更多国际资金和企业进入海南,促进当地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作为中国的重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海南离岸金融市场将有助于完善中国金融体系,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国际竞争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还能够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和人才进入海南,推动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也有助于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进程,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2 海南离岸金融市场亟待发展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离岸金融试验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具备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潜力和条件。
目前海南离岸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须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国际竞争力。
海南离岸金融市场亟待发展的原因在于其政策定位的重要性。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海南自贸港将承载国家改革开放新使命,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对海南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思考论文
对海南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思考论文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南经济的发展,构建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本文将就海南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思考。
一、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提升海南的金融竞争力。
当前,离岸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都拥有非常活跃的离岸金融市场。
构建离岸金融市场可以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集聚进入海南,以海南为基地开展国际业务,提升海南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
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推动金融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
海南作为一个新兴的离岸金融市场,可以以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为灵活的金融政策吸引金融创新和创新创业者。
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
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构建离岸金融市场可以为改革提供新的平台和机遇。
海南可以通过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推动金融业的改革和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和水平。
二、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优势。
海南是我国南海的重要门户和战略支点,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海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另一方面,海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金融发展成就。
海南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和金融业务,拥有一定的金融市场基础。
海南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相对比较丰富,可以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此外,海南具有政策支持和发展动力。
作为国家大力支持的特区,海南将享受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包括税收优惠、金融监管放松等措施。
离岸金融市场
人民币选择渗透型模式
选择原因
具体模式
选择原因
1、我国幅员辽阔,经济规模巨大,离岸经济金融税制齐全,法制环境严格规范,采用避税港型 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 2、我国的经济、金融现状,尚不具备内外一体型离岸金融市场模式所要求的条件。 3、严格的内外分离模式,从政策上杜绝国际离岸资金向国内市场渗透,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 家来说,对需要大量资金的重庆来说,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意义和必要性将大打折扣。 4、通过离岸金融市场引进经济建设所必须的一部分建设资金,无论从成本还是效率上看无疑是 引进外资战略中的一个必要和可行的部分。 5、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既便于保持我国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又便于扩大利用外资。
作用
2.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 报纸报道 国际金融市场是世界各国资金的集散中心。各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国际性的蓄水池,获取发展经 济所需的资金。可以说,某些国家或地区就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借钱付利息的代价来推动经济 发展的。 3.调节各国的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为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了一条调节国际收支的渠道,即逆差国可到 国际金融市场上举债或筹资,从而更能灵活地规划经济发展,也能在更大程度上缓和国际收支失 衡的压力。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元霸权地位日益衰落,美元危机频频爆发,美元地位极其不稳定,各国中 央银行为了保持储备价值的稳定,也纷纷将原来持有的单一的美元储备转换成持有多种货币的组 合,降低外汇风险。全球外汇储备中非美元资产的比重明显上升。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是由于人民 币国际购买力的上升而必然发生的,导致国际货币市场人民币的外流和囤积。如果中国经济继续 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不可避免。
发展历程
第一,离岸金融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吸纳了全球范围的剩余资本和资金;第二, 离岸金融市场有其独特的利率体系,均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基准利率,是各种货币 在国际借贷过程中的唯一参照标准;第三,离岸金融市场的经营环境和市场业务高度自由化,是 一种超国家、无国籍的资金融通市场,货币借贷和外汇买卖既不受制于交易所货币发行国的金融 法规,又不受制于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法以及外汇管制;第四,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规模很大, 是大型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以银行间交易为主,其业务往往带有批发的性质。
离岸金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离岸金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离岸金融这种金融模式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是指在与本国不同的税收管辖范围内,通过设立离岸公司或者离岸账户来进行金融活动。
离岸金融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变革形式,其实际运作形式多样,如离岸公司、离岸基金、离岸信托等。
这种模式具有投资风险小、低税负、“灵活”的优势,对于破解一些困扰投资者的难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研究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探讨离岸金融模式的运作和其存在的问题。
一、离岸金融模式研究离岸金融模式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离岸金融的概念和历史渊源。
离岸金融在西方已有一定的发展历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诞生于隶属于英国等主权国家的小领地,如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百慕大等等,这些小岛屿共享英联邦的国际信誉和优渥的税收措施,成为离岸金融主要的活动基地。
此外,离岸金融在不断迭代和升级,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通过架构设计、合法规避、税收优惠与避险等一系列手段,实现个人和企业海外财税管理目的,拥有多重优越性能。
其次,我们还需要了解离岸金融的运作机理。
离岸金融模式运作在国际上,其主要特点是跨国性。
离岸金融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企业或者国际赞助机构,其运作基于一系列国际金融标准与持久化的技术平台,以海外银行账户、离岸投资公司、离岸基金、离岸信托等形式进行花式投资,目的是避税、保值增值甚至打通全球资产配置,这种运作方式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和自主性。
然而,离岸金融的运作函数远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开户,交易,资金转移”,它涉及多种金融产品和投资策略,多币种资金账户管理在内的多维度综合化的金融业务流程,需要丰富复杂、规模化的技术支持和标准化的工作流,使得其操作和实施难度增大。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离岸金融的法律法规。
由于其复杂的运作机理和全球性质,离岸金融的法律体系相当复杂。
离岸金融的运作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法律条款有时意义相同、有时冲突,导致跨境资金移动和转移的法律风险可能增加,同时也为福利渗透、大量逃税、洗钱及广泛贪污腐败等问题带来手段和加速。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对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启示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对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启示1. 引言1.1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指在特定政策和法律环境下,各国通过设立离岸金融中心,提供国际金融服务的市场。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跨国公司日益增多,国际离岸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些离岸金融市场通常具有税收优惠、监管宽松、金融服务完善等特点,吸引了大量资金和金融机构进驻。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它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投资机会,推动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和配置。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本地金融市场的壮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水平和品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应该充分利用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机遇,加强监管合作,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1.2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海南自贸港建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旨在打造一个对外开放、规范有序、市场化法治化的国际自贸港。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将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提供重要支撑,为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将加快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进驻,促进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
同时,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的重要对外开放窗口,将吸引大量国际资金和人才,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海南自贸港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设现代化金融市场,提升海南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加强监管、推动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海南自贸港离岸金融市场将成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为中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正文2.1 提升海南自贸港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提升海南自贸港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是推动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关键一步。
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接和互动。
海南自贸港可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合作,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和金融资源进驻。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路径及其影响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路径及其影响当前,如何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问题,成为同时牵动内地与香港金融界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举究竟会对香港和内地金融业带来哪些影响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风险应当如何采取相应的风险监控措施这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香港是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潜在市场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能否发展起来,这与现实的市场需求状况如何有密切关系。
企业是金融市场上最为活跃的资金使用者。
目前,许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香港企业或者一些跨国公司为了避免货币错配的风险,在大幅减少借入外汇贷款,而对于人民币资金则保持了相当旺盛的需求。
边贸以其独有的形式在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据调查,在中国的边贸中,人民币已经成为相当有影响力的货币,边贸活动的活跃无疑会累积相当比率的人民币。
在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贸易中,目前的计价货币主要是美元,这一方面有历史的因素,另外也可能是商品最终需要出口到美国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贸易中,会有更大比重的商品是亚洲各国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因此,对于这部分商品贸易用人民币计价、进而导致人民币的资金需求是必然的趋势。
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与邻近国家和地区的边贸,也是人民币外流的一个主要源头。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增长迅速。
由于近年来人民币币值稳定且呈上升状态,汇率风险小,加上一些边贸地区外汇储备短缺,外币结算困难,它们开始以人民币计价及结算与我国的双边贸易。
在贸易和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下,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现已成为主要的边贸结算货币。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对外经贸和旅游业的推进,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流出的数量将越来越大,将自然而然产生一定的人民币的离岸业务。
而在人民币仍不能完全自由兑换、资本流动仍受控制下,散落在亚洲各地区的人民币难以循正常途径回流内地。
如果允许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滞留在各地的人民币就可能被吸引至香港金融体系,既有助我们对人民币流向的监管,又促使香港成为全球的离岸人民币中心。
离岸金融市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离岸金融市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离岸金融的特点和分类离岸金融市场是在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突破了交易主体、交易范围、交易对象、所在国政策法规等众多限制,有其独特性。
第一,离岸金融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吸纳了全球范围内的剩余资本和资金。
第二,离岸金融市场有其独特的利率体系,均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基准利率,Libor是各种货币在国际借贷过程中的唯一参照标准。
第三,离岸金融市场的经营环境和市场业务高度自由化,是一种超国家、无国籍的资金融通市场,货币借贷和外汇买卖既不受制于交易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法规,又不受制于市场所在国的银行法以及外汇管制。
第四,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规模很大,是大型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以银行间交易为主,其业务往往带有批发的性质。
第五,离岸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以短期资金为主。
目前世界上共有50多个各种形式的离岸金融市场,根据其境内业务和境外业务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其与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市场相分离,非居民的交易账户和国内账户必须严格分离,禁止非居民经营在岸业务,是管理当局专门为非居民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而人为创立的市场,对非居民的交易予以金融和税收的优惠,纽约、东京、新加坡和巴林是典型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
第二类是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业务和所在国的国内金融市场业务并不分离,允许非居民在经营离岸金融业务的同时也经营所在国的国内业务。
最著名的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是伦敦及香港离岸金融市场。
第三类是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也叫走账型离岸金融市场,或簿记型离岸金融市场,当地政府对离岸金融业务提供非常宽松的经营环境,实行税收优惠,没有外汇管制,资金转移自由,各金融机构在离岸市场设立空壳机构,并不进行实际的金融交易,仅在账簿上中介境外与境外的交易。
这类离岸金融市场的代表是加勒比海的巴哈马和开曼群岛、百慕大、巴拿马和西欧的海峡群岛等。
浅谈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
浅谈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建立发展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有利于我国金融的国际化。
本文分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和措施。
标签:离岸金融市场存在问题风险监管离岸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跨越国界的金融活动,是适应金融全球化而创新的业务话动日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具备经营离岸业务的实力。
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建立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是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有效途径。
通过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中的引资需要。
一、我国离岸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历史及现状1989年5月,招商银行开办我国首笔离岸金融业务。
随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等全国四家银行相继获得了国家外汇答理局的批准,成为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的首批试点银行。
在之后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从无到有,业务规模从小到大,有了一定的发展。
离岸金融业务无论在市场规模上,还是在业务种类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我们还处在摸索和试点阶段。
二、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有利条件我国基本具备了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主要表现在: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政府金融政策推动,免除外币存款的准备金,对非居民的交易没有外汇管制允许他们的资金自由转移,优惠的税收制度,政府有关的规章制度必须稳定少变并要有适当的灵活性等;地理位置优越,我国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连接世界各大洲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其地理位置、时差条件对开展国际金融业务十分有利;经营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租金和人力资源的成本相对较低;开办离岸业务的需求:跨国公司与境外企业的业务需求,境外中资公司和我国上市公司海外扩张的需要,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相应硬件基础设施的具备。
三、离岸金融市场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根据市场交易活动范围、资金来源和运用情况的不同分为三类:内外一体型、内外分离型、避税港型。
我国现阶段选择内外分离型,便于监管当局对不同类型的金融业务加以监管;可以有效地阻挡国际金融市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维护国内稳定性。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
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全球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兼论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离岸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中心早期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理解是:在境外某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的以本国法定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或交易标的,由非居民参与,不受母国金融监管规则和税制约束的资金融通市场。
19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离岸金融认识的不断深入,离岸金融市场的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1981年12月美联储授权建立了全球第一家境内离岸金融市场(IBF, 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1]。
1986年12月,日本模拟美国的IBF,建立了东京离岸银行市场(JOM,Japanese Offshore Market),并把它作为支持日元国际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至此,“境外本币”已不宜作为区别离岸与在岸的标准,离岸不再等同于“境外”。
目前区分“离岸金融市场”与“在岸金融市场”的主要标准已演变为:(1)是否实行比在岸市场更为宽松的监管规则;(2)是否实行有别于在岸市场的差别化的税收政策;(3)交易主体是否为非居民身份。
因此,有学者将离岸金融的定义修改为:“在立法上与国内监管体系相分离的金融活动”。
人们通常把离岸金融活动集中的中心城市称为离岸金融中心。
一般来说,早期形成离岸金融中心的直接动因有两个:一是为了规避母国金融当局的金融管制;二是出于避税和节省成本的考虑而将某些金融活动从境内金融市场独立出来。
因此,离岸金融中心通常拥有比母国更为宽松的金融监管环境和税收环境,资本进出更为自由。
1980代之后,离岸金融中心也被某些金融管制较严的国家(如日本)用来作为吸引国际资金和支持本币国际化的一项具体措施。
二、全球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历程早期的离岸金融市场是1950年代末随着“欧洲美元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大量美元流入西欧;同时,前苏联及东欧等经互会国家吸取朝鲜战争中美国冻结中国在美全部金融资产的教训,将其美元资产由美国转存到西欧各国银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路径及启示(刘丹)摘要:国务院批复上海金融、航运“两个中心”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离岸金融业务”。
本文阐述了我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意义,从区域选择的视角,归纳了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路径,并借鉴国际经验,比较分析了上海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对上海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模式和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市场;路径;启示一、我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重要意义(一)离岸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组成部分。
离岸金融市场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欧洲,七十年代后它在许多国家与地区获得了蓬勃发展,主要形成了以境外美元市场为主的欧洲货币市场、欧洲债券市场、亚洲美元市场等。
离岸金融市场提升了金融城市在全球各国际金融中心成长中的竞争力,促使有些非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迅速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或使已有的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成为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如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的再度振兴,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在七、八十年代的崛起等。
目前,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当代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离岸金融市场是一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一国在全面开放在岸金融市场的条件尚未成熟时,可通过开设离岸金融市场来实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并且,对于一些本币尚未国际化或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来说,它也为之提供了在其境内开展国际性金融业务、发展跨国性外币金融市场的机会。
因此,它是一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与方式。
离岸金融市场的这一特性,既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之前,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可能途径;也为非世界货币国家在本币缺乏国际化条件之下,建设国际金融市场甚至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市场业务的基础。
(三)离岸金融市场将有效增强一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风险往往具有超国界特征,甚至超出单个国家或者国际性金融机构所能预测控制的范围。
全球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并且对各国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管提出了挑战。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一块“试验田”,能够增强东道国管理金融、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收支平衡能力。
二、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路径及对我国的借鉴离岸市场基本上反映了不同的金融业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水平,从实践来看,各国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主要是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金融业发达程度、金融监管严密程度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离岸市场。
从区域选择的视角分析,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可归纳为三种路径。
(一)不划定区域,放宽准入推动形成离岸市场此路径以美国的IBF(国际银行设施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为代表,与传统的离岸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相比,其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分布广泛。
IBF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一州或城市,只要符合条件的银行都可以开展。
IBF在美国各州都有,但是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一些大的金融中心。
二是准入简单。
金融机构不需要向美联储理事会提出申请或事先取得认可,只要在规定时间内通知联储理事会,设立专门帐户以区分境外美元和境内美元,均可以加入IBF成为其成员。
任何美国的存款机构和外国银行在美分行皆可申请开办。
三是管理严格。
由于地理分布广泛,蕴含风险更大,为避免对国内货币市场造成负面影响,IBF的管理机制审慎。
帐户设置要求严格的内外分离;存放款仅限于非居民(包括银行),没有证券买卖。
从美国发展的实践来看,拥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国际金融活动活跃的大城市最终成为IBF的集聚地。
例如,近半数的IBF和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纽约。
参照这一情况,如果我国采用IBF的运营模式开展离岸金融市场,上海很可能成为我国IBF集中的城市。
(二)设定有形的封闭区域,设立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是采取划定区域、发展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的方式,东京和纳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主要的离岸金融中心。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在金融业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构建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金融发展极不宜过多,否则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我国学者在总结金融中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极”战略。
金融发展极应是有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金融机构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金融中心。
金融发展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本集中和输出,技术创新与扩散,产生规模效益和形成凝聚经济效果。
基于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在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初期,划定区域,将新批准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中外资银行集中于区域之内,建立一个有形市场,有利于扩大影响,逐步积累客户,形成集聚效应。
并且,划定区域便于管理,有利于最大限度的防控风险,降低新旧金融体制摩擦形成的负面影响。
(三)在特定区域设立避税型离岸金融市场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是只有记账而没有实质性业务的离岸金融中心,又称“逃税型”离岸市场。
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开展金融业务可以逃避银行利润税及营业税等,且成本与费用较低。
目前,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多为岛国或小国,地理位置偏离大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开曼群岛和巴林等地皆属此类。
我国建立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与国际标准的差距较大,特别需要在法律法规、税收优惠政策等制度建设方面大力推进。
这是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吸引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上海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借鉴金融集聚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通过对地理位置、市场供求、路径依赖、政府推动等因素的分析表明,上海基本具备了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基础条件。
(一)地理位置因素。
从全球来看,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与东京、香港、新加坡相邻或处于同一时区,也能与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构建连续24小时的接力交易。
从国内看,上海位于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历来是内外经济接轨的重要枢纽。
(二)路径依赖因素。
上海是在近代中国经济中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发源地。
上海深厚的金融城市历史为现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崛起提供了市场基础、历史声誉、经验与信心。
当前,由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集聚效应,也成为企业选址的路径依赖因素。
(三)交易主体因素。
上海已成为我国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最大聚集地,建立起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票据业务中心等在内的类型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及监管体系。
特别是,上海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截至2009年6月,在沪外资法人银行占全国总数的53.1%,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占全国的84.8%。
继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后,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暨上海清算所于2009年11月在上海挂牌成立,为金融市场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四)市场规模因素。
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OTC衍生品、黄金、产权、再保险市场等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汇聚了世界上主要金融市场种类,金融市场的成交总额和规模连续大幅度增长。
①前六位为纳斯达克交易所、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东京交易所、泛欧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
②前七位为泛欧交易所、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香港交易所、澳大利亚交易所、西班牙交易所、巴西交易所资料来源:根据上海金融办网站公布数据整理5、经济总量因素。
经济实力是离岸金融中心形成的核心要素。
扩大的生产和贸易产生了对资金筹募和资本流通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从而直接导致和促进了金融活动的集中和金融工具的发展。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中国经济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增速。
2010年7月,我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1.68%,大伦敦区在英国经济中的比重不过与这个份额持平,而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经济最发达的纽约大都会区,其GDP更是只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左右。
6、政府推动因素。
建设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升级为国家战略,使原来以地方为主推动上升为集国家力量推动,中央、上海市和浦东区三级联动,形成政府推动合力,大大增强了协调建设的力度。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也成为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
四、启示与建议-上海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笔者认为,我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背景与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国家既有共同点,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
因此,我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不需要立即突破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并且为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开放进行尝试和探索。
其次,要有助于弥补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足,利用外资实现经济发展战略。
三是要有助于加快我国大陆金融体制与国际接轨,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国际金融准则的对接都可以在离岸金融市场来先行先试。
四是要有助于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
在进行区域选择时,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空间布局,比较选择出具有金融产业集聚潜力的城市,并给以相当宽松灵活的产业政策进行发展配套,引导企业选址、投资的方向。
避免战略布局不清晰造成的多中心、分散化,削弱离岸金融中心的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按照内外分离型原则,在上海划定区域开展离岸金融市场试点,逐步建设我国的离岸金融中心是切③前二位为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④前五位为纽约交易所、东京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泛欧交易所、伦敦交易所实可行的途径。
建设上海建设离岸金融市场可以考虑两种方案:(一)依托上海洋山港,开展低税型为主的多元化离岸金融市场洋山港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的优势:一是其市场潜力巨大。
洋山港将建设成为世界最大规模集装箱港区之一。
未来10年至20年间,赤道环球线中心港将成为世界航运体系的核心层。
洋山港既与国内市场相联系又与国际市场相衔接,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和资金来源。
二是政策优势明显。
洋山保税港区集目前国内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三方面的政策优势于一体: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
在洋山港保税区开展离岸金融试点,在放松金融管制和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上易于实施。
三是其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便于管理。
不会对整体经济金融造成明显的冲击;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
实践证明,当金融管制严格且实施有效时,离岸市场操作就难以影响或冲击在岸市场;当管制放松或者不能有效实施时,离岸市场操作就会影响和冲击在岸市场,影响到在岸市场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汇率稳定。
此方案的缺点:一是大部分金融机构需要新设,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二是难以集聚国际金融人才。
我国不是把洋山港作为避税港而发展,而是要以服务国际贸易、实体经济发展为目的,因而需要大量的国际化金融专业人才。
而洋山港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商业配套还不完善,交通成本高,成为吸引金融人才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