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璇卿,自号鉴湖女侠。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积极投身革命。《满江红小住京华》一词写于1903年,是秋瑾冲破封建礼教藩篱,走向革命的标志性作品。词中,充分表现了她走向革命之前的些许苦闷、满腹激情和勇敢的抗争。

一、不再“强派作娥眉”。秋瑾生于一个封建家庭,自幼就由父亲将她许配给湘潭富家公子王廷均为妻。但两人志趣并不相合,婚后情同冰炭。就这样,他们在浙江一起熬过了将近八年,“八年风味徒思浙”,这“八年风味”,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但实际上“奴仆不如”。因此词人说:“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他们苦苦地想让词人做一个贵妇人,其实,词人是多么的不屑啊!词人需要的是自立,是自由,是像男儿一样的建功立业。这“强派作娥眉”的八年,让词人是那么的不堪和痛苦!现在,即将将这“峨眉”的身份埋葬,心中是那样的澎湃!那样的激动!

二、已经“四面歌残终破楚”。如果说浙江“八年风味”期间,词人还抱有幻想的话,1903年“小住京华”期间的一件事,就让秋瑾不再彷徨。是年中秋佳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丈夫用武力惊醒了秋瑾的痴梦,“四面歌残终破楚”,词人在四面楚歌中最终痛下决心,选择了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但,这份选择并非容易。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是何其艰难!秋瑾最终选择冲破家庭牢笼,犹如一场战争的胜利,因此,词人才借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获得独立和自由。也因此,词人也为自己冲破家庭藩篱,不再“强派作娥眉”而感到高兴——尽管在中秋佳节,尽管是亲人离散,尽管掩饰不了忧伤,词人还是写到“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词人用这样的美景,来表达自己重获新生的欢悦。

三、只是“何处觅知音”。平日里,秋瑾常为他人怀着一颗热心,肝胆与共,“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可是,又有谁能理解她呢?可是,又不幸偏偏遇着这么一个庸夫俗子的丈夫,“俗夫胸襟谁识我”。做一个家庭主妇,做一个普通人,就知音难求。如今,一个女子,要冲破封建礼教束缚,走出家庭,投身革命,会有多少人的理解和支持?这知音岂不更是难寻?词人深知其中的艰难,“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于是,发出了“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的感叹,不禁让泪水打湿了青衫。

四、“我”当“心却比,男儿烈”。秋瑾就是秋瑾,犹豫和彷徨只是暂时的,不管有没有人理解和支持,她都将像男儿一样,投身革命,建功立业。于是,她说“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却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词人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的不同,来表达她的胸襟和志向。词人也深知,这样的选择,做英雄的举动,并非易事,因此,词人写到:“英雄末路当折磨”,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词人做好了迎接艰难、面对孤独、遭遇不幸的准备。于是,怀着“心却比,男儿烈”的壮志,秋瑾于1904年春,最终做出了冲破封建藩篱的决定,离开了共同生活8年的丈夫,把儿女送回绍兴娘家母亲照养,自己独自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五、“鉴湖女侠”秋瑾,在封建家庭的藩篱前,在知音难寻时,在民族复兴大业

需要时,以《满江红》一词为宣言,走出矛盾和彷徨,以满怀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踏上了新的人生征途,开始了一番轰轰烈烈的新的革命事业。此后,她在日本她结识了陈天华等进步人士,参加了同盟会,得到孙中山的器重,成为辛亥革命最杰出的一位女革命家,死时年仅33岁。

2、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

创作背景: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二、问题导学

1. 注意《满江红秋瑾》中的典故:

①“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2、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3、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的复杂心情。

喜悦激动: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苦闷忧愁: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4、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